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裕一咬牙:“既然天子节杖在此,那请问刁刺史,要加多少税,抽多少丁?”
第五十五章 黑心刺史如虎狼()
刁逵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现在是一丁三斛米的年税收,徭役一年四十天,显然已经不适用了。”
“军情紧急,从现在开始,京口镇每口人纳税十斛米,至于这徭役嘛,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啥时候胡虏退兵了,啥时候回家。”
“刘里正,此事麻烦你亲自办,十天内办不到,嘿嘿,休怪本官翻脸不认人了!”
此话一出,就连刘毅的脸色也变了,三丁抽一,五丁抽二这是历代都极为少有的军制,非灭国之战不会采用,因为,有劳动力的丁壮给这样大量征发,带来的必然是田地的大片荒芜,往往敌人没来,自己的粮食先垮了。
刘毅的眉头一皱,拱手道:“刁刺史,请您三思啊,朝廷并没有…………”
刁逵冷冷地打断了刘毅的话:“朝廷?天子节杖在本官手中,本官现在就是朝廷。军情紧急,哪能等朝廷慢慢地军议?”
刘裕正色道:“请问胡虏现在打到江北了吗?不过是秦军即将南下的传言罢了,现在我们并没有见到秦国的一兵一卒。刁刺史,您这样兴师动众,真的好吗?”
刁弘“嘿嘿”一笑:“传言?你刘里正不是亲自接待了不少南下的北方流民吗,不是跟他们称兄道弟的吗?若不是秦军准备灭我大晋,他们又怎么会抛家舍业,举家南下?难道他们这一路之上死了这么多人,就是给传言骗的?”
刘裕咬了咬牙:“我的意思是,现在秦军还没有南下,事情没到这么紧急的地步。”
“再说了,就是江北的广陵、彭城、东阿诸郡都没有这样三五抽丁,加税收粮,为什么我们江南的京口镇要这样?”
刁逵哈哈一笑:“刘里正啊刘里正,本官本来以为你是条英雄好汉,铁骨铮铮,可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看来,是本官看错了你啊。”
刘裕慨然道:“刘某不才,尚知忠义,若真的是外敌入侵,自当从军报国!刁刺史,你这话是对我的侮辱,不知为何出此言!”
刁逵冷笑道:“是吗?昨天是你刘里正在擂台上说,上次我大晋北伐,你们京口这里的老少爷们齐上战场,几万人为国捐躯,家家都披麻戴孝,对吧。”
刘裕点了点头:“正是,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刁逵与刁弘相视一笑,嘴角的胡须跳了跳:“是事实啊,本官可没否认。本官的意思是,京口既然百姓随时练武备战,想着精忠报国,那在这一块上,不应该走在前面,为全天下之楷模吗?”
“别的地方没动起来,是因为他们的民众没有京口百姓这样的报国之心啊。要是各州各郡都是互相观望、推诿,有兵不征,有粮不交,那我们还怎么能形成合力,保家卫国呢?”
“刘里正啊,这京口百姓可是王者之民,跟秦国胡虏有深仇大恨,天天做梦都想打回北方老家,为父祖报仇,现在报仇的机会来了,本官给他们这个机会,为何说本官的提议有问题呢?”
刘裕给这种强词夺理几乎要气得笑出来了,他摇着头,叹道:“刁刺史,你在别的州郡有良田万顷,家财钜万,你可以把这些捐给朝廷,换来这徐州刺史的权力,而京口这里的公田,也入了你刁家的私籍,这样算来,你可并不吃亏。”
“但是我京口百姓,从没亏欠过朝廷一粒粮税,一钱丁口税,一日徭役。他们仍然是家无余粮,苦守个几十亩薄田渡日,一有战事,还得从军报国。”
“请问他们哪来的余粮上交?以前一丁不过征税三斛,就这样都让家家难以维系,现在居然要一口交十斛米,你就是把我们卖了也没这些钱啊!”
刁逵笑着摇了摇头:“看起来,刘里正还是没理解本官的意思啊。米不够,人来凑嘛!没钱就出力,没力就出钱,没钱没力就准备坐大牢吧。有句话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吗,这人哪,一生一世避不开的就三件事,生存,死亡,交税!”
刘裕一咬牙:“刁刺史,你这样随意地发明苛捐重税,这有违朝廷体制,即使您持节,也没有这个权力!”
刁逵哈哈一笑:“持节是什么?持节就是给了本官这个权力啊。你有意见可以到京城去击鼓鸣冤告状,看看有没有哪家显贵为你作主!”
