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太子建的府邸,但却被拒于门外,一位太子的随身护卫说,太子特别吩咐,不见伍公子!伍子胥陈说此事大紧急,非见太子不可。那护卫毫不退让,再三阻拦,伍子胥拔出了剑。
这时里头却依稀传来女子的吃吃笑声。
两位护卫闻声过来相助,并好言劝道:“公子请回,太子特意交代,不见公子!”
这三个护卫都是当时太子建奔宋时所一直随护的,伍子胥自然知道他们与太子建的关系程度。但是他一想到危险的明天,他就不能不往里头闯了!
“住手!”剑刃相交之声方起,里头突然有人喝止。这时太子建走了出来。
“子胥,又有何事?”他说。
“在下以为太子……万万不可行哪!”伍子胥见身边有人,说话不便,但又怕太子不给机会,也就如此含糊说道。不过太子自然听得明白。
“什么可行和不可行的?进来喝杯酒吧!噢,刚才语嫣和素娥姑娘还说到公子,精通音律,擅长吹箫——咦,伍公子怎么没带上那支紫竹箫?”
“伍员哪还有此闲情?”
这时只见那红衣女和绿衣女已经面带微笑,翩然立于身前了。
“公子请!”绿衣女说。
“子胥请入座,且饮酒,听琴观舞,岂不乐之?”太子建说。
“伍员就希望过了明日,与太子再作天下游,不也是快乐吗?”
太子建却摇头道:“彼乐不如此乐也!”
红衣女大笑,“王子,公子,说什么呀!进来吧!”
伍子胥却退了一步。随即像决定了什么,拱手道:“既然太子乐此不疲,那在下告辞!”
这话居然没让太子动怒,好像伍子胥就此退去,他很是巴不得的样子。“悉听尊便!”他说。
伍子胥对他彻底失望了。
郑国的街头,红男绿女,情欲在泛滥着。伍子胥更加觉得自己实在不该到这里来,太子又怎么样?难道说太子在哪里,就理所应当奔哪里么?就没有自己的正确选择么?
回到屋子里静静地想,也许立即离开,才是明智的。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吴国,干嘛不就此行动呢?他不能让父兄等待太久哪!况且滞留在郑国,多一天,就有多一天的危险。太子建迟早要出事,那么自己在郑国,就只能随之作为殉葬品了!
可是既然知道太子建迟早要出事,自己却在这样紧要关头飘然离去,这岂是我伍员的作为!
他这样子七上八下的,又消磨掉了一个夜晚。后来也终于想通了,太子建之昏君状,实在是做给郑定公看的,企图以此麻痹郑王。这样想来,太子建也不乏阴险呢。跟这样阴险的人,他还能继续相处么?
午后假寐的时候,他为一个梦而差点跳了起来。他梦见了友人申包胥,梦里的申包胥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欲图加害于他。友人是怎样地变成了奸人呢?人心真得是如此深不可测?伍子胥在申包胥的奸笑声中饮刃于血泊里,最后奋命的挣扎,让他从梦中醒来。醒来之后他还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他的情绪恍若从高山沉没于江底,许久才叹了口气,顷刻间他几乎是非常绝望,难道说这人寰四处,真得尽是奸恶小人吗?
他于是又想到了太子建,想到了郑定公。
黄昏总是如期来临。伍子胥感觉得到巨大的危险,就如同那落日一步步地只能往下坠地。太子说了,就今夜举事。天还没断黑,居于室,他突然觉得心惊肉跳,坐不宁,起而思之,太子危矣。但再谏无益,若从其计,必一同毕命于此,徒死也无益,不如离去,悄悄离去吧!自己想法报仇便是!伍子胥觉得将父兄之仇,寄托于一位并无深谋远虑的太子身上,只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只能是靠山山倒,靠地地陷。何必依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了!
伍子胥正在心想再稍后借夜色遁离,也不必跟郑定公辞行了。这时却听到外面有声音说:“大王有请伍公子赴宴!”这时候请宴!他心中不祥之感升了上来。会不会是太子之通晋谋郑之事已经败露呢?
