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特种兵王-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官抱拳应诺,匆匆离开了。

    陈枭叫来蒋丽,令其立刻派人把留在燕京的所有重要文武官员都召集起来。蒋丽领命奔了下去。

    不久之后,留在燕京的所有文武官员都汇聚到了留守府大厅中。众人感觉气氛非常严肃,觉得可能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陈枭站在上首,扫视了众人一眼,“刚刚接到消息,金国方面正在大规模调动!……”

    众人小声议论起来,有的人脸上有兴奋之色,有的人脸上则流露出担忧之色。

    陈枭道:“金人的目标并不是我们,而是中原!”

    众人流露出意外之色,钱乐天皱眉道:“这倒也合情合理。在金人看来,中原显然比我们容易对付的多,而只要拿下了中原,我们便是瓮中之鳖了!”

第296章 无法挽回() 
“你才是鳖呢!”梁红玉瞪眼嗔道。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大家哄堂大笑。钱乐天笑道:“我这不就是个比喻吗?”

    陈枭笑道:“好了,少说废话。”顿了顿,“从现在开始,所有工作都要为征战服务。钱乐天,粮草事务由你牵头,尽可能地筹集粮草,不过绝不可以扰民,否则严惩不贷。”“是。”

    陈枭的目光落到几员战将身上,“留守燕京的军队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

    几名将领一起抱拳应诺。

    散会后,陈枭对蒋丽道:“跟我到书房来。”随即便领着蒋丽离开了大堂,来到了书房。

    陈枭坐在书案后写了一封书信,站起来,走到蒋丽面前,将书信交给她,吩咐道:“立刻派人把这封书信送到京城,交到寇炎的手中。”蒋丽双手接过书信,抱拳应诺,便准备离开。“等一下,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同时派人去古北馆、龙山和榆关,告诉三地守将,提高警惕,严防死守,不要给金人任何可乘之机!”蒋丽点了点头,美丽的眼眸就盯着陈枭。

    陈枭没好气地道:“看着我做什么,还不去做事?”

    蒋丽笑道:“我以为主人还没说完了!”

    陈枭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伸手重重地一拍她的****,“快去!”

    蒋丽应了一声,白了陈枭一眼,奔了下去。

    寇炎接到了陈枭的亲笔书信,连忙看了一遍,吃了一惊。也顾不上时候已经很晚了,匆匆离开客栈,赶到了李纲的府上。此时,李纲正在书房里处理公务,还没有休息,听仆役说寇炎来访,当即命请入书房。

    寇炎跟随仆役快步来到书房,一见到李纲就急声道:“大人,金人要入侵了!”

    李纲正准备与寇炎寒暄,骤然听到这话,不由的一愣,随即面色一变,急忙问道:“你说什么?”寇炎便从怀中取出刚刚收到的那封陈枭的亲笔书信,呈给李纲,“这是上将军刚刚派人送来的书信。”李纲连忙接过书函,取出信纸,飞快地看了一遍,大惊失色,急忙问寇炎:“这确实吗?”

    寇炎道:“上将军久经沙场,他的判断难道还会有假吗?金人大规模往大同府调动,目的还用说吗?若不是要大举南侵,这样的调动所为何来?”

    李纲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要立刻去面圣!我必须立刻去面圣!”

    李纲匆匆离开府邸,赶往皇宫,希望面见皇帝。'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可是皇帝已经就寝,黄门根本不敢通传。没奈何,李纲只得先返回府邸。

    捱到第二天一早,李纲早早地便赶到皇宫大殿,准备在早朝之上禀报此事

    。可是左等右等,皇帝居然都没有出现,最后一个老太监从侧门进来宣布:“陛下圣体违和,今日早朝作罢,诸位大人请回吧!”众人一起拜道:“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即鱼贯离开大殿,李纲疾步上前追上准备离开的老太监,急声道:“烦恼公公代为通禀,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面禀陛下!”

    老太监尖着嗓音瞪眼道:“就是有百万火急的事情也不成!陛下正在休息,就是天塌下来也不能打扰!”

    李纲瞪眼喊道:“金人都要打进来了,还休息什么?!”

    周围的人纷纷侧目,老太监没好气地道:“李大人不要在此妖言惑众,金人是我们盟友,怎么可能打进来?李大人有什么话,直接去枢密院说吧,在此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哼!”随即便领着几个小太监扬长而去。

    李纲气得简直想要屠尽这帮阉人太监,可是这种事也只能想想罢了。

    接下来的多天时间里,李纲都未能见到皇帝,皇帝连续不早朝,而去后宫求见,却总是被太监所阻。

    这天下午,李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府中。

    “大人还是没有见到皇帝?”寇炎问道,这时宗泽也来了。李纲点了点头,长叹一声,愤然道:“昏君奸臣当道,这大宋江山还能坚持多久啊!!”

