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隋-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霖忽悠完老丈人,就忙着去忽悠右侯卫那帮打算归乡的府兵。李渊却好似忘记了刚才还急吼吼的打算去收买那些民军首领,口中反反复复念叨着杨霖的那九字真言,在帐篷里来来回回的踱着步。

    门帘一闪,裴寂和温大雅联袂走了进来,李渊却恍若未闻。见此情景裴寂忍不住问道:“叔德兄,情况如何?可曾收服了你那个满脑子奸计的女婿?”

    李渊这才回过神来,却没有理会裴寂的问题,反问道:“玄真、彦弘,你们觉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策如何?”

    温大雅不愧是智谋之士,立刻追问道:“这可是杨子建那个小子出的主意?”

    裴寂不待李渊回答,便跌足道:“叔德兄又上了这小子的当了!你现在需要的不是这小子的主意,而是这个人啊!”

    裴寂急吼吼的样子居然把李渊逗乐了,他捻着胡子莞尔道:“这小子的鬼把戏老夫见得多了,如何能让他骗过去?不过依老夫看来,这小子即便算不得一条潜龙,也有了四脚蛇的模样,非凡人所能驾驭。可叹老夫如今处处受人掣肘,便有屠龙之技也是施展不得,还不如放放手,看看这个滑不留手的惫懒小子到底能折腾出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这么说叔德兄是打算放弃他了?”

    “呵呵,这怎么可能!老夫可是把摩诃室利嫁给了这个臭小子,他怎么说也算是半个李家人,想全身而退哪有那么容易?话说来了,他出的这个主意真不错!玄真、彦弘咱们好好商议商议。”

    注:关于隋朝时期女婿该如何称呼老丈人的问题,翻遍了各种资料也没找出确切的答案,唯一靠点谱的称呼好像是“丈人”,感觉叫起来怪怪的。后世跟老丈人、丈母娘叫爹叫妈的很常见,这里就同理采用了。还请考据达人们勿喷,多谢。

第九十八章挖墙脚() 
杨霖领着周大虎刚要钻右侯卫的帐篷,恰好撞上从里边出来的宋老生。杨霖没有说话,只是朝李渊的帐篷努努嘴,便与他错身而过。

    帐篷里边的那几个右侯卫的郎将似乎刚才与宋老生的谈判并不顺利,正在激烈地争吵着什么,一看到杨霖进来,立刻都站了起来,神色很是紧张。不过杨霖却视而不见,一屁股坐在了几案之后,还跟他们开起了玩笑:

    “嘿嘿,诸位将军看见了我这个大贼头,是不是手痒痒了呀?”

    为首的一位须发花白的老郎将正色道:“杨郎君休要取笑我等,按照军法,我等府兵有事为兵,无事为农,为农时有保乡卫民之责,却以军府辖地为限,越限者乃是死罪。如今我等已被王将军就地遣散,并无军职在身,晋阳亦非我等乡土所在,杨郎君在此地的所作所为干我等何事?即便是宋将军所言将我等征召至左骁卫、北上与突厥人一战之事,也属私募而非军征,若被朝廷得知我等也是死路一条,杨郎君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杨霖捏着下巴半天没说话,突然间抬头问道:“咱们先抛开朝廷律令不说,我就问你们对去干突厥人这件事怎么看?”

    老郎将傲然道:“我等身为汉家男儿,更是大隋府兵,保家卫国乃份内之事,便是抛头洒血又有何惜?只是”

