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两年都不成问题,但遇到了姜盛这样的高手,一切都如同摆设。
“好吧,闲话少说!来人,上酒!”褚燕道,“姜将军远来是客,在下略置薄酒,表示欢迎!今夜不醉不休,明日再谈招安之事。”
早有喽啰奉了酒菜上来,看来褚燕是早有准备。
“看来褚将军是想把我留在这里了?”
“不敢!”
“那你就干脆点儿,
招安的事成不成?”
“招安可以,不过有附带条件的。”
“什么附带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今夜饮酒,一醉方休!”
“那我要是不答应呢?”
“嘿嘿——姜将军武艺再高,却是单打独斗,我这山寨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有千余人,姜将军要想下山也绝非易事!”
“你山寨人数虽然多,但这帐中却没有几个人!”姜盛以极快的速度摔破一个瓷碗,用尖利的碎片抵住了褚燕的脖子。
褚燕脸色煞白,不敢动弹。
姜盛“哈哈”大笑,把手中的瓷片扔掉,“喝酒!不醉不休!”
说着就端起大碗,一饮而尽。
“姜将军如此豪放,就不怕我在酒中下毒?”惊魂未定的褚燕问道。
“哈哈,褚燕啊褚燕,你敢下毒吗?”姜盛盯着褚燕道。
“有何不敢,只要你一死,冀州官军的覆灭指日可待。”
“你错了,冀州官军并非离了我不行,若是我血洒山寨,南北三万官军加上张白骑的队伍,你褚燕恐怕应对不了吧?”
“咳咳,( 。co 姜将军果然不凡,褚燕自罚三碗,向将军赔罪!”褚燕连干三碗,以当赔罪。
山寨中的美酒储备极为丰厚,姜盛和褚燕喝了二十余坛,都不见醉意,期间除了如厕方便之外,都是在喝酒,绝口不提招安的事。
褚燕和姜盛都是豪爽之人,喝到酣处竟然惺惺相惜,宛如兄弟一般,这与白天的刀光剑影完全不同。
是夜,姜盛与褚燕同榻而卧,直睡到日上三竿。
侍女们奉上洗脸水,唤两人起床。这两人全身衣服都好像被酒泡了一样,散发着酒臭。
褚燕道:“这才是臭味相投嘛!哈哈——”
姜盛也道:“还真是臭味相投啊,哈哈——”
侍女们取来干净衣服,给两人换上,然后就各自退下了。这褚燕倒是好享受,侍女们多有姿色。
褚燕见姜盛对侍女们多看了几眼,就道:“将军若是喜欢,在下奉送十名美姬!”
姜盛道:“烟花之女,何来美名?本将不感兴趣!”
“敢问将军,招安之事可有说法?”褚燕问道。
“毁寨下山,接受收编。”
“此处山寨经营多年,若是毁掉岂不可惜?至于收编嘛,编入官军还是另作他用?”
“朝廷下诏剿贼,你这黑山贼的名号灰飞烟灭,留着山寨何用?收编嘛,自然是收入官军。至于你的待遇嘛,还要凭朝廷定夺。”
“官军?若是投官军,我还不知趁早解散,大家也好有个活头!”
“那你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第一百零五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褚燕拱手拜道:“我黑山军投姜不投汉,今后,我部愿为将军差遣!”
“嗯?褚燕你是何意?欲陷我于不义乎?”
“主公在上,请受褚燕一拜!褚燕此生此世,愿为主公马前卒!”褚燕起身跪地拜道。
“褚燕!本将乃大汉朝廷的将军,黑山军应该受到朝廷的招安,至于你,应为朝廷效力,招抚冀州黑山各部。”
“将军是大汉的将军,在下是将军的家仆,并无他意!”
“既然如此,本将就许你追随左右!目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剿灭张白骑!你可敢战否?”
