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都有这录像带,你不知道我们社长做过的游戏?”王晓华对此表示十分震惊。
要知道高桥主持比赛的录像,王晓华也只有在万户内部才看到过。按理说能看到这录像,没有理由不知道高桥做过游戏啊。
“你这么你说我想起了!”王大庆俏皮的拍了一下脑袋,“不过他做的游戏,都是日文的,我记得有那个什么《魔法之塔》、《无尽幻想》对吧。我也想玩过,不过看那些曰本字头疼就没玩了……”
“我觉得你适合玩《泡泡龙》,那也是我们社长主导开发的游戏。”王晓华说道。
“《泡泡龙》?我不记得有这款游戏啊。你过来帮我找一找。”王大庆从床下拖出一个木头箱子,里面竟然全是各种卡带。
王晓华和张三李四看的目瞪口呆,任何公司的任何游戏他们只要申请,万户只要能弄到,他们就一定能玩到。
但是王晓华三人也知道游戏贵啊,能有一箱子卡带,在曰本都算得上是核心玩家了,在中国那得是什么家庭啊。
“先在这箱里找,那边还有两箱。”王大庆在三个人脑子里充满想法的时候说道。
“……”
无声胜有声,三个人无声用头上的黑线,表示了他们的心情。
“就是这张。”王晓华挑出一张卡带递给王大庆说道。
王大庆拿过卡带看了眼,“这就是《泡泡龙》?我都是看上面有中国字才玩的。这张没有汉字我能玩么?”
“能!”王晓华肯定道。虽然日版的《泡泡龙》卡带上面标注的大标题是用片假名写的。但是《泡泡龙》的游戏内容,却不太受语言影响。
再加上那种轻松休闲的风格,王晓华觉得王大庆会喜欢上这款游戏的。
王大庆将那台基本上可以在北京换十平米房子的世嘉MD主机插在电视上的时候,三个人早就丧失了惊讶的能力。
插入卡带,进入游戏。
轻快的音乐响起。
“咦!这款游戏还真挺好玩呢!”王大庆惊奇地说道。
王晓华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王大庆这些游戏卡带,对于喜欢玩游戏的人来说,绝对像是巨龙的宝藏对于勇者一样迷人。但是,王大庆却像是一个守着金山而不自知的家伙一样。让人看了真的很挠头。
王晓华忽然想到,王大庆之所以在信里说喜欢自己的游戏,难道就是因为自己制作的《武林奇侠传》上面的字都能看懂。
如果是,那也太……悲伤了吧……
“Duang!”
王大庆卧室的门忽然被踹开了,进来一位穿着绿色衣服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对王大庆吼道,“那几个小兔崽子呢!让他们出来!”
王大庆瞥了一看看上去很凶,有些气喘吁吁的男人,毫不在意的说道,“不用让他们出来,他们就在那。”
“你们老老实实交代,你们是谁,来这里有什么企图。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为什么要接近我的女儿?”
王晓华心中的无奈更深了,这一家人都不太正常吧……
“叔叔你好,我叫王晓华,是万户中国的一名员工,主导制作了《武林奇侠传》这款游戏,这两位是我的同事。如果您不相信,请与万户中国进行确认。我们来这里,是对您女儿的来信内容感兴趣,过来做个调查。”
“《武林奇侠传》?”中年男人疑问道。
“爸!他们就是你最爱玩的那款游戏的作者。”这时候通了一关的王大庆朝着男人说道。
“哦……是你们啊……你们早说啊!刚才我听说我女儿领了三个男人回家,这把我着急的……你们的游戏做的不错。
不过,还有不少问题啊。小兄弟我跟你说,武侠可没啥意思。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我当初玩你们的这款游戏,可就是因为看到了‘奇侠传’这三个字。
要是你们做一款《蜀山》,老哥跟你说,一定火!”
