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上水手有人检查是否钩紧了敌船,有人将橡胶制成的“皮筏”推入水中。很快,船上六人跳进逃生皮筏,随手点燃大堆的引火物,便用力向接应的护卫舰划去。

    没过多久,莱州港便自南向北燃起了冲天大火。

    由于系泊区最外侧的战船尽被击毁,内侧的船全都被堵在港中,任由大火逐渐烧了过来。这个时代的战船全部是用木头建造,故而火势绵延极快,不到半个时辰,整个港口即已烧成一片赤红。

    莱州港外。

    章国炫站在裴行俭号的船艉,感受着港中扑面而来的阵阵热浪,脸上却没有任何兴奋之色——方才指挥纵火船的过程与他预想的实在差距过大,这哪儿是引火焚敌,简直比在家点炉灶还无趣……

    南直隶,吴淞口水师大营。

    这里就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华夏经济中心——上海市的北侧,同时也是黄浦江及吴淞江的出海口。不过眼下这里仅有一座不大的军港,当初之所以在这里驻扎战船,还是因为此地易于登陆,屡被倭寇所犯。

    朱琳渼得到水师莱州大捷的消息之后,便一直在这里等水师凯旋。

    码头上新修了一座四丈多高的牌楼,正面挂着鎏金大匾,上书“水师英魂”四个大字。

    牌楼两侧有千余龙卫军士兵持铳肃立,四周则是太仓、松江甚至苏州府的官员、百姓,足有六七千人在此恭迎水师。

    正午时分,吴淞口鼓号齐鸣,以邵武号为首的水师战船从东北方向缓缓驶入军港,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实则由于传统观念限制,大明军民对于水师的热情远不及步军来得强烈,否则这等全歼建虏水师主力的大胜仗,前来迎接凯旋的绝不止这几千人。

    这其中也只有朱琳渼最清楚此战的巨大意义——自此之后,北面再无强敌窥伺,大明终于可以一展宏图,扬帆大洋,从海外带回天量的物资与财富,与西方诸海军强国逐鹿全球!

    同时,在对建虏的战争中,拥有绝对制海权的大明将取得更大的军事优势。不论是补给、运兵、袭扰,水师都能对陆战产生极大的助力,往后建虏必处处受制,捉襟见肘。便是此时,朱琳渼心中已有了好几个利用水上优势,对建虏进行不对称打击的方案。

    随着邵武号行驶到距港口不到一里处,岸上的礼炮开始发出轰响,一直到水师战船在码头系停,炮声这才止住,前后足有一百响之多!

    对于这个大明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转折时刻,放多少礼炮都不为过!

    身着大红蟒袍的朱琳渼携数百官员快步向码头行去。他身后的众人向驻泊的战船望去,却无不大感惊诧——此役水师尽灭建虏大小战船四百余条,按说水师便是折损过半都不奇怪,但眼下大明水师不但一条战船都没少,却还多出了十多条船!

    他们哪里知道,这还是郑成功嫌缴获的建虏战船损伤严重或者走得太慢,从中精挑了十六条,否则仅是朝鲜水师俘获的敌船就有四十条之多。

    朱琳渼待水师将士们登岸,先朗声念过祝辞,向众官兵敬酒一杯,而后便就地开始授勋、颁发奖赏。

    首先是颁给整个水师“莱州大捷”锦旗。待郑成功接过印了国玺的赤红大旗,朱琳渼又接着高声宣布,“水师上下,每人增发半年饷银。”

    而后他示意身后兵部随员,后者忙取出一份册子,逐一念出上面的名字,足有三百多人。

    这些被点到名字的人出列另站成五排,立刻又有十多名兵部官员捧着摆满金晃晃勋章的木盘上前。

第623章 授勋() 
朱琳渼亲自从木盘中取出纯金的勋章,先颁发了为强攻莱州港炮台而阵亡的刘国轩部一百八十八名将士,由他们的主将刘国轩代领。

    朱琳渼前日便已接到水师送回的战报,详细了解过袭击莱州港的战斗过程,很清楚若非刘国轩率部拼死夺下了西岸的两座炮台,水师当时便只能选择迅速退出港口,以免被郑芝龙堵在港中。那样的话,施琅至多能击毁不到三成的敌船。

