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明朝-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所炼制的丹药可是不简单的,极为耗费银两,而且国库现在可是穷的叮当响,这些银两从哪出,可不都是需要有人去筹备么?

    这个任务可就是落在了严嵩的肩上。

    所以,虽然嘉靖知道严嵩在朝中胡作非为,可还是容忍了,不为别的,就是想着严嵩替他筹备炼丹的银两。

    若是严嵩没有如此滔天的权势,又如何去替他筹备炼丹的银两?

    朝中可不是谁都他修道的,所以,嘉靖对严嵩的权势滔天才会装作不知道。

    也正因此,在没找到能替代严嵩替自己炼丹的人选之前,嘉靖轻易是不会去动严嵩的。

    而且,这次点名了让严嵩拟旨,还给严嵩带去那句话,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是在敲打严嵩了。

    有些事情,严嵩可以碰触,可有些事情,严嵩是绝对不能碰触的。

    为国选才,这是大事,不管是谁,都不能在这事情上出幺蛾子,哪怕是严嵩也不例外,这次,嘉靖是敲打他一下。

    可若是严嵩敢不知悔改,在这事上做文章,那,嘉靖可就未必会在留情面了。

    不过黄锦心里却清楚,严嵩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是一日不让一日了,主要还是近来严家父子闹的太欢腾了。

    严嵩倒是还好说,毕竟年纪大了,还能如何?

    可关键是严嵩的儿子,那个严世藩可不老实,整天闹腾的满朝乌烟瘴气的。

    当今圣上可以容忍严嵩,可不代表他能够容忍严世藩。

    这其实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若不是想着严嵩已经年迈,这么多年的君臣之谊,不想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现在严世藩的脑袋不知道掉多久了。

    京城盛传的鬼才严世藩,不过是建立在严嵩的权势之上罢了,若是没了严嵩,严世藩能有什么出息?

第九十八章 严家父子() 
“黄公公,老夫让人备下酒菜,不妨喝上一杯在走?”

    严嵩满脸笑意的说着,若是宫中旁的太监来传话,他还不会这么上心,至多是给些银两也就是了。

    可黄锦不同旁人,这可是在兴王府的时候就伺候在当今圣上身边的了。

    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在嘉靖身边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且黄锦本身掌管东厂还有司礼监,手中权势极重。

    只不过,黄锦不同旁的太监,虽然得势,可为人照样是谦和有度,且对朝政几乎从不开口,除非皇帝主动问起。

    可以这么说,哪怕是朝中文臣对于太监都称之为阉贼,可唯独对黄锦,都要保持一份敬意的。

    “这可就不成了。”

    黄锦笑着,摇了摇头,若是别的时候,严嵩这个内阁首辅如此开口,他留一会到也没什么,可今个不成。

    当今圣上脾气如何,他心里清楚,今儿个他亲自来传圣上口谕为的就是敲打严嵩。

    毕竟,不管黄锦如何的谦和有度,但他的身份都在那摆着呢,平日里传旨,可都是有传旨太监的。

    真是黄锦亲自传旨的,并不多。

    只不过,有些话,心里清楚,可不能明着说出来,黄锦笑着道:“回去还要伺候陛下呢,酒是不敢喝。”

    这话虽然是推辞,可却也代表了黄锦的意思,严嵩也不可能强行拦着。

    毕竟宫中和内阁其实是谁也管不着谁,谁也不怕得罪谁的。

    别看严嵩是内阁首辅,可黄锦也是宫中第一人物的。

    他们两个的地位在皇帝跟前,甚至可以说是一样的。

    “那改日黄公公可不能在推辞了。”

    严嵩强挤出一丝笑意,其实,他说要留黄锦喝酒,不过是一个试探罢了,黄锦本来也不可能留下来的。

    可黄锦虽然不可能留下来,但是,拒绝的态度却能看出些端倪的。

    若是正常情况下,就算是要拒绝,肯定也是要借口有事,然后推辞以后。

    可黄锦直接把借口说到了皇帝身上,这等于是根本不给严嵩丝毫纠缠的机会,事关皇帝,谁敢不重视?

    黄锦说要回去伺候皇帝,谁敢多说一句挽留的话,难不成自认为比皇帝还要,敢让皇帝多等那么一会?

