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贵女谋略-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惸茄睿强隙ū人歉希黄谕詧惖碧樱獾媒幢槐ǜ矗上歉现勒飧鱿ⅲ故侵L蟾撬档模蝗凰歉静恢勒饷椿艿南ⅲ哉饣岫酵醺刹恢勒飧鱿ⅲ胪ㄖ牵盟且黄鹦卸怖床患傲恕人谴泳胖谢毓窭瓷塘吭趺囱胪醺娜寺霭锩Γ鹇胍惨涣教焓奔浒桑蟮目谄坪趵床患傲耍猿卸鞴蛉酥坏靡藕兜刈靼樟恕

    既然众人已经打定主意帮忙了,于是两天后永和帝在大朝会上提出立储之事,然后说立临江郡王为储君时,朝上便有好大一群中层官员,甚至有几个高层官员站出来反对——这几个高层官员是中层官员活动的结果,既然要干,自然就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干,毕竟这事很凶险,事关前程,不使出浑身解数怎么行?所以他们想着光他们这群中层官员能量太小,所以有些有门路的,便拉到了几个高层官员,一起反对,免得光他们一群中层官员反对,事情没干成,那就不好了。

    永和帝看朝上竟然有这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这明显是有人煽动的,脸色顿时就不好了,但当场没说什么,只说会考虑考虑,但一下了朝,就去御书房,找来了暗卫统领,让他查查,这些人是被谁煽动,来跟他做对的。

    承恩公夫人找了那么多人煽动,她虽然要求这些人守密,但所谓三人不密,这么多人知道,这秘密怎么可能守的住,所以暗卫统领都没用一天,当天不多久就打听到了这事的源头是谁了。

    “是承恩公夫人组织起来的,但承恩公夫人之前进过宫,找过太后,从太后那儿打听到的消息看,是太后吩咐承恩公夫人这样干的。”暗卫统领只对皇帝负责,所以可不会为郑太后掩饰,查到了什么就说了什么。

    而这个消息,自是让永和帝脸色难看极了,本就因种种事体,对郑太后和承恩公府的不满,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当下便去了郑太后那儿,道:“今天早上上朝,儿子提了立临江郡王为储的事,结果好几个大臣都反对,事后一查,这些大臣竟然是承恩公夫人和母后煽动的,儿子想问问母后,这是为什么。母后,难道您不明白,后宫不能干政的道理吗?您竟然指使承恩公府,煽动朝中大臣反对朕立赵垚为太子,实在是有点过了。儿子如今没有子嗣,已经很可怜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过继,母后还这样百般阻挠,就这么见不得儿子好,想让儿子可怜么?”

    永和帝是真不知道他娘怎么变成了这样,不由有些难过地看着郑太后。

    郑太后还真没想过才鼓动人反对,皇帝就立马查出来了,她本来还想着皇帝查不出来,她要一直煽动那些人,反对到皇帝改变主意为止呢,结果这么快,当天反对,当天就找到了幕后指使人,不由埋怨承恩公夫人办事不力。

    这时面对永和帝的质问,郑太后不免有些心虚,毕竟她知道儿子满意那个赵垚,不让皇帝立赵垚为太子,纯粹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照理说,她身为母亲,应该照顾儿子的,而不应该为了自己就委屈儿子,但她自从当太后后,日子过的太顺畅了,早不是当年当妃嫔时能忍耐的性格了,这随心所欲的性格,即便是面对儿子,也没让步了。

    这时听了皇帝的质问,郑太后便道:“都说了他跟哀家相冲,哀家不想皇帝立他,有什么不对?”

    永和帝就更无语了,道:“儿子一再说了,他不会妨到母后什么,还专门找来了大师给母后开解,母后怎么还是这样固执己见呢?您这不是故意闹腾吗?母后身为太后,不说给后宫诸人起带头作用,还这样闹腾,实在是太过分了。”

    面对皇帝的质问,郑太后再也忍不住了,也不好说她才不管谁来开解,反正就是觉得赵垚会跟她相冲,她就是不愿意这种有些耍无赖的话了,毕竟要耍无赖的话,会让儿子不高兴的,然后估计肯定不会搭理自己的无理要求了,就像上次流言事件中,她没能说动皇帝不顾是非曲直,站在自己娘家这边一样,于是只得说了真实原因,道:“哀家也不想这样,但这不是你抽风,非要立那个什么赵垚为太子吗?哀家好说歹说不同意,你就是不听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但你知不知道,那会儿流言事件时,临江王妃跟哀家是结了仇的,这要立赵垚为太子,将来还有哀家的好日子过吗?”

