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瓜田李夏-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可叼紧了,别松嘴。”田氏就说,然后轻~盈地转身进屋了。

    夏二婶脑子没有田氏转的快,嘴上也没有田氏来的快,听出田氏的话不是味,可田氏已经走了,气的她只能拿手里的蒜撒气。

    因为干活的人手非常足,夏至忙着干了一会,就被夏老太太给让进屋子里,让她带着小黑鱼儿,小夏林,陈杏儿这些小的一块玩。

    “一会包的时候你再上手。”夏老太太笑吟吟地说。

    夏至也就坐到炕上,将小萝卜头们都拢到身边。因为天已经黑了,饺子还得等好一会才能吃,夏老太太担心孩子们饿了,还熘了好些丸子端上来给他们吃。

    小萝卜头吃完之后,就更有劲头了,小黑鱼儿就张罗着出去又放了一回鞭炮。

    这个年代,庄户人家守岁的娱乐节目非常少。有些人会聚在一起打打马吊,或者斗斗叶子牌,一般都带着彩头。但夏家因为夏老爷子非常严谨,他自己就不会玩这些,也不让家里的人玩。

    所以,夏家的人,除了夏二叔去府城之后学了一些,还有夏二婶是做姑娘的时候就会,其他人就没有一个会玩的。

    然后,当然也没有春节晚会看,所以大家伙只能坐在一起喝茶、吃花生瓜子、唠嗑。

    “……咱们这是亲上做亲,就是你们没上府城去,估摸着俩孩子到了年纪,咱还得做亲家……”郭喜当着夏老爷子的面,跟夏二叔主动说起了夏柱和郭玉环的亲事。

    长生来的时候,他让长生给夏大姑和郭姑父捎话了。之后,郭姑父给郭喜来了一封信。那封信的内容郭喜没有给任何人看,他似乎琢磨了两天,然后在夏柱和郭玉环的亲事上头态度就变得特别的明朗。

    “咱这俩孩子,那就是命定的姻缘。”夏二叔吃吃喝喝的,又因为屋子里的热气蒸着,估计还有高兴的,所以脸上都红扑扑的。

    两个人越说越融洽,到最后就都跟夏老爷子说,要尽早把夏柱和郭玉环的亲事给办了。

    夏老爷子已经想开了很多事。而且,现在夏二叔也有了收入,日子完全能够过的下去了。

    “你们双方商量好了就行。我是隔辈人了,就等着抱重孙子了。”夏柱和郭玉环才多大的年纪,就算是成亲了只怕也不能就圆房,至于重孙子,那就更是没影的事了。

    不过,夏老爷子竟然没有提要夏桥先娶亲的事。

    夏二叔就纠结了起来。他很高兴夏老爷子没再把夏桥摆在前头,可夏老爷子一句隔辈人,似乎是不打算包办夏柱娶亲的费用了。

    这要是别人,可能还会不好意思。可夏二叔从来不是个会不好意思的人。

    “爹呀,你说隔辈人,隔辈才亲啊。你孙子定媳妇,我这当爹的没啥本事,那不还得靠你老。”然后他就喊夏柱,“二柱,来,给你~爷磕头,让你~爷给你定媳妇。”

    仿佛是遇险就演练好的套路似的。夏柱痛快地过来,跪下就给夏老爷子磕头。

    夏老爷子眯缝着眼睛看了夏二叔一眼,心里非常明白这个儿子是怎么想的。二儿子太没出息,爱占便宜。本来他打算着,就给夏柱出了定媳妇的钱那也没啥。可刚才大家伙都不在的时候,夏老太太的几句话提醒了他。