    所以,黄锦这话听着虽然没什么,只不过是个借口,可其实是丝毫不留情面。

    而且,黄锦根本就没说什么日后之类的。

    严嵩又不傻,黄锦今个亲自来传皇帝口谕,本身就是一个态度,而皇帝的口谕,其实更是对他的一种敲打。

    毕竟,皇帝让他拟旨加开恩科,这原本没什么,毕竟他是内阁首辅。

    可还告诉他,这次恩科主考官是徐阶,这可就是问题所在了。

    内阁首辅是严嵩,次辅才是徐阶,当然,主考官也不可能是按着官职大小来的。

    但是,这事就没必要让皇帝亲自派人来传口谕给严嵩,毕竟他又不是钦定主考官,这事传旨给徐阶就成了。

    之所以如此,怕就是当今圣上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故意用这话来羞辱严嵩,其实就是来敲打他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些,严嵩明白,但是,严嵩想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

    皇帝生气是肯定的,但是,有多大的怒火,这个严嵩不确定,所以,想从黄锦这试探一番,可结果,显然让严嵩心里发寒,黄锦的态度也传递了一种信息,当今圣上这次该是盛怒。

    送走黄锦,严嵩原本还略显挺拔的后背立时弯了下去,甚至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无神,一瞬间似乎是苍老了不少。

    “逆子啊。”

    严嵩叹了口气,这次之所以出现这种事情,还不是他的那个逆子严世藩,说什么非要借此机会打压徐阶,怕徐阶就此势大。

    同时,也让徐阶认清楚,到底谁在朝中才是领头羊。

    严嵩对徐阶到没多大的戒备,可严世藩对徐阶的戒备可的极大的。

    在严嵩看来,这朝廷,终究不可能姓严,而且他已经年迈,不可能在撑多少年了,朝中那些在朝时候赫赫威名,告老还乡之后反而身陷牢狱的,这种事情严嵩可是知道的太多了。

    所以,严嵩现在不想树敌了,甚至想要交好徐阶,为日后告老还乡做个准备。

    可严世藩的理念和严嵩却是彻底相反的,在严世藩看来,他严家有如今的权势得来不易,不能就这么给丢掉了。

    所以,严世藩想要控制整个朝廷的官员他们都依附严家,日后哪怕他老爹严嵩告老还乡了,可日后的内阁首辅,仍旧是他严家的人。

    他严世藩仍旧是幕后隐相。

    父子二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所以,严家现在也算是有分歧的。

    只不过,严嵩年老了,也不想管那么多了,既然儿子有这年头,随他去折腾也就是了。

    而这次加开恩科的消息,就是严世藩让人传出去的,可没想到,结果恰恰是出乎了严世藩的预料。

    也正因为此,严嵩才会担心的。

    当今圣上对他虽然还念着旧情,可他这边也不能总是出乱子啊,尤其是这次,已经是少有的用在他身上的敲打了。

    严嵩也知道,当今身上虽然念着君臣之情,可这只是对他严嵩,对于严世藩,当今圣上可是没什么好感的。

    若非圣上念着他就这么一个独子,怕是早就把严世藩给砍了。

    可以说,严世藩虽然被称为是鬼才,可这一切不过是建立在皇帝念着严嵩的君臣之情上罢了,这一切,不过是严嵩年迈,有些事情会询问严世藩,而严世藩又擅长揣摩圣意,仅此而已。

    若非有严嵩在那撑着,类似严世藩这样的所谓鬼才,整个大明朝不知道能蹦跶出来几个,但是,最起码也有百八十。

    这些,其实严嵩心里都清楚,可奈何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而且委实是个逆子,根本就不听他的话,他又能如何?只能是护着他严家的根苗了。

    若是能多有那么一个儿子,估计严世藩早就被他给赶回老家去了。

第九十九章 逆子() 
“皇上这是在敲打咱们父子啊。”

    严世藩从正厅走了出来,迎了上去,亲自扶着严嵩,这可是少有的事情,平日里他们父子在家里可是不对付的,这种孝顺的模样可是几乎没有的。

    甚至,包括现在,除非是严世藩有什么所求了,这个时候才会扮演孝子,对此,严嵩也是清楚的。

    可清楚也是没法子,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不管又不成,甚至,不想管的时候,这混账东西都能说出自己了结他断子绝孙的话来。

    碰到这样的忤逆子,严嵩也算是真的无可奈何了。

    “这事,你就不该做。”

    严嵩瞥了严世藩一眼,声音中带着一丝的怒气,当初他就不同意这件事,可偏偏他这个儿子不听话,非要这么做。

    而且,现在他的年纪大了,许多事情都是严世藩在打理的,下面的人也都知道到底听谁的。

    以至于现在就算是他严嵩不同意,可只要严世藩开口了,下面的人也不敢不做。

    若不然,真得罪了严世藩,那日后能有好果子吃么?