    永和帝听了他娘的话,不由无语,道:“儿子还是不明白母后担心什么,儿子如今春秋鼎盛,只要儿子在,不管立谁为太子,母后你也不会受欺负;而等儿子大行,太子即位时,估计母后也早过世了,如此一来,母后照样不用担心新帝会对你好不好,所以母后担心新帝对你不好,不想让儿子立赵垚为太子,儿子觉得母后有点想多了。”

    不过永和帝只怕也没想到,世事难料,他娘长寿,而他短命,三年内就会驾崩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郑太后的担心还是对的。

    不过郑太后自然不知道她儿子会比她早死,当然也不会这样咒她儿子,所以这会儿听了儿子的话,便道:“你知道什么,一旦赵垚成了太子,那些见风使舵的人知道未来的皇帝是他,而临江王妃会成为皇后,肯定会从他立为太子时起,为了避免将来被新帝不喜,就会对哀家不如以前那样恭敬了,而且,就算哀家过世了,哀家总还有娘家,哀家也不想选一个对娘家有敌意的人,将来咱们都走了,哀家娘家人倒霉!”

    这话倒有些道理,但永和帝想的却是:

    不过是不如以前那样恭敬罢了,这有什么呢,难道他们还能对他娘做什么不成,要真敢的话,除非不想要脑袋了。

    至于他们走后,郑家会没落的事……说实话,他早看不惯郑家人的作派了,好好的富贵日子不过,整天兴风作浪,拉帮结派的,要不是他孝顺,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没怎么管他们,要不然早找他们的麻烦了,所以如果新帝即位,找他们的麻烦,他根本没意见。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赵垚的条件很满意,不想继续寻找其他的,况且其他的总有这方面或那方面他觉得不好的地方,就赵垚他看着最满意,所以他自然不会因为太后不满意,就撤了个自己好不容易寻来的合适人选——说到底,皇帝也是自私的,不想为了太后委屈自己。

    永和帝和太后想法不一样,自然不可能统一意见了。

    于是当下永和帝不想跟郑太后争,只道:“母后过虑了,不会这样的。”

    这意思就是不考虑郑太后的意见,非要立赵垚为太子了。

    郑太后看永和帝这样,不由崩溃了,捶着胸口号啕大哭:“哀家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不孝的儿子!都说了立赵垚为太子,哀家以后没好日子过了,你还这样坚持,有你这样对亲生母亲的吗?还说以孝治天下,你就是这么孝顺你娘的吗?”

    永和帝觉得他娘这就纯粹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了,不由不快,他不喜欢别人干扰他的决定,所以当下便淡淡地吩咐周围的太监宫女道:“好好照顾太后。”

    然后便离开了,无论郑太后嚎的声音变得再怎么大,也没搭理了。

    既然郑太后无法干预永和帝的决定,那立赵垚为太子的事,自然就这样定了——虽然朝堂上还有人反对,但因首辅、吏部尚书几个重量级的人物并没反对皇帝的决议,所以永和帝并不将承恩公夫人找来的那几个反对者放在心上,况且,这些人听从承恩公府的指使,他没治这些人个结党营私之罪就算了,要还敢强烈反对,看他怎么收拾他们。

    于是翌日,永和帝在朝堂上宣布,决定过继临江郡王为子嗣,入住东宫。

    承恩公府找来的那些反对者,虽然再次跳了出来反对,但当永和帝让身边的首领太监念出了其中一个人收贿受贿、结党营私、重利盘剥等罪名,抓了起来后,其他人就懵逼了,安静如鸡了,说到底,这些人既然是阿谀奉承之辈,自然就怕死,哪敢真的拼性命上蹿下跳呢?

    而当圣旨到达临江王府时,木槿说实话是懵逼的,原因无他,因为赵垚虽听说了这事,但没跟木槿说,毕竟万一不是呢,说了徒让木槿操心罢了,所以木槿自然还不知道这个情况。

    而永和帝考虑到赵垚是昌平郡王的外孙女婿,永和帝怕消息提前泄露,所以之前商议立储时,永和帝并未找昌平郡王商量,所以昌平郡王直到昨天早上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事,要不然昌平郡王知道的话,倒是会想法子偷偷跟外孙女说的;昨天早上永和帝倒是提了要立赵垚为太子的事,但因有人反对,永和帝说要考虑考虑,所以昌平郡王回去跟昌平王妃商量后,本打算今天派人来跟木槿说说这事的,结果今天一早,永和帝就下了旨,也不用他们说了。

    于是由于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所以根本不知道这事的木槿自然懵了。

第二六三章 郑秀秀的主意() 
木槿是真没想过,临江郡王一个清闲王爷,竟然会被永和帝相中,过继为子嗣,成为太子,这……这简直是太玄幻了。

    而更关键的是,赵垚成为太子,她跟赵垚一样,并不觉得欢喜,相反,也觉得有些头疼。

    本来,赵垚是个王爷,她觉得就够好了,本来么,一个闲散宗室,不需要操心朝廷大事,收入虽然不多,但也够用,挺好的,她就跟赵垚两人,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无忧无虑地过着清闲而平淡的生活,多好呢。

