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汉风云-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四章 饮宴() 
何进怒道:“许司徒,我乃大将军,职位高于你,你如此说话,便是以下犯上,该当何罪?”

    许相竟然对何进破口大骂,何进懒得跟他理会,反倒是灵帝怒了。

    “许相,亏为还是位列三公,此番胡言乱语,与市井无赖何异?今日起,你就回乡反省吧。司空丁宫改任司徒,光禄勋刘弘为司空。诸位爱卿今后都要谨言慎行。”

    许相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可不是什么门当户对了,他是平民了,而姜盛则是正牌的大官,有世袭爵位的,现在说门当户对也不为过。

    许相用怨毒的眼神看着何进和姜盛,却见姜盛面无表情,而何进轻蔑地看了许相一眼,不再言语。

    张让道:“皇上,许相虽然出言不逊,但说的也是实情,姜盛虽说封侯拜将,但根基太浅,难以配得上公主啊,老奴请皇上三思啊。”

    灵帝看着张让,冷冷地说道:“依你之见,何人可配得上公主?”

    张让道:“王公贵族比比皆是,但凭皇上定夺。”

    许相见张让说话,连忙求张让:“张大人,看在小的以往孝敬的份儿上,还请劝皇上收回成命。”

    灵帝这时候就不自在了,许相被罢官是灵帝的意思,他不向灵帝求情,反倒向张让求情,灵帝能不火吗?

    张让也不傻,这不是拿他放火上烤吗?就对许相道:“许相,你孝敬的是皇上,可不是咱家,你出言不逊,理当问罪,你还说什么?来人,把他轰出校场。”

    早有侍卫们过来把许相拖走,许相喝道:“姜盛、何进,但教我许相有命在,跟你们没完!”

    灵帝很不高兴,也没有再向新军训话,拂袖而去。蹇硕屁颠屁颠儿地跟着走了。

    蹇硕一走,排第二位的是袁绍,袁绍朗声说道:“各军自回本部,听候调配诏令,诏令下达之前,各安本职,不得有误!”

    众军在各部将校的带领下陆续散去了,袁绍、姜盛、曹操并肩而行。

    袁绍道:“子诚老弟一日拜将又被赐婚,真乃双喜临门啊。不知中午可否叨扰一番,把酒言欢啊?”

    曹操道:“是啊,子诚如此喜事,何不做东,宴请诸位同袍啊?”

    “愚弟正有此意,就让愚弟做东,去那松鹤楼一醉方休。”

    冯芳与蹇硕一派,就拒绝了姜盛的邀请,而其余几位校尉都与袁绍有旧,也一并随着去了。

    甄俨见姜盛请来了新军五校尉,连忙组织人手招待,在楼上的贵宾室内伺候诸位校尉。

    这贵宾室是在姜盛的建议下设置出来的,由婢女负责招待服侍,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雒阳达官贵人甚多,场场都是爆满,而今日,甄俨特地腾出最高档的一间,用于招待贵客。

    “诸位将军,我姜盛今日可谓是双喜临门,特置酒宴以谢诸位。我先干为敬,请——”姜盛举碗一饮而尽。

    众人道:“姜将军盛情相待,我等岂敢不从,干——”

    这个贵宾室内有六名婢女,每人伺候一位校尉,可谓是无微不至,夏牟色眯眯地看着伺候他的婢女,借着酒劲儿拍了一下那婢女的屁股,惊得那婢女花枝乱颤,满面羞红之色。

    “夏校尉真乃性情中人啊,哈哈——”曹操笑道。

    “典军校尉又何尝不是呢?哈哈——”

    “夏兄若是有意,尽可收入府中。”姜盛顺水推舟。

    “啊?姜兄真是胸襟广阔,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哈哈——”

    “夏兄收了此女,

    可要善待啊,若是始乱终弃,可就寒了我姜盛的心了。”

    这些婢女都是因家人犯罪受牵连,沦为官妓,甄俨出钱将他们赎出来留在松鹤楼使唤,能得达官贵人青睐,也算是有她们的出头之日了。

    而姜盛搭上的这句话,也是为了保护她们,听到如此,那婢女连忙跪倒,眼含热泪,道:“谢大人!”