第六十二章 没有那边好吃【求推荐票!第一更】()
王晓华并不知道什么还珠楼主,也不太懂什么《蜀山奇侠传》。不过既然王大庆的父亲说了,王晓华表示自己会看的。
“我叫王建国,小兄弟你叫什么?”王建国这才想起来问名字。
“我叫王晓华,他叫张三,他叫李四。”王晓华说道。
“好!好!咱们还是本家呢!你跟我来……”王建国说着就把王晓华拉了出去,拉到客厅的书柜前,他打开玻璃柜,拿出一本书说道,“这就是还珠楼主写的《蜀山剑侠传》。这可是民国的原本,保存到现在可不容易。”
王晓华接过《蜀山剑侠传》打开扫了两眼,无论是竖版还是繁体字,亦或是那半白不白的语句,都让王晓华有些难受。
他文化水平不是非常高,特别是在这跟传统文艺有所交接的方面。
王晓华自从那次说自己要制作电子游戏开始,就学会了一招生存本领,就是不逞强。
他将书还给王建国,苦笑着说道,“王叔叔,我看不懂。”
“叫什么叔叔,叫哥!”王建国好像很看重辈分的问题,“你叫我叔叔,我有那么老么?”
王建国拿回书,笑呵呵地说道,“其实我也看不惯。不过,你看我还有这个版本……”
王建国将民国本的书插回去,又拿出了一本递给王晓华。
这次王晓华再打开,看上去就是横版和简体字,更关键是话从那种半白不白的模式,换成了现在的白话文。
“这看着就容易多了吧。这可是我特意找人翻译的。兄弟你也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啥都缺,可就臭老九不缺。我稍微拿几个钱,就有一帮臭老九上杆子给我翻译。《蜀山奇侠传》一共可有好几百万字呢。他们也是给自己找个好营生,呵呵。”
王建国的话语里,好似对于知识分子没有半点好感。
王晓华尽管自己的知识水平不高,但是听了王建国的话,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他的父亲不大不小再怎么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而王晓华一家现在所在的万户,再怎么说也是一间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
对于有知识的人,万户从来都是求贤若渴。而到王家国这里,好像掌握知识,成了某种罪过一样。
不过,王晓华也不是那种幼稚到什么事情都要与人争论一下的幼稚孩子了。
“我先看一下。”王晓华说完就站在那里看了起来。
读书实际上是一种技能,甚至有一定天分的因素在里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进去书,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沉浸到书的世界里。
好在王晓华就是那种可是很快就进入书之世界的人,《蜀山剑侠传》那别具一格的世界,边读边在他的世界里展开。
尽管读了没多少,但是王晓华却感受到了《蜀山剑侠传》与他看过的武侠的不同。首先就是《蜀山剑侠传》里的招式,相比于武侠招式来说,显得要更神奇一些。
各个门派的弟子,仿佛都会道法仙术一样。
至少从想象力的角度来说,要比武侠高出一个档次。
虽然几个月前,王晓华还是全庸新的铁粉,但是在制作完《武林群侠传》之后,他却不再是。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在制作《武林群侠传》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将武侠小说的模式给解构了。
绝大部分武侠小说现在它看个开头,就知道后面如何展开,在后面如何结局。
当仿佛一切都全知全能了,想要带入到故事中去,反倒没有那么容易了。
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与武侠小说有想通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甚至有那么一霎那,王晓华诞生了制作一款《蜀山剑侠传》类游戏的念头。
只是那种武术小说可以叫做武侠,这种人剑合一在天中飞来飞去的小说,又该叫什么呢?
