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淮生不理会提醒,越走越近。
    “别‘摸’,装甲烫得很。”他继续得意地提醒道。
    “你打的?”
    “没错,在我之前已经有人引爆了前装甲上的炸‘药’,不过它仍然全速开动,想向南跑。”
    “竟然打穿了,运气不错。”林淮生说着,转身离开了。这让骄傲的班长有些不满,不过在这个早上,他的这些战绩实在是不算突出。
    跑道上横起竖八地停着几十辆残骸,一部分还在燃烧,残骸内时而还会发出噼噼啪啪的机枪子弹爆炸声。不过林淮生不在乎,任何人经历了一发新航导弹在眼前爆炸之后,都不会太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危险了。
    “他们怎么就突然垮掉了?”他至今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情形。一个小时前,他以为这将是一场硬仗,白虎师的这个19团确实不同凡响,但是他们在黎明前已经耗尽了锋芒。最后只是轻轻滴一推,这张虎皮就破了。“早知道就早些动手了。”
    “李平那里怎么样?”他问身边通讯员。
    “正在排雷作业当中,很快就可以在开出一条通路了。”
    林淮生点点头,短短的战斗磨合之后,他对手下几个连长已经大致有了了解,他喜欢李平这样的人,业务能力很强,而且没有夸夸其谈的‘毛’病。
    林淮生抬起头,远处一辆伞兵战车飞驰而来,转眼到了林淮生跟前停了下来。伞兵连得连长高凯老远就朝着这里挥手。这是与他同机第一批到达这里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快速部署能力让他记忆深刻,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火力太薄弱。
    “刚在南面抓到一个连长。说是19团e连的,他弃车而逃,结果倒在了水沟里,我们以为他装死,你猜怎么着,竟然睡着了。呵呵……”高凯跳下战车,隔着老远就开始喋喋不休起来。
    “他怎么说?”林淮生冷冷
    打断对方的废话。
    “他睡得像死人一样,用了一桶水才浇醒,”高凯意犹未尽地说着,“他说,他跟着团长向南跑了,油料先用尽了,就停在了那里,他还说,最后一次联络的时候,团长告诉他向西跑。一定是被我们打糊涂了,东西都分不清了。”
    林淮生点了点头,抓不抓到那个团长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部队印度没有几支了,短时间内他们是不可能再组建起这样一个团了,即使他们还有大把的美元,但是有时候钱并不是万能的,他刚刚草草观察了几辆被击毁的t90s,与他曾经见到过的t90a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武器,看上去防御更薄弱,火炮夜差了一个档次。t90s的热像仪固定在炮塔上,只提供炮长方向视野,这注定了这种坦克的车长在夜里并不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显然更不可能有猎歼能力。
    “待会儿派人把俘虏送到指挥部去,不要落到巴基斯坦军人手里。”
    “保证完成任务,我还派了一个排把那些坦克全都给炸掉……。”伞兵连长继续絮絮叨叨地说着他的心得;今天早上林淮生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好像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说,听得他有些不厌其烦了,24小时前,这些训练有素却又未经战阵的菜鸟们,还是第一次看这印度坦克冲到鼻子前面,他看到其中的一些在战壕里瑟瑟发抖,而现在他们好像一下子就成了天下无敌的老兵了。
    “你派一个联络员,去把巴基斯坦连长找来,这里需要他的战车把跑道上的残骸都清理干净,我们必须开足马力,几个小时内这条跑道就必须起作用。”
    “是,我亲自去一趟。昨天夜里我‘摸’黑联络他们时,那才叫一个危险,在夜里,很难分清坦克是那边的。”
    高凯的话似乎提醒林淮生想到了什么:“高连长,先让你的那个排长停手,快!”
    “什么?”
    “用你的电台告诉他,不许破坏那些t90坦克,听明白了没有?”
