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乐一惊,心中暗道,如此空门大开,实属危险之举,混元如此坦荡,我便进他识海一观。也运转玄功,将元神分出一缕,自坤元眉心直入识海。

    甫一进入,便感震惊,坤元紫府凝练,包藏乾坤,中有一剑光,似青龙飞舞,觉察有异,顿时剑啸不已,发威向极乐元神而来。

    极乐元神避之不及,转眼间就要被剑光绞碎。忽然剑光顿住,反绕行其上下翻腾,好似遇到故人一般,半晌方自离去。

    再看四周,金光夺目,闪出十二篇玉简,上有金字,文字高古,自己居然不识,只觉在心神中暗有所悟。

    正恍惚间,半空中无端爆出炸雷,轰鸣巨响,却仍清晰听见一个声音呵斥道:“孽障,还不醒来?”

    极乐闻之居然大恸,元神一闪便出了坤元识海,回归本尊,本是庄严法相,全真元婴,居然面上留下两行清泪。

    五福仙子孙洵见状大骇,忙起身护住极乐真人,怒视坤元与飞娘,呵斥道:“尔等耍什么鬼蜮伎俩?”

    坤元微笑不语,飞娘一脸迷惘。

    极乐真人清啸一声,口诵三清尊号,孙洵心中不解,回首注目。只见极乐面容安详,笑意盈盈,高声吟诵道:“

    平生小心修善果,

    自入牢笼自枷锁。

    千载之后闻圣训,

    今朝方知我是我。”

    诵毕,极乐真人起身来至坤元近前,深施一礼道:“师兄勿罪,极乐心智蒙尘千年,今日始得灵台清明,返本归元,既喜既悲,惶恐羞愧,不知从何说起。”

    坤元也忙起身谦让不受道:“当不得道兄如此大礼,今世之时当以常礼相见,免生枝节,且我入门甚晚,修为浅薄,日后还需道兄援手助我。”

    极乐爽快应承,又固请坤元坐了洞中主位,自己侧坐相陪。

    孙洵与许飞娘二人越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坤元不愿在这虚礼上多加纠缠,浪费时间,只得告罪一声落座。想到此行顺利,心中欢喜。

    书中暗表,这极乐真人前生本是通天祖师碧游宫中驾前捧剑童子,故而方才在坤元识海中,青萍剑意与之颇为熟稔。五福仙子孙洵乃是碧游宫中焚香玉女,百花仙子倪芳贤也是金鳌岛上执扇素娥。

    他三人昔年有旧,封神一役之后,通天祖师伴随鸿钧道祖常居紫霄宫,这三人在禹馀天中静极思动,起了凡心,相约入红尘历练。虽然都是神胎仙种,却不知世间险恶,根骨虽好,功力亦深,但却神识蒙昧,不悟前生。

    又因为是上清一脉,暗中屡受天庭主事之人打压,故而隐隐觉得不获天眷,于飞升一事其实也不大热切,故而拖延时日,游戏人间。甚至想交好太清正宗峨眉一脉,希冀外功圆满,能顺利霞举飞升。

    可今日极乐元神入得坤元紫府,玉册上传来通天圣人棒喝,顿时明悟前缘,故而悲喜交集,无法言语。既然明了身份,彼此言谈便少了顾忌。

    极乐与坤元相视而笑,又问坤元接下来如何打算。

    坤元乃道:“九层高台,始于垒土。今五台弱小衰微,峨眉如日之起,只可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真人点头赞许。

    坤元忽尔想到一事,对极乐说:“我门下缺少得力的弟子门人,有一人与你甚有渊源,不知可否舍得入我五台?”

    极乐道:“何必还分你我,但请从容行事。不知所指之是否石洞中人?”

