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汉风云-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寺罚挥腥氤且惶趼妨恕�

    由于姜盛主力跟得很紧,城门一旦打开,则凶多吉少,张纯令万余兵马断后, )而自率其余兵马入城。

    副将确认安全之后才打开城门,让张纯入城,而城外的万余兵马则落入了官军的剿杀之中,为了达到震慑的目的,姜盛并未制止官军的杀戮,开战一来,张纯号称十万的大军损失近半,已经无力出战了,只有派人送信给乌桓大人丘力居。

    丘力居得到张纯求救信之后,即率三万精锐骑兵南下助战,姜盛围城十日后,斥候报称发现了乌桓骑兵的踪迹。

    乌桓部落久在塞外,无论是骑术还是射术都是上乘,姜盛自认战力不如丘力居,于是放开了北门的包围,而集中兵力猛攻其他三门。

    张纯得知如此,立即判明姜盛肯定是知道了丘力居来助的消息,决定不撤退,而是固守待援。

    姜盛军攻了两日,不见张举军的动静,知道这张纯必是想固守待援,于是变佯攻为主攻。

    城头守军两天内打退了姜盛军的二十多次进攻,都是蜻蜓点水,守军一打,他们就退兵,都已司空见惯了,等到姜盛军突然不惜代价地攻上城头的时候,他们才如梦方醒。

    城头的厮杀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南门、东门的城楼都已被姜盛军控制,随后而上的弓箭兵居高临下,以箭矢杀伤守军,很快夺取了两个城门,打开城门之后,姜盛挥军入城。

    张纯得到消息的时候,姜盛的主力都已入城,只有骑兵还在城外巡曳。现在张纯只能弃城而逃。

    姜盛本想向张纯施压迫使其弃城,然后据城防御乌桓骑兵,但张举不识抬举,就是不撤,现在既然进城了,那就不给你撤退的机会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守城() 
【差八个收藏就得到荣誉徽章了!书友们,赶紧收藏推荐吧!第三更来袭!】

    褚燕、张郃分两路兵马向城中杀去,姜盛自领中军打扫战场,布置防御,于禁率一万骑兵在城外照应。

    张举率大军仓促出城,大批的物资被留在了城中,褚燕并不在意这些,率兵追杀张举军至城外十五里。姜盛打扫战场时不见了褚燕,被告知已经追出城外了,姜盛大惊,连忙派快马追赶。

    乌桓丘力居部已经距离土垠城不远,若是孤军在外,则是必死之局,姜盛怎能不担心?

    信使派出之后,姜盛令于禁于城北接应褚燕,而令张郃率军防守东门,照应东北方的城墙,其余各部则分布在南门和西门,幸好城内物资多数都保存完好,张郃带领数千人把城内的箭矢、礌石、滚木等守城用具搬上了城头。

    自黄巾起,姜盛参加的战斗都是攻击战,从未参加过真正的守城作战,张郃跟随姜盛一路走来也没有守过城,这次就照葫芦画瓢,在实战中学习吧。

    出城追击的褚燕军由骑兵组成,进展神速,但褚燕只顾杀得过瘾,并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孤军深入。当看到前方黑压压的乌桓骑兵的时候,褚燕才追悔莫及,连忙率军回转,但丘力居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吹响了进军号。

    两万乌桓骑兵高喊着口号追杀过来,这些乌桓骑兵虽然是有鞍无蹬,但骁勇异常,在告诉的奔跑下仍然张弓搭箭射杀褚燕军。

    褚燕追兵只有三千骑,虽然也对骑射多有练习,但与乌桓骑兵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到得土垠城外十里的时候,褚燕军仅剩一千余骑,而乌桓骑兵几乎没有损失,紧追不舍。

    姜盛站在城头看得真切,若是开城门救褚燕,则乌桓骑兵也会冲进来,若是不开城门,则褚燕九死一生。

    褚燕看到姜盛的“姜”字大旗在城北门上方飘扬,又看了看紧跟在身后的乌桓骑兵,把心一横,调转马头,率军不退反进,主动去迎战二十倍于己的乌桓骑兵。

    将士们也都看清了形势,若是侥幸入城,则姜盛大军全都完蛋,唯有拼死一战,才能保得土垠不失,都是视死如归,向乌桓骑兵杀去。

    姜盛看的清楚,眼含热泪,他咬紧了牙关,调集城头的弓箭兵集中到北门,以应不测。

    这时候,于禁率领的一万骑兵从侧翼过来接应,不管敌军的强大,怒吼着杀了过去。

    丘力居更换号声,这些乌桓骑兵分作两路,一路迎战褚燕部,另一路迂回过来包抄于禁部,于禁部被乌桓骑兵拖住,纠缠到一起。

    如此一来,褚燕部、于禁部和土垠城形成了“品”字形分布,于禁在西、褚燕在北,而土垠城则在南方。“品”字形本是互为支援的极佳防御布局,但三个点都被拖住,那就不能相顾了。