    杨霖摆摆手打断他的话,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也不跟你们说什么大话,只告诉你们三件事。第一,这次去跟突厥人打这一仗,不分官、民还是我这个贼头,均属自愿,没人强迫你们去,因为我们打出的旗号就是抗突志愿军,自愿是前提。第二,我再强调一遍,此战战获自取,有功重赏,战后去留自便这个承诺始终有效。第三,想必各位也知道,如今天下大乱,处处烽烟,你们右侯卫大都出自弘农、上洛、淅阳三郡,想要返乡无非是走两条路。第一条是往西南方向经关中出潼关,第二条是直接南下横穿大半个河南,可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两条路现在都不好走。关中方面,潼关已经封闭,没有陛下、代王或是越王签发的军令任何人不得通关,请问你们有吗?而且代王正在关中征发青壮为郡兵,我估计你们要是撞到枪口上,非但不能返乡还得被抓去当兵,而且当的还不是府兵而是郡兵,谁让代王无权征召府兵呢?你们要是想走第二条路,我可以告诉你们那就是死路一条,瓦岗军已经打到了襄城,前两日收到的军报上说瓦岗大将徐世绩率军迂回拿下了渑池,已经将东都团团围困,也将你们返乡之路堵得死死的。你们要是觉得凭这万把人能硬撼瓦岗军,打通回家之路,上边的话就当我没说。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右侯卫的另一半弟兄现在已经决定跟我干这一票,而我的承诺是干掉突厥人之后,率军护送他们回家,这个承诺如今对你们也有效!如果不信你们可以问周大虎。言尽于此,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吧!”

    杨霖言罢拍拍屁股就走,又去找边军、郡兵和民军的首领,他们大都关心战后的去留问题,杨霖也就跟他们哼哼哈哈的老调重弹,一句实底也不肯交代。

    这么一圈转下来,杨霖已经口干舌燥,头晕眼花了,各方势力还在四处窜场,闭门密谋,上演着一幕幕阴谋、收买、分化的大戏,他也懒得再管,想跑回自己的中军打算睡一觉。结果他还没跑出几步,就被气急败坏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抓回来了。

    “主公啊,你现在还有闲心思满地溜达?你的墙角都快被人家挖空啦!”

    “我说老房、长孙,你俩着急也别揪我衣领子啊?说说吧,谁来挖咱墙角了,又把谁挖跑了?”

    “还能有谁?唐公和宋老生呗!你念念不忘的那些府兵可被宋老生盯上了,唐公更是生冷不忌,什么人都往自己帐下划拉,刚才张亮和小猴跟我说,已经有不少民军和郡兵的首领向唐公效忠了!”

    “嗨!就这事啊?瞧你俩大惊小怪的,我还当你俩也被人家拉走了呢。”

    “这还是小事?你是被猪油蒙了心还是骑马颠晕了头?再说了,你咋知道人家没来拉拢我俩?”

    “哎哎等会儿——我老丈人下手这么狠,连你俩都没放过?说说吧,给你们封的什么官?”

    “哼哼,何止老夫与辅机,你手下但凡有些名声的人家一个都没放过!至于老夫,刘文静许诺,任命老夫为河东军录事参军,唐公向朝廷请封从六品通议郎。辅机为唐公府幕僚,向朝廷请封正七品朝议郎!”

    “哟哟哟,听听!一个从六品,一个正七品,那个卑职是不是得拜见上官了——不对,不该叫卑职,我可是没职没品的一介草民!辅机你是文化人,你跟我说说我是应该对你俩跪拜呢,还是行个大揖就行?”

    “还跪拜?还大揖?你信不信我一巴掌抽死你!”

    “辅机你轻点抽!我错了还不行吗?咱们说正经的,你们可得帮我把咱们磨坪山的老老少少盯紧喽,少一只蚂蚱我都跟你们急!至于说其他人嘛,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们去吧。

    唉呀,你们着什么急嘛!就凭我这一肚子坏水,从来只有我占人家便宜,什么时候吃过亏?你们等着瞧好就是了。话说回来,你们这帮家伙要是被从六品、正七品的那些虚头巴脑的空炮勾走了魂,可别怪我不客气哈!唐公可是我老丈人,我一准去找他打你们的小报告,把你们当初说他的坏话通通告诉我老丈人!”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这真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杨霖好容易摆脱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个死太监,便一头钻进了后营,找他的几个亲亲小宝贝去了。