    而如果郑芝龙的舰队未被全灭,哪怕仅剩下小半战力,大明水师的主力便只能被继续牵制在北面,虽能分出一部分战船为远洋商船护航,但必然仍无法挑战和兰人在东亚海域的霸权。

    正是刘国轩所部三百二十二名将士舍生忘死强夺建虏炮台,加上恰好赶来的谢迁义军相助,方才有水师今日的完胜,有了莱州一战毁去郑芝龙九成战船的辉煌战果!如今建虏已经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水上力量了,往后即便派罗明受的长江水师便能碾压建虏水师残部,大明水师主力则似蛟龙入海,可以在全球海洋的舞台上一展拳脚了。

    可以说,这三百二十二名将士居功至伟!

    正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朱琳渼想到了后世军队最常用的方式——授勋。

    刘国轩代阵亡的将士们接过这一百八十八枚金光四射的脚踏大炮的狮子勋章,神情肃然地向辅政王敬了一礼。

    根据大明兵部新制定的功勋条例——实际上就是朱琳渼一手操办的——只有对国家有极大贡献的官兵才能获得勋章,比普通军功更为难以获得。勋章自上而下分为:金麒麟、金狮子、金豹、金虎、银虎、银熊,共六个等级。

    这些勋章代表着作为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时获勋者每年还将从朝廷领到一份不菲的奖励银,数额对应六品到一品大员俸禄。而所有获得金质勋章的人还将拥有各种特权,例如见到官员不用跪拜,甚至官员遇到金麒麟、金狮子勋章的获得者还要反过来行礼。

    朱琳渼就要要用这种方式尽量扭转大明文官轻武、以文统武的陋习,提高军人的地位和荣誉感。一个不尊重军人的国家,又怎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明末时分明军不堪一击,被虏、寇打得惨不忍睹的情况正是佐证。

    待刘国轩把阵亡将士的勋章郑重交给身旁侍卫,朱琳渼随即拿起一枚脚踩火炮、口衔刀剑的金麒麟,将其别在刘国轩胸前。

    他又望了眼停在远处的那艘至少有三百多吨的盖伦战船——水师刚从莱州缴获的“乾胜”号——拍了拍刘国轩的肩膀,满意道:“做的不错!”

    刘国轩忙立正敬礼,“谢辅政王殿下,皆是将士用命,末将不敢居功!”

    朱琳渼点头笑道,“你放心,有功者朝廷绝不会吝惜封赏。”遂又拿起另一枚金麒麟,走到刘国轩副将面前,将勋章挂在他胸前的绷带上——此将虽腹部中弹,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正被两名士兵抬着来此领受勋章。

    其后朱琳渼为其余的百余名将士颁了金狮子勋章,谢迁获金虎勋章,其麾下另有七名作战勇猛的士卒则获得银虎勋章。

    至授勋结束,朱琳渼继而率众往吴淞县而去,那里已备好了丰盛的庆功宴。大队人马刚走到县城门口,便有快马飞驰而来,看衣着却是锦衣卫。

    那骑手问明了辅政王所在,又快步上前,将一只信筒交在石霖手中。

    朱琳渼接过信筒,取出其中白色锦布展开,竟是卞玉京写来的密信,内容颇为简单:贫道敬叩辅政王殿下。贫道挚友陈沅,前番舍身鸩杀大奸吴三桂于扬州,后因无从脱身,自饮毒殉国。如今国贼既去,盼殿下早复江北!落款是“卞赛”二字。

    卞玉京顾及好友名节,自不愿说她是为卖国贼殉情而死,以其所行壮举,算是殉国也不为过。

    朱琳渼收起密信,心中震惊至极,陈沅便是陈圆圆的大名,她竟然杀了吴三桂!