    褚燕和于禁被分别拖住,而张纯军与丘力居会合后即随后南下进攻土垠,此时已到了城东门外不远处。

    张纯大军自东门外鼓噪前进,数百架云梯架在了城头上,张郃令人连忙推开云梯,无奈云梯上已经爬满了叛军,城上将士竟然推不动,于是都搬起礌石滚木反击,那些攻上来的叛军被砸落云梯,落到地上被摔得血肉模糊,但后续部队依然悍不畏死,攀爬云梯。

    不少云梯被守军推开,云梯上的十余名叛军被从空中摔下,砸在后军大队里,造成了不少的伤亡。而攀到城头的叛军刚一露头就被守军砍了脑袋。

    张纯此时已经是个亡命之徒,

    在付出了几千人的阵亡之后仍然击鼓进军,而城头的守城物资已经捉襟见肘。

    东城楼北侧失守,张郃舞动长柄刀率先劈杀过去,数十名兵卒也杀了过去,以死相博,在付出了二十七人的阵亡之后,重新夺回了控制权。

    越来越多的叛军攻了上来,守城将士们的刀刃卷了,就用刀把打,刀把没了就用拳头、身体与叛军扭打到一起,还有的干脆就抱住攻上城头的叛军,一齐滚落城墙,摔死在城下。

    张纯的连番进攻并没有取得胜利,而守军也损失惨重,张纯不得不暂停了进攻。

    张郃第一次经历如此惊险的守城战,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让人看着触目惊心,而城头早已被鲜血覆盖,浓重的血腥味让人作呕。

    城外战场上,褚燕拼死冲杀,战袍都已被鲜血染红,身边的骑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褚燕身上的伤痕也一道又一道,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仅剩褚燕一人。

    姜盛急得嘴唇都咬出了血,令弓箭手全力发射。漫天的箭雨向乌桓骑兵洒来,uu看书( #46; )最前面的几排骑兵中箭落马,褚燕趁机抢了一匹战马飞奔回城。

    丘力居号令骑兵不计损失,衔尾追击,骑射的技巧娴熟,给城头的弓箭手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褚燕跑到城下,而乌桓骑兵也已到来,姜盛令弓箭手不停地射杀城下的乌桓骑兵。

    褚燕长啸一声,道:“褚燕能为主公效力,虽死无憾,今日就让我报主公之恩。”说着就单人匹马向乌桓骑兵进攻。

    于禁部的军官们都是姜盛从乐安带过来的,无论是个人战力还是指挥能力都是一流的,虽然已经折了两千多人,但在他们的指挥下与乌桓骑兵短兵相接时还算旗鼓相当。

    这时丘力居却吹响了退兵号,乌桓骑兵迅速撤离,如风扫落叶,机动性之好令人咋舌。

    褚燕抱定了必死之心,没想到形势会发生如此逆转,他横刀立马,疑惑地看着乌桓骑兵绝尘而去。

    姜盛眺望远处,见一队白马白袍的骑士在一名三十多岁的将领率领下杀向乌桓骑兵,白袍骑士动作整齐划一、如行云流水一般,战马都是通体白色,外披白色轻甲,看起来煞是壮观。

    能征善战的乌桓骑兵竟然不敢与之交战,仓皇撤退,可见之前定是吃过这些白袍骑士的亏。

    乌桓骑兵一撤,张举的部队不敢恋战,也跟着北撤。守军总算松了一口气,而姜盛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鸣金收兵。

    那白袍将军率军追击而去,姜盛高喊道:“谢将军援助,敢问将军名号?”

    北风中传来:“在下辽西公孙瓒,后会有期!”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斗计() 
【还没收藏的赶紧收藏啊!感谢你的支持!】土垠一战,官军损失近两万人,可以说是虽胜尤败,姜盛的兵力满打满算还有四万多人,骑兵数量仅有一万人,相比于当时的水平来说,这也是强兵了,毕竟骑兵是奢侈品。

    肥如(今河北卢龙)是张纯军的大本营,张纯主力被姜盛打败之后即退回了肥如,而乌桓丘力居的骑兵则远遁草原,不敢与公孙瓒的骑兵对战。

    公孙瓒的这些白袍骑兵有个名号叫做白马义从,也算得上是公孙瓒一手带出来的特种部队了,人数仅有几十人,这几年扫荡塞外,乌桓人没少吃过苦头,所以遇到白马义从,他们能避则避,不敢与之交战。公孙瓒自去追击乌桓骑兵了,张纯的乱子还得姜盛去收拾。

