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汉风云-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我怎么忘了这茬了?既然如此,那就明日饮宴!文若来投,姜盛娶妻,可谓是双喜临门啊!”

    且说万年公主刘芊尚在乐安,原本与姜盛的府邸只有几十步远,现在却要长途跋涉到邺城完婚,心中多少有些激动。

    从初识姜盛开始,到现在也有八年之久了,期间姜盛屡次拒绝,让她好生郁闷,后来接受了,婚事却又因为天下乱局和灵帝的驾崩而一拖再拖,终于要有个结果了。

    几天前,审配就安排此事了,姜盛入冀州的时候并未带玄骑营,只带了数百亲兵卫队,赵云自乌桓返回之后就直接去了乐安,率领四千玄甲骑兵护送公主出嫁。

    为了避免与刘备生冲突,田丰以姜盛的名义知会了济南国相、济北国相,要借道入冀州清河国灵县,然后西去邺城,济南国相乃是皇甫嵩旧部,为人正直,当即答允,并许诺派兵护送;济北国相乃是鲍信,与姜盛素有来往,也不是问题。

    关羽退回平原之后,徐晃率军南下灵县接应,确保公主出嫁途中万无一失。

    清晨的时候,张婉蓉、张婉莹早早地来到了公主刘芊府中,服侍刘芊梳洗打扮,那些婢女反倒成了看客,童琳战死后,这两人从未想过要当正妻,态度上还是跟以前一样谦卑,刘芊觉得她们两人八年前就入了姜盛府中,自己虽然贵为公主,但毕竟是后来者,按说她嫁给姜盛是要向张婉蓉、张婉莹敬茶的,现在反过来要张氏二姝来服侍,

    颇有些过意不去。

    刘芊道:“两位姐姐如此待我,真是使不得啊!”

    张婉蓉道:“哎呀,公主,我们仅仅是夫君的妾室,服侍主母是应该的嘛,你且宽坐,吉时很快就要到了,误了时辰可不好啊!”

    大红的新娘吉服配上光彩夺目的霞帔凤冠,两片红唇娇艳欲滴,水灵灵的大眼睛,泛着泪花,终于,要嫁出去了!就要嫁给心爱的青年英雄了!

    她心中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忧伤,高兴的是,嫁给了心爱的人,忧伤的是最爱她的父皇和母后都已看不到这一幕了,想到这么多年的种种,刘芊的眼睛湿润了,晶莹的泪水滑落了脸颊。

    “公主,今天是出门的大好日子,怎么还哭了呢?”

    “我,我这是高兴!”刘芊低声道。

    过不多时,刘弘在门外禀报说:“公主,吉时到了,请移驾!”

    张婉蓉道:“先生稍待片刻,公主很快就出去,你们做好出准备吧。”

    刘弘在乐安兴办学堂,名望很高,知道的人都敬称一句“先生”,他作为送婚使,具体承办公主的出嫁事宜。

    张婉蓉给刘芊补了补妆,然后簇拥着刘芊走了出来,刘弘令越女营将士们搀扶刘芊登车,这次随行的婢女大都是越女营的人,只有个别几个是曾在宫中服侍公主的婢女。

    张婉蓉、张婉莹这次也随公主搬去冀州,与姜盛团聚,所以也同时启程,赵云率玄骑营全程护送,而也是告别乐安,常驻冀州了。

    审配、刘弘、张郃作为留守冀州的主要官员,一直送出临济城十里,这才返回城中。

    现在姜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冀州了,乐安就全靠审配他们三个了,审配为太守,刘弘为郡丞,张郃为郡尉,杨凤主要是搞兵器打造,已经不担任行政职务了,练兵和机动作战事务都由夏侯兰负责了。

    送亲队伍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地出了临济,往济南国去了,沿途的百姓听闻这是姜盛要迎娶的万年公主,都从家里带了特产礼物沿途送给了送亲队伍,刘弘心中感慨,姜盛有如此民心,何愁天下不平?