    宗泽皱眉道:“大人千万不要灰心!”

    寇炎道:“就目前情况来看,只能由大人出面联络信得过的将领预作准备了!”

    李纲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我立刻联络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父子、张叔夜等,请他们加强戒备!”李纲口中的这些都是北宋末年的********,其实如果皇帝能够善加使用的话,其实金人是根本进不来的。

    然而李纲的手书还没有发出,北方急报传来,金国大军突然南下,席卷了朔州、应州、武州,已近薄雁门关下。

    情况紧急,蔡京一班人还在蒙蔽皇帝,皇帝依旧流连于美色之间,还以为天下太平皇朝盛世呢。李纲冒着一死闯入禁宫,终于见到了皇帝,涕泪禀报金军大举入侵的情况。皇帝大惊,慌忙召集众大臣议事。王辅居然还说,不过是边境两军偶有龃龉罢了,指责李纲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皇帝又不禁疑惑起来。

    就在这时,有紧急军情直达阙下,金国大军攻陷雁门关,长驱南下,太原以北全面告急。这一下不啻于晴天霹雳,震得宋朝君臣晕晕乎乎,半晌反应不过来。

    李纲急声道:“陛下,快快下令天下各州速派大军拱卫京城吧!”

    梁师成却道:“也不必过于紧张,想来是有什么误会。若是贸然调兵反而会引发金人的误会令局面不可收拾,不如派遣大臣出使京营,问明情况,然后再做处置!”

    李纲愤然道:“金人大军已经攻陷雁门关,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他们就是想要灭我大宋,就像之前灭大辽一样!”

    所有人心头一惊,王辅没好气地道:“李大人不要妖言惑众!金国是我们的盟友,怎么可能与我们兵戎相见?一定有什么误会,只要解释清楚就没事了!”随即朝皇帝抱拳道:“陛下,臣以为李纲大人公忠体国,堪当此任,不如就以李大人为使,出使金营吧!”

    皇帝很是心动

    李纲急忙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御敌,而不是和谈啊!若被金人长驱直入自达京师,那时再要御敌就晚了!”

    皇帝懊恼地道:“你莫不是不愿出使,所以才如此小题大做!”

    李纲简直无语了,无奈地抱拳道:“既然陛下有命,臣不敢不从。不过请陛下千万听臣一句,即刻派一名得力大臣前往河东路主持御敌大事,同时召天下各州起兵勤王!”皇帝被李纲的恳切语气感动了,点了点头。

    随即皇帝便敕封李纲为正使,赵良嗣为副使,即日出使金国。

    一天之后,李纲赵良嗣离开了汴京,北上河东路去与金人谈判。然而他走后汴京却一切如旧,皇帝既没有派遣大臣主持河东路防御,也没有下诏令天下各州起兵勤王,宝贵的时间就这样被一天天耽误了。

    朝廷君臣以为金人入侵只是一场误会,然而警讯却雪片似的传来,雁门关后,代州失陷,随即是宁化军、析州、宪州,丰州、府州、火山军、保德军、麟州、岚州则不战而降,继而太原府被金国大军团团包围,岌岌可危。这个时候,皇帝和群臣才真正慌了。

    李纲来到金国前线大营,见到领军主将完颜杲、完颜青凤,以金人背盟斥责,完颜杲大怒,当即便要斩杀李纲,李纲却怒视完颜杲面不改色。完颜青凤拦住了盛怒的完颜杲,对李纲道:“我们并非是要背盟,只是最近国内缺乏钱粮,不得不南下取一些!如果宋国能够提供我国所需,我们立刻撤兵归国!”

    李纲没好气地道:“如此大规模入侵,分明早有预谋,如此借口小儿也不会相信!”

    副使赵良嗣连忙道:“大人何必动怒,且听他们需要多少钱粮,再做区处吧。”李纲皱了皱眉头。赵良嗣朝完颜青凤抱拳问道;“敢问大王,需要多少钱粮?”

    “不多,看在我们双方是盟友的份上,只须要粮食五百万担,钱五百万两白银。”

    李纲怒道:“这分明是漫天要价!”

    完颜青凤笑道:“如果你们不给,我们就只好自己取了!”赵良嗣连忙对李纲道;“李大人,此事等还是回报陛下,由陛下来裁夺吧!”

    完颜青凤笑道:“你们去商议好了,不过时间可不多了。”话音刚落,外面好像回应她的话似的响起了金军特有的号角声。李纲、赵良嗣不由的一惊。一个金国将军奔了进来,“启禀两位大王,大军已经准备就绪了!”

    完颜杲站了起来,“好!”

