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4 杂牌旅
    “发现一架红军的预警机在不丹边界以被35公里飞行。航向235。”
    “提斯普尔第二中队升空,监视敌人动向。准备越境打击。”
    “穿越不丹边境?”
    “这还用问?”
    “空中的102中队的战斗机怎么办?转到提斯普尔?”
    “让我想想,”林怀生皱了皱眉头,他研究过提斯普尔的机场设施水平,如果把102中队一并转到那里,可能会增加指挥上的‘混’‘乱’。也许红方会祭出战术导弹导弹攻击这些纵身目标。
    “不,还是转到西哈马拉基地。”他说道。西哈马拉基地深藏在大吉岭后,有一个军部和一个整师放手,而且从历史上看,这里也从来没有受到过中国攻击。
    根据演戏导演部预先制定的规则,在红军还没有打响第一枪之前,防御方不能调动部队越境打击,所以现在他只能被动等待,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将空军分散开来,以免受到不测。另外,导演部也限定了林淮生不能在第一时间调动龙卷风火箭炮,由于这支部队已经被侦察部队发现,并且离开边界很近,这实际上已经判了这支强大炮兵部队的死刑。现在临淮生手上有一些分散部署的机动榴弹炮,这些美制火炮是红方的空军很难消灭的,必然成为他反击的主要火力。
    “十五分钟前,红军刚刚攻击了乃堆拉山口。目前那里情况不明。”
    “什么?”他有些吃惊,没想到攻击藏南的战役竟然从藏南以外的乃堆拉山口先打响了,不过他不打算抱怨对方作弊,出奇不意本来就是战争的本质。
    “不管这些,空军以及战术导弹部队按照原计划反击。让第5山地师的工兵团立即在东马河上加固桥梁,把达旺以东的龙卷风营赶紧撤过河。然后把桥炸毁。”
    “已经来不及了,刚刚的情报,龙卷风阵地被敌方远程火箭击中了,失去了联络,也无法统计损失。”
    “预料之中。不管怎么样,桥还是必须炸掉。”
    “那河北面的弟兄怎么办?”
    “我可管不着他们死活了,让达旺死的守备部队死守。我们现在必须考虑的是反击……摧毁红方浅近纵身的公路网节点。”
    战火迅速在计算机之间蔓延,暂时还不算很‘激’烈。按照林淮生的计划。首先展开反击的是部署在贾布瓦基地附近的普拉哈尔短程战术导弹营。他想用这些武器对一些红军可能会使用的公路桥梁设施展开攻击。然后是部署西哈马拉的米格27向日喀则机场展开轰炸。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短程战术导弹与米格27的战
    术价值不大,又很容易被红军第一轮攻击摧毁,不如在第一时间拿出来与敌人拼耗。
    半个小时过去了,虎鲨中队自杀‘性’的攻击有了结果,集束炸弹摧毁了日喀则机场一条跑道,但是第一‘波’6架飞机没有一架返航。短程导弹的攻击就变得杳无信讯了,也许上面会判定一些战果,但是并不会告诉蓝方。
    到目前位置,红军的动作给林淮生的感觉就得鬼鬼祟祟的,他一时也‘摸’不透对手的下一张牌会是什么?只能耐心地等待着。他很清楚,西古里走廊是整场战争的关键,如果红方占领了这条咽喉要道,那战争就等同于结束了。不过,印度围绕着这个要冲之地部署了重兵,要想一举拿下,又谈何容易。
    在林淮生步步为营地积极防御面前,红方开始渐渐发力。他们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开始对蓝方在整个战线上的据点展开攻击。仍然以强大的远程火箭为主,对空军的使用则显得比较谨慎,也许是对苏30mki有些忌惮。不过林淮生没有预警机,在调动空军方面吃着大亏。
    “达旺周围阵地刚刚遭到短促的炮击,我军依托坚固工事,暂时没有伤亡。”
    林淮生沉凝不语,对手似乎正在进行全线的火力试探,似乎想要展示一下,青藏铁路这条大动脉带来的巨大战争潜力。
    “要我看,他们的攻击没有重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老丁说道,他比一般参谋都要来得木讷一点,不过几个小时过来,也看出了一些问题。
    “问题所在就在这里,这是声东击西,奇正合一的战术。贾布瓦、达旺、西古里。必然有两处是佯攻。但是我还猜不透,他们的真正目标。”
    “红方显然是欺我们兵力、火力有限,我们必须做出反击?”