    送亲队伍途径济南、济北二王国,国相都派军护送,并奉上了厚礼,一来是看在公主的面子上,二来是向姜盛出友好信号,因为他们知道以姜盛之能,加上冀州民殷州富,很快就会雄霸一方,与姜盛友好总好过与姜盛为敌。

    兖州黄巾军垂涎公主的随嫁珍宝,于是密谋截击送亲队伍,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二百四十五章 姜盛大婚() 
兖州黄巾军蠢蠢欲动,官军也没闲着。

    兖州牧刘岱早已探知消息,于是聚拢兵马,试图借机会全歼兖州黄巾军,而东郡太守曹操也发觉了黄巾军的动向,于是令夏侯惇、曹仁率军向寿张运动,伺机讨伐黄巾军。

    甄俨麾下的兖州情报站侦骑四出,全面掌握兖州各股势力的动向。之前的时候,甄俨物色了一名豪侠充任了兖州情报站负责人,这人名叫潘璋,东郡人士,甄俨招募他之前,他一贫如洗,唯一喜好就是喝酒,在潘璋穷困潦倒的时候,甄俨的一坛酒收了潘璋。

    潘璋也没有辜负甄俨,把兖州各股势力的动向、人员背景以及风土人情等全方面的信息收集起来,曾协助前东郡太守王肱刺探黑山军军情,又助泰山太守应劭大破青州黄巾军,致使青州黄巾不敢入泰山一步。

    这次兖州黄巾的动向早被潘璋探得,兖州情报人员星夜驰报姜盛,姜盛令潘璋将消息通报给刘岱、曹操、鲍信等人。

    刘岱和曹操这次出兵就是因为潘璋的情报,兖州黄巾军的活动情况被刘岱完全掌握,刘岱大举进军东平国,试图全歼兖州黄巾军。

    兖州黄巾军也不乏智谋之人,刘岱又大张旗鼓,兖州黄巾的动向也被黄巾获知,于是黄巾军突然折向南,以极快的速度突然对任城国发起了进攻,任城国相郑遂不通军事,率军贸然出战,连败于黄巾军,任城国北部的樊县落入了黄巾军之手。

    黄巾军避开了刘岱的主力,也避开了公主的送亲队伍,刘芊一路上虽然辛苦,但好在安全入了冀州。徐晃的兵马与赵云军合兵一处,护送着送亲队伍直奔邺城而来。

    姜盛本来想大宴文武,被田丰提醒说明日大婚,这才作罢,打算与婚宴一起进行,这天还没亮,姜盛就被田丰喊了起来,梳洗打扮,今天他可是新郎官啊!

    巳时三刻,刘弘派人入城通报说公主的车驾已经到了邺县城外,打扮一新的姜盛在冀州众文武的陪同下出城来接亲,早有数不清的百姓在城门内外一睹姜盛和公主的风采。

    于禁和徐荣早前已经出发讨贼去了,邺城的防务暂时由荀攸负责,荀攸派出大量精锐士兵化装成百姓混在人群之中,又让周仓率军战备警戒。

    刘芊听得姜盛亲自出城来接,大为欢喜,这次终于可以安心了。

    按着礼制,姜盛接到了公主的车驾之后,调转马头在前面引路,送亲的队伍跟在姜盛后面缓缓入城。

    礼仪乐师们开始吹拉弹奏起来,邺城内外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这是多年都不曾有过的热闹气氛,冀州百姓们大多都听说过姜盛在冀州时的英雄事迹,所以对于姜盛娶亲这件事都很看好,所以纷纷出来捧场。

    姜盛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穿着大红的新郎官吉服,胸前扎着大红花,不时地拱手向百姓们致意,冀州情报站的负责人周晋则混在人群中识别可疑人员,防止出现意外。

