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特种兵王-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是梁山第二次攻打曾头市,第一次攻打曾头市可谓大败亏输,就连山寨之主晁天王也死在了史文恭的箭下。随后宋江继任寨主,发誓报仇,所以才有了这二打曾头市的事情。这一次轮到了大意轻敌的曾头市惨败,曾家一家老小尽数被屠。

    “陛下,梁山贼寇猖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应立刻调集官军围剿,否则将贻害无穷啊!”蔡京立在玉阶下一脸愤慨地道。蔡京为何如此愤怒?原来那曾家其实是他蔡京的一支外戚,平时没少孝敬他蔡京,蔡京也将那一家人当做心腹,原本打算将曾家的五个儿子都提拔上来做为自己的臂助,却没想到梁山竟突然剿灭了曾头市,尽杀曾家老小,因此他如何不怒。其实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蔡京认为梁山攻打曾头市是冒犯他,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嘛!

    皇帝赵佶深以为然,便问道:“太师认为谁可为将讨伐梁山呢?要不将羽林大将军调回来扫荡梁山?”

    蔡京连忙道:“不必不必!陈枭戍守上京,责任重大,不可轻动。臣有一人选可当此重任。”

    “哦?是谁?”

    “就是我朝开国名将铁鞭呼延赞的嫡派子孙,呼延灼,现任汝郡都统制。”

    皇帝动容道:“既然是开国名将之后,相信定不负众望。快快召他来京,授以重任。”蔡京应诺。

    呼延灼接到命令后,只身兼程赶赴京城。大殿觐见皇帝,皇帝赐他宝马金鞍全副宝甲,敕封他为招讨使统领两万禁军前往讨伐梁山。

    呼延灼离开皇宫后,蔡京派人来请他。呼延灼找了个借口推掉了,匆匆去了军营。蔡京得知呼延灼竟敢不给面子,心中暗恨不已,打定主意等他班师后再构陷他。

    呼延灼率领两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梁山。甫一接战,呼延灼占据上风,不免轻敌。然而很快形势急转直下,呼延灼中了吴用的诡计,全军尽墨,他只身逃出,奔往青州城。他为何独逃亡青州?原来呼延灼和青州知府蔡同知有些交情,因此想要向其借兵回来复仇。

第131章 两员猛将() 
呼延灼见到蔡同知,说明了来由,蔡同知支支吾吾籍词推脱,就是不想派兵援助。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他之所以不想帮助呼延灼,其实就是出于害怕,他害怕把本州的禁军调走后,青州的安全就没有了保证。

    呼延灼非常失望地离开了知府衙门,来到一家酒馆里喝闷酒。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甲胄和一个身着文士长袍的男子来到他的对面坐了下来。呼延灼抬头看了一眼,不认识,不过却感觉应该是官面上的人,于是抱拳问道:“两位是什么人?有事吗?”

    那个身着甲胄的英武汉子抱拳道:“在下武松,乃青州禁军统制。”那个文士也抱拳道:“在下朱武,乃青州僚属官。”

    呼延灼流露出惊讶之色,“原来是两位大人,不知两位大人到此有何贵干?”

    朱武道:“我们听说了将军的事情。”呼延灼长叹一声,“没想到我呼延灼居然会败在梁山草寇的手中!祖宗的英明全被我这不孝子孙毁了!”朱武微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也不必过于自责!”呼延灼恨恨地道:“可恶那蔡同知,我枉与他相交一场,居然不肯伸出援手!”

    朱武抱拳道:“将军可愿听我一言?”呼延灼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拿起酒杯来一口干了。朱武道:“将军如今的处境可谓极为不利!将军向来直率,不谄媚大臣,不贿赂权贵,如今战败,只怕满朝文官都将落井下石!何况我朝文人历来就仇视武将!将军如果回去,轻则发配边疆,若有人落井下石的话,只怕性命不保!”

    呼延灼扬眉傲然道:“死就死吧,大丈夫何惧一死!若非想要找梁山复仇,我早就战死在金沙滩前了!”

    “好!果然不愧为名将之后,有气魄!”武松不禁赞叹道。

    朱武道:“将军自然不惧一死,可是将军甘心吗?将军难道不想重现祖先的荣光,甚至超越他?”

    呼延灼没有说话,不过眼睛中的光辉分明表示出他内心的想法

    朱武道:“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将军渡过这一场劫难!”呼延灼看向朱武,流露出倾听的神情。'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道:“将军可知道上京留守羽林卫大将军?”呼延灼点了点头,双眼中流露出敬仰的神情,朝空抱拳道:“陈大将军力挽狂澜横扫十六州,是我辈的楷模!”