    “是,孩儿错了。”

    严世藩这话听起来虽然是认错的,可声音中却没有丝毫认错的态度,甚至,还带着一丝的不以为然。

    “只是,这事孩儿虽然做错了,可到底针对徐阶是对的。”

    “徐阶此人,心里可不老实啊。”

    严世藩双目闪着精光,不可否认,他看人也是很准的,最起码在这件事上,还是很正确的。

    当然,这也不代表严嵩就看不清徐阶的为人,到底是权倾一朝的权奸,怎么可能是只懂得邀宠献媚的草包?

    只不过,有些话,不能说出来,严嵩为身后事的打算不可能对严世藩说出来,而且说了也没用。

    最为主要的,则是以严世藩的性子,若是严嵩说了他的打算,怕是严世藩的行为只会更加激烈的。

    “满朝文武,岂能真的尽皆归于咱们严家?”

    严嵩嘴角闪过一丝无奈之色,有些事情,他看的清楚,所以,他才能得宠至今,可他这个儿子却看不清楚。

    而且,他这个儿子不仅看不清楚,还不听话,这简直就是自己在寻死啊。

    “陛下可是不糊涂,东厂,锦衣卫的耳朵可灵着呢,若是真敢满朝文武尽听咱们严家的话,那估计第二天,咱们严家也就该没了。”

    严嵩这话可是实话,皇帝允许朝中出现奸臣,那是因为奸臣懂得迎合圣意,可皇帝不是权奸。

    或者说,权奸皇帝能够容忍,毕竟,若是奸臣手中无权,又岂能把事情办的漂亮皇帝舒心?

    但是,皇帝不能容忍的是那种真把朝廷当成是他自家后院的权奸。

    严嵩是权奸不假,可他没敢把朝廷当成是他严家后院,就是因为他牢记这点,所以,哪怕是他折腾了不少和他唱反调的臣子,嘉靖也没吭声,因为严嵩知道什么不能做。

    可严世藩不成,严世藩现在就是想把朝堂变成是他自家的后院。

    这可就是在自寻死路,只不过现在严世藩自己手中并没有什么权力,只不过因为是他严嵩的儿子,借助他的权势罢了,正因为此,皇帝才没动他。

    可这个忍耐是有限的,若是严世藩在这么不知轻重,那早晚是要出事的,甚至,他严嵩早以年迈,若非是因为他这个逆子的原因,早就告老还乡的。

    如今虽然仍旧在朝,可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他自己心里都不清楚,一旦他驾鹤西去了,严家怕是顷刻间就要化为飞灰了。

    “陛下还不糊涂?”

    严世藩对他老爹严嵩的话可是很不认同的,同样一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可是满满的质疑之色,或者说,在严世藩心里,当今圣上就是个可以随意糊弄的糊涂龙。

    若非如此,他岂会敢在朝中如此横行霸道?

    “放肆。”

    严嵩猛的高呵了一声,虽说朝中暗中骂他权奸的不少,可他严嵩对当今圣上那可是真的忠心耿耿。

    严世藩冷哼了一声,没有吭声,不过心里不知道在怎么盘算呢。

    “这事啊,不算完。”

    严世藩嘀咕着:“就算不除徐阶,最起码也要让旁人瞧瞧咱们父子的能耐,若不然,这事凭白便宜了徐阶不提,朝中旁人还以为咱们奈何不了徐阶。”

    严嵩眉头一皱,沉声道:“这事原本就是陛下钦点的徐阶为主考官,加开恩科,同样是陛下自己提出的。”

    “咱们严府在这事上可没丝毫的牵扯,何来的便宜了徐阶?”

    “难不成,这天下的好事都要落在咱们严家不成?”

    说完这话,严嵩甩开了严世藩扶着他的胳膊,自己慢悠悠的顺着长廊去后院了,他这个儿子,眼界太小了。

    平日里仗着自己这个老子的原因,旁人吹他捧他,没人敢忤逆他,以至于到了现在,太过刚愎自负了。

    岂不想想,朝中那些官员有几个是好相与的。

    那些弹劾他们父子的奏折可是不少,若非是皇帝念着旧情,不理会这些奏折,他们父子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若非是因为皇帝念旧情,弹劾他们父子的奏折怕是能堆一丈高了。

    可惜,这些他这个逆子根本就不明白。

    甚至,严嵩自认为他是贪不假,可他并没有得罪过太多的人,或者说,得罪的人全部已经被他给弄死了。

    但是,他严嵩还没自负到和满朝文武作对。

    可就是这几年开始,因为他这个逆子,满朝文武哪个提起他严嵩来不恨的,哪个不恼的,这可就是恶果啊。

    “在不明白,总是难逃啊。”

    严嵩低声自言自语,若是他这个逆子在这么胡作非为下去,严家日后的命运可就真的难料了。

    就算皇帝对他的圣宠不减,可一旦他驾鹤西去呢?

