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希望有朝一日,电子游戏成为了一种甚至不能拿上太面说道东西。
因此,他希望行业内有一些自律。
当然了,这种思想他暂时还没有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对于里奇他也仅仅是一个建议而已。
不过,里奇对于高桥的建议显然十分的放在心上。
在几乎遗忘了整蛊邻居,大脑都在沸腾想要制作这款新的黑势力游戏的时候,里奇投入到了全新的工作中了。
与整蛊邻居不同,这款游戏的制作规模必然更大,需要耗费的精力必然更多,需要的人也更多。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十分烧钱的点子。
整蛊邻居的销售分成离他还很遥远,因此他向万户发出了一封邀请投资的邀请函。
第七十八章 内容()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也有荒凉的地方。
在这里美国政府的公权力已经极度衰落,靠教会与有活力的黑势力来维持秩序。
盖尔来到的这个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贫瘠。
虽然这里人不多,但是有一所大学,这所大学的化学专业甚至在十多年前,出现过一个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团队。
盖尔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来收集故事的。
在五年前,这里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案。
一位高中的化学老师,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为了给自己的家人留下更多的财产,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离开人世后更好的活下去。
他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学生,找他一起贩卖dupin。
这位化学老师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学校拿了许多可以用来制作dupin的原料。
弄了一辆房车,在荒凉的野外加工dupin进行贩卖,经历了许多事情,最后成为一大毒枭,最终被剿灭的故事。
不过,虽然这件事情很出名,但是对于细节却没有太多人了解。
一向喜欢报道的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
盖尔来这里了解这些细节,就是为了组里制作的电子游戏,能够有更充盈的内容。
没错,在一个月之前,他还是一个小混混。
不过自从现在的老大里奇做了那件事情之后,他就跟随了里奇,开始朝着制作游戏的方向努力了。
里奇老大在见到他们了之后,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想要制作一款和黑恶势力有关的游戏。
但是,这里面没有合适的剧本作家,因此大家想了想,还是觉得实地取材比较好。
要知道在美国这片大地上,有无数的故事正在上演。
这些故事往往比电影里还要精彩无数倍,与其让剧作家部门造车,在小黑屋里写一些不接地气的故事,还不如把现实中的事件直接放到游戏当中。
在这个故事的大背景下,游戏的主角会从一个小人物,一点点崛起成为一个黑势力的大人物。
当然了,在里奇老大的设想中,主角必须不得好死。
甚至,老大已经决定在游戏的最后要让主角家破人亡,而杀掉他的人,就是下一代游戏的主角。
按照道理来讲,采访是一件需要一定水平的任务。
盖尔之所以能来采访,还是因为他的水平得到了老大的肯定。
对此他当然很高兴,但是来这里采访真实的内容。
说实话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有许多风险相随。
要知道,黑势力其实最喜欢的是闷声发大财。
他们不像是电影明星,有越多人关注他们,他们就越赚钱。
他们从事的业务见不得光,他们巴不得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因此,想要将他们的故事制作成游戏,让更多人玩到,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是却不能确定这些人会不会喜欢。
所以,盖尔这次来这里,第一个想要接触的并不是黑势力的人,而是那位高中化学老师老白的妻子。
他想从她的妻子那里,了解到老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刚刚见到老白的妻子,盖尔就有些后悔了。
如果让他来形容的话,这个女人就是一个神经质的碧池。
他现在没有女朋友也没有妻子,他在想如果自己有这样的女朋友,有这样的妻子,就算是没有得病,也会被逼疯的。
这个女人得知了盖尔的来意之后,也没有太过见外,就开始抱怨起了他的丈夫老白。
她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但是有效的信息却非常少。
她什么都不懂,但却无比坚定的以为自己的行为才是正确的。
她坚持她的想法做出来的事情让无数人感到困扰。
盖尔在与她交谈了两个小时后,得到了其他的人信息后,他就告辞了。他再也不打算来这里了。
至于老白的儿子,盖尔并没有去采访。
老白的儿子是一个行为能力和智力都有些障碍的人。
他并不歧视这样的人,但是想要从这样的人那里了解一些事情。
难度估计不会和与他的妈妈交流低多少。
从这里出来后,他就前往了下一个地方。
这里每一个人都会引出更多的人,从而编织出一张网。
而所有还活着的人,说话都有一些偏差,想要将信息尽量的客观,尽量还原真实的事件。
就要从这些人的话里面进行分析,分析出该有的答案。