    李纲感到有些不对劲,喝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完颜青凤笑道:“两位就跟我们一起来吧。”随即便和完颜杲及众将出了大帐。李纲皱起眉头,连忙奔出了大帐,赵良嗣也奔出了大帐。

    来到外面,赫然看见金国大军已经在太原城下列开了战阵,数百石炮车矗立如林,两人大惊失色。

    随着完颜杲一声令下,金军石炮车开始轰击,磨盘大的巨石铺天盖地朝太原城飞去,轰然大响声中,太原城摇摇欲坠。几轮轰击过后,数万金军发出惊天呐喊朝城墙蜂拥而去,几度反复扑上城头,随即便见宋军兵败如山倒。紧接着城门打开,金军铁骑奔涌而入。

第297章 人心惶惶() 
宋国的旗帜被扯下城门楼,金人的旗帜升了上去。 '时间,有两万守军的太原居然就宣告失守。

    李纲震惊非常,赵良嗣则面色苍白,恐惧得浑身瑟瑟发抖。

    完颜青凤策马来到两人面前,微笑道:“你们看见了。你们的时间不多了,最好快点决定。若等到我军攻入汴梁,就算答应我们的要求也晚了!”赵良嗣连声应诺。

    李纲、赵良嗣兼程赶回汴梁。

    金人在攻占太原后,即刻派出大将干不离、斜也,分别统领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南急进。

    李纲赵良嗣他们刚刚渡过黄河,居然就听说金国大将干不离兵临黎阳城下了,不禁大为震撼。这黎阳在哪呢?黎阳就在黄河北岸,在汴京的北面,距离汴京仅有一百五十里的距离!黎阳可以说是开封府北面的一道屏障,若黎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李纲、赵良嗣赶回京城。此时的京城与他们离开时的景象完全不同,从山西逃来的百姓充塞在大街小巷,场面非常混乱,原本宽阔的街道都被逃难来的人们塞得几乎水榭不通了;酒馆茶肆内人心惶惶,人们都在议论金人会不会打过黄河这件事。

    李纲赵良嗣赶到皇宫,见到皇帝。皇帝急忙问道:“金人同意退兵了吗?”

    李纲道:“陛下,金人分明就是要灭我大宋怎肯退兵?”一旁的赵良嗣道;“金人说他们是因为国内钱粮不足,所以才会南下来取的!……”皇帝连忙道:“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一些钱粮,让他们退兵吧!”

    李纲叹了口气,“陛下啊,他们居然要五百万担粮食,五百万两白银,朝廷哪里拿得出来啊

    !他们分明是故意以此挤兑我们,好为他们的不义之举找借口罢了!陛下,金军前锋已经抵达了黎阳城下,情势已经万分危急,若再不小心应对,被金人突破了黎阳兵临汴京城下,就后悔莫及了!”

    皇帝慌张了起来,“那,那该如何是好?”

    李纲抱拳道:“陛下,应速下旨,令各州起兵勤王!同时下罪己诏,革除弊政,罢黜内外制造局和花石纲,废除一切苛捐杂税,以聚拢人心同心御敌!”

    皇帝当即准奏,诏令罢黜花石纲及内外制造局,并命天下各州起兵勤王,下罪己诏,令内侍大太监梁方平率领两万禁军增援黎阳,同时主持黎阳防御。

    转眼之间,将近元旦,可是这一年的元旦却毫无节日的喜庆气氛,汴京上空弥漫着惊恐不安的气氛。如今的局势更加险恶了,大太监梁方平在黎阳大败,只身逃回,朝野震悚!同时,另一路金军前锋斜也所部,已经攻陷了怀州,汴梁西边也门户大开;不仅如此,金军主力已经进抵伏牛山,黑云压城城欲摧,大宋国风雨飘摇。

    道君皇帝急匆匆将皇位内禅给了太子赵桓。礼成之后,新皇帝当即任命少宰李邦彦为龙德宫使,进蔡攸为太保,吴敏为门下侍郎,两人俱兼龙德宫副使。尊奉徽宗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退居龙德宫。立皇后朱氏,是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才的女儿。授李纲兵部侍郎,耿南签枢密院事。派遣内侍李邺前往金军,报告内禅,请修旧好。

    完颜青凤担心大军深入遭遇不测,想要见好就收,可是耶律余睹却道:“宋庭定然无备,我大军定可长驱直入扫荡汴京,那时中原群龙无首,将任由我大金宰割了!”

