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一些小型火炮时常常会用这些车,王铁川通过数据链终端可以看到大致的情形,他由此判断,至少不
    是这些天碰上的本地草寇,不过他不敢把自己的谨慎乐观表达出来,只怕最后又是一场空欢喜。
    45分钟后,他带领的一支人马已经到达了现场,另一支则留在外围担任警戒。
    从现场看,军车燃烧是通过一场伏击造成的,有一发火箭弹击中了最后一辆军车的油箱。军车一字排开,从轮胎印看从西隆开来。现场只有刹车痕迹,没有转弯的动作,看来伏击战过程很快。的一侧布满7。62以及5。56毫米弹孔,所有的车窗玻璃都被打坏,座位上才留着血迹和脑浆。大致说明了伏击者的方向,他们没有采用两侧‘交’叉火力封锁在山林中穿行的印度军车,显然是对自己的火力有把握,同事也为了防止误伤;而狙击手应该躲在60米外的树上,在第一时间消灭了司机。整个场面看上去一边倒,如同大屠杀,卡车附近只有血迹没有弹壳,说明车上的人没有来得及反击,现场也没有发现尸体;树林里倒是找到了不少5。56毫米弹壳,这显然是袭击者留下的。印度能发‘射’此类弹‘药’的主要是英萨斯和塔沃尔型自动步枪。王铁川捡起一个弹壳,发现略有些短,仔细分辨是一种特殊的5。56x30弹‘药’,这显然是属于特种作战使用的紧凑型塔沃尔21型突击步枪发‘射’的,整个藏南作战中,目前还只发现印藏特种部队装备了这种武器,但是也不常用。而狙击手使用的,则是常见的苏制‘精’确步枪。
    一系列线索,以及最终的指向,让王铁川心中一凛,他知道尽管之前投入调查的所有线索都断绝了,但是今天一定是有‘门’了。按照洛桑的习‘性’,他不会将尸体埋得太远,正好可以利用军犬找一找。雪狼随队带着的军犬派上了用场,通过它们嗅闻血迹,果然在70米外找到了藏尸坑,在里面发现了层层叠叠的印度内务部队的尸体,大约有20具,没有身份证件,不过已知这些人是印度军方留下来展开游击战的,之前与解放军‘交’过手,战斗力不弱。
    基本的事实在于,洛桑出于他的某些尚不为人知的目的,伏击了这支部队;而杀人应该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一定是想从这批内务部队手里抢走了什么东西。当然洛桑部队对印度军队展开自相残杀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是夺取核弹,而这次是为了什么?
    王铁川自然不敢耽误,立即与后方进行了联络,将茫然若失的林淮生从发呆状态中拯救了出来。林淮生立即判断这条线索很有价值,应该跟着痕迹追上去。但是王铁川同时也提出了他的另一些看法,军犬或许可以跟踪敌人留下的气味进行追踪,但是不排除这是一个圈套;以他与洛桑‘交’手几次的经验来
    看,那是一个很善于故布疑阵的家伙,为什么会使用暴‘露’身份的特殊弹‘药’,是一个问题,另外燃烧的军车似乎是被一发40毫米火箭弹打着的,火力似乎有些多余,而燃烧的浓烟很容易招来空中侦察,这个道理洛桑应该知道,他却没有扑灭大火。王铁川不希望自己的发现,可能会给上级的决策带来失误,这样他自己就会间接地被洛桑当枪使,所以必须趁早将事情的疑点全盘讲清楚。
    林淮生自然也觉得事有蹊跷,但是突如其来有了线索和方向,当然不能放手,他立即命令王铁川追查下去,另外又加派无人机对该地区上空进行不间断侦察,同时加强了提斯普尔西北方向的陆上守备。
    雪狼部队一直都是丛林追踪的高手,很快就在地面上找到了蛛丝马迹,然后一头扎进密林。这一路,敌人留下的痕迹不多,但是总是可以找到一些,其中有丢弃的止血带,还有溅落在树叶上的血迹,这些倒是可以让带着军犬的雪狼更加顺利的追踪,但是王铁川之前对伏击战场的判断,洛桑的人马应该是在一瞬间制服了对手,似乎没有人受伤才对。这一路地形变得越来越崎岖起来,绵延的森林也没有尽头,无人机探测到前方50公里,没有一条可以行车的道路,这又让王铁川觉得,洛桑选择这样的地区躲藏,要么他放弃复仇,打算隐居起来了,要么只是一个次要的藏身处?