这样做的工作量无比的大,盖尔这样的非专业人员,只能够先将采访内容和关系图全部保留下来,等回去之后让更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协力做完成完整的剧本。
不过,虽然有人不介意盖尔这样做,不介意盖尔采访他们。
但是有人却是介意的。
要知道老白为首的这个事件,牵扯到了太多的人,甚至这其中的一些隐秘,让媒体都不敢过多的报道。
于是,盖尔在一个漆黑的夜,往自己住宿的酒店敢的时候,他就被麻袋扣住了头,被打晕了带到了一个类似于审讯室的地方。
在这里,他遭受了很多的痛苦,有人询问他的来意。
他如实的说了之后,那些人也不相信。
甚至最后对他使用了吐真剂之后,他们才真的相信。
在相信之后,他们就联系到了里奇,让里奇那边给个说法。
里奇就是一个大学生,他和黑势力有什么打交道经验。
所以,这件事情就变得很棘手了。
不过
意外总是会在意料之外的时候发生,当这些黑势力知道了里奇的家庭背景之后,却意外的同意了继续进行调查。
只不过,盖尔这名调查员,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吐真剂,现在智力已经受到了伤害,每天昏昏沉沉的,不像是一个正常人,不能完成正常人能够完成的事情了。
因此,里奇又派了一个小组来这里收集故事。
而在他们这些人收集故事的时候,里奇则在研发一种全新的游戏引擎。
这个游戏引擎的要求就是能够无缝的载入超大的地图。
毕竟,他想要制作的是一款超大地图的游戏。
第七十九章 分析()
高桥在里奇努力的时候一直冷眼旁观,里奇想要制作的那种游戏,就算是里奇不去制作,也有人去制作。
这种游戏当然很有意思,不过,却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问题。
高桥当然不是因为什么心中的正义感而冷眼旁观,而是他要忙的事情很多,不光要完成大学里面的考试,还要远程参与万户的即时战略游戏的开发。
虽然万户的即时战略游戏,迟迟还没有推出,但是万户的在线游戏平台,已经积累了不少用户。
万户提供的联机服务,在全北美地区,拥有的用户已经达到了三十万。
不要小看三十万这个数字。
要知道,电脑游戏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主流,并且这个年代上网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可以说能够花钱加入万户的联机会员,进行对战的玩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核心玩家了。
万户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也有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小动作。
就是采用数据分析,分析玩家们到底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
要知道,即时战略游戏多种多样,到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即时战略游戏,已经有二十多款。
就算是将同一个系列的游戏算作是一个,那也有十多款。
而这十多款游戏中有的游戏玩的人多,而有的游戏玩的人少。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有的游戏喜欢的人更多,而有的游戏喜欢的人更少。
而这种在线联机游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
玩的人如果越多,新加入的玩家就会更多。
也就是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像是现在这种在万户的联机平台上,能够让人好好研究,还未彻底分化的时间可真的不多。
从调查的数据上来看,暴雪的《魔兽争霸》与西木头制作的《命令与征服》玩的人数最多。
反倒是最先出现的《沙丘2》玩的人逐渐的少了。
而《魔兽争霸》这款游戏和《命令与征服》又有显著的不同。
万户的游戏开发部门,就以这两部游戏为蓝本,进行相应的分析,挑选出游戏中吸引人玩的点,然后再将他们重新组合,组合成一款新的游戏。
《魔兽争霸》这款游戏与《命令与征服》相比,从游戏风格上来说,甚至有一点点“小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魔兽争霸》的随机程度更小。
经济系统只有金币一个系统。
而金币在家基地附近的金矿就能采集,与《命令与征服》那种需要远程采集的模式,完全不同。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更容易的算死。
当玩家们都对这款游戏有了比较深的经验了之后。
甚至你几分几秒第一个兵会走到我家都会有明确的计算。
而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时间点下,就有无数玩家针对每一个时间点,做出相应的战术安排。
在这个基础上,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进攻与防守的博弈,就有了一系列的冲突。
与之相比,《命令与征服》的时间点,就要粗糙很多了。
玩法成熟的也相对较晚。
高桥对于整个研究的过程并未太大的干预。
要知道研究别人的游戏,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丢人的是原封不动的照着抄下来。
老生常谈,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有很多技能是通过模仿来学会的。
甚至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仿。
难道学习是错么?
