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白骑虽然智勇双全,但于氐根所部攻山的损失也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他也不缺这个山寨,没有必要拼消耗。周仓他们守护山庄基本上问题不大。
姜盛在山上休整一天,考虑到童琳,姜盛按耐住yu望,只看着三位美女,却不能享受,真是郁闷,思想斗争了一天后,姜盛决定下山。
回邺城途中,姜盛探得李大目的黑山贼正在向邺城运动,于是昼夜兼程,回到邺城大营。
张南向姜盛汇报了这几日的情况,各部各司其职,严密守卫在邺城附近,黑山军也没有进犯此处。
姜盛让张南通知各部司马到邺城开会,在会上,姜盛把探得的情报跟大家作了说明,又令越骑营担任骑兵第一梯队,射声、步兵两营守卫邺城大营,长水、屯骑两营为骑兵第二梯队。
分工完毕后,姜盛让张南带十骑去探查李大目所部的动向。
两天后,姜盛的邺城大营一片静寂,各部进入临战状态,uu看书( 。uukashu )而越骑营和屯骑营的将士都已不见踪影。
李大目派出斥候查探官军大营的情况,发现大营中只有少量士兵站岗放哨,其余部分士兵都在大营中闲聊乱逛,完全是毫无戒心。
这位带着队伍打游击的黑山首领心说,看样子眭固的声东击西之计是奏效了,官军主力肯定是去支援邯郸了,我这次秘密开进,就为了消灭官军大营,看来是天助我也。
姜盛在山坡上面看得清楚,这李大目空长一双大眼,却不知道山坡上有人。
扎营的常识就是不能在低处,姜盛大营在山坡下面,肯定要在山坡上驻扎部队,要不然敌人从山坡上冲镇,官军必败。
李大目本是粗人,哪里想到这些,令亲兵擂响了战鼓。
两万黑山军如潮水一般向官军大营冲去,姜盛见时机成熟,就令人在山坡上点燃了狼烟,不一会儿,烟柱冲天,方圆二十里都能看到。
李大目在山坡下面,注意力完全在官军大营,根本就没有看到狼烟,亏他还号称李大目,眼大无神。
黑山军大部分进入官军大营的时候,只听得一声锣响,营帐中的官兵蜂拥而出,高喊着口号,把黑山军围了起来,然后发起了进攻。
李大目看到大营中形势突变,大吃一惊,坏了,中计!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容不得李大目考虑。
四面八方都是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姜盛亲率越骑营骑兵围杀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一百章 破1拖2()
越骑营人数并不多,但毕竟是骑兵,而李大目的黑山军多数为步兵,骑兵很少量,只做李大目的亲兵卫队用。
北军五营是嫡系中央军,装备精良,在姜盛的指挥下,一路出击,用姜盛的说法就是“钉钉子”,在李大目军的侧后翼狠狠地钉进来,李大目令后营兵卒严防死守,拖住越骑营,而自己瞅着机会突围。
冲入官军大营的黑山军人数虽然多于官军,但由于过于集中,被官军团团围住,射声营的弓箭手们向着中间射出密集的箭矢,黑山军避无可避,完全成了活靶子,死伤惨重,有少数兵卒试图退出官军大营,但营门早已被步兵营掌握,长矛铁盾,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姜盛率军杀入李大目后营队伍中,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但毕竟人数少,很快就被团团围住,这时候,第二梯队的长水、屯骑二营从两翼杀来。李大目留在后营的万八千人被冲的七零八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四散奔逃。
李大目的队伍都是盗匪路霸出身,一窝蜂似的抢掠在行,这种正规作战根本不成,不出两刻钟,就被杀得人仰马翻。
数十亲兵卫队保护着李大目逃出了战局,姜盛扯出旗号,大吼着追杀出去。而此时,大营中的黑山军已死伤过半,剩下的也已经毫无战心,很快就被缴了械,集中在大营中间被步兵营将士严加看管。
越骑营有不少善于骑射的将士,李大目的亲兵卫队很快就被消灭,李大目单人匹马拼命远逃。
姜盛对身边的张南道:“李大目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
张南点了点头,马鞭一抽马臀,飞也似的追了过去,而姜盛喝令骑兵各营继续北进,在行进中重组阵型,因为邯郸已经危在旦夕。
眭固与李大目约定,眭固向邯郸发起攻击,吸引官军主力,然后李大目趁机强攻官军大营,试图重创官军,没想到他们的部署早被姜盛探知。
此前姜盛从常山返回邺城的途中,看到地上混乱的马蹄印和凌乱的脚印,明显是分作两个方向,所以昼夜兼程,抢在了李大目前面回到了邺城大营,李大目的奇袭却成了中伏。