    朱武道:“实不相瞒,我们两人都是陈大将军的兄弟。”呼延灼流露出惊讶的神情,连忙抱拳道:“失敬失敬。”朱武继续道:“将军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给将军一封荐前往上京投奔陈大将军。只要将军能够立下战功,陈大将军定然会为将军向陛下讨一纸赦令。将军以为如何?”

    呼延灼思忖片刻,说道:“能效命大将军麾下,是我辈的荣幸。可是我的妻儿老小……”

    朱武道:“这件事将军不用担心,我会派人即刻去接取将军的妻儿老小赶赴上京。”呼延灼双眉展开,抱拳道:“那就多谢了。”

    朱武和武松大喜,朱武当即问店小二要来笔墨,写下一封荐书,交给呼延灼。呼延灼接过荐书,看了看,当即就要离开。朱武和武松扯住了他,三个人喝了一顿践行酒,呼延灼才离开。

    与此同时,阳谷县的陈家山庄外,一个落魄的路人牵着一匹马沿着官道行进着。这阳谷县城外的官道两侧非常繁华,酒楼、餐馆林立,小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孟州的旱灾早已经结束了,不过城外那座用来安置难民的镇甸却依旧还存在,绝大多数来自孟州的难民都不愿离开了,愿意生活在这里。

    那个落魄的人来到一家烧饼摊前,摊主立刻眉飞色舞地为自家烧饼广告:“我这烧饼可是得到武大郎真传的,别处绝对吃不到的!客官来几个吧?”

    那个落魄的人看着面前香喷喷的烧饼,不禁咽了口口水,抱拳道:“在下想请问老板,当今羽林卫大将军的老家是否在此地?”

    摊主闻言,立刻指着对面远处半山腰上的一座山庄道:“咯,就是那里。”落魄的人顺着摊主手指的方向看去,看见了一片掩映在苍翠山色中的屋宇楼阁,双眼一亮。连忙回过头来向摊主抱拳拜谢:“多谢老板。”随即便牵着马朝那座山庄走去,而那卖烧饼的老板继续吆喝着自家的烧饼,当然不忘打武大郎的旗号。其实现在阳谷县卖烧饼的几乎都打武大郎的旗号。

    一身绫罗绸缎娇媚动人的潘金莲和李瓶儿从侧门走进大厅,一个隐杀立刻抱拳道:“外面来了一个模样落魄的大汉,说要投奔主人!”

    潘金莲犹豫了一下,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隐杀应了一声,离开了,片刻后引领着一个落魄的大汉进来了。那大汉虽然形象落魄,不过却难掩那股子英武之气,体格高大,一看就是那种勇武之人。

    隐杀指着潘金莲道:“这是主母。”

    大汉赶紧拜道:“见过陈夫人。”

    潘金莲打量了他一眼,暗赞了一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大汉恭敬地道:“小人史文恭,原是曾头市的枪棒教席,因梁山贼寇攻破了曾头市,现在无家可归。听闻陈大将军一代英雄且礼贤下士,因此特来投奔。”

    潘金莲微笑道:“原来如此

    。不过你来错地方了,我家相公不在此地,而在上京的留守府中。”

    “小人自然知道。冒昧前来,主要是想向夫人讨要一封荐书。还请夫人成全。”

    潘金莲微微一笑,“你倒是挺聪明的。”顿了顿,“我听过曾头市,你的名字我也听说过,你应该是有本事的。我就给你一封荐书吧。”史文恭大喜拜谢。

    片刻之后,翠儿便将潘金莲写好的荐书转交到了史文恭的手中。史文恭看了看,再次拜谢。

    潘金莲道:“好了,你要的东西我已经给你了。至于相公他收不收你,我就不得而知了。家里只有女眷,恕我不便留客!”史文恭躬身告辞,退了下去。

    ……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临近春节了。此时,整个燕云十六州大雪纷飞,处处银装素裹的景象,放眼望去万里江山惟余莽莽。

    陈枭坐在书房中靠近火盆看着公文,潘金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进来了。潘金莲和李瓶儿,还有武松、林冲等人的家眷,都是一个多月前来的。如今燕云十六州已经稳定了下来,因此陈枭便派人把她们都接了过来。至于阳谷县的山庄产业都交给了孟玉楼代为打理。

    潘金莲将参汤放在陈枭的面前。

    陈枭抬起头来,看见了潘金莲,潘金莲嫣然一笑。

    “相公,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

    陈枭抬起头来,看到那双动情的双眸,调侃道:“昨晚那样都没够吗?”潘金莲幽怨地看着陈枭。陈枭看到她这个样子,不过一想到还没处理的事情,所有的**和激情都烟消云散了。轻轻地拍了拍潘金莲,柔声道:“你先去休息吧,我还要处理一些事情。”

    潘金莲很失望的样子,站了起来,端起案桌上的那一碗参汤,递给陈枭,“相公趁热喝了吧,奴家刚刚熬的呢!”

