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球长-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长老会入住帝都,顺治只能老老实实的作为一名学生读书,不敢扎刺,而原本要被嫁给顺治做皇后的顺治的亲侄女的那位,现在也基本上已经七岁了。

    所以,作为穿越者,别指望古代人的价值观与你相同,人家随便一个行为就足以让你三观炸裂。

    吴克善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逐渐发现,自己是在一个完全和平的状态下,逐步丧失自己的权力,而这个过程无法阻拦,更不敢阻拦。

    在古代,一个草原上的君主,如果不是那种雄才大略,依靠自己的本事逐步“兼并”其他部族后,慢慢用很多儿子统一起来,那么基本上作为普通人,其统治的范围,也就是快马三天跑过去的距离,再远了,这种生产方式基本上就难以维持了。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草原上更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

    如果是在几天的快马奔跑距离内,还能说得上统治,一旦超出一定距离,那么就是鞭长莫及。

    所以铁木真同志在世的时候,直接就把他的汗国分封,变成了许多的封疆,这一点实在是太聪明,而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发生的战争,与其说是两位继承人发生的继承人战争,还不如说是路线斗争。

    事后的事情都知道了,阿里不哥同志被十万级别汉军世候用炮灰的尸体淹没,充分证明了汉军绝非战斗力不行,而是我大送的儒生们无能到极点而已,但对于吴克善来说,事情绝非这么简单。

    带领一个部族,老大能打绝非是专长,关键还是实现其政治目的,而草原的情况,几乎不可能自行进行统一,而背靠辽东和汉地如此之近,要么被影响,要么被打过来,基本上无法选择,也就是说,对吴克善来说,很难发起什么劲头去一统草原了。

    作为一个君主,他不可能亲自披坚执锐上阵打仗吧,而且他也缺乏铁木真老婆一堆,儿子一群的本事,也就必须仰仗年轻将军作战。

    这个就造成了问题,如果要打一场统一作战,横扫草原上一切反对派,那么就必然会导致那些非常能打的将军崛起,但是这些人可不是铁木真下面的哲别,人家为什么不直接调转枪头,对付你这个主子呢,谁让你这个主子根本毫无实力?

    不是真正的大玩家,不要玩这种游戏,反噬的手段是最强的。

    真正的问题是,目前来说,他失去的大部分人力,都已经开始为长老会打工,或者间接打工,这就有些让人恼羞成怒了。

    而且,妹子还有外甥现在都在帝都,虽然政斗里面,什么父母妻儿都是可以牺牲的,但吴克善还真做不到这一点啊。

    这不,面对长老会最新的“贸易”要求,他是忙得焦头烂额。

    “马?现在来买马,乃彦和脱脱打成这样,西域的部落早就断了往来,让我怎么过去?”

    “吴克善大人,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严希希却是焦急起来,说道:“长老要一阵汉唐雄风,追思先人,这跑马场里的好马自然是要多多益善,这还不算,跑马的比赛,第一名可是要受赏银的,还可以参与赌马,也都是大钱,这草原可都是好马多的地方,可不能吝惜,多想想办法,难道你和他们那边没有联络吗。”

    吴克善说道:“眼下,乃彦和脱脱又快到了南下越过大沙海来抢劫的时候,他们彼此要打仗,但却不会停止抢劫我们这些可怜人……”

    你哪算什么可怜人。

    “这样,我再加加码,总之这跑马场的生意可不是小事,如果搞好了,你可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你想想看,一两银子进去,二两出来,只要你保证手中有好马。”

    吴克善说道:“我就是觉得有些不可能,这是长老的地方,能任由外人随便赚钱吗。”

    “赛马会虽然不能让我等外人进去,但是账目却是公开的,获得的利钱,大半也都是归帝都方面的教育基金,可谓是利国利民,都是给孩子吃用,你别忘了,你这里也有个小学堂嘛。”

    吴克善想起了过去,也必须默认,这些汉人搞出来的新花样是不少。

    过去汉人王朝对于蒙古的马匹需求是无限的,也是做生意的最佳渠道,但是很快他们发现,人家骑着那些马转头过来打自己。

    于是,到了我大送时代以后,这些马上部族都弄明白了,彼此越多,见到汉人,谁也不许卖给他们马,也不许与他们打阵地战。

    如果真的是当面锣对面鼓的打,宋军本身是硬实力是不怕的,但是在无数道德大家的指导下,被束缚住手脚,如果能赢就见鬼了。

    不过到了大明朝,这种贸易还是开始深化起来,而现在,长老们又提出了新需求,按照他们的说法,马赛会是一个开放式的比赛项目,全世界凡是有人觉得可以都可以参加初级和次级赛,取得了名次,就可以继续入围,那时候金票可是大大的有。