才走到屋外边,就见到两个带刀护卫已经在前头候着了。伍子胥一拱手说:“多谢!请稍候,容在下进屋整衣取物……”
“不必了!大王说马上就要开宴……”那护卫说话声音甚是僵硬。
“在下只是带上那支紫竹箫……”伍子胥反应迅速,回应道。
带刀护卫这才点头。见此光景,伍子胥明白了。他一进屋子,便飞速佩剑背弓,带上箭袋,还有紫竹箫。这时已经听到护卫过来的脚步声。他打开窗子,纵身自窗而下,然后由府邸后面的一个侧门,逃逸而出。原来这伍子胥自从进得这个府邸之后,就一直没有放下戒心,事先借散心闲步,已经对房屋的门户走向都了然于心。所以他这才轻车熟路,遁出府去。
街上已经也换了情形,伍子胥感觉仿佛是那日到宋国睢阳的情景,一些军士往来频繁,城中似是在搜捕什么人。幸好天已经黑了下来,伍子胥还可借此隐蔽,他一路东躲西藏,奇*|*书^|^网稍稍有些后悔自己干嘛不先行离去。
眼前不远就是出城的路,可是城门口那边好像有不少军士守在那边,伍子胥明显嗅出了一些不对的气味来了。但要舍此,又无他途。正犹豫间,突然从身后驶过的一辆马车里边,伸出了一只玉腕,将他抓个正着,说:“快,上车!”伍子胥一震,眼角扫过,仿佛是绿衣女,但此时已经间不容发,他也只有上车。
车上的布帘拉闭了,他马上就感觉一股香气,盈满于鼻息之间了。而一双眼波,更是盈盈在焉,虽说无语,已经关情。
果真是她!
马车却不往城门那边奔行,竟然转到另一条道上去。“姑娘……”他说。
“叫我素娥吧!”
“啊,素娥姑娘,你这是载我去何处?”
“公子莫非以为本姑娘会害你?”
“不!不过……”
“刚才那情形,公子不会不知道!想出城门,难哪!公子知道么?本来素娥是想把公子往王府里送……”
伍子胥听此,大吃一惊。“素娥姑娘莫非……”
“素娥本来就是王宫里的女人,现在王命已了,素娥自然是要回到王宫里去呢!”
这绿衣女子讲的话,让伍子胥听得似懂非懂的,但他终于问道:“素娥姑娘不想回到王子建的身旁?”
“王子吗?哎,可惜呀!素娥再也回不到王子的身旁了!”
“这又是为何?”
绿衣女突然噗哧一笑,“素娥就想救你呀!救了你,还能跟王子一起么?公子难道真得对眼下形势一无所知么?素娥以为公子既然想离开郑国,又为何还关心那王子呢?公子不是跟他不相与谋吗?”
“这些事,她又如何知道……?”伍子胥压不住心中的惊疑。
他又一次回到了当初的感觉,他不敢问太子建的情况了。难道说自己与太子的背离,都让旁观者看得如此清楚了。或者就是太子建酒后无意透露给她的,一定是这样,哎!如果是这样,那么她又为何出现?她究竟是什么人?她是想帮我,还是害我?
再看那绿衣女,只是双眼盈盈以对,却不言语。
“素娥姑娘,多谢你载我这一程!伍员就此下车!”当马车驶到另一城门附近时,伍子胥拱手告辞。
“公子请勿太性急!这里是南门,现在盘查得也很紧!公子都没看出来么?”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却不下车,意思是让伍子胥看个明白。果然那边也尽是军士。
“那姑娘将把伍员带往何处?”
“素娥在城西原有一住处,自进王宫后多时没居住,公子不如就先暂住那里,待日后风声平息,再由西门出城不迟。不知尊意如何?”
见伍子胥点头,马车便往城西驶去。不久店肆见少,路人渐稀,一路上唯车轮声轧轧,风烟滚滚,伍子胥一直想说话,但又不知如何说起。
马车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
“伍公子,请下车!”绿衣女笑道。自上车至今,姑娘还是第一次微笑。这表示着什么呢?莫非是表示现在已经安全了,还是……?
无意中看天上,竟然是一轮月色,而眼前立着的一座土木房舍,就是今夜的歇宿地了。那么明日呢?
绿衣女将他带进屋厅,安排他坐下,这才说:“公子尽可放心,这里甚是安全,请先稍事歇息,容素娥进去收拾一下房间。”
花姿倩影一晃而不见,耳边却又响起马蹄和车轮的交响。伍子胥心有所动,这马车怎么就走了,那……这绿衣女……?
他心中突然有了几许烦恼。忖度这一回要想出郑国,只怕还会比当初出离宋国更艰难十倍。而且太子建……他到底怎样了?虽说只怕是凶多吉少,但是伍子胥在没得到确实消息之前,对他还存有一些幻想。自己也不明白,既与他背离,为何还对他如此关切。
第二十章 诱惑
伍子胥正这么心头空落之时,美人袅袅娜娜,出而近前。她手上捧着一些酒具和肴食,置放于他面前案上。然后又转身子。
“素娥姑娘……”
“公子,房间已整理清楚。素娥进去取酒即来!”说着,又如一阵风,香气缭绕于室,而玉人却消失在视野。
等到绿衣女把一壶酒端到案上之后,伍子胥再也忍不住了,“素娥姑娘,王子现在何处?”他问。
绿衣女微启朱唇:“素娥跟公子一起,又如何知晓现在王子消息,不过素娥离开,眼见嫣红带着王子,往赴大王酒宴的!”
