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小光的坐车迅速冲出烟雾,搜索到地平线上,快速驶离的2个目标。炮手开了一炮,目标距离太远,且突然加速,炮弹没有击中。随后敌人利用榴散弹发射器发射了白烟。一辆高大的自行迫击炮紧随根准备溜走,但是突变的风向使得它没能完全藏进烟雾里,几辆坦克同时开火,将其击毁。
    坦克群后方的红旗17突然转动炮塔,连续发射了2枚导弹。一架印度lch直升机悄然悬停,正预备开火,飞行员已经提前得到了火控雷达预警,但是他判断为一辆自己没有看到的35毫米厄利孔高射炮,只是小心地控制距离,没料到对手坦克群中,跟着这样一辆这种东西。
    单薄的直升机被直接命中,立即坠毁。
    

726 超远距开火
    国家意志坦克群立即展开追击,但是敌人一骑绝尘地迅速逃掉了。村落附近,只剩下了2辆浓烟滚滚的残骸。
    傅小光没有时间停下来收集情报,他必须快速从残骸边上通过,继续搜索,为后方部队开辟通道。新出现的对手完全在预料之外,但是溜进缺口的敌人坦克数量预计数量不会有太多,因为空中侦察没有发现大量的敌人坦克。他赶紧与总部进行了通讯,请求空军掩护。
    这里距离新德里很近,一旦暴露,极可能遭到武装直升机的攻击,他担心这些比直升机,比担心敌人坦克更多些。好在有随行的红旗17与自行高射炮,这些车辆的监视雷达,可以提前至少1分钟为他提供“早期预警”。
    阿格拉基地几分钟前,遭到了新的一轮巡航导弹袭击,警报刚刚解除。
    弗林斯少将接到了几份,前方部队与中**队接触的报告,报告来自于几支印度军队和自己的一支地面战车部队,接触部队距离很近,这样交叉印证了敌人的行动路线,敌人避实就虚的反击方向,让他大吃一惊。
    中**队没有顺着原路,打通两点之间,最短的那条线路。他们绕过自己依托地形建立起的几道防线,向着新德里外围防线去了,完全不顾忌弹药或者油料的问题。
    北方中**队的情报还在收集中,应该马上就会有相应的行动。另外,他得到了新的消息,中**队在刚刚合拢包围圈的南方,也发起了进攻,兵锋指向新德里西南郊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
    种种迹象表明,对手没有将自己,以及站在自己身后的整个西方世界放在眼里。也没有将这次成功切断其后勤补线的行动,看得太严重,他们根本没有如自己预料的那样,显得惊慌失措。中**队似乎只是稍微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就在包围圈合拢后,立即发起了对新德里的进攻。
    敌人的反应让他不舒服,他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西方国家没有在联合国框架内出兵援助印度,但是这已的,迎头对射,无功而返的戏码就要上演。
    他不停地低头查看,获得各种地面雷达扫描的信息,在高度复杂的战场环境下,飞行员必须眼观六路才行,相信对面的美国飞行员也是如此,他们应该也被新部署的红旗9导弹盯上了。在这样密布防空导弹的地区作战,犹如两人站在钢丝上对打,都不容易。
    机舱内出现新的告警。新冒出来的是以每秒30转高速扫描的an/mpq…64哨兵雷达,仍然不算很严重等级的威胁,但是根据最新的战场报告,很可能是斯拉姆拉姆导弹的一部分。
    “立即转弯。”他喊道。
    几秒钟后,他就为自己果断放弃攻击的决定庆幸,同一方向上的an/mpq…61照射雷达,紧接着出现,这不是先进路基中距地空导弹的一部分,但是肯定是某种防空武器的重要部分,显然战场上总是有新的敌情。
    防御吊舱开始向后半球发射干扰,自卫干扰吊舱功率有限,且无法精确对照射源天线实施干扰,实战中作用有限,必须同时大量地释放箔条。
    2枚霍克导弹拔地而起,但是由于中国战机对应及时,飞机没有掉进火控雷达足够烧穿箔条的距离,这使得导弹没能抓到目标。但是,过早转弯,也使得敌人2架f16战机抓住机会,咬住了歼10b,紧紧尾随上来。赵林处于非常不利的姿态,尽管他自信可以加速甩掉55公里外的敌机。
    “赵,你可以慢一些。”电台里传来萨米的声音,赵林上一次听到这个人说话,还是在围攻猛禽的时候。老头子让他驾驶着几乎没有油的飞机返回战场,当然也成就了他的荣誉。
