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南方且岌岌可危的舍姆西基地一直都不太清楚在公路上双方的态势,只知道林淮生的部队正在这里与一支紧追的部队‘交’战,几架雷电刚刚完成了一次见缝‘插’针式的快速打击。从雷达上看,敌人的米格27与29编队刚刚离开,现在显然是利用机场与战场间较短的距离,发动第二次突袭时候了。从奎达起飞伊斯拉姆少将正沿着边界向南方海岸飞行,他决定先派一支侦察力量出动,观察地面形势,如果有必要他期待能说服中方出动轰炸机对公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攻击,以此阻滞印度陆军向瓜达尔港推进。不过中国方面对于是否动用布撒器投掷末敏弹显得格外谨慎,显然是担心正在该地区作战的己方装甲部队,最终指定了萨米与宋宁一起出动,在双方空军高层看起来,由这两个人来评估局面,比用其他经验不足的新手,要靠谱得多。
    萨米的歼10战斗机停在了舍姆西机场备用跑道尽头,稍稍靠后的是宋宁的战机。他们一边收听周围的电讯,一边等待着起飞的指令。此刻,有一‘波’数量不详的印度远程巡航导弹正沿海岸山脉向舍姆西靠近,这是印度最新投入战争的“无畏”型导弹,也是印度唯一种‘射’程有足够威胁到伊朗边境的导弹,指挥所希望等到警报解除
    了再决定是否起飞。
    跑道外的草地上,一群地勤人员正簇拥着几架歼轰7型战机,为其挂载一种尺寸巨大的弹‘药’,显然是那种可以袭击密集排列装甲部队的末敏弹。其余的歼轰7型飞机都挂载着舰队空导弹,疏散到了舍姆西最西部的一条从未完工的跑道边上,这条跑道是美国人部署此地时的扩建工程的一部分,大约完工了百分之七十,起飞战术飞机毫无问题。据情报部‘门’认为,印度的巡航导弹还不具备攻击这条跑道的地形匹配数据;不过话说回来,开战至今还没有任何一颗印度巡航导弹靠近过舍姆西机场。大部分沿山脉接近的印度“无畏”巡航导弹,在到达边境地区后都会‘迷’路,而从海上发‘射’的同型号导弹通常连达什特河的入海口都找不到(印度空中平台发‘射’的导弹,其航线较为固定),最后这些导弹中的一半会掉在山里,另外一些会飞进伊朗境内。没有人知道在失去gps导航之后,印度人为什么还在顽固地使用这些武器?其惯‘性’导航能力,显然不足以胜任中段制导。
    凄厉的防空警报响了一会儿,跑道上的地面人员纷纷停下手上的活儿,慢悠悠地走向掩体,显然并不怎么将印度的超音速导弹当一回事。只有隐藏在开阔地草丛中的fm90导弹突然被‘激’活,它的随动发‘射’架迅速转向了东南方向,并调整了仰角。这说明,这次攻击来自莫克兰山脉。这些导弹转向那里,不代表它能看到山后面的目标,这只是一个准备动作;理论上,靠这种导弹难拦截超音速的目标并无把握,不过鉴于印度导弹总是错过目标,这种对抗始终没有出现。
    “我打赌它们会掉到海里去。”上校得意地说道。
    “也许吧。”
    宋宁的回答显得兴致不高,他不喜欢和上校编队,这样他必然沦为僚机,而且捞不到什么机会。
    “警报解除,狮心编队准备起飞。”电台里有人说道。
    “‘毒蛇’还在空中?”
