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与世子妃若是不嫌弃,不如过去尝尝臣妾亲自制的茶?那些闲人,不必理会就是。”苗氏这话说的也是有讲究的。正因为她是晚辈,随意有些话可以当做是年轻人不懂事,想来长公主也不会怪罪她。而她又很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也是厌恶那个暴发户的。其实也是间接的表明了鲁国公府的态度。因为她的相公是鲁国公的嫡长子,这个时候她作为长媳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传达婆婆魏氏的意思。
“哦?你还会制茶?”长公主接收到了苗氏话中的意思,自然也是笑着回应。
“不过是些拿不出手的笑兴趣,叫公主和世子妃见笑了。”苗氏注意到长公主的神色有所缓和,就知道是她接受了鲁国公府的示好,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她的表现,也不知会不会叫婆婆满意。(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无知者无畏
但见苗氏沏茶的手法,便知她极为专业。
七芯茶,是用了七种味道相合的花朵的花芯部位晒干后做成。这种茶香味清淡雅致,不苦,微甜,是那些小姐夫人们最爱的茶之一。
只是,调配七芯茶的方法并不容易,再加之七芯茶的七种花朵也不固定是什么,就看那制茶人是否能够将七种花朵的香味以最好的比例调配,对于沏茶的人的手艺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苗氏此刻在做的这道工序叫做甩茶,是沏泡七芯茶独有的工序。将已经泡过一盏茶的茶水倒掉,而后将被已经浸湿的花朵放在一张干净的沙网之中,在桌上反复敲打十几次。敲打的动作要规范,力度都是有所讲究的。苗氏此时的动作正证明了她对泡茶一事颇有研究。
经过敲打过后的花茶,香味会更加的浓郁。将敲打过的花茶取出,重新放入茶壶。此时的茶壶最好选用琉璃茶壶。用清冽的山泉水,冷水来泡最好,能够将花茶的香味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通常擅长泡茶的人,手中拥有的七星茶都是自己所制作。因为喜欢什么样的味道,自己的水平能够将味道发挥到什么程度,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这茶,清冽甘甜,还带着一种淡淡的米香?好手艺。”长公主不吝夸赞。她其实也是喝茶的一把好手,茶水一入口,一种冰冰凉凉的感觉侵入口腔,随即口感开始变得温和。重要的是,她立刻便品尝出了这茶水中带有一种十分清淡,淡到不仔细去品几乎都要忽略的米香味。
“公主果真是大家。臣妾在制作这七芯茶的时候,将七种花朵,与天香米放在一起炒制过一番,又在第一道茶水浸泡时,用的是煮过天香米的水来泡,使得七芯茶中沾染上了天香米的香味。天香米产自灵丘,那里的大米香味淡一些,但是却十分适合酿酒与泡茶。天香米的香味,与七种花草的香味完美的融合在一处,不仅味道淡雅留香,也有着较好的养生之效。”苗氏提起泡茶一道,款款而谈,少了几分羞涩与不自在。
她平日里也就这么个爱好。花园里婆婆中了许多的花草,很多都可以拿来泡茶。花朵的盛开毕竟有时,盛开过后便要凋谢,若是任由它们落入泥土化作春泥,未免太过可惜,所以她便常常的研究一些好喝的花茶,既叫这些美丽的精灵有了去处,也能够借此保养身体。
茶之一道的学问何其深奥,她不过才学了个皮毛而已。但即便如此,却也在京城同龄的圈子里小有几分名气了。
说起来,以她的家世能够加入鲁国公府,还真得多亏她这一手泡茶的本事。鲁国公府上下,上到老夫人老爷子,中到公公婆婆,下到她的夫君,皆都是爱茶之人。当初夫君娶她入门,还是婆婆听了她善茶又擅长制作药膳的名头才考虑了她。哪知道她与夫君见过一面后,彼此都觉着不错,这亲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错,当真是好手艺。”方笑语也尝到这茶水中淡淡的米香,味道很别致,于是笑道:“苗姐姐,这茶可是苗姐姐亲手所制?”