    老丁‘花’了2分钟,围绕着12x6米大的沙盘走了一圈。期间前沿的小旗子又被拔出了一根,是d30火炮群。这个阵地仅‘射’击了区区几次,就被火力覆盖,然后被判退出了。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挨打,至少应该对拉萨有一些反击。”老丁说道。
    “用什么反击?”林淮生反问道道,他手上的牌不多,除了2各中队苏30mki。还有一个营的大地2型的导弹,但是这两张牌都还没到打出来的时候。
    “我们还是先扎紧口袋,最好的反击就是让红军无可乘之机。让印藏特种部队随时待命……”
    显示屏幕上,代号悬停天使的直升机中队被‘激’活,这支部队将随时可以机动到战线的任何一个角落。
    虚拟的对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过全
    世界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世人的目光全都击中在了真实的战场上。
    巴基斯坦失去的领土已经越来越大,整个国家几乎被割裂成两半。24小时内,斯潘加的军队再次证明了他们的实力,整个印度突破部队分兵向着南北两面出击,而且都获得了胜利。
    南部重镇卡拉奇的外围已经被印度地1集团军冲得七零八落。巴基斯坦陆军在这里集结了9万人的庞大部队,不过这些预备役部队缺乏重装备,士气也不高,完全抵挡不住印度第一集团军4万5千人的攻势。整个卡拉奇防线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
    下士阿巴德被上级打发到卡拉奇西面的屏障杜雷吉地区防守。阿巴德所在部队的坦克歼击车部队已经折损大半。经过一些列失误以后,这支预备役部队的指挥官们终于发现了一个现实,这些外形威猛的自行反坦克炮并不是坦克,也不是碉堡,它所依仗只是那‘门’威力无比的火炮,而不是装甲。所以必须将这‘门’直瞄武器部署在战线靠后的地方,杜雷吉防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里一面居高临下,其余区域都是无遮挡的平原,如果部署得当,将为这们火炮提供视野良好的开阔‘射’界。为了守住这条最后的防线,第12集团军特意将所有还能打的单位凑成了一个“‘混’合旅”,这个旅级单位大约有1500人,没有坦克,但是有形形‘色’‘色’的各种装甲车辆,其中就包括了5辆89式坦克歼击车,算是整个部队里最重型的装备了。
    从卡拉奇到杜雷吉的道路崎岖难行,加上敌情的不明,旅长派出了一辆wz551装甲车充当侦察车辆。
    6轮驱动的装甲车在这个狂风大作的早晨向着前方疾驰。驾驶员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东西等着自己,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开。一路上遇到的所有的败兵和难民都说不清楚印度坦克到了哪里。有的说坦克渡过赫布河向西了,也有的说停在了阿姆里。到了离杜雷吉不到5公里的地方,路上再也见不到人了,车长钻出炮塔亲自侦察,扑面的黄沙打在了他的风镜和脸上。这是从沙漠吹来的强劲沙暴,整个早上没有停歇过,现在他能见度降低到了不足60米。不过车长倒不是很担心这样瞎闯会撞到敌人炮口下,他是战场上的老手,知道只要印度装甲部队远在1公里外行进,也能听到那地动山摇的动静。
    装甲车翻过一道山坡,黄沙中一道强光骤然亮起。他看到一辆开着前灯的巨大的坦克就停在了它前面50米的地方。车长咽了口口水,他眼前并不是只有一辆t72坦克,而是横七竖八停着的,一个整
    连的坦克,也许在视野之外还有更多。这些坦克静静地停在这里,可能已经有一整夜了,它们没有发出隆隆的轰鸣声,也没有密密麻麻的步兵围绕周围。有几个士兵正趴在坦克的前装甲板上研究地图,但是并不是步兵。车长意识到,自己的侦察车在大白天闯进了敌人中间。
    驾驶员几乎同时察觉到了危险,他踩下离合器向切换倒档后退,动作有些变形,车辆竟然熄火了。在刺眼的光芒中,两辆战车对峙了一会儿。一名印度车长钻出了炮塔,趾高气昂地挥了挥手。示意这辆装甲车挡住了他的路,他好像把这辆送到炮口上的12吨小车当成了自己人。
    “他们没认出我们来,所以别做傻事。”车长提醒下面的炮手不要试图用25毫米火炮去招惹敌人。“慢慢启动。只管向前开,装作没事的样子。”车长接着又对下面的驾驶员说道。驾驶员缓慢地恢复了神智,他握住湿透的档杆,向前切入档位启动了车辆,然后以很慢的速度从坦克旁溜了过去。
    炮塔上的车长一直用余光观察着旁边的印度坦克,它们没有转动炮塔或者机枪。或许这场沙暴使得他们把这辆轮式车辆当成了印度侦察部队常用的白鼬或者btr60型,但是至少他们不应该数错轮子。不过印度人专心研究他们的进攻路线,果真没有发现这是一辆不太一样的装甲车
    

235 标枪导弹
    侦察车内的无线电发报员一直在与后方进行联系,他看不到外面的情况,不过他可以通过耳机,听到车长用颤抖的声音说话。
    “敌人的坦克上画着持剑的武士,这个战术标识,代表的是印度第6装甲师。”车长压着喉咙说道。
