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来看看真实的情况,因此才选择前来云南。
西南地区是乔宇起家的地方,也是最早施行新政,建设成果最明显的地区,现在四川的民生建设堪称全国第一,江浙地区虽然也在奋力追赶但是毕竟晚了七八年,而且也没有享受到一战的红利,因此比起四川远远不如!
而云贵两省虽然一直是贫穷落后的省份,但是也凭借着先手之机在富庶程度上堪比两湖地区,老百姓是最为朴实的,他们将这一切的变化都归功到了乔宇的身上,因此乔宇的专列进入西南境内之后,感受的氛围大不相同!…;
沿途都有十分热情的欢迎队伍各种各样的标语,载歌载舞的人,乔宇也真正的感受到了这股热情,基本上每到一个车站,乔宇都会主动下车进行一些讲话,同时接见民众代表显得平易近人到了极点!
一站一站的终于来到了昆明,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称谓,现在正是夏秋之间,景色最为秀丽,卢婉晴也十分喜欢昆明的气候,而最为兴奋的就是乔峦和乔蕊这两个小家伙早就混得烂熟,仿佛淘气也会传染一般一直十分腼腆的乔蕊胆子也越来越大,和乔峦两个人折腾的官邸鸡飞狗跳,没有一刻的安生!
对于孩子们的胡闹乔宇最多就是一笑了之,云南省长罗长裿早就等着乔宇了,这几年罗长裿也老的很快,脸上出现了不少皱纹,显然也是劳心劳力,付出不少!
“老罗,这几年辛苦你了,哪的事情复杂,就把你派到哪里,不过现在可用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过一段时间你就去北京吧,帮我主持政府的事情!”
罗长裿笑道:“总理大人,北京可也是一个是非圈子,毕竟徐世昌还是大总统呢!”
“很快就不是了!”乔宇脸上显出玩味的笑容,对于北洋的宿老进行清洗是必然的事情,本来乔宇是准备让这些人自然淘汰,但是前番在收拾宗社党的时候,发现这些旧官僚并不可靠,不少人和日本人也有联系,这顿时就让乔宇心中大为不满,才生出了下手的意思。
“总理,这些人不一定是真的要卖国,都是从满清过来的老人,他们学的都是官场的那一套,想的都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因此对于任何势力他们能够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脚踩几条船而已!”
“哼,他们踩几条船我不反对,但是敢把脚放到了日本人的船上就少不得要被打折狗腿!罗先生,现在美英各国都在张罗着召开华盛顿会议,我估计着明年就会召开,等到这个会议结束之后,国际上也能安稳一些,那时候统一民主党也能够发展到全国了,我们就举行全国选举,将政权彻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罗长裿身为川系中人,当然很支持乔宇这种行动,尤其是那些旧官僚的确是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总理,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之后就说要召开,怎么还要拖下去啊?”
乔宇微微一笑,仲出两根手指晃了晃,说道:“就两个字:利益!列强之间的海军力量怎么分派始终找不到一个平衡,另外远东地区的战争财刚刚结束,美,英,日,法,意五大国再加上我们之间这些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乱麻一般,要不先理出一个头绪来,去华盛顿也吵不出什么结果来啊!”
“总理,不管怎么争吵,中国在这种国际会议上再也不是一块鱼肉了,这就是我们最值得庆贺的事情了。现在江心坡地区已经在加紧开发之中了,靠着那些印度俘虏,我们整理出了一百万亩土地,已经有二十万农户迁到了江心坡地区,另外还有不少商人也过去了,准备在江心坡地区筹建几个木材加工厂,东南亚到处都是优质的木材,国内的需求量有十分巨大,正好是开发的好时机,我计划着将铁路从昆明延伸出去,修到密支那,只要铁路通了,一切都好办了!”【未完待续本文字由 91殇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八十五章 治黄
罗长福提出要将铁路修到密支那,按照现在中英业间的约定。密支那地区可是属于自由市,如果中国把铁路修到这里,就等于是在宣告密支那已经沦为中国控制之中,英国人能答应么?
“总理,按说英国人是不愿意答应了,不过现在南洋的局势可谓是瞬息万变,已经开始向着有利于我们的一方发展了!”
