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权下乡不算什么,王建的目标是在未来,那户人家家里吵架了,都可以如实反映在资料上,那才是万无一失啊。
“很好,我经常跟人说,能力是次要的,关键是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事情也就顺利了,不错,大礽啊,我看好你哦。”
王大礽也很是激动,忙活了多久了,终于见了成效,虽然不理解为什么长老们如此对于将每一个老百姓都登记入户籍,虽然点验户口也是每一个政权必须的,但是这么麻烦紧密的做法,也是罕见,好在长老们提供了大量的纸张,尤其是那些铜版纸,更是少见。
“多谢长老栽培,这本就是下官的职责啊。”
王建笑了笑,说道:“明白就好,要记住喽,这俸禄不是天经地义发给你们的,而是先看看办多少事儿,再问拿多少钱,嗯,你的官职是第一线面对百姓的,亲民官往往官儿不大,却是百姓对政府的最大观感来源,但每一个官员,都想着的是往上爬,早日当那官上官,但这样的话,下面的人就基本上都是新履任的新人,要么就是考绩不好的庸官,反正好不了。”
这算是人类世界官僚系统无法躲避开的弊病,进入体制内的人,本着获取更多资源,无论是权力资源还是生活资源的念头,无论是你是想要实现理想,还是单纯为了混一个好日子,越往上爬,升的官儿越高,越容易实现你的梦想。
但是,这样的情况下,顶层里都是最最能活动的,而底层,要么是被降职处分的倒霉蛋,要么是无法升职,差了一点的老大难。
王大礽却不知道长老们的算计与心思,马上说道:“下官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建摇摇头,说道:“哪里用你一个文官去死啊,如果需要你去送死,那我们这些人肯定早死的差不多了啊。”
王建思考着下面的活动,却听到外面有动静。
“好像你又有公务要处理,快去吧,我自己在这里看看最近的人口数量,不得不说,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婴儿潮啊。”
是的,不仅仅是长老们,许多平民们在进入新城区,成为一名工人,服务员以后,都纷纷紧急结婚,生儿育女,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卫生缺口,以他们的卫生能力,不可能为这么多孕妇提供基本服务,只能是钟佳佳苦着脸,一边教一边干活了,好在各种营养液算是免费发放,目前为止还算不错。
这是冬天,帝都的外来人口本就在减少,因此事务也不多,王剑想着又一个新年的聚会,未来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有一件事他是想不到的。
一个是后世的普通人没有注意到,从古典治理时代过渡到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几乎是必然的过程,贫富差距。
在古代,农村大体是安静而平和的,即使有着巨大的苦难和悲惨,也是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那些失去丈夫而被卖掉的寡妇,那些破产的农夫,那些饿死的孩子,那些……
但是那些东西你看不见。
城市化,起码是转型期的城市化,却是很不小心的,将这一切全都赤果果的凸显了出来。
(本章完)
第494章 王建的决断()
外面忽然传来了大喊大叫的声音,王建微微皱眉,也是觉得这个王大礽还是不够老练,到底是个年轻人,后世的时候,想坐上海淀区区长等级的岗位,谁不是得从小历练,根红苗正,好像滚钉板一样滚过少先队,第一批团员,三好,班干部,第一批党员,之后进入体制,平步青云,还要熬过无数阴谋诡计的阻挠。
那样体系培养起来的人精,确实比起王大礽这样读死书的人要干练太多倍,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基本上这种事情都是那些师爷,也就是秘书去做了。
忽然一想:“去看看他处理事务的能力也好,我也该想办法在政府里面培植一些亲信了,如果人不错,等下我就说,好好干小伙子,我看好你哦,我会帮你推荐推荐的,这样的话,无论下面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都是我的功劳啊。”
王建可是知道,长老会预备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深入,铁路到哪里,哪里就会被纳入长老们的直接统治,同时,通了铁路就能发财的传说让所有的士绅都心痒痒,不断有人前来看看,然后想办法游说当地官府,后世隔壁临近县市互相争抢高铁过路的景象也开始出现了。
对于原有官僚体系,长老会的意见很简单,拉拢,瓦解,控制,比起古典时代那种将基层权力完全交给宗族士绅,之后那些宗族无论是干出溺死孤儿,卖掉寡妇,瓜分人家家产的事情,都视而不见,收点好处就打住,一个地方除了简单的衙门,能收税,勉强维持一下治安,就再也什么都不管了。