    入夜时分,追踪终有所发现,优势的夜视设备使得野狼提前发现了藏在树上的敌人,先头人员看到了头戴夜视仪的2名敌人,正从隐藏的树上棚屋攀着藤条里下来,显然是部署在小道上的后卫兵力,在做‘交’替的逐次后退,多走几步,就可能被敌人先发现。雪狼不敢怠慢,暂时放弃前进,‘交’给使用热成像仪的无人机继续跟踪,自己则拉开足够远才前进。他们又进一步从敌人留下的足迹判断,大队中有两个人的步伐异常沉重,并且脚印前后相叠始终平行,看来他们一直是抬着一副担架翻山越岭。
    王铁川见识过印藏特种部队抛弃伤员,有时候重伤的伤员会自己留下来担任绝望的阻击任务,而不拖累其他人,这些亡命徒往往会将最后一刻子弹或者手榴弹留给自己,所以他有理由相信,一定有一个重要的,不能放弃的目标负了重伤,会不会是洛桑本人?他将这个情况上报了指挥部,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保险起见,判断还是留给林淮生自己做为好。
    新德里的地下会议室内,这一天的例行会议照常举行,气氛照例的沉闷而又压抑,唯一的不同是外‘交’部长回来了。一个小时以来,钱德拉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谈论从北京带来的苛刻的‘挺’
    火条件,就好像他给一个要溺死的人找来了一根稻草。尽管他这次主动上‘门’,没能碰上任何高级别的官员,但是中国领导层还向他传达一份备忘录,以表明他们对印度‘挺’火建议的反应。
    首先中国人表达了快速停火的热切期盼(至少文字上如此),他们认为印度的共同撤军方案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但是不同意将所谓的阿鲁那恰尔邦包括在议题内,哪怕是最初的接触,这个地区也是不能在讨论之内,这当然在印度的底线之下;鉴于中**队已经牢牢控制住了那一地区,钱德拉认为,从这个反应反而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要求是比较务实的,不像是虚伪的缓兵之计。辛格在一旁报以白眼,钱德拉能够从最恶毒的文字中到对方的善意,这个本事很让他吃惊。
    钱德拉并非没有注意辛格或者卡汗的难看表情,但是他必须抓住机会,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从国家现实面临的严重情况出发,现在讨论战争收场的问题,比如从巴基斯坦撤军以换回阿萨姆的大部分地区,这未尝不是不可行的。
    面对如此‘露’骨的投降主义叫嚣,辛格忍不住站起来予以坚决的反驳,他提醒钱德拉这次谈判的目的,本身就是‘迷’‘惑’敌人并拖延时间,这一点他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没有必要费心考虑敌人是否安得什么好心。钱德拉坐下后,四周的官员尽管不少认为有其道理,但是没有人敢公开支持,这显然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表态。于是会议自动进入下一个阶段——情报汇总。
    由于美国情报界的深入,每天都有大量的情报涌入,目前查曼在战争内阁的情报汇报,从例行的每两天一次,改变为每天一次,有时候早上还要单独向总理汇报从美国那里收集到的最新情况。在他汇报完之后,还将有一项特别的议程,有关国防部在北方反攻计划的,由辛格来讲;那才是是今天晚上会议的重头戏。
    查曼首先谨慎支持了辛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人目前军力正盛,不会有什么诚意谈论停战,如果要谈,也是在他们在北方的进攻受到挫折以后,这也是美国人的看法。
    情报局最近在与美国的情报合作中获益匪浅,美国人从中国人在西线纵深地带的部署情况判断,这一仗无法避免,他们已经通过很多渠道向印度提供了类似的意见,好像生怕印度会在大战将近的关键时刻,被中国人灌了‘迷’魂汤,自己懈怠下来一样。
    美方判断,中**队会在一周内,从北方的几个出发阵地突入克什米尔,随后展开兵力,发起一次印度从未遭遇过的强大攻势。中情局一直全程掌握,印度秘密派出高级别官员赴
    北京进行的外‘交’试探,他们很担心印度政fu会受到**的欺骗,所以坦陈希望直接与守备北方的军区指挥部建立情报联系,但是这一设想被辛格否决了。
    从卫星拍到的照片看,军事上的情势已经犹如箭在弦上,敌人可能投入的兵力大约有15至18万,大约一千辆坦克,这是他们后勤决定的极限。另外,从截获的巴基斯坦内部通讯记录看,巴方高级官员最近正在谈论,如果能从印度旁遮普邦分割处一块穆斯林地区,作为地缘牵制或者战争赔偿,而进行占领的话,应该如何有效治理的问题。如果不是从中国那里得到了某种暗示,他们应该不会做此如此奢望
    

518 雷霆般的惩罚
