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倒是从老哈的嘴里问到了那个年轻值守官的情况,那小子名叫韩虎,字承赞,让张骏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是韩璞的小儿子。中军的匠作所已经成了与世隔绝的地方,根本见不到他的人影,只好在心里给他默哀了。
张茂对马蹄铁这一发明什么话都没有,仿佛就像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但张骏明白,家贼不除,若是大张旗鼓的打造马蹄铁,恐怕不到一个月汉国就全部换装了,与资敌没什么区别,所以现在只能严格保密。
如此,时间飞快流逝,除了姐姐念奴来看望过,就只有彩蛱经常送些府里的吃食。张骏也不小气,不论有多少,都分给身边将士一同享用。搞到后来,老哈和几个其他将领变成了这小帐篷的常客,逼得张骏没办法,直接让彩蛱不要用食盒送了,改换为马车拉吧。
当然,好处不能少了韩璞那一份,毕竟年纪大了,得吃点好的。
每日下来,张骏除了整理文书,就是到各军去旁观兵士的训练,偶尔参加一场蹴鞠,过得很是充实。
一转眼,秋去冬来,军中的气氛也越来越沉重。眼看就要到月底了,凉州的秋收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知情人都明白,战争的脚步近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一章 出征()
建兴九年冬,十二月初一,夜。
时节正是元辰,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大凉使持节、平西将军、州牧张茂,密令镇东将军行中军护军将军事韩璞攻汉,此战目的是先发制人,速战速决,尽可能占下布有陇西、南安二郡的秦州之地。
抚军将军、武威太守、霸城侯张骏以赞画的身份随军出征,在众将士眼中,这是他们少主的一次镀金之旅。
许是担忧张骏的安危,张茂允许他携部曲入营。张骏也没客气,将他府中的十一名部曲连同胡硕共抽调了八人在身边听用,另三人则负责主持侯府的防卫。
校场上,近前把裹了松油的火把熊熊燃烧,将周遭点亮,宛如白昼一般。五千骁骑军将士顶盔披甲,牵着战马,列阵在前。其后是千辆辎重大车,整齐排列。
在最前面,临时搭建的拜将台上,一场不算盛大却十分庄重的拜将仪式正在举行。
张茂身穿金甲,发丝被一丝不苟地系在脑后,簪成圆箍。他的对面,护军将军韩璞身着银甲,垂手而立。只听张茂道:“此次出征,关系到大凉兴衰,成则吾可一展东向之志;败则动摇国本,社稷倾覆。万望将军以凉州百万军民为念,克敌制胜。待到将军凯旋归来,吾必亲率文武,郊迎犒军!”
韩璞动容,跪拜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此行,定连克连捷,不负大将军期许。”
“好,好,好!”张茂激动道:“那吾便预祝将军旗开得胜,马到功成!”言罢,他一伸手,有侍卫奉上一小匣,张茂拿过,小心打开,只见里面正躺着一只剖成了一半的青铜睡虎。
张茂取出,交付给韩璞。韩璞小心接过,从怀里也取出一半,两虎相并,严丝合缝。
张茂点点头,让到一边。韩璞起身,来到台前,举起完整的虎符,高声道:“奉大将军令,骁骑军出发!”
“遵命!”五千将士领命,以队为单位徐徐出动,辎重大车紧随其后,人马相继,形成了一条巨龙。
“骏儿!”张茂观看着军列缓缓而出,朝着远处的火光中招了招手。
片刻,同样一身金色光明铠的少年郎君快步走了过来,正是张骏。
“大将军!”张骏来到张茂身前,抱拳道:“恕侄儿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张茂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竟然虎目含泪,红了眼圈。他替张骏紧了紧腰绳,又仔细替侄儿检查了武备,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他长叹一声,稳定住情绪,把着张骏的肩头,道:“大兄若是能看到骏儿今番模样,该有多好。”
无数记忆瞬间交织在心头,张骏流泪道:“阿父,耶耶在天有灵,必然是看到了。”
“嗯!”张茂点点头,又严肃道:“此次出征,一切皆要听从军令,若有违逆,便是叔父也救不了你,你可知道!”
“侄儿知道!”张军顿首,道:“叔父放心,侄儿定当遵从韩护军将令。”
“去吧”张茂摆了摆手。
可待看到张骏转身离去,又忍不住道:“注意安全”
张骏回身,郑重一拜,便翻身上马,跟着队伍远远离去。
“大将军。”这时,韩璞也催马而至,抱拳道:“大将军,末将也去了!”