    她们的命运如此,却能得到姜盛的照拂,心中怎能不感激?而甄俨就不会完全放开了这些人,他需要在朝官府中安插眼线,这些受姜盛大恩的婢女们并无二话,她们要用这种方式来报答姜盛之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五校尉都已喝醉,唯姜盛依然清醒。

    袁绍见姜盛愁眉苦脸,就道:“姜——姜兄,今日双喜临门,为何还要愁眉苦脸啊?”

    姜盛道:“不瞒本初兄,我是为朝廷忧虑啊。”

    “朝廷?歌舞升平,有什么好忧虑的?”

    “宦官当道,那些个臣下只知有常侍,而不知皇上也。”

    曹操道:“哼,天下之乱,皆有十常侍而起,我恨不得挥刀入宫,砍了这些阉竖,以正朝纲,u看书(ukshuom)奈何实力薄弱,难以与之抗衡啊。”

    袁绍道:“今朝中能与十常侍抗衡的,唯大将军何进而已,我等何不投大将军以图之?”

    姜盛道:“大将军素无决断,做事犹犹豫豫,难以成事啊,还望诸位谨慎行事。而且新军由蹇硕统帅,此人与十常侍向来交好,我等势单力薄,只能暂且忍耐,等待时机。”

    袁绍道:“等到何时才是个头啊?我们同掌新军,只要平时练兵时培植亲信,到时候举兵以讨阉党,就算是蹇硕拦阻,也无济于事。”

    “本初兄,而今凉州大乱,北地叛逆张纯也兵锋正盛,皇上立新军之目的,是为平乱,若是我等此时内斗阉党,必会为乱军以良机,趁势坐大,那样我们虽死而难报皇恩啊。”姜盛的分析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曹操、袁绍都不说话了,众人也都沉默了下来。

    姜盛道:“诸位,天下大势由天而定,我等只需尽职本分,以安社稷。至于诛除阉党之事,可徐图良机啊,依我看,时间不会太久。今日席间所言,皆与诸位身家性命有关,还望把住口风,免遭不测啊!”

    众人都道:“下军校尉所言极是,今日只当酒醉失言,已记不清所说为何事。”

    临走前,姜盛“豪礼”相赠,每位校尉都领走了一位美貌婢女,姜盛都一一嘱咐,说这些婢女都是姜盛视作佳人的珍藏,绝不能欺凌虐待,众校尉都连声许诺,一定要好好待她们。

    这六名婢女临走前,齐刷刷跪在姜盛面前,道:“奴家必定好生侍奉诸位将军,以报姜将军照拂大恩。”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阴谋() 
【今天本书获推荐了吗?没有啊。可收藏涨了啊,感谢各位书友!加更啦!】

    姜盛在席间故意露出担忧朝廷的言论,也就是为了试探众人的立场,袁绍和曹操看来是早有想法,而其他几位并无主见,只是看风行事。

    剿除阉宦的计划开始在姜盛脑海中形成,按着历史的记载,灵帝没有几天的活头了,灵帝一旦驾崩,就必须快刀斩乱麻,除去阉党,否则就再难有机会成功。

    姜盛决定以掌练新军为由留在雒阳,谋划铲除阉党之事,与袁绍、曹操多有联络。三人频繁的交集让张让得知,连忙召集众常侍商议对策。

    “诸位,姜盛、袁绍、曹操近日频繁集会,情况不妙啊。”张让道。

    “此三人向来与咱们不对付,又与那何进勾连生事,现在掌了新军,实力不俗啊,看他们这段时间的表现,必是图谋我等,我们要先下手为强。”赵忠道。

    “此事绝不可行。他们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又有军职,我等不可贸然行事,万一打扫惊蛇,他们领军入宫,我等焉有命在?”段珪也不是傻子,分析得倒也透彻。

