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告诉他不是导弹,可能有一架飞机穿越了防空网,正朝这边过来。
他赶紧回到会议室要求中断会议,按照规程进行疏散,以免被什么东西一锅端。军官们走到指挥部门口的时候,看到了远处的2枚S400导弹笔直升空,与以往看到的这种导弹升起后转向某个方向的方式不同,它们径直飞向高空,一直到完全看不到。一名军官提醒林淮生和其他高级将领,可能不必转移了,这架敌机已经飞跃昌迪加尔向西去了,速度超过了5马赫。
林淮生不死心,打听了一下防空导弹部队是否击中了目标,有人告诉他导弹阵地反应时间不足, 2枚导弹错过了拦截点,随后追赶不及,被甩掉了,现在雷达已经无法跟踪到导弹了,可能掉在了旁遮普方向的某个地方。
众人陆续回到会场,三三两两地议论着这桩怪事。与别人变得忧虑重重不同,贺凡反而有些兴奋,好像又有什么意见要发表,这架莫名搅乱会议议程的敌机,对他起的作用是反的。
“你好像兴致不错?”王镇北问道。
“当然,敌人把看家法宝试出来了,说明比我们更急着想获得情报,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
“好消息?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王镇北奇怪起来,尽管他知道贺凡一向喜欢发表一些奇怪见解,使得自己显得特立独行,或者说鹤立鸡群,不过还是想听听他的理由。
“我还不知道敌人的飞行路线,不过我猜测是自南向北,沿着新德里东部防线进入,然后从我们头上转弯,从西部向南离开……简单说,他们在窥测我们的防线。”
“这又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卫星河无人机,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王镇北追问的时候,一旁的林淮生使眼色,让参谋去核对防空部队截获的敌人航线,不过他预计贺凡的判断是没错的。通常来说,侦察机只能在一个局部进行侦察,但是这次敌人或许急着想获得更大范围内的中国军队部署的信息。
“我们在防线上的无所事事,着实让他们费心猜测了,他们现在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我没有猜错,今天只是第一次测试,两天内他们将用这种新的手段,展开密集的空中侦察,主要会在夜间,用来弥补侦察卫星时间窗口。”
“看来我们越是不动,他们越是抓瞎?”林淮生说道。
“他们已经适应了信息化作战,失去了孤注一掷的勇气,这一点对我们有利。不过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我们也不知道敌人的部署。”
夜幕降临新德里,这一整天没有炸弹落下,防空警报也未响起,除了中央警察部队扫荡贫民窟捣毁了2个巴情报局据点外,没有值得一提的战斗发生。
美联社战地记者卡朋特从新德里市政委员会大楼出来,在破碎的道路上了他的大众牌轿车,几天前一颗制导炸弹落在附近,当场炸死了几名退进城来的美国人,但是最近2天,这些雇佣军彻底消失了。
他必须找到这些人的去向,如果可能的话,还必须搞到这支部队可能突围的方向和时间的情报。木利特交给他的信息,他已经安全送出去了,随后他得到了新的任务。他的特别通行证以及记者身份,使得他可以在新德里城内畅通无阻,印度警察和自卫军通常对西方人直接放行。他们总是对那些穿着破烂,肤色较黑的人格外警惕。他们认为大部分为中国窃取情报的间谍,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那些人。
通过一部与警方同型号的手台,他可以听到附近警方的内部调动信息。他留心着通讯频道里的只言片语,印度人对保密不甚重视,总是会漏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很快他听到有人在谈到要在吉尔吉大清真寺附近封锁道路,因为联军坦克要在这一带调动。
他迅速驱车向那一带开过去,为了防止对手的侦察手段,败进城内的外籍军团总是在不停地调动中。他从贾瓦哈拉尼赫鲁大学附近转弯,这里距离城外的中国军队已经不远,目前是自卫军防区,可以看到沿路的树木上,吊死了不少人,一些死人胸口还挂着牌子,大部分是未经审批得到的叛国罪名,其实很多人只是违反了戒严命令想逃出城被抓到而已。

 777 猪突猛进