罗长祷说起了南洋的变化,华人很早就进入东南亚,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逐渐发家致富,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已经控制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即便是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之后也是如此,华人欠缺的就是高度的组织性,加上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才会处境艰难。
殖民政府更是一面需要控制华人的力量,一面又需要靠着华人带动当地的经济,因此才会出现频繁的排华行动,在这些行动之中,当地的土著虽然冲在了最前头,但是背后全都是殖民政府的怂恿!
靠着暴力的排华行动,在东南亚保持了一和恐怕的平衡,但是随着缅北战役中国的获胜,这种平衡被彻底打破,中国已经崛起,一个强大的中国是不会允许自己的侨民被频频杀戮的,而一直遭受苦难的南洋华人终于能够挺直腰杆,同时也掀起了归国投资的浪潮!
两广,福建,云南等省份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华人资本,这些华人资本向国内回流,自然严重影响了东南亚的殖民政府,没有资本他们就没有了巧取豪夺的机会,而且工厂和植园减少之后,那些懒惰暴戾的土著的工作机会也在减少,没有了工作,社会自然就动荡。
罗长锜笑着说道:“总理,只要中国能够长久的保持稳走,经济持续发展,迟早会抽干东南亚的血液,那些西方殖民势力到了东南亚是为了赚取好处的,可不是来这里摆平土著闹事的,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殖民地经济受到打击,因此对我们做出一些妥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乔宇也瞬间想明白了西方人的打算,既然不能和中国硬挂,那就只能选择合作,加强同中国的经济交流,避免资本外流!
“罗先生,光是这样还不够啊,我看还要继续施加压力,广西号和重庆号过一段时间之后就给我南下,进一步展示武力,让所有人都见识一下中华的威风,中国不只要做一个陆上强国,还是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的确如此,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够得到尊重,和西方人将仁义礼智信,他们是听不懂的,关键时麾还是用拳头管事!”
“对于南洋,我是志在必得,不过也不必太着急,小火慢炖,自然有水到渠成的时候,以我来看这个世界还能维持十几年的和平,不会急着开战,这段时间就是中国苦练内功的时候,我现在最为关心的就是土改的事情啊,这是扭转中国社会的根本,只有把土改做好了,国家才有希望!”
罗长祷也一直在负责这个,问题,当然清楚其中的重要性,这一次乔宇到西南怕是主要就是考察土地的问题:
”总理,总体上来说,西南的土改是很顺利的,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以四,为龙头,西南出现了大量的工矿企业,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原本的租佃体系已经接近瓦解,只要给予足够的利益,改成股份制的农场变得很容易,而且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稍微有点野心的人都想要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不甘心一辈子都在土地上打转转,因此西南的土改的难度就在那些土司身上,他们极为保守,又不懂经营,但是通过缅北战役,这些人也都老实了,如此一来土改就变得十分容易,我真正担心的中原地区和藏地!”…;
罗长椅一句话道出了土改的最关键所在,东南民风开放,商业繁荣,即便是地主也多数经营工商贸易,因此只要适当引导,改变一下经营体制不是什么难事,而西南是乔宇的老巢所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来,要进行土改也不会太难!
另外西北地区由于减免了农业税,民众对于政府空前支持,又加上阎锡山那么个能人,土改也已经展开,形势也比较顺利,最大的难度就剩下了西藏和中原,对于西藏地区乔宇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必要的时候就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政府派遣强大的军队作为保证,然后让百万农奴从下层发动反抗行动,另外媒体全面配合,一举打破这个堡垒!
现在算来算去最麻烦的就是中原地区了,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这些地区是中国古代辉煌历史的发祥地,开发历史悠久,人。秘密,但是目前这些地区已经显出了明显的颓势,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沿海的交通便利地区优势凸显。
中原地区商贸中心的地位早已失去,另外由于开发历史太过悠久,潜力已经掏空,黄河又在这里流过,旱潜不断,又加上人口众多,长此以往下去必定 造成中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中华腹心之地严重虚弱,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够解决必然会制约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想要改变中原地区并不容易,这里拥有强大的地方宗族势力,民风顽固保守,经济发展滞后,同时自然条件也趋于恶劣,政府不只要改变人心,还要改变自然,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总理,对于中原地区的土改肯定不能如同对付土司西藏一般采取强制措置,关键还是要利诱,让这里的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土改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完成土改,另外我建议总理把中原地区的土改和治理黄河联系到一起!”