    由于多铎严令紧闭扬州城门,吴三桂被杀的之事尚无人得知,若非逃出了扬州的卞玉京寻到泰州锦衣卫送来密信,这消息怕是还会被隐瞒一两个月。

    吴三桂这一死,江北三万关宁精锐群龙无首之下,至少也会士气大挫,甚至四分五裂也不无可能。朱琳渼为除去一支强敌而欣喜的同时,也为陈圆圆感叹不已。谁能想到,这个历史上仅留下“花瓶”之名的女子,竟能如此大义凛然,不惜己命,毒杀国贼。

    她一个人的死,至少能令明军在战场上减少数千人的伤亡!更重要的是,大明攻伐江北的阻力将大为减少,兵力部署方面也会远比原先从容得多。加上水师刚刚全歼了建虏水师,整个北伐的局面已变得极为明朗。

    朱琳渼不禁长叹一声,这山河飘摇的明末,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手掌重兵的军官多为荣华富贵而投虏卖国,而像是卞玉京、陈圆圆、柳如是等风尘女子却心系天下,甚至甘愿为国家民族献出生命,真是令人唏嘘。

    他遂问那送信的锦衣卫,“卞姑娘此时人在何处?”

    “回殿下,她只说要往北去,承好友遗志,继续为朝廷效力。至于具体所在,属下实在不知。”

    北去?是山东还是北直隶?朱琳渼皱了皱眉,乱世之下,她一个弱女子在建虏占领区奔波,这危险性不言而喻。他又吩咐那锦衣卫,“通令江北锦衣卫,尽快找到卞姑娘下落。她若不愿返回江南,也要尽力维护她的安全。”

    “属下遵令!”

    莱州大捷的庆功宴上,朱琳渼对郑成功说了陈圆圆刺杀吴三桂之事,后者也是极为惊讶,“这陈姑娘大义报国,简直堪比上万精兵!若非卞姑娘送来密信,末将便是得知了吴三桂身死扬州的消息,也定会以为乃是建虏朝廷对其手握重兵而多有猜疑,才将其除去,怎会想到却是一介女子手刃……”

    “等等!”苏承羽忽而眼前一亮,“你是说,清廷猜疑吴三桂?”

第624章 “十八芝”复起() 
郑成功忙拱手道:“回殿下,吴三桂降虏后视关宁军作禁脔,针扎不进水泼不入。多尔衮一直担心他会造反,才将关宁军置于锦州不用,此番若非江南战局不利,断不会调吴三桂入扬州。”

    “连你这个‘敌将’都知道清廷对吴三桂存有它念,那关宁军士卒必更是同样心思。”朱琳渼闻言微眯双眼,“我们倒是可以借此谋划一二,给江北的建虏寻些麻烦……”

    他很快思忖计定,吩咐石霖取来纸笔,就在庆功宴的桌上写下一份密令,又让快马火速给顾炎武送了去。

    ……

    沙门岛乃是山东登州府以北的长岛三十二岛之一,时下作流放囚犯之用,虽甚是荒僻,却还算有些供人立足之地。

    天色已经渐暗,郑渡这才令人小心靠近岛边,直到他远远望见“旭威”号的身影,这才略松了口气,忙带着十多名心腹划小艇登陆。

    莱州港遭明军袭击之后,他已在海上漂泊了十来天才好容易和五叔联络上。待他看到早已候在岸边的郑芝豹,差点儿喜极而泣,忙紧跑几步上前,语气焦急道:“五叔,朝中情况如何?定有言官参我吧?您可一定要在爹那里帮我求情……”

    郑芝豹垂头哀叹一声,“还求甚的情,大哥他……已被刑部下了狱,恐怕情况不妙啊。”

    郑渡闻言大惊,失声道:“到底怎么回事?爹会不会有事儿?!”