    “是的,还在边境附近,升空后她将随时接替指挥。”
    “我还想我一句,印度人的巡航导弹怎么样了。”
    “在图尔伯德以西转错了弯,最后的信号消失在海上。”电台里某人平静地说道。
    “瞧,印度导弹就如同印度人一样,”上校在编队频道内得意地说道,“他们总是要犯同样的错误。”说着,他松开刹车,并推动节流阀,在一片蒸腾的空气中,飞机开始慢慢加速起来。宋宁紧跟其后,也跟随起飞。2架歼10战机没有携带空对地武器,但是都挂载了带有远程敌我识别器的瞄准/侦察吊舱,不过由于这
    次寻找的目标特殊(林淮生的部队中有一些无法进行电子方式识别的缴获t90坦克,这些坦克的炮塔顶部,有特殊的白‘色’五星图案),恐怕最后阶段,还得依靠飞行员的视觉分辨才行。
    双击编队起飞后,显示器上立即就开始更新新的数据。代表印度战机的三角形标志都在返航中或者处于遥远的地区,也就是说印度空军暂时无法控制这个区域,不过巨大的弧形警示标志还是时刻提醒着飞行员,敌人s300导弹的巨大控制区域,虽然对于机动‘性’过人的歼10型战斗机而言,这道无形边界是可以适当穿越的,但是也不能太过深入。
    “很快他们就会在纳尔河以西布置第二套远程防空系统,到时候我们只能从海上走了。”宋宁说道。
    “没错,如果10月份你们不在他们的屁股后面猛踹的话,我的国家就坚持不下去了。”上校突然神伤起来,面对印度这样的茫然大物,他也知道单靠巴基斯坦已经无力回天了。
    这个涉及国家战略的问题宋宁无法回答,只能沉默。编队地空通过中莫克兰山脉时可以看到地面上冒起的无数浓烟,这是叛军突袭政fu军并焚毁车辆造成的,现在巴基斯坦面对的不光只是外部的强敌了,实际上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内忧外患并起的灭亡边缘了。宋宁不知道国内的决策,但是他认为无论最后印度军队是否会被击败,这个国家必然会失去一部分领土,反叛军的背景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这些人显然不光代表了印度的意志。这些日子印度胡‘乱’发‘射’的“‘精’确“弹‘药’很多都掉进了伊朗境内,但是伊朗一直忍气吞声保持隐忍,显然是在为即将明朗的新的地缘格局,保留一些外‘交’上回旋的余地。
    “狮心队长,注意地面防空火力,一架无人机刚刚在目标区域失踪,敌人可能拥有防空火力。”
    “狮心队长明白。”
    在等待起飞的时候,萨米一直在收听己方的编队通讯,他听到返航的雷电飞行员说过地面情况比较复杂,敌我双方都挤在了很近的位置。他原来准备飞得低一些,如同大部分单座飞机飞行员一样,他不喜欢在地空通过危险空域时,低下头从显示器上观看光学传感器拍到的放大视频。
    hud上不断转动的人工地平线完全夹在了两面迫近的山崖中;机舱内地形回避状态下的闪避警告声不时响起,最后的导航点正在迫近,他必须在转弯前作出决定。是拉起高度,还是贸然从敌人头上飞过?他最担心的是装甲部队中的小口径高‘射’炮,当然100公里外的s300阵地也是心腹大患,不过之前的雷电编队好像没有发现敌人的
    高‘射’炮。
    “狮心2号,按照原定航线和高度行。紧跟着我。”
    “明白。”
    2架歼10低空沿着山崖飞行,萨米盘算后还是决定低空从‘混’‘乱’的战场上空飞过,靠‘肉’眼进行识别;与其升高高度面对几枚蓄势待发的9m83,他倒是更愿意面对步兵发‘射’的萨姆7或者毒刺导弹(不排除游击队有这种东西),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被一枚小小的肩扛式导弹怎么样。
    减速转弯后,前面滚滚的浓烟预示着情报是准确的,萨米一马当先从车队上掠过,在他大坡度转弯时,已经可以辨别出战场上的大致情况了。
    “瞧,这是印度第一装甲师的部队,我在卡拉奇与他们‘交’过手,记得这个师的绿‘色’‘迷’彩。”上校从容说道。他这句话倒是不虚,印度大部分的t90部队都是为从塔尔沙漠突破做准备的,所以使用了以黄‘色’为基调的沙漠‘迷’彩,只有这个常年部署在东部的装甲师例外。
    宋宁可没时间多看地面坦克,他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地面的防空火力上,一般来说排在编队后面的飞机更容易被红外导弹或者高‘射’炮瞄上。不过他隔着萨米后面1公里的距离通过时,并没有发现地面有任何的雷达信号。只有远处的一部孤独的远程雷达在偷偷地监视着自己,不过这样的高度一定会让s300很为难,贸然发‘射’,自己可以轻易躲开。
    萨米通过电台提醒预警机,公路上的敌人还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只是有些晕头转向而已,目前所有的车辆完全暴‘露’在了空旷地区动弹不得,以他的判断绝对有必要从空中給与一次致命的打击。不过他也注意到,地面上的己方坦克与敌人贴得太近,如果使用大范围布撒的集束武器必然会伤及己方。