    “不知道第6装甲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了这里,他们应该在250公里外才对。”
    战车内的其他成员都知道,那些坦克就在外面,只隔着一层2厘米厚的装甲。
    电‘波’传送到15公里后方。行进中的巴基斯坦“‘混’合旅”这才知道印度坦克已经到达了杜雷吉小镇,这比集团军参谋部预料的要快了半天,参谋部有些人总是习惯于将吃喝拉撒睡的时间计算在印度陆军的行程内;而实际上,在斯潘加的行军时刻表上,并没有这些项目。
    从地图上看,这个小镇西侧高地是卡拉奇西面最后的有利于防御的地形,如果印度坦克渡过仅1米深的赫布河,抢占了这块高地,就算踢开卡拉奇西大‘门’了,接下来可以阻挡坦克的,就只有卡拉奇的街巷了。不过,前方侦察车又传回了一个消息,印度坦克只是切断了卡拉奇到胡兹达吉的公路,他们在小镇周围停了下来,也许是在等待燃料补给。
    轮式侦察车装着胆子绕了一圈,然后躲在沙尘中悄悄逃离了印度坦克的视线。侦察车在一公里外等了一会儿,印度装甲部队迟迟没有动静。车长猜测,这些印度坦克是在等待燃油补给,之所以没有渡河,是为了不给油罐车增加麻烦。
    斯潘加大范围地调动兵力显然有一些负作用。他将第10集团军的一支装甲部队投入到了原来第1集团军的进攻路线上,这佯作自然给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带来了判别错‘乱’,但是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战场联络以及补给方面的‘混’‘乱’;仓促杀到这里的第6装甲师原本是要给敌人一个惊喜,但是他们却‘花’了一整夜等待燃油,因为补给车队送错了地方,而联络上的不畅通导致了他们把眼前的巴军侦察车当成了自己人。
    眼下一团糟的形势,似乎给了巴基斯坦第12集团军一个补救的机会。但是“‘混’合旅”没有坦克,他们只有一堆各式各样的装甲车辆,有一半是轮式的,即使能占领阵地,能不能守住也是一个大问题。形势万分紧急,这支不伦不类的装甲部队迎着漫天的沙尘向前扑去。队列中5辆巨大的战车,显得尤为显眼。
    阿巴德站在炮塔上带着风镜观察前方。这辆自行加农炮的炮塔异常高大,这是为了能塞进一‘门’巨大的火炮,不得已而为之的设计,剩下的好处就是能让车长的视野稍微远一些。不过,今天漫天的沙尘遮天蔽日,使得阿巴德根本看不见远处的情况。他的心里一直在寻思这个第6装甲师。据说,这是一个实力仅次于白虎师的一线装甲师,有一个t90团。阿巴德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t72还是t90,如果是前者还稍微好对付一些。不过,对于装甲薄弱的坦克歼击车来说,即使是t72也是一个必须小心应对的对手。一旦战场陷入‘混’‘乱’,敌人坦克就会利用机动‘性’溜到战线对于阿巴德来说,那将是最危险的情况。
    阿巴德知道对于12集团军这样的乌合之众而言,战场‘混’‘乱’难以避免。他还在印度河作战时,周围的大部分步兵会把2公里外的印度坦克(包括t55)当成t90;他在电台里听到过各种‘混’‘乱’的呼叫,说他们面对的是白虎师,而实际上白虎师根本没有参加渡河的战役。
    印度t90在前线t90并不多见。阿巴德与几支印度军队‘交’过手,知道一些底细,机械化步兵师的t72团会负担大部分的脏活,而装备‘精’锐部队的t90坦克,却只有一个使命,就是反坦克。t90先进的指挥仪式瞄准系统,可以使其在行进间准确‘射’击,这是89式坦克歼击车不具备的能力,机动‘性’与防护能力就更不用提了,89式唯一占优势的,就只是这‘门’120毫米炮的火力,如何在战场上将这‘门’炮藏好是他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几辆颠簸的吉普车从庞大的自行反坦克火炮旁经过,一名后座武器‘操’作员吃惊地看着旁边的这个怪物,显然他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武器。
    “老兄,他们告诉我,我们没有装甲兵。”后座的‘射’手对着高高在上的阿巴德大喊道,他尽量让声音盖过了发动机的轰鸣,好让阿巴德听到。
    “我们不是装甲兵,我们是炮兵,”阿巴德客气地指正道。
    那名士兵使劲地摇了摇头,显然他对这辆奇形怪状的车子产生了一些误解。
    “是榴弹炮吗?真他妈大……听说印度人的坦克就在赫布河东面,可不能大意,不过你放心,我们会保护你们的,”‘射’手说着拍了拍发‘射’架上的一枚标枪导弹。“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坦克,这样你们就可以猛揍他们的步兵了,哈哈哈。”
    阿巴德含‘混’地嗯了一下。他已经习惯了不去向其他人解释这其实不是一‘门’榴弹炮了,那实在是太费事了,也没有必要。
    “哎老兄,”吉普车上的这个话痨好像还有话说,“我真是羡慕你们炮兵,永远不用看到敌人的坦克,而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必须在很近的距离和他们打‘交’道。”
    “是这样?”