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可是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的,当然了,必须是合格的人,尤其是还要在未来兼顾海外领土的拓展,开垦殖民地不可能和英国人那样没品,直接把人放在那里就不管了,那是要失去人心的啊,必须设立基本的衙门,提供简单的服务,才算是你的土地啊。
所以,王建非常希望在官府内部有一些安全局出身,或者对安全局友善的人,他打算将后世的廉政公署的职权也拿下来,做廉政公署最最缺德的事情,也就是钓鱼执法,找人在内部行贿腐败分子,只要敢收钱,一抓一个准儿。
不过,在这之前,是得考察一下这个王大礽的能力啊。
他慢慢走出去,新政府当然不可能设立公堂,这么一个无聊的东西,实际上,与后世的人臆想的不同,一个县内通常是有县丞协助管理问案的事情,里面的事情相当复杂。
一个会议室内,墙上还挂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条幅,当然了,两边还有公生明廉生威的毛笔字,堪称是古今合璧,平时可以当做审讯和处理小案子的地方。
事实上,由于长老会激烈的政策,帝都没有人敢于乞讨或者做混混,都是被送去了远方,因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帝都的犯罪率极低,偶尔两伙人酒后互相看着不顺眼打一架,等巡逻员来了就马上互相搂着说是朋友的,已经是最重大的事情。
有流放这个大杀器在,以往我七舅老爷是某某大官的说法也无法在保护自己,所以可以想象,帝都的治安到底有多好。
因此帝都的政通人和真心不是说的,这个小小会议室的使用率也就高不起来了。
王建站在门口处,看着里面的动静,王大礽坐在办公桌后,似乎有些肃穆而惊慌,手里拿着几本书,正在看着,而对面分别站了两拨人,一边是几个年岁不小的读书人,嗯,棉袄够破的,另一边似乎是个年轻的……女的?
王建不禁被吸引了,多看了几眼,这女的看起来蹙眉不展,不过看身材却是很挺拔,一看就是营养很好,虽然还到不了模特身材,也比一般的姑娘注意,这个时代的女性对身材保养这一块还是不太注意的,最难的是,居然还是一副天足,这就是难得了。
王建多看了她一眼,不过她虽然被带到了这里,却是一副不太在意的样子,反而到处打量,这样的话,自然也是看见了王建在观看,也毫不在意的看了回去。
王大礽低着头,看着手中这几本书,他这是第一次注意到居然有这些东西,但是更让他惊讶的,就是书本很明显的出版社,写着商务印书馆的字样。
这商务印书馆名声在外,乃是帝都乃至全天下第一名的印书出书公司,不说别的,那大名鼎鼎,为无数公子小姐追捧的红楼梦也就是这个印书馆出品的,而无数教辅类,各种小说,各种海外秘闻,都是来自于这个地方。
这里有最先进的印刷机和纸张,自然在图书市场上无往不利,当然了,本着活跃经济的目的,长老们还是网开一面,对外出租出售新式印刷机,进行版权出售,允许他们使用后世的小说进行出版,当然了,钱是要给够的哦。
王大礽就收到过不少商务印书馆印出来的学习书籍,都是长老们赐予的,可是,他们……
他微微抬头,正和王建对视,却是把惊慌的样子显露给对方。
孔乙己却是得理不饶人,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说道:“大人,您看,这是证据啊,这是物证,我等都是人证,这女子敢于对抗官府,死有余辜!”
“闭嘴!”
王大礽忽然看到一个人走进来,慌忙站起,说道:“大人,您看。”
王建早知道不对,走进来后,早看出不对,接过王大礽递过来的书,说道:“怎么回事。”
他低头一看,似乎还真熟悉,《千年极品汉奸,世代左右逢源》,《论朱熹**二三事》,《东林与盐商,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不是他负责的,但是用脑子一想,也是知道,这是在某些领域进行抢夺话语权的手段,虽然也腹诽某些人惹事,不过还是说道:“这书有什么问题吗。”
王大礽倒是没有和孔乙己那么激动,他是体制内的人,让他可以一步登天成为人上人的新式科举也没有什么夫子的事儿,这一点,作为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实,相对于其他依靠大明朝的科举爬上来的人,看见有人非议夫子自然义愤填膺的不同,他倒也对于自身的定位看的很明白,全天下能承认他的功名的,只有长老,自然就是死忠到底了。
“回长老,这位秀才,说这几本书有辱圣人,就将这小女子抓过来了。”他心思动的很快,虽然人是自己手下的巡逻员带来的,但是只要将事情推诿在这秀才身上,有过是他背,有功劳自己绝对有份儿,才是真正聪明的选择啊。
孔乙己早就饥渴难耐,哦不,是渴望至极,居然被他遇见一位长老,也就是那住在紫禁城里的人物,如果可以狠狠拍他的马屁,不就可以一步登天吗。
不对!
