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拿两个空碗给我们。”夏至就跟小伙计说道,然后看了一眼李夏,又决定,“多拿三个空碗吧。”
小伙计答应着下去了。
李夏不解其意。夏至就笑了笑,告诉他:“你一会就知道了。”
李夏也就不再多问,他只问夏至:“打算在府城住多久?”
“应该住不了多久,端午节书院是不是要放假?”
李夏点头说是。
“那我们就跟我爹一起回去。”夏至说道。夏秀才过节是一定会回大兴庄的,因为他答应了田氏,要在节前给田家筹出一笔钱来。
“夏先生拿不到预支的薪水,回去之后……”李夏担心地看着夏至。
夏至让他不用担心:“李夏,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
(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美食街
李夏立刻就应了:“什么事,十六你尽管说。”竟是什么要求都没问,一点儿退步也没留,就这么干脆地答应了。
夏至觉得李夏很爽快,很够朋友。她跟李夏说话也不饶弯子。“我爹预支不到薪水,肯定要在同僚和学生中借钱。李夏,我看你在书院中很有威望。你能不能悄悄告诉那些可能会借给我爹钱的人,让他们不要借钱给我爹。”
刚刚堵死了夏秀才预支薪水的路,夏至还要断绝了他在书院中借钱的可能。除了书院中和夏大姑处,夏秀才在府城别处是借不到钱的。
没错,夏至就是要让夏秀才借不到钱给田家。
李夏略想了想,就点头答应。“好,我会放出话去。就是有人借了钱给夏先生,我也要让他要回来。”这么说话的时候,李夏就做出一副恶少的姿态来。然后他自己就笑了。“我的话在书院里还是有些分量的。不过,可不敢说是我的威望。我就是狐假虎威,仗着我爹的势。”
“哈哈,李夏,你不要这么坦白啊。”夏至被李夏给逗笑了。
李夏嘿嘿笑:“不坦白怎么行。十六,老叔,上次在临水镇我没说我的身份,你们不会怪我吧?我不是故意隐瞒,我并不知道你们跟夏先生的关系。”
他还挺仔细,惦记着要澄清这件事。其实夏至根本就没将这个放在心上。
“这不怪你啊。我也没提我爹在书院里。”夏至就说,“当时也没想到你是书院的少当家。”
李夏摆手:“别这么说,什么当家啊,我也整天被我爹教训,苦书生一个。”他才刚刚答应了他父亲,接下来要刻苦读书,不仅要一举考过县试府试院试,还要拿到好名次。他父亲对他的期望是案首小三元。他为了让他父亲答应夏至的要求,当时就点头应了。
说话的工夫,小伙计托了个硕大的托盘进来,将三碗面和三个空碗放在了三人的面前。碗都是特制的大海碗,比夏至家里最大的碗还大了一圈,碗里的面条堆的冒尖,这个面量相当实在。
小黑鱼儿一看见那大碗,眼睛就亮了亮。
“小少爷,还要啥别的不?”小伙计问李夏,显然是认识的。
“不要别的了。哦……”李夏就看到了趴在小黑鱼儿脚边的大青。大青这条狗被养的很体面,进了面馆闻到面香,他只低低的声音呜呜了两声,并没有别的乞食举动。“你看看有什么狗能吃的东西,嗯,你去帮忙买三个馒头,再要一盆肉汤,要肉多汤少。”
夏至和小黑鱼儿都点头。
小伙计答应一声去了,很快就端了个大食盆回来,里面是浓浓的肉汤,三个白面馒头宣腾腾的散发着小麦面的香气。
看着大青把头埋进食盆里,三个人都非常满意。教民的饭馆里,是不可能有猪肉的。大青的那盆肉汤是羊肉汤。他平时很少吃到的。
李夏和小黑鱼儿的面前都是牛肉面,夏至的面前是香菇鸡丝面。夏至从自己的碗里挑了两箸面放进一只空碗推到小黑鱼儿的面前。小黑鱼儿也将他的牛肉面挑了些在空碗里给夏至。
李夏这才明白夏至要空碗的缘故。
夏至就问李夏要不要也尝尝香菇鸡丝面。“这就是几个人一起吃饭的好处。”要是一个人,那是无论如何吃不完两碗面的,只能要一碗。他们人多,一人要一碗,每个人就能多尝到一种甚至多种口味的面条。