“是王子带着嫣红……吧!”伍子胥觉得她语意不清。
“哦,对,对!就是那个红衣女!”绿衣女连声应诺,而那双眼睛,又盈盈不语了。
她的手却不停,她在给他斟酒。
“素娥姑娘可自便,伍员糊涂,就想一人独处。”他说。
“公子有何糊涂?”绿衣女却不恼。
“在下至此,尚不知此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难道还不糊涂吗?”
“公子欲知详情,何不与素娥同饮三爵?素娥自然无所不言。——公子请!”
伍子胥无奈,只好陪着她饮酒,虽说美人近在咫尺,他的心却放飞于天涯。
三爵已尽,绿衣女的一张粉脸,已经泛出一片红晕。
“素娥姑娘!”伍子胥耐住性情,又一次提醒道。
“伍公子,酒过三爵,应当歌舞助兴!琴箫相和!今素娥身边无琴在侧,不能与公子琴箫和鸣,不如由素娥歌舞,公子吹箫,如何?”
“素娥姑娘,酒肉之宴,歌舞之乐,非伍员之所好!伍员有诸多疑问,还望姑娘知无不言,据实相告。”伍子胥拱手道。
“我心不乐,何以相告?”素娥却突然嗔道。她手上的绿丝绢向他脸上丢了一下,又收回手中,而眉睫间似有许多幽怨。
“那……”
“伍公子,我歌舞,你吹箫,我快乐了,就详情告知!可否。”
伍子胥无奈,心恨这女子真难缠,但又实在拿她没办法,于是取出那支紫竹箫。素娥一脸得意之色。随后,她朱唇启处,歌音已出,正是郑歌《有女同车》,而翩翩舞姿亦相随而徘徊。伍子胥依那日夜宴上之曲调,以箫和之。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素娥的舞姿曼妙,匪夷所思,那盈盈眼波,那翩翩燕影,前前后后,缠绕不离,长袖奔了过来,媚眼掉了过来,娇喘也过来了……
突然她的美妙身姿,一下子竟然扑向跪坐于一边凝神吹奏的伍子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的脖子已经被一双柔荑所缠绕了,而粉面红唇,更在眼前无语而邀欢。
郑国的音乐使人心魄游弋。郑国的美女更是让人销魂迷情。但是伍子胥只有钢铁志而无风月心。
他甚至对眼前这位名叫素娥的郑国宫廷歌伎感到十分厌倦。想到她先时以美色诱惑太子建,而现在又同样这般地诱惑自己,不禁生出诸多反感与怒气来。他挣了身子起来。
“素娥姑娘,请放庄重些!”
“不知子胥公子还要怎样侍候才会惬意?”说着,仍递以眼波,并无半点羞惭之色。
伍子胥收了紫竹箫,端起酒壶,往自己的酒爵上斟酒,连饮了两爵,这才转身,就要往外走去。
“子胥公子别走!”那绿衣女身子一晃,却就拦在了他的面前。
“走开!”伍子胥喝道。
“公子就这么讨厌素娥?你怎么不动心?你怎么一点也不懂我的心?”
“你已经跟随了王子建,这样就不可以!”
“但那不是我心之所愿!是大王将我赐予他的。大王本来是想将素娥赐予公子,可是……我恨你,子胥公子!”
伍子胥无言了。美女让人留恋,但是伍子胥一心只在复仇。是复仇让他觉得活着有意义。现在他只想如何才能更早一些离开郑国。他又岂能留恋这种风月情梦。
可是她哭了。红颜泪,是对男人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伍子胥的心软了。
他想到了她的好处,她担着风险用马车载着他到城西,又让他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帮了他。而且她对他有情!
所以……有些事,也不能怪她。
可怜的素娥!
他的心变得柔软的时候,她的一双眼睛却变得充满蛊惑了。他没有想到更大的考验就在眼前。美女的世界又一次横亘在他的去路。烛红摇影中,美人在榻,美不胜收。他觉得脂粉气息把自己的呼吸都堵住了,那是美得让人心醉的情景。伍子胥觉得很不习惯,他却也有点飘飘然,他有点奇怪,自己到底是怎么啦?自己的心里,好像燃烧着熊熊烈火,而且渴望燃烧……
那个美人,似颦似笑,若远似近,只要拥有了她,就可以充分燃烧……
燃烧的渴望是如此强烈!