    一直默默听着大家发言的卡汗总理突然有些怒不可遏,他不敢相信那些刚被自己赶到白沙瓦的丧家犬,竟敢还敢惦记印度的领土。他紧握起的拳头似乎要锤击桌面,众人见他头上青筋暴起,都有些紧张,这会儿距离他上一次中风,不过2个星期而已。但是几秒钟后,他自行缓和了下来了,并没有发作。对卡汗而言,今晚还要谈论的反攻大计,才是最重要的。
    “反攻”是卡汗总理在每日焦虑不安的煎熬中,唯一能够迅速使神经得到缓释的话题,他提前知道了国防部给这次反击起了一个“雷霆惩罚”的代号,象征意义很明显,而且意思贴切,所以现在不是为了那些小人动怒的时候。
    查曼见总理情绪平复,于是接着说下去。
    “美方认为我们应该利用兵力和地形上的优势,做逐次的抵抗,然后在敌人第一阶段入侵的攻势减弱时,选择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地区,展开决定‘性’的战役,进而遏制住全局的颓势。”
    “嗯,看来和我们的计划不谋而合。”辛格得意含笑道。看得在场的其他官员心惊胆战,显然钱德拉的北京之行,很可能就是战役之前的骄兵之计,让对手以为印度要选择屈服了,而实际上,停战的大‘门’从未真正打开过。
    “我不怀疑我们能打赢战争,不过是对巴基斯坦,”钱德拉‘插’进话来,“我不觉得对中国的新攻势会有什么胜算。你就没有发现,即使是美国的情报,对中国能投入多少兵力也很含糊?也许他们会投入超过你想象得力量。”
    “你的问题是,总是把敌人想象得太强大。”辛格立即予以反驳。
    “我不关心敌人有多强,我只是注意到,你主导的战争一直在损兵折将。”外长立即反‘唇’相讥道。
    “都别说了,你们难道忘了圣雄说过:团结才是印度人民瓦解压迫的唯一出路了吗?”
    总勒于开腔,将场面控制住,辛格甚至有一些感动,不是因为总理呵斥了自己,而是因为卡汗好像恢复了些许生气。钱德拉不在的这几天,例行会议总是死气沉沉,昨天的会议上,有关开展阿萨姆地区小规模游击战的议题,总理甚至一言不发,现在那个最大的投降派回来了,情况竟然好转些了。
    “美方认为,中国在阿萨姆地区的策略,具有相当的务实‘性’,”查曼继续说下去,“说明他们畏惧山地游击战,应该会在明年从布拉马普特拉河以南‘抽’身而退。显然美国人的情报分析,加入了一些一厢情愿的东西,比如他们自己对治安战的恐惧。”
    “但是在北方,**的攻势会有一个高‘潮’。已经掌握
    其第一阶段的战役目的,为分割合围北方集团主力,而进一步的战略目的……”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难道想推翻我们民选的政fu?”辛格眨巴着眼睛问道。
    “是的。当然这只是中情局的结论。”
    “他们果真想要和整个自由世界为敌。”总理轻蔑地摇了摇头,面对重压他总是显得更的无所畏惧,“回顾历史,民主国家在战争初期总会遭遇若干挫折,但是当人民回忆起自由的可贵,必然会迸发出强大的反抗力量。”
    钱德拉翻了个白眼,他觉得总理大言不惭地谈论自由的时候,应该先回顾一下,这场该死的战争到底是谁挑起的,人民选他上台可不是为了有这一天。
    查曼结束讲话坐下后,辛格起身后环顾四周,对与会者来说,这种居高临下的自信目光似曾相似,他每一次讲解新攻势时,就是这副样子,当然8月份以后他策动的所有进攻都失败了。
    “请允许我向诸位讲解最新制定的战役计划,计划的代号暂定为‘雷霆反击’。”他向远处点了点头,会议室的灯光立即黯淡下来,有一名军官拉开了墙上的布帘子,‘露’出了作战地图,能够在一大群文官面前讲解战争,是辛格喜欢的事情之一。
    “我有言在先,这是最高机密,诸位不可以对外透‘露’半点。”他说完特意朝钱德拉看了一眼。
    远在中国四川的指挥部内,徐景哲刚刚获得了印度本次作战计划的代号,看上去并不是一个盲目的防守计划,不过其他的信息还没着落。自从印度内政部破获了卡汗的一名秘书向西方出卖情报的重要案件后,总参情报部‘门’也无法第一时间从西方渠道截获第一手的印度高层消息了。暂时只有等到敌人开始前线部署时,从无线电中偷听到一些蛛丝马迹,不过截听营团一级的电台,只算是管中窥豹,很难从全盘上了解敌人意图,而那才是上级决策时最希望掌握的。
    这会儿,徐景哲是多么渴望林淮生能够回来参与情报分析,不过洛桑那摊子事情实在棘手,直接关系到该地区今后的自制路线图,而林又是研究洛桑的专家,没他在那里不行。
    “主任,‘雷霆惩罚’这个计划的名字太奇怪了,不像是单纯的防守,更像是一次攻势。”一名分析员说道。
    “嗯,确实很像一次用进攻瓦解我们攻势的计划,不过猜测名字不足为凭。”
    “中情局‘插’手以后,我们就很难从无线电上截听到重要信息了,他们显然提高了通讯保密等级。”有人发其牢‘骚’来。确实对印度的监听部队,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人数,
    但是与贾布瓦战役时期相比较,能够获得的有用情报却减少了,敌人的的通讯变得更加的克制和守规矩,这显然与克什米尔地区具备完备的地下缆线设施是分不开的。
    “我想,可以提前我们的攻势。”徐景哲似乎想到了办法。
    “提前我们的攻势?”