苗氏比方笑语大上几岁,只是差别不是太多。方笑语叫她一声苗姐姐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苗氏却有些发愣起来。
主要是方笑语的名头在京城里太大了,大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虽也算是同龄一代的人,可每次提起她来,总觉得跟她们不是同一个年纪的。明明比她小,却总有种比她大的错觉。
最主要的是,方笑语说起来那可是一品诰命,又是德善郡主,听说,皇上真的将德善郡赏赐给了她做封地,只是她懒的自己去管理,于是派了别人去罢了。
方笑语这种看起来有点高不可攀一样的人,竟然主动开口叫她苗姐姐。说是受宠若惊也对,但其实更多的是没反应过来,还带着点惊吓。
“苗姐姐?”方笑语见苗氏没理她,于是又叫了两声。
“啊……啊?哦……回世子妃的话,这茶确实是臣妾亲手所制。”苗氏发现自己竟然愣神了,于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回道。
“苗姐姐比我也大不了两岁,何必叫的这般生疏?我叫你苗姐姐,你就叫我笑语就好。我这人不擅长与人聊天,所以外人看来我比较沉闷,其实我这是不好意思主动凑上去与你们说话。所以若是你们天生开朗的,就多找我聊一聊,若是有人先来寻了我玩儿,我便能假装一开始便与你们很熟,悄悄的就混入你们之中了。”方笑语这么说,叫人对她有了不少好感。许多从前见识过方笑语木头时期的模样的小姐们都开始恍然大悟,敢情那时候她之所以不理人,不是高傲拿架子,原是害羞不成?
方笑语这话一出,立刻就叫原本尴尬的气氛缓和了不少,那些一直记着从前寻过方笑语一块玩儿却被拒绝了的小姐们也渐渐放开了心结。
“这……”苗氏还有些犹豫,看到方笑语脸上的神情还算是真挚,最后只得笑了笑道:“既如此,我便叫你笑语了。”
“甚好甚好。”方笑语笑的很开怀,还多多少少带了点不好意思,显得有些脸红。这叫众人看了之后更是对她有所改观。
实际上,方笑语脸红是真的不是装的,只不过跟大家想来的那种交到朋友的羞涩不同,方笑语这是被自己明明心理年纪一大把还装无知小姑娘的样子给羞的。
“苗姐姐,这七芯茶苗姐姐那可还有?”方笑语这是找着机会跟人家亲近。将来她要拉拢更多的人,就不能总以一种高冷的姿态俯视别人。被人敬畏只是一时的,胡萝卜加大枣才是王道。
既要让他们敬畏你,也要让他们喜欢你。
这就是方笑语现在要做的。
“嗯,我制了不少,还有一些。”苗氏点头。
“既如此,可否送我一些?这茶的味道甚合我的口味,我喝不太惯那些苦味的,外头卖的那些花茶,味道又怪怪的。”方笑语脸不红心不跳的装着天真少女那一套,其实心里头羞的都想要钻地缝里去了。
为人处世这种东西,还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仅要有脑子,还得脸皮跟得上才行。
苗氏心里头高兴不已。先不说方笑语这是明显的在交好她,就是有人夸赞她制的茶好喝,也足够叫她开心不已了。于是她连忙点头道:“我当是什么难事?你若喜欢,待会儿离开时我给你带上两罐儿回去,你若喜欢就跟我说,喝完了,我再去采些花来再做就是了。”
“那敢情好,往后我要喝的茶,苗姐姐干脆就包圆儿了算了。作为回报,改天送两坛我自家酿的果酒给苗姐姐尝尝。”方笑语打算再去鹿城的时候搬一些酒鬼泉里的泉水回来酿酒,解解枯禅寺里那位大和尚的酒瘾。
“那我可就期待着了。”苗氏笑的开心不已。
“苗姐姐可不能厚此薄彼,世子妃那里送了,莫就不打算也送咱们点儿?咱们也不要那三罐两罐的,给咱们各包上半罐回去尝尝鲜也好啊。”见方笑语真的没有外头传言的那么冷漠,众人也就放的开了。
“好好好,都给都给。你们啊,这是想要吃穷了我不成?”苗氏渐渐也放的开了,有一句没一句的跟着各人聊了起来。
方笑语皱了皱眉头。看向了方才说话那人。发现那人竟还是个熟人,李家小姐李韵。曾经商可人的闺中密友,好的几乎穿一条裤子。
自从商可人自尽之后,这李韵哪一次见了她不是一张死了娘一样的脸。这一次,可这一次,她看向她的目光似乎戾气少了不少。
此时李韵正目光灼灼的盯着方笑语看。眼中倒也没有了从前的怨恨,但也并不友善。反正她这目光看的方笑语很不自在,她仿佛在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这茶如此清冽可口,也难怪你们这些小辈争着抢着要。看来,我也得厚着脸皮要上些,否则可就被分没了。”长公主放下茶杯,杯中的茶水依旧透明中带着一点点的乳白色。
“公主能喜欢,这是臣妾的荣幸。”苗氏受宠若惊。
她虽然是鲁国公的儿媳,论起身份来也不差,但始终是无法跟长公主相提并论的。他的相公如今在朝中也得了一个闲职,所以她口称臣妾也没什么不对。可以他相公的资历,即便有身为鲁国公的公公帮衬着,想要真正的位列朝堂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是,若是能让长公主欢心了,恐怕以后的路就能平坦得多。