她前世是只单身狗,一个人出去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有怨念。
李夏就点头,拨了一箸面给夏至,然后接受了夏至拨过来的香菇鸡丝面,还点头说这个法子好。以后也要这么吃。
“李夏,你平时都跟谁来一起吃,你那个表哥吗?”夏至随口问了一句。三个人在一起很自在随意,也就不讲究什么食不言了。
李夏这才想起田括来。“他去了哪里?我才想起来,回去就没看见他了。”
“跟两个女人走了。”小黑鱼儿告诉李夏。
李夏的表情有瞬间的扭曲。
夏至暗笑,忙就将当时的情形跟李夏说了。李夏就问了那一主一仆的形貌,然后思忖着说:“那大概是鲁先生的家眷,她们刚来,路不熟,应该是迷路了。”
“家眷?”夏至又问了李夏,这才知道,文山书院非常大,里面又分为几个小书院,分别教授不同程度的学生。而除了教授课业的学堂之外,文山书院还为学生和先生们都安排了住宿的地方。
学生们的宿舍的费用都包括在他们的束脩之内了,而为先生们提供的房舍则是免费的。文山书院给先生们安排的住宿条件还不错,单身的先生们一般六到八个人合住一个四合院,一人一间卧房,两三个人合用一间客厅兼书房。
带家眷住在书院里的先生也有,但是不多。这需要能力和资历。鲁先生在文山书院颇有资历,但是他以前并没带家眷同住。还是前几天的时候,她的夫人带着儿女过来探望,书院另外为他们一家安排了院落。
因为学生和先生们加在一起的人数众多,书院内的房舍也就非常多,而且先生们的院落布置大同小异,不熟的人在里面有时候就会走迷了路。
夏至点头,他们能顺利找到李山长的院子,还真是多亏了田括带路。她又随口问了李夏一句:“先生们的家眷,你都认识?”她只是大致说了那对主仆的外貌打扮,李夏就认出是鲁先生的家眷了。
“鲁先生跟我爹是好朋友,他在书院已经将近二十年了。他们家人来了,我爹娘曾经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我做陪,所以认得。”李夏解释完了,又问夏至,“你们来了,要不要见见夏先生?我记得夏先生应该是住在南甲字……多少号来着……”他记不清了。他对夏秀才有印象,但却没有特别关注过。
原来院子太多了,书院为了便于管理,还编了号。
“先不急。”夏至就说,“听我大姑说书院很多学生在备考,我爹应该很忙。”
“那倒是。”李夏低头吃面。
夏至却想起另外一件事来:“李夏,你是不是也要考试?还是,你已经是秀才了?”
李夏回答:“今年正要考。”
“哎呀,李夏,那你是不是不能陪我们玩了。”小黑鱼儿就有些失望。能在府城见到李夏他非常高兴,心里想着要李夏陪他们逛。
在长生和李夏之间,小黑鱼儿更喜欢李夏陪着。
李夏就露出惆怅的表情来:“我总能抽出些工夫来……”
“李夏,你千万别勉强。”夏至立刻拦住李夏的话头。开玩笑,考科举可是这个年代读书人的头等大事,关乎一生的前程和命运。“我们又不是这次来以后就不来了。你好好考中了秀才,以后我们来府城,你再陪我们。”
李夏放下手中的筷子,幽幽地看着夏至:“我要是考不上秀才……”
“你考不上?”夏至微微一愣,这之前她还真没想到这个可能。一方面她对李夏的印象很好,另外一方面李夏可不是别人,他是东城李的子孙,是李山长的儿子啊。
不论是从遗传的资质,还是从环境上来说,李夏考个秀才都不应该是难事。
但是,凡事都有个万一。
“李夏,你不愿意考科举?”夏至盯着李夏看。
李夏低下头拿起筷子吃面,有些含糊地说道:“这个秀才肯定要考的。”他似乎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深谈。
夏至哦了一声,半晌才收回了在李夏身上的视线。她第一次见到李夏的时候,以为他是个深陷在三角恋爱中的问题少年。这次再见李夏,她发觉,李夏可能是个厌学的问题少年。