此刻的邯郸仍然还在官军手中,hd县是赵国的治所,国相身先士卒,站在城头组织防御,而城中百姓也自发组成义勇军协助守城,眭固虽说有近四万人,却并没有尝到甜头,从昨日发动攻击以来,已经赔进去七千多士卒,而hd县城却依然控制在官军手中。
这时候的眭固就是个赌徒,他也看出县城的防守明显弱了许多,于是催着队伍连番不断的攻城,给城中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姜盛担心邯郸失守,于是令各部马不停蹄北上邯郸,但骑士们还能支撑,战马却经受不住,姜盛不得不让身体素质差的骑士下马不行,而让身体素质好的骑士一人两马急行军。
到了邯郸近郊的时候,满打满算才不到三千骑兵,姜盛远远看到邯郸城仍然打得火热,就令各营暂时喘口气。
话表两头,张南单骑追击李大目。李大目这回真是损失惨重,近三万人的队伍被官军包了饺子,留在后营的万余队伍也被杀得人仰马翻,只剩下他孤家寡人独自逃跑,可偏偏后面还跟着一个张南。
张南看得出,李大目胯下的战马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他不着急,就在后面紧赶慢赶地追着。
李大目想甩掉张南,但无奈战马不给力,干脆就掉头向张南冲来,反正一对一,老这么被追也不是个办法,
干脆拼他一拼。
张南见李大目突然调转马头冲自己而来,连忙解下身后长弓。李大目见张南要用弓箭,冲过去肯定比不上弓箭快,又掉头就跑。
战马已是口吐白沫,李大目挥刀砍了马臀一下,战马吃痛,猛地向前冲去。
张南双腿一夹马腹,从箭壶里抽出三支箭,搭在弓上,然后右手用力,把两石弓弦拉满,对着李大目的方向横向射出,李大目听得背后箭矢破空的声音,连忙躲避,却没料到这是三箭齐出,躲开了左侧,却没躲开右侧,中间的箭正中后心,李大目栽下马来,在身体侧倾的瞬间,脖子又中了右侧的箭,当即死亡,重重地摔在地上,战马兀自跑了十数步,才轰然倒下。
张南挥刀斩了李大目的首级,提着返回了邺城大营。
那些俘虏见张南提着李大目的首级回营,都老老实实地呆着了。而官军却都欢呼起来,原本对姜盛多有不服的将士此刻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官军三万,打垮了李大目的四万多人,却只战死四百多人,伤者不足两千,可谓是大获全胜。
张南等了许久,也未见姜盛回来,u看书( )就出去寻找,遇到了留在半路上的无马骑士,被告知姜盛去解邯郸之围了。
邯郸距离邺城倒也不是太远,骑马急行军只要两个时辰,姜盛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张南到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
邯郸城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城墙上面都已被鲜血浸透,城下的尸体一层叠了一层。赵国国相(赵国是王国,国相相当于太守)战死,长史接替国相继续指挥战斗。
眭固的死战并未成功,他想撤退,但短暂休整后的姜盛骑兵发起了进攻,眭固黑山军舍命死战,护着眭固逃出了重围。其余来不及逃走的黑山军步兵与姜盛的骑兵混战到一起。
邯郸城头的国相府长史见形势逆转,高吼着打开了城门,浑身是血的城中守军和义勇军冲来出来,加入到城外的战团中。
这一战一直持续到夜间,在煞白的月光下两军仍然在厮杀不停,邯郸城外已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活脱脱一个人间地狱。
打扫完战场后,姜盛即率军入城休息,直睡到第二天中午。国相府长史带人送来了酒肉慰劳这些经过血战洗礼的将士们。
姜盛见长史的身上数道伤口,大为震动,“长史大人真汉子也!”
国相道:“若不是将军及时来救,审正南早已化作齑粉。”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姜盛问道:“不知长史大名?”
“下官审配,字正南,见过将军!”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一百零三章 借道()
褚燕与张白骑素来不和,不用挑拨,双方就已经冲突不断了。褚燕新败,元气大伤,若是张白骑大举来犯,褚燕必败无疑。
这种形势下,和平解决褚燕的问题,应该不难。姜盛想到的就是招安褚燕一策。
计议已定,姜盛手书一封派人送到褚燕的山寨,然后令步兵、长水二营组成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北进以抗张白骑。
“报——”山下的喽啰来拜见褚燕。
“何事?”褚燕道。
“禀将军,官军的信使就在山下,说要求见将军。”
“官军的信使?周围是否有官军活动?”