    坤元抚掌大笑道:“然也,此子根骨之佳,不亚于昔日三坛海会大神。”

    极乐也笑道:“如此极好,此子身上还有一桩大机缘,一并与了道兄。”

    坤元笑而不言,继续说道:“今人世乃多事之秋,民不聊生,内忧外困,明祚不保,然帝终不失其德,不应失其国,且华夏衣冠,吾不忍见其更易,故而我打算扶明灭虏,可积外功,亦是我所固愿。”

    极乐闻之惊呼不可,道:“明祚将终,此乃大势,东北龙兴,诚不可逆,师兄与峨眉一较短长还则罢了,何苦来无端沾染俗尘?”

    坤元正色道:“斗峨眉,兴吾截教致大同;保明祚,救民水火积外功,二者并行不悖。吾意已决,虽千万人吾往亦!”

    (补全昨日所欠,今晚还有一更,明天最少两更,谢谢书友的包涵,还请继续多加支持!)

第二十二回 伪作杀人意 坤元试林渊() 
只听极乐真人长叹一声道:“既然师兄已然如此决断,我亦无须多言,只愿为大业略献绵薄之力。”

    坤元笑道:“道兄既有此话,我倒有一事相求!”

    极乐道:“只需吩咐,不敢推脱!”

    坤元乃道:“我观当今天下高道神僧,可为我所用者不多,只大荒二老非佛门弟子,亦非太清正宗,究其路数,无非上清一脉,且被被视为旁门。我想请道兄,大荒无终岭与南星原一行,说服大荒二老,为我五台增添助力。”

    极乐当即允诺说道:“这倒不算难事,也算有些情分,我姑且一试!”

    又问及接下来的行至,坤元:“目前缺乏人手,自当寻回昔日的门人,不过得力的也只有几个,余者已与我新生五台无缘矣!”

    极乐颔首赞同道:“所谓兵贵精不贵多,些许自甘堕落之徒也无甚益处,反有损门风,我这即便前去二老之处,为师兄游说。”

    坤元又对飞娘道:“师妹,你便即刻去萨尔温山落魂谷,寻访日月僧千晓,无需卑辞谦礼,也不须提及到我,只说痛感门风不正,打算约集五台昔日几个同门,共商大事,他这些年来如能痛改前非,洗心革面,便给他重入师门的机会,否则彼此师徒缘分就算终了了!”

    飞娘连忙应命。

    坤元继续吩咐道:“衡山锁云洞岳琴滨处也是如此处理,这二人昔年,借口寻找朱洪不回,实则已生避祸之心,不是可以承担师门大任的人,我命你去寻他不过是留他二人一次机缘,不必强求。你此二处事有不谐,不必自责,随即回转五云步,将这篇三茅真君《太宵隐书》内的降魔心法传给晓月,让他细心参详,早除阴魔。”

    飞娘奇道,问坤元,为何当日在北海与其相会时不直接给了去。

    坤元笑道:“晓月毕竟是峨眉出身,且术法在你我之上,如其得知,三茅真君秘籍在我手上,难免眼热,到时彼此难堪事小,误我五台事大。”

    极乐闻听心中赞许坤元心思细密,处事谨慎。

    飞娘当即领命,自去寻访千晓、岳琴滨二人不提。

    坤元也与极乐又是一番商议,说了不少机密,也就此别过,各去行事。暂不说极乐真人如何找寻游说大荒二老,只表坤元离了长春岩无忧洞,便往贵州天山岭万秀山而去。

    此处隐居修行之人便是玄都羽士林渊,昔日几个门徒中最是他善能谋划,心窍玲珑,五台复兴少此人不可。

    坤元如今玄功精进,剑光越发凝炼,架起太平清宁剑,不大工夫便来到万秀山。此山僻居于云贵横断山脉中,向来人烟稀少,鸟兽云集,然也算是草木葱茏,山明水秀。

    当年坤元也曾来此游历,故而容易寻找,来到林渊洞府门前,开口高呼:“五台余孽林渊还不出来受死。”