但是他说秀才肯定要考,那么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夏至就是要劝李夏,却也并不急在这一时。
三个人吃完了面,大青也将食盆舔的干干净净。夏至就叫了小伙计来,问要买些酱牛肉,说要带回去给夏大姑一家尝尝。
小伙计有些为难,他们从来没单独卖过酱牛肉。
“这样,你们老板在吧,我跟他说说。”李夏就跟小伙计商量。夏至要做的事,他总是要帮忙的。
小伙计很机灵,看样子也不单纯是雇工,颇能做得些主。他见李夏开口了,就很痛快地答应了出去,转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提着用油纸包包好的酱牛肉了。“……还是要配着咱们的面才最好吃。”
夏至高高兴兴地付了账。三碗面,加上大青的狗粮和这一包酱牛肉,一共是六十文钱。
夏至觉得吃的不错,心里也明白,李夏应该是为了给他们省钱。
三个人一条狗从小食店出来,夏至和小黑鱼儿并不急着回夏大姑家,李夏也不急着回书院,只当做饭后消食慢慢地闲走。
文山书院大门口左右房舍颇多,其中很多卖吃食的。李夏似乎对这里很熟,他告诉夏至,除了方才吃的那家牛肉面还有王嫂家的粥,老孙头家的包子,黑三儿家的馄饨等都非常好吃。
“你们来,我带你们都尝一尝。”李夏笑着说道。
夏至左右瞧了瞧,心中了然。这些大大小小的酒楼和食店应该就是因书院而兴起的,主要做的就是书院里学生和先生的生意。这也就是文山书院的美食街,或者说小吃一条街了。
李夏又往后面指了指,美食街之后还有许多房舍。其中很多都租给了书院的学生和先生。虽然书院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宿舍,但很多人还是觉得不舒服或者说不方便。在这里租房子居住的不仅有先生,还有学生。而且什么样的房子差不多都能租到,有贵的几进院落,也有便宜的房舍。
在外面逛了一阵,李夏就要带夏至和小黑鱼儿再进书院。夏至瞧着时辰不早,还念着李夏要读书准备考试,就提出说要回去。
“你们两个毕竟年纪还小,出来的时辰久了,只怕家里会担心。”李夏则是想到了这一点,也没有强留两人。
夏至就打算雇一辆车回去。
文山书院的门口往来行人不绝,不仅可以雇到车和脚夫,还可以雇到轿子。
“李夏,你回去读书吧。”夏至这么对李夏说,“我和老叔以后再来看你。”
李夏却不肯让他们独自回去:“我送你们回去。”这么说着,他就招手叫了个小童过来,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又给了小童几文钱。小童高高兴兴地跑进了书院。
“我家的车就在里头,一会就来。我送你们回去,也趁机散一散。”他这么说,如果夏至再拒绝,就是不给他机会放风了。似乎知道夏至担心的是什么,李夏还对夏至笑了笑,“十六,你不用为我担心。不是我夸口,一个秀才我还是考得来的,只在于名次上的不同罢了。”
夏至也就不再拒绝,还告诉李夏复习功课要张弛有度。李夏点头表示非常认同她的话:“就是这个道理。”
一会的工夫,果然有小厮赶了一辆马车出来。马车到了李夏的跟前停下,方才去传话的小童就从车辕上下来朝李夏笑。李夏又从袖中取出几个钱来给了他。那小童就是附近人家的孩子,一会的工夫就赚了笔不小的外快,朝李夏行了礼,就兴高采烈地跑了。
那小厮也早下了车,对李夏行礼口称少爷,然后就从车后取下条凳子来放在马车下。李夏先扶着夏至和小黑鱼儿上了马车,然后对小厮吩咐了一声去西市街,这才也跟着上了马车,在夏至的身边坐了。
小厮收起凳子,赶车往西城走。
李夏的马车外面看着一般,但是里面却很宽敞舒适。一路走,三个人一路的说话。李夏先就问了夏大姑家的情况。
“……那里倒是很方便热闹,不过只怕是有些吵闹,不够安静。”李夏这么说了一句,就关切地向夏至询问,夏秀才借不到钱,她回去之后要怎么办,最关键的是:“十六,你会不会有危险?”
