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伙计完全把桌上收拾干净,和尚看四下无人,才点头示意我没问题了。
我心里好奇,什么东西这么神秘?打开包袱一看,一个样式十分熟悉的精美木匣子出现在眼前。
第四十章 出发前的准备()
“这匣子怎么在你手里!”
和尚愣了一下,说:“这东西其实是佛教的宝函。但据我所知,在汉武帝时期,佛教还未正式传入中土。所以我一直想不通,吕氏神墓的地宫里怎么会出现这东西?”
宝函其实我是听说过的。据说宝函之内放置的多为传世舍利或者高僧佛骨。而舍利子又有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类,各类舍利颜色、质地也均不相同。而且我听说,万佛寺的舍利塔内就供奉着高僧安玄的三颗锭光舍利。
难道和尚的这个宝函里,也有一颗舍利子?
我看四下无人,便打开宝函看了一眼。但是意外的是,宝函内并没有舍利子,只有一张泛黄的锦布,整齐的叠放在里面。
我愣了一下,问和尚:“这是什么?”
和尚道,这就是他来万佛寺的原因。他把锦布从宝函内取出,摊放在桌面上。能看到这块锦布并不是普通的锦布,它上面用朱砂写着许多字。我探过去头,发现这应该是一张佛卷。但是那些字,我竟然完全不认识。
和尚看我一脸的疑惑,就道:“这些是梵文,你当然不认识。”
“梵文?”我嘀咕了一声,又问:“那这上面写的什么?为什么会放在地宫里?”
和尚道:“我虽说出过家,但是梵文只懂一点皮毛。平时忽悠一下你们这种人还行,但是要想看懂这上面写的什么,我估计得再回去修炼几十年。所以,干脆我就带着东西来万佛寺了。”
“结果怎么样?”
和尚嘿嘿一笑:“我和尚是什么人,只要我出马,那就没有搞不定的事。”看他那得瑟样,我说你就别显摆了,这又不是你自己搞定的,有什么好显摆的。
和尚干笑了几声,这才步入正题:“其实,我原本以为这上面无非是一些佛经之类的东西。但是万佛寺的朋友告诉我,这上面写的不是佛经,而是记载了一场发生在数百年前的一次轮回。”
“轮回?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明白点。”
和尚却道,关于这个问题,他得先卖个关子。
“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吗?”和尚指着几个梵文问我。
我摇头,心说我怎么会知道?和尚就道:“知道你不懂我才问你。这几个字在这段梵文里反复出现,那位朋友就告诉我,那其实是‘夜郎’的意思。”
我一听这话,顿时整个人就呆住了。“夜郎”这两个字,前几天师父也提到过。难道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确定你没有搞错?”我急忙问他。
和尚对我的话很不屑:“怎么?这就开始怀疑我了?告诉你,不止这个,重头戏还在后面。”
和尚把那****布上下调转了方向,然后指着右下角一个图案问我:“你看这里,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像不像当初在地宫里看到的那个图案?”
我刚开始都没有发现,经和尚这么一说,我才注意到确实十分相似。
“这是被佛化后的样子,但图案样式的整体轮廓被保留了下来。想不想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名字?”
“竹王青?”我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和尚这下就不淡定了。他一敲桌子,一脸不可思议的问我:“我说,你怎么知道的?”
我来不及解释,就让和尚先把佛卷上写的东西说清楚。
和尚道:“这上面记录的整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个目击过程。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夜郎王在他的地下寝宫里进入轮回的整个过程。据我那位朋友翻译说,这上面记载的,人在进入轮回之后,**就会消失,只会在地上留下一个影子。这个影子会带你穿过轮回,但是要想在轮回中重生,关键就是那种‘竹王青’。”
“可惜的是,我手里这张佛卷并不完整。我朋友说这类佛卷应该有三部,一部是进入轮回,一部是在轮回中转生,最后一部是走出轮回。我手里的这卷应该是第一部,这只是整件事情的开始。而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上。”
我理解和尚的意思:“也就是说,同样的宝函其实有三个?”