    褚燕侥幸逃得一命,回城就向姜盛请罪,当着众将士的面,姜盛不便揭破与褚燕的关系,就道:“本将未明令不得追击,褚将军何罪之有啊?只是我等远来幽州,作战需时刻保持谨慎。张纯与乌桓勾结,随时都可能得到乌桓的支援,各位也看到今日的战况了,乌桓骑兵的战力不是我等所能抵挡的。”

    “我等谨记在心!”众将士道。

    “今后在幽州的作战,只要攻下了城池,我们要做的不是追击,而是尽可能保存城中的物资,严密部署防守,因为我们攻下城池之后很有可能就面临着被攻城的危险。从此刻起,攻下城池后擅自出城追击者,军法从事!”姜盛下令道。

    众将士散去之后,姜盛才对褚燕道:“褚燕啊,今日之错不要再犯了,我们的原则是稳扎稳打,不要在乎歼敌数的多少,而是要寻求我方损失更少而敌方损失更大的平衡点,不可恋战。”

    褚燕道:“属下知错了!”

    姜盛道:“三日后,我打算攻打肥如,你且回去整顿兵马,以备来日战事。”

    “属下遵令!”褚燕自去准备。

    当夜,张郃即带着情报回来禀报。

    姜盛看到张郃的草图中,肥如县城居于燕山南麓丘陵地带的制高点,若是攻城,则是仰攻,极为不利。

    “儁义,针对肥如,你有何破城良策啊?”

    “主公,肥如居高临下,若是从东、西、南三面强攻,必定失败!依属下看来,只有智取。”

    “那该如何智取?”

    “肥如县城的用水乃是取自燕山,主公且看,城北之丘陵地势高于城内,若是由城北突破,则胜算颇大。”

    “张举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他的主力必定在城北。”

    “张举也必定不会认为我们从城北进攻。”

    “此话怎讲?”

    “张举在城北设置了三座大营,分别守卫东北、西北以及河流,尤以河岸的兵力为多,从肥如东西两侧进攻,亦是仰攻,但若是从燕山上往下,则是居高临下。”

    “燕山山脉山高路陡,若是大军上山,则需月余,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姜盛不太赞同张郃的提议。

    “不必大军上山,只需百余人虚张声势即可,主要战斗还是其他方向上,我的想法是……”

    “此法甚妙!”姜盛不禁拍手叫好,就让张郃按计划行事。

    十月初七,月黑风高,张郃带二百精兵带足了旌旗、箭矢并引火之物从燕山林间小道往肥如城北山区而去,于禁率一万骑兵列阵于城西,褚燕携步兵一万藏于城东,而姜盛自领中军驻于城南。

    姜盛军的兵力调动早被张纯看在眼里,他逃回肥如之后,

    就在琢磨姜盛的战术,见姜盛中军大营前又是一片空白。

    “俗话说好计不复用,这姜盛真以为我还会上当呢!姜盛大营故意如此,乃是让我们摸不清虚实,不敢轻举妄动,他好争取时间去调兵遣将,哪能让他的奸计得逞?主上,我要率军两万,直捣姜盛大营。”

    “将军不可轻动,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姜盛故弄玄虚,必是诱我军出战,入他之局。我等且观察数日,再做打算不迟!”张举多少还懂点儿兵法。

    姜盛这么做的目的与张举说的并无二致,他知道张纯已经入城,所以就故技重施,引张纯上当。

    但由于张举的制止,张纯才幸免于难,姜盛布置了多天之后,不见张纯出战,知道计策必已被识破,于是在大营前方又布置了鹿砦、木锥等防御之物。

    张纯在城上看得真切,暗暗后悔,再次上了姜盛的当,白白给了姜盛几天的准备时间。张举看到如此阵势,也是暗暗后悔。不过他们已经断定,姜盛的主力必定不在城南。

    张纯跟张举分析了姜盛在土垠的用兵方略,( )知道姜盛必然有主力兵马躲在城北某处地方,伺机发起进攻,因为城北是攻城的最佳方位。

    张举令城内外各部严密监视官军动静,防止官军偷营,注意力都在城北的三处大营了,但经过数次探查,也未发现姜盛军的踪影,难道他们会从天而降不成?