凭借新核发的通行证,以及小额贿赂,卡朋特可以轻易穿越各个印度部队分割的防区,到他想去的大部分地方。
他一路畅通无阻,四处寻找外籍军团的确切位置,始终没有收获。不过路上看到了更多的自卫军的暴行,看到了自卫军的车辆冲进东区平民窟任意射杀,据说是为了报复下午一名自卫军在这里失踪。他想必须尽自己的所能,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车辆一直到了非常接近战线的豪资凯茨公园附近才被路障拦下,这次是外籍军团的警戒部队,终于找到了。
卫戍司令部签发的通行证和几美元的贿赂自然无法买通美国人,不过作为美国记者,他还是很容易从这些士兵嘴里套到一点情报。可以看到大量的悍马紧贴着街道南侧停靠,以躲避印度洋上空的侦察卫星从靠南方的空域通过时的视野,狙击手则占据了制高点,任何乱闯的人,都可能在未受警告的情况下被击毙。他们的警戒范围并没有划的很远,仍然可以看到前方的车辆调动,也可以在夜幕下,分辨出坦克与步兵战车的轮廓,卡朋特与一名来自纽约的同乡抽烟聊天时,偷偷数着坦克量和去向,看上去坦克正向西而去。
“老弟,接下来的战斗可不容易,我听说中国人弄来了攻城重炮?”卡朋特假装不经意地问起这些。
“那就不管我们的事了,老弟,我敢和你打赌,我会比你们这些记者先回家。也许还能赶上扬基本赛季的第一场比赛。”士兵开心说道,他对记者根本不设防。
“你还不知道,两天前联盟和球员工会的谈判失败,本赛季八成会泡汤。”
“我的天,你说的是真的?两天前我们还在东面被中国人打的屁滚尿流,还多亏了那些狗娘养的日本人拦住了敌人。真不敢相信,我们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收拾共产主义,这些婊子养的资本家却为了一点点蝇头私利停止了比赛。”
“这么说,你们马上就要扔下卡汗那个可怜的老头?”
“相信我,这场战争印度已经输了,再说,那个老头也已经付不出钱来了;今后20年,中国将无可遏制,也许只有游击战能让他们陷入泥潭,不过我看印度人也不是那块料,现在我们只能顾自己了。”士兵嘬了一口烟说道。
“你们打算突围出去?”
“快了,我听说已经和中国人谈妥了,他们会在战线上放开一条通道,不过战场上的传闻不可信,说不定就是某个大兵瞎编的,总之上面让我们做好战斗准备。”
“从哪儿突围?”卡朋特终于问了一个比较冒险的问题。
“可能是从德里兵营方向。谁知道呢,城里探子很多,命令总是最后才下达,不过车辆可是一个劲儿地向西面调动。真要打的话,还是从西面比较容易,东面的中国军队非常能打,我们吃了他们不少亏。在战场上,你永远不要相信那些澳大利亚人,但是你可以信任日本人。”
“关于这些,也许回到纽约我可以找你做个专访,关于老兵在绝望战争中的经历?”
“没问题,我还可以给你看看我屁股上的伤口。”
负责警戒的士兵对战地记者格外客气,不过涉及到调动方向,卡朋特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离开哨卡后,来到萨福德琼医院,与在那里的木利特医生会面,然后两人轮流从医院顶楼向西南观察,以确定敌人机动的路线。
外籍军团指挥部内,叶林斯基正在于阿格拉的弗林斯进行视频通话,讨论目前正在进行的突围准备行动。他是新德里城内外籍部队中,少数知道突围具体时间的。他当然知道城里有大量的间谍几乎可以畅通无阻地用外部联络,印度情报局和内务部的废物们,从来没有真正屏蔽过城区内的通讯。各个国家通讯社的记者们一直都在使用卫星通讯,很难说其中没有夹杂着中国的眼线。卡汗政权为了让全世界同步看到新德里的存亡,以期待自由世界的援助,不惜放松了这方面管制,这当然是双刃剑,得失如何只有以后才知道了。不过,弗林斯河叶林斯基可不是善男信女,在行动前的最后几个钟头内,阿格拉起飞的咆哮者会保证新德里周边的所有通讯一起失效,保证无任何消息可以送出新德里。虽然势必也会破坏印度陆军的通讯,不过现在可不是担心他们的时候。
对于叶林斯基而言,现在实施干扰为时过早,他还得让敌人的间谍网帮忙传出一些有用的假消息,这是他目前正在干的事情,他宁可白白消耗掉一些燃料,让坦克行驶到假的出发阵地,也希望能混乱敌人的视线。同时他还在等待着高空侦察机对敌人后方的侦察,他希望能看到中国军队的运输状况,以此判断对手补给的重点。
“将军,按照你的意思,大规模的欺敌行动已经展开,目前正在向错误的方向上机动,以欺骗敌人耳目。” 叶林斯基对着显示器说道。
