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舟于陆上啊!劳而无功,自身还必有灾祸。他还不懂得没有固定方向的传车,
才能应接一切,诸方皆通而不滞碍。况且您难道没见过用桔槔汲水的人吗?
用手去拉它就落下来,松开手它就仰起去。桔槔是由人牵引的,不是牵引人
的,所以一起一落都不得罪人。所以三皇五帝的礼义法度,不贵其相同,而
贵其能使天下得到治理。故而三皇五帝的礼义法度,就好比是山植、梨、桔
和抽等水果,它们味道不同而都能合乎人的口味。所以作为礼义法度,要适
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变化。现在如果把猴子抓来给它穿上周公时代的服饰,
它一定会将其咬破撕碎,完全脱去而后才满足。观察古与今之不同,就象猿
猴与周公之相异一样。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常在邻里们面前皱起眉头,邻
里中一位相貌丑陋女人看了觉得很美,回去也模仿西施,双手抚着胸口对邻
里人皱起眉头。其邻里之富人看见了,紧闭屋门不肯出来;穷人看见了,带
着妻子儿女跑开。这个只知皱眉很美,却不知皱眉之所以美。可惜呀,您的
老师将遭受困穷啊!”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1)。老聃曰:“子来乎?
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
恶乎求之哉(2)?”曰:“吾求之于度数(3),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
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4),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
使道而可献(5),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6),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
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然而不可者,无佗也(7),中无主而不止(8),外无正而不行(9)。由中出者,不
受于外,圣人不出(10);由外人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11)。名,公器也,
不可多取(12)。仁义,先王之蘧庐也(13),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
(14)。古之至人,假道于仁(15),托宿于义(16),以游逍遥之虚(17),食于苟简
之田(18),立于不贷之圃(19)。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20);不贷,无出
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21)。以富为是者(22),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
让名。亲权者(23),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24),而一无所鉴(25),
以窥其所不休者(26),是天之戮民也(27)。怨、恩、取、与、谏、教、生、杀
八者(28),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29)。故曰:正者,正也(30)。
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耳矣(31)。”
'注释'
(1)之:往。沛:地名,在今江苏沛县。
(2)恶乎:于何。
(3)度数:制度名数。
(4)阴阳:阴阳变化规律。为什么求于度数要五年,而求于阴阳要十二年。一般认为“五年再闰,
天道大成”,以历法解说。十二年则为岁星循环一周,标志阴阳变化经历一个周期性过程,给人系统
认识。说法皆牵强。或以为度数简明具体,易于研究,故五年;阴阳无形,变化莫测难于把握,故费
时较多,用十二年。此说较合理。
(5)献:献出、献给。
(6)进:奉送之意,与献意相近。
(7)佗:同他。
(8)中:指内心。主:主见。止:留住。这句话的意思为:内心没有与道相应之主见,道就不能
留下来。
(9)正:证,印证,肯定之意。这句话的意思为:内心之道得不到外界的肯定、认同,则不能实
行。
(10)圣人不出:大道不得社会认同,无法推行,故圣人下把它拿出来宣扬。
(11)隐:藏,接纳。这句话的意思力:外面种种说法、理论,与内心主见不合,圣人就不接纳。
(12)名:指事物之名称,亦指一个人的名誉、声誉,此处指后义。公器:众人所用之物。意为
好声誉是众人所用之物,大家争着要,所以不可多取,多取则相争受害。
(13)蘧(qú)庐:用茅草搭成的有脊无柱的茅舍,如今山民所说的马架子。这种简陋小屋只能
暂留,不宜久住。