    “你可知水师在莱州损失几何?”

    “当、当甚是惨重吧……”

    “哎!”郑芝豹颓然点头,“明军在港中放火,共烧去大小战船三百八十多条,水师,算是名存实亡了。

    “那日大哥座船被击毁,幸有一哨船将他救起,这才得以重伤归营。谁料李德淳这厮为脱守莱州不利之责,竟当场将大哥绑了押去北京,又诬他勾结南明,纵敌袭港。

    “随后又有言官参大哥容郑森事敌,必与朱明多有往来。而莱州大败之后,朝廷正欲找人受过,于是便定了大哥通敌大罪!”

    “糟了,这些全完了……”郑渡惊得脸色惨白,差点儿跌坐在地上。呆了半晌,他突然用力抓住郑芝豹的胳膊,声音颤抖道:“五叔,我们……我们往后要怎么办才好?!”

    郑芝豹也是脸色阴沉,“我听闻上个月多铎为夺关宁军军权,竟鸠杀了平西王。看来战局不利之下,满人对汉将皆存疑心,此次朝廷定不会给我郑家留生路……”

    “大哥被抓之后,我得登州府至交传讯,说已有不少朝臣开始弹劾你我乃至郑家旧部。于是我忙连夜带了细软离开莱州。”他皱眉远眺山东方向,“这陆上恐怕是回不去了。我郑氏自海上起家,说不得此番还要再拾旧业才行……”

    “旧业?”郑渡一愣,“五叔是说,做……海寇?”他看了眼身后那条“旭威”号,缓缓点头道,“对,有了这条夹板船,加上我带来的三条艍船,东海范围无人能敌。加上日本那边我郑家也多有交情,我们必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郑芝豹见他同意,也是心下松了口气。他之所以费力寻到郑渡,就是看中了其郑芝龙嫡子的身份——郑森已被郑芝龙逐出族谱了——只要有这个侄子在,郑氏旧部必会闻风来投,用不了多久,自己便能聚起一支极具实力的队伍!

    二人商议已定,次日便率一众心腹家将袭破了沙门岛驻军大营——这里实则只有一百来人的狱卒,“旭威”号炮声一响他们便散了。

    而后郑芝豹将岛上给养全部搬上了船,又大肆招揽流放的囚徒入伙,最终带着四条战船及上千人手,挂出郑芝龙做海盗时用过的“十八芝”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往朝鲜南部驶去。

    ……

    朱琳渼那边安排好了水师修整的事宜,便立刻赶回了南京。

    他先去觐见了天子,见朱琳源睁开了眼睛,心中也是颇为高兴。

    原本皇帝年幼,便免不了主少国疑,先前又一直昏迷不醒,更令大明上下心中没底。如今他逐渐好转,倒也算是大明之福,加上战局不断朝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发展,往后泰征朝的凝聚力、号召力必然越来越强,国家也定能愈发强盛,中兴再不是美好的梦想了!

    而后他又召集一应心腹官员,安排了明天朝会上所要商讨的重要事宜。说是商讨,其实大部分都已基本谋定,只是在朝会上向朝臣们通报一下而已。

    经过近半年来迁都及土改等一系列事情,朱琳渼如今已开始有意绕开老迈、守旧的内阁,重要朝政都是由自己的班底着手处理。这种情况可能要一直持续到他为内阁“大换血”之后才会改变了。

    次日朝会,首先是兵部侍郎张家玉出班恭贺水师莱州大捷,为建功的水师将士们请封请赏,其实就是把朱琳渼前几日授勋的名单念了一遍。

    众朝臣也是纷纷跟着道贺,盛赞水师的秒语佳句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待朝堂上赞声稍停,兵部郎中李晖又公布了吴三桂的死讯,不过处于保护卞玉京的目的,只说是建虏内部倾轧所致。