而方笑语已经抛出了橄榄枝,只要她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交好方笑语,其实比起走长公主这条线更有用。
因为她曾听公公婆婆不止一次提过,这位安王世子妃在皇上心中无可替代的位置。这可不是后宫里那些为了争宠使劲手段的女人么,可能今日受宠,明日就会被厌弃。
而方笑语,只要皇上还信佛一日,她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何况,她现在还算是长公主的女儿。
气氛由此倒是还算不错,并没怎么发生长公主来之前担心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唯一那阵儿让她不平静的府门前的不快,也在方笑语的突然出现之后烟消云散。
可是,似乎就是有人不想叫她舒坦了,好不容易放晴的心情,被某个人的一句话彻底拉入了谷底。
而那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还觉着自己表现的真是太好了,看着长公主渐渐拉长的脸色,她竟还暗自幸灾乐祸着。
“公主原来喜欢这种口味。臣妾也喜欢这茶,喝起来回味绵长,口齿留香。听说这茶还有养生之效,这茶中有一味地心子,听闻有着保胎之效,常用来泡茶喝,也能养精补肾,还能增加有孕的机律,难怪长公主如此喜爱。”
这句话一出口,场面出奇的安静。每个人都面面相觑的看着说话的这个人,不知道她究竟是哪根弦搭错了,竟如此口不择言。
从前隐晦的挤兑一下,人公主不跟你计较也就罢了。如今竟然将公主的痛处说的如此直白,这不是逼着人长公主跟你翻脸吗?
长公主在暴发户话音未落的时候便紧紧的抓紧了茶杯,那骨节分明甚至能看到青筋的手背,此刻看起来就像是要化作利爪撕碎眼前这个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戳中了长公主痛处做得实在是漂亮的蠢货。
方笑语淡淡看了那暴发户一眼,眼中倒是没有表现出凶戾的情绪。她只是轻描淡写的扫了她一眼,摇摇头自语道:“还真是无知者无畏。”
这声音笑的那暴发户甚至都没听见,可坐在她身边的苗氏却听了个清楚。
“世子妃也多用些,好给世子生个大胖小子,世子定会更加疼爱世子妃,免得叫外头那些不三不四的小狐狸乘了时机。”暴发户似乎越发没有遮拦了,讽刺完了长公主,又开始将苗头对向了在府门前让她吃瘪的方笑语。
这段时间足够她了解一些东西了。自然对于方笑语的身份也有着几分头绪。
只不过,她问的那些人不知道是跟她有仇还是存心想看她的笑话,所以那些真正重要的事,一点也没跟她说。而她就只知道方笑语算是京城里很有名的人物,知道一些大体的过往,比如从前被继母欺负,后来反击回去,又如何嫁给了叶西辞之类的事,可是皇上如何会重用她,京城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她一律都不清楚。
所以她才敢开口讽刺。不仅讽刺了长公主生不出孩子来的急切,还讽刺了方笑语嫁给叶西辞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怀上个肚子。又提起什么不三不四的骚狐狸,也算是在抱怨皇帝赐给他相公那么些妾室的事情。
苗氏手拿着茶杯盖儿,紧紧的握着,努力的说服自己不将这茶杯盖儿扔出去砸死那个暴发户!
她这口无遮拦的无言乱语,倒霉的是她鲁国公府!
最重要的是,这茶是她泡的,制茶的花是她选的,也是她今日要拿出来招待客人的。地心子确实有那暴发户所说的功效,可它的功效却远不止如此。
天地良心,她真的没有任何映射长公主生不出孩子来的意思!
本来她们这里进展的好好的,被这暴发户一搅合,要是叫长公主和方笑语认为是她故意拿出这种东西来,就是为了映射长公主,那可如何是好!
一时间苗氏是又急又气,连杀人的心都有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惊动老夫人
苗氏心中的忐忑可想而知。陪着婆婆出席过各种宴会,自家也办了不少,还从未遇上这样的状况。那暴发户不知死活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露骨的讽刺长公主,这个罪过,她是真怕莫名被拖下水,还得帮着这暴发户背这口黑锅的。
其他夫人小姐的也没想到这暴发户竟这般胆大妄为,一时间都打量着心思,定要离这傻子远些,那些坐在她身边的夫人们也都不动声色的挪开了一点位置,生怕跟她扯上关系。
其实这些夫人们,身为正妻,与这暴发户一样,都是厌恶自家相公拥有这么多妾室的。何况还是皇上赏赐的,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明明气的恨的要死,却只能咬着牙和着血泪往肚里吞。
暴发户的怨气倒是可以理解的,但你不能傻的自暴自弃不管不顾口无遮拦不是?