(14)觏:见。此指把仁义显示于人。多责:招致众多从仁义方面来的责备。
(15)假:借。
(16)托宿,寄宿、暂住。假道,托宿都是比喻之词,表示圣人不执着于仁义,只是暂且利用一
下,以达到更高的目标。
(17)逍遥之虚:摆脱一切限制,无待无己,绝对自由自在的无限虚空。是庄子幻想的最高境界。
(18)荀简之田,马虎简略加以耕种,即可获取收成之田。
(19)不贷:指不借物于人,损己益人,只求自满自足。贷,借。
(20)易养:容易养活自己。
(21)采真之游:采取真意以遨游,不为形迹所役使。
(22)是:谓正道。《苟子·劝学》:“使目非是无欲见也。”杨谅注。
(23)权:权力,权柄。
(24)栗:颤栗,惟恐失掉。舍:丧失。
(25)一无所鉴:对上述之危害都无所鉴戒。
(26)窥:借为规,取。不休:不止也。虽富有、名高、权重,仍不满足,仍争夺不止。
(27)天之戮民:指这些人为名利权势相互争夺不止,受无穷困扰摧残,这是违背自然本性的自
杀,不是外加之刑戮,故称天之戮民。天,自然。
(28)怨:憎恶。恩:慈爱。取:剥夺。于:赐予。谏:劝止。教:教诲。
(29)大变:天道变化。湮(yān):滞塞。
(30)正者,正也:意思为,自己正,合于天道,方能正物,正人。
(31)天门,心。指与天道台一,随天道运化之心。
'译文'
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闻知大道,就往南方沛地去见老聃。老聃说:“您
来了吗?我听说您是北方的贤者,您已经获得大道了吗?”孔子说:“还未
得道。”老子说:“您从何处求道呢?”回答说:“我于制度名数中求道,
五年而未得到。”老子说:“您还从何处去求道呢?”回答说:“我于阴阳
变化中求道,十二年而没有得到。”老子说:“是的。假使道可以献给人,
则人无不把它献给自己的国君;假使道可以奉送,则人无不把它奉送给自己
的父母;假使道可以告诉给人,则人无不把它告诉给自己的兄弟;假使道可
以传给人,则人无不把它传给子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其他原因,内
心没有与道相应之主见,道就不能使它留下来;内心之道不得外界之肯定、
认同,就不能推行。道由心中发出,不为外界接受,圣人就不把它拿出来宣
传;由外面来的种种理论,与内心之主见不合,圣人就不接纳。名誉,是众
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义,为先王暂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
可以久居。把仁义昭示于人,会招致众多责难。古代的至人,借路于仁,寄
宿于义,以邀游于绝对自由自在的无限虚空,食在马虎简略即可得到收成的
田间,立在不损己益人自满自足的园圃上。绝对地自由自在,就是无为;马
虎简略,就容易养活;不损己益人,故无所出。古时把这称为采取真意以邀
游。以富有力正道的人,不肯让出俸禄;以名声显赫为正道的人,不肯让出
名誉。贪恋权势的人,不能把权力让给他人,他们操纵权力则胆战心惊,丧
失权力则悲伤不已,而对上述危害都不能引为鉴戒,为夺取其所求而不肯休
止,这是在经受自然之诛杀。憎恶、慈爱、剥夺、赐给、谏止、教诲、使之
得生、处死,这八项是规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变化而无所滞碍的人
能正确运用它。所以说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内心以为不对的,心灵就不
会对它开放。”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1),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蚊虻噆肤(2),则通昔不寐矣(3)。夫仁义僭然乃愤吾心(4),乱莫大焉。吾子使
天下无失其朴(5),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6)。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
亡子者邪(7)?夫鹊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8)。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9);
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10)。泉涸(11),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儒以沫
(12),不若相忘于江湖。”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
聃,亦将何规哉(13)?”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14)。龙,合而成体(15),
散而成章(16),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17),予又何规老聃哉?”