    到时候那些现在对严世藩恭敬有加的,指不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弹劾他,这就是朝廷,也正因为此,严嵩才会对徐阶亲近有加。

    徐阶好名,只要对他有恩,日后,他名声定然也会照顾一二的,这其实也算是严嵩的一个后手了。

    只可惜,他这个逆子屡屡想要毁了他这个布局。

第一百章 御史() 
宫中的消息,最是瞒不住人的,哪怕嘉靖如今住在西苑,仍旧是如此,其实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只要是皇帝身边的消息,几乎就没什么能瞒住的。

    当然,若是能牵扯到朝中的一些个重臣共同商议的,这就又能瞒得住。

    这其实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朝中的那些个重臣,在宫中都是有获得消息的渠道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当然,除非是有一些消息只有皇帝一人知道,这样倒是不会外传,但也并非绝对,例如有的臣子就能通过慢慢获取皇帝的一些近日行为等,推测出皇帝的心思。

    皇帝身边一些隐蔽的消息都不好瞒住,更何况是这种直接下了口谕严嵩拟旨,根本就没准备隐瞒的事情。

    黄锦刚从严嵩府上宣了口谕回宫,这边消息就传了出去。

    只要是在朝中有头有脸的,几乎全都知道了口谕的。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能在朝为官的,其实没一个心思简单的,真是那种心思简单的只会死读书的,早就不知道被排挤到什么地方去了。

    能留在朝中为官,或者说能在朝中为重臣的,就没一个简单的,不说是奸诈或者是奸臣,可心思是不简单的。

    毕竟,谁也没规定正直之臣就不能有些心思算计了。

    所以,哪怕严家父子在朝中权势中天,可仍旧是有旁的大臣家的探子被送了进来,或者说,也正因为严家父子的权势太大了,旁的朝臣才会偷偷用尽法子送进来些探子。

    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少的。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那双方可就是死敌了,而且,谁派来的探子,真要闹到皇帝那里也是不占理的,且名声也会因此丢尽的。

    但是严家这边的情况实在是太过特殊了。

    尤其是近年来严世藩逐渐掌权,其甚至比当今圣上都喜怒无常,而且性子乖张暴戾,可是不好应对的。

    所以,有些重臣想在他府上安插探子也属于正常,同时,也不排除想要收集更多的证据,为日后扳倒严家父子做准备。

    “恩师,你这可是好兆头啊。”

    邹应龙今个正巧在徐阶府上,初闻这消息,心中可是大喜,他是徐阶的门生,徐阶虽然如今是次辅,可朝中权势可是尽在严家父子手中。

    邹应龙虽然刚直,并不会借助徐阶的名声胡作非为,可瞧着恩师身为次辅却是手中无权,心中岂能不恨?

    邹应龙本性刚正,严家父子扰乱超纲,他身为御史,却无能为力,心中岂能不恨?

    如今,皇帝的口谕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可是,这话里包含的意思就耐人推敲了。

    当今圣上最喜欢玩的,可不就是让下面的臣子去推敲他的心思,这事嘉靖是玩的乐此不疲,而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是被他玩的心力憔悴。

    哪怕在内阁有严嵩把持朝政,可到底是内阁大学士啊,而且年纪都没严嵩大,谁不想在皇帝跟前留个深刻好印象的?

    所以,每次嘉靖传出一句话,几句青词,都能让内阁大学士猜的心力交瘁的。

    这事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平日里,没人喜欢这种猜测,毕竟万一一个猜不好,那肯定是要让皇帝不满的。

    可现在,邹应龙心里可是一百一千个希望这就是当今圣上故意传递出来的一个消息。

    若是如此,那这几句口谕里,可是充满了对严嵩的不满,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而且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让邹应龙高兴的地方,那就是这件事体现出了当今圣上对徐阶的一丝看重。

    此消彼长之下,就算不为徐阶是自己恩师感到高兴,可严嵩这个奸佞在皇帝那的宠信降低这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徐阶脸上也带着一丝的笑意,不过这笑意很含蓄:“是圣上隆恩。”

    说完这话,徐阶又看着邹应龙道:“这事心中知道就行了,出了门,可就不能多说什么了。”

    徐阶这话的意思可不是说的他为主考官这事,这事肯定是要天下人都知道了,所以不怕旁人说什么。

    徐阶这话里蕴含的意思,其实就是让邹应龙出去以后不要随意的和旁人去理解圣上今个让黄锦传话给严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