小说里,不都是文人桀骜不驯,出口成章,主公眼前一亮,将才子视作栋梁,三顾茅庐,将人请回,奉为上宾,看成张良萧何一般的人物,出将入相,戏文里不是唱了吗,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客,这才是文人的梦想啊。
想到这里他自觉应该矜持一些,也一改之前的气急败坏,搞了那么许久,不就是为了今天,三言两语将这人折服吗。
他稍稍昂起头,胡子甚至变得有些飘逸,摇头晃脑的说道,不过话语间还是带着敬畏:“是了,真是本人的作为,这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贩卖这些不堪入目的书籍,我辈饱学之士,心怀天下之志,自然是要管一管的。”
不过,王建却是完全不为所动,哪怕不是自己所负责的范围,但是长老们打压某些人的想法是不会变的,这不过是左手和右手的区别而已,何况这女子此时将头上的辫子绕在身前,看起来很是好看呢。
“哦,那你忙别的去啊,人家卖本书,怎么你啦!”
好像一拳打在空气中,反而牵动了筋骨,孔乙己小心翼翼的说道:“这本书提起衍圣公家事,还有朱子家事,诽谤圣人,自然是该惩戒一二啊,不然的话,士林非议,天下难安啊。”
难安?王建马上提起了精神,说道:“你是说有人要造反吗,谁敢造反?你是要检举吗,举报有功啊。”他还真想找机会做个大案子呢,之前暗中捣鬼的人还没有发现呢。
孔乙己一愣,他说天下难安,也就是一个术语,通常读书人用来吓唬人,尤其是吓唬皇帝的法子,可不是什么真事儿啊。
“这……学生是说,这书他有问题。”
王建摆摆手,说道:“那也是人家书馆的事情,关你什么事。”
孔乙己此时终于发现了王建的态度,马上说道:“这位长老,难道您说这书居然无事吗。”
王建耸耸肩,说道:“还好啦,嗯,你看着不满,难道这书里说的有错吗。”
孔乙己发愣说道:“这,但是总不能如此说给世人啊,尤其是还卖给了那些贩夫走卒,他们本性卑贱,怎么能任由他们胡说圣人呢。”虽然他自己也是底层出身,一辈子是个童生,但自从买到了那秀才的凭证后,已经把自己当做了统治阶级的人物。
王建白了他一眼,说道:“我们中国是有言论自由的,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不煽动叛乱,不传播极端思想,还有其他暴恐思想,那就可以随意出版,你既然觉得这书不对,那你就想办法去印书馆出书反驳啊,印书馆绝对可以印得漂漂亮亮的。”
正好可以给同事拉生意的事情,自然是惠而不费的。
孔乙己似乎被打倒了软肋,脸色一红,但依然嘴硬道:“我辈岂是如此之人,现在的问题是这女子,她不但毫无廉耻,抛头露面,还贩卖这些禁毁之书,呵呵,长老,如果人人如此,那可是要天下大乱的啊。”
王建扫了一眼,这些书倒是不少,也有一些来自于后世的书籍,当然了,内容方面基本上格调都不高,各种小黄书那是一套一套的,一个女人出来卖这种书虽然节操全无,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啊。
“小妹子,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那女人一直看着两人对话,发现这大官儿一直没有针对自己的意思,也是心中稍安,见到问话,似乎毫不畏惧的说道:“小女子今年十七,叫李永熏,见过长老。”
比起孔乙己,她似乎胆子大一些,王建倒也暗暗佩服,说道:“你是靠卖书过日子的吗,收入如何。”
李永熏想不到被如此一问,迟疑了一下,说道:“回长老的话,那些新书好卖的很,还有插画,许多工人都拿来识字用呢,养活母亲一人不是难事。”
王建也是心中满足,一年来无数长老或主动或被动的前去工厂进行教学,在金钱奖励的诱惑下,那些工人的识字率可以说是土匪猛进的一样攀升,没错,就是如同土匪一样的猛进啊。
不过,他马上说道:“你是一个人……”不过尚且有机智,忽然想明白了,一个女子出来卖书,还卖的是这种限制级的书籍,养活母亲一人,不问那其他的家人只怕是没有了。
赶紧收回这话,说道:“倒也辛苦了,嗯,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没有什么占用道路贩卖的事情吧。”