    随即便有兵部官员纷纷表示应趁大捷,士气正旺之际,挥师北渡长江,收复南直隶以北的扬州等地。

    北伐收复失地乃是大明举国所盼,加上先前接连大捷,令众臣信心大增,朝上立刻一片附议之声,并有不少文官提出了些钱粮、辎重供应方面的建议,一时间众人皆是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当然,这些也都是朱琳渼既定的方略,只是北伐大计会涉及大明的方方面面,耗费也必定极大,还是需要在朝廷上造造势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提振朝廷上下的士气。

    正当朝堂上因大捷与北伐等事激动不已之际,曾剑瞄了眼朱琳渼,见后者微微点头示意,忙轻咳了一声,捧笏而出,朗声道:“臣启辅政王殿下,前番忠贞侯所部白杆军招抚四川献寇上万人马,又连破阆中、广元、宁羌等重镇,兵围汉中,致蜀地大定,战功显赫。臣请加封有功之臣,已彰天子隆恩。”

    他没等诸臣反应过来,又立刻接道:“另,湖广之地亦屡受东虏侵袭,何督堂率兵镇守,始终不辍。又有忠贞营李将军、高将军从旁襄助,克敌制胜,皆功不可没。臣还请加封楚地功臣。”

第625章 定广侯() 
徐尔路随即出班揖道:“曾大人所言极是,正朝廷用人之际,当赏罚分明。臣也请封忠贞侯、何督堂及忠贞营诸将。”

    他作为礼部侍郎,这便算是代礼部表态了。

    “朝廷北渡破虏在即,封赏有功将领可大振士气!”余新也站出来接道,“臣附议。”

    如今朱琳渼在朝中已有了不少“自己人”,曾剑、徐尔路他们起了个头,立刻就有大批朝臣跟着表示,“附议。”

    朱琳渼此举就是要借着川北、莱州大捷之势,将何腾蛟与秦良玉等人“打包”加封。

    他当即从谏如流,“诸位大人所言极是,实则我也早有此意。西南、湖广皆仗几位良将所镇,方有今日之稳固,合当早彰功臣为宜!”

    他又清了清嗓子,郎声道:“忠贞侯,久镇蜀地御虏,又抚张献忠部,复于川北大破豪格虏贼,浩浩之功!进封蜀国公。

    “李过、高一功,克复荆州重镇,数度兵援岳州,现围襄阳虏贼,战功彪炳。分别加封忠毅伯、忠威伯。

    “何腾蛟,守御湖广,使其不为虏所乘,并为朝廷操练大军十万,功不可没。晋定广侯,封地兴宁。

    “着吏部、礼部尽快准备晋封所需各项事宜、用度,并呈奏内阁批复。”

    朝臣们闻言不禁纷纷相互对视,不少人更是低声议论起来,“辅政王这是要打算解决湖广了!”

    “可不是。那秦良玉、李过、高一功,那都是实打实的战功,封赏颇为恰当。而何腾蛟这算什么战功?”

    说到此处,众人皆是不屑一笑。谁不知道何腾蛟守湖广,被建虏一路打到了岳州,若非忠贞营顶着,怕是早已城破。至于什么操练十万大军,谁不知道那是他为割据一方练的私兵?

    又有人小声道:“如今辅政王加升他定广侯,封去临近江西的兴宁,是要用赣军盯着他。”

    “没错,此乃明升暗降,夺其兵权。”

    “只是,湖广还有十万人马,万一何氏……”

    “如今还要渡江北伐,若湖广那边闹出什么乱子,可是大为不妙啊。”

    余新、赵士超等兵部参谋司的人听到议论,却是心中暗笑。如今郑芝龙战船尽灭,大明水师随时可以分出力量入长江助战。而湖广四周已备好了兵马,只要何腾蛟稍有不臣之意,忠贞营立刻便会切断长沙和武昌的联系,同时几路兵马合围武昌,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