    夏家现在的日子过的红火,归根结底,那是因为夏至。跟府城里这番来往,那也是因为夏至的缘故。

    不说远的,夏家人过年几股人连吃带拿的,那都是他夏老爷子赚来的吗。大家伙吃的都是夏至啊。

    夏至大方,看重亲情,孝顺他们老两口,为了他们高兴,也乐意让大家伙吃。可他们不能总拿夏至的大方做人情。

    尤其是夏二叔这股,得早点儿给他断奶。往后小小的贴补可以有,比如说大家伙过来吃吃喝喝,这都没什么。但大事上必须分的明白。

    他们总不能把所有孙子定媳妇的事给包办了。不是个事儿不说,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的口舌,好事变坏事。而且,让夏二叔养成了依赖他们的习惯,夏二叔就更加懒散,不思进取了。

    听了夏老太太的劝,夏老爷子如同醍醐灌顶。所以,虽然夏二叔撒娇沙池的,孙子又在他跟前磕了头,可夏老爷子还是把定了没有松口。

    “二柱是我孙子,大桥、小树儿、小林、小杨那也都是我孙子。我管了一个,能不管第二个。往后,你们还得再生养。我老了,你们都正当年,我不求享你们的福,你们也得把该担的事儿都担起来……”

    义正言辞地说完这些,夏老爷子的语气又缓和下来。他看着夏二叔,目光有些深炯。

    “老二,说是长命百岁,可能活到一百的人少见。我总的走在你的前头,到时候你能靠谁去。现在靠我,往后靠你儿子、闺女?那你是干啥的?老二啊,爹是为了你好。”夏老爷子说的语重心长。

    夏二叔脸上陪着笑,心中很是不以为然。

    夏至在旁边看的分明,夏老爷子真是慈父。

第四二五章 拜年

    夏二叔知道,他已经没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起码这个时候是没有的。如果他继续跟夏老爷子纠缠,那就真的要遭夏老爷子的厌弃,往后的事情都不好办了。

    既然夏老爷子不肯给出钱,那么夏柱和郭玉环的亲事,他还得好好地跟郭喜商量商量。郭喜的意思,他们就一个闺女,往后府城的宅子和铺子都是夏柱和郭玉环的,那么相应的,郭玉环的聘礼就不能少了。

    而这聘礼有不过是走个形式,往后还都是夏柱和郭玉环小两口的。

    如果是夏老爷子出钱,那么这个形式就走的越排场越好。可如果要让夏二叔自己出钱,他可就不乐意了。

    夏二叔和郭喜挪到一边去小声说话。夏老太太带着儿媳妇们进屋来了,就在炕上铺排开了,一众人聚在一处包饺子。

    夏至也洗了手,帮着一块包饺子。一开始大家都动手,过了一会,夏老太太就让夏二婶去烧火了。夏二婶粗心、手笨,包出的饺子不好看。而且,夏二婶还是夏家第一邋遢人。

    夏老太太干净利索惯了。说实话,让夏二婶帮着烧火打杂都没什么,可真要是经夏二婶做出来的饭菜,夏老太太还不大敢吃。

    没错,夏老太太嫌夏二婶埋汰。

    夏家人都知道夏二婶这个脾气,所以也都乐意看夏二婶去干别的。

    夏至就看了五月一眼。五月若无其事地在包饺子。其实有一件事夏至觉得特别奇怪,照理说五月是个干净人,看她平时出来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在别处坐一下,或者吃东西都很讲究。可是她们那一股,一直都是夏二婶做饭,五月当然也会帮忙,但她吃夏二婶做的饭却吃的很溜,不是不得已,她自己就不会动手。

    所以说,五月到底是干净还是埋汰?