    “袁绍乃名门之后,门生故吏颇多,但领军能力一般,曹操虽有善战之名,但实力弱小,他们只能依靠何进方能生事,何进优柔寡断,凡事都遵从灵思皇后的懿旨,只要我们说服了皇后,何进必难成事,没有何进,这袁绍和曹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咱家唯一担心的是姜盛。”

    “张大人所言极是,这姜盛能征善战,又深得皇上宠信,而且在军中威望也很高,实乃我等的心腹大患,据说他以剿黄巾为名,在乐安私募兵勇,扩充实力,实在不容小觑啊。”

    “那我们就让姜盛离开京师。”赵忠道。

    “此话怎讲?”

    “逆贼张纯作乱冀、幽两州,骑都尉公孙瓒兵力不足,接连失败,我们何不让那姜盛领军赴幽州讨贼?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支开,京师没有姜盛坐镇,我们不仅安如泰山,而且还可以趁机把何进除掉。”赵忠的想法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十常侍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张让就去找蹇硕。

    “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姜盛并无除去我等之意,而且新任下军校尉,理应留在雒阳练兵才是。”

    “蹇校尉如此言论,想来是保姜盛了?”

    “张大人,凡事打不过一个理字,姜盛原本在幽州讨贼,可是我们把他召回的,现在又令其赴幽州,于理不合啊。再说,幽州有公孙瓒、刘虞主持局面,何必多此一举,让姜盛再去掺和呢?”

    “蹇校尉既然如此说法,那咱家只好向皇上提议了。”张让心中生气,你蹇硕有什么了不起?以前还不是指望着咱家抬举你,这刚当上上军校尉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会让你好看的。

    “张大人,请——”蹇硕丝毫不惧,直接生硬地送客。

    张让铁青着脸,拂袖而去,这蹇硕轻蔑地看着张让的背影,你还以为我是向你摇尾乞怜的家奴吗?

    公孙瓒的接连失利,让灵帝很是恼火,这也是张让伪造的告急文书,公孙瓒虽然接连失利,但仍然坚持杀敌,并未向朝廷求援,张让为了让姜盛领军出征,才出此下策。

    “皇上,刘虞过于软弱,而那公孙瓒又是久战不利,如此一来,逆贼就会壮大,到时候就难以应对了。”

    “那依你看,该如何解决此事?”

    “下军校尉姜盛能征善战,

    可为皇上分忧啊。”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他呢,只是朕已赐婚与他,择日完婚,若是此时出征,恐怕不太合适啊。”灵帝接着又不想让姜盛出征了。

    “皇上,老奴令太史测算过,半年内并不适合公主出嫁,等到明年夏秋之交时方有吉日,那时候姜校尉早已得胜回朝了,何尝不是献给皇上的一份大礼呢?”这是张让信口胡诌的,他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是吉日?只不过灵帝向来信任他,听他如此说,深以为然。

    “那好,就让姜盛领军进讨张纯。”

    “皇上,还有一事,葛陂黄巾势大,州郡府兵难以抵挡,老奴提议让助军左校尉鲍鸿率军平乱。”

    这鲍鸿原本就是何进的人,张让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进一步削弱京中新军的实力。灵帝并没有多想,当即准了。

    且说蹇硕虽然讨厌张让,但张让所说的袁绍、曹操怂恿何进企图对付阉党的事还是让他上了心。

    蹇硕虽然专掌新军,但对何进的势力还是有些惧怕的,uu看书)他知道虽然奉诏掌军,但他自知在军中并无威望,所以他想来想去,决定要把何进也调出京师去,那样他就可以掌控京中局面了,到时候张让之流的覆灭就没有压力了。

    至于姜盛,蹇硕虽然得过姜盛的好处,但他并没有把姜盛当成自己人,在姜盛态度不明朗的情况下,留他在京师军中,蹇硕是不放心的,所以也去拜见灵帝。

    张让刚刚离开,正遇到蹇硕,冷眼相看。

    蹇硕道:“本校尉思虑再三,觉得张大人所言有理,那何进留在京中,对我等确实不利啊,我想把何进也请出京师,不知张大人可否帮我在皇上面前多言几句?”

