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意志-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目前居高临下。唯一的问题是隔着3000米以上,能不能给敌人毁灭一击?虽然他把大话说出去了;但是心里也没有底。
    “‘激’光测距,”排长命令道。
    炮手把脸贴到瞄准仪上,头顶着互额垫,打开用左目镜观察‘激’光落点,慢慢将‘激’光照‘射’点对准了下面的t90坦克,t90的‘激’光报警系统立即察觉到远处有测距‘激’光,但是由于这部机器长时间的发‘射’‘激’光干扰,冷却系统无法有效得降温,使
    得干扰机强制关机,所以暂时无法阻碍远在山头上的那个排对其进行测距。
    炮长瞄准镜上,最终数字出现了,3270米。距离有些远,但是对于火控计算机瞄准依然不在话下,很快高低机齿轮发出了难听的咬合声,‘射’击线开始慢慢向瞄准线修正,最终火炮俯角大致达到这‘门’炮负8度的极限。装填手吃力将近一枚超大的钨芯长杆穿甲弹抬进了尾舱的推弹机内。炮手按下自动推弹按钮,咣的一声,这枚沉重的大‘药’室炮弹装填进了炮膛内。
    敌人炮塔上的‘激’光干扰机渐渐恢复,开始漫无目的的向四周扫‘射’起来,但是为时已晚。现在炮手的瞄准完全是被动的,他只需静静地等上一会儿,待方位角速度传感器跟踪一段时间,以确定敌人的运动状态,这段等待必不可少,即使敌人不动,也得静止瞄准一会儿。
    扰动式瞄准仪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光点,这是火控评估了耳轴倾斜度以及敌车速度后产生的修正‘射’击点,但是横风修正必须等待人工装定。这样的距离,一些细枝末节的要素都会影响到‘射’击的‘精’度。炮手重新移动瞄准点,将其对准t90的炮塔,静等阿巴德的指令。
    “等等,放弃‘射’击这个目标。”车长突然说道,车际电台将他的话,传到其余3辆车上,让所有的车长都大吃一惊。
    “我想过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堵住这个缺口。所以,我命令,任意向桥上的目标‘射’击。截断他们的纵队。”
    四‘门’炮开始向上修正,炮长们各自在自己的瞄准仪内,从大桥上的敌人车队里寻找新的目标。这意味着必须重新测距并且瞄准,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毫无必要的冒险。这种车辆只有50毫米厚的前装甲,从敌人的一堆目标中,找出最强大的那个优先歼灭,是这类歼击车的不败法‘门’,但是排长的话似乎又很有道理,8个小时前,上级很笼统地指派他们到这里来加强防线,没有人真的认为印度会这么快发起夺取苏库尔的战斗,现在战斗的局面渐趋清晰起来,如果不能阻止印度人渡过这条河,就不会有什么需要加强的防线了。
    阿巴德确信这是唯一狼的选择,他半生与机‘床’作伴,知道‘精’确‘性’的重要,‘混’‘乱’的战场就是一部运行着的机器,要阻断它,必须‘精’确找到那个点。还好他有幸找到了那个点,堵住大桥上的印度战车是反败为胜的唯一窍‘门’,打掉几辆坦克是其次的。
    桥头堡上的印度坦克,任然茫然无措地摇晃着炮塔,斯潘加不停顿的炮击干扰了热象仪的工作,使得这些‘精’密仪器无法找到潜伏在3公里处山顶上的致命克星。
    “明白。”炮手将光点对准了一辆占据大半桥面的推土机,也许把它干掉,后面的车很难将这个大家伙推下河去。
    “使用榴弹,一次齐‘射’,阻断他们的进攻。”
    装填手吃力地更换近20公斤重的榴弹时,阿巴德在车站瞄准镜内看到瞄准显示亮起,他等了一回儿炮弹推进炮闩,他下令‘射’击。
    发‘射’如同地动山摇一般,巨大的后坐力带动整个底盘向后猛推,反作用力将战车从最后一对负重轮处开始高高抬起,就如同要被掀翻一般。坦克歼击车仰起的前半部分重重落下,颠得战斗室内的成员前仰后翻。
    阿巴德的109号坐车‘射’出的炮弹准确地命中了一辆桥面上的印度工兵推土机,这辆推土机原来打算在西岸河道上开掘几条槽型通道,便于随后运到的40米长的折叠式浮桥钢制跳板梁可以稳固安装在河岸西侧,只要两端的跳板梁安装坚固,已经在河面上的浮箱式桥体可以很快地由摩托艇拖曳到位,再盖上一层钢板,几百米的浮桥就能运送50吨的坦克了。但是阿巴德的这一击将这台机械彻底摧毁,印度军队架设浮桥的进度势必大大地减低了。
    其余的几辆车发‘射’的炮弹也击中了行进间的印度军车或者至少击中了桥面,整个471工程旅的纵队被这一轮急袭打断了。
    站在一堆瓦砾上发呆的马吉德上校眼看大势已去,他隐约盼望着有一发敌人的炮弹能把自己打死,不过他突然看到一公里外的桥梁上,敌人的车队‘乱’成一团接连爆炸起来/
    “怎么回事?”他吃惊地环顾四周,几个参谋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周围此起彼伏的炮声遮挡住了反坦克歼击车的炮击,他们一时也无法察觉到身后的发‘射’的炮火。
    上校疑心空军的支援到了,于是茫然地抬起头。天空中并没有飞机出现。他想,难道是敌人对大清真寺的袭击遭到了报应?