“在下愿为先锋!”褚燕道。
中平二年八月,黑山军褚燕部接受招安,几天后,灵帝的诏书到了瘿陶的官军大营。
拜褚燕为平难中郎将,负责河水(即黄河)以北山区的治安和行政管理任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
讨寇将军姜盛连战告捷,招安褚燕部,功不可没,拜为平虏中郎将(四品)。
又闻黄巾余孽张白骑部横行乡里,诏令姜盛督冀州军务,褚燕部受姜盛节制。
褚燕见到诏书后,无意任职,就对姜盛道:“褚燕宁愿追随主公征战天下,而不是做什么劳什子中郎将。”
姜盛道:“冀州山区虽然形势复杂,但适合扩充实力,练兵备战。你担任此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整军备战,日后可为我之臂助。”
“既然如此,属下谨遵主公吩咐。日后时机成熟之时即归入主公麾下。”褚燕道。
“嗯,我正是此意。不过目前还是先设法把张白骑解决掉。”
褚燕接受招安后,不仅没有受到排挤,而且还成了朝廷的从四品武官,这让很多黑山军羡慕,当初造反也就是因为混不下去了,现在看看褚燕,归顺朝廷后摇身一变,吃上了皇粮。
姜盛让人到处散布言论,把褚燕的事例四处宣扬,一些黑山军首领都有些动心了。
褚燕负责冀州山区的行政管理和治安事务,主要任务就是招抚各路黑山贼,在招安待遇的诱惑下,一些小股黑山贼就主动向褚燕投诚,原本依附于张白骑的一些的队伍也改旗易帜,投到褚燕麾下。
短短一个月内,褚燕的兵力达到了七万人,姜盛的官军也接受了两万多黑山贼的归顺。九月中旬的时候,姜盛能够直接指挥的兵力就达到了十二万人,而张白骑号称十万的大军已经不是什么大数字了。
姜盛令褚燕挥军四万进军常山国、中山国、巨鹿郡,主要任务是阻止张白骑继续西进或者南下,打通城与城以及城市之间广大地区的通路,挤压张白骑部的活动空间。
审配以邯郸为基地,调运物资,全力支援褚燕的作战行动。
东线安平国、河间国、渤海郡则有姜盛率领官军负责,主要任务是搜剿从属于张白骑的各路兵马,寻机进攻张白骑的主力及其大本营。
张白骑这段时间吃不好、睡不香,原本依附于自己的各路黑山军都脱离了阵营而投到官军那边去了,此消彼长之下,张白骑的兵力在下降。
最让张白骑头疼的是,原本攻入巨鹿郡的前锋部队屡攻受挫,被褚燕军和官军的夹击之下,多数竟然直接整营整营的向褚燕投诚。
常山国境内的黑山军除了少数负隅顽抗被消灭的以外,大多数队伍都被褚燕收编重组,不足一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常山国。
周仓已经是第二次被当成黑山贼了,坊间流传的匪首周仓那可是实力很强的一方首领,
周边的小股黑山军都不敢招惹,褚燕定常山肯定是要找周仓的晦气。
褚燕亲率两万精锐来攻周仓山寨,周仓对褚燕的善战早有耳闻,没想到会亲率精锐大军来攻。上次于氐根来攻是输在不明敌情、贸然出击,而褚燕这次是势在必得。
“子龙,褚燕来攻,我等怕是凶多吉少啊!”周仓不无担忧地说道。
“若是褚燕强行来攻,我等唯有趁夜从后山峭壁上下山,暂时逃得性命,投奔主公去吧。”
“主公率大军来冀州平乱,却是难以兼顾各方,事到如今,首要的是保护三位夫人的周全,我们只能舍弃此地。”
褚燕的前锋部队是由刀盾兵组成,攻山首要的是防范箭矢,刀盾兵可以有效的抵御弓箭兵的攻击。褚燕首先组织刀盾兵进行试探性进攻。
箭塔上的士兵发现了刀盾兵,连忙吹响了敌袭号,山寨中众士卒连忙搬运箭矢、礌石到墙垛上备战。
二百余弓箭兵同时射出了五六百支箭,( ww。 覆盖在山路上,那些刀盾兵被射倒了不少,但终归周仓部兵力有限,被那褚燕看出了端倪,山寨中守军并不多。
判明敌情之后,褚燕令刀盾兵架起盾伞,护送着步兵往山上攻去。山寨中箭矢虽多,但人力有限,箭阵的密度和力度明显减弱,根本阻挡不住刀盾兵的进攻。
眼瞅着褚燕军已经攻到了山寨前,周仓登上墙垛督战,见褚燕的旗号中有“褚”字旗,也有“姜”字旗,看装束倒像是官军。
周仓一下子想通了其中关节,连忙回到营帐中取了“姜”字旗,令人插到了箭塔上,虽然旗面造型和颜色与褚燕的不同,但都是写着“姜”字。
城下的褚燕看到山寨中竖起了“姜”字旗,大为疑惑,但想想可能这个山寨已经归顺姜盛了,就下令暂停攻击。
褚燕军中有“姜”字旗,是因为他要表明自己是姜盛的队伍,体现旗不压主,按正常说,褚燕是主将,只需“褚”字旗即可,但褚燕虽是主将,但他个人却是姜盛的人,这是路*线问题,所以军中也有“姜”字旗。
周仓见对方停止了攻击,知道自己的判断不错,对方肯定不是姜盛的直属部队,要不然也不会来攻打周仓的山寨,但这支队伍必定与姜盛有莫大的关联。
想明白之后,周仓就在墙垛上大喊道:“你们是不是讨寇将军姜盛的部队?”