    赵林立即明白了老头子的用意,这次他希望自己不要太快摆脱目标,而是引诱目标进入他面前飞过,显然他为了达成目标,他每一次都不惜让别人冒险,不过……话说回来,他的战术显然是可行的。
    赵林和僚机减慢了速度,他可以忍受的极限,是让敌人追到后半球25公里。显示器中看到4架枭龙正从低空过来,低飞大概是为了规避对方预警机,赵林收集过不少萨米的战例,他几乎没有一次是正面迎敌的,且有一半的击落没有借助雷达。
    战场东面,歼16与f15c互相发射导弹,然后转弯规避,由于各自都发射了主动导弹,这样的规避十分必要,也使得中距空战变得更加低效和程式化。
    傅小光抬起头,可以看到头顶上一道道或细或粗的尾迹,这显然是敌我双方的战机以及导弹飞过后留下的,显然在他看不到的空中,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那是他管不了的地方,他的目光迅速回到正前方地平线上。
    敌人坦克正列阵而来,距离还远,加之战车卷起巨大的烟雾,还看不清型号,不过从分划线上看,每两辆坦克之间的间隔几乎相等,好像用尺量过一样,不知道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阅兵的,从种种这些迹象看,不像印度部队。
    如同往常一样,在双方动能武器交手前,激光束,先行在战场上交错飞舞,这是坦克间炮战的必然前奏。
    “保持距离,1、2排进入4500米进行短停射击,2、3排在稍后位置,利用烟雾掩护,做好发射导弹准备。”
    在4000米以上的距离,运动中的坦克想要击中运动中的目标,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1个密位的误差,都会导致超过5米的落点差距,更别提提前量计算的不确定,以及炮弹在3秒多飞行时间上,可能面临到的,捉摸不定的风偏。
    但是傅小光对新的敌人不摸底,所以想抢先开火,看看对手反应。
    “谁看清目标了?”
    “连长,是90。你看那方脑壳。”
    “连长,我们打哪儿?”有人问道,显然新的对手让大家有些无措。
    “就照着炮盾下吧。”
    他知道说了也多余,这样的距离能擦着边就很不错了,别太讲究了。
    6公里外。同样紧张等待接战的一等陆佐矢村正彦,也趴在炮塔上,忐忑地观察着对面的敌人,目前看大约是一个连对一个连,当然他后面还有一支混成部队接应,敌人后方部队的规模不祥。
    矢村今年51岁,曾经在静冈县第一装甲教导队,第2战车中队队长,随后还担任过统合幕僚监,战术课教员以及第7装甲师团检察长等职务,是日本装甲兵里少有的,同时精通坦克和情报的军官。
    日本政府以援助方式提供了这些装备,然后又在自卫队内部,以及退役的,有经验预备役人员中,征集了自愿参战者。由于长期化的右翼蛊惑,征兵倒是不难。但是矢村不是为了钱或者其他激进的目的参战的,他是带着收集对手情报的任务来到这里的,美国提出的共享情报的要求之一,就是参与到行动中。日本政府预计,这一战如果中国失败,可能动摇国本,赢了则可能携余威,震慑亚洲,眼看后一种可能越来越近,最终决定赌一把,进行有限干涉。
    矢村渴望能够对敌人进行摸底,所以亲自到一线指挥。他不似一般右翼这么乐观,认为中印之间的低水平战争,证明不了中国有多强,一旦日本军事技术出现在战场上,局面就会一边倒。
    作为研究军事情报的军官,他知道日本军队已经久疏战阵了,尤其是陆上自卫队,因为没有那么多于外军联合演习的机会,实际能力如何,实在是个未知数。当然具体到90式坦克,他仍然保持乐观,他注意到中印之间的坦克炮战,很少有超过1。5公里的,而他在演习时,经常在2500米甚至更远命中目标。今天,他就是来实践远距离炮战技术能力的。
    “各战车小队,减速至射击速度。”
    他双手扒在炮塔上,几乎只留着头部在外面。强风吹过面颊时,他可以听到后面天线上的小旗子正在猎猎作响,显然这样的风速下,远距离射击会非常麻烦。他知道90式坦克在一些方面占据优势,包括火炮稳定以及连续修正射击。而对手的99式坦克的火炮稳定一定落在下风,并且自动装弹机需要固定装弹角度,所以每一次射击后,炮口的射击线跟踪就会被破坏,虽然敌人稳像火控的瞄准线仍然可以持续跟踪炮弹的曳光管,对落点进行观察和修正,但是补射命中率提高有限。当然这样的优势仍然不够充分,从美印提供的战场观察记录看,敌人的炮射导弹在远距离上的优势是很大的,尤其在白天,很久以来,他获得的情报都使得他轻视炮射导弹,但是实战表明,炮射导弹非常危险。
    