张茂点头道:“去吧!”
“是!”韩璞得令,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全军加速疾行!”
“全军加速疾行!”
一骑骑传令小校挥舞着令旗大声催促,张骏也带着侍卫紧紧跟随。突然,一抹熟悉的绛红色闪入眼帘,他猛地扭头望去,正是念奴!
只见她也是一身戎装,外罩着绛红色的斗篷,精致的兜鍪环抱在胸,静静地坐在马背上,看着大军行进。
张骏不能呼喊,只能扭着头,一直看着姊姊,然后再慢慢消失在视线里。
“姊姊必然是来送吾的,不知她看到吾没有。”张骏心里想着,马步不停,很快便出了城门,向东而去。
为掩人耳目,此行唯有行动迅速的骑军是从城内军营出发。至于计划中的三千步军,则在到达东部边境的广武郡后,以其府军补充。
凉州的府军,是由世兵、募兵和征召兵三者共同组成的。其中,世兵是主干,募兵和征召兵则是补充。同时,此三者也代表着三国以来所流行的三种不同的兵役制度。
在三国时期,最为盛行的是世兵制,这是军队的主要来源。其特点在于兵民分离,也就是将兵士单立户籍,与普通的民户相区别开,时人谓之“士籍”。当然,此“士”非士族之“士”,而是士兵的士,也有称其为“军籍”的,为了方便读者们理解,作者君以后就统一用“军籍”称之。
这些兵户们世代相袭为兵,不但身份低贱,而且没有人身自由,不经放免,是不能改变其兵户身份的。所以在世兵制下,由于军队的主要来源是兵户的适龄壮丁,要保证军队的数量,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多征调兵家的子弟。
历史上,在晋武帝大举讨伐东吴时,就曾下诏,要求“有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三人。限年十七以上,至五十而还。先取有妻息者”但实际情况还不止如此,不但有时充兵者要包括独子之家,在年龄限制上也还会超过诏令所限。晋武帝在平定东吴后,就曾下令让年六十以上者罢归于家。
凉州完全承袭西晋的兵役制度,张骏所率的部曲,就是世兵制的产物。不过,随着世兵的大量逃亡和频繁不断的战争对世兵的损耗,单只有世兵是绝对不足以应对乱世的。所以,募兵制和征兵制也就应运而生。
事实上,募兵才是各个割据政权的最强军事力量,因为募兵们不事生产,日夜操练,是专以战争为业的群体。他们或充当将主的部曲,或为雇佣兵而转战于各个势力之间,非悍勇且武艺超绝者不能为。
至于征召兵,其实就是征发普通民众为兵。虽然这一体制的历史最为悠久,但战斗力却实在是不敢恭维,因为民众并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投送到战场后便会被沦为炮灰,很是凄惨。
这次配合行动的府卒乃是长久驻守东部边境线的广武郡府卒,按道理应该颇有战力。张骏边走边想,这次行动对大凉和自己都至关重要,可千万不要遇到猪队友才好!
一夜急行军,大军在天色大亮时赶至了仓松,再往前,就要进入广武郡境内了。
韩璞命令全军休息一个时辰,就在张骏刚刚下马的时候,突然有斥候来报。
“少将军,前方有人要来投军,并言是您的部下,将军命您即可到大帐去。”
“吾随后便到。”
打发走斥候,张骏将坐骑交给部曲们打理,自己则快步向中军大帐走去。
应该是他们到了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二章 伯主()
中军大帐,张骏挑帘而入,只见地中间站立四人,正是周同和测绘三人组。
三人闻声转身,正和张骏的目光相对。张骏快步上前,与三人把臂在一起,激动道:“泽清、全斌、汝卿,你们总算来了,辛苦!”
宋沛道:“主公休要折煞吾等,吾三人入幕,自当为主公效绵薄之力。”
“就是,就是。”索三戒笑道:“主公且看”说罢,他笨重地原地转了一圈道:“俺是不是都瘦了!”