    到得州牧府门前之后,姜盛下了马,公主的车驾也听了下来,按照礼制,姜盛要在这里把新娘从车上领下来,然后开始大婚之礼。

    在田丰的引导下,姜盛走到了车前,然后俯身掀起了门帘,刘芊隔着红盖头看到了姜盛,心中欢喜,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娘子,到家了,下车吧!”姜盛低声道。

    刘芊娇躯一震,这是她近八年来梦寐以求的一句话,她感觉好像在梦里,而姜盛温暖的手却真实地牵住了她的手,她任由姜盛牵着手,缓步走下了车子,然后随着姜盛的步伐向大门走去。

    门外早已等待多时的乐手们开始吹吹打打,

    热闹的奏起了宫廷之乐,数十名侍女手捧着花篮,把篮中的花瓣向公主和姜盛身上抛洒,这是姜盛特意加的项目,让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田丰高声道:“新娘抬步跨火盆,高贵端庄人温存;夫唱妇随同心腹,同辈相惜老辈尊!”

    姜盛按着事先的安排,领着刘芊跨过火盆,刘芊先跨了左脚。

    田丰道:“新娘跨左脚,年底添男丁,礼成!”

    姜盛又在引导下领着新娘跨过了马鞍,来到了正房门外。

    院子里已经旗帜招展,院墙、房门、窗户上都贴着大红的喜字,正中方桌上,已经点燃了九炷香,这里是拜天地的地方。

    田丰道:“一拜天地——一鞠躬,一拜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结姻缘;再鞠躬,二拜日月之精华,郎才女貌本天生;三鞠躬,三拜春秋与冬夏,风调雨顺五谷丰!”

    姜盛和刘芊三鞠躬,拜了天地, 因为双方都没有父母双亲,所以拜高堂改成了对香案拜。

    田丰又唱道:“二拜高堂——一鞠躬,一谢父母养我身;再鞠躬,二谢爹娘教我心;三鞠躬,三谢父老多关爱!”

    拜过了高堂,田丰又道:“夫妻对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鞠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再鞠躬;早生贵子、光耀门庭,三鞠躬!”

    姜盛按着节奏向刘芊深深鞠了一躬,刘芊热泪盈眶,也向姜盛深深鞠了一躬。

    “礼成!送入洞房!”田丰笑着喊道。

    众人也都跟着起哄,“入洞房!入洞房!”

    虽然结婚的两人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州牧,一个是金枝玉叶的公主,但仪式还是偏于平民化,众人也都无拘无束,体现了姜盛的仁爱。

    入洞房之后,众人都各已落座,姜盛和刘芊得以安安静静地待在一起了。

    刘芊坐在塌上,等着姜盛来掀自己的盖头,姜盛却迟迟未动。

    姜盛在欣赏,欣赏这位披着红盖头的美娇娘,然后在刘芊面前半跪着,双手轻轻掀起了刘芊的红盖头,刘芊娇躯一震,紧张得不行。

    姜盛注视着刘芊的眼睛,惊叹着刘芊的美艳,刘芊低着头,不敢与姜盛直视,但姜盛的位置低于刘芊,刘芊一低头,正好与姜盛四眼相对,一张俏脸瞬间红了。

    姜盛由衷地说道:“芊儿,你真美!”

    刘芊再也抑制不住,从榻上跪了下来,与姜盛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正是此时的她。)

第二百四十六章 婚宴() 
姜盛心念一动,右臂托住了刘芊的后肩,左臂抄起了刘芊的膝弯,突然起身,把刘芊抱了起来,这个动作真心是前无古人的,后世流行的“公主抱”就来源于这里。

    姜盛抱着公主转起了圈子,把刘芊惊得花枝乱颤,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疯了半天,姜盛才把万年公主刘芊放在了榻上。

    屋子里充满了暧昧的气息,刘芊的呼吸急促起来,姜盛看着她娇艳欲滴的模样,恨不得对她“就地正法”,但总是有些不和谐的声音。

    只听得田丰在外面说道:“主公,该谢礼了!”