727 断线的导弹
    国家意志“监察长,敌人开始释放热烟雾了,但是不是全部,一辆错开一辆,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矢村也观察到了敌人的一辆隔着一辆释放烟雾,行为十分诡异。他在陆上自卫队长期研究战术,从单车、小队到师团级作战都有研究,但是没见过这样的。实际上,刚才一对阵,他看到对面中国坦克的队形松松垮垮,就一阵狂喜,认为不过如此,但是现在难免心生疑虑,因为看不同对手在玩什么花样。
    “诸君。他们经历了不少战斗,看上去一定有什么诡计,我们得加倍小心。”
    “明白。”
    并排展开的90式坦克抢在中国坦克之前,展开了炮击。距离为骇人听闻的5000米,当然谁都知道不会打中,这是为了再远距离上获得修正二次命中率而进行的试射。90式整齐的队形,也是为了这种渐渐接近,修正落点的打法的基础。这样火力分配到目标将会比较平均。
    排炮射击后,90式坦克仍然低速行驶,矢村观察着在地平线上飘摇的光点,飞向遥远的目标,他知道第一轮击中的唯一可能性,在与各种误差的抵消,这和赌钱差不多。
    滑膛炮的精度在远距离上总是不太理想,尤其90式处于运动状态,尽管可以根据测距以及风向进行自动装表,但是陆自在演习中从未在这么远距离进行过类似的射击,平时如果有谁对着5公里外目标开火,一定会被上级痛骂一顿。
    傅小光感受到炮弹从两侧飞过的声音,这样的距离上,无论是炮管方向还是高度上,毫厘间的误差,都会导致失之千里的弹着点误差。
    一枚炮弹扑的一声,落在他前方40米的地方,扬起了一阵灰。看起来对手很不靠谱,他现在必须留心敌人的第二轮炮击,看看会不会好一些。
    “连长,小鬼子好像怕咱们。”一名车长说道。
    “怎么看出来的?”
    “哪儿这么远瞎打的。”
    “你有没有把握打中?”
    “可以试试看,但是得停车。”
    “1、2排各车组注意,自行倒数40秒后,自由选择目标射击。3、4排低速跟进。”
    加速前进的2个排开始释放烟雾,将落在后面的2个排遮挡起来,这是贺凡新研究的战术,用于开阔地作战,其一是为了让敌人看不清己方数量,其二是为了掩盖炮射导弹速度慢,战车引导暴露时间长的缺点,,这是贺凡与斯潘加的白虎师对阵时想到的点子,贺凡总是在直属连试验一些他的新战术,其他部队还来不及推广下去。
    6辆突前的坦克以40公里的越野速度,冲在前面,将自己释放的烟雾也甩在了后面,同时遮挡住了后面的坦克。在对手的第二轮射击的炮弹还在路上的时候,坦克停了下来,这当然肯定会破坏敌人非常得意的二次修正射击,因为火控对提前量的计算不可能预见到目标速度减到0,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误差叠加,产生正效应的风险。
    果然所有炮弹艘嗖嗖地从比较远的距离飞过,似乎比刚才要靠谱些,此时双方的距离为4500米。
    99式坦克停止,主动放弃了行进间射击,回到了陈旧的,光点注入式的扰动式瞄准。这看似放弃了动对动的既有能力,实则坦克停车,也抛开了诸如火炮稳定或者射击线重合上的所有误差,这些误差在2000米外的射击,会被放大到不可容忍的地步。
    这里所有的中国坦克车组都打过几仗,选择目标自有一套,当然首先是选择正对自己过来的,即使它的速度很快,但是在目镜中几乎是不动的,炮手可以很容易预测炮弹飞行的大约3秒钟后,目标会移动到的位置。这样可以省掉常规的,在瞄准镜内利用十字线跟踪目标,对炮塔转速取样,然后利用火控计算机计算提前量的时间。进而提高扰动火控反应速度,在敌人下一次发射前,抢先射击,然后启动坦克移动。而敌人的火控会因为目标忽然停止,忽而又启动,始终对提前量产生错误修正量。
    矢村看到敌人开火,从对手坦克射击时巨大的摇晃看,不是他担心的导弹,而是炮弹,看来敌人要用短板碰一下90的优势。
    一发炮弹掉到了履带边上上的水塘里,溅起了巨大的水雾。
    “怎么这么近?”他吓了一跳,动能弹的近失弹没有任何伤害,但是敌人的准头实在不可思议,他钻进炮塔,砰地盖上舱盖。
    “检察长,中村小队报告,刚才一辆战车被击中了,但是没有击穿。”
    “是不是导弹?”