    现在好了,当了太子后,这日子能清闲得起来吗?能无忧无虑得起来吗?天知道进了宫,有多少麻烦事等着她呢,她从人心复杂的忠勇伯爵府出来,回了周家村那个泥潭,再到昌平王府,也不是完全平静,清安伯爵府更不用提了,简直是一个污水坑,这么多地方,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地方,好不容易嫁人了,终于过上了不怎么烦心的日子,她还以为终于苦尽甘来了呢,结果这会儿突然出了这样一个意外,对别人来说,听说能当太子妃,将来甚至能当皇后是狂喜的事,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但对喜欢清闲日子的木槿来说,却觉得分外苦恼,一点都不觉得喜,而是件愁人的事。

    她觉得愁人,张嬷嬷却觉得高兴。

    当初昌平王妃派人时,不少人都不愿意跟着木槿,因为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临江王爷要娶木槿,木槿也没被皇帝封为县主,而木槿刚回府,将来只是个落魄的勋贵清安伯爵府的二小姐,前途明显不好,所以谁愿意跟呢?也就是她,对王妃忠心耿耿,眼看着王妃担心木槿将来回府了会受欺负,便同意了王妃的托付。

    哪知道这个周姑娘,却是有福气的人呢?先是封了县主,后来又嫁了郡王成了王妃,现在,甚至成太子妃了,将来就是皇后太后,她跟在后边,将来只有无尽的荣华富贵,这样的前途,让张嬷嬷怎能不高兴呢,想着看来这人呐,就是要多做做好事,这不,好人有好报不是?

    而赵垚倒是早就知道这事了,但是一直有消息说承恩公府在上蹿下跳,所以赵垚觉得他们能成功,哪知道这天圣旨还是来了呢,让他也跟木槿一样有些懵住了,觉得进了宫,清闲日子要没了。

    当下等送走了传旨的太监,只剩小夫妻俩的时候,木槿笑着向赵垚拱手道:“恭喜王爷,你发达了!太子耶!”

    她虽然觉得进宫会愁人,但这好歹是赵垚的好事,她愁人,不见得赵垚会愁人啊,所以木槿自然不会因自己发愁,就将这种情绪带给赵垚,所以当下还是恭喜了赵垚。

    赵垚一手拨开她作揖的手,道:“好了吧,宫里可不是那么好呆的地方,哪有咱们家自在,而且以后要真当了皇帝,连出宫都不方便了,整天呆在那方寸之间,还不要让人憋死啊,哪像现在,想去哪儿玩就能去哪儿玩?”

    木槿看赵垚也发愁,不由叹了口气,道:“是啊,宫里是没咱们家呆着舒服,可是也没办法,皇命不可违,咱们也只能往前看了。”

    赵垚也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宫里情况复杂,咱们还是要预设一下各种情况,做个心理准备吧。”

    “这样也好,有备无患。”木槿同意道。

    当下两人便谈了许多情况,并想了应对的方法。

    果然是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两人在一起说了说,便觉得前途也不是那么灰暗了,大概是互相有个依靠的缘故,反正要是让木槿一个人进宫,她肯定会心里没底,现在跟赵垚一起,感觉对前途,也不是完全充满着迷茫和不安了。

    就在木槿夫妻在讨论入宫应该注意的各种情况时,承恩公府里,郑秀秀看永和帝还是立了赵垚为太子,差点气坏了,找到承恩公夫人,道:“娘,怎么回事,您不是找了那些官员帮忙吗?那他们反对了,陛下怎么听都不听,一意孤行,就是要立赵垚为太子?没人站出来阻止吗?”

    承恩公夫人苦笑道:“要是有人敢以死相谏的话,也许有点作用,但他们都是惜命之辈,还要留着性命享受荣华富贵呢,谁愿意以死相谏呢?所以皇帝就是要立临江郡王为太子,他们也没办法了。”

    “那咱们怎么办?就等着他上台,以后咱们家倒霉吗?”郑秀秀失控地喊道。

    其实更重要的是,她不想看到木槿那个贱人,以前不过像蚂蚁一样,任她揉捏,如今呢,人家从一个小村姑变成了郡王外孙女,变成了县主,变成了王妃,现在,甚至要变成皇后了,而她呢,本来以为自己能当国公夫人,结果呢,良人前途没了,她也和离了,纵然有承恩公府做靠山,她嫁人不成问题,但对比木槿现在的地位,她哪甘心呢?所以郑秀秀自是这样失控地喊着了。

    “那你想怎么办呢?所以算了,趁着赵垚一时还没当皇帝,咱们家是能捞一把是一把吧。”承恩公夫人看事已至此,也想开了。

    承恩公夫人能想开,郑秀秀却想不开,当下不由道:“我不管,肯定有什么办法,能整倒他们的。”

    赵垚也就罢了,她只盼能整倒周木槿就行了,只要周木槿倒霉了,赵垚没倒霉她还能忍受,毕竟,她跟周木槿的仇比较深。

    承恩公夫人知道自家女儿跟太子和太子妃之间的矛盾,只是人家现在都成太子和太子妃了,哪是她们想整就能整到的?