“我把它叫仙侠。”王建国的声音插(和谐)入王晓华的脑海。
“仙侠,仙侠……”王晓华默默的重复了两遍。这两个的确和形象,仙风道骨,侠道柔肠,的确很好的描述了《蜀山剑侠传》的风格。
不过,虽然王晓华也觉得《蜀山剑侠传》是一本好书,但是这本书里字里行间的氛围,却让他不是很喜欢。
那是一种宿命论的气氛,仿佛无论做了什么,都不会逃脱那冥冥之中的约束。
三英二云,青紫双剑,南明离火。
王晓华在短短地阅读过程中,就已经抓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点。
天不知不觉都黑了,阅读不是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
“看完了?看完了来吃饭吧。”王建国从外面带回来许多好吃的,香味扑鼻,无论是从色香味哪个角度来说,这都不像是一个普通厨师能够做到的。
现在虽然依旧是一九九一年了,但是中国的大厨,流传在市面上的依旧不多。
做菜,或者说烹饪,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
虽说不是绝对,但一般来说,一道菜越好吃,需要的工序和成本也就越多。
普通地方,哪怕就是一些私人开的饭店,一般都承受不住这样的成本。
先不说对错,近代中国烹饪大发展的时代,还是军阀混战的时代。
出名的厨师和菜系,一般都是大军阀的厨子。甚至哪里的军阀更有势力,哪里的菜系相对来说就更出名,就更好吃。
虽说王建国所在的地方,应该是一个比较粗犷的地方。但王建国带回来的菜,确实名符其实,没有一点偷工减料的淮扬菜。
虽说淮扬菜好像没有川菜、鲁菜那样的让人熟知,甚至有不少人把淮扬菜当做淮菜和扬菜两个菜系。
但是国宴吃的就是淮扬菜,招待外宾很多时候也吃这个,就凭这两点,就比其它的菜系要优越了。
万户的伙食虽然不错,但是淮扬菜王晓华、张三、李四三人还是第一次吃。
王建国看着三个人吃的很香的样子,稍微有些歉意道,“最近风声有些紧,不然咱们就过去吃了。带回来终究没有在那边好吃。”196
第六十三章 新的战场【求订阅!第二更】()
王晓华的外出取材之旅可以说十分的轻松,好吃好喝好玩,基本上算是一次绝佳的享受了。
而万户中国这边,最近对前苏联的抄底行动,则变得艰难了起来。
虽说卢布大幅度贬值,从之前与美元汇率二比一,变成了现在的一千四百比一。万户拥有的美元储备,在前苏联的购买力不知道膨胀了多少。
但是卢布的贬值,也正是以美国资本为首的跨国资本对前苏联进行进攻的号角。
资本无情,他们可不在乎前苏联人民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买得起粮食。他们开始大规模的收购前苏联贬值了数百倍的财产。
前苏联人民七十年来积累的财富,在短短地时间内,就被跨国资本洗劫一空。
高桥看着发生的诸多乱象,也很无能为力。他现在虽然不算穷,但是他手里的钱,却不足以让他去做更多。
对于前苏联发生的事情,他真的有些看不懂。
当现在的独联体发生了严重危机的时候,叶利钦居然请美国知名的经济学家为独联体量身定制专门的经济政策。
这在高桥看在太荒谬了,荒谬程度不下于一头猪生病了,不找兽医而是找屠夫看病。
屠夫开出的药方也很简单,来挨一刀吧,刀砍下去就不疼了。
按道理只要是猪不傻,都不应该同意这疗法的。但是偏偏独联体这头猪的脑子就是有病,就是让屠夫重重的看了下去。
高桥最后唯一有些庆幸的就是,至少中国看到了前苏联的样子,应该不会走这条路了。
独联体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将实现放回美国。
在美国这边,万户的GG依旧略占上风,但是任天堂的GB也不是善茬。任天堂北美除了制作了大量的电视广告外,最近还开始疯狂投放任天堂游戏改编的动画。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孩之宝的《变形金刚》汽车人的动画式宣传广告意外火爆后。
现在全美的所有玩具,只要有能力都开始寻求制作电视动画片了。
像是芭比娃娃,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虽然芭比娃娃的动画片几乎毫无信息量可言,男孩子们看它也觉得很无聊。但是,女孩子却非常喜欢看芭比娃娃的动画片,也非常喜欢购买芭比娃娃。
电子游戏机虽然不太宣传自己是玩具,但是也具有比较浓重的玩具属性。再加上现在任天堂的游戏机,基本上以小孩子为主要消费对象。因此,制作相应的动画,就显得非常理所当然了。
万户北美也想跟进制作自己这边的电视动画片的,但是,遇到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愿意跟万户这边合作的动画公司并不多。唯有的两个,一个漫天要价,另外一个以往做出来的动画像是用脚做出来的一样。
尼克将遇到的困难反馈给高桥,高桥想了想忽然决定,让万户中国这边制作在美国播放的动画!