“可惜我们的防区正面太狭窄,即使欺骗目的达成,也无法大范围调动敌人。”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我们的力量足够从新德里南方发起一次突围作战,但是脱离坚城,情报上必须有所加强,我们还不清楚敌人的主力目前的配置状况。如果三点强还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我们只能盲目地投入作战。”
“相信很快会有一些眉目的,已经有新的侦察航线对重点地区进行针对性的侦察,1小时前进行了的首次侦察,确认了敌人防空火力无法拦截,但是气象条件不理想,没有看到敌人地面调动。”
“是的,我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他们是怎么想的。”
400公里外。林淮生也同样再猜测着对手的想法,参加会议的军官们都已经各回前线,执行部署了,不过他还在忐忑不安。截住这支敌军,政治意义重大,目前中美之间的交涉,卡在了俾路支省的前途问题上,美国人要求当地部族自治,民族公投自决,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使得中巴之间的联盟出现裂痕,这也是敌人乐见的。但是如果围住这支敌军,情况就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徐景哲在城内的内线随时可能发回消息,在这之前,他决定以不变应万变。敌人出动新式侦察机加强空中侦察说明了他们的决心。但是话说回来,那架神秘的高超音速飞机,从几万米高空招摇过市,其光学设备到底能看到什么也确实存疑。
防空部队向他报告,即使使用S400要拦截这种飞行器,也必须提前获得准确的航线情报,而这是很难做到的。目前来看,拦截的把握并不大,除非敌人撞到导弹包线内。空军那边就更不用提了,苏35如果冒着发动机停车的风险跃升,理论上存在一线开火机会,但是也必须在提前获得航线情报的前提下。
他愁眉苦思,参谋送来了新的情报,城内的情报网发现了敌人正在向西调动,可能要从王镇北的防区突破,这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他和贺凡都判定敌人不会舍近取远,应该是直接向阿格拉突围。
“这怎么可能?”他觉得有些头晕,徐景哲的情报源不止一个,能送到他案头的,应该是多方核对过的。
外面防空警报再一次响起,果然敌人找到了有效的手段就会反复使用,这一次一架高速侦察机直接穿越了新德里径直向东北飞去。
预警时间十分短暂,目标轻松地从8000米高度的预警机上方2万米掠过,似乎就是故意为之。所有在空中的战机没有一架能够摸到边的,全都被远远甩在后面。如果这架飞机想袭击预警机,早就打下来了。
林淮生知道它没有武器,选择呆在指挥部跟踪目标去向,短时间这架高速侦察机飞到了旧的中印边界附近,然后掉头消失在了东方。被雪上上雷达第二次捕捉到时,已经在500公里外了。
“它穿越新德里向东飞?或许东面才是它们的侦察重点?”他心里想,“徐景哲的内线,会不会被人骗了?”
他说服自己不做任何被动的调动,在既定的计划中,贺凡负责拦截,王镇北负责包抄后路,并监视城内印度军队动向。他必须打赌,敌人会从王镇北和贺凡两军的结合部行动,因为那是唯一合理的方向。
子夜时分,新德里城内已经一片漆黑。卡朋特躲在医院4楼继续观察西面的动向,他刚刚轻易混过了印度宪兵对夜间滞留医院人员的调查,他这张西方人的脸帮了他不少忙,不过他来这里的目的,其实是帮助中国军队获胜。乔治卡朋特对印度没有特别的厌恶和偏爱,但是他对处处干涉世界的美国霸权深恶痛绝,他决心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重获平衡。
他注意到外籍军团的警戒兵力正在收缩,原来的岗哨全部撤销了。他看到那些停在街道上的悍马车都向东南开去,很快他看到了坦克也开回了东面。
卡朋特希望赶紧发回情报,但是发现电话受到了干扰。他见识过咆哮者全频段压制的本事,不过一切已经太晚了,外籍军团的行动应该已经开始了。
叶林斯基跳上坦克,如果顺利,几个钟头后,他就可以逃出去;他作为雇佣兵来到这里,已经尽了全力,现在是带领大家离开的时候。他将在最后一刻向印度人通报自己突围的计划,让他们来接收防线,以免中国军队趁虚而入,但是绝对不会提前通知,他估计印度陆军无论是高层还是通讯,都已经不保险了。
他看了看表,到了凌晨3点钟,空军应该已经起飞了。选择这个时间段,就是为了趁夜色靠近敌人防线。他不准备进行炮火准备,那样容易暴露企图。所有的侦察表明,敌人最近4个钟头没有任何大的调动,看来一切顺利。
“矢村上校,你哪里情况怎么样?”