当然不是。
但是在学习之后,却将别人的成果,当成了自己的那就不对。
高桥对于即时战略游戏的开发提出的唯一一点要求,就是要在意“竞技性”。
甚至以竞技性为核心开发。
有着丰富制作游戏经验的万户,当然知道竞技游戏该如何开发。
要知道《喋血》这个系列的格斗游戏,就是以竞技游戏为“核心”开发出来的。
在曰本,万户还每年出钱举办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格斗游戏比赛项目“斗剧”。
在“斗剧”项目中,《喋血》系列的游戏作品人气后来居上,超过了SNK的一种作品,达到了与卡普空《街头霸王》系列齐头并肩的地位。
不过,相比于卡普空,万户还是要有节操了不少。
不像是卡普空一般,能够将一款《街头霸王》恨不得在所有的平台上发布数十个版本,促使玩家不停地买买买。
万户是一家很注重自身企业形象的企业,像是卡普空那样疯狂炒冷饭的行为,万户真的没有想过去做。
当然了,卡普空的这个做法,给了不少曰本企业一个很不好的启迪。
他们还是头一次发现还能这么玩,于是,他们的游戏就在各个平台都出现了。
哪怕是任天堂这样的行业霸主,都受到了这样行为的影响。
要知道,能够在其它平台玩到和超级红白机上一样的游戏,超级红白机的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因此,任天堂与一个又一个厂商约谈,告诉他们如果还想继续在任天堂的游戏平台上发行游戏,就要签署独占协议。
当然了,全体的游戏公司自然齐齐抗议。
要知道本来就已经被你任天堂扼住了咽喉,现在我们想要自求生路你还不让?
现在行业的形势这么不好,若是你真的让我们不要移植,我们干脆倒闭算了。
哪怕是任天堂这样的公司,也不可能对抗整个游戏业界。
因此,任天堂做出了一些让步。
就是签署独占协议的游戏优先审核,在权利金上会有一些小小的优惠。
虽然任天堂做出的让步很小,但是那些没有什么奋斗心的企业,也就低头了。
毕竟,移植一款游戏的成本也不低,有时候甚至不下于重新开发一款游戏。
大家现在哪怕普遍把移植工作外包出去,成本其实也还是有点高。
任天堂做出了让步,至少摆出了姿态,就让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小公司低头了。
不过有更多议价能力的,像是卡普空、科纳米、万代南梦宫这样的企业,自然签署的就是另外一套合同了。
不过,世界在发展,游戏界在变化。
曰本的电子游戏业界达成了共识的时候,北美的游戏业界变化也非常大。
第八十章 谁不挂几个牌子?()
有许多事情都分大年小年,游戏也分大年小年。
像是去年的一九九二年,就不能算是一个游戏大年。虽然推出的游戏数量很多,但是真的让玩家觉得过瘾,让玩家觉得玩完还觉得不够过瘾,甚至有些怅然若失的游戏真的不多。
万户发行的《模拟人生》已经算是该年度里,在北美地区影响力比较大的游戏了。
当然了,影响力和发行数量有时候真的不成正比。
就像是电子艺界和万户的一票体育游戏,虽然销量都一个赛一个的高,但是引起的话题程度真的没有多大。
毕竟,这些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比赛的“周边”,人们关注的还是比赛本身。
就算是某一款体育游戏获得了特别大的好评,又或是一款游戏差评满满,它的销量波动也不是很明显。
毕竟,不是每一个玩家对于电子游戏都像是如数家珍一般。