    这样的矛盾的信息不免上100公里外的伊斯拉姆少将有些为难,错失机会显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过奎达与那支地面部队的联系一直都没有恢复。部署在南部的预警机也不具备直接与较远处地面单位沟通的能力,林淮生离开奎达时拼凑的序列里,只有他的指挥车具备卫星通讯能力,其余的战车要么是巴基斯坦的装备要么就是缴获的印度装备,没有远程通讯保能力。当他壮观的装甲部队浩浩‘荡’‘荡’离开奎达时,他满脑子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夜里欺骗敌人,而将所有的远程联系,都压在了极高频的卫星通讯与脆弱的地面数据链终端上,结果一枚rpg火箭弹,竟然使得这支部队失去了联络能力
    

361 乌合之众
    林淮生的指挥部靠着几部超短‘波’电台只能暂时组成一个小规模的通讯网,但是要恢复与奎达或者舍姆西的联络谈何容易,如今在这一带山区,就是控制方圆几十公里内的己方部队都有些力不从心(他在没带翻译的情况下,很难与巴基斯坦部队沟通)。
    现在他蹲在高处的隐蔽处,眼看着3辆99型坦克从鼻子底下冒了出来,竟然从敌人后面一通猛打,作战时机上与印度空军的误炸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亚希尼展开突袭的公路一直就在地图上,林淮生没想过加以利用,可见这个巴基斯坦上士具备相当的战术素养和主动‘精’神,只是从服从‘性’方面看,还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代理连长。林参谋长一直后悔出发时没有带一名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部的人员随同行动,好节制这个家伙。不过出发时的计划也不是长途奔袭,他现在最后悔的还不时人员上的,而是没有带一辆可以随同指挥车行动的通讯车。
    相比公路上的‘交’战,南部山区的作战就显得相当的被动,大量的叛军已经渐渐占据优势,他们从几个方向开始攻击巴基斯坦内务部队。一个小时内,叛军的人数增加到了2000人,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叛军的行动没有与公路上的印度陆军想呼应,互相保持着大约一公里的距离,也许是担心印度空军的识别能力,也许是某种政治上的考虑;总之对于林淮生而言,这样的局面非常便于他带着一小股人在敌人之间穿‘插’。
    林参谋长出发前,得到上级严令,中**队只能用于与印度正规军作战,不得介入巴基斯坦内部战斗,这也是他的队伍里为什么会随行一个加强连规模的巴基斯坦内务部队的原因,现在看起来带上这支部队是对的,他们比起久未经历战阵的中**队更善于近身恶战,或者说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角‘色’,看着还可以抵挡一阵。当然战争局面总是以一种高度复杂的形势出现,印度空军的几次误判,将整个战争进程搅和得出乎了任何人的计算,是不是能将‘乱’局转化为为胜局?或者,至少能在印度空军不再犯浑前全身而退?林淮生暂时也想不到办法。
    “参谋长,我们得赶紧转移,再不走,后路让人截断了。”
    林淮生经人一提醒,这才从犹豫中惊醒,转首向南望去。只见远处山坡上黑压压的人群正慢慢向吉亚姆阵地的侧翼移动,他们这么移动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会在无意间将林与主力部队间的路线隔断。虽然敌人一直没有发现他的指挥部竟然就在侧面,但是他的指挥车与几辆战车一直就停在山下,倒是很容易被看到。林淮生的指挥部核心不计算车组成员
    ,一共6个人由2名参谋与3名通讯员组成,人数完全根据装甲指挥车的额配置,另外随行的还有排一级的警卫部队,靠这些人面对数千人的叛军显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我们从原路撤回,回到车上马上使用坦克电台与那个坦克连取得联系,让他们立即撤出公路。”他起身发布命令,现在他的人携带的背负式电台不能与99式上增加保密单元的坦克电台进行联络,但是85式指挥车上有2部完全相同的电台。他说完,身边的人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转移。
    一名通讯员在移动测地经纬仪的时候有些大意,没有先行遮蔽镜头,这个不经意的失误引起了公里外一名印度特种部队成员的主意。他感觉到了侧后有一道反常的闪光,以他在苏莱曼山区与敌人周旋多时的经验看,刚才的反光肯定是某种观察设备。他举起望远镜仔细观看,立即看到山脊上有人影猫腰走动,从人数和扛着的器材看,不是一个狙击小组,至少是一个侦察分队,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指挥部。
    查拉比上尉正在指挥很多股本地武装,对制高点上巴基斯坦内务部队展开攻击,攻击不太顺利,他正准备联络空军准备进行一次空袭。实际上他是这个地区唯一可以直接调动空军的军官,这一点比罗塔布少校来得更牛,少校想要调动任何一架飞机都需要指挥部空军联络员的帮助,如果空军在没有协调的情况下主动参与作战,很可能会部分敌我‘乱’炸一气。