褚燕听得真切,朗声答道:“既然知道姜将军的威名,速速出寨来降!”
“哈哈——自家人!在下周仓,乃姜将军的家仆,不知主公近日可好?”
第一百零六章 白骑的打算()
褚燕见周仓叫出“主公”之语,连忙走到寨墙下答话。
“主公贵体安康,正统御大军清剿黄巾余孽张白骑,特令本将镇抚常山国。”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来人,开门!”周仓令人开了大门。
褚燕令各部留在山道上待命,而自带数名随从入得山寨,他这一来是避免给周仓造成不便,二来也是防患于未然,若是周仓乃是诳语,也好从容应对。
周仓引褚燕入得营帐说话,赵云与褚燕见礼。
“这位是主公的结义兄弟赵云、赵子龙,在下乃周仓,字元福。”周仓介绍道。
“在下褚燕,前些时日才弃暗投明,追随主公,请恕在下不知之罪。”褚燕不再称本将,因为大家是同一个主公。
“原来是褚将军,久仰大名了。”
三人相互认识后,周仓置酒欢迎褚燕,并引众军上山。
山上空间不大,容纳不了这么多将士,褚燕即令各部于山脚空旷处扎下营寨。周仓觉得过意不去,就让人准备了肉菜给养送到营中,因为是战时,军中不供酒。
第二日的时候,童琳到营中了解姜盛的消息,却正遇到褚燕。
褚燕还以为是周仓私蓄的美人,看得心里直痒痒,没想到这山上还有如此美丽的姑娘。
童琳见褚燕眼神不怀好意,连忙去了周仓营帐。
褚燕心说,你周仓真是好眼光啊,营寨中竟有如此美女。他不由自主地尾随童琳去了周仓帐中。
进帐后却见周仓拱手道:“营中多有不便,夫人差人唤我便是,何必要亲自来呢?”
童琳道:“夫君数月没有消息,妾身担心的紧。”
周仓道:“昨日归顺主公的褚燕将军率军来此,说主公贵体安康,正率军清剿黄巾余孽张白骑。主公吉人天相,夫人就不必担心了。”
两人正说着,褚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在下有眼无珠,冒犯了主母,请主母治我不敬之罪!”
童琳转身看着褚燕,甚为尴尬。
周仓道:“褚兄弟这是何意?”
褚燕道:“我以为主母是你寨中的……所以就……”
“什么?褚燕你做了什么?”周仓面色一寒,童琳是赵云的师妹、姜盛的未婚妻,保护童琳是他周仓的头等重任,容不得一点儿含糊,他本不想让褚燕知道姜盛的三位夫人在山上,没想到童琳会到大营来。
“元福,不知者不罪,何况褚将军也没做什么不敬之事。”童琳道。
“主母在上,请受褚燕一拜。”褚燕本是干脆的汉子,见童琳不怪罪,连忙跪拜。
“褚将军不必多礼。我回庄子了。”童琳转身往外走,周仓和褚燕送出帐去。
褚燕呆了两天,见山寨中人数极少,就留了五百精锐在山寨协助防守,然后就拜别周仓、赵云,率军往中山国去了。
周仓新得了褚燕留的五百精锐,即以原有守军为基础,组织训练,加强了山寨的防御。
且说东线战场,姜盛组建了骑射营,令张南任教头,在实战中强化骑射术的训练。不到月余,总共一千人的骑射营即成军了,张南任骑射营司马。
这支骑射营都是从归顺的各股黑山军中选拔而来,不具备官军的身份,算得上是姜盛的私人武装,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留在官军中听用罢了。
官军的越骑营也多有骑射之士,但那是北军的人,战后即归建,与姜盛无任何关系。
张白骑这几天病得不轻,
冀州的初冬向来寒冷,张白骑心力交瘁之下,染上了风寒,几天之后竟然卧床不起。
眭固带着告急的报告来拜见张白骑,只听得房内张白骑连声咳嗽。眭固被姜盛大败之后,即投到张白骑营中了,黄巾时,眭固就积极支援张角,张白骑也知道此事,所以眭固来之后很受重用。
过不多时,军医出得房来。
“大夫,大帅要不要紧?”眭固低声问道。
大夫摇了摇头,叹口气告辞了。
“门外可是元进啊?”张白骑沙哑着嗓子说道。元进是眭固的表字。
“元进拜见大帅!”眭固只得进了屋。
“前线战事可还顺利?”张白骑问道。
“大帅身体抱恙,前线的事就让属下去办吧。”眭固没敢直接回答。
“咳咳——哇”张白骑听得这话,知道前线不顺,急火攻心之下呕出一口鲜血。
“大帅!来人,速去唤大夫过来!”眭固大喊道。
张白骑摆了摆手,道:“不打紧!元进啊,你跟我说实话,损失了多少?”