可是为什么突然起了一声霹雳!而且这时,父兄的淋漓鲜血就在眼前,甚至还不止是父兄的鲜血……
他的心情突然无尽地哀伤了。
燃烧的渴望因无尽的哀伤而消解了。伍子胥这才惕然清醒,这时他明显感觉到了素娥递过来的淫笑。她已经决定了一件事,她就要让他困在这样温柔的阵局之中。
伍子胥往后退了两步,他不明白先前自己为何如此,但他可以明白的是这绿衣女很不寻常。自己竟然在顷刻间,意志将为她所控制。他曾听说有一种巫术就是这样,让人在幻觉之中失去意志。
“说吧,王子建在哪儿?你们把王子建怎么啦?”
伍子胥问道,他的最初的直觉又回来了,让他终于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了。他也不能带着这种疑惑上路往奔吴国。
“他死了!王子建死了!”她说。
伍子胥的头嗡得一声,他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他又觉得她说话有漏洞,便说道,“他怎么会死了?你不是说眼见嫣红带着王子,往赴大王酒宴的?”
“对!嫣红带着的,那是王子建的人头!”素娥说话的表情带着某种残忍。
有一种雷声在他的心头炸开了。他的眼睛红了,“你们,你们!是你们杀了王子建,对不?是你们杀了王子建!”
他拔出了剑。
那素娥却不怯,“他的事,瞒不过大王……所以……”
她没往下说的时候,就被他截断了,“所以郑王就让你们陪侍王子建,然后获取他的罪证……”
“正是如此!可是当外面的消息已经暴露了之后,王子建知道事情败露,所以就引剑自刎了。当时是嫣红说的,她说,王子一定是还在作梦吧,就等着今晚开城门,来个里应外合吗?晋国的军队一定是快到了吧!可是这些,大王都知道了!她说完,王子建才如此,不是我的缘故……”
她看到剑逼来,又往后退,说:“王子建是咎由自取,他要是不想与晋国联手害郑王,郑王还是把他待如上宾。而且郑王非常器重公子,他知道这事与公子无关,公子就留下吧,不要再往天涯,这里就是你的故乡!……”
她含笑着说,温柔之中有恐怖的威胁,她是灿烂明媚的,可又是幽暗阴晦的。这女子美貌之下的近乎恶毒的东西,是常人所难以想像的。
“妖女!”
伍子胥终于明白了,眼前这位美丽的女子,正是杀死太子建的其中一位。她竟然还在这里卖弄风情,而且还劝诱他,为郑王服务。也许这是骗局,诱杀才是真的!就算不是骗局,真得想让他当郑国的子产,他可以吗?郑王根本不会借兵相助,那么在此做官,即便得到重用,又有何意义呢?
他的剑直奔素娥而去。
她的袖子舞了起来,然后旋转了起来,他的眼前缭乱了起来。他仿佛是遇到了一个战阵,一个永远也破不了的战阵。
他突然急中生智,装作是弃而离去,他转身欲往屋子外边奔去。这时她一急,匆忙就过来拦截,而这时剑光一闪,剑刃已经扎进了她的身子。
巫术终究对付不了正义之剑。长袖战阵消散了,她的身子软了下去。
“你好……好狠心……”她说,已经没有了恶毒的目光,只有深深的幽怨,盈盈如醉。
伍子胥突然俯下身去,抚着她渐渐生冷的身子。她没有责备他,只是靠着他,好像偎着他睡熟了。
只有血最真实,没有隐瞒,伍子胥的身衣被血染红了,那红色又渐渐变得紫色。可怜绿衣女,已经一命,香消玉殒了。
伍子胥脱了衣服,就让这衣服,陪着她到地下吧。
走吧,壮士自有千里万里路。
伍子胥又一次突围了。
至此,他已经穿越了三位美女温情的包围,朝着男儿汉的复仇之路勇往直前。
但此时,他的心老得就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的枯槁的躯壳。
第二十一章 大漠
伍子胥终于离了宅舍,潜往城门方向。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不过眼下是深夜,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夜行的他倒有好处,而且城西这一带较为僻静。城门自然是关闭着的,不过这难不倒武功高强的伍子胥,他要提防的却是人,那些守城军士。这时正是他们防守最为松懈的时候。于是伍子胥选了个点,伏在一边,瞅了个空子,紧贴城墙,如壁虎爬行到中段,然后借力上纵,上了城头。见没被察觉,这才小心翼翼下到城外平地。眼前就是官道,由东前行,就是去陈国的路。现在伍子胥欲往吴国,那就只有由此往东经宛丘,然后过楚地昭关,而后才是通往吴国的水路。又是千里的行程呢。
他的雄心有一顷刻高高举起,他的眼前仿佛已经是面对那浩浩大江了。
但是他不能这样走,一旦被察觉,追兵很快就会赶到。
伍子胥决定先往北,再折东。但往北行可能是匪夷所思,那必须跋涉过大漠,要几天几夜在茫茫大漠之中跋涉,然后往东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