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盛道:“何时还能见到先生?”
“缘分到时,你我自然就会相见!”夕阳下远远传来司马徽的回答。
第五十四章 捷报()
司马徽,字德操,阳翟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有识人之明,水镜先生是几年后荆州庞德公给他起的号,现在的司马徽与庞德公只是神交,并无实际的交往。
司马徽已经离去,姜盛倍感失落,只叹创业艰难,等黄巾之乱结束后说什么也要搞个地盘,哪怕是一个县也行。
“将军,时候不早了,不知可否赏脸入城一聚?”县令态度诚恳。
“也好,只是还要拜托大人,差人将司马先生的小麦”
“将军请放心,下官随后就安排人员开工。”
“那就谢过大人了。”
“不必客气,将军请”
姜盛七百骑兵也算是浩浩荡荡,入了阳翟城。这时候的县城规模很阳翟毕竟是颍川郡的治所,也算是个大县,虽说并不富庶,但百姓的生活条件却比周边郡县要好得多。
晚宴也很丰盛,姜盛在阳翟补充了给养、箭矢并引火之物,火攻是姜盛的惯用战术,引火之物必定随军携带。县令倒也懂事,赠送了一些黄金以资军费。
姜盛骑兵在阳翟县城休整一夜后,朱儁的信使就来拜见了。
波才覆灭后,早有消息传到张宝耳中,张宝意识到不妙,组织各部连夜北撤,企图入冀州会合张角。
朱儁探得消息,派人知会姜盛,约定攻打张宝军的诸般事宜。
姜盛当然不放过任何一个立战功的机会,与县令简单告别之后即挥军北上。
张宝军行进缓慢,很快就被朱儁大军追上,一轮又一轮厮杀,张宝军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在运动中被消灭,张宝决定一方面派人与冀州取得联系,另一方面固守待援。
此举正合朱儁的心意,此时的官军已非当日,大量有为青年加入了官军,而黄巾军却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兵日益增多。
朱儁大军三面围了过来,张宝令副将高升率部守营,而自领主力与官军周旋,接连三日,双方交战二十余次,互有胜负。
东线皇甫嵩所部连日来猛攻张梁,张梁部且战且退,在县黄巾将领彭脱的接应下,退至县位于长社县东南进行了短暂休整,正准备挥军北上的时候,皇甫嵩大军杀到了县彭脱率部死战不退,掩护张梁突围,给皇甫嵩大军造成了不少的损失,皇甫嵩兵分两组,轮番攻城,最终攻破县彭脱阵亡。
大胜之后,皇甫嵩派出官军一部搜索张梁残兵,其余部队就地休整,补充给养。
话表两头,朱儁军与张宝军对峙多日没有新的进展,姜盛却找准了机会,老一套,一把火烧死你丫的!
高升也就是个三流货色,居然能成为张宝的副将,真不知道黄巾军是怎么玩的,也就是那个波才还过得去,可惜已经自杀了。
姜盛这次兵多,七百骑兵也算是大部队了,黄巾大营本就是临时营地,各种鹿砦防御设施稀稀落落,对姜盛的骑兵来说毫无作用。
于禁首当其冲,带领百余骑直接向大营正门冲杀。
高升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于禁的骑兵已经杀进了大营,随后左有张郃、右为邓茂,姜盛自领中军杀将过来。
按照预定计划,于禁直奔中军,张郃、邓茂左右呼应,姜盛是专管防火,以前都是暗着来,这回姜盛是明目张胆的杀人放火!