    张让见蹇硕与自己的目标想同,面色缓和了一些,“恭敬不如从命,蹇校尉,请——”

    灵帝见张让去而复返,蹇硕也来了,就道:“蹇硕你来得正好,朕方才还想召见你,朕想让姜盛北征张纯,鲍鸿南征葛陂,你去调度一下。”

    “皇上,天下之乱并非仅此两处,凉州官军一败再败,韩遂、马腾纵兵作乱,老奴以为,大将军有勇有谋,可领军赴凉州平乱。”蹇硕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是可以节制何进的,所以不必经过何进同意。

    “皇上,蹇校尉所言极是,请皇上诏令大将军进讨韩遂、马腾。”

    “好,就依你之见,来人,召大将军何进入宫觐见。”灵帝批准了,这就让何进入宫。

    小黄门连忙去传诏,何进对于这么着急的召见很是疑惑,问及小黄门,那小黄门说了灵帝派姜盛和鲍鸿征讨叛军的事。

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征() 
袁绍对何进道:“大将军,这必是阉党的阴谋,试图支开我等,而独揽朝政大权。”

    曹操也道:“想来正是如此,新军之中,大都是大将军的人,他蹇硕虽然总览全军,但难以真正掌控,若是诸校尉都被派出京师,那就是他蹇硕一家独大了,必定是阴谋。”

    何进道:“如此说来,本将就得拖延时间,只待那西凉叛乱平息。青州黄巾势大,本初啊,你就代本将去青州平乱吧,姜盛、鲍鸿也出外平乱,新军八部去三,无力再图凉州,哈哈哈——”

    “臣何进叩见皇上!”

    “大将军不必多礼,西凉之乱持续数年,官军久战不胜,你麾下人才济济,当为朝廷效力,朕打算让你率军出征凉州,不知有没有困难?”

    “臣谢皇上信任,只是徐州、兖州黄巾作乱,臣已派中军校尉袁绍率军征讨黄巾乱贼,等袁绍班师之后,臣自当领军出征,绝无二话。”

    “大将军何故推脱呢?十万新军,不会都派去讨贼了吧?”蹇硕道。

    “臣听闻下军校尉姜盛要北征张纯、助军左校尉鲍鸿南讨葛陂之贼,此番袁绍又出征徐州、兖州,十六万新军已去大半,还要顾及京师的安危,非臣推脱,实乃无兵可用。”

    灵帝听了连连颔首,“既然如此,就让出征的三校尉速战速决,早日班师,以顾凉州之贼。”

    “皇上圣明!臣定会晓谕全军,为皇上分忧!”

    姜盛的计划因为诏令的到来而搁浅了,张纯重整叛军,再次进犯幽州,乌桓峭王苏仆延的骑兵部队竟然一路南下,进逼青州平原。

    乐安太守审配早已获得消息,就让于禁、张郃率军屯于河水(即黄河)南岸,严密监视叛军动向,又派信使将情况报与姜盛知道。

    姜盛回信说明了自己已经率军出京讨伐叛军,令赵云率玄甲骑兵随军出征。

    审配经过姜盛的举荐,除授乐安太守之后兢兢业业,不打折扣地继续推行姜盛的政策,多数豪强地主都被打压,四个县的县令贪污赋税,被审配查了出来,依律斩首抄家,镇住了乐安各县官吏的贪赃之风,两个月的时间内赋税有了显著提升,按着比例来看,当年税负应该可以完成。

