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时候也出现了一种名为U盘,采用最新USB口的新型存储盘。
不过,这东西虽然难用程度上比软盘要好不少,体积上也小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但问题时,首先它的价格十分昂贵,其次并不是每一台电脑上都有USB接口。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各种存储介质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不过,随着USB标准委员会与英特尔以及AMD的合作,新主板上都将强制安装USB的接口。
罗格也想看看自己的存档,到底算是一个什么水平,所以他就摆脱同学,将他的存档,也交了上去。
教授虽然在他的学生口中,像是恶魔一般,但其实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全系所有学生超过四百名,这四百多份游戏,他都会一一查看,考核这些存档里的各个指标。
别看城市规划系的人不多,但是他们无一例外,未来将会成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城市设计专家。
如果他心慈手软让他们毕业,砸了城市规划系的牌子还好说,耽误了世界城市建设,那才是大问题!。
a
第六十六章 通往巅峰之路的契约()
阅读是一种能力,阅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总有人认为,月读就是读书,其实并不是这样。
阅读是一种从目标对象,读取信息的过程。
例如这四百多份存档,怎么用最快的时间,精细的阅读其中每一条数据,并且对整个城市的各项指标打分,这就是一种阅读能力。
教授虽然上了年纪,眼睛不是非常的好用,但是月读能力却非常强。
一个存档,他只要打开十分钟,就可以将这个存档上上下下全部评价完毕。
但是,尽管十分钟的时间已经非常短了,但是存档依旧有四百多份。这加在一起,就是四千多分钟了。
哪怕每天能看四个小时,一天也不过只能看二百四十分钟,看二十四份存档而已。
全部看完,至少需要半个月的额时间。
这半个月时间,教授在兼顾校外项目的时候,利用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对这些存档进行评判。
让他觉得不太舒服的就是,外出出差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对这些存档进行评价了。哪怕在火车或者飞机上有空闲的时间也不行,因为它没有一台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游戏的便携式电脑。
尽管IBM已经推出了一种像是手提箱一般的便携式电脑,但是这种便携式电脑却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性能和续航都不行。
虽然为许多商务人士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是从有到好用,却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且,由于锂电池的各种技术专利,都掌握在万户集团的手中,这些电脑的锂电池使用成本,也一点都不低。
不过,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就是IBM在没有使用鼠标的情况下,为手提电脑,加入了一个名为小红点的功能。
这个小红点在键盘左侧,使用者只需要轻轻动动手指,就可以让光标发生变化。
而不是大刀阔斧的将整个手都移动到触摸板上,这个小细节倒是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
导致虽然IBM的手提电脑实用性不高,但是催促IBM推出小红点键盘的呼声却越来越大。
只是,小红点由于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哪怕推出键盘,售价也不会比在市面上销售的键盘更有竞争力。
更为关键的是,键盘市场也把控在万户的手中。
掌控全世界键盘标准和制造的是一个名为键盘标准委员会的组织,而这个委员会的倡导者,正是万户集团。
而加入这个组织中的罗技、樱桃、雷蛇等等厂商,也是键盘生产的大厂,以及键盘零件生产的大厂。
IBM虽然也在这个委员会当中,也有生产键盘的权力,但是私自更改标准键盘的结构,却需要经过键盘标准微软会的许可。
原本,他们的小红点应用于自家的手提电脑上,键盘标准委员会没费多大劲就通过了。
但是,IBM如果想要单独生产这种键盘,就侵犯了其它委员的利益。除非共享小红点的专利,否则不用指望其它微软同意通过。
说回到教授,加班加点富有社会责任心的教授,终于将所有的存档都看完了,评分他也都写在了下本子上,并且整理成了电子表格。