第883章 地主们的行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大明朝时代,经济形态基本上就是自然经济,也就是说,财富的积累,要么就是几代人小心翼翼加上没有天灾人祸贪官污吏的情况下,还有那么点可能积攒出一些财富。

    明清时代,官僚们已经将中国古典式制度的潜力压榨到极致,到了晚清时代,老百姓更像是如同后世印度所嘲笑的一亿人类十亿牲口的存在。

    人口的过剩原因,实际上也不稀奇,为了抵御高到可怕的婴儿死亡率,对策之一就是猛生,而中国的扩张早已进行到了一定程度了。

    早在东晋时代,对于台湾就很有兴趣,但多次移民的结果就是无法对抗疫病,而对这块土地的统治者来说,对周围位置世界的探索其实早已摸的差不多。

    最远,大汉朝的使者,居然已经到达了地中海,只不过是被当地的商人欺骗,没有到达罗马,这绝对是巨大的遗憾了。

    东南西北都没办过过去了,留在本土自然越聚集越多。

    中国由2000多个县,以及下面的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全赖乎士绅的领导,按照规定纳税服役,正如一个个县衙门知府衙门的配置,几乎就和中央衙门一样,就相当于无数层层叠叠的架构。

    儒生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级官员以及预备官员,在经济上是中等以上的地主,因而也是这个社会的真正主人,而正统的儒家观念又是维系他们的纽带,除此而外,再无别的因素足以使他们相聚一堂,和衷共济。

    而这些意识形态往往僵化又机械,甚至无法区分内部的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最后所谓的“众正盈朝”必然会变成一场疯狂的对百姓的掠夺,在大明朝,就是这德行。

    中国的开发,已经使得黄河升高,原本占据于此就可以争霸天下的关中平原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农耕制度也许被那些从不离开自己的空调屋,喝不到纯净水就要闹肚子的小资们歌颂为田园风光,任何企图使手工耕作时代进步到拖拉机飞机时代的行为都会被他们攻击为破坏环境。

    但有些人活着,其他人就别想活啊。

    劳动力过剩成为王朝末期习惯,提高劳动效率的努力变得几无收益,要求古代人建立化肥工业有些搞笑,同时又缺乏农业以外的生产途径,导致可供士绅投资几乎唯一的手段就是买地,收买商铺或者海外走私都需要是累世大族才有办法打通那些关节啊。

    可以说,士绅儒生并不是选择成为了地主,而是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剥削阶级的他们只能成为地主,才能长保自己的富贵。

    到了最后,其他渠道道路的儒生全都死了,只剩下最保守疯狂的地主才能生存。

    这在过去的几年峥嵘岁月下,在长老会现代化财政制度以及先进的搜索科技支持下进行抄家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属探测器寻找下,那些私通满清的地主(其实就是那些什么都不做,就要求给予封赏,最反动派的地主)地窖里成吨的粮食腐烂成渣,乌黑的白银(没错,是乌黑)从几百年前被铸成开始就堆砌在这里,自从大航海时代中国纳入世界经贸体系中开始,这个黑洞就在不断地吸收着全世界的白银,然后沉积在地主的地窖里,同时,市场上的通货却总是不够。

    这些地主已经养成了拔一毛而利天下,绝不为也的意识形态,脑海里只有索取和掠夺,见到周围的村子出了问题,第一件事就是准备等到人家逃荒后,就把人家的土地霸占,这几乎没有什么反抗的可能。

    中国在明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仅仅是资本主义萌芽而已,只要有不尊重合法财富所有权,不尊重创造财富的工人和商人,认为除了读圣贤书的人以外,都是猪狗不如的低等人,正如董小宛家庭在没了主心骨后,立刻就被左右四方掠夺破产,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士绅和资本家剥削起人来都是惨无人道(或者其他什么坏词)的,但资本家的剥削成果被资本家用来进一步的投资,而地主的剥削成果则在地窖里烂成了泥。针对资本家的斗争往往必须伴随社会分配层面的道德判断,起码还要注意一下,财富的积累过程中,资本家本身也参与了劳动,不是完全的剥削,而针对地主的斗争则完全不需要这种判断。