眭固欲言又止,张白骑道:“我能承受得住!你说吧。”
“官军攻占了三县之地,我军战死两万七千人。(uukashu)”眭固小声说道。
张白骑听了后脸色煞白,沉默着,屋里静的出奇,只剩下两人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张白骑才缓缓说道:“去唤宁宁过来吧。”
眭固自去接“宁宁”,屋里只剩下张白骑。
张白骑挣扎着爬起来跪着,双手合十,对天拜着。
“义父!孩儿无能,未能完成义父的遗愿!今天数使然,孩儿也即将追随义父而去,只是宁宁该如何生活下去?眭固虽然忠心,但有勇无谋,汝南的刘辟、龚都生死不知,青州管亥也难堪大用。义父啊,孩儿该怎么办啊?”
张白骑正拜着,被唤作“宁宁”的女孩儿跟着眭固来了。
“大哥!你这是做什么?”“宁宁”问道。
这“宁宁”就是张角的独女张宁,现在还不满十岁。张白骑是张角的义子,所以张宁称呼其为“大哥”。
张白骑跪坐着,问眭固:“那些归顺姜盛的黑山军结局如何?”
“回大帅,青壮士卒被编入了姜盛的私兵卫队,年老体衰者都领了盘缠回乡去了。”
“咳咳,朝廷能有此人,实乃天注定我太平道败亡之命数。我看啊,今后的大汉也不再姓刘,而改姓姜了。姜盛有大仁,必不会赶尽杀绝。为今之计,便是去投那姜盛吧。”
“大帅!我等乃黄巾旧部,那姜盛能饶的我等?”
“大哥!我就算死,也不会投奔仇人!”张宁态度坚决。
“仇人?哈哈……我之将死,心中却解不开一个死结:我太平道举事到底是对还是错?”张白骑惨然笑道。
第一百零七章 接见张白骑()
姜盛组织官军东征西讨,可谓是百战百胜,连胜之下,官军的士气高涨,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朝廷的封赏也是及时跟进。在这种形势下,冀州的战事成为京城人人挂在口上的喜事,而凉州战事则成为人人不愿意提及的大凶之事。
西线的凉州战场上,北宫伯玉、边章、韩遂各挥军八万攻打“三辅”之地,张温用兵水平一般,只是被动的防守,皇甫嵩、周慎等人都劝以攻为守,但遭到了拒绝。
冀州全线获胜的消息传到凉州,张温坐不住了,生怕朝廷怪罪,就召集各路主将议事,张温把自己的担忧跟大家说了。
皇甫嵩道:“两军这样相持下去可不是办法,唯有出战才有可能解脱困局。”
执金吾袁滂道:“贼军势大,我军防守已是艰难,岂能分兵进攻?”
众人意见不一,争论着,唯见董卓一言不发。
“仲颖,你有何见地啊?”张温问董卓,仲颖是董卓的表字。
董卓道:“现在我们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稳住军心,等待时机,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这些将领都惊慌失措,势必会动摇军心。若是分兵出战,则会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得不偿失!”
张温道:“那朝廷要是怪罪下来,我等该如何应对啊?”
董卓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因为朝廷的怪罪而贸然出击,到时候可不是斥责贬官的事了,而是丢脑袋的。只要保住三辅之地,就算破不了贼兵,也是大功。”
及至十一月中旬,西凉战事仍无任何进展,但由于战事吃紧,不便于换将,十常侍就以灵帝的名义对西凉众将领进行斥责,众将都不是傻子,斥责嘛,当然要上供的,十常侍又发了一笔横财,众将对十常侍的怨恨又增添了一分。
董卓等的机会终于来了,是夜,硕大的一颗流星飞过,烧红了半边天,边章、韩遂的军营中战马受惊,叫唤不已,士卒们都被惊醒,早有很多人观察到这颗诡异的流星,古人最讲这个什么预兆啊之类的。
虽然韩遂等人严禁军中谈论流星乃灾异之兆,但军中所传播的兵败之兆还是蔓延开来,这是士兵已经与官军对峙了半年多了,早就有厌战情绪,都想回金城郡去。
董卓探得消息,大喜过望,就与鲍鸿合兵一处,向韩遂大营突然发起攻击,贼兵本就士气低落,加之对峙时间较长,警惕心不高,面对官军的突然袭击猝不胜防,被官军冲入大营杀得大败。
边章和韩遂率残兵败将往榆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