    这回磨坪山算是倾巢而出了,杨霖后宅的几个小丫头们自然也跟了过来。不过今时不比往日,杨霖要操心将近二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整天忙得脚不点地,一天下来能抽个工夫跟她们说上两句话都成了奢求,更别提卿卿我我了。如今好不容易能忙里偷闲,杨霖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刚一钻进几个丫头的寝帐,正瞧见小七在抱着一盆冻梨猛啃,小腮帮子都塞得满满当当的。杨霖一把把小七拽进怀里,怪叫道:“我的小七乖乖,你再这么吃下去就要变成一头小肥猪啦!这不眼瞅着要过年了,你说郎君要不要把你当年猪宰掉呢?”

    小七一边翻了个大白眼一边给了他一巴掌,嗔道:“臭郎君!人家为你跑了一趟雁门,好几百里路折腾下来瘦了快十斤呢!你还嫌人家胖,以后不理你了!”

    杨霖哪里惹得起小七?赶紧将连天的马屁奉上,结果小七还是不依不饶,追问道:“郎君,你这次是不是又要扔下我们姐妹自己跑出去玩?”

    “哪能呢!这回你们跟着我一起去找突厥人的麻烦。这河东的地面太邪性,遍地都是老狐狸,把你们留在他们嘴边简直比跟突厥人血拼还危险,所以你们还是跟着我走比较稳妥。”

    小七这才转怒为喜,撒着娇把吹弹得破的小脸蛋凑了过去:“郎君,人家脸上长了个痘痘,真是丑死了呢!”

    这等好机会杨霖哪里能错过?他张开大嘴对着小七的脸蛋狠狠的啵了一大口,然后美滋滋的说道:“咱家小七长的痘痘,那也是美得冒泡的痘痘”

    话音未落,杨霖就觉得耳朵根子一阵生疼——还是熟悉的感觉、熟悉的味道,除了女侠姐姐还有谁能把这揪耳朵大法使得如此出神入化?杨霖顾不上耳朵是被扭了十圈还是八圈,一回手就把一个绵软柔滑的身子也拽进了怀里,也不管什么地方凑过去又亲了香香甜甜的一大口。

    杨霖现在左拥右抱的,感觉有点危险,正想拍一拍李蔓珞这个醋妞儿的马屁,就感觉又有一阵香风拂面,一个娇小又有些青涩的身子像枚炮弹似的窜进了他的怀中,险些将杨霖连带两个丫头撞得人仰马翻。他一低头,正瞧见紧贴在他胸前的那张堪称“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的小脸,不禁有些发痴。

    自从上回在清源县城杨霖一抽疯,为了凑个大满贯连长孙嫣儿一起抱了之后,这个以往胆怯得像只小老鼠,害羞得像枝含羞草一样的小姑娘,身体里那热情似火的鲜卑人血脉就彻底的迸发出来了。只要一见到杨霖,一准跟个迷你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求抱抱,就算被醋娘子李蔓珞施展揪耳朵大法也在所不惜,害得杨霖一看见这丫头就跟做贼似的,一来他对与未成年少女过度亲热还是有些心理障碍,二来更怕被他那个准大舅哥长孙无忌逮着大卸八块

    “杨霖哥哥,马上就要到元旦了呀!”嫣儿眨巴着大眼睛笑嘻嘻的看着他,把“元旦”两个字咬得很重。

    “呃是啊,杨霖哥哥刚才还在算计把小七当年猪宰掉呢哎呦!”杨霖在嫣儿面前总是有些不自然,说话就没过脑子,自然要挨揍。

    “可是,过了元旦嫣儿就十四岁啦!”嫣儿见杨霖有些心不在焉,觉得有些委屈。

    “神马?你今年才十二,怎么过个年就十四啦?”