你是不敢拒绝皇上,也不敢跟皇上闹别扭,难道就能跟长公主撕破脸?难道她认为嫁出去的长公主就是泼出去的水,自此后就跟皇家没关系了不成?
李家那位小姐李韵,从那暴发户口出无状之时就一直在盯着方笑语的反应,却并没有如愿看到方笑语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波动。
这暴发户可不止是讽刺了长公主,同样也嘲讽了她方笑语成亲这么久也没怀上个孩子,隐隐的就是将她往长公主那病上挂钩。
女子最重名节不假,可就算是清清白白的人家里出的好姑娘,若是不能为夫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嗣,也是要被人送上无数的白眼的。就看长公主明明身为皇上的长姐,拥有如此尊贵的身份,都还差一点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便知若是肚子不争气,要受人多少冷嘲热讽。
李韵就不相信,被人如此讥嘲,她方笑语就不生气。
而事实上方笑语还就真不生气。她可是上上下下的检查过,浑身上下健康的很,半点毛病都没有。要生个孩子也不就是十个月的事儿?只是她现在有敌人环伺在侧,再加之她年纪也还不大,所以才不觉着急迫。再者说,这决定可是她和叶西辞一同商量着决定的,所以也不担心叶西辞会对她有什么抱怨。
至于安王?谁管他!这个人的意见一点也不重要。
方笑语如此心平气和的喝着茶,与长公主那几乎暴露在脸上的煞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叫李韵有点看不懂方笑语这个人了。
按说长公主嫁入镇远将军府,那就是方笑语的母亲了。就算关系不融洽的,如今出门在外为客,母亲被人给嘲弄了,做女儿的也不该没有一丝愤怒,否则岂不是落人口舌?
难道方笑语还会怕了这个暴发户不成?
李韵不相信。想当初可人的父亲身为吏部尚书,如此家世也不被方笑语放在眼里,一打一踢全不留手,若非如此,可人怎会觉得无颜见人而自寻短见?
就算这暴发户的相公此时正得皇上重用,可毕竟也不过是个小将罢了。皇上就算心中有气,也不会跟一个手握几十万兵权的大将军计较这样的事,何况对方还维护了皇室的尊严。
“这茶多喝对身体有益。长公主与世子妃多用些。”暴发户似乎没有发现周围诡异的安静,依旧一副挑衅的神色看向了长公主。
就算是以着长公主良好的素质与家教,被人当众戳了心窝子,揭开血淋淋的伤疤,这也是基本上无法忍耐的事情。所以,长公主几欲拍案而起,却被已经站起来的方笑语给不动声色的拦下了。
长公主脸色红润,却不是健康的红润,而是被气的。又见是方笑语拦下了她的爆发,这才努力的压下心头的气血,隐隐还觉得有些委屈。
方笑语给了长公主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又坐回了原处。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回过暴发户一个字,甚至没有给过她一个带有情绪波动的眼神。
百花园中的气氛越发诡异,而此时的魏氏正捧着经书,拿着手串,在小佛堂前求见老夫人。
老夫人身边的花姑姑是自小就跟着老夫人的人,夫家就在这鲁国公府里,所以一直以来也都是她伺候着老夫人的饮食起居,将老夫人的一切都打点的十分稳妥。
“老夫人正在念诵经文,还请夫人稍待。”花姑姑对魏氏的态度还算不错。基本上就是老太太也很喜欢魏氏这个有教养的儿媳,只是对于嫡长子的病逝还有嫡次子的扶不上墙,心里头有几分别扭罢了。
“无妨,待老夫人念完经文,还请花姑姑跟老夫人说一声,我替老夫人求了一卷安王世子妃亲手手书的经文还有一串佛珠手串,特来送给老夫人。”魏氏虽然很想待在这里等着老夫人念完经出来见她,可又不能一直将前院的客人就这么放在那里不管,于是只得退而求其次,让花姑姑传言。
老太太的小佛堂离着前门不远,魏氏说话的声音虽有些模糊,还是传到了老太太的耳中。
老太太虽念着经文,可却依旧没有漏过魏氏方才的话,一听到‘安王世子妃亲手所书的经文’几个字,老太太顿时精神了百倍,连忙放下了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