说到这里,刁逵一阵得意,与刁弘相视而笑,就连刁毛也在一边拼命拍手叫好。
刘裕的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他双拳紧握:“刁刺史的意思,就是说交不出这粮食的,就得有别的男丁也来服徭役,按这个工钱来折算欠的米钱?”
刁逵摸着自己的胡须,点了点头:“不错,这是朝廷惩罚那些刁民的法律。”
刘裕沉声道:“那家里没丁口的怎么办?”
刁逵叹了口气:“那不好意思了,只好收了他家的田,扒了他家的房,牵了他家的牛,以抵扣所欠的钱了。实在不行,干脆自己作价把自己给卖了,去作僮仆。这样其实挺好,不用交税了,自然主家会来为他付了这钱!”
刘裕冷笑道:“说来说去,你们这就是逼着京口的百姓,一无所有,只能到你刁家当僮仆啊。”
刁逵微微一笑:“刘里正,本官可没这么说哦,本官只是要他们共赴国难,捐钱出力,为国效力。至于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向本官立下字据,借钱交税。”
“当然,按大晋的法律,这个钱过一年要是还不上的话,就只能来我刁家为奴客了。哦,对了,这回咱的利钱就少收点,一个月也就八成利吧。”
刘裕怒极反笑:“一个月八成利!一年利钱滚十倍,刁刺史,你的心啥颜色?”
刁逵也不生气,笑着摇了摇头:“比本官在江州当官时已经少了两成啦。刘里正,本官不跟你商量,而是对你下令。现在,麻烦你去给本官收税去,收不到的,就请他们来刺史府借利钱吧,而你作为里正,也要当保人!”
刘裕二话不说,回头就走,一边走一边把腰间的里正腰牌扯下,重重地扔到了地上:“刁刺史,这种昧良心的事我做不来,你另请高明吧!这个里正,我不干了!”
第五十六章 铁骨铮铮怼贪蠹()
刁逵的脸色一变,厉声道:“刘裕,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朝廷的里正,干或者不干,都要经过朝廷的规制,岂容你这样说走就走?”
刘裕连头都没有回,就站在原地,冷冷地说道:“那刁刺史的这条命令,难道是朝廷的规制吗?”
刁逵冷笑一声,起身拿起了天子节杖,在地上重重地一顿:“本官持节在此,可以先斩后奏,这条法规,就是本官的意志,也是天子的意志,你敢质疑?”
刘裕仰天大笑,声音震得这殿堂屋梁上的灰尘纷纷而落:“按大晋制度,征辟士人为官,士人也可以不就。”
“我刘裕虽然以前是个里正,但执行的是朝廷正式推行的国法,而非刁刺史你这样仗着天子节杖,强行推行的害民之法!既然我不能对抗天子节杖,那只好独善其身,不做这个里正了!”
刁弘在一边大叫道:“刘裕,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说我们这是害民之法!”
刘裕一扭头,眼中精光如电闪一般,刺得刁弘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而他的声音平缓中透出一股力量:“在这种艰难的时局,刁刺史不思为国分忧,却是借着国难而横征暴敛,逼得京口的百姓毁家卖田,或者是卖身为奴,成为你刁家的僮仆佃户,这不是害民是什么?”
刁逵的瞳孔猛地一收缩:“国家有难,大家自然是要有力出力,有问题吗?”
刘裕大声道:“那既然国家有难,你刁刺史为何不先作个示范,把你刁家这几百僮仆佃户送进军队,抵抗胡虏呢?为何你刁家不去捐献自己的田地呢?”
刁弘哈哈一笑:“刘裕,你难道忘了吗,我们来徐州,来京口之前,就把我们各地的田产给捐献给国家了,所以…………”
刘裕不等他话说完:“是吗?既然是捐,为何朝廷又把这京口的公田给你们?为何又要百般地计划,要让来京口的北方流民过不下去,只有来你刁家当僮仆?”
“你们制订这条法规,就是要京口的普通民众活不下去,而你们刁家则可以趁机圈地、占人,你敢说这是为了国家好?”
刁逵的眼中冷芒一闪:“刘裕,这些道理我不想跟你多费唇舌,你只需要知道,现在本官手持天子节杖,从本官嘴里说的话,就是天子的意愿,你若不执行,就是抗旨!就算你在本地有点小名气,本官也可以法办了你!”
刘裕的目光转向了刁逵:“法?什么法?就是刁刺史拿着这个天子节杖,你说什么就什么是法了?”
刁逵的嘴角勾了勾,抗声道:“不错,有什么问题?”