    “真主万能,赞美真主!”他不由得大喊起来,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
    马基德上校身后2公里外,阿巴德的炮击还没有结束。
    “任意‘射’击引桥附近的敌人,优先打击坦克。”阿巴德下达了第二个命令。现在他要看看,敌人的炮塔装甲能不能经受住这‘门’50倍口径的120毫米火炮从远距离上的一击了。
    “瞄准炮塔。不要打车体。”他喊道。
    炮长没有答话,只是专心瞄准,这种静对静的‘射’击,对于这部自行火炮上的简易扰动式火控系统来说,有着极高的命中率。
    t90的炮塔开始转动,这回它的热像仪终于看
    到了山头上的几辆奇形怪状的装甲车辆,印度士兵一时无法从一片白茫茫的3x瞄准镜中认出这是什么车辆,但是光是这些尺寸很大的“坦克”能够在效‘射’程外摧毁大桥上车辆的表现,就能说明他们非常之强大(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庞然大物的前装甲只有50毫米厚),t90的顶部‘激’光发‘射’器开始不停地发‘射’‘激’光,显然不光是为了测距,这是敌人使用远‘射’程‘激’光架束导弹的前兆,不过大部分12集团军的预备役炮手和车长并不知道这种技术的存在,所以他们也并不惊慌。
    109号后部巨大简洁的半自动装填机发挥了齐高效率的作用,它在7秒内装填了另一发穿甲弹,而印度坦克兵由于担心穿甲弹无法击穿这些坦克,盲目地将炮膛内的炮弹更换为导弹,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对坦克对‘射’而言,任何一秒钟的拖延都是要命的。当109号如雷鸣般开火时,敌人的自动装弹机还没有完成选弹推弹的工作
    

162 结实的桥
    高速穿甲弹准确击中了一辆t90舱盖上的潜望镜式车长瞄准仪,这里恰好是一个装甲较为的薄弱位置,也没有反应装甲保护,炮弹从顶部贯穿,击碎火炮一侧防危板,砸在了正在装填动作中的炮‘射’导弹并将起引爆。巨大的爆炸将炮塔上的顶盖掀起,然后向上扬起的火炮猛然垂落下来,紧接着坦克开始燃烧起来。40米外的第2辆t90被其余三辆89式坦克歼击车的穿甲弹和榴弹同时击中底盘和炮塔,死相更加的难看,殉爆的弹‘药’将十几吨的炮塔高高抛起砸在了一旁的步兵战车上。
    桥头堡内缺乏热像仪的步兵战车‘乱’成了一团,虽然步兵战车拥有威力强大的反坦克导弹,但是在夜里,这些导弹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而战车本身完全低挡不山头上威力强劲火炮的攻击。
    马基德此时如梦初醒,他知道并不是真主直接‘插’手惩罚敌人,而是支援终于到了。
    “听着,让装甲营再进攻一次,一定要把桥头的敌人压缩起来。”他喊叫道,“自行迫击炮连到了什么位置?怎么还没有开火?”没有人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在强大的电子干扰下,他身边的人谁也搞不清楚那个该死连现在到了那里,只知道这些车辆半小时前领受攻击桥面的任务出动了,但是目前位置不明。
    一名通讯兵骑着摩托车从远处赶来。
    “司令部的命令,立即派人引导空军炸毁大桥。”通讯员说着将一份命令塞到一名军官手里;军官看了一眼。上校:“飞机还有几分钟就到了,从北面。需要‘激’光指引。”
    天空中,响起了涡扇发动机的轰鸣声,远远的有2架飞机从西部飞临了大桥。这并不是投掷炸弹的飞机,而是从北方奎达机场飞临的2架歼10型战斗机,他们的任务是驱逐印度空军战机,保护第5中队的f16c战斗机对大桥做最后的攻击。
    巴基斯坦陆军的一个小组按照旅长的命令,手脚并用爬上西岸测的一堆废墟上,冒着对岸的炮火用‘激’光照‘射’器对大桥进行照‘射’。由于对大桥工程构造的不了解,他们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判断,将‘激’光对准了北侧桥墩而非桥面。这座桥拥有非常结实低矮的‘混’凝钢筋结构的桥墩,而最为脆弱的部分恰恰是她的桥面,即使是山坡上120毫米榴弹的攻击,也已经在桥面上凿出了许多的大坑。
    远道而来的f16c飞的非常低,以防备敌人低空导弹阵地的攻击。低空突破是哈桑少尉的绝技,如今印度空军完全控制了整个南部,巴空军也只能借着超低空来接近目标,这次