    姜盛见南城墙的守军数量明显少了,就组织发起了试探性进攻。三千刀盾兵在三千弓箭兵的配合下向南城门攻去。

    张纯指挥南门守军以箭矢杀伤官军,给官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姜盛见南门攻城确有难度,没有打到场时间就鸣金收兵。

    张纯看到如此打法,还道是姜盛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而已,更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姜盛的另一支队伍必是在山上,试图居高临下攻打城北门。

    张举听了张纯的分析之后,大以为然,于是仅留少量兵卒守南门,而大部分兵力都充实到城北的三处大营。

    果不其然,几天后,燕山山腰中旌旗遍布,烟尘滚滚,看起来似有万余兵力的规模。

    张纯大笑道:“姜盛果然还是故技重施,幸亏这几日加强了北三营的兵力,可保无忧了。”

    与此同时,姜盛再次发动了试探性进攻,发现防御明显弱了很多,知道调虎离山之计已经奏效,于是击鼓进军,两万大军在刀盾兵的掩护下快速进军,开始强攻南门。

    张纯得到南门敌袭的报告后,不屑一顾,这个时候了,他姜盛还以为能牵制我的部队吗?完全不顾报告,而是令城南守军严密监视即可。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取肥如() 
【订阅过三百了!感谢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今日第二更!】

    张纯的盲目自信注定了他的失败,在姜盛南门发起主攻的同时,东门、西门也都做出了攻击态势。这三面守军都没有当回事,还以为他们只是佯攻,若是引不来守军主力自会退去。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错了,不到一个时辰,南城墙被姜盛军控制,西门和东门才是真正的佯攻,他们的目标是城北东、西两大营。

    张纯听闻南城墙陷落,大吃一惊,这姜盛到底玩的什么把戏?急忙从东北、西北两大营抽调人手回城防守。

    张举正在西北大营等待山上姜盛“主力”的进攻,听得南城墙失守,大吃一惊,连忙率军回援,若是姜盛军进了城,北门防住也无济于事。

    南城墙内,两军此时已经厮杀到一起,张纯组织的守军在城墙下死死抵挡姜盛军下墙,杀得天昏地暗。张举率军杀到后,守军的战力陡增,杀上城墙的千余官军士兵都被杀伤殆尽,南城墙很快又被守军夺了回去。

    姜盛继续击鼓进军,但已经是虚张声势,此时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西北大营,张钧率军回城之后,在西门外等候多时的于禁,充分发挥骑兵的快速运动能力,乘虚杀入西北大营,西北大营留守兵力不多,加之对山上官军的防备,没想到会有官军从下面攻了上来。

    于禁当先一马,左砍右劈,杀倒了一片,万余骑兵的冲杀原本就是战力不凡,很快掌控了西北大营,打扫战场之后,开始佯攻河岸大营。

    张纯在城南指挥战斗,而张举则在城北观察情况,他见山上虽然旌旗飘动,但并无进攻迹象,才知道这tmd才是佯攻,而东门的攻击稀稀落落,很明显也是疑兵之计,干脆就不管他了。

    在张举的指挥下,东北大营派军支援河岸大营,张纯专心防守城南。这一调整部署,东北大营又陷入了空档,褚燕逮着机会,迅速发动了攻击。

    这一打,张纯和张举都蒙了,这姜盛怎么到处是兵?这虚实难测,该如何用兵?

    肥如城守军共八万人,包括北边三个大营计六万人,城中两万人。在姜盛虚虚实实的进攻中,城中兵力扩充到了三万多人,西北大营近万人或死或逃,已被打败,河岸大营加上来援的东北大营共三万人,此刻已被于禁的骑兵牵制住,东北大营还有一万人。

    褚燕的兵力也是一万,却因是仰攻,明显落在了下风,褚燕悍不畏死,也包含着为那三千骑兵报仇的心态,冒着滚石箭雨强攻上去。

    张举现在是晕头转向,不知道姜盛还有没有尚未露面的部队,明知道东北大营告急,也不敢派兵去救,张纯面对姜盛的中军大营,也是束手束脚。

    在褚燕的勇猛进攻下,东北大营已经站不住脚了,虽说造成了官军近四千人的伤亡,但最终还是不敌,残兵向河岸大营会合。

    褚燕因为兵力损失过大,只能占据东北大营固守,于禁剩余的八千多骑兵面对着三万敌军,根本不敢进攻,这么一打,城北反倒安全了许多。

    张举远远看到西边远处烟尘滚滚,依稀可见那一队白袍骑兵,后面还跟着约三千之数的乌桓骑兵,心中大惊,这公孙瓒怎么又来了?

    那日公孙瓒追击乌桓骑兵至塞外,无功而返,听得斥候报告姜盛正在攻打肥如,就干脆率领原本支援西凉战事的三千乌桓骑兵来支援姜盛。

    乌桓部落不止一个,丘力居只是其中一部,

    公孙瓒带的这三千乌桓骑兵乃是出自另一部,是张温要求支援西凉的,正赶上这张纯叛乱,干脆就留在幽州了。

    其实姜盛不知道的是,本来还有一支援军:南匈奴。灵帝八百里急诏令南匈奴派军参加平乱,但南匈奴的屠各部落发动叛乱,所以南匈奴的援军无法来援。

    信使报告了城北的战事,姜盛没想到损失会如此大,于是派一万步军补充给褚燕,而自留五千兵马牵制张纯。

    张举的斥候探得了东北有官军增援的消息报与张举,而公孙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