高升从中军大营后面绕到黄巾骑兵营中,然后带领骑兵杀了出来,他看出这支突袭的部队人数很少,他想把姜盛骑兵队围杀在黄巾大营中。
想法倒是不错,但对手却不给他机会,于禁杀入中军大营,不见一个将军服饰的人,连忙告诉了姜盛。
姜盛以为高升躲起来了,正准备安排人去搜查,却见高升挥着长刀从外面杀进来了。
姜盛笑道:“正琢磨着找你呢,你就自己送上门来。”说着就带领中军骑兵迎面而去。
高升怒吼着冲了过来,姜盛挺枪来战。
高升猛砍几刀,没有伤到姜盛分毫,姜盛舞起枪花,直奔高升,高升眼花缭乱,还没看清姜盛的招式,突然胸口一凉,姜盛的枪尖准确刺入高升的心口,高升长刀落地,直挺挺地骑在马上,姜盛撤回银枪,那高升胸口鲜血喷出,跌落马下。
黄巾骑兵见主将一合就被姜盛杀死,哪里还敢作战,四散奔逃而去。
张宝撤军回来却发现大营火起,黄巾步骑两军都是四散溃逃,才知道又被官军骑兵偷了营,只好鸣金集合部队,向北而逃。
朱儁和姜盛合兵一处,紧追不舍。张宝此时已经没有心情再组织防御了,只顾逃跑,却不想遇到了另一支队伍。
对面那支队伍为首者,正是骑都尉曹操,前日里搜索张梁残兵下落,不成想误打正着,截住了张宝军。
两军陷入了混战,姜盛也不含糊,挥军加入了战团。战不多时,侧翼又杀来数百骑兵,为首者却是那刘备。
张宝这回可是真有面子,朱儁、曹操、姜盛、刘备四支兵马与其混战,直杀得天昏地暗。
张宝的亲兵卫队舍命突围,护着张宝逃了出去,其余兵马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已回天乏力。
至此,颍川黄巾军已经全部覆灭,对黄巾义军造成了重创,全国官军士气为之一振,有力推动了全国的反黄巾战局。
“孟德兄,上次在下险些全军覆没,幸得孟德兄及时救援,未曾言谢,还望见谅。”姜盛对曹操道。
“子诚老弟言重了,我等同为朝廷出力,不敢称谢。倒是你奇谋百出,让那黄巾贼子心惊胆战,方有今日之胜。”
“在下米粒寸功,焉敢与孟德兄相提并论!”姜盛谦虚道。
“哈哈哈,子诚老弟过谦了,日后我等少不得亲近,愚兄虚长几岁,便口称子诚老弟了。”
“孟德兄,请”姜盛会同曹操走进朱儁的中军大帐。却见刘备也在。
“玄德兄,别来无恙啊!”姜盛主动打招呼。
“子诚老弟”刘备正要说什么,却见姜盛身着六品司马的服饰,连忙改口,“唔姜将军。”
张飞道:“什么将军?鸡鸣狗盗之徒!”
关羽道:“三弟不得无礼!”
张飞道:“哼,这位将军只会拐带我大哥麾下骑兵,算得什么?”
张郃怒道:“张飞,大家都是为朝廷出力,何来拐带一说,这骑兵的前身乃幽州骑兵,再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官军,你说骑兵是你大哥的,难道想谋朝篡位不成?”
第五十五章 封赏()
张飞和张郃争吵起来,把那朱儁和曹操晾在了一边。
刘备连忙斥责张飞,然后陪着笑脸说道:“我三弟乃莽夫一个,恳请将军恕罪!”
姜盛道:“翼德乃直性之人,何罪之有?”
朱儁道:“各位英雄何必为琐事伤了和气,来,都入座吧。”
刘备、姜盛、曹操各自坐了,关、张侍立在刘备身后,于禁、张郃、邓茂侍立姜盛身后,自有一番比较,而朱儁身侧一人生得英武,朱儁未做介绍,众人并不识得,姜盛以为是朱儁的亲信,也没有过多的理会。
朱儁对刘备说道:“玄德老弟,卢中郎确因不送贿赂而招致谗言?”
刘备道:“正是如此,卢中郎若是继续指挥冀州之战,此时必已剿灭张角。换了那董卓,唉冀州战事不知何时方能结束。”
姜盛道:“玄德兄何须烦恼?董卓接连失败,冀州战事必定瞒不住皇上,我才不日即有结果。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朱儁道:“是啊,皇上虽然宠信十常侍,但绝不非昏庸之主。卢中郎获罪,本将自当周旋一二,定要护得卢中郎周全。”
刘备起身躬身一礼,“备代恩师谢过将军!”
众人寒暄过后,朱儁令人奉上酒肉茶点,众将领直至深夜方各自回营。
临走时,曹操邀姜盛入其帐中议事,姜盛不明就里,只得同去。
“子诚老弟,不知今后有何打算?”曹操试探着问道。
“黄巾未灭,何谈今后打算?”
“如今十常侍专权,民怨沸腾,又有这黄巾一乱,举国上下,怕是永无宁日了。”
“沉疴当用猛药!黄巾大乱又何尝不是一剂猛药?若非黄巾之事,朝廷、官军何时才能从醉生梦死中醒来?”
“说的倒也有理,不过朝廷放开了禁令,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武装,愚兄担心各州郡拥兵自重,乱上加乱!”
姜盛暗赞曹操对时局的把握,不愧是枭雄啊,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所在。
“孟德兄的分析不无道理,不知孟德兄何去何从?”
“朝中乌烟瘴气,实非久留之地,我打算离开朝廷,下放地方,省得每日里尔虞我诈、不思进取。”
“那就预祝孟德兄到地方旗开得胜!”
