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汉风云-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抟烈驹虼垡病!�

    “我欲做事,岂容你聒噪!”董卓怒喝道,拔剑就要斩卢植。

    侍中蔡邕、议郎彭伯谏道:“卢尚书素有名望,若是今日被害,恐天下震怖。”

    董卓这才收剑入鞘,气呼呼地坐了下来。

    河南尹王允劝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还是改日再议吧。”

    饮宴不欢而散,百官陆续离开,姜盛酒足饭饱,也起身要走,却被那李儒叫住。

    “将军且慢,请借一步说话。”

    “嗯?今日酒醉,有事改日再谈吧。”姜盛直接给拒绝了,赵云和徐晃一左一右,护着姜盛离开了温明园。

    董卓看着姜盛离开,对李儒道:“你看姜盛此人如何?”

    “城府极深,摸不清套路啊,不过我可以确信,他不会妨碍废立之事。”

    “就算他不妨碍,也难保事后的立场,何不早做打算?”

    “岳父,姜盛是在等您的态度,他必定有所要求,若是能商定他的条件,定会为您所用。”

    “嗯,( 。uukahu )美女、财富、权位,无非是这些,就看价钱合不合适,此事就由你去办吧。”

    董卓把拉拢姜盛的任务交给了李儒,而后往温明园大门走去,刚一出门,就见吕布骑着马在园外来回转悠,手中持着方天画戟,看样子是在等董卓出来。

    “岳父,此人乃丁原的义子,叫做吕布,字奉先,您还是暂时躲避一下吧。”

    李儒拥着董卓退回了温明园,不敢露面。

    吕布在园外转悠到黄昏时分,不见董卓出来,就自行离开了,董卓确认安全之后,才回了宫中。

    第二天的时候,南军守卫城门的卫兵来报说丁原在城外搦战。

    董卓大怒,“丁原小儿不知好歹,且待我去会会他。”说完就带着李儒、华雄等人率军出战。

    董卓等到得阵前,只见吕布衣甲鲜明、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护在丁原身旁,自有一番杀气。(。)

第一百九十五章 董卓乱政(五)() 
丁原见董卓出阵,张嘴就骂:“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祸乱朝廷。我今日就要替天行道,除了你这恶棍!”

    董卓正要搭话,这吕布催马前行,直接冲杀了过来。董卓大惊,调转马头就退。

    丁原见董卓要走,大吼一声,率军杀了过去。

    华雄挥刀抵挡,三五合就被吕布挑飞了兵刃,吓得抱头鼠窜,不敢与之交战。董卓的前军是由新军一部组成的,战力太弱,被丁原军杀得大败。

    中军的徐荣击鼓进军,指挥西凉骑兵杀了出来。西凉骑兵乃是百战之士,战力强悍,丁原的前阵部队被西凉骑兵硬生生截住,杀得天昏地暗。

    丁原让后阵分作两路,从左右两翼包抄董卓,徐荣考虑到董卓的安危,率军且战且退,护送董卓撤退。

    董卓行至城门外时发现另一标兵马包抄了过来,连忙改道,退回了新军大营,徐荣率西凉骑兵断后,阻住了这支兵马。

    丁原率军赶到后,这支兵马就与丁原汇合,原来这是丁原的一支队伍。丁原还是有所忌惮,他是执金吾,指挥的是守卫京城的禁卫军,是不能擅自进城的,所以丁原军没有直接入雒阳城。

    董卓退回新军大营之后,即召集帐下文武商议对策。

    董卓道:“我看那吕布骁勇不凡,若是能得此人效命,何虑天下哉?”

    “主公不必担忧。属下与吕布同乡,知道此人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之辈。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那吕布拱手来降,请主公准许!”

    董卓看此人乃是虎贲中郎将李肃,大喜道:“再好不过了!不知你打算怎样去劝服他?”

    李肃道:“属下听说主公有名马一匹,叫做赤兔,日行千里。我想用此马,再用金珠,以厚礼交结其心。然后陈说利害,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

    董卓问李儒道:“李肃之法能行吗?”

    李儒道:“主公欲掌控天下,何必在乎一匹马呢?”

    “好!那就将此马赠予吕布,再加黄金千两、明珠八十颗,玉带一条!李肃,你速去速回!”

    李肃备了礼物,

    趁夜投吕布寨来。早有兵士发现了李肃,团团围住,李肃连忙解释道:“我乃吕将军故旧好友,请速报与将军知道。”

    吕布还在奇怪,自己刚从荆州来,怎么会有故人,但还是传令接见。李肃走进了吕布的营帐,拱手道:“贤弟别来无恙啊!”