“是,是,是!”张骏连连点头,虽然他没发觉索胖子哪里瘦了,不过这时候还是不要扫兴的好。
他又把目光投向江宛,只见他脸色还是透着蜡黄,感谢道:“汝卿兄,辛苦辛苦。”
江宛手势连连,宋沛翻译道:“主公,汝卿说他能为主公效劳,很是开心,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也增强了能力。”
宋沛翻译完,自己也道:“主公,泽清在此也要感谢您,为吾三人打开一片新天地。”说罢,连同江宛和索三戒对着张骏郑重一拜。
张骏赶紧搀扶住,正欲再言,边听雷鸣般的大嗓门响起:“将军,俺老哈就说读书人都婆婆妈妈的,这都来回拜了几次了,俺看着都累。”
张骏的话头生生止住,向前一看,不出他所料,说话的这位正是骁骑将军哈承嗣。
“没规矩!”镇东将军领中军护军将军事韩璞笑责道:“你这莽夫,怎能如此同少将军说话。”
张骏环视一圈,帐内的人都很熟悉。除了自己幕下三人和部曲周同,护军将军韩璞、骁骑将军哈承嗣、还有参军陈珍,都是极为熟稔的了。目光再看,只见韩璞身后还有一人,正是那巡营值守官——韩虎,韩承赞。
他环礼一圈,又对韩虎点了点头。后者则仍是很跳脱地冲张骏眨了着眼。
“哼!”韩璞冷眼一扫,韩虎便像是幼虎遇到了成年猛虎一般,瞬间恢复了表情,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这时,韩璞清了清嗓子,待到众人皆安静下来,才道:“少将军,自古英雄出少年,看到如今的你,不服老怕是也不行啊!”
张骏忙要谦虚,却听参军陈珍也开口道:“少将军,韩将主此话皆是有感而发,你也不必妄自菲薄。自您入军中以来,先是献马蹄铁,让我大凉铁骑的战力增强了两成不止;又勤勉于案牍之劳,清理了积压文书。真是年轻有为!”
“少将军!”韩璞沉声道:“据你幕下称,此地图绘制之法乃是你所传授,可有此事?”只见韩璞拿起桌案上的一卷白色帛布,慢慢展开,露出了绘在上面的精细线条。
“是!”张骏躬身一礼,道:“将军,骏考查先贤制图之法,便发觉我大凉地图存在着许多不足,急需改善。但骏又恐法不得当,误了军国大事,便自作主张,先行试点。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将军赎罪。”
“哈哈哈哈哈!”韩璞放下手中的地图,大笑道:“老夫怎会怪罪少将军,老夫高兴还来不及啊!”
韩璞激动道:“少将军,古来凡是久经沙场的战将,所期者并非是百战百胜。因为他们清楚,胜败乃兵家常事,无常式、无常形,强求不得。可这地图不同,无论战场形势如何变化,山川地理却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有了一幅精细的地图,主帅便如同长了一双千里眼,将胜算大增。”
“不错!”陈珍道:“少将军,此图说是军国利器也不为过,不知您可还有其他地图?”
张骏点了点头,向帐外喊道:”胡硕!“
“哎!”胡硕挑开帐帘,没敢入内,只钻进来一颗大脑袋,道:“主公,您叫俺嘞?”
张骏苦笑,对周同吩咐道:“去,和胡硕一起把地图带来。”
“是!”周同领命,快步走过去,将胡硕的大脸盘按住带了出去。
张骏回身解释道:“将军,此三位皆是太学生,也是骏的幕下,这一月来多亏了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姑臧至金城主要道路的地图绘制,功不可没。”
“哈哈!”韩璞开怀道:“少将军放心,老夫一向赏罚分明。既然他们是你幕下,又是投军而来,不若老夫做主,署少将军为行军督,司军纪,上至老夫,下至兵士,少将军皆可督查。”
“骏领命!”张骏抱拳一礼,暗地里却是撇了撇嘴,别看韩璞说得好听,看似行军督权力极大,但他是负责军纪的,类似于后世军队中的宪兵,即便是两军对阵,他也得乖乖站在最后,非但自己上不得阵,还得用刀枪逼着那些临阵怯懦的兵士向前。
此处,不得不赘言的是,凉军建制承袭于西晋,由小至大按“伍”、“什”、“队”、“伯”、“幢”、“军”分成六级。一伍五人,有伍长;一什有二伍,有什长;一队有五什,有队主;一伯有两队,有伯主;一幢有五伯,有幢主;一军有两幢,有将主。
当然,大军五千人,中军三千人;另有积弩、积射二营为,各两千五百人。除此之外,皆是以千人为单位。而行军督的负责范围,则是从军一级一直到什!