对于治理黄河,乔宇早就在筹刮,黄河既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一条灾祸不断的害河,从宋明以后,黄河水患频繁,已经成为了历代王朝的一块心病,但是却迟迟得不到根治,乔宇上台之后,也召集了大量的水利专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组成了强大的专家团,一起在思考如何治黄的问题,现在罗长祷提到了这件事,乔宇立麾就来了兴趣!
“罗先牛,有何高见呢?”
“总理,我对水利懂得不多,也谈不上什么高见,但是为认为黄河为祸多年,想要彻底治理,就要相当庞大的工程量,而整个黄河流域又人口犯密,想要建大工程,麻烦事情肯定不少,因此我觉得不妨一面推进土改,一面将中原的人口转移到东北等地,人口少了,麻烦就少了,然后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彻底治理黄河!”
罗长祷给乔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原本乔宇在制定中原的土改计刮之中,也想要对采取鼓励工商的措施,促进中原经济转型,效仿在西南和江淅的做法,现在罗长祷这么一说,乔宇才发现土改的确是很好的促进移民的方案!
说起治理黄河最为根本的还是治沙,只有控制住了泥沙,黄河才能够实现治理,总体来说无非就是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增加植被数量,固走住沙土,针对下游的地上悬河问题,经过专家的论证也提出过一些很好的建议。…;
比如有些人就主张不能单纯的向着束水冲沙,而应该主动的将黄河的泥沙引入到黄淮海平原区,这可都是最好的肥料,能够改善整个黄河流域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不能眼看着宝贵的黄河水白白流掉!
不过站的角度不同,乔宇的看法也不相同,有些方法在理论上是十分不错的,但是实施起来就会十分麻烦,比如黄土高原恢复植被的问题,人口数量在那里摆着,总要让这些人能够吃饭,尽管开垦土地得不偿失,但是没有了粮食,人可是一庶都撑不下去,下游的治理也是如此。
其实整个黄河流域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洪地区,如果能够利用好,绝对会成为中国重要的粮仓,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被水旱盐碱折磨着!
但是要想让黄河的泥沙能够泽被沿岸,就要建造大量的水利工程,进行庞大的移民工作,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就困难多了,罗长椅的这个思路的确不错,东三省加上外东北这块沃土之上安置一个亿的人口也没有问题,这部分人口大部分从中原地区输送,就能够让中原地区的人。减少三分之二以上!
如此一来就可以放开手脚治理黄河,在上游大肆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还能够解决一些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下游也可以大建水利工程,用黄河的泥沙将整个黄淮海平原变得肥沃起来,而人口减少之后,在这块平原之上,必定会出现大规模的机械化耕和的农场,正好又和自己土改的计刮相互配合,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罗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我回到北京之后,就专门成立一个治黄工作组,同移民局紧密配合起来,把老百姓从中原地区移走,同时将黄河彻底治理好,使得中华儿女再不被黄河问题困扰啊!”
“总理,想法虽然好,但是要彻底治理黄河,我看至少要二十年的时间,而且投资也要在二百亿以上,政府的财政恐怕很难承受啊!”
”黄河已经肆虐了上千年,二十年能够取得成效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投资么,我们不能光看投入,还要看产出,只要黄淮海平原治理好了,每年能够增加的粮食就无法用金钱衡量,不过想要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必须要有合适的人主持才行!”
罗长祷一看乔宇看向了自己,顿时一阵苦笑“,总理,我是有心在管这个注定名垂千古的事业,不过我对于治理水利真的不懂,也不敢随便夸口,我给您推荐一个人吧,此人叫武同举,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在民国建立的时候当过江苏水利署的主任,我看此人的才能足以承担此项重任!” 。)
===========================================================================
☆★人皇经★☆空神/著
太古之时,人族大兴,四方天地,万族臣服!