“已经准备就绪,印度人已经对我们起疑了,他们的联络人员刚才来了两次,我告诉他们只是例行调动。”
“很好,让他们糊涂去吧。你跟着我们行动,也许不会有太激烈的战斗。”
他向负责断后的矢村说道。
作为先锋M1A2SEP坦克一起启动,然后从城郊的巷子里开出来,冲向南方的开阔地。根据情报,前方有一些中国机械化步兵,他们的车载反坦克导弹如果配合夜视仪能够在2000米外威胁到坦克,这个距离仍然小于M1A2坦克炮的打击范围。
坦克手可以看到前方巨大的清真寺穹顶,越过这座寺庙就没有人任何建筑物可以依托了。
起初的一公里出人预料的顺利,没有人敢相信对手已经睡着了,但是坦克群一直没有遭到打击。但是随后情况急转直下,密集的激光光束开始扫过前方的坦克。这是坦克手最发毛的时刻,也许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也或者什么制导武器就会砸到头上。
第一枚曲射导弹从山丘后面拖着火焰升空,以至于车长们以为只是一枚防空导弹,但是它飞到数百米空中,一头栽了下来。发射烟雾已经太晚,导弹穿透烟雾击中了坦克群中的一辆坦克。
叶林斯基立即就通过数据链掌握到了这一损失,看上去情况不大,他下令部队不计损失地加速冲过去。
当60余吨的坦克狂飙着冲向前方时,不是微不足道的导弹可能抵挡住的。他指挥着跟随在先锋连后面的2个坦克连,和乘坐悍马的步兵,向两翼展开,形成一个巨大的楔形阵型,增加攻击正面。他认为这是冲破那些三三两两散部野外的反坦克导弹小组的最佳办法。
附近的导弹接二连三升空,打的又狠又准。外籍军团第一次遭遇这种攻顶导弹时,由于巴基斯坦军队测距不准盲目射击而造成了命中率不到四分之一,所以参谋部有人认为这种导弹指示标枪的拙劣纺织品。但是今天情况大为不同,所有的坦克借助优良的夜视仪都看不到发射车的行踪,而损失却在不断增加。
“敌人会不会已经有所准备?”叶林斯基在心中默问自己,“现在缩回去可是还来得及。”
他的指挥部以及直属部队从一辆辆燃烧的坦克旁通过,感觉到了真正的恐惧。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下达后撤的命令,他必须赌一下运气。
与此同时,留在最后的矢村部队也终于隆隆离开了出发阵地,目瞪口呆的印度士兵眼看着这群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英雄们,突然间要跑路了,事先事先招呼也没打。
贺凡第一时间获知了敌人出动,方向与自己判断的一样,他的部队立即按计划行动,他们将咋夜间行军中,逐渐会和,然后在朱木拿河西岸拦截住敌人。

778 智能地雷的克星

为了防止对手侦察手段,林淮生没有调动任何重装部队,但是他还是将几支步兵集中到了他判断的敌人退路附近,现在正是这些部队借着夜幕在狠狠地打击对手。单兵脱离战斗车辆后,加上专业的抗红外手段,可以将对手发现的距离大大缩小,而无法脱离车辆的敌人,在夜视设备的视野中,则格外的清晰。
林淮生给这些步兵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如果能够识别敌人指挥部的话,则狠狠打击其指挥部,不过第二个要求勉为其难,在夜间步兵不太容易通过细节(通常是车辆上的天线和各种保障车辆)识别出指挥部。他们只是照着那些外形硕大的红外源发射。
叶林斯基颇有先见之明,出发前严令不得使用烟雾,但是遭受损失后,他的命令失效,大部分车辆开始不顾一切地发射烟雾,哪管后面的人看不看得见。
烟雾弥漫在整个撤退道路上,这使得靠微光夜视仪行驶的驾驶员无法全速前进。很快一些车辆撞到了一起,有一些甚至打开了探照灯,整个行军速度开始减缓。
因为双方主力还未及遭遇,地面作战暂时没有大的波澜。但是此时双方空中力量已经悉数赶到了地面部队头顶,遭遇战势必提前打响。
双方空战指挥如同有默契般,都没有妄想在一开始就加入对地攻击的部分。所有的作战飞机,全部只挂载了空对空导弹,毫无疑问,作战将以远距离齐射的方式展开。
联军在南方的斋普尔和瓜廖尔起飞的战机(阿格拉的机场太近,已经无法部署战斗机了),占据了机场距离较近的优势,但是他们面对的中国战机要多出近一倍,双方远程雷达探测到的数量对比在第一时间为56:30。随着时间推移,中巴方面数量优势还会继续增加。
为了应对这次预料中的敌人突围,中巴两国空军始终保持了较大的数量,在空中加油区附近待命,林淮生觉得为了重大的战役目的,让制空机空耗发动机寿命和燃油显然是值得的,这样飞行员将在与敌人空军的迎头拦截中占一些优势。按照宋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