    陈枭笑了笑,接过参汤,喝了一口,扬眉赞叹道:“真好喝!”潘金莲听到陈枭的夸赞,不禁流露出欣喜的神情。

    陈枭三两下就喝光了参汤,把碗还给潘金莲。潘金莲叮嘱道:“相公也别忙得太晚了,早点回来休息!”陈枭微笑着点了点头。潘金莲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陈枭收拾了心情,拿起一本公文看了起来,眉头渐渐地皱起。放下公文,喃喃道:“这个孙同可真是个大麻烦啊!”

    与此同时,监军府里,监军孙同披着一件外套急匆匆地来到后堂,看见了一名正在等候的亲信,没好气地问道:“有什么事吗?”那亲信连忙将一封散发着女人体香似的清香的书信呈给孙同,急声道:“大人,有人密告陈枭!”

    孙同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一把夺过书函,取出信纸看了一遍。整个人兴奋起来,“好好好!总算让我发现证据了!”扭头问亲信:“告密的人呢?”亲信道:“投下书信就走了,不只是什么人!”孙同皱了皱眉头,随即道:“不管他!你立刻去集合队伍,我们赶去玉河县。”“是。”

    孙同怎么能够调遣军队?原来,身为监军的孙同有一支跟他一起从东京过来的三百人规模的禁军队伍,做为他行使监军权力的支撑和保证。

第132章 当机立断() 
孙同率领手下的三百兵马连夜出城,顶风冒雪赶往玉河县。

    一个时辰之后,队伍抵达了玉河县城门外。孙同命手下军官叫门,军官扬声喊道:“燕云十六州监军孙同孙大人,要进城,快开城门。”守门的校尉见状,扬声道:“开门的时辰已过,恕下官不能从命。”

    孙同大怒,以马鞭指着城头上的校尉喝骂道:“你一个小小的校尉居然敢对抗本监军的命令,可知已犯了杀头之罪!即刻打开城门,本官还可既往不咎,若再迟疑,本官便以藐视军令的罪名制裁你!”

    “对不起监军大人,大将军有命,过了黄昏,任何人没有大将军的命令都不得进出各地城池。军命在身,下官不敢违命!监军大人若要进城,请天亮再来吧!”

    孙同气得要死,却又无从发泄。

    旁边的亲信小声道:“大人,对方如此刁难,显然那告密信上所言属实!”孙同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城墙上,狠声道:“今夜无论如何也要进城!”扭头对手下官兵下令道:“来啊,给我把门撞开!”三百官兵齐声应诺,奔到城墙下开始撞门。这些官兵个个都非常愤怒的样子,因为对方一个小小的校尉,居然敢不把监军大人放在眼里。

    城墙上火把人影疾晃,随即出乎孙同等人预料的事情发生了,对方竟然把滚石檑木投下来,还用弓箭射击!三百官兵没料到对方竟然敢动手,猝不及防之下死伤了许多人,剩下的人慌忙逃离了城门,奔回到孙同周围,全都惊魂甫定的样子。孙同无比气愤地喝问道:“你们难道要造反?”

    那校尉道:“我们自然不会造反,不过军令如山,任何人胆敢对抗大将军军令就是造反,格杀勿论!”孙同气得要死。

    正当孙同不知所措之时,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顶风冒雪从上京方向奔来。城下的人纷纷扭头看去,来的近了,看见是陈枭率领千多名骑兵赶来。

    陈枭率领骑兵来到孙同旁边,问道:“孙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孙同指着城门口的许多尸体,愤怒地质问道:“陈大人,我倒要问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城头上的人不仅不放我们进去,而且还公然攻击我们!这是什么行为?这是造反!”

    陈枭道:“这一片地面虽然收复了,不过却匪盗横行。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因此我下令各处城池,过了黄昏,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一律不许进出。想必是守卫城门的官兵不放行,孙大人仗着官威便想硬冲进去,因此才起了冲突!此事我手下的官兵并无过错!”

    孙同冷声道:“陈大人真是巧言令色啊!既然陈大人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却为何上京的城门守军并不阻止我们离开?我看分明就是这玉河县里有鬼!陈大人,实不相瞒,我接到密报,说你将从上京缴获的绝大部分物资全部藏在玉河县。本官今夜就是来查访此事的。陈大人,对于此事,你如何解释?”

    陈枭暗自震惊,淡淡地道:“这分明就是流言,孙大人怎么会如此轻信流言?”