张骏是仔细读过大凉军法——凉武步战令的,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以上有不进者,军督杀之!”
甚至就连军督的站位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军督行列于军伍之后”
想想张骏就觉得不爽,不能真正的走向战场,那他此行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无论是马蹄铁也好,还是地图也好,军中是会承情,但绝不会因此而归附。若想真正得到军心,就得靠实打实的军功来说话。试问,有哪个刀山血海爬出来的厮杀汉,会去无缘无故归心于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郎君?难道只因为他是少将军?在这个有刀就是草头王的年头,少将军并不比其他人多出多少保障。
但无论如何,升职毕竟是一件喜事,张骏谦虚一笑,还要为自己多争取一些福利,便道:“将军,骏既为行军督,就需得力手下,吾的幕下和部曲”
没等张骏说完,陈珍便笑道:“少将军只管放心便是,不光这三位学子和您的部曲,连同府上的那五十名护军,都将归到您的麾下,成立行军督伯,由您来担任伯主。”
张骏看向韩璞,道:“骏还需快马”
这时,大嗓门的哈承嗣总算找到机会插嘴了,嚷道:“少将军只管放心,此事包在俺老哈身上。”
“既是一伯,骏还需补充人手”
“也准了!”韩璞笑道:“待大军到达广武郡,就由三千府军中来补充”
“呃不知可否让承赞兄业归到骏的麾下?”张骏小心道。
被提及的那货本来缩在自己老爹身后扮作鹌鹑,闻言不由猛地一抬头,眼里都放出光来。
韩璞不回头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幼子此时该是何等兴奋模样,沉吟了一下,点头道:“老夫允了。”
就在此时,门外一声通报,周同和胡硕也带来了全部地图,就地铺开,展现在众人面前。
韩璞似是着了魔一般,也不理别人,立刻附身仔细查看起来,不时发出一声惊叹。
陈珍最是了解这员老将,笑着无奈地摇摇头,挥了挥手,张骏便和众人退了出来。
“少将军,多谢!”韩虎一脸高兴地道。
“不必客气!”张骏摆摆手,心道:“吾还要谢你才行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三章 广武()
“将军!”
直到张骏等一众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陈珍看着仍伏在地图上的韩璞,有些不解地开口道:“不是只任少将军以赞画事么,怎地又署了行军督?”
“呵呵。”
韩璞闻言也不答话,而是笑了笑,又仔细地从头查阅了一番,才缓缓站起身,赞道:“少将军果然博学,这么好的制图良方,却是只有他知晓。”
“将军”陈珍正欲再度开口,便被韩璞摆手止住。
只见韩璞转身回到桌案后,跪坐下来,才道:“陈参军莫要焦急,老夫也只是按照大将军的命令行事罢了。”
“大将军的命令?”陈珍不信道:“如今大凉只有少将军这一个继承人,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谁能担起这个责任?”他重重地喘了口气,又道:“之前以少将军为随军赞画,就已经有很大风险了,如今又升为行军督,离战场更近,若是战事稍有不顺,少将军就会非常危险。”
“那又如何?”韩璞的声音也高了起来,道:“难道你想让我大凉的继任者,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废物?”
“我”陈珍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半晌,垂首道:“卑职不敢。”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句名言是当年曹操评价汉献帝刘协的,此时被韩璞说出,绝对是诛心之言。
见陈珍认错,韩璞的态度也缓和下来,沉声道:“大将军的本意,是先以赞画之职让少将军熟悉军中大小事务,同时,也是怕少将军心性不稳,打算用案牍之劳来磨砺他的心性。按照正常估计,等少将军处理完那些文书,这仗也该打完了,到时候再让他任职行军督,感受一下军纪,练就铁血心肠。”
说到这,他感叹一声:“可谁又能料到,咱们这位小郎君竟然天纵奇才,仅仅一个月便处理完了军中赞画以往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的文书,老夫又能如何,难不成造假文书去让少将军读?”
“诓骗幼主,谁敢?”
“可”陈珍无奈道:“会不会急了些?”
韩璞道:“少将军曾对哈承嗣说过一句话,不知陈参军可曾有所耳闻?”
“不曾。”陈珍摇头道。
“少将军曾说”韩璞露出欣慰的神色,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珍在口中反复念了几句,叹道:“唉天降少将军于吾大凉,真乃社稷之福啊!”
“是啊!”韩璞点头道:“此句若是流传出去,恐怕全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将会视少将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