刘裕冷笑道:“法理不外乎人情,如果人人都不愿遵从的法,只凭刺史手中的节杖,甚至是天子本人,就能执行得了?若是法律定了就一定能执行,那暴秦何以会灭亡?”
刁弘气急败坏地骈指指向了刘裕:“大胆,刘裕,你是想死吗?竟然,竟然敢把我大晋比成暴秦,你,你是何居心?!”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刁刺史,我想昨天你应该看到这京口民众是多么有力量!国家视之为子民,他们自当以命相报,国家弃之如草芥,也别指望他们会逆来顺受。”
“尤其是你想千方百计纳入你刁家的那些个北方流民,他们在北方连秦国的统治都不接受,举族南下,难道就是来受你欺负的?”
刁逵的眉头一挑,沉声道:“本官再说一遍,本官没有欺负这些北方流民,这一切,都不过是战时的临时法制,如果打败了胡虏,到时候本官也会上奏朝廷,免除本地几年赋税,这不就是还回来了吗?刘裕,你不要总是误解上意。”
刘裕哈哈一笑:“人都成你刁家的僮仆了,还谈什么误解不误解的?难不成你刁刺史这么好心,到时候会对你家的这些个佃户来个免奴为客,还他们自由,还分给他们你刁家的土地耕种吗?”
刁逵冷笑道:“渡过了艰难时光,有什么不可能的。刘裕,本官再说一遍,这些征收来的米粮,徭役,不是为了我刁逵,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是么?那请问刁刺史,按你的说法,他们没能力交的税,就是由你来代交了,是不是?”
刁逵先是微微一愣,转而点头道:“是啊,当然如此。但我刁家现在也没有余粮,本官说过,我们家的地,已经都捐给了朝廷,现在来这京口,空有田地,却无佃户耕作,不用这个办法,如何凑出上交朝廷的粮税呢?”
刘裕笑道:“既然如此,那刁刺史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百姓,流民在自己家的地里耕种时,尚且拿不出一人十斛的粮税来,可到了你刁家的地里,当了僮仆佃户,却是可以交出税了?难不成你刁家占的地,是可以自己长出粮草的不成?”
刁逵的头上开始冒汗,说不出话。刘裕哈哈一笑:“刁刺史,你这一套,本来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算你向朝廷请命加税,也不会加你刁家的税。这些流民,百姓到了你刁家成了僮仆后,就成了失踪的人口,不入黄籍也不入白籍,只能世世代代为你刁家作牛作马。你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刁逵厉声道:“够了,刘裕,本官没兴趣跟你再绕来绕去,你就一句话,你去不去作为里正征粮抽税?!”
刘裕转过了头,不看刁逵,直接背对着他,大声道:“恕刘某难以从命,刁刺史,草民送你一句话,这里是京口,是朝廷重视的兵源之地,尚武之乡。你若是在这里乱来,激起民变,只怕最后给抛出来平民愤的,会是你刁刺史。连桓家都无法控制此处,你觉得你比桓温还要厉害吗?”
他说着,大踏步地向前直走,刁逵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刘毅咬了咬牙,大声道:“刘裕,刘裕!”也跟着跑了出去,只剩下刁逵兄弟站在堂上,沉默不语。
第五十七章 人穷志短前程忧()
刺史府堂之上,刁弘气急败坏地指着刘裕远去的身影,骂道:“好个不识抬举的东西!大哥,你看到了吧,此等刁民,是不可能被我们刁家所笼络的,要杀一儆百才行!他这样对抗上官,怎么能就让他这么走了?得把他拿下,重加惩罚!”
刁逵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二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京口这帮子刁民,你昨天也看到了,不是省油的灯!这刘裕敢如此放肆就是吃准了这些刁民会当他的后援,我们若是强行拿下刘裕,就给了他作乱的借口。”
“再说了,这个加税征役之举,本就是我们理亏,闹大了对我们刁家不利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刁毛,你真的听说昨天姓桓的也来京口了?”
刁毛连忙点头道:“没错,从昨天夜里到今天,小的可是收买了不少京口的乞丐混混儿。他们说,昨天那个大槐树下,就有个姓桓的贵公子,还有两个高门小姐在,他们带的护卫,都是个顶个的壮汉子,绝不会有错的。”
“还有啊,那个临江仙的掌柜高素,就是昨天提着大刀来闹事的那个,昨天他家酒楼,整个二楼也给两个士人包下来了,看起来,昨天这里还来了不少贵人哪。”
刁逵叹了口气:“听到了没有,二弟,现在盯着这京口的,可不止我们一家,现在我们跟着王家捞到了这差事,王家的背后就是会稽王,是圣上!”