“斥候来报,有一万多官军步兵正往北而来,未见官军骑兵。”
“莫不是来打探消息的斥候?”
“小的看不像,说是奉主将之命来送信的。”
“官军试图进剿我等,这时候有信使来此,相必是拖延时间。我倒要看看,官军到底耍的什么把戏?传他上来。”
姜盛有意考验张南,就让他独自一人来送信。褚燕虽说是黑山贼,但为人还算可以,相信不会贸然斩来使,而且大败于官军之手,他褚燕也要考虑后果。
张南入得帐来,挺身而立,朗声道:“在下奉我家将军之命,前来送信。”说着就掏出信来,褚燕的喽啰把信转交给褚燕。
褚燕拆阅书信后,心中暗道:“原来对手是威震冀州的姜盛,难怪我会遭遇如此大败。”
正读信的时候,又有探子来报。
“将军,张白骑那厮出兵占了下曲阳周边地区,正在南下,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张白骑!”褚燕恨得牙痒痒。
张南道:“张白骑趁火打劫,褚将军处境不妙啊!”
“哼,若是不想死,就给老子闭嘴!”褚燕吼道。
张南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再言语。
褚燕看完信,对张南道:“官军真的是借道北上,讨伐张白骑?”
张南道:“正是如此,我家将军还说若是褚将军明白事理,几天后他会亲自上山拜会将军。”
褚燕道:“你是什么职务?”
“在下乃将军部曲军侯(相当于侍卫长)。”
“嗯,也算是亲信了,这样你就留在山寨做客吧,我自会派使者去拜见你家将军。”
张南早就料到此举,并无二话。他来山寨之前,姜盛说的是暂时抵挡住张白骑的兵锋,至于信中说的是什么,他张南就不得而知了。张南本以为姜盛是行“假道伐虢”之策,借道北上之后会突然挥军拿掉褚燕,那么他在山寨中就必死无疑。不过看样子,姜盛应该不会不管自己的死活。
张南虽说跟随姜盛,但说到底还是没有底气唯姜盛是从,且等这件事结束后再说吧,若是姜盛果真只是借道,那张南就再无怀疑。
姜盛见到褚燕使者的时候,一万五千大军已经到了褚燕山寨的山脚下。由于褚燕传令下来让官军通过,旗号兵示意官军过境。
经过褚燕的山寨区域后,官军即在下曲阳南部构筑壁垒,静待张白骑前锋部队的到来。
“我家将军说了,若是想招安,将军本人须上山商议。若是将军带兵前往,我等必会以死相拼,绝不屈服!”
“大胆!”“放肆!”众将暴喝起来。
姜盛示意众人安静,说道:“你回去告诉褚燕,三日之后,本将只身前往,以表本将诚意。”
“将军不可!”众人劝阻。
姜盛一摆手,
道:“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多言。你走吧。”
“张军侯还在山寨,将军三思啊!”
“本将自有主张,让他走吧。”
那使者快马加鞭,返回山寨把姜盛的意思转达给褚燕。
“他一人上山?”褚燕不太相信。
“对,他说这是他的诚意。”
“知道了,你下去吧。”
张白骑所部的前锋所向披靡,吞并褚燕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了,张白骑令大军主力攻渤海、中山、巨鹿等地,而先锋军南下直奔瘿陶北部的褚燕大本营。
张白骑的骑兵由张白骑亲自率领,往来各处支援作战,主力部队都是步、弓兵。这个时候都有车兵了,但张白骑没有实力配备,官军车兵都去了凉州,所以两军还是步弓兵的对抗。
先锋军南下时一路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多少有些轻敌冒进,在突破官军营垒的战斗中损失不小,只得后撤三十里待命,等主力部队到达之后再行进攻。
自从官军部队途径褚燕山寨之后,褚燕不放心,就派出多名斥候监视官军的行动,u看书 w。)见到官军确实是在北部布置防御,褚燕也暗暗放心心来,等到张白骑的先锋军被官军挫败的消息传来,褚燕才对张南的态度好了点,一改天天窝头青菜的待遇,换成酒肉伺候了。
话说张白骑听说官军绕过褚燕的大本营,北上讨伐自己,打心眼儿里看不上这个褚燕了,大家说好黑吃黑的,你褚燕竟然投了官军,不够哥们儿。
先锋军的失败让张白骑不得不调整了部署,令先锋军原地休整,待其余部队跟上来之后再作打算。