    “了不起的战绩。”阿巴德低头看着那个家伙说道。
    “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人笑着说道。随后小车晃晃悠悠消失在了沙尘中。
    中午时分,‘混’合旅的先锋终于来到了“预设阵地”。这个阵地目前只是军部在地图上划得一条线,其实什么也没有,所有的车辆都只能自行寻找‘射’击位置。阿巴德通过电台指挥他辖下的5辆车留在稍微靠后的位置,与印度坦克对‘射’,不是他想要的。他已经仔细研究过了地形,将所有的车布置到一个可以俯瞰整条河流的小坡上,不过暂时看不到河对面的情况。
    由于风沙的关系,此时的能见度只有几百米。双方都可以听到对方隔着河的一些动静,但是暂时看不见对方。阿巴德知道,印度人不会一直等下去,一定会在黄昏前冲过这条河,他们一向喜欢在白天进攻。109号战车开始使用携带的推土产在高地上推出一道土墙,这样的厚土墙可以用来遮住高高耸立的炮塔,也可以抵挡敌人炮弹。
    战车隆隆施工的时候,他发现半个小时前与自己搭讪的那名标枪‘射’手正战在在不远处张着大嘴看着自己,他大概还没见过炮兵上刺刀。
    防御阵地的前方由一个连的saad步兵战车和大量装备了反坦克导弹和无后坐力炮的吉普车构成,5辆89式坦克歼击车最为重火力,躲在了其他战车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上。山坡旁边是由自行高‘射’炮构成的防空阵地,再往后是几辆有m113底盘改成的自行迫击炮。
    漫卷着黄沙的狂风终于在下午开始减弱。当双峰可以勉强看见对方之后,河东岸的印度指挥官难免大吃了一惊。早上他们派上一个排就可以占领的高地,竟然形成了一道由车辆组成的临时防线。而他停留在河边的一个坦克连已经暴‘露’在了敌人反坦克武器的‘射’程之内了。
    “我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像是t72。但是没法儿测距,这鬼天气。”109号的炮手说道。
    “先别管它们,让反坦克导弹来解决。”阿巴德按下车际通讯按钮,通过电台向周边车组说话,他希望能暂时隐蔽在战场的角落里好好观察一番。这个所谓的“‘混’合旅”是用整个预备役军团里最能打的几支部队拼凑出来的,指挥异常地‘混’‘乱’,一旦‘交’火,陷入各自为战是早晚的事。一个月以来,他经历了太多次因为友邻阵地被放弃而导致的崩溃。所以今天他不想过早地投入战斗,他希望自己能够担起一支能够补救战线漏‘洞’的预备队的责任。
    果然,前沿的反坦克导弹开始抢先发‘射’了。‘性’能优越的标枪导弹可以透过风沙识别并捕捉到
    敌人车辆的红外特征,这种导弹成为了‘混’合旅第一轮攻击的撒手锏。‘射’手们在4x瞄准器内搜索,然后将中心十字线对准目标,按下识别按钮,导弹导引头在几秒钟内就锁定了坦克发动机发出的红外信号,并记录下图像特征;而此时800米外的印度t72坦克还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t72的8倍光学瞄准镜无法隔着黄沙看清目标,‘激’光测距也无法在如此糟糕的天气情况下进行。印度坦克连只能快速向前推进,企图靠近对手,作为防御,他们同时释放了大量的烟雾。不过,这样的烟雾对与具有目标图像匹配能力的导弹而言,能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冲在最前方的连长战车立即被第一枚从天而降的导弹摧毁。印度坦克连在冲到河边时,已经被击毁了3辆。一直在杜雷吉小镇里观察的印度指挥官发现了苗头不对,立即命令坦克后撤。好在巴基斯坦人手里的标枪导弹不多,在印度坦克退出几百米后,就没有再发‘射’过。河滩上横七竖八地留下了5辆t72残骸正在熊熊燃烧着。河西岸传来了士兵们的欢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