    话音未落,洞中闪出一人,头戴逍遥巾,身穿白色道袍,面如冠玉,齿白唇红,神采卓然,正是玄都羽士林渊。

    当年自混元祖师坐化,林渊受其指点,隐居万秀山,闭门不出,自困于洞府,一晃便是十八年,向来门前车马冷落,少有访客,不想今日静坐,心绪不宁,正懊恼处,忽闻外间有人直呼姓名,语带挑衅。

    出了洞府,林渊仔细打量来人,观其形状年纪不大,神光内敛,修为不俗,满脸倨傲,看着面生,不知是何来头,心中颇为不悦,斥道:“何方道友,出言不逊,须知祸自口出,还请慎言!”

    坤元哈哈大笑,说:“你们五台派本来就是蛇鼠一窝,十八年前,尔等逃过一劫,只混元老儿兵解,如今五台派早就土崩瓦解,一盘散沙,你怎么还敢在这里教训于我?”

    林渊不由恚怒,说到:“小子无理,我五台再不济也是名门大派,树大难免枯枝,即便如今门中虽有不谐之事,也容不得你来此撒野。”

    坤元继续故意激怒林渊,又是一阵冷笑道:“五台本旁门左道,居然自夸名门大派,想我峨眉大兴,如日之升,势不可挡,方才是玄门正宗,也罢,道爷我看你还有点卖相,正好洞中缺少洒扫的童子,不如拜在我门下,也免得作为五台余孽白白送了性命,你看如何?”

    林渊闻听,气极而笑,道:“我虽不才,也是五台嫡传弟子,怎可背师叛教,小子无需激我,且手底下见个真章,我若功力不如,死在你的剑下,那便是劫数难逃,我也无怨,辱我师门,你也要付出代价。”

    言毕,林渊抬手放出三道剑光,作紫、红、黄三色,声势颇大。

    坤元又是一声冷笑,放出太平清宁剑抵住剑光道:“粗鄙不堪,也敢来丢人现眼!”

    林渊心中也是暗惊,自己这些年来,谨遵混元祖师遗命,一意修行,功力远胜当年,三光夺魄剑也几番洗练,凶威更盛,如今被来人一道清光抵住,无法寸进,不由心急。

    遂向怀中取出一样东西,往空中一撒,立时便有十丈红云夹着许多五彩烟雾,直朝坤元当头落下。坤元知道这便是彩霞红云瘴,乃是收炼南疆毒岚烟瘴而成,人如遭遇这种恶毒瘴气,一经吸入口鼻,不消多日,毒发攻心,全身紫肿而亡。

    好在自己九转真元决,对锻炼肉身尤为神效,等闲毒物,于己丝毫无害。便哈哈大笑道:“小子打不过我,投降就是,何必搞这个红云烟雾,哄我开心。”

    林渊见其毫无畏惧,毒瘴无功,更为震惊,只得拼命催动三光夺魄剑,希图制敌取胜。

    坤元几招过后已明了林渊功力,虽比昔日大为精进,然所学功法有限,本领不过尔尔。便也不再拖延,口念密咒,忽起一片金光,幻化为一只巨手,将三光剑拿住,顿时林渊觉得心剑彼此失去感应,死物一般跌落尘埃。

    太平清宁剑又倏忽而至,将林渊牢牢困住,动弹不得。林渊怒目而视,无语等死。

    坤元抚掌而笑,问道:“服气与否?若要活命,快拜在我门下,不然性命不保,元神难逃!”

    林渊冷哼一声道:“今日遭劫,也是天数,不愿苟活,无须出言羞辱,但求速死!”

    坤元又反复利诱威吓,均告无功,乃心之大定。这林渊之质出类拔萃,远远超五台其他门人,不弱于万妙仙姑,且又智识不凡,心思缜密,可为大用,不过对其了解不深,不敢彻底信任,故而反复试探。林渊经受考验,自己心中方安。

    便和声说道:“林渊,你来看,这是什么?”说罢放出太乙五烟罗,五道淡淡烟柱,袅袅婉转,似活物一般,护定坤元上下。

    林渊大惊,他自然识得此物,乃是本门重宝,为朱洪所窃,今日忽见,浮想联翩,不由更加奇怪来人身份,于是问道:“我今死在须臾,不求偷生,但请相告身份,我五台重宝又是如何落你手中?”