    姜盛很是不爽地说道:“我马上就来!”然后转头突然深吻了刘芊一下,然后笑着出去了。

    刘芊傻傻地呆在原地,回味着刚才与姜盛的亲密接触,突然自言自语地说道:“你太粗暴了!”

    冀州众文武都已经落座,就等姜盛露面了,刘虞、曹操、袁绍、鲍信、刘岱、刘备等都派人来贺喜,其余诸侯并不知晓姜盛迎娶公主的事,所以没有人来贺喜。

    刘虞派来的是儿子刘和,曹操派的是满宠,鲍信派来的是济北国长史,刘岱派的泰山太守应劭、刘备派的是主簿简雍。

    袁绍派的是董昭,这让包括姜盛在内的众人都很惊讶。大家都知道袁绍一直图谋冀州,还兴兵进犯安平、河间等地,没想到会派人来出席姜盛的大婚之礼。

    田丰本来不想接待,但想到这是姜盛的大婚之礼,不便于回绝来宾,就照例安排了,只不过派人暗中盯紧了董昭。

    田丰把这些来宾安排在了首席,冀州众文武依次排列,这是姜盛的大事,也是麾下众文武的大事。

    众人见姜盛出来,都躬身致礼,齐声道:“见过使君大人!恭喜恭喜!”

    姜盛微微一笑,挥手致意,说道:“今日是万年公主与姜某的大喜之日,感谢各位的光临!来,我代表公主殿下和我本人,敬各位一碗,以表谢意!”

    周仓连忙把酒碗端给姜盛,姜盛举碗后一饮而尽。

    众人也都举碗致敬,满饮碗中美酒。

    姜盛又道:“天下纷乱,皇权旁落,先有何进霸权,又有董贼乱政,实乃我大汉多事之秋。姜某不才,牧守冀州,少不得诸位的支持,希望今后我们同心同德,匡扶社稷,为我大汉重振雄风干杯!”

    冀州文武自然不在话下,唯独董昭尴尬不已,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他来此本来是做给世人看的,若是田丰把他拒之门外,他就可以散布谣言,说姜盛拒人于千里之外,但田丰在礼节上做的很到位,他说不出什么。

    袁绍还在图谋冀州,目前正在聚兵备战,姜盛这一说要支持,若是董昭满饮了此碗酒,就等于在刘虞等人面前默认了支持姜盛,但日后,袁绍攻略冀州,无异于打脸了,既然支持,过后又作乱,道义上已经败了,还怎么面对天下舆论?

    众人都一饮而尽,唯独董昭愣在那里,姜盛微笑着走到董昭面前,说道:“公仁兄(董昭的表字),我感谢袁本初能派你来贺喜,今后可要为我守好渤海,以安天下,请满饮此碗!”

    董昭尴尬地说道:“在下身体不适,不能饮酒,还望使君大人见谅!”

    姜盛提高了声音道:“袁本初对我牧守冀州非常赞同,派人来为我贺喜,虽然使者不能饮酒,但诚意已到,各位以为然否?”

    刘虞正在跟姜盛紧密合作,刘和肯定要帮着姜盛说好话,所以就道:“使君德服天下,袁本初能支持乃是势在必行,重要的是在行动上真正支持,喝不喝酒倒在其次了!”

    董昭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在下不胜酒力,呃——先行告——告退!”

    姜盛道:“公仁不胜酒力就不要喝了,但请留在席间品尝美味佳肴,还有好几道菜品没上呢,请坐!”

    旁边的卫兵面色冷峻,董昭看了一眼,不便再说,于是坐了下去。

    姜盛按着田丰安排的流程,敬完了酒,然后就离开了,田丰在酒席上继续充当这主持人,也是首席的主陪,其他桌上都是冀州文武,放开了吃喝,唯独首席是外地来宾,说的都是政治军事上的事,董昭如坐针毡,一步步被田丰往套里引导,诸侯的来使都一致认为袁绍改投到姜盛门下。

    酒宴终于结束了,董昭灰溜溜地离开了州牧府,他怕再呆下去,还不知道姜盛出什么幺蛾子呢。

    姜盛离开宴会的时候,周仓来禀报说广川来人求见。

    “广川?难道是张宁的人?请他到书房!”