“但他们刚刚把谢安挤出了朝中,也不排除姓谢的,姓桓的会找岔来反击他们,所以,咱们这里不能留人把柄。昨天的事你也看到了,强行武力弹压,在别的地方行得通,这里不行。”
刁弘咬了咬牙:“早知道就不要这鬼地方了,娘的,全是帮目无王法的贼当兵的!真他娘的晦气!”
刁逵勾了勾嘴角,对着刁毛一努嘴。刁毛心领神会,行礼退下,顺手带上了大门。
很快,这刺史府内只剩下这兄弟二人,几点火苗在油灯上跳跃着,把二人的脸映得阴晴不定。
刁逵低声道:“二弟,越是这样,越是对我们有利。京口民风如此,不服官,不服王化,可不正好要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士从军,这样的军队才有战斗力吗?如果我们只要些听话顺从的奴才,还来这里做什么?”
刁弘长叹一声:“但他们现在是根本不听我们的话,今天大哥你已经够客气的了,给足了刘裕面子,几乎是求他来办事。”
“可他如此不识抬举,接下来我们若是换了别人来做这事,只会更不可能。这些京口混混们非到走投无路之时,又怎么肯来我们刁家当奴仆呢?”
刁逵的嘴角边勾起一丝诡异的微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你为何只看到了刘裕拒绝跟我们合作,却没有看到刘裕主动地辞了里正之职呢?”
刁弘的双眼一亮:“咦,是啊,我怎么没注意到这一点呢,难道?”
刁逵冷笑道:“里正虽小,也是一流外胥吏,有了这个,可以免税。但刘裕主动地弃了里正,那他全家就得交税了。”
“就算按正规的税制,他家一家四口,只有他具有劳动能力,到时候,我看他怎么办!嘿嘿,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等着瞧吧!穷,是没有拒绝很多诱惑的资格的!”
刘裕大步流星地前行,一直走到临江仙的门口,后面的刘毅才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刘裕停下了脚步,转过头,叹了口气:“希乐,今天难为你了。”
刘毅调整了一下呼吸,向着临江仙作了一个请的手势:“有话里面说吧。”
刘裕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了进去,高素正在掌柜的台上,看到刘裕,马上笑了起来:“刘大,今天怎么有心思来我这里喝酒啊,来,今天这酒钱算我请你的,不用付了。”
刘裕微微一笑:“谢过高掌柜。”
他直接走向了角落里的一席,刘毅也跟着走了过去,高素看到二人这副模样,心中一动,跟两个伙计耳语了几句。
两人心领神会,温了一坛酒过去,又上了几个下酒的小菜,便走得远远的,甚至把隔壁的几席也空了出来,给二人一个私密的谈话空间。
趁着几个伙计忙碌的这段,刘裕也仔细地回想了一段刚才的事情,直到安静下来之后,他才摇了摇头:“希乐,刚才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刘毅叹了口气:“其实刁逵的这个命令,是执行不下去的,这京口不是他刁家一言堂,别的不说,就是江北广陵的谢将军,也不会坐视他胡作非为,你又何必这样当面顶撞他呢?”
刘裕喝了一口酒:“希乐,你就真的放弃不了这里小吏的权力吗?即使上官是刁逵这样的人,也要为他做事?”
刘毅的眼皮跳了跳,也跟着喝了口酒:“连朝廷都让刁逵来此地任刺史,甚至还专门把京口划为了徐州,我又有什么办法?我们都是京口本地人,难道还能抛弃祖业,搬到别处去?”
刘裕摇了摇头:“正是因为我们都是京口人,所以才应该明白,只有京口人才会为京口人的利益着想,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谢家如果真的照顾我们京口的利益,又怎么会让这刁逵得了刺史之职呢?希乐啊,你也是京口的一方豪强,有力人士,可不要帮着外来的恶霸贪官,欺负乡里乡亲啊。”
刘毅咬了咬牙:“我自然不会为虎作伥,有我在,总比让刁毛这些人来做这种事要强。”
“但是我有一大家子人要养,这个从事之职,虽然不算高,但也有个一年二十斛的禄米,足够我养家糊口,而且还不用给朝廷课税。”
“倒是你,家里老母和两个幼弟,这下你不当里正了,一年十石的禄米也没了,以后怎么办?”
刘裕的嘴角抽了抽:“大丈夫岂曰无衣?我刘裕有把子力气,还怕饿死吗?任何时候,可都不能失了气节!”
刘毅叹了口气:“气节不能当饭吃。眼下大战在即,从军建功才是你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刘裕,你就想一辈子窝在这京口,种田打柴,庸碌无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