    坤元笑道:“朱洪恶贼,死于我的剑下,自然宝物换了主人。”

    林渊闻听,稍感欣慰,道:“你杀人夺宝,也算为我报了大仇,今日一死,倒也不算沮丧。”

    坤元乃将太平清宁剑收起,松了林渊束缚。林渊大惑不解。

    坤元方笑道:“五烟罗是五台至宝,自有不轻易外传之驭法,你观我如此随意运转,如臂使指,不觉奇怪吗?”

    林渊不由得愣神,奇怪这来者身份,不敢确定。

    坤元有呵呵一乐,“昔日我说二十年后自来寻你,怎么如今早来了两年,你便不认账哦这个师傅吗?”

    林渊顿觉耳鼓轰鸣,心神失守,手足不安,如此巨大转变,让他一时无法承受。

    坤元见状,急忙上前,运转真气,帮他护住心脉。片刻光景,林渊神魂归位,望着坤元陌生面庞,不由得潸然泪下。

    整了整衣冠,大礼参拜,匍匐坤元脚下,口中说到:“恩师转世来归,弟子眼拙,不敢冒认,还请师尊降罪!”

    坤元将其搀扶起来,道:“何罪之有,为师几番试探,戏弄于你,有错在前。”

    林渊忙道不敢,又请坤元洞中高坐,自己站立一旁小心伺候。

    坤元见他严奉弟子之礼,也十分受用,便道:“我如今安然转世,功行更超从前,欲再造五台,一雪前耻,你看我应该如何安排?”

    林渊知道,这是师父在考校自己,乃娓娓道来自己这些年来心中所想。

    (抱歉,昨晚醉酒,没能熬夜码字,愧对书友,这是昨天应该的二更,不算今天的亮章,无颜要票,愿意相信小可的,就请加个收藏吧。今天另外有两更。)

第二十三回 林渊进忠言 得宝终南山() 
玄都羽士林渊在五台派中算得上出类拔萃,还珠楼主说他为人“陰险狡猾”,实属立场不同而巧言污蔑,但也不得不说他“智谋深远”。

    林渊本是书香世家,幼年遭遇变故,被寄养道观,耳濡目染之中倾慕道法,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被混元祖师看中,收入门中,颇受青睐。

    但林渊为人不大热衷逢迎,并不一位讨好混元祖师,且对五台门风颇有非议,认为不是正教所为,便是对混元祖师也多有腹诽,只是深感祖师厚爱,不愿背弃师门,然也常常暗中感叹,奈何举世皆醉,唯我独醒,在五台派中实则过得十分忧郁,这又越发显得他极具城府。

    在五台派中他也没有几个贴心之人,显得落落寡合,只有日月僧千晓虽然颟顸,却十分钦佩林渊才智谋略,一向以他马首是瞻。

    昔日混元祖师五台兵解,林渊推论觉得大势已去,覆巢之下难有完卵,自己一心想维护师门尊严,一死以报,也算对得起良心。

    他舍不得千晓白白送命,便偷偷哄骗日月僧,叫他外出寻找朱洪,实则是让其远离五台,避祸而已。这一事,当日坤元不知道内情,反误会了千晓。

    然自祖师坐化兵解,林渊秉承遗命,回天山岭万秀山避免潜修,不仅仅是修习功法,也暗暗反思五台败亡之教训,今日坤元问及,他便开口言道:“恩师下问,林渊不敢隐瞒内心所想,言语有冒犯处请恩师降罪!”