    行动第5中队派出了2号王牌来执行这次不得失误的任务。但是当他接近苏库尔的时候,还是被远处的敌军搜索雷达发现,随即附近的两架lca战斗机转向他,并一直试着用雷达找到并锁定他的飞机,几次扫描都被少尉用机动动作摆脱,但是随着敌人的接近,最终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哈桑少校知道,从奎达起飞担任掩护任务的37中队的飞机应该就在附近,但是由于数据链的不兼容,暂时无法看到他们的位置,他只能试着用电台里寻找这些战友。
    按照约定,他只能使用英语进行联络,因为上级告诉他从奎达起飞的第37狮心中队的掩护飞机上的飞行员可能听不懂乌尔都语。
    “这里是猎隼,呼叫支援,我需要最后的掩护,敌人正在跟踪。”
    他重复了一遍,没有得到回应,少校不知道从9点钟接近的2架lca还有多远,什么时候会开火,现在他只能赌一下运气,上级判断每拖延一个小时敌人就能运送过来一个整团的兵力,如此计算,子夜过后敌人的桥头堡将强大到无法撼动的地步。
    “这里是猎隼,呼叫狮心。”
    “‘猎隼’,我是‘狮心’。正在接近。”电台里有人回应道。看来敌人强硬的噪声干扰对飞机间通讯的阻断作用还是有限。
    “我的9点钟有敌机接近,正在进行扫描。”
    “明白,我已经看到他们了,100公里外。”
    距离哈桑的f16几十公里外,宋宁已经打开雷达看到了远远接近的敌人lca战斗机,他现在暂定属于37训练中队,所以也有了一个狮心的代号,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通话被录音可能导致的麻烦。此时敌人的距离还远,现在并不是开火的时机,但是宋宁知道击落敌机并不是首要的任务,当务之急是保证巴基斯坦硕果仅存的f16c能顺利地投下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摧毁这座桥。
    对于一架单座战斗机而言,低空投掷这样的炸弹具有一些难度的,当哈桑低头留心多功能显示器时,是很难应付敌机雷达的跟踪,所以他需要宋宁以及赵林的两架歼10战斗机提供一些掩护。
    远远的,他看到显示器上出现了一个耀眼的白‘色’光斑,无疑,那是陆军指点的方向。他将炸弹指引指针移动到光斑上,过了一会儿,允许投弹的许可还是没有出现,他不得不抬头将人工地平线改平些;显然低空投弹必须再捱得近一些。但是这个过程中,敌机的雷达扫描从9点钟,转移到了7点钟,这是一个要命的方位,敌人正在做开火的最后准备。从雷达‘波’束的强度看,距离可能不太远。
    宋宁小心控制着飞机的姿态;他判断靠前的那架敌机最有可能发‘射’导弹,于是以一对一的模式对其进行扫描,终于进入了跟踪状态;他没有犹豫,连续发‘射’了2枚中距弹。然后不停地跟踪这架印度战机,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倒不是为了击中,他并不指望这种很勉强的攻击能在包线边缘击中敌机,只是怕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错将猎隼的f16给打下来,由于歼10与f16c的敌我识别系统仍然没有完整整合,导弹开机后也许会在雷达视野内自行选择一个目标,实际上就近选择目标也是导弹失去引导后的一种决策模式。
    敌机终于开始转弯,他们吃不准70公里外两架咄咄‘逼’人的战斗机的意图,迅速逃出了sd…10导弹的攻击包线,这2颗导弹的代价也许是值得的,现在哈桑的f16c可以不受干扰地对桥面进行攻击。
    印度陆军的坦克正在将堵塞桥面的残骸推下桥面,这些演练他们在一个月内进行过了很多次。在启明星的方向,耀眼的闪光亮起,那是f16c转弯时,‘露’出的加力燃烧的火光。炸弹已经投下,正在空中滑翔,呆立在桥头的印度士兵仍然一无察觉。
    桥梁中部的一座桥墩突然爆炸。爆炸将几名桥上的士兵掀入了河中,但是没有伤及桥上的车辆。这座桥在设计之初,就颇有先见之明地加强了桥墩,实际上这些桥墩就是按照防止500公斤炸弹的标准设计的,并且一侧的单座桥墩的损坏也不至于会使得整座条瘫痪。当然,当初的设计者并没有想到它会被印度人用机巧夺走,只是认为大桥很可能会被印度人摧毁,这种设计可以使得被击中的大桥可以简单修复。
    哈桑回头看到,火光中那些大桥竟然没有倒塌。
    “该死,真是他妈结实。”他骂道。飞机从桥面上一闪而过,东岸的高‘射’炮立即开始开火,他立即发‘射’箔条和曳光弹,并开始躲闪。