    但说实话,承恩公夫人也对赵垚和木槿不满,所以这会儿听了女儿的话,半敷衍半认真地道:“要不就让你姑妈帮忙吧。”

    虽然她挺不喜欢进宫的,毕竟郑太后跟她说话,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她看着分外不喜,但女儿这么吵,她也只能拿郑太后来糊弄她了。

    倒是郑秀秀不由眼睛一亮,道:“娘这个方法不错,咱们找姑妈帮忙,对付太子也许有点难度,但对付太子妃,那还不是简单的事吗?毕竟从名义上来说,姑妈可是她的太婆婆呢,到时让姑妈将她叫过去立立规矩,再找个错处,让陛下下令废了她,不就行了?”

    承恩公夫人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个方法不错。”

    太婆婆让孙媳妇立规矩,这是正常行为,别人就是说,也说不了什么。

    郑秀秀既然找到了方法,当下便停止了争吵,而是变成催着承恩公夫人赶紧带自己进宫,好跟姑妈说这事。

    不想进宫见郑太后的承恩公夫人,为了女儿,也没办法,只能带她过去了。

    其实不光郑秀秀接受不了赵垚成了太子,便是郑太后也接受不了,这会儿看承恩公夫人来了,听郑秀秀提起她可以凭着太婆婆的身份收拾木槿,便不由撇了撇嘴,道:“这还用你们说?哀家自然知道。”

    她早就想好了,等新出炉的太子和太子妃,经钦天监选了吉日入住东宫后,她一定会让那个新出炉的太子妃好看的,到时像郑秀秀说的,刁难一番,再在儿子跟前说这姑娘不配为太子妃,让人废了她,应该不是难事,纵然太子妃是儿子看重的昌平王爷的外孙女,但要真犯了什么大错,昌平王爷也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继续护着她。

    郑秀秀看姑妈知道这个,不由笑着拍郑太后的马屁道:“我就知道姑妈能想到这个,姑妈真厉害,那个什么周木槿,肯定不是姑妈的对手。”

    这个马屁拍的太简单粗暴了点,郑太后暗道,你要真觉得我厉害,觉得我能想到这个,也不会巴巴地跑进宫,跟我提这事了,还不是觉得我想不到这个?不过这个傻侄女到底没恶意,只是不太会说话罢了,所以郑太后并未着恼。

    觉得稍解心头之患的郑秀秀便跟母亲回了来,想着先看看姑妈的行动怎么样,可能成功,要是没成功,到时再另想更好的办法。

    而李欣听说赵垚立为了太子,倒没多少意外,毕竟既然卫紫的孩子还是没了,那历史自然就会走回正确的轨道,赵垚会像上一世那样立为太子,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她也不想让木槿当皇后,但是让赵垚当皇帝,她却是愿意的,毕竟要换了个皇帝,什么事都变了,她根本没法掌握未来了,但木槿当皇后自然不是她想看到的,所以自是动了跟之前想找卫紫孩子麻烦一样的心思。

    好在这会儿郑秀秀也非常不满木槿当皇后,嚷嚷着要对付她,她倒是可以不急于一时,先看看郑秀秀行动的效果,毕竟比起自己出手,让郑秀秀出手更安全些,不过她也不会完全坐等成果,到时可以推波助澜,或者助她一臂之力。

    想到本来想搞死卫紫的孩子,结果卫紫自己就把自己的孩子搞没了,让李欣对搞死木槿也很自信,觉得也许不用她出手,木槿也会出事,毕竟老天好像会自动让一切回到正轨,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毕竟她也不想动手,免得被木槿发现了要出事——李欣可没想过,老天如果真想让一切还跟上一世一模一样,她又怎么可能还是承恩公世子夫人,所以她的期盼很可笑。

    不说李欣又在那儿准备瞎搞,也不怕哪天要是曝光了,她会落个什么下场,却说当下,先前反对的官员,一看没反对成功,还是赵垚当了太子,不由有些惶恐,生怕以后赵垚当了皇帝,会找他们的麻烦,还好承恩公府派人出来安慰,承诺在赵垚坐上龙椅前,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