    当然了,长老们不可能将全大明的儒生全都杀死,所有的地主全都抄家,这无关于道德,说到底,他们了解这些地主心目中毫无良知,也不可能会感恩,但是一家家的屠杀过去,有些太累啊。

    在他们研究过后,发现这些读书人对他们统一世界的计划不但没有任何益处,而却会带来无数的阻碍,首先,这些读书人会对本国的大明朝老百姓进行疯狂的掠夺,却会跪舔外族,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在广西,都是一样的谣民,如果归顺朝廷,却会遭到剥皮拆骨的待遇,而一旦竖起反旗,因为无钱无兵,反而要被好言抚慰。

    李向前可不希望,任命一个儒生做了殖民地官员后,只怕下一步就开始圣母一般的对汉人移民进行剥皮拆骨一样的剥削,全都沦为大明军户一样的奴隶,他们本人也变成了大地主,国家规定的宅地法必然变成空文,而那些土着却可以摇身一变,变成了人上人。

    而他们代表的阶级,实际上就是,作为只能掌握文法文字学派的人,由于不能真正创造财富,于是就天然的希望变成财富的分配人,对于财富的真正创造者,进行彻底的污蔑和打压,进而为其不劳而获的行为背书,最后,大家也居然都习惯了,对于儒生群体这个不劳动,不参与社会活动的群体,独占公务员体系了。

    这就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事实上在地主的地窖里,藏着的金银成山成堆,只不过缺乏方式骗出来而已。

    共和三年所发卖的十万两白银的国库券销售情况非常良好,由于金额不大,利息也足,因此得到的帝都市民的欢迎,买20两银子的国库券,一年后可以得到21两,按照后世的利率来说很不错,不过这个时候的高利贷可都是翻倍的,但这是帝都直接给予保障,比起把钱埋进土里,还是要强一些。

    但国库券绝大多数购买者,或者是长老们自己的员工,省吃俭用,又信赖长老,或者普通商户,看着20两银子不多,随手买了。

    对于许多地主儒生来说,官府是他们用来压榨欺骗老百姓的工具,讲信用是不可能的,别再又是那一套,“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的把戏啊。

    所以,使用国库券这一招,对于社会闲散贵金属的吸纳不是很顺利。

    在未来,股市和期货市场还需要磨合许久,这上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时代别说什么同仁堂或者全聚德,就连王致和都还没影呢,难道要把长老们的央企的股份卖掉?那几乎就是摧毁体制本身了。

    跑马场这个决策简直正对位置。

    赌马在后世的许多国家都非常流行,中国人所知最多的,自然是此时不过是个小小中转站的香港,每年所谓的赛季,都是万众瞩目大捞特捞,而全世界级别的好马全都趋之若鹜的前来比赛。

    吴克善自然不懂这样的海量财富的可能性,每年那达慕大会对于马术比赛也是不在少数,但基本上就是好像游戏一样,奖赏不会大。

    这一点来说,作为跑马场主人,事实上是稳赚不赔的,一场比赛,总有人会进行投注,只要修改赔率,让任何一种可能性中奖的回报,都稍微比总投注资金少一些,少的那部分自然是成本和利润,被主人自己拿走。

    严希希也是这个意思,不给他全力发动,却不仅仅是为了这几匹马,而是尽可能的讨好帝都的大人物,争取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大明朝是一个社会赋予资金极多,但投资渠道稀少,投资保障几乎没有,借出去的钱经常出现问题,以至于他自己也不得不调高利息了。

    一边是大量的金钱进了地主家的地窖,一边是真正需要钱的产业没有人投入,当然了,这也是大明朝不保护普通老百姓的私有财产的锅。

    这当然也是受限制于技术和理念,正如在大明朝时代,谁能想象到,把船开去一万五千公里外的一处地方,就是有一座随便掏就有的黄金的地方,旧金山可不是瞎说的啊!