    “狮心,我的攻击失败了,由你们补充攻击。”
    “明白。”
    宋宁知道,国内的严令其不得在自卫以外的情况下攻击印度军队,新的命令一直都没有到,但是起飞时,僚机赵林还是挂载了‘激’光制导炸弹作为替补,谁都知道,现在是巴基斯坦国祚危难的时刻,他们甚至连2架f16c都已经凑不出来了。
    “团长,你只管指引目标,攻击由我来完成。”赵林鼓动道,他年纪轻轻对军法没什么概念,只要觉得做的对,不怕担责任。尤其他来了那么久,并且深陷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战绩却始终是零,负伤记录倒是有了。
    “好的,从
    正面进入攻击区,我来发‘射’‘激’光。”
    宋宁与赵林转弯准备攻击,对岸印度陆军的天空导弹雷达一直在试图锁定这两架飞机,无奈这两架姿态多变的战斗机一直在发‘射’箔条,使得雷达很难锁定他们。
    宋宁低头将显示器倍率调到3倍,他并不知道这座桥的弱点,不过从这个角度他只能攻击桥面。他打开指示吊舱电源,发‘射’‘激’光对准了桥面。
    赵林从比他高的空域进入,果断投掷下炸弹,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始终没有给对面的地空导弹半点机会。炸弹投下后,双击立即转弯。2枚炸弹‘精’确击中了大桥的桥面,将其中一段炸出了一段4米宽的豁口,大桥被分割成了两截。如果印度人铺上钢板,也许还可以冒险通过卡车,但是很在这样的桥面上是不可能通过坦克了
    

163 龙卷风降临
    远处的山坡上,阿巴德没有选择转移阵地,他的排不停地向桥头堡发‘射’榴弹。这些榴弹对装甲薄弱的步兵战车造成的伤害非常之大。
    一直在观察对岸的斯潘加发现苗头有些不对,怎么突然间形势就急转直下了?他记得炮击已经将城市夷为平地,但是那些直‘射’火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空军为什么会放任敌人飞机几次三番对大桥展开攻击?想到这些就让他火大。
    不得已他盘算着;是不是到了应该让坦克准备强行潜渡印度河的时候了?只要一个营的坦克过河,情况就会立即扭转过来。不过,在这样的‘交’火区域泅渡非常的危险。坦克过了河也不能马上投入战斗,所以潜渡是一直是他的主要选项;也是一直避免的方式。但是现在看来对面的敌人手上渐渐有了翻盘的筹码,很显然,远方的援兵正在集结中,他必须考虑所有的手段。
    “让工兵加快动作,天亮前,3座浮桥必须建好。还有,通知马卡尼少将,让他的装甲部队准备泅渡作战。”斯潘加说道。立即有人打电话,联络31师。
    印度情报部‘门’事先的情报工作非常深入,斯潘加对印度河流经信德省的每一段流域的的水文资料了如指掌,他知道,阻碍潜渡的不是深度,而是宽度,这条河的宽度超过600米,接近潜渡极限,而且长时间的水下潜渡,会让冒在水面上的通气管的移动时间非常的长,很容易被直瞄火力击中。另外,河西侧的堤岸比较陡,坦克在水下两眼一‘摸’黑,且履带失去抓地力,未必就能顺利上岸。其实这也是他派推土机先行到对岸挖掘长沟渠的原因,架设浮桥同样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开辟一片比较平缓的河滩还是很有必要的。好在印度军队的三千人已经在对岸建立了纵深300米,宽800米的一片阵地,这使得风险有所下降。
    “报告司令官,31师师长有话说。”副官说着递过话筒来。斯潘加犹豫了一下,接了过来,他知道潜渡印度河的计划一定会受到下面军官的抵制,那确实太危险了。
    “司令官你不能这样做。”电话那头,31装甲师的师长马卡尼急着喊叫起来。“这可是白虎师,是你亲手带出来的师。”
    “所以必须趁着夜‘色’,白天泅渡更危险。”斯潘加说道。
    “司令官,我发现敌人的防空火力很弱,至少应该先用伞兵,或者……用陆军航空兵。”马尼卡继续抵抗着这个命令,作为指挥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坦克在水下行走,甚至会被敌人的一‘挺’机枪干掉。
    斯潘加没有立即回应,马卡尼说的这些次要方案,都是早已经准备好的手段
    ,马卡尼本人全程参与了计划的制定,自然清清楚楚。中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