    孙同冷笑了一下,指了指玉河县,“既然是流言,那就请陈大人下令打开城门,我们进去细细查看一番,到时是真是假自然就清楚了

    。”

    陈枭沉默起来。

    孙同以为陈枭无计可施了,流露出得意的笑容,“陈大人如果自认没有亏心之处,便下令打开城门吧。”

    陈枭笑了笑,冲城头上喊道:“把城门打开!”城门校尉见陈枭下令,当即命令手下军士打开了城门。

    孙同迫不及待地率领手下官兵奔进了城门。

    陈枭望着孙同等人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森寒之色。举起右手,向前一挥,众骑兵当即拔出战刀蜂拥而上,把孙同等人围在城中砍杀。惨叫声大响起来,孙同慌忙扭过头来惊恐无比地看着城门外的神情阴沉的陈枭。城门重重地关上了,砍杀声、惨叫声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才结束。

    城门再一次打开,陈枭等人进入城门,只见孙同和手下数百禁军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死不瞑目。

    陈枭对城门校尉下令道:“把所有的尸体拖到城外,埋了。”

    “是。”

    “如果有人问起今晚的事情,就说一伙土匪袭击了孙大人和他手下的禁军,他们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是。”

    当天夜里,陈枭手下的众兄弟接到了陈枭的召唤,急匆匆赶到留守府大厅。见陈枭坐在上首,一起抱拳道:“大哥。”

    陈枭道:“大家坐吧。”

    众人分别在左右两边的椅子上坐了袭来。

    陈枭道:“刚才,孙同突然带人去了玉河县。”众兄弟都是知道内情的,闻言吃了一惊。鲁智深站起来急声道:“洒家立刻去把他们抓起来!”

    陈枭摆了摆手,“不必了。他们都已经死了。”众人愣了愣,随即明白了。鲁智深拍着光头笑道:“大哥做得好啊!”

    陈枭道:“这件事情须要好好善后,否则后患不小。”顿了顿,对林冲道:“教头,你立刻率领麾下兵马剿灭香山附近的那伙匪寇。不要活口,取首级来见。”“是。”

    接着陈枭对杨志道:“杨志,立刻派人向朝廷奏报,就说香山贼寇在半路上袭杀了孙同等人,我军虽然剿灭了匪寇,可是却没能救下孙彤等人,请朝廷降罪。”“是。”

    花荣皱眉道:“物资存放在玉河县这件事,我们一直是严加保密的,怎么会被孙同知晓的?”众人也都感到非常奇怪。

    陈枭站起来,走到大堂中间,“孙同曾经说,他接到了一封告密信。”众人一惊,鲁智深大叫道:“这还得了,居然有人吃里扒外!”说着,那对虎眼便扫视着在场的所有人。秦明没好气地道:“和尚,你看着我们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怀疑我们?”鲁智深盯着秦明大声道:“洒家就是怀疑!”秦明霍然而起,指着鲁智深道:“说不定是和尚你告的密!”

    “放你娘的狗屁!洒家怎么可能告密?”

    “我才不可能,我看就是你这个酒肉和尚干的

    !”

    鲁智深大怒,便要动手,林冲赶紧拽住了他。

    陈枭没好气地道:“大家都是兄弟,肝胆相照,我绝对相信众兄弟中间绝对不可能有人做出这种事情!”鲁智深流露出惭愧的神情,朝秦明抱拳道:“洒家刚才说错话了,秦明兄弟不要见怪啊!”秦明也抱拳道:“我也莽撞了,和尚你也别见怪!”鲁智深哈哈大笑,拍了拍光头,“不见怪不见怪!”随即看向陈枭,“大哥,究竟是什么人告的密呢?”

    陈枭皱眉思忖道:“有那么多军士知道这件事情,都有可能。”顿了顿,对杨雄、石秀道:“你们两个调查这件事情。”两人抱拳应诺。陈枭叮嘱道:“这件事暗中进行,不要大张旗鼓。我不希望这件事弄得人心惶惶。如果实在调查不出这个内奸,也没有必要强求。”“是。”

    陈枭对史进道:“大郎,你明天带人把存放在玉河县的物资转运走,转到武清县去。”“是。”

    “好了,就这样吧。大家都回去休息吧。真是抱歉,打扰大家休息了。”

    众人笑了起来,纷纷站起,朝陈枭行了一礼,鱼贯离去了。

    第二天一早,陈枭吃过早饭之后,便到书房处理公文,柴云渺从外面进来了。柴云渺坚持要留在上京,柴进没办法只好让她留下,自个儿回沧州去了。

    陈枭感觉到有人进来了,抬起头来。看见了一身男装的柴云渺,调侃道:“呵呵,你穿男装的样子挺帅的啊!要是我是个女孩子一定被你迷得神魂颠倒!”

    柴云渺抿嘴一笑。走到陈枭身旁,看了看陈枭面前的那些公文,好奇地问道:“都是些什么事情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