(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贵客临门
“不会的。”夏至让李夏放心。
夏秀才不能够按照答应田氏的那样筹到钱,他和田氏肯定会再想别的办法,但是他们暂时还不会将主意打到她身上。如果不是确定田氏和夏秀才不敢动自己,也动不了自己,她是不会行这个釜底抽薪的计策的。
她说的这样笃定,且有理有据,李夏也就略微放了心,随即又问她和小黑鱼儿在府城这些天都有什么打算。
这个打算吗,在小黑鱼儿就十分简单了,一个字,就是玩。可惜李夏要准备考试,不能陪他们一起玩。
李夏忍俊不禁,一面就答应小黑鱼儿,他虽然要复习功课,但一定会抽出些空闲来陪他和夏至。然后,他就看向夏至,目光中隐隐有怜惜的意味。夏至和小黑鱼儿不同,夏至虽然年幼,但身上却过早地背负了生活的重担。
夏至确实是有计划的,但是她决定先不告诉李夏。“到时候再告诉你。”
“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在府城,咱们办不成的事情少。”李夏就笑着说。
“李夏,你这口气好像纨绔阔少。”夏至揶揄道。
李夏就干笑。
“不过,有你这样纨绔阔少朋友还真是好。”夏至随即又道。其实李夏真没有什么纨绔的脾气。
李夏哪里还能不明白夏至是在逗他。“十六,你当我是朋友就好。前面那些词,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这次是夏至被逗笑了。李夏为了让夏至和小黑鱼儿高兴,从文山书院下来,并没有选择僻静的道路,而是让小厮走东市街。
府城最热闹,商铺最多的两条街,就是城西的西市街和城东的这条东市街。这两条街上不仅商铺多,早晚还有集市。早市上多是城外庄户人家进城来贩卖菜蔬鱼肉。夜市上则是多卖小吃和百货杂物的。
这个时辰街道两侧的小贩还不多,但是各个商铺里却都是人来人往,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夏至看着心中欢喜。这种景象在她的眼睛里代表了强大的购买力。府城人民拥有这样的购买力,她要赚些钱那就不是难事。
李夏见夏至和小黑鱼儿都很开心,他就让小厮赶车慢走,让两个孩子可以看的更仔细。走到一座青石桥头,小黑鱼儿就看到了一座酒楼上悬挂的聚贤两个字。这家酒楼的门脸很是豪阔,建筑的样式和色彩与临水镇上的聚贤酒楼如出一辙。
“李夏,这也是你家的?”小黑鱼儿就指着酒楼问李夏。
李夏点头。临水镇上的聚贤酒楼是分店,这家则是总店,都有他家的本钱在里头。“以后若是饿了,尽管到这里来,报我的名字就行。要是有什么事一时找不到我,也可以让酒楼里的伙计给我传话。”
他在临水镇上给两个孩子留的地址,就是这酒楼的地址。因为这地方非常好找,东市街青石桥头,再明显不过了。
马车上了石桥,李夏又指着桥下的流水告诉夏至:“这就是北运河。”
夏至点头,就看见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来往不绝。小黑鱼儿的身子几乎都要探到马车外面去了,他就说想坐船。他长了这么大,还没坐过船呢。夏至忙拉住他。这河面上的船不是做客运的,就是做货运的,并没有游船。
北运河虽然是北镇府往南去的交通大动脉,但却并不是什么游览的景点儿,主要是北地人都不稀罕这个。
“要坐船也可以,等我安排好了,就去找你们。”李夏却说。
“你太好了,李夏。”小黑鱼儿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夏。
李夏嘿嘿笑了两声,就伸出长胳膊来,将小黑鱼儿抱到怀里坐了。小黑鱼儿竟然没挣扎,也没摆他长辈的款儿。夏至扶额,李夏这个人,也真是挺会哄孩子的。看他才和小黑鱼儿认识了多久,小黑鱼儿已经完全把他当做了自己人。
马车出了东市街,继续向西走,又经过了府衙门前,然后过了两条南北向的街巷,就到了西市街上。
郭家的黑漆大门还是紧闭着。这街上太热闹,各色行人不断,而进了门里面就是郭家杂货铺的仓房了,所以这门终日都是在里面叉上的。
那小厮看到郭家杂货铺的招幌,就在门前将车停了下来。郭姑父正站在杂货铺门口跟人说话,一眼瞧见了马车,然后就看到了车上的夏至和小黑鱼儿。他拱手送走了跟他说话的那个人,忙忙地走了过来。
郭姑父也是这府城中的老户了,住在西市街上经营杂货铺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一双看人身份的眼睛。李夏的车虽然低调,但却瞒不过他。他是第一眼就瞧见了车上李家的标志。因此走过来之后,就忙打发小伙计去开门,然后力邀李夏进里面说话。
李夏自然要给夏至和小黑鱼儿面子。
马车进了院子,郭姑父和李夏也互相知道了对方的身份。郭姑父待李夏的态度更加热情。而在热情之外,还添了并不加以掩饰的谦卑。他这辈子都没想到,东城李家的嫡孙,文山书院山长的儿子会到他这小小的杂货铺来。
没错,李夏是至今为止踏进他这院子里身份最贵重的人物。
外院本也有待客的厅房,但是郭姑父觉得在这里招待李夏十分不恭,一定要请李夏到后院上房坐。
“两个孩子给李公子添了许多麻烦。李公子来了,咱们是蓬荜生辉,务必请李公子到咱们上房屋子里坐坐。”郭姑父微微弯着腰,笑的两只眼睛都眯成了缝。
李夏就看了夏至一眼。
“李夏,你要是不急着回去,就进屋来坐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