    高凯疑‘惑’地走回他的小战车的时候,西面的轰鸣声骤然响起,不用回头,林淮生夜也知道,那是又一架伊尔76在降落了。如不出现意外,那上面会有一名少将,也就是上面派来的真正的总指挥。早在司令部的图上演习时,他在过道上见过这个人一面,当时隔着20米,都没有说话。据说由于那一次蓝军的顽强抵抗,让这名少将多少受了挫折,他最后的胜利是建立在压倒‘性’的实力基础上的,而这从来不是上级推崇的作战方式。“他叫什么来着?”林淮生仔细回忆了一下,老丁好像提起过一次,不过他现在想不起来了。
    宋宁重新出现在了空中,在情报通报会上,他听说了两件事,其一是上校竟然击落了一架防区外的电子战飞机;而另一件事更让他心情复杂,有人在边境空战中一举击落了4架敌机。当他与强大的米格29和苏30作战时,竟然有人在夜间对虚弱的米格21下了黑手,这实在是一件让他糟心的事情。
    与昨天一样,他升空前,就可以看到大批的印度飞机从正面和东南出现。他和他的编队,必须小心地应对,不能让任何一支敌人的编队钻了空子。当然分析的工作主要‘交’给了指挥机。印度人不敢进行大编队攻击,显然是指挥上的问题,同时他们也不敢太靠近苏莱曼山脉中央地带,这是忌惮地空导弹的威力造成的。这些弱点的累加,让数量少得多的中国空军总能找到一些办法化解敌人的攻击,不过敌人依然不依不饶地发起着攻击。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得到的消息表明,又有一支印度‘精’锐的三代机部队“三倍音速”将要投入这里,据他所知,三倍音速中队的苏30比老鹰中队的,还要更新一些,雷达‘性’能也更好,另外由于这个中队原先是侦察机中队,也许他们的战术也会有所不同。
    “狮心三号,注意北面。”他提醒自由后方数百米的赵林,他处于编队的左翼。
    “北面很安全。”
    “不要太相信指挥机和数据链,要多用你的眼睛。”他说道。这句话很可能会被指挥机上某人听见,不过宋宁并不觉得有什么冒犯的;萨米的一系列战绩都是在敌人预警机眼皮底下完成的,预警机对低空的目标判段能力有限,在对手故意限制速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当飞行员们过于依赖数据链,只盯着显示器信息看的时候,所的威胁就会被放大。
    “明白团长。我还是不喜欢早上向东飞,敌人会占便宜。我们在山脉上空转弯吗?”
    “看看南面那个米格29编队的动作再说。”
    “我打赌他们只是防御,他们在海上耽误的时间太久了,这会儿快没油了。”
    “说的没错,昨天上校从莫克兰山脉钻进了他们的后方,干掉了一架电子战飞机,所以今天他们让出了电磁权。”
    “团长,我有时候觉得那个老头子不是人。”
    “不要‘乱’说。”
    “狮心队长,”预警机频道里突然有人说话,“北面的穆扎法尔格尔地区刚刚出现了一些信号异常,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很可能是低空飞行的编队你们上看不到,我必须提醒你们。”
    “明白。”
    果然出现在他担心的方向。从不同基地起飞的敌机自然
    会以不同的路线扑过来。如果他们的航线够巧妙,完全可以利用低空躲开预警机,同时山区的低空补盲雷达也会存在很多的漏‘洞’。
    他犹豫着是不是要让编队中的一架飞机使用雷达侦察山区,如果能及早发现敌人的话,很显然会占据先手。他想了想,这个讨嫌的任务可以‘交’给刘兆林来干,一是他的飞行技术比赵林好,另外就是他的重型战斗机的雷达功率更大些。
    “昆仑,我建议让刘团长来北部山区,作为盲区弥补。”
    他知道几十公里外的刘兆林能同时听到,而且他一定会不满自己在指挥上指手画脚。
    “团长,印度新到的中队为什么叫三倍音速中队?”赵林突然问道。
    “他们在80年代曾经装备过米格25,自称可以从西孟加拉起飞,高速突破我国领空。”
    

295 浮出云海
    “是这样?”赵林不屑道。当然他其实也很清楚,20多年前,要靠着红旗2型导弹防御米格25确实有些困难。
    从显示器上看,刘兆林的编队已经接近了山区地带,大约在宋宁编队的11点钟。
    由于刺眼的日光,‘肉’眼暂时还看不到他们。这是一个微妙的时刻,有经验的飞行员总是会避开这样不利的角度,但是整个防空态势不允许他们空耗航程绕行。万一敌机钻进来,后面就是奎达机场了。
    到目前为止的空战,印度飞机还都只是从正东面突破,利用中距弹进行实际效果很差的对‘射’,除了几次成效不大的幻影2000依借山势突破之外,还没有真正有威胁的低空突防。宋宁知道,随着天‘色’渐渐放亮,他必须放着这一手。印度的不少先进战斗机都具备地形回避能力,而且从当初他们袭击杰赫勒姆大坝的战例看,很多飞行员‘精’于此道。如果他们从西北突破,就很可能借助更高的山势,来这一手。