    “是的,提前将战术轰炸,提高到战役级别,将整个浅近纵身地区,我们已经掌握的地下光通设施,全部瘫痪,这样敌人就会被迫采取无线电方式部署他们的计划。”
    “但是,即使如此,也难以摧毁所有的通道,斯利那加周边的通讯中枢以及节点,有很高的冗余度,至少拥有7500公里的光纤通道,以及老式的仍然起作用的电缆通讯设施,大部分关键节点深入地下。其仍然具备将指令通过非无线电方式下达到师一级单位的能力。”
    “这就要靠你们了。不能指望敌人给你们留下现成的情报,从琐碎中找到重点,用细节拼凑出整体,才是刺刀见红的真功夫。”
    “但是,这样势必提前暴‘露’战役规模。”
    “这个么,我去找首长,美国卫星就在天上,其实只要他们不蠢,不难猜到总攻规模和时间,我想,上级会全盘权衡利害的,如果能够在开战前掌握敌人的策略显然更重要些。”
    郑辉坐在机场值班等到了临时命令下达后,地勤们正忙不迭地将原来的卫星制导弹‘药’拖走,电动车辆拉来了巨大的‘激’光制导炸弹,就是不久前,用来袭击提斯普尔地下司令部的那种镀kab1500型,郑辉猜测,一定又是某个印度将领讨人嫌到了极点。显然轻松地投掷卫星制导炸弹的任务有变化了,这种巨型炸弹无法在区域外投掷,必然需要突破敌人防空网,又是s300系统。他在阿萨姆已然领教过s300了,有几次他还被火控雷达跟踪过,机载的电子战设备作用不大,除非距离很远;不过西线情况比那时有所好转,中国的电子作战经验已经大大地增强了,印度常规的频率捷变雷达,因为变化着实不大,已经很难反制电子干扰了;较之一个月前,区域外以及随队干扰机只能够压制s300百分之六十火力通道的的水平,目前更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然软杀伤能力增强只是其一,针对之前作战暴‘露’出来的,空对空导弹改良而来的反辐‘射’导弹的‘射’程、威力都不足的问题,上级又重新祭起笨重的鹰击91型导弹,这种导弹,无法由中型机组成的护航编队携带,那样会拖累他们的灵活‘性’,必须由编队中一架歼16或者歼11战斗机遂行携带、区域外发‘射’的任务,作为对抗远程地对空系
    统的必要补充。
    “雄鹰,麻雀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起飞。”
    “麻雀,请稍等一下,其他编队仍然在准备中。”电台回答道。
    “明白。”
    他耐住‘性’子继续等待,据说鹰击91需要在挂载前,可能需要更换更有针对‘性’的导引头,以适应频段变化较大的s300系统,而这种武器的出动能力较之一般的,更为灵巧先进的反辐‘射’导弹相应要差一些;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郑辉已经好几次在编队频道里听到过宋宁的声音,当时他在目视距离外,以至于没有看到,不过宋宁目前的呼号他是知道的,并且这个家伙总喜欢在作战时拽几个英文单词,似乎是和巴基斯坦空军联合执行任务时留下的‘毛’病。今天的任务会不会碰上他呢?
    “麻雀,上级让我通知你,第二阶段的护航由呼号秃鹫的编队接替。”
    “长机就是宋宁?”预警机与他同一部队,上面的人员都是熟人,所以直言不讳。
    “是的,就是他。”
    “目前敌情怎么样?”
    “老鹰中队已经退出了一线,目前在巴雷利休整,不过顶上了一个新锐的三叉戟中队。使用海军型米格29ubk战机,近战更加难缠,目前是印度空军第二强的中队。”
    “那还能强过阵风?”郑辉略有些轻视,他在阿萨姆作战时就听说三叉戟要投入,但是最终出动的,是虎鲨中队的阵风,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