    私盐贸易的事,审配多有耳闻,但因为是姜盛的私利,他并不干涉,尽可能提供了方便。为了扩充军备,审配让其家族与甄家合作,大规模开展了物流贸易,保证了乐安大军所需,姜盛回信表示了赞赏,在用人方面也交由审配定夺,被杀掉的四个县的长官就是由审配选定了继任者。

    审配此人过于正直,在选人方面用的都是姜盛军中的聪明人士,表明了他的心志;唯有太守府幕僚方面,他招募了好友田丰。

    田丰,字元皓,冀州人,正直而有大才,本来是在冀州刺史手下任别驾,但并不受重用。审配知道姜盛有爱才之心,正值乐安文臣奇缺,所以就亲自赴冀州招揽田丰,田丰素闻姜盛仁德之名,经不住审配的盛情邀请,干脆就辞官随审配去了乐安。

    姜盛起初并不知道田丰的事,在审配的一封信中偶尔看到了田丰的人名,大喜过望,任田丰为乐安郡丞,辅助审配经营乐安,而杨凤则改任郡尉,负责乐安治安等事宜。

    田丰与姜盛素未谋面,却得到了姜盛的赏识,而且担负了重任,这让并不出名的田丰深受感动,决心为姜盛誓死效力。

    古代的这些谋臣就是这样,平时装清高,但要是示之以恩,

    让他们答应效力,那就是死忠之人,田丰、审配就是其中的代表。

    十一月,助军左校尉鲍鸿南征葛陂黄巾,遭遇惨败,灵帝震怒,将其解回京师问罪,蹇硕和十常侍暗中操作,罗织罪名,于次年将鲍鸿处死,打击了何进的势力,这是后话。

    而冀州方面,姜盛率官军两万直奔平原,赵云率两千玄甲骑兵加入讨贼之军,与乌桓骑兵在平原县展开了大战。

    姜盛的官军仅有骑兵两千,而乌桓峭王苏仆延的骑兵足有万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姜盛令赵云率军埋伏于山林地中,而自率两千骑兵迎战乌桓骑兵。

    乌桓峭王苏仆延远远看到姜盛的两万兵马,而骑兵数量很少,大喜过望,吹号出战。

    乌桓骑兵本就战力不凡,万骑同时冲锋的威力足以让人生畏。姜盛令步军以辎重车为障碍,阻挡乌桓骑兵的冲阵,而辎重车后面则是杨凤运来的数十架四弓床弩,这些四弓床弩由四名士兵操作,行军时由战马驮着,作战时临时组装。

    乌桓骑兵并不知道姜盛的秘密武器, ww。uuansu )列着阵型急速奔跑,姜盛安然骑在马上,嘴角微微一笑,然后手中红旗一挥,操作床弩的士兵看到信号,连忙转动绞盘至极致。

    待乌桓骑兵靠近之后,数百支弩箭激射而出,冲在最前面的一排骑兵的战马马腹被射穿,力量稍微削弱的箭矢又射穿了后面的马腹。

    乌桓骑兵们只听得破空之声,看到弩箭飞来,却飞得极低,目标并非骑士,众人正疑惑的时候,胯下战马失蹄,纷纷倒毙,那些骑士们由于惯性,被甩了出去,摔在地上血肉模糊。后面的战马被前方倒地的战马绊倒,又是死伤一片。

    乌桓峭王苏仆延还不明就里,以为前面有陷马坑,于是吹号重新集结。

    那些乌桓骑兵本来跑得飞快,但号声一起,短时间内就停住了,骑兵们迅速集结到一起。

    这回乌桓峭王苏仆延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四弓床弩的第二轮射击已经到来,只听得“噗——噗——”的声音,每支弩箭都连穿五六匹战马,造成了沉重的杀伤。

    乌桓峭王苏仆延见弩箭厉害,就令各部散开进攻,只要冲到了近前,让那床弩不能使用,则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