子贡曰:“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18)?赐亦
可得而观乎(19)?”遂以孔子声见老聃(20)。老聃方将倨堂而应(21),微曰(22):
“予年运而往矣(23),子将何以戒我乎?”子贡曰:“夫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
同,(24),其系声名一也(25)。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如何哉?”老聃曰:“小子少进(26),子何以谓不同?”对曰:“尧授舜,舜授禹,禹用力而汤用兵(27)
文王顺纣而不敢逆,武王逆纣而不肯顺,故曰不同。”老聃曰:“小子少进
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28),民有其亲死不哭而
民不非也。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29)。舜之
治天下,使民心竞(30),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谁
,(,)
(31),则人始有夭矣(32)。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33),杀盗
非杀人(34),自为种而天下耳(35)。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其作始有伦(36),
而今乎妇女(37),何言哉!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备曰治之,而乱莫甚
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38),下睽山川之精(39),中堕四时之施(40)。其
知憯于蛎虿之尾(41),鲜规之兽(42),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
不可耻乎?其无耻也!”子贡蹴蹴然立不安(43)。
'注释'
(1)播:播扬。糠:谷物皮屑也。眯(mǐ)目:灰尘入眼,难以视物。
(2)虻(méng):似蝇而稍大的会飞昆虫,生于野草丛中,雄的吸食植物津液,雌的刺吸人畜血
液。噆噆(zǎn):叮,咬。
(3)昔:同夕,夜。通昔,即整夜,通宵。
(4)憯然:惨毒。憯同惨。愤:应作愦。
(5)吾子:谈话时对对方的亲切称呼,相当于您、先生之类。朴:本性,本来状态。
(6)放:作仿解,仿效之意。总德:执守自性。
(7)杰然,用力的样子。建鼓:大鼓。
(8)鹄:天鹅。黔(qián):黑色,这里作动词染黑。
(9)辩:辨,辨别。这句的意思为:黑白各足其性,无须辨别区分它们的美丑好坏。
(10)广:增大、扩充之意,观:壮观。
(11)涸:干涸。
(12)呴(xū):吐气。濡:沾湿。
(13)规:劝说,规劝。
(14)乃今:现在,于是:于此,在这里。指老子之处。
(15)合而成体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王符言龙,“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
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是古人综合多种动物特征,创造出来的一种
神奇生物。合而成体或指此。
(16)章:花纹,言龙飞腾时,身躯伸展舒散开,鳞甲闪闪发光,形成炫目的文彩。
(17)嗋(xié):合拢嘴。不能嗋形容由于过度惊诧连嘴都合不拢的神态。
(18)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见《在宥》篇注。如天地:象天地那样变幻莫测。
(19)赐:子贡姓端木名赐。
(20)这句意思是:用孔子名声为中介,使老聃对来人身分有所了解。
(21)倨:同踞,伸开腿坐着。
(22)微:小声、轻声。
(23)年运而往:意为年岁很高了。运,行也;往,老迈。
(24)皇原作王,依《续古逸丛书》校改。
(25)系:连系。
(26)小子:老年人对年轻晚辈之称呼,相当于现在说的小伙子,年轻人之类。少进:稍稍往前
来。
(27)禹用力:禹带领民众治水很是辛苦劳累,故称用力。汤用兵:商汤战胜夏桀而有天下,凭
借武力。
(28)心一:心淳朴专一,无分别,把亲人与天下人同等看待。
(29)亲:爱亲人,杀:降等之意。杀其杀:按亲疏程度依次降等。
(30)竞:竞争。
(31)孩:婴儿之笑声。始谁:开始辨别人与物。
(32)夭:夭亡。
(33)变:机智权变。兵有顺:人有机变诈伪之心,则用武力使之顺从天理。
(34)杀盗非杀人:盗贼有罪该杀,杀盗顺乎天理,与一般意义的杀人不同,故曰非杀人。
(35)种:指同类、同党、同伙。这句的意思为:人们本来是为各自同伙谋私利,却说成是为天
下人。
(36)伦:伦理。
(37)妇女:象女人一样去取悦于人。
(38)悖:搞乱。
(39)睽(kúi):违背。
(40)堕:毁坏。
(41)蛎虿(lìChài):蝎子一类用尾部毒刺刺人的毒虫。
(42)规:现正,引申为驯化之意。鲜规之兽:指未经驯化,保存野性之猛兽。
(43)蹴(cù)蹴:惊恐不安的样子。
'译文'
孔子见老聃与其讲说仁义。老子说:“播扬起米糠眯了眼睛,则天地四
方的位置看起来都会颠倒;蚊子蛇虫叮咬皮肤,则通宵不能入眠。仁义之毒