“子诚老弟,到得地方,却是无人可用,不知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曹操开门见山。
“这个嘛,请恕爱莫能助。皇甫中郎对在下有知遇之恩,尚未报答,实不敢改投门庭。还请孟德兄见谅。”
“子诚忠义,愚兄能理解,是我唐突了。”
“告退!”姜盛道别后即回到本阵营帐,今后什么打算呢?还是跟着皇甫嵩混一段时间吧,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各路斥候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皇甫嵩手中,从掌握的情况看,颍川黄巾已经覆灭,该向朝廷报捷了。
奏报首先到了张让手中,张让阅后洋洋自得,当日皇甫嵩和朱儁领军是十常侍推荐的,虽然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但黄巾大乱的事情却不是张让之流能遮掩得住的。
张让之流早就对皇甫嵩和朱儁有不满,这次推荐原本也不是好心,若是打了败仗,十常侍自然会把责任推在皇甫嵩、朱儁两人身上,若是有了功劳,这举荐之功却是张让等人的。
赵忠不想给皇甫嵩、朱儁奖赏,但张让考虑到冀州黄巾还混得风生水起,董卓那厮又难以取胜,而豫州、青州、兖州黄巾还未能剿灭,他们还得用到皇甫嵩、朱儁,所以张让决定把捷报呈给灵帝看。
灵帝看到捷报后,大喜,就问张让该如何赏赐将士。
张让道:“皇甫嵩、朱儁虽说是老奴推荐的,但如何赏赐,还请皇上恩典。”
灵帝道:“唔,朕差点忘了,是你举荐的人才!你也是功不可没啊,你的封赏容朕考虑考虑。对这前线将士的封赏,得优先考虑。”
张让道:“请皇上恩典!”
灵帝道:“嗯,封皇甫嵩为都乡侯,拜朱儁为镇贼中郎将,二将继续指挥南方平乱事宜,迁骑都尉曹操为济南相,克日赴任。哦对了,这姜盛是何来历?”
张让众人并不知晓,均表示不认识。
灵帝道:“义真皇甫嵩的表字对此人赞叹有加,能得义真称赞,实属难得,就让他继续留任军中别部司马,品级升为从五品。其余众将士着太尉府另行封赏。”
十常侍都没有意见,就由灵帝在早朝时宣布了,太尉府按着奏报中的功劳大小拟制封赏命令。
十天后,也就是五月底的时候,诏令发至颍川皇甫嵩大营。灵帝在封赏诏令之后又令皇甫嵩、朱儁率军南下,清剿豫州的黄巾军。
由于左丰的谗言,灵帝大为震怒,卢植被押回京师后即被解除了职务,随后十常侍罗织罪名,企图处死卢植,幸得朱儁托人陈述卢植的功劳并求情,卢植才被免了死罪,改判终身监禁。接任的董卓连续一月未见任何战果,反倒让张角的势力一再扩充,而朝中十常侍欺上瞒下,让董卓得以继续留任。
诏令到后,曹操将兵权交与皇甫嵩,然后带随从直奔济南国上任去了,姜盛仍为别部司马,骑兵得到了扩充,麾下已经拥有一千二百骑,为适应作战需要,姜盛以原有的二百骑为基础,打乱编制进行编组,集中训练官军的一千骑兵。
六月初的时候,朱儁已进军汝南、南阳一带皇甫嵩主力开始向陈国今属周口运动。
临走前皇甫嵩特地检阅了姜盛的骑兵队,对姜盛的练兵方法深为嘉许,特别是新式马镫的使用更是让皇甫嵩大开眼界,无奈条件不允许,没法大规模装配部队。
皇甫嵩只给了姜盛十天的时间练兵,好在五校的骑兵战斗素质还算不错,要不然,十天练好兵简直是开玩笑。
姜盛挥军南下的时候,皇甫嵩主力已经攻克长平,进击陈县今淮阳,陈县黄巾本属彭脱领导,彭脱阵亡后即退守陈县,官军主力专心清剿张宝、张梁,短时内没有顾及陈国的黄巾,此刻官军腾出手来收拾陈国的时候,陈县黄巾才慌了神。
皇甫嵩大军在陈县西北三十里安下营寨,稍作休整。
姜盛按照原定期限,率领骑兵到达皇甫嵩大营,只待战斗打响。
就在姜盛军到达的时候,灵帝派出的內侍紧随其后,带着诏令来了。
第五十六章 纳为己用()
西线战场上,朱儁大军势如破竹,横扫汝南郡,破敌之后继续西进,进入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地界。
朱儁到达南阳郡时,南阳郡新任太守秦颉率领南阳官军正在宛城与黄巾军张曼成部激战。
张曼成是张角的嫡传弟子,是个硬角色。三月的时候,张曼成突然袭击南阳郡治所宛城,太守褚贡缺乏足够的警惕心,被张曼成部一举攻破,褚贡也在守城战中阵亡。在北方打得火热的时候,张曼成以宛城为根据地四处劫掠征讨,荆州陷入了恐慌混乱状态。
褚贡死后,朝廷拜秦颉为南阳郡太守,秦颉这太守压根儿就没正式上任,而是在荆州刺史部的协助下招兵买马,组织官军试图收复宛城。