    吕布见是李肃,大笑道:“托李兄宏福,愚弟好得很,想来已是十数年不见了,不知李兄现在何处高就啊?”

    李肃道:“我现在是虎贲中郎将,听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欢喜。特赠贤弟一份厚礼。”

    吕布见李肃两手空空,奇道:“厚礼?”

    “不错!请将军移步帐外!”李肃引吕布出了营帐,只见帐外一匹良马,那马浑身上下一片火红之色,无半根杂毛,一看就是世间罕有的宝驹。

    吕布看得两眼放光,赞道:“真是世间绝品啊!”

    李肃道:“此马名曰赤兔,良马配英雄,愚兄就将此马赠予贤弟,以助虎威!”

    吕布令人将赤兔马好生拴了,李肃取下了马背上的包裹,跟吕布入了营帐。

    “李兄赐此龙驹,布何以为报啊?”

    “我是为你我兄弟之义而来,怎么会图报呢?”

    “那我就谢过兄长了。来人呢,备酒!”吕布让人安排酒宴款待李肃。

    两人把酒叙旧,不觉已是深夜,都已醉眼朦胧,李肃笑道:“你我兄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见我。”

    吕布也笑道:“兄长喝醉了吧?先父已辞世多年,怎么会与兄长相会?”

    李肃道:“我说的是那丁建阳啊。”

    吕布听出李肃的意思是说吕布忘了父子之情,而拜丁原为父,饶是吕布脸皮厚,也很是惶恐,连忙解释道:“我在丁建阳处,乃是出于无奈。”

    李肃道:“贤弟有大将之才,天下谁不钦敬?于你而言,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为何口说无奈,而甘愿为人驱策?”

    “唉,只恨未遇明主。”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兄长久居朝廷,见多识广,不知何人为当世英雄?”

    “我遍观群臣百官,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必能成就大业。”

    “昨日在那温明园中,董公自有一番威仪,我欲投到他门下,却是没有门路。甚憾!”

    李肃从包裹中取出金珠玉带放在吕布面前。

    吕布奇道:“兄长这是何意?”

    李肃道:“我有一言,要与贤弟详谈。”

    吕布会意,挥手让左右退下,问道:“不知兄长有何见教?”

    “这是董公久慕贤弟的大名,特令愚兄将此献与贤弟。那赤兔马也是董公所赠的。”

    “董公如此见爱,布将何以报之?”

    李肃正色道:“如愚兄此等平庸,尚为虎贲中郎将;若是贤弟投了董公,则贵不可言。”

    吕布道:“董公之意,布心中感激,只是没有进见之礼,愧不敢当啊!”

    “哈哈哈——贤弟的进见之礼,唾手可得,就怕你你不肯做。”

    “愿听兄长高见!”

    “董公欲行废立之事, om)但有人不识时务,阻逆大势。董公甚为烦恼。”

    吕布也不是傻子,拱手道:“兄长放心!我打算杀了丁原,率军投奔,不知可否?”

    李肃喜道:“贤弟若能如此,真是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

    “愚弟明白!且请兄长回去,明日我必率军来投!”

    “好!那我就等着贤弟的好消息!请——”李肃说完就离开了吕布大营。

    丁原其实对吕布还算不错的,丁原为人粗略,也是智谋不足、武勇有余,缺乏野心,而吕布热衷于权利财富,在丁原那里得不到满足,心里有些失望。

    此时董卓以厚礼相赠,把吕布心灵深处的野心和贪欲勾起来了,丁原不能给他的,董卓不仅能给他,还能给他更好更多,此消彼长之下,吕布下定了决心要除掉丁原,而转投董卓。(。)

第一百九十六章 董卓乱政(六)() 
丁原此刻正在帐中秉烛夜读,见吕布进来,有些疑惑,问道:“奉先我儿,深夜来此,有何要事?”

    吕布怒道:“我乃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当你儿子?”

    丁原连忙起身,惊道:“奉先为何变心?我待你不——”后面的话他没有机会再说了,因为吕布一刀砍了他的首级。

    帐外卫兵听得动静,连忙进帐来看,却被吕布一脚踢开。

    吕布提着丁原的首级,站在帐外喝道:“丁原不仁,已经被我杀了。有愿意跟随我的,留在营中,不愿跟随的,自行离去吧!”

    全营将士早已被惊醒,吕布的亲兵又到各营传达吕布的意思,结果北军和跟随丁原的荆州军大部分都散去了,留下来跟随吕布的不足万人。

    天亮之后,吕布带着丁原的首级到了新军大营去找李肃。李肃见吕布果然取了丁原首级,连忙带吕布去拜见董卓。

    董卓见了吕布,拱手先拜:“卓能得将军相助,如虎添翼啊!来人啊,备酒!”