    “人家今年就十三岁啦!(古人算虚岁——作者注)”一看杨霖哥哥连自己的年纪都没记住,嫣儿更委屈了,眼眶里开始蓄积泪花。

    这可把杨霖给心疼坏了,赶紧连哄带劝的,可就是搞不懂嫣儿十四岁意味着啥。

    杨霖是如此白痴连李蔓珞都看不下去了,她恨恨的给了他一巴掌,嗔道:“十四岁就是将笄之年,可以谈婚论嫁啦!嫣儿妹子这是想嫁人想疯啦!”

    嫣儿闻言大羞,像只鸵鸟似的把小脑袋埋在杨霖怀里死活不肯抬头。杨霖也是感慨万千,一时间豪气大生,语无伦次的嚷道:

    “等咱们赶跑了突厥人,离开河东这个鬼地方,我就嫁!不但嫣儿要嫁,你们个个我都要嫁!”

第九十九章出征() 
大业九年腊月二十九,距离汉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元旦不过一天,可是马邑军情如火,突厥人的铁蹄已经踏入了楼烦、雁门境内,困守善阳被揍得满头是包的王仁恭更是一日三告急,所以杨霖跟李渊和宋老生商议过后,还是决定分兵三路,即刻出发北上。

    不过这三路人马可跟当初安排的有点不太一样。宋老生忙活了一大气,结果他属意的右侯卫府兵一个都没拉来,手底下还是左骁卫那两万骑兵,就是粮草辎重多了些。按照众人商议的结果,宋老生沿地势平坦、利于骑兵驱驰的西路北上,与中路的杨霖保持着五十里的距离。宋老生需要先行抢占管涔山,并消灭出现在开阳附近的突厥游骑,如果一切顺利,将与中路和东路人马于善阳城下集结,与突厥人决战。

    杨霖在中路。他手下除了磨坪山的五万人马,右侯卫的府兵们终于同意与他共进退,此外还有八千边军骑兵,民军就剩下了不足万人。中路军这不到九万人马的任务比较麻烦,按计划他们需要先行占领楼烦关和土城,在那里与突厥前锋的主力交战,然后将战线逐步推进到善阳城下。按照马邑和楼烦那里传回的消息,出现在楼烦关附近的突厥人不下五万人,后续人马数量不详,反正最硬的骨头都是留给杨霖去啃的。

    如果说杨霖是去啃骨头的,李渊的东路军就是去溜细腿的。他得提前两日出发去静乐,然后转道向东经秀容再向北,经忻口、崞县、雁门,目标是消灭西陉、桑干附近的突厥人,然后与中路和西路军在善阳汇合。李老倌之所以得拐着弯的跑冤枉路,全都是因为他太贪心,不仅把原本杨霖麾下的兵马拐跑了一半,还把在家乡等待杨霖召集的郡兵和民军全装到了自己的盘子里,就算多跑几百里路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因为这一趟走下来,不算李建成统领的留守晋阳的两万河东军,他麾下也将汇聚近十五万大军,虽然这些郡兵和民军装备、训练程度不一,战力更是良莠不齐,但是起码人多势众,看上去威风极了。

    才出发了一日就赶上了元旦,杨霖免不了下令杀猪宰羊,与众将士痛饮一番,第二日又顶风冒雪踏上了征程。路上的艰辛无需详述,五日后,杨霖的大军抵达了楼烦关。

    楼烦关位于马邑、楼烦、雁门三郡交界之地,属于秦长城的一段,地势极为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可是当杨霖的大队人马抵达楼烦关之时,别说驻军了,连老百姓都没见到一个,整个关城破败不堪,房舍也是东塌西倒,到处阴气森森,形同鬼蜮。

    杨霖将熟悉塞北地理的边军骑兵放出去找了一天,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牧民,一打听才知道,早在一个月前突厥人还没见到影子,驻守楼烦关的数百老弱残兵就一哄而散逃了个干干净净。驻军都跑了,老百姓又不傻,当然也跟着逃去了周围的高城大邑,楼烦关就成了一座空城。后来突厥人果然来了,在楼烦关搜刮了一圈没什么收获就离开了,不过隔三差五的还会回到这里躲风避雪。而且一个黄须碧睛的鲜卑牧人说,还有一支突厥人出了楼烦关往南边去了。