    完颜青凤和完颜杲深以为然,便命令各军继续南下。

    这一下宋朝的君臣更加惊慌了,纷纷拖家带口南逃,连太上皇赵佶也不例外。仆役、侍女、随从成千上万,其中太上皇赵佶的队伍最为宏大,光各宫的宫女、舞姬、妃嫔就有好几千,各种珍宝装了几百辆大车,护跸亲军万余人,名为胜捷军,由童贯统领,童贯也一同南逃,名为护卫,实则逃命。其次,王辅、梁师成、蔡京的队伍也非常宏大,运送金银财宝的车辆真是络绎不绝,那一群群娇艳的侍女简直可以同皇宫宫女平分秋色了。

    百姓们本就十分惊惶,如今看见太上皇和大大小小的达官贵人竞相卷家南逃,更加惶恐了,于是许多京城百姓和从山西逃难来的难民们也纷纷加入了南逃的大军中间。南下的官道上车水马龙,车声、马声、人声交织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混乱。

    李纲、吴敏请诛王辅等人,以正国法。于是钦宗免王辅官,命开封府尹聂昌派武士追杀王辅。武士于半路上追上王辅,枭其首级,查没家产,回京复命;赐李彦死,抄没家产;朱勖放归田里,没收家产。钦宗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谓大快人心,然而局面至此,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呢。

    突然急报传入京城,金军开始渡河。

    宋钦宗十分惶恐,连忙召李纲商议对策。李纲急请派兵增援渡口。宋钦宗准奏,当即派禁军统制何贯增援渡口。然而何贯才出城门,就见败报传来,守卫渡口的五千禁军不战而溃,金军已经渡过了黄河。何贯大惊,慌忙率领军队退回城中,随即禀报皇帝。

    朝廷大为震悚,李纲急请关闭城门,准备迎敌。皇帝当即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兼东京留守全权负责守城事宜。

    就在这时,有内侍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各宫娘娘以及随从侍卫宫女都已起行。”

    皇帝听到这话,登时不安起来,立刻站起来道:“我不能再留了

    !”

    李纲大惊,急声道:“陛下万不可走,臣愿誓死守卫京城!”钦宗嗫嚅道:“那,那朕就为卿留京,卿小心治兵御敌,切勿有所闪失!”“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李纲来到皇宫之外却看见,数千禁卫正拥着龙辇在宫门外等候,仿佛要远行的模样。李纲大惊,连忙上前问众禁卫:“你们这是要去哪?”一个禁卫军军官抱拳道:“我等奉旨准备护送陛下南走!”李纲问道:“那你们呢?你们是要逃走,还是要死守京城?”众禁卫齐声道:“原誓死守卫京城!”

    李纲非常感动,疾步进入皇宫。见到了皇帝,有些怒气地质问道:“陛下既然已经发誓守卫社稷,为何现在又要走呢?”皇帝显得有些尴尬。李邦彦在一旁道:“为江山社稷计,陛下不可留此危地!”

    李纲正色道:“正是为了江山社稷,陛下绝不可走!陛下试想,禁卫将士都是汴京子弟,亲属都在城中,若中途散归,谁来保护陛下?而且金人已经渡过黄河,金人铁骑迅疾无比,若闻陛下刚刚离城,必遣精骑前来追赶,陛下如何抵御?如此岂不是欲安反危吗?”钦宗醒悟过来,李邦彦虽然有心逃跑,但也知道李纲所言非虚,便也只好留在城里了。

    皇帝登上宣德楼,宣谕禁卫军将士:“朕决定不离开东京,死守社稷!”禁卫军将士登时欢呼起来,齐声高呼万岁。皇帝不由的感动非常,随即命李纲为亲军行营使,有便宜行事之权。

    随即李纲积极派人修缮京城城墙,加紧制造修缮各种战具,同时打开武库,征召城中壮年充军,得十余万之众。加上原来的十来万守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与此同时,天下各州的勤王大军都在往京城汇聚的途中,种师中在在孟州击退了企图渡河的金国斜也所部西路前锋。

    而就在此时,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了,上将军陈枭率领燕云军出居庸关,袭破金西京道之可汗州、濡州两州,兵锋直指奉圣州。

    李纲得到这一消息,大为兴奋,对宗泽道:“上将军果然没有辜负你我的信任,出手不凡啊!”此时的宗泽已经由李纲保举,被皇帝认命为东京副留守,协助李纲。宗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若上将军能威胁到大同,那对于我们来说将十分有利!”李纲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完颜青凤和完颜杲也接到了西京道传来的军报,都大吃一惊。完颜杲难以置信地道:“陈枭他居然还能调兵攻我西京道?!”完颜青凤皱眉道:“他的主力被我军压住,不可能动弹得了,一定是驻守燕京的那五万兵马!可是可汗州和濡州守将怎么连这五万兵马都防御不了呢?”

    完颜杲皱了皱眉头,大手一挥,“不管他!我就不信他凭这么几万人马能够打到大同!”完颜青凤思忖着点了点头。于是金国主力大军继续南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