    刘兆林与僚机已经在空中巡逻了很长时间,其间经历了一次空中加油以及驱逐了几次米格29从莫克兰山区的试探,还没有发‘射’武器,他是宋宁的一个潜在的对手。宋宁很清楚,在国内演习时,他是少数几个能驾驶重型机咬住自己的家伙,而且躲避雷达跟踪很有一套。这些歼11战斗机的载弹量很大,如果遇上敌人的二线中队,很可能会打出近乎荒谬的战绩。他总是忍不住去想这些战绩的问题,对于飞行员而言,脑子里完全没有互相比拼的念头,其实是很难的。在各师的比武当中,灵巧的歼10战斗机还总是占有优势,但是在实战中,因为航程和载弹量的关系,反而使得歼11系列的战机,掌握着更多的开火机会,尽管他们打出去的大部分中距弹,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狮心,西北面没有发现新的情况,我们在那个方向新增加了几部地面雷达,控制着山口。”预警机说道。
    “如果他们的坦克能冲过来,飞机低空突袭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总是担心那里。”
    预警机不置可否,没有否决他继续向西北搜索的行动。这架预警机躲在阿富汗边界西面的最后狭长地带内,这个位置确实影响了它的侦察范围,实际上预警机还必须分派出人手提防着西面北约的飞机,这使得预警机上的指挥员必须认真听取前线飞行员的意见。宋宁的看法不无道理,断断续续的苏莱曼山脉横亘在巴基斯坦中部,山口很多,这些都可以为进攻者所利用。
    刘兆林的搜索没有结果,他的编队同时使用被动红外和主动雷达,都没有捕获到可疑的目标。电台里,他开
    始请求返航,并要求宋宁编队给予掩护。宋宁则建议他再向东面飞行一段,免得出现在自己正东。
    正在2人协调位置的时候,3架印度苏30战斗机,正紧贴着高山在苏莱曼山脉一侧飞行,他们的位置与宋宁预料的差不多,一直在己方预警机的指点下,寻找时机越过山脉。天空中巨大的环状尾迹显示着,刚才在此巡逻的中国战斗机已经转弯回去了。从预警机发回的数据链信息看,也确实如此。
    中队长胡素布扎里克一直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他一直教导自己的飞行员们:要比对手更隐蔽同时更有耐‘性’。
    在三倍音速中队训练大纲中,几乎所有其他的苏30中队的战术,都是反面教材。扎里克上尉讨厌狮子中队完全比拼雷达和导弹‘射’程的截击战术,他说:狮子们总是在等待‘波’音747这样的目标;他也不喜欢犀牛中队神乎其神的“吸引和包抄”的战术,在他看来这无非是以牺牲队友的侧翼来获得开火机会的。他甚至讨厌老鹰中队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死缠烂打,扎里克认为戈亚上尉到现在还没有被击落,简直是个奇迹,一旦被一两架机动‘性’好的轻型飞机黏上,就够他喝一壶的。
    三倍音速中队,来自于多山的印度东北部,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该中队都驻扎在提斯普尔,那里是对抗中国的核心地带。该中队也一直是中国空军的心头大患,扎里克相信,在中国人演习中,第二中队应该已经在跑道上被消灭了几百遍了,如果他是中国的指挥官也会尽量在地面上,而不是在空中消灭这支部队。作为一支前侦察机部队,该部队以前的战术是快速和隐蔽,而现在变化也并不大,他们训练的重点始终是隐蔽接近,无论是对地面目标亦或者是空中对手。实际上扎里克上尉并不赞同这次慌张的调动,因为内这些日子阿萨姆邦上空不太平,常有中国的无人机侵入侦察,甚至到了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位置,小股的侦察部队更是不断‘骚’扰,而以往他们没有这么深入过;这肯定是某种前兆,一定会有事发生。上级调动他的一个理由是:敌人刚刚失去了这一带的指挥核心——一部林芝雪山上的雷达,使得他们无法展开大估‘摸’的空中作战。上尉从不相信那座雪线以上的雷达站可能瘫痪半年的说法,如果是印度雷达部队,那倒是可能的,但是中国人的效率一直还不错,这一点他深信不疑。他与虎鲨中队的达布里尼上校‘交’换过看法,认为这只一次并不高明的战术欺骗,而上级总是倾向于相信一切有利于己方的情报。出于国防部最后的几分狼,刚刚配备阵风飞机的第222虎鲨中队最后没有被调动到南方,而第
    2中队还是来到了这里,这个中队寄托着辛格的无限期望,在他看来,三倍音速应该成为压垮敌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扎里克也持保留意见,他认为一旦敌人在南方吃紧,他们就会在北方动手,这几乎是所有占据地缘优势的国家必然的手法,为何国防部会这么天真?