害就在于使我心昏馈,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您要使天下不丧失其本性,
您自己要象风一样顺化而行,执性而立,又何必用力去宣扬仁义,象背着大
鼓敲打以寻求丢失的孩子一样呢!天鹅不用天天洗浴而羽毛洁白,乌鸦不用
天天染色而羽毛漆黑。黑与白作为物之本性,用不着去辨别它们的美丑;名
誉之壮观,不足以使自性增加什么。泉水干涸了,鱼儿一起困于陆上,相互
吐气沾湿,与其相互用口沫相沾湿,不如在江湖中相互遗忘。”孔子见老呐
回来,三天不讲话,弟于们问道:“先生去见老聃,用什么规劝他呢?”孔
子说:“我现在在老子那里才真正看见龙了。龙,合众体而成,舒展开鳞甲
形成耀目文彩,腾云驾雾,而以阴阳二气为养。我见了他惊诧得口张开而合
不扰,我又能用什么去规劝老聃呀?”子贡说:“如此说来,人本来就有安
坐如尸而神游如龙,似深渊般静默而又蕴含惊雷般巨响,发动时如天地一般
变幻莫测的吗?我也可以去见见吗?”于是就用孔子的名声为中介去见老
聃。老聃正伸腿坐在堂上,轻声答应说:“我的年岁很大了,你对我有什么
指教吗?”子贡说:“三皇五帝的治理天下方法不同,连系他们的名声却同
样崇高。然而只有先生认为他们不是圣人,这是为什么呢?”老聃说:“小
伙子稍稍往前来,你为什么说三皇五帝治道不同?”子贡回答说,“尧让位
给舜,舜让位给禹,禹用气力而汤用武力,周文王顺从商纣不敢违抗,周武
王违抗纣而不肯顺从,所以说不同。”老聃说:“小伙子稍稍靠近,我给你
讲三皇五帝的治天下情况:黄帝的治理天下,使民心淳朴无分别,民之中有
父母死而不哭泣的,别人并不非难他。尧的治理天下,使民亲爱其亲人,民
有为特别亲爱其父母而对他人之亲爱程度依亲疏程度而降等的,别人对此并
不非难。舜之治理天下,使民心竞争,民间有孕妇十月生下孩子,孩子五个
月就会讲话,还没等到会笑就开始分辨人与物,人开始有夭折的了。禹的治
理天下,使民心机智权变,人有机诈作伪之心,则用武力使之顺服天理,杀
死盗贼并不叫作杀人,从而人们本来各自力同伙人谋私利,却说成是为天下
人。因此天下受到极大惊恐,儒家和墨家也相应而起。他们在初创时还有伦
理,而今却象女人一样取悦于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呢!我告诉你:三皇五
帝的治理天下,名义上叫治天下,实则祸乱天下没有比它更大的。三皇之智
慧,上面搞乱了日月之光明,下面违背山川之精微本性,中间毁坏四时之运
行。他们的智慧比蝎子尾巴、未经驯化的猛兽还要惨毒,使人们没有办法得
以安定其性命之实,而这些人还自以为是圣人,不可耻吗?他们真是太无
耻!”子贡听后惊恐不安地站在那里。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
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1),以奸者七十二君(2),论先王之道而
明周召之迹(3),一君无所钩用(4),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5)?”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
迹哉(6)!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之相
视(7),眸子不运而风化(8);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9)。类自为
雌雄(10),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
无自而不可;失焉者(11),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
乌鹊孺(12),鱼傅沫(13),细要者化(14),有弟而兄啼(15)。久矣,夫丘不与化
为人(16)!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17)。”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注释'
(1)孰:同熟,熟知,熟悉。故:故事。
(2)奸:假借为干。干为干谒,因有所求而请见之意,七十二君:泛言孔子干谒诸侯之多。
(3)周召之迹:周为周公旦,召为召公姡В际侵芪耐踔樱渫踔埽蚋ㄗ粑渫酢⒊赏踅ü�
立业而负盛名。周召之迹即指他们的功业治绩。
(4)钩用:引用,取用之意。
(5)说:说服。
(6)所以迹:决定治绩的背后原因,指道。
(7)白。。(yì):一种水鸟。
(8)眸子:瞳孔。运:动。风化:相待风气而化生。这句是说,动物之雌雄凭借相互注视或鸣叫,
不须交配而受孕生子。这是古人的误解。
(9)上风:与下风相对,指风流动方向之上方。
(10)类:同类。同类动物之雌雄才能相互感应而风化,不同类则不可。
(11)焉:代指道。
(12)乌:乌鸦,鹊,为喜鹊。孺:孵化而生子。
(13)傅:付出。鱼付出口沫而受孕。鱼为体外受精,雌鱼产卵,雄鱼追随其后,把精子排在上
面,古人误以为是付出口沫以相交配。
(14)要:同腰。细腰即细腰蜂,为土蜂之一种,又称果裸。在其制成蜂巢后,将卵产在里面,
然后叼来青虫,麻醉后封在蜂巢里,待蜂卵孵成幼虫,即以青虫为食物,食尽青虫后破巢而出。古人
误以为是青虫所化,细腰蜂不会生子,以青虫育成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