三天后,姜盛即启程去褚燕的山寨,虽然众人一再劝阻,但姜盛不予理会,让各部各司其职,守好门户。
北线方面,张白骑的第一波部队在下曲阳汇合,然后向南部的官军防线发起了进攻。官军兵少,堪堪抵挡了两天,就不得不后撤三十里设置第二道防线。
褚燕的斥候探得消息,早已报给褚燕,褚燕决定出兵救援。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若是官军抵挡不住,连带遭殃的还有他褚燕。
官军败退后还有半数兵马可用,而褚燕败了,可就真的败了。
褚燕黑山军一部共五千余人,连夜赶往官军防线的右翼,采取支援作战方式,协助官军防守第二道防线。官军听得褚燕军来援,大为震撼,看来姜将军是有真本事的。
既然有援军到位,官军的信心倍增,连续打退了张白骑第一梯队的两次进攻,然后进入了僵持阶段。
这边,姜盛穿着短打的百姓衣服,手持天罡亮银枪,单人匹马来拜山,褚燕令各处山隘依计行事。
第一百零四章 招安()
褚燕此人心气很高,姜盛招安他,他可不会这么容易就同意,他要看看这号称战无不胜的姜盛到底有何斤两。
褚燕的山寨有十余处关隘,每个关隘都设置了不同的防御点,越到褚燕的大帐越是复杂,歪歪曲曲的山路最窄处仅容两骑并行。
“呔!来者何人?”两名喽啰手握朴刀,向姜盛喝道。
“我上山是救褚燕的,尔等喽啰要生事吗?”姜盛冷冷的说道。
“废话,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你小子口气不小!看刀!”两名喽啰挥刀即来砍。
姜盛面色一寒,手中天罡亮银枪如银龙出水,放射出点点寒光,两名喽啰只觉得眼花缭乱,难以抵挡,连忙弃刀求饶。
姜盛道:“今日我是来招安的,不是来打架。你们回去换件衣服吧。”说罢,提枪上山。
这两名喽啰没搞明白姜盛最后那句话的意思,等觉得胸前冰冷的时候才发现前胸处的衣服已是破碎不堪,而皮肤却毫发无损,这才大呼侥幸,若是姜盛想伤他们,这两人早就被解剖了。
转角处听得一声锣响,姜盛本能反应已经意识到危险,只见头顶一张大网罩了下来,姜盛屏住气,使出一招“疾风龙牙突”,连人带枪冲破了大网,安然落在前面。
众喽啰见姜盛安然通过,各自回到岗位了。
越往山上走,山路越狭窄,姜盛谨慎行走,鬼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考验!
正行走间,山道上滚下一个个木桶,山路狭窄,姜盛避无可避,连忙出枪,施一招“落英缤纷”,木桶在枪尖的穿刺中碎成一地碎片。
此后几关,姜盛凭借出神入化的枪术一一化解,到得主寨的路口。
姜盛看到此处有三条路,正在琢磨往哪个方向走,这时脚底下寒风袭来,却是从石壁中伸出的短刀左右切割,姜盛双手握住枪杆中间部分,脚蹬石壁,银枪在他手中快速的旋转着,枪尖和枪尾交替落地,如滚车轮一般,姜盛借着这个力通过了朴刀阵。
褚燕见姜盛轻易走上山来,就发了狠,让弓箭兵攒射姜盛,姜盛听得箭矢破空之声,举起银枪舞得密不透风,箭矢下来的时候都被弹飞,钉在石壁上。
褚燕大骇,箭矢入石,那该是多大的力道,姜盛用银枪弹飞的力道都远胜于此,而且拿捏地恰到好处,褚燕的箭矢质量不高,箭头入石而箭羽不断,简直惊若天人。
姜盛已然在众人的惊讶中走上了大寨。两侧刀斧手肃然而立,紧盯着姜盛。
姜盛并不理会,大踏步往中军帐走来,门口的喽啰拦下来,不让姜盛带兵器入帐,姜盛也不答话,把天罡亮银枪用麻布裹了,交给喽啰
褚燕见姜盛气定神闲,暗暗敬佩,在姜盛入帐的时候,褚燕起身相迎。
“姜将军技艺不凡,令我黑山军大开眼界,佩服!佩服!”褚燕拱手道。
“褚将军的山寨防御严密,也令本将大开眼界,佩服!佩服!”
褚燕的主寨位于山峰之上,而主要兵力和防御则在山腰,若是张白骑大举来攻,也很难防住,但主寨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撑上一两年都不成问题,但遇到了姜盛这样的高手,一切都如同摆设。
“好吧,闲话少说!来人,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