    扎里克连夜赶到了旁遮普帮的前线机场,没有赶上夜间的作战。印度空军在夜间没有优势,除了各部队在勉强的‘射’程上胡‘乱’发‘射’中距弹之外,战斗本身不值一提,甚至给了中国空军喘息的机会。发‘射’中距弹犹如发‘射’黄金,不过中国人并不怕这样的作战,因为有像样的工业,中国很少受到挟持,开战以来,俄罗斯一直在以很合理的价格向中国推销导弹配件,从导弹的导引头到高‘精’度陀螺仪;而俄国人对印度则没有这么的客气,对于印度急需的r77导弹价格已经涨了很多倍了。
    扎里克的战术与众不同,他不想隔着几十公里齐‘射’导弹,他只是想利用山势进行偷袭,然后迅速脱离,绝不拖泥带水。
    现在他的目标是留下那两道尾迹的中国飞机,从预警机的信息看,敌人占据4对3的优势,而且从他们互相掩护的动作看,似乎都在统一有序的指挥之下,不过掩护战机离得太远,而且正面对一轮朝日,这是一个巨大的,必须加以利用的破绽。
    “弟兄们,我们跟上去,狠狠咬一口,给他们留点儿记‘性’。”
    不等a50批准,他带头拉起了飞机躲到了敌机的6点钟方向,这是这种飞机的视野死角(除非做一个滚筒动作)。
    既然这是一种和苏30mki有共同源头的飞机,扎里克相信他们也都有同样的弱点。三架印度飞机打开加力追了上去,在探测到敌人的雷达之前,他们不准备使用雷达。目测,敌人还在7至8公里外,如果能追得近一些,那显然是更有利的。
    宋宁使用雷达有一些晚,但是他仍然比预警机先看到了三架印度战斗机,遥远的预警机也是通过宋宁的数据链才看到了这一危险的情况。
    “当心后面!三个敌人。”他对着电台他喊时,仍然没有用‘肉’眼看到目标,敌人选择的进入角度非常狡猾,他的视线完全被6点钟的太阳遮蔽了。
    刘兆林急速坐了一个翻滚,他看到了2架从云海中浮出来的敌机,是双垂尾的重型战机,就如潜藏在海面下跃跃‘欲’试的鲨鱼一样。第三架在哪里?这一瞬间他没有看到。在他改平飞机瞬间,雷达告警器开始尖叫,是敌人雷达的扫描。他赶紧告知僚机解散编队,各自机动闪避,但是在这个距离上切线动作和箔条都是无用
    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大功率的相控阵雷达。
    宋宁无法在这个位置上冒着打下自己人的风险开火,他甚至无法在hud上辨识敌人的位置(显示器上的敌机高度信息不够直观)。他只能硬着头皮迎着太阳冲击,期待能在合适的位置转弯避开阳光。
    扎里克看着自己的2架僚机一一发‘射’导弹发起攻击,他没有轻易开火,他一直在留心两架战机中更虚弱的那一架。爬升不是苏30mki的强项,所以他耐心等敌机自行降低高度,为了规避导弹,他们只能以俯冲来获得足够的速度,所以他还得等一等。至于后面的2架歼10战机,他知道他们暂时不能开火,敌我识别系统可不能保证主动弹不会击毁飞行路线上的自己人。
    一架歼11并没有急剧减低高度,出人意料的是,他在直线飞行的同时,不停地坐着滚转动作,与尾随的r77导弹展开周旋,这是一种罕见的对抗中距弹的动作,不过扎里克知道,这是一个很考验导弹机动跟踪能力的动作,很多导弹会因为过早耗尽能量或者失去控制而失去机会,理论上被动跟踪的导弹需要做出比飞机更困难的滚筒动作,而这必然横生出很多导致导弹失控的潜藏因素。
    另一架歼11采用了简单的俯冲加速动做,很显然他会在接下来再做一个大过载的机动,来摆脱尾随的导弹,扎里克决定跟上第二架。他的irst瞄准环渐渐套住了目标,等待着那个折损能量的规避动作;果然在r77近在咫尺的时候,这架飞机突然转弯,将2枚导弹甩到了一片箔条的另一侧,导弹再失去目标后及时爆炸,但是已经离得太远了,那架战斗机晃了一下,继续向西飞去。
    目测对方速度降到了700公里以下,距离大概不足3公里。这是扎里克最好的下手机会。他估计有一半的可能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并不知道自己的方位(他一直没有使用雷达,只用了被动瞄准),不过不管怎么洋,接下来的这一击都是足够致命的。他稳稳将机头对准敌机,然后‘射’出了2枚r73导弹,此时这架敌机完全处于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域内——
    

296 天翻地覆
    此时那架老练的长机已经甩掉了尾随的2枚r77导弹,这些导弹在一连串被动跟随的滚转动作后,后先后了控制能力,纷纷偏离了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