    后来夏至去了一趟东厢房,无意之中看到了五月的一堆东西,她才找到了答案。别看五月出来的时候挺干净利落,可在家里,背着人的地方,她和她娘几乎是一样的邋遢。

    五月这个人,就是表面光,各种意义上的。

    夏家包饺子包的最好的就是夏老太太、夏三婶、田氏还有夏至。大年三十的饺子不同以往,要包成元宝状,也就是元宝饺,象征新的一年和和美美,财源滚滚。

    “奶,咱这个肉丸馅的饺子干脆煮着吃呗。”五月跟夏老太太提议,说府城的大户人家都兴煮饺子吃。

    夏老太太笑呵呵的:“问你~爷想咋吃?咱听你~爷的。”

    五月就去问夏老爷子。

    “煮饺子水了光汤的,有啥好吃的。咱还是吃蒸的。”夏老爷子就说。

    夏老爷子就爱吃蒸饺子,对煮水饺很不感冒。夏老太太当然知道,她不好回绝五月,才让五月去问夏老爷子。

    五月就跟夏老爷子撒娇:“爷,这都一大年了。平时总吃蒸饺子,过年就吃一顿煮的呗。你老也尝尝,可好吃了。”

    “我爱吃蒸的。你乐意煮就煮。”夏老爷子就说。这话其实就是不同意吃煮饺子。

    也不知道五月是真糊涂还是假装糊涂,她就笑呵呵地跟夏老太太说:“奶,你听,我爷答应了。咱给我爷蒸几个饺子,咱自己煮着吃。”

    “我要吃蒸的。”腊月就说。

    “我也吃蒸的。”陈杏儿立刻附和。

    “我也乐意吃蒸的。”小树儿从旁边凑过来,嘿嘿地笑着说,“五月姐,咱今天吃蒸的。赶明你让我上你家吃煮的呗。”

    然后小夏林也跟着凑热闹,抱着夏老太太的大~腿嚷嚷着要吃蒸饺子。

    “好,好,吃蒸的,吃蒸的。”夏老太太只能笑着答应,然后她还和颜悦色地跟五月商量,“五月爱吃煮的,那一会我另外给你煮点儿吃。”

    五月心里不痛快,但脸上只能陪笑。“不用了,奶。我就随便说说。蒸的挺好。大过年的,你老忙活一天了,我哪能让你老另外给我开火。”

    这么说着,五月就拿眼睛瞟夏至和小黑鱼儿。有一句话她没敢说出来,她哪里敢跟夏至和小黑鱼儿比呢。如果是夏至或者小黑鱼儿说想吃煮饺子,夏老太太肯定直接就点头答应了。

    五月耷~拉下眼皮,包饺子的动作就慢了下来。

    夏老太太看了一样五月,暗中决定一会要给五月煮几个饺子。大过年的,得打发的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不过是费点事儿罢了,这不同于按照五月的安排煮饺子。

    人多干活快,很快,夏至她们就包出了三大帘屉的饺子。一个个小巧饱满的元宝饺整齐地排列在帘屉上,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这期间,夏桥又带着小黑鱼儿几个出去放了几回的鞭炮了。