    这是让突厥人绕到身后去了!杨霖闻言惊出一头冷汗,赶紧派出大批斥候往南边搜索,同时遣人骑快马将这个消息通知邻近的宋老生。至于他那个老丈人还是算了吧,人家现在不知道在几百里外兴高采烈的招兵买马呢。

    一天之后,斥候传来消息,在楼烦关东南七十多里处发现了一个被突厥人洗劫的村庄,根据马蹄印以及宿营地留下的痕迹,判断这支突厥人的数量大概在三千左右,刚刚离开那个村庄不足半日。

    相比杨霖的九万人,这三千人实在有些不够看,其实不然。先不说一旦被这三千人卡住了粮道杨霖就得喝西北风,要是赶上杨霖跟正面的突厥人打得正欢,这股人突然冒出来给他后腰来一下狠的,就能要了他半条老命。就算这伙突厥人没那个脑子,只会缠住他日夜骚扰那也是谁都受不了,人家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抓不住打不着的,光烦就能把他烦死。

    杨霖正在发愁,又有斥候来报,他们在楼烦关正北三十里遭遇了百余突厥游骑,突厥人把他们当成了当地的牧人大肆围捕,结果被斥候们引进了包围圈。一番激战下来,突厥人大部被歼,但也有十余骑逃散。

    完犊子喽!背后的敌人还没解决,这下子又要把正面的大队突厥人招来了。这可咋办?杨霖没辙了,只能召集众将商议。

    众将得知了当前局势之后开始议论纷纷,最先想出辙来的当仁不让的只能是房玄龄。这货眼珠子一转就冒出来八个主意,长孙无忌再把什么据城自守、分兵阻击、投奔宋老生之类用来凑数的馊点子一剔除,杜如晦这个老神棍当场拍板:第三策!

    祖君彦这个闷葫芦写起文章,尤其是写起檄文来一杆秃笔之下能生出一万朵花来,才气纵横得那叫个一塌糊涂,可是要是让他出个主意,他老人家吭哧一宿都未必能憋出俩字。不过这回就连老祖都觉出不对劲了,结结巴巴的质疑道:“我、我军从未打过硬仗,这、这第三策到、到头来还不是得硬拼?”

    老祖的一句话让中军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杨霖纸面上有九万人,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还不到一半,而这算是能打的四万人里,除了边军和部分府兵,大部分都没见过血,更别提打硬仗了。就这样一支兵马,跟凶悍如狼的突厥人当面锣对面鼓的打上一场,能打成什么样谁的心里都没数。

    杨霖沉默良久,突然猛的一捶几案,沉声道:“外战不同于内战!以前咱们不论是官兵还是反贼,说白了都是兄弟阋墙,无论使了什么阴谋诡计,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犯不上非拼个你死我活。可是外战不同,尤其是这些突厥人脑子里还少根弦,咱们要是不敢跟他们脸对脸的以血换血、拿骨头碰骨头,就算一时把他们算计跑了,这帮蛮子也不会服气,说不定什么时候又窜回来捣乱!现在国内乱成这副熊样了,谁敢保证到时候还有人像咱们这样傻不愣登的跟他们硬拼?所以这一仗如果咱们要打,就必须得瓷瓷实实把突厥人打服!打怕!打哭!起码也得打得他们十年二十年不敢南下!否则这一仗不打也罢!”

    杨霖一番话说得武将们热血沸腾,纷纷摩拳擦掌,文官们也是若有所思。长孙无忌犹豫了半天,才出列问道:“属下不反对跟突厥人硬撼一场,只是这一仗主公有几成把握?”

    “几成把握?”杨霖挠挠头,龇牙咧嘴了半天才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