为保人族永恒为尊,人族有大能者,寿元将近之时,燃烧最后生命,以无上伟力谱写人皇经!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岁月,人族逐渐衰败,而人皇经也不知所踪!甚至,知之者,已然寥 寥无几……
人皇经链接:
☆: 。。/f?kw=%e4%ba%ba%e7%9a%87%e7%bb%8f&ie=utf…8&fr=t;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里永远属于中国
第三百八十六章这里永远属于中国
罗长裿推荐了武同举,对于这个人乔宇还是有所了解的,似乎是个名气不小的人物,也有些本事。
“罗先生,这个武同举是个技术型人才,办事能力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这移民和治黄都要涉及数个省份,需要有威望,有能力的人从中协调,不然还是会有麻烦的!”
“总理所言甚至,我看不如把这个工作交给梁启超把,他名气威望都够了,而且也不能让他光忙活党务啊!”
罗长裿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乔宇自然明白这是罗长裿对梁启超有了想法,当初考虑到梁启超的特殊地位,加上他一手组建的统一党在云南等地的确有很大影响,才将梁启超吸纳到了统一民主党之中,还成为了执行委员。
这是这位大神进入统一民党之后,的确没有什么适合他的事务,军事,政治,民政这些大事情他都插不上手,唯独能够在党务上面做的事情,另外就是和一些学界的人搞搞研究,批评一下政策得失,久而久之在他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学者,这些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四处开喷。
对于乔宇他们倒是不怎么敢说,但是各部部长,地方大员没有一个人能跑得掉,罗长裿在西南搞土地改革,对一些民族进行汉化,推行汉字!
本来这是政府的既定方针,这些人就跳了出来,说政府的行为是不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在进行文化摧残,又将罗长裿在西藏等地的事情也都挖了出来,文人骂人并不用脏字,但是骂起人来一点都不客气,罗长裿也弄得灰头土脸!
可是想要对这些人下手,进行整顿,梁启超又会出来庇护,因此罗长裿的心中也积累了不少的怨气!
乔宇看透了这位老部下的想法,其实心中也有了这个打算,民主的社会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对于那些满脑子理想主义的迂腐文人不能赶尽杀绝,但是也要进行适当控制,不能让他们有恃无恐。
“让梁卓如去治黄,这个主意不错,正好他善于协调关系,另外也让他尝试一下干实事的难度,别总是找你们的麻烦!”
罗长裿这也算是暗进谗言,不过他实在是对那些文人厌倦透顶,不得不当了一回小人。
光听罗长裿怎么说,显然不行,乔宇还要进行实地考察,看看云南的土改究竟怎么样,只有眼见为实才行啊,乔宇先去的就是昆明周边的几个大型农场,这是云南最早进行土改的地方,现在已经建立起来大片的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是供应昆明市内的消费,每年能够生产四十万公斤蔬菜,另外还建立了庞大的养殖场,主要提供生猪牛羊!
“总理,现在这个农场之中有两千多名工人工作,这种规模的农场昆明周边还是五六个,城市之中的蔬菜肉食全靠他们供应!”
乔宇随手叫住了一位正在挑水的老农,“老哥,我们是外乡人,头一次来到贵地,看着好奇,咱们聊一会怎么样?”
这位老农放下了扁担,仔细的打量一下乔宇,衣着虽然不算华贵,但是通身的气派惊人,而且身边的人都是一副精明强干的劲头,另外还有几位彪形大汉在周围保护,看样子绝对不是普通人,老农也显得有些拘谨。
“这位先生,您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不过我看不敢保全都知道!”…;
乔宇心中暗笑,看来这别小看农民的智慧,上来就给自己一个软钉子,人家这是要藏着一手啊!
“老哥,这个农场建多长时间了,你们有多少工人?”
“农场正式建立还不到一年,原来我们这块一家一户的也都种菜,然后送到城内,换些花销,前一段时间政府不是要进行土改么,这里就改成了农场,原本各家各户的菜地都集中到一起,说起来我们这人手已经不少了,足有两千三百多人,这段日子还在增长啊!”
“嗯,老哥,这建了农产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你们的收入提高没有?”
问到了收入老农似乎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