绝大部分玩家的一生当中的游戏时间不超过五年,而在这五年里他玩的游戏,一般也不会超过十款。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买游戏就像是普通人去超市买菜一样,在质量差不多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哪个更便宜就购买哪个。
至于这款游戏是到底是不是好玩,他们缺乏对比也不知道。
就像是在雅达利大崩溃之前,绝大多数玩家还真的就不知道自己玩的是劣质的垃圾游戏。
因为对于这一部分的玩家来说,他们接触到的第一款游戏就是雅达利的游戏,他们一直玩的也是雅达利的游戏。
没有与其他游戏的对比,他们自然认为电子游戏就是这个样子。
雅达利的游戏不好玩,在他们眼中就等于电子游戏不好玩。
如果不是在遥远的曰本,有一群公司依靠吞食着雅达利的遗产,发展出了更多种类的电子游戏。
如果曰本并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而像是加拿大那样只是美国市场的一个附庸。
或许曰本也不会像是怪物笼一样,孕育出无数惊才艳艳地电子游戏公司,孕育出一个举世无双的游戏平台——红白机。
从怪物笼中跑出来的怪物们,面对弱鸡一样的外国对手,自然摧枯拉朽。
在雅达利崩溃之后,诞生的电脑游戏,根本就不能和来自曰本的主机平台电子游戏相抗衡。
因此,就开始美国甚至是整个西方世界,在电子游戏上面对曰本电子游戏公司的耻辱。
不过,随着曰本本土市场的逐渐萎缩,导致曰本电子游戏厂商的实力下降。随着大量西方的本土游戏制作者,学习曰本制作游戏的先进经验。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居然在电脑游戏上完成了反攻。
去年的《模拟人生》就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
要知道电脑游戏与家用主机平台上的电子游戏,都是电子游戏,但是差别却不是一点半点。
像是《模拟人生》爆火的一大要素,就是可以线下交换的MOD。
这种玩意在家用主机平台上就永远不会出现,因为家用游戏主机平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
正是因为这样,才确保了游戏的正版率。
如果游戏机也能被随意更改了,那也就意味着这台主机已经凉凉。
正是因为弊大于利,所以,像是主机平台就永远不会出现这种玩家自制的MOD。
后来万户在世嘉的主机平台上移植了《模拟人生》。
虽然加入了许多官方采纳的民间MOD,可玩性也可以说还不错,但是相比于个人电脑版本的《模拟人生》却缺少了后续拓展的可能。
除非万户想要将一些优秀的MOD,改装成DLC资料拓展包来卖,那样才能维持主机玩家爱对于《模拟人生》这款游戏的持续体验。
在另一个世界,《模拟人生》的出品公司就是这样做的。
除了一款游戏本体之外,甚至发售的各种游戏拓展包,就能有数百个。
这在数字时代看到长长的购买列表就觉得很夸张了。
在现在这样一个网速还十分慢,主要靠线下销售电子游戏的时代。
怕不是《模拟人生》一款游戏,就能摆满一面墙的货架。
最近没有在做新游戏的小爱,就在向这方面努力。
《模拟人生》作为一款电子游戏,游戏的内容其实不算是非常多。但是却凭借着这种奇特的续(喵)命技巧。
与其他游戏大概只有五十个小时的游戏是时间相比,《模拟人生》这款游戏的平均游戏时长,经过游戏媒体的采样,据说已经达到了人均两百小时左右。
两百个小时!
这可是两百个小时啊!
有不少钟爱这款游戏的玩家,沉迷于这款游戏的玩家。将《模拟人生》这款游戏戏称为了时间谋杀者。
与另一个位于美国的公司制作的《席德梅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