    夏老太太和儿媳妇们去蒸饺子。饺子蒸熟了,大家伙安放饭桌团团围坐开始吃饺子,夏老太太还另外炒了几样菜,烫了酒上来。

    这样吃喝了一会,时辰就快到了。小黑鱼儿几个早就迫不及待了,早早地就将鞭炮在大门外挂好了,然后又将烟花也摆在了门口,只等着时辰到了就开始放。

    他们几乎不用看时辰,只听得四下鞭炮声突然一股脑地爆发了出来,那就是时辰到了。

    新的一年随着夜色,裹着寒风就这样来临了。

    夏家的小萝卜头们一片欢呼,将门口的两挂长鞭和烟花都点燃了。一瞬间,就听得噼噼啪啪的鞭炮炸响,伴随着烟花冲入高空中的轻啸,然后就是空中绽放彩色花朵。

    夏老爷子、夏老太太一众人也都出来看烟花。

    这般热闹的景象象征着过去一年的丰足,也预示着来年的美好前景。

    小孩子们欢腾,大人们安静,然而他们心中的快乐却是相同的。

    放过了鞭炮,大家略说了几句话,就都忙回去休息了。他们要抓紧时间睡一会,因为明天早上还得早起。

    夏至和孙兰儿一起回到前院。放鞭炮的时候,孙兰儿就过来了,还吃了夏至留给她的饺子。

    两人回到前院,孙兰儿早就将炕烧的热热的,被窝也都铺好了。两个小姑娘匆忙洗漱,就脱衣裳钻进了被窝里。

    远远近近的,还有稀稀落落的鞭炮声。这应该是那些彻夜不睡的人放的。孙兰儿还小声地告诉夏至,说是村东头田大眼儿家里放了局,很多人在那赌。

    “我娘也去了,估摸着不到明天天亮都不能回来。”

    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两户这样不走寻常路的人家。很多不能见光的事都发生在那里,那些不走寻常路的人也都苍蝇逐臭般地往那里聚。

    孙王氏根本就没有几个钱,可她就是能在那里赌。

    这里面的猫腻大家都知道一些,不过谁也没撞见过,为着孙老五的老实厚道,也就谁都不肯说。

    第二天,天还没亮,夏至觉得自己才刚刚闭上眼睛,就被一阵阵的鞭炮声给惊醒了。天还早的很,这并不是早起的第一波鞭炮。

    因为鞭炮声是从村东头传过来的,夏至立刻就猜到,这肯定说那些彻夜赌钱的人在放鞭炮醒盹了。

    “真烦人。”夏至咕哝了一句,但她也没有接着继续睡,而是起来穿衣裳。

    孙兰儿也起来了。夏至还听见东屋里悉悉索索的穿衣声,还有轻轻的说话声。

    大年初一,人人早起。

    “兰子姐,你在我家垫吧点儿再回去吧。”夏至就跟孙兰儿说。

    “不啦,我回去还得现做饭。”孙王氏肯定还没回来,孙家几口人的饭食都得靠孙兰儿。对于孙家这样的人家,也就三十过一天的年,之后的几天就得过平常的日子了。

    孙兰儿急匆匆地回家做饭,夏至走到堂屋来,田氏正带着大丫和二丫烧火做饭。

    昨天的饺子大家伙只吃了一顿,夏老太太并没有给她们多出份儿来。她们这三股谁要是想吃,那就得自己包。

    田氏根本就没打算包饺子,她们早上打算吃饭,不过是粳米饭。过年了,夏至拿了些粳米过来给大家吃。

    “给你带份不?”田氏还问夏至。

    “那肯定得给我带啊。”夏至就说。就算是一会小黑鱼儿叫她去吃饭,她的那份粳米饭还能留着给孙兰儿吃呢。

    田氏也没多说,淘好米就下了锅。

    “咱今天都不用起这么早。”田氏对从东屋走出来的夏秀才说,“反正也没啥人上咱家来。”

    “那咱不得去拜年吗。”夏秀才说。

    夏家人同族少,辈分高,一般等着别人上门拜年就行了。但总有那么几户人家也是需要他们上门去拜的。

    田氏没说话,手底下动作就加快了。

    很快,夏至就听见了大青的叫声。正如田氏所预料的那样,小黑鱼儿带着大青来叫夏至吃饭了。

    其他人的早饭都是米饭,夏老太太却留了饺子给夏老爷子、夏至和小黑鱼儿。几个口人吃小灶。期间小夏林还跑来了,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没说啥,小黑鱼儿装了一碗饺子给小侄子。

    小夏林也没客气,吃的包子脸鼓鼓的。

    “一会叔带你放炮去。”小黑鱼儿还对小夏林说。

    然后,等夏杨过来的时候,夏至他们已经吃好了,饭桌也撤的干干净净。不过夏老太太给夏杨留了几个饺子,没让他白来。

    “你奶是个周到人。”夏老爷子也不能不赞夏老太太。昨天守岁,夏老太太还特意给五月煮了一碗饺子,夏老爷子都知道。

    “我奶不容易。”夏至也没说别的。夏老爷子不糊涂,他都看在眼睛里了。

    夏老爷子就叹了一口气。“是。”