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学员建造的城市符合他的综合评分标准。不过,符合他优秀定义的城市,却只有区区十份。
而在这十份中,最让他在意的则是以为名为罗格的学生的投稿。
整座城市不光运行的效率很高,很美观,同时也对未来的城市规划方向很有见解。
要知道,在教授这种专业人士看来有见解而不是瞎胡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是创新不是任何一个人来就行的一样,不许有专业基础,有行业见解,才能做出靠谱的创新。
不然,那不叫创新,而是瞎胡闹。
教授已经有心思将这名罗格钦定为自己的研究生,但是当他翻看名册的时候,却发现名册上根本就没有罗格这个学生的名字。
这就让教授觉得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这可是实名制的比赛,任何一个学生都必须用自己的原名参加比赛,不然可不会获得学分的。
而教授将所有的人名都和名单对应之后,却发现一个没少,唯独多了罗格这个人。
教授也是一个爱智求真的人,虽然他从来不嘴上这么说,但是却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
他很快就开始着手调查这位名为罗格的人到底来自于哪。
真别说他的调查方法还真有效,不出三天,他就知道了罗格到底姓氏名谁,也让那位帮助罗格投稿的人,让他通知罗格来听自己的课。
于是,在等待了几天之后,终于城市规划系的《模拟城市2000》大赛的结果,终于公布了。
得知自己合格的学生,一个个相拥而泣。
而那些得知自己并未通过审核的学生们,则一个个呆若木鸡。
而十位优秀的学生,得知自己将会获得奖学金的时候,也非常的兴奋。
最后,落到罗格这里,教授没有提什么奖学金,而是直接问道,“罗格,你愿意做我的研究生么?”
“我不是城市规划系的学生。”罗格回答道。
“哪有什么问题。”教授笑呵呵的走下讲台,拿出一份文件,摆在罗格的身前,“这里有一份文件,你签署完,就会成为城市规划系的学生,并且会在本科学业完成后,立即成为我的研究生。嗯……如果你想在我这读博,我也十分的欢迎。”
现场哗然。
哪怕是那名通知罗格来的友人,也是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教授居然回来这么一手,要知道,教授本人虽然很严苛,但是能够成为他的研究生,无一例外就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未来之星。
这不是教授自封的,而是以往教授一名又一名的学生证明的事情。
以往,考教授的研究生都千难万难,而现在教授居然主动要求学生当自己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并且还是一名不是城市规划系的学生,要知道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新闻!
“同意!快同意啊!”
无数学生在心中呐喊道,他们看着木讷的罗格,恨不得自己就是罗格,签署了那份契约!那可是通往巅峰之路的契约啊!。
a
第六十七章 搞个新闻()
罗格整个人都愣住了,“我,我只是玩了玩游戏……怎么就成了城市规划系的学生了呢?”
不过,虽然他整个人都有些迟钝,但是等它反应过来之后,他还是决定签下自己的名字。
虽然他不知道城市规划系到底都学些什么东西,但是能够用一款游戏来当做考试的教授,课总不会难上到哪去吧。
总比自己现在混在数学系,每次上课都觉得自己是个弱智强吧。
教授眼看着罗格在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整个人仿佛都送了一口气,他枯槁的手握住罗格稍微有些肉感的手,就差说“同志,你辛苦了。”
教授的目光扫过,阶梯教室里想起了雷动的掌声。他现在要记住的不是谁鼓掌了,而是谁没有鼓掌。看到所有人都鼓掌了,他心满意足的重新低下头,看着身边这个看起来有些胖乎乎地年轻人。
晕乎乎地罗格回答完教授一个又一个问题,终于回到了家,他刚刚打开电脑,拨号上网,上了《模拟城市2000》的论坛,就看到挂着“HOT”尾标的帖子,“玩《模拟人生2000》能读博!”
哪怕没有点进去,罗格也知道这帖子的主角是自己。已经经过了激动阶段的他,脸上的表情很淡然。
他忽然想起,自己好像还没有和爸妈说自己已经转系了,他先将网络断开,省着该死的电信运营商继续收费。
他下了楼,父母正躺在沙发上看《老友记》。
“爸妈,我转系了。”罗格说道。
“哦。”
“哦。哈哈哈。”
两个仿佛已经进入到情景喜剧世界中的罗格父母,一点都没有惊讶的意思,甚至还笑出了声。
罗格耸耸肩,他的父母就是这样,看上去对他不管不问的,但是……
“什么!你居然转系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通知我们?你转去什么系了?
数学系有什么不好?数学系毕业了可是能直接去华尔街的!