    吕布见董卓果真谦恭,纳头拜倒:“董公若是不嫌弃布粗鄙之身,请允许布拜为义父。”

    “哈哈哈——奉先正合我意!来人,赐金甲锦袍!”

    董卓这回可真是高兴了,得了吕布,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如此一来,雒阳的官军都成了董卓的私军。

    志得意满的董卓对李儒道:“此番官军皆为我所用,废立之事应当速决。”

    李儒道:“岳父莫急,现在大局已在您掌控之中,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须知那姜盛的三千玄甲骑兵,实力不容小觑啊!”

    董卓道:“我有近十万大军,还怕那三千部曲吗?”

    “不可轻敌啊!左右也不差这几天了,我去会会那姜盛,到时候再做打算。”

    “好,就给你三天时间,你去把这事办了。”

    李儒回城之后,即去拜访姜盛。

    姜盛早知李儒的来意,令周仓引李儒到书房相见。

    “在下李儒,拜见将军!”李儒躬身行礼。

    “李兄不必多礼,请坐!”姜盛语气平淡,“不知李兄造访,所为何事?”

    “庙堂之高,却无将军的位子,在下觉得甚不公平。”

    “世间多有不平之事,李兄太过介怀了。我年方二十五,已经是三品武将,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难道将军就不想更进一步?”

    “我生无大志,能有现在的职位就已经知足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大丈夫在世,不就图个功名利禄吗?就算将军不想,将军的部将也不想吗?他们也能像将军一样洒脱吗?这些忠义之士追随将军,也是为了光宗耀祖,难道将军要让他们失望吗?”

    姜盛只顾了自己,却忽视了这一点,他陷入了思考。

    李儒见姜盛有所松动,就继续道:“何进身死之后,许多高官要么获罪、要么请辞,朝廷人才凋零,实乃国之不幸啊。将军若是有意,董公必会为将军谋得高位,将军麾下众将也会得到升迁。”

    姜盛在思考,李儒就继续说道:“在下听闻万年公主对将军情真意切,将军就不为公主的终身幸福考虑?”

    “公主的终身幸福?李兄你有所不知,公主并不在意门当户对,就算我是一介布衣,我相信公主也不会离我而去。”

    “将军并未理解我的意思,若是将军愿意与公主长相厮守,董公必会保你得偿所愿。”

    “董公的意思是让我留在宫中?”姜盛还在装傻。

    “哈哈——将军何必故作不知?公主既然下嫁将军,岂能还留在宫中?”

    “先帝尸骨未寒,

    公主理应守孝,我不能陷公主于不孝。”

    “将军乃洒脱之人,为何也拘泥于礼制?董公最欣赏的就是将军的洒脱,只要将军愿意助董公,一切都不用你担心。”

    姜盛想了想王允的话,把心一横,决定跟王允一样忍辱负重。

    “董公如此厚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那日温明园饮宴,将军未反对董公的废立之议,已经是对董公的报答了,董公要的是将军以后的鼎力相助。”

    “以后固然要助董公,但投董公总是要有进见之礼的,还请李兄示下。”

    “前司空刘弘被罢之后,多有怨言,在下听闻他暗蓄死士,意图对董公不利,将军若是有心,可为董公解此危局。”

    “请李兄回去禀报董公,大可放心。”

    “如此甚好,那我就静待将军的好消息了。”李儒满意而归。

    姜盛把李儒打发走之后,就在考虑如何处置此事。

    “主公难道要真的除去刘弘?”田丰从屏风后面走出来,许攸也跟着出来。

    “要想获取董卓的新任,必定要为他做点实事的,既然李儒提出来了,我就要去做。不过,怎么做可就是我的事了。”

    “主公万万不可,( ww。uan )如果触了天下之怒,主公可就真的跟那董卓走到底了。”许攸也劝道。

    “我知道,所以要有万全之策,既能取得董卓的新任,又不得罪天下百姓。”

    “主公可是已有打算?”田丰道。

    “不知是否可行。”

    “主公尽可道来,我们可以参详一番。”

    “假意除刘弘,然后以身材相仿之死士冒充其尸,然后斩碎其面……”姜盛把他的计划说了一遍。

    “主公睿智,我等皆不及也。属下建议改进一番……”