    收拾了饭桌,夏老太太就快手快脚地收拾屋子。夏至知道今天日子特殊,也帮着收拾,夏老太太这次没拦着她。

    祖孙俩很快将屋子收拾好了,然后第一波拜年的就上门了。

    这第一波的人都姓夏,虽然跟夏家出了五服,但那也是同族。夏至到了这里,还是第一次看到拜年的情景,她看着高的矮的,年轻的年老的一齐下跪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磕头,她还惊了一跳。

    夏家人辈分都高,等这些人起来夏至过去招呼,就有白胡子的喊她做妹子,还有壮年的汉子喊她做姑姑。

    小黑鱼儿的辈分,那就更不用说了。

    夏至都笑着应了,赶忙就帮着夏老太太往上搬茶水,糖、花生瓜子栗子点心。他们家这些东西准备的多,夏老太太从不小气,夏至手面也宽。

    这番待客的热情,在来拜年的人眼睛里那就是亲近、看重。

    第一波拜年的还没走,很快就来了第二波。这第二波里面就有田富贵还有大兴庄的里正。原本的拜年的人见这两个人来了,都有些惊讶。

    夏秀才、田氏、夏二叔、夏二婶,还有夏三叔和夏三婶也早都过来帮着支应拜年的人。

    等到日上三竿了,夏老爷子就吩咐儿子媳妇们替他去各家拜年。他和夏老太太年纪大,辈分高,并不需要给人去拜年。

    几个儿子各有交好的人家,但有几处却是他们必须要去的。第一处,就是武老太太家。然后还有田富贵家,夏老爷子嘱咐几个儿子儿媳妇得过去给田三爷爷和田三奶奶好好地拜年。

    “大桥也跟着去。”夏老爷子还特意嘱咐了一句。

    夏桥就跟着夏秀才和田氏去拜年了。

    他们前脚刚走,田带娣一家就来了。他们进门就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跪下磕头,不由分说地说了一番感激和拜年的话。

    几个人跪着不肯起来,还是夏老太太先把田带娣给扶起来的。

    田带娣不是空手来的,她拎来了两包槽子糕,还有一小坛子酒,并不是特别高档的货,一看就是从临水镇上买的。

    夏老太太就不肯收:“你们这日子刚过起来,处处都得用钱。你还买这些东西,太见外了。家里都有,吃不完。”

    “你二老有,那是你二老的。这是俺们一家的一点儿孝心。”田带娣表示,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不肯收礼的话,她一家人的心里都过意不去。

    这样的大恩,他们几辈子都报答不了,不过是过年送点儿礼,还挺拿不出手的,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不收,他们就要接着跪着了。

    夏老太太没办法,这才把东西给收了。

第四二~六章 取舍

    田带娣一家在夏家后院坐了一会就走了。他们还得去别的地方拜年。拿田带娣自己的话来说,他们一家搬到大兴庄,受了不少人的恩惠。他们无以为报,这个时候过去磕个头拜年,说几句感激的话,那却是非常必要的。

    他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报答大家伙,等以后日子过的好,肯定要想法子报答。

    因为她说的郑重,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还劝了她。

    送走了田带娣,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很感慨,都说田带娣是个懂人情的人。而钱货郎虽然不大说话,但也是个明白人。

    至于收了田带娣的礼,老两口特别的过意不去。

    “他们这白手起家的,挣的那点儿钱够啥花的。这不定是咋省吃俭用买的呢。”然而田带娣一家诚心诚意,这个礼如果不收,就是对人家的不尊重。

    礼收了,往后再想法子从别的上头补贴回去也就行了。

    这是老两口的打算。

    夏至也很赞同这个法子。她一直在后院陪着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直等到夏秀才和田氏回来了,她就带了小黑鱼儿和腊月,出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