你不想赚大钱么?
那里可都是钱啊!
你看隔壁该死的那家亚裔,他家的四眼田鸡看起来那么呆,不就是数学好么,在华尔街赚到钱就嚣张起来了!”
身为一名社区医生的父亲,忽然反应过来说道。
当一名社区医生其实并不难,难得是获得社区医生的行医资格。
至于当医生嘛,倒是很简单。
什么?你感冒了?
来两粒止痛片吧。
什么?你发烧了?
来两粒止痛片吧。
什么?你腹泻了?
来两粒止痛片吧。
反正无论是什么病,只要来看,喂止痛片就可以了。
谁能指望在社区看病呢?
真有病的话,早早去大医院不好?
大概排个半年的号,怎么也能看上了不是?
罗格父亲也只宣过行医誓的人,但是能力所限,也没有办法。
因为他这手水的不行的医术,社区里的人,对他总是不太满意。
像是隔壁的亚裔一家,就总是不太喜欢老老实实的吃去痛片,而是总是搞些树叶树根吃。
虽然病也好了,但是树叶树根怎么能有去痛片好用呢?
两家一直以来就有些矛盾,知道另外一家的孩子在华尔街工作赚了钱,罗格的父亲就低了一头。
罗格看着父亲的模样也很头疼,平时他不太愿意和父母说话,就是因为这个。
“城市规划系。”罗格说道。
“什么?城市规划系?你怎么去读那个系了?你知不知道,读了城市规划系,可是每天都要风吹日晒,甚至连下水井盖都要你去安。你读的是大学,为什么要和高中毕业的人做一样的工作?”
“城市规划系的教授,让我转到城市规划系,直接读他的研究生和博士。”罗格平静的说道。
“什么?”罗格的妈妈再次叫道,“有教授让你读他的硕士和博士?我的小宝贝啊,你难道没有发烧么?快!快喂他吃几粒止痛片!”
罗格妈妈的样子十分的夸张。
罗格没有接过父亲递过来,家里随处都可以看到的止痛药,他直接将手件,递给父母二人看。
虽然这两个人看起来很不靠谱,但毕竟是经过美国高等教育的人。阅读文件还是不成问题的。
两个人头顶着头,看完了文件。
“我的上帝啊!太不可思议了!我……我们的孩子,居然可以直接去读博士?”
“哼!赚钱有什么了不起的!哪有博士厉害,看我明天气死那家眯眯眼!”
罗格看两个人讨论个不停,默默地上楼继续开始上网了。
重新点开那个挂着自己的帖子,帖子内附带有罗格参加比赛的作品。
看着下载量已经达到了五百多次。
下面的回复,也从刚开始的不忿,变成了佩服。
“天呐!《模拟城市2000》能这样玩?这……这怎么和我玩的游戏不一样?”
“太厉害了!这样的人真的能读城市规划的博士呢!能居住在他建设的城市里一定非常的幸福!”
……
罗格再怎么冷静,也是一个年轻人,看着这些全方位吹捧自己的回帖,不由得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起来。
真没想到,玩游戏还能读博士。
罗格晃了晃脑袋,退出网络,继续开始玩自己的《模拟城市2000》了。
万户互动娱乐北美《玩家之心》编辑部的编辑们,每天都在搜集着有关于电子游戏的新闻。
无论是线下采访,还是线上论坛,他们可谓是全方位的进行调查。
像是自家游戏的线上论坛,自然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有一名编辑,打开《模拟城市2000》的论坛,看到了这个虽然没有被版主置顶,但是一直被人工置顶的贴子,眼前就是一亮。
虽然说每一期杂志都不缺可以将版面填充满的新闻,但是那种普通平常的新闻,却一点都不会提升杂志的销量。
而他们的工资,是和销量直接挂钩的。
特别是如果他们选章,在读者回信中排名最高,还能获得特别积分奖励呢。
“玩游戏玩成博士?有点意思。”
这个小编,就开始按照网页上的内容,开始编写稿子了。8)
第六十八章 盛大的传奇()
北美版的《玩家之心》刚发表这条新闻不久,在地球另一端的高桥,就看到了整篇报道。
他的手指敲着桌子,不停地翻着传真过来的杂志。
这条玩游戏读博士的新闻,倒是给高桥提了个醒,万户完全可以制作专门的功能啊!