两军已经交战多日,秦颉所部虽说有些损失,但张曼成也好不到哪里去,两败俱伤之局。
张曼成心里很清楚,宛城乃四战之地,死守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他就命赵弘、韩忠等部将驻扎在城外有利地形,与宛城守军互为犄角。秦颉部攻城时深受其害,打了两个月没有丝毫进展。
张曼成不胜其烦,于是主动出击,秦颉挥军与之正面作战,没有占到便宜,于是佯装粮草不继,作出随时要撤的态势。
围了两个月,一般情况下,攻城方都会因为补给问题而放弃,但秦颉的官军中有近一半是南阳当地人,物资补给得到了南阳百姓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张曼成没有想到的情况。
秦颉各部吸引张曼成部绕开了宛城,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反攻,张曼成部猝不胜防,被秦颉部“包了饺子”,秦颉当先一马,舞动长刀迎战张曼成,张曼成勉力应战,一不留神,被秦颉斩了。
张曼成既死,黄巾军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秦颉趁势掩杀,黄巾军很快溃退,秦颉率军趁热打铁,直杀到宛城东部二十里的地方。
因为宛城和赵弘、韩忠两部兵马未动,还是品字形防御,秦颉吃过亏,没有贸然攻城,而是安下营寨,寻机作战。
张曼成战死的消息传到宛城,一片哗然。但张曼成治军有方,宛城黄巾就奉赵弘为首,继续按着张曼成的防御策略稳据宛城。
朱儁大军赶到后,秦颉详细汇报了近两月的战况,然后通报给荆州刺史徐璆。
徐璆听闻朱儁率官军主力进驻南阳郡,非常高兴,亲率五千精兵北上与朱儁会合。
三军合兵一处后即在朱儁指挥下组织攻城,赵弘奉行坚守不出的策略,只要官军来攻,宛城黄巾各部就出兵死守,官军退去,黄巾各部就各回各营,决不追击。
朱儁试图将宛城黄巾引出品字防御圈,但黄巾各部都不上当,无计可施的朱儁在源源不断的补给条件下频繁发动进攻,但宛城依然牢牢控在赵弘手中,双方僵持不下,就这么拼着消耗。
东线战场上,皇甫嵩接到灵帝的新诏令,攻略目标转为东郡。陈县的黄巾战力薄弱,皇甫嵩就令姜盛负责,而自率主力北上陈留郡展开清剿作战。
姜盛派斥候趁夜侦察陈县黄巾大营,发现兵力并不多,于是派于禁率五百骑进行试探性进攻。
陈县黄巾本就是乌合之众,面对五百骑的突然袭击,仓促应战,射出的箭矢稀稀落落。这还叫什么起义军?随便一支队伍就能搞定。
于禁本来只是试探,没想到黄巾的战斗力如此之差,干脆一锅端了,冲进大营就一顿杀。陈县黄巾本来有几千人,于禁杀进来后,大部分黄巾士卒如鸟兽散,早已跑得没影了。
剩下的千把人试图抵抗,却被于禁部又杀了近二百,这时姜盛率军杀到,这四五百名黄巾军干脆就弃械投降了。
姜盛大体扫了一眼,这数百黄巾军都是衣衫褴褛、灰头土脸,过得并不好,这也就想明白了陈县黄巾不战而溃的原因,他们的起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安分守己在家生活得好。
姜盛已经在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黄巾兵倒是不错的人选。
姜盛令邓茂准备伙食,分发给这些可怜的黄巾降兵,然后就率军入城休整。
皇甫嵩也没有想到陈县的黄巾会是这种光景,临走时他给了姜盛二十天的时间剿灭陈县黄巾,姜盛却只用一天就搞定了,剩下的时间正好用来练兵,把这些黄巾降兵纳为己用。
黄巾降兵吃饱之后就被邓茂带进了城南的军营空地上。张郃按着姜盛的意思,对这些黄巾降兵训话。
“我家主公有令:黄巾作乱,逆天而行,必将覆灭,你们的头领主将都已阵亡,这就是很好的例子。看看你们这些天的生活,是不是比你们造反前的生活还好?我家主公宅心仁厚,考虑到你们也是迫于生计,才入了黄巾,不再追究你们的罪责。”
空地上黄巾降兵听到张郃之言后交头接耳,不敢相信官军会饶了他们,要知道,长社之战时四五万黄巾军死于官军刀下。
张郃顿了顿,又道:“你们既然降了,我家主公必不会亏待你们。若是各位愿意,可以编入我主公麾下,若是不愿意,我们发给干粮,准许回乡,但从此要安分守己。你们可听清楚了?”
众人不做声了,静待张郃的下文。
张郃道:“好,愿意追随我家主公的,站到右边想回家的,站在左边。”
经过筛选,有四百多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