    上尉正在为自己的突然行动处处受制而感觉蹊跷,感觉受到了监视,立即就有手下人报告了后方有中国人的侦察小组,顿时火往上撞。他回头看了一眼,一股新到的本地叛‘乱’武装正在摩拳擦掌,等待出击。
    “太好了,就让这些……叫什么来着……对了,‘莫克兰民主联盟’,就让这些人马偷偷包抄,不要惊动敌人,最好抓几个活的。”上尉说道,他知道中国人一直避免与这些山头林立的地方武装‘交’战,所以现在正是依靠他们的时候。
    “上尉,莫克兰民主联盟的武装还没到,”手下的联络军官有些犯难,“这些是俾路支自由阵线的人。”
    “该死!这他妈的有什么区别,快去让他们行动。”他狠狠瞪了手下一眼。
    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地方游击队,并不完全属于印度情报局控制,查拉比上尉一时搞不清名目,也情有可原。实际上很多武装都具有cia,甚至极端组织的背景,也就是说与那些卡汗总理最厌恶的宗教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暂时,这些反叛武装与印度之间还是互为配合,印度一方面需要巴基斯
    坦四分五裂,一方面也需要在伊朗和印度之间,建立一个松散的自治联盟作为缓冲区域,这些急着分家的乌合之众倒是正用得着。
    天空中两架中国战斗机一直在盘旋不肯离去,这让上尉大大地头疼,他听说因为摄于纳尔河以西的远程导弹阵地的威力,中巴战斗机即使在这一带出现,最多也只敢停留一两分钟,不过头上的这两个家伙显然自恃有什么过人资本,竟然迟迟不走;他想过最坏的打算,这些飞机既不投弹也不离开,多半是在联络后方对公路上的第一装甲师策划攻击,不过现在他暂时也顾不到罗塔布了。
    林淮生从光秃秃的山上冲下山沟,车队仍然呈警戒队形停在原地,一些士兵们正在拆除伪装网,准备着撤离。他钻进指挥车从潜望镜观察了一会,等待通讯兵与公路上的坦克部队联络;突然间,指挥室中央的收信机亮起绿灯,这说明它接收到了远程加密电台的文字信息,通讯员疑‘惑’地看了林一眼,按下电传打印机开关,随即打印机开始工作。林淮生赶紧从座位起身,来到跟前等待。
    通讯结束,通讯员撕下一份命令‘交’给林参谋长。这不是周耀华的命令,而是来自更高层的上级。命令中要求特遣部队指挥员必须立即率部或单独到达舍姆西机场待命,不得延误。文字中没有多余的解释,言简意赅显然是防止情报被截获,但是林淮生能够感觉到,电文起草人——很可能是徐景哲,正在急切地召唤自己,他掐指就能算出,距离预定在藏南的攻击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显然东面有要紧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是今年的雨季提前结束了?亦或者,总部的攻击意图有暴‘露’的可能‘性’?
    “参谋长,前方敌情!”副驾驶员一声大喊,随即枪声响起。林淮生立即从恍惚中惊醒。他来不及做出反应,一枚火箭弹就从正面飞来,擦到了指挥车方舱的上方,发出了刺耳的金属拉扯声,还好这不是‘射’流穿透装甲的动静,要不然足够将这个指挥部连锅端了。
    “立即启动,倒退。”
    车长大喊道,随即战车开始迅猛倒退起来。
    战车外轻武器‘交’火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显然警卫排不需要林淮生的指令,就已经丢弃了不予本地武装力量‘交’火的原则。
    火箭弹接二连三地从远处‘射’来,从声音判断,每一发都是冲着林淮生所在的指挥车来的,很可能是指挥车后部硕大的方舱,以及顶部5根突出的天线(其中一根竟然有12米高),暴‘露’了这辆指挥车的价值;如果再有一发火箭弹能准确击中指挥车,整个指挥部就可能报销,不过警卫车辆的压制‘射’击有效地限制了敌
    人的瞄准‘精’度,大部分的火箭弹都偏出很远。
    “参谋长,退路被敌人堵住了,怎么走?”车长叫喊道。
    “来了多少?”
    “大概有500人,有一些在高处。”
    机枪子弹不断地击中顶部装甲,和侧面翼子板,这些薄装甲能抵挡到什么时候就不得而知了。从密集而又‘混’‘乱’的枪声上分析,敌人并不是那么的训练有素,但是人数众多实在不好对付,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之前一直在脑子里萦绕却又无解的问题——如何化‘乱’局为胜局?
    “还有别的路吗?”
    “向后有一个入口可以到公路上。”
    “那就朝后推,绕到公路上。”
    “但是那里有一支印度装甲部队正在行进?”
    “放心,那里有我们的人。”
    天空中,上校萨米一边留神着地面的情况,一边随时留意东面导弹阵地的火控雷达,他与那里的雷达‘操’作人员已经周旋了几次,每次都在最后关头突然改变姿态逃脱雷达截获,相信那里的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