像是《模拟城市》系列,可以被城市规划系玩。
那《模拟铁道大亨》是不是就可以被铁路公司拿去做教学?
这类游戏推出赚多少钱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能赚名声。
要知道,在主流社会,电子游戏一直以来是用来甩锅的存在,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就会甩锅到电子游戏上。
就像是最近在美国发生了一起校园枪击案,那些主流的声音,居然不去问为什么有人能够带着枪进入校园,反而说电子游戏才让人暴力。
这……
步枪协会表示自己无限无辜中……
电子游戏表示自己躺枪……
这件事情,对在美国发行的游戏,都有或多或少的印象。其中受影响比较大的几家公司中,就有万户这一家。
其实,美国政府对于万户是绝对的高标准严要求,甚至已经严苛到了不允许万户将在美国获得的利润结算到境外去。
并且,各种媒体还时不时将万户拉出来批判一番。
倒不是他们闲的,而是万户实在是太赚钱了,像是抢钱一般。
明明什么实在的东西没看到,就有许多钱飞走了。
虽然万户一直老老实实,但是却难免总是被欺负。
要不是万户有着一帮比流氓还流氓的法务团队,以及给某几位议员足够多的政治献金。
怕不是万户都要被起诉违反了反垄断法了。
这倒不是捕风捉影,谁让只有万户对战平台一个玩家在线对战平台做了起来呢?
高桥提起笔,在传真杂志空白的地方,唰唰写下了一行字。他建议万户北美方面考虑与高校合作,制作一系列的功能。
并且,努力让这些游戏进入各个州教学推荐游戏当中。
将看完的杂志放在一边,秘书悄悄拿走了,高桥就开始关注国内的电子游戏市场了。
中国的电子游戏市场,与其它的地方都不同。
不像是老牌的发达国家,拥有许多种娱乐方式,个人电脑的可拓展性并没有太过朝着娱乐方向发展。
但是,在中国个人电脑的普及速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谓是在一个频率上。
而因为电脑的可拓展性非常强,视频能看,图片也能看,还能玩游戏,还能上网,就渐渐地成为了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娱乐中心。
虽然在现在的中国,拥有电脑的家庭还不多。
但是在一线城市,电脑已经逐渐开始普及了。
万户之前制作的网络游戏《石器时代》在线人数也从刚开始可怜的几百人,变成现在最多在线人数突破五万的程度。
虽然说相对于十多亿的人口,五万的同时在线人数不是很耀眼。
但是,就算是将网吧算在一起,中国联通网络的电脑一共才有多少。
不过,最近在国内却有一款游戏异军突起,那是一款韩国网游,名字叫做《传奇》。
因为万户的存在,个人电脑游戏发展的进程大大被推进,北方暴雪制作的《暗黑破坏神》在两年多以前发售,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哗然。
这种纯粹是刷刷刷的游戏,虽然让人觉得疲劳,但是却有一种另类的爽感。
哪怕是远在韩国,都有这款游戏的游戏迷。
这位游戏迷,同时也是一位游戏开发者。
因为在韩国网络游戏开始兴起,他也就起了将《暗黑破坏神》网络化的心思,经过了他自己一个人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将《暗黑破坏神》扒皮成功,成功制作出了一款相似程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暗黑类网游,这款游戏就是——《传奇》。
不过,等《传奇》在韩国推出,美国那边《暗黑破坏神2》已经发售了。
大家都玩新作去了,这劣质的模仿品,一天的同时在线人数也就几百人。这点在线人数的收益,甚至连支付宽带费用都不够了。
但是这时候,从中国来了一位年轻人。
这名年轻人说他要买下《传奇》这款游戏的中国发行权。
一个人制作了《传奇》的程序猿,虽然觉得这款游戏没有啥前途,但是看到有肥羊,怎么可能有不宰一刀的道理呢?
而这位年轻人也真的甘愿被宰,于是这样一款一个人制作的游戏,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