    三人商议了一个时辰,确保没有疏漏之后,这才各自回房安歇。

    两天后,平东将军姜盛率玄甲武士突然冲入了刘弘的府邸,一时间刘府鸡飞狗跳。这些武士就是玄甲骑兵,只不过不作战的时候,就成了亲兵武士了。

    李儒派出的人见姜盛如此大张旗鼓,很是意外,他本意是让姜盛暗中除掉刘弘,既然姜盛如此明目张胆,他就看姜盛如何收场,他让探子混在围观百姓之中。

    姜盛在院子里大声说道:“刘弘对皇上免其司空之位耿耿于怀,又暗蓄死士图谋不轨,本将奉诏来查办,只究首恶,余者自便,若是有人造次,与刘弘同罪!搜——”

    由于事发突然,正在后院歇息的刘弘还没反应过来,就见数十玄甲武士冲了进来,保护刘弘的家丁拔刀抵御,被玄甲武士直接砍了。

    刘弘大惊,这两天自己府上出外采购的家丁失踪了十余人,难道是这些玄甲武士做的?他正要大喊,却被其中一名玄甲武士捂住了嘴,而另一名武士则大喊道:“保护主公!杀出去!”(。)

第一百九十七章 董卓乱政(七)() 
那些玄甲武士互相用兵刃相击,只把刘弘看傻了,他们这是干什么?

    几名玄甲武士脱下了身上的玄甲,然后与已被砍死的家丁互换了衣甲,这时捂住刘弘嘴的玄甲武士低声道:“我家主公是为救大人,还请大人配合则个。【全文字】”

    刘弘见这些玄甲武士的行为已经信了八分,就点了点头。

    已经换上家丁服饰的玄甲武士护送着刘弘从后院翻墙而出,而留在后院的玄甲武士则对着前院大喊道:“逆贼从后院跑了!”

    前院此时已经是一片血腥,有几名不长眼的家丁被玄甲武士斩了,刘弘的两名侍妾也被杀,刘弘的夫人和孩子都蹲在墙角吓得瑟瑟发抖,玄甲武士手持兵刃严加看管。

    姜盛怒道:“乱臣贼子,好胆!快去追!”说完就率军冲出了刘府,然后向后院方向追去。

    李儒派出的探子暗中潜到后院查看情况,却见死了数名玄甲武士和十余名家丁,这才打消了疑虑回去报告李儒。

    “大人可以跟董公报告了。”

    “不急!且看结果如何。”

    冒充家丁的玄甲武士护送着刘弘在城中四处逃窜,最终被姜盛军围在了一处废弃宅院内,姜盛军数次攻击都被里面的弩箭射退,玄甲武士死了一人,伤十余人。

    看来此处是刘弘暗蓄“死士”的地方,姜盛“大怒”,令亲兵点了火把往院内扔,很快院子里就燃起了大火,院子里传来凄厉的惨叫声。

    时间不大,院子里没有了声息,姜盛令玄甲武士入内查看,只见里面十余具被烧焦的尸体,其中两具尸体拥在一起,下面还保护着一具尸体。

    姜盛连忙组织灭火,并去刘府抓了两个家丁过来辨认。那两具拥在一起的尸体下身已被烧焦,上身也被烧黑,依稀可见面部;而两人保护下的那具尸体却是上半身被烧焦,下半身有些残骸。

    被抓来的其中一名家丁认出上面这两具尸体是府中的家丁,下面那具尸体穿的是刘弘的衣服,只剩下下摆了,表面上一看就是刘弘。

    另一名家丁却自称是新到刘府的,不确定这人是不是刘弘。姜盛一猜就知道这人是李儒安排的。

    姜盛从“刘弘”已经烧毁的胸前上,发现了一块被烧黑的玉佩,

    就让人用布包了,然后把“刘弘”的尸体与家丁尸体分离开来,令人抬回刘府。

    玄甲武士们整了队伍,跟着姜盛离开了此处废弃宅院,却没人发现,这些玄甲武士中多了数人,这多出来的人就是冒充家丁的玄甲武士和刘弘,姜盛带去的玄甲武士有人穿了两套玄甲,正好给这些人换上。

    “刘弘”的尸体被抬到了刘府门前,玄甲武士把刘弘的妻子儿女带了出来,刘弘妻子当场就晕了过去。

    刘弘的儿子看到那块烧黑的玉佩,再无怀疑,跪地恸哭起来。

    姜盛喝道:“罪臣刘弘已经伏诛,念刘弘乃是一时鬼迷心窍,就不祸及亲眷,汝等知乎?”

    刘弘长子道:“家父误入歧途,才致今日之祸。朝廷不祸及亲眷,我等深感皇恩浩荡,唯求乞父遗骸,回故土安葬。”

    这话倒不是姜盛所教,因为刘弘长子知道必是董卓想除掉刘弘,刘弘“已死”,他作为长子要支撑这个家,不如借个台阶下,避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姜盛倒也意外,明白刘弘长子的意思。刘家留在京城被人监视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