    到了书房之后, #46;uuan却见来人是一年轻女子,姜盛道:“可是张宁让你来的?请坐!”

    那女子道了个万福,说道:“婢子奉圣主之令,来向大人贺喜的。这是礼单!”

    周仓接过礼单呈给姜盛,姜盛看都没看,放在了一旁,说道:“张宁无人可用了吗?派你一名弱女子来贺喜?”

    那女子道:“婢子是圣主闺中侍女,亲如姐妹,所以才会如此安排。大人对我主的礼单看都不看,难道是不屑一顾?”

    姜盛道:“张宁现在处境艰难,我就不强人所难了,这礼单就权当我赠予张宁的,留着慰劳黄巾将士吧。”

    那女子的脸“腾的”红了,低声道:“大人就没有兴趣看一眼吗?”

    姜盛对她的如此姿态很是奇怪,想了想,还是拿起礼单展了开来。只见礼单上第一列赫然写着“义妹张馨”。

    “你叫张馨?”

    “正是!”

    “哈哈——张宁想的什么?在我新婚之日送女人?”

    “大人新婚之喜,当然用不到我!不过以后呢,大人会用到我的。”

    “张馨啊,我有公主为妻,还有两位相伴八年的侧室,你觉得我会用到你吗?”

    “大人莫非是看不上婢子?”

    “你是个好女孩,但我不需要,所以还是请回吧,对于这份礼单呢,还是退回去吧。张宁的美意,我心领了!”

    张馨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柄匕首,负责守卫的六钗大惊,连忙挡在姜盛身前,大喝道:“干什么?!”)

第二百四十七章 洞房花烛() 
张馨把匕横在自己脖子上,说道:“大人忍心把我送去慰劳将士,我还不如一死了之!”

    姜盛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又是何苦?好吧,那我就收下,不过呢,我把你派到张宁身边,替我保护她,若是她有个三长两短,你提头来见!”

    张馨见姜盛说得严肃,把匕扔到了地上,拱手道:“婢子遵令!”

    六钗和三钗这才站到了一旁,但两眼还是死盯着张馨。

    姜盛道:“你现在可以去执行任务了。”

    张馨道:“我要把礼单的礼品交给大人之后,才能去执行任务。还请大人派心腹之人去取。”

    姜盛道:“元福,你随她去吧。”

    周仓一拱手,对张馨道:“走吧!”

    过不多时,周仓搬了一个小箱子过来,也不重,相必是张馨自己带来的,放在安全的地方,姜盛接受了礼单,这才放心取来。

    周仓打开了箱子,上面有一个包裹和两个小盒子,打开包裹之后,姜盛眼前一亮,包裹里面是十册书,封面上写着“太平要术”。

    姜盛道:“这是何意?”

    张馨道:“圣主说大人后自然就会明白!”

    姜盛又打开了那两个小盒子,一个里面装的是一对玉质的鸳鸯;另一个里面装的是张宁手中的那半个长命锁。

    当初张白骑把张宁托付给姜盛的时候,曾把记载张宁生辰八字的帛书和半个长命锁交给了姜盛,而长命锁的另一半在张宁手中。

    姜盛前这些东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打开了书房中一个小柜子的锁,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锦盒,打开锦盒后,姜盛把那一半长命锁与张馨带来的半个长命锁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长命锁。

    姜盛拿着的那一半背面写着“福寿”二字,张宁拿着的这个背面写着“康宁”二字,合到一起就是“福寿康宁”,张宁之宁字就是出自这里。

    张宁的意思很明显:长命锁和《太平要术》交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