    坤元摆手道:“自来能纳谏者最爱逆耳忠言,我如今痛定思痛,昔日一味喜爱别人奉承,听不进去真话,不修己德而败身,实则五台败亡,首罪在我,今日想听你忠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怎么会降罪于你?”

    林渊一听,十分惊讶,看来恩师转世,心性也有大变,不由欣喜,遂开诚布公,说到:“恩师海量,胸襟包容,徒儿的确有逆耳之言。我五台也算是道门一脉,然这些年来失了修真本分,不守玄门清规。首在恩师一向偏袒纵容弟子,即便为恶也无有惩处,长此以往,自然门风败坏,为正道所不齿。”

    坤元颔首赞同。

    林渊继续说到:“此外,我五台一味结交歹人,交友不慎,败坏己身,收徒又不顾德行根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搞得门派乌烟瘴气。”

    他见坤元毫无不满之色,便继续大胆道:“尤为关键的是,我五台没有顶尖功法傍身,与峨眉等派相较,实力实在远远不如,还一味逞强好胜,实在是为祸之道,咎由自取!”

    坤元反问道:“既然这般,我当何如?”

    林渊乃道:“请恩师其一,以以雷霆手段宣布门规,整肃门人,日后有违者必须严惩重罚,其二,吐故纳新,激浊扬清,选拔弟子必须德才兼备,宁缺毋滥,这第三嘛……”

    言及于此,林渊暂时顿住,坤元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林渊告罪一声道:“第三必须请老师不吝门派之秘,将道书功法,择可靠弟子,尽心授教,彼此互相专研交流,以勤补拙,稍稍弥补顶级功法不足之憾。”

    坤元点首赞许,林渊所言虽不算高论,但的确针对五台派的要害,且能心底无私,尽此诤言,可为门派干城!不由欣喜。

    对林渊说道:“你所讲三条,我全部答应做到,这十八年来我也时刻检讨,你之所言,全合我意。

    你最担心之处,也大可放心,我今世来归,最大依仗乃是兵解后得遇天大机缘,得了一部正宗上清道藏,日后便是我五台派立命之本。

    你旧日所习混元真经,修不到天仙位业,日后只作我五台派初级功法,我有一精深心法秘传,修到天仙,飞升天阙,不是妄言,我只将他传给了飞娘,今日再传之于你,望你好好用心修习,功行大进,为我五台鞠躬尽瘁!”

    林渊喜不自禁,忙叩首参拜。

    坤元当即将九转真元决前三转心法,不立文字,口耳相传,命其用心记熟。

    林渊本是智识超群,闻此精深经文,高兴得手舞足蹈,颇为失态。

    坤元不以为怪,似九转真元决这等道书心法,体悟其中高妙者必然是身具慧眼之人。然也怕他一味躁进,根基不牢,只传下前三转的心诀。

    传毕功法,师徒二人,又对旧日弟子门人品评分析,择其堪造就者再行联络。

    林渊又提及日月僧千晓之事,坤元乃道:“如此说来,倒是我误会于他,我的不是。不过我此番打算澄清门户,分别道释,门人有修佛者,要么令其改易更张,要么再作他投,绝不可像峨眉等派,佛道混杂。”

    林渊不由蹙眉。

    坤元笑道:“你无须担忧,此事我早有计较,昔日峨眉的灭尘子,如今的晓月禅师,由道入佛,我先前与他北海接下善缘,此人可为我臂助,他门下弟子更寡,我意可将五台中不愿弃佛者转入他的门下,两全齐美。便是你法元师兄,不是因为我实在难舍,也想让他拜在晓月门下,如今已命他束发修道,改唤作金甲天王,依旧用旧时姓名。”

    林渊担忧方消。

    坤元又道:“你那三光剑品质本陋,不堪大用,我知终南山中有一前辈真仙,他的一套仙剑于你甚为合用。”

    林渊忙闻到,是何宝物?

    坤元道:“你到时便知,接下来还有一桩紧要事,你蕉衫师兄,练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