    “不是,是动能弹。”
    中国坦克已经启动起来,虽然速度无法立即提升到二档,但是这只为了在自动装弹机完成动作前,不给对手很好地测角机会。
    对于对阵的双方射手而言,自动装弹的时间,非常接近开火的固定节奏,双方会尽量在这个时间内,观察、瞄准,作出各种预判,在装弹完毕后,所有射手都倾向于立即射击,所以有经验的一方总是尽量破坏这种节奏。对于初次对阵的坦克手来说,心理上的恐惧,必然导致各种时机拿捏上的失误。此刻日本炮手和车长们就对目标飘忽的横向速度恨得牙痒痒。
    天空中两道黑烟坠下,分别一架f15c和一架歼16,它们先后掉到了战场一侧。歼16由于携带了太多弹药,爆炸尤为壮观,但是越来越接近的双方坦克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目标上,飞机的坠落,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天空中3名飘飘荡荡的飞行员,都希望风能将自己带到自己人那边,不过战场上的风向好像很多变,会掉到哪里,暂时还说不准。
    傅小光抬起头,看到飘飘荡荡的飞行员,他还有闲工夫,嘱咐一下后面机步连准备救人(或者抓人。)
    这功夫敌人展开了第三轮炮击。大约3秒钟等待后,有一辆坦克启动稍缓,被击中正面,但是4000米以上的距离,炮弹动能衰退较大,根本无法击穿。
    “04被击中了。”1排长报告道。
    “我看到了,看上去轻飘飘的,好像没击穿。”
    “确认没击穿。”
    “3排4排,立即开火。”
    他下令后面6辆坦克射击,当然发射的不是炮弹。
    躲在后方的6辆坦克先后向毫米波雷达看到的大致目标,发射了炮射导弹。它们仍然被烟雾遮挡,看不到目标,激光也无法穿透烟雾,不过鉴于导弹的速度,完全来得及玩一个花招。
    “1排2排,停车,发射烟雾。”
    他补充了一个命令,赶紧钻进坦克,免得被抛射式烟雾弹炸伤,那个东西与电动热烟幕泵里发射出来的黑烟不同,它向四面炸开,瞬间裹住坦克,效率极高,但是也可能炸到暴露乘员。
    中国坦克只进行了一次齐射,就钻进了烟雾,一下子都看不到了。
    矢村发现目标很有章法地齐射了烟雾弹,然后全部隐入了烟雾,并且久久没有钻出来,这是不是放弃作战的迹象?他转动周视镜,迅速转动过正面70°,确认所有敌人消失了。他和所有的乘员一样,都是第一次参战,难免有些摸不到头脑。
    为了发挥远距离优势,日军的坦克始终没有使用烟雾,因为那样会遮挡自己,现在他们完全暴露在地面上,看着3。8公里外的一团烟雾。
    “监察长,敌人好像发射了什么东西。”
    一经提醒,他再次查看正面,看到飘飘荡荡的黑点,他一时不确定那是什么东西,他当然研究过炮射导弹,但是从未从正对着它们的角度,从这么远看到过,通常来说,他还需要激光告警来加以判断,但是那个东西没有响起。
    “这是什么东西?”他脑子里飘起一个问号。
    正当他缓慢的思维接近事情本质的时候,中国坦克再次从烟涡涌出来,他赶紧下令立即瞄准并开火,这个命令,使得他错失了发射烟雾的机会。
    矢村数着从烟雾里钻出来的坦克,不再是6辆而是8辆,不!是11辆,最终是12辆,他们全都出现了。
    激光照射告警终于响起,但是他一时无法分辨是测距激光还是指示导弹的激光架束,战场上激光和炮弹横飞,那些飞行中的导弹被紧张过头的日本指挥官一时抛到了脑后,尽管这些导弹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相对于炮弹)才能够到眼前。
    这一轮抢射,在3。6公里上进行,中国坦克完全在行进间展开射击,射击显得有些仓促,几秒钟后,炮弹全部落空,日军坦克落后了0。5秒开火,稍微稳当些,有几发靠得很近,但是没有击中。
    傅小光没指望炮弹击中,抢在敌人之前开火,只是为了分散敌人注意力,他很清楚,要击穿90这样的坦克正面,怎么也得到2。5公里以内,而不是3500米。
    这轮射击,只是组合拳的一部分,重点是要让敌人暂时忘记导弹,不至于发射烟雾。对于远距离坦克战来说,尾翼脱壳穿甲弹的动能衰退和准头不足,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难点,炮射导弹缓慢的速度,则是另一个,如何解决?贺凡当然动了不少脑子。激光架束导弹可以无需全程指示,操作难道较之半主动激光制导大很多,但是训练有素的车组可以做到。
    6辆发射导弹的战车中,有两辆钻出烟雾太晚,失去了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