    严希希下了血本,目的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跑马场,而是看中长老们带来的各种商业机会,但是作为一个旧式商人,攀附依附然后独占某项商业活动,始终都是他的家族喜欢的,但严家几乎使用了过往无数年里如何腐蚀大明官员的所有招数,无论是男色,女色,金钱古玩,甚至出钱请长老给自己的买卖题字,打算无论写成什么样都准备当做颜真卿王羲之一级的墨宝买下。

    但如此多的付出,基本上得不到任何回应,长老们很显然是不打算进行任何徇私,招标投标以及技术开放都是一视同仁,这可是妥妥的红海战场,谁也不会受得了的。

    严家也得到了不少所谓的技术发售,但都实在不起眼,比如什么养鸡场的招标,水泥化肥厂的支持,但那都是大路货,对于山西八大皇商被饥渴了许久的长老们,挟持姜襄剿灭后,基本上空余出来一部分生意渠道,但是很快,谁都发现,是离不开长老们的。

    过去的布料店铺,现在基本上都做不下去,因为长老们大批量制作的新衣服,以其廉价的优势取代了旧式衣服,原因很简单,那些衣服买回家,也是需要女人去做好,而那一晚上一晚上的穿针引线,也是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代价的。

    有这个空闲,如果稍微找个工作。

    大明朝人口太多,导致无业人员、流民过多的情况在长老们看来根本无所谓,过去许多长工,只需要给口吃的,然后逢年过节给点零碎钱,就足够打发了。

    而现在,好像严家这样老式缺乏效率的家族,就发现,长工佃户们,以及店铺的伙计们的不满在提升,那个因为进军营里送货,发现当兵的人吃的东西后,就哭闹着要求当兵,不肯再给主人做小厮的人的传说,对其他普通人来说是个笑话,对严家这样依靠压榨长工伙计的家族来说,几乎是非常痛苦的。

    在请示了家族中的长辈,开了无数次会,再加上那养鸡场运作起来,才扭扭捏捏的下令,每一旬(十天)给长工或者伙计吃一个鸡蛋。

    这已经是在淌血了,也是严希希对于长老会最不满的地方,他甚至偷偷摸摸对一位长老说着,在乡下到处都是穷的吃不下饭的穷鬼,狗都不如的人,给他们口狗食吃都该感恩戴德,却如此善待他们,这些贱皮子可不能善待,而且如果可以省下了钱,也是长老们可以花销不是。

    他的说辞却也是冷冷的被拒绝,而接下来的恐惧是越来越大。

    河北一地最新的动向,别人不清醒,他难道不知道?随着外面的人不断传说的月钱和饭食的羡慕下,许多原本的长工想逃亡去帝都,被发现想起,如果长工全跑了,自家的地没人种就要糟糕。

    这种行为最开始还能非常有效率,甚至可以得到其他地主的支持,甚至有的地主欣喜的去带回那些被分尸的长工,回来给自家的长工宣示,敢于离开自家的地方去外面,那帝都可是妖魔鬼怪横行啊,就是这个下场!

第884章 格勒珠尔根城的变化() 
格勒珠尔根城在胡三七眼里,也不过是一座与自家县城类似的城市。

    勉强依靠掠夺来的汉人奴隶,烧砖筑城,花费巨大,但起码值得,林丹汗在十几年前被饮恨做掉,其实其是败在想要收拢汗权,而诸多部落抵抗之下,草原上的带路党太多,都比中央军实力大了。

    当然了,由于设计不足,以及大量的人口跑路到此,所以围绕着这座城市,已经多出来连绵广大的棚户区,其实是蒙古包以及草屋木屋的混合体,由于缺乏规划能力,能维持着几条可以勉强行走的道路就不错了。

    当然了,这里也是有秩序的地方。

    一面红色的旗帜在一片空地上迎风飘扬,旁边还有一副招牌,写着帝都驻格勒珠尔根城办事处。

    这办事处的位置当真不错,处于许多建筑物的边缘,本是道路不变,但被长老们修整后,周围却是围绕着他们周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利益结合体。

    到底都是汉人的地方,因此不少汉商为了图个安全,都在这里设点,后来就是因为当然的商业利益,而开始追随着这里的脚步。

    这个办事处更类似于商务办的节奏,因为代替发布帝都需求的订单,而被大大小小的商人趋之若鹜,其实这里本身不进行金钱交易,只不过是一个沟通的渠道,但一个官方的身份,类似于江南织造的地位,被巴结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这里最重要的还是消息渠道。

    几乎过几天,就要来一群当兵的,获取饮用水以及通一下消息,这里负担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收集帝都的消息。

    作为前锦衣卫,卢剑星能够来这个交通站工作,很不意外的是为了升官。

    哪怕是锦衣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他家室不咋地,是属于边军被拉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