尼克听到高桥话的时候,都有些觉得高桥疯了。虽然尼克自认为他对中国没有什么偏见,但是他认为中国的文娱事业,几乎等同于一片荒漠。
在这样的荒漠上,能有多少制作动画的人才,能够制作出什么样的动画,尼克对此都持怀疑态度。
高桥也理解尼克的怀疑,于是他便寄过去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的录像带,告诉尼克这边制作动画片不会有问题。
果然,尼克看了之后,虽然对艺术性什么的没什么太大的感触。不过,还是认可了中国这边的文艺工作者,有制作优秀动画的潜能。
高桥有底气说万户中国就能做动画,是因为他这里集结了一些前上(和谐)海美术制片厂的员工。
不过,高桥虽然在尼克那边说这边能做,但是他心中却还是有些担心。
倒不是因为担心上美这些人才能否制作出优秀的动画片,而是担心他们多长时间、多少成本能做出自己想要的动画片。
上美的动画,一直都是艺术性大于商业性。
过度追求艺术性的后果就是成本极度的上升。
不过,上美的人来万户已经有不短的时间,或许他们的思想依旧能有所改变了吧。
以赵凰羽在内的一众上没人,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再做动画。
虽然万户的主力产品,也就是电子游戏,里面的小人和场景也是动的。但是却与动画相差太多。
他们虽然负责电子游戏的美术设计工作,以及造型设计工作,但是对于电子游戏的热爱,却没有动画那么深。
所以,当他们得知将会继续制作动画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要做什么?多久要?”赵凰羽看着眼前的高桥,可以用双眼放光来形容。他说的话也无限接进去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操控的主角与电脑控制角色对话过程中提取的重要信息点,“去哪里,杀几个。”
高桥将前上美的人都着急道会议室内说道,“要制作数款电子游戏改编动画,主要是咱们万户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游戏的改编动画。这些动画的主要播放地址是这里……”
他的手按在世界地图上美国的位置……
“电子游戏改编动画?”
“在美国放?”
不同的人不同的疑问同一时间发出。
高桥等他们讨论了一会,待他们安静下来后说道,“没错,就是电子游戏改编动画,没错,就是在美国播放。不过,我有几点要求要向在座的诸位提出。
一、制作周期要快,没有慢工出细活的时间。
二、剧本要符合美国八到十六岁男孩的理解范畴。
就这样吧,最近这几天我会把在美国播放较为成功的动画拷贝发到诸位手中的。
电子游戏改编动画是万户产业链里重要的一环,希望大家重视啊!”
“一定重视!”赵凰羽肯定道。
能够有再次制作动画的机会他怎么会放弃,并且高桥提出的两个要求也不过分。
赵凰羽相信在有足够的预算下,能够保质保量保时间的做出优秀的动画!
第六十四章 给出一个承诺【求月票!第一更】()
要学会制作,先要学习。任何娱乐产品或者说任何人类行为都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
以上美人员为核心的万户动画制作团队,在一个月之内几乎刷完了所有美国主流动画。
从二战时期就开始放映的《猫和老鼠》到近几年大火特火的《忍者神龟》和《变形金刚》。
不要以为这个观影过程是愉快的,在观影的过程中,每一位参加观影的学员,都手持一个笔记本,将整部影片所有关键剧情的转折点,以及矛盾冲突点都标注出来。并且还要加上自己的想法。
这种接近于拉片的观影模式,会大大破坏观影感受。而且由于动画面面对的观众群,都是低幼年龄的孩子,因此虽然团队里的人要用心去感受每一部动画片能够触动目标用户群的爽点,但是那种身心错位的感觉,也不是很好受。
以上美为核心组成的团队,虽然可以说是潜力无穷,但是能够天赋异禀真的保持一颗童心的制作者真的不多。
高桥在动画团队人员努力的时候也没有闲着,他与动画团队的最高负责人赵凰羽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讨论万户动画团队应该用何种动画制作模式。
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动画团队模式大致分为美系和日系,美系动画制作团队相比于日系动画制作团队在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上要更高超一些,而日系动画制作模式相比美系则组织力更强,只是这种极尽压榨的制作模式,对于动画制作团队中的所有人,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但是,正如有的人所说。一部作品如果创作过程中一帆风顺,这大抵是一个平庸的作品。而如果这部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几乎要把所有的制作者都虐哭了,虐到崩溃,这部作品反倒有可能更受好评。
高桥的意思是学习日系、美系动画制作的优点,学习日系的管理制度,学习美国人对于先进设备的使用。综合起来,创造一种属于万户自己的团队风格。
但是赵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