由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纳税意识不足,税金是在商务印书馆那直接扣除的,对于长老们来说,间接税永远是更加高档次的追求,直接税这种东西,太得罪人啊。
个税这种东西,和现在的丁税难道有区别吗,无非是各有侧重而已。
李永熏马上说道:“没得,我都是看时间去人多的地方,不会阻碍交通的。”
她在街上待久了,自然知道这些大人最在乎什么。
王建说道:“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依法纳税,合法经营,何错之有,嗯,你有机会想办法去办个营业执照,想办法弄个门脸啊。”
马上又自己打脸,人家明显在练摊,哪有钱弄门脸儿。
(本章完)
第495章 你是谁啊()
他马上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你是谁啊,谁给你的权力管其他人做买卖的事情。”
孔乙己此时感觉不妙,但依然硬挺着说道:“学生乃是读书人,自然管得了天下事。”
王建冷哼一声,说道:“这不扯淡吗,你真想管天下事,喏,塞外还有不少鞑子硬挺着不肯投降,江南还有逆贼负隅顽抗,你去灭了他们啊,还有东北的老林子林子里,鞑子宁可在里面打猎,也不肯投降,还憋着劲儿找机会偷袭呢,你去管啊。”
孔乙己感觉受到了冒犯一般,马上说道:“学生饱读诗书,管的是文事,这种事情,都是武夫们操持的。”
王建笑道:“合着你们的要求就是只要权力,不要责任,干什么都不负责,国家灭亡了也要生活的比别人好啊。”
孔乙己感觉有些不忿,但却是不敢硬顶,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此时如若不能善了,学生就拿着这些书去找衍圣公,还有在朝的衮衮诸公评理,我相信天下自有公道!”
王建笑了笑,说道:“好啊,中国呢,是有言论自由的,你觉得人家的书不好,就去出书反驳嘛。”
孔乙己指了指那些书,说道:“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
孔乙己看向了那些书,虽然他读书不多,但是迷迷糊糊的的,好像确有其事的,衍圣公一家确实是对任何异族或者逆贼都是一视同仁,堪称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的典范。
王建忽然转头对王大礽说道:“按照治安处罚条例,这位孔先生耽误其他人做生意,要受到什么惩罚?”
王大礽一愣,他想起培训时候听到的一句话,也就是挑动群众斗群众,仔细一想,说道:“要罚款,还得赔偿被害人损失的三倍,要不就得服刑。”
王建点点头,说道:“那就做你该做的吧。”
王大礽有些不忍,这孔乙己怎么看都和自己一样是秀才出身,真这么罚了也是大大的不忍心,但是有长老盯着,他也不敢做什么,叹息一声,说道:“这女子,你一日可以赚多少银元?”
李永熏慢慢说道:“每天看日子,有时候能有几十个银元,有时候十来个就多了。”
王大礽说道:“那么,这个孔乙己,你就赔偿这姑娘三日之收入,就算六十个银元就好。”
这已经是给他面子,不过孔乙己马上不干了,吼道:“我是为国做事,为何要罚我。”
“不肯出钱就去坐牢,我们多的是劳动大队让你去见识见识。”
王建暗暗的说道。
劳动大队!传说中聚集了无数倒霉蛋,那些乞丐混混,凡是从里面出来的人,无不马上变成最最勤快的劳动人民,一听到口哨声马上站立听令,哪怕是到帝都不就的孔乙己也是颤抖不已,帝都人现在互相骂人,再也不是直指对方女性亲属的污言秽语,一句你明天早上进劳动队,就已经可以引起对方的恐惧与反抗了。
孔乙己此时已经把借此升官发财,一步登天的想法抛之脑后,他终于发现,这件事不对,这长老为什么不是勃然大怒,然后将这女子,以及那些卖书的人抓起来满门抄斩,自己借此抄家发财,还能给自己一个官做。
这长老对于这些书毫不在意,实在让他大为吃惊,马上摆手道:“学生不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