和尚点头:“至少有三个。当时在地宫里,遇到你们之前,我就已经拿到一个。还有一个应该是被救你的卫兵拿走了。至于另外的,我猜测可能在那伙手上刻着字符的家伙手里,也有可能,还在地宫的某一处。”
而至于这种宝函为什么会出现在独山的地宫里?和尚就道肯定和刘安有关。在刘安进入神墓之前,楚文王应该是唯一一个进入过神墓的人。刘安很清楚这点,所以楚文王后来的踪迹,肯定是他重点寻找的对象。“竹王青”是楚文王从神墓里带出去的,现在“竹王青”又在夜郎出现,那么楚文王和夜郎王室之间应该发生过什么。而这些宝函应该是在刘安在夜郎调查时,发现的。
和尚说到这儿,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急问我:“当时我记得那个人把宝函给了你师父,是不是有这回事?”
我点头道:“记性不错啊,这你都还记得?”
和尚急道:“那宝函呢?快拿出来。”
我无奈的耸了耸肩,摇头说:“你来晚了。前几天我师父就和决明带着宝函走了。”
“走了?”
和尚不信:“你师父已经知道了?”他话没说完,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会知道竹王青。”
“等等,你是说,你师父已经走了?那也就是说,你师父知道具体位置?”
我点了点头,结合和尚所说佛卷上的内容,我确定那上面记载的地方,就是师父跟我提过的那个位置。
和尚看我点头,嘴都乐的咧到耳根上去了。
“我说常山大兄弟,你真是我的救星。你可不知道,这几天我为这事都快愁死了。”
我说你先别高兴,我可以告诉你位置,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和尚就道:“没问题,只要你告诉我位置,你说什么我都答应。”
我倒了杯酒,递到和尚面前:“条件很简单,把我带上。”
和尚一听这话,刚端起来的酒,悬在半空,又放在桌子上。我看他面露难色,就问他:“怎么?有问题?”
和尚摆手道:“带你去倒是没问题,只不过这一趟,光是赶路至少就要半个多月。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吃不消。”
我一脸黑线,骂道:“你少废话,带还是不带一句话。不带我去,我立马走人。”
和尚一看我要走,急忙拉住我:“你看你,我又没说不带你去,你急什么?真搞不懂你们师徒几个,不是道上的人,非得凑这个热闹。”
我看他答应了,心说这还差不多。
和尚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道:“这样吧,先去找道上几个朋友。要不然这一趟就咱两个,也成不了气候。”
第四十一章 到达夜郎()
结了账,和尚带着肘子,跟着我回了趟铺子。我在铺子里留了张字条,以防师父提前回来,不知我的去向。
和尚穷游习惯了,所以盘缠的事只能由我操心。我问和尚用不用提前备好装备?和尚道,不着急,这一路山水迢迢,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多月,东西带着也是累赘。万一路上再让人查出来,那就更耽误事了。总之,装备的事不用我操心。
从铺子出来后,和尚雇了辆车,两个人沿着官道直奔襄阳。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赶到襄阳境内。五月的黑夜,姗姗来迟。两个人在城东找了家客栈,随便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入夜之后,和尚就让我先上楼补个觉,他出去转转。
我心里清楚,他出去要干什么,也没准备跟着他,就独自回去睡觉。这一路舟车劳顿,但是路途才刚刚开始,我已经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随即不敢再多想,回屋之后,我倒头就睡。
一直到半夜三更天,我听到和尚在外面敲门,敲得很急。我从睡梦中惊醒,刚一开门。和尚就急忙让我收拾东西,准备走。我一时间搞不清楚他要干什么?和尚看我还在迷糊,就急忙帮我收拾东西。
“人都到齐了,都在城外等着,就等你了。”
我一听这话,立即就来了精神,拎着行李跟和尚一起下楼。两个人连夜出了城,城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生着一堆篝火,几个人正围着火说话。
我们两个过去后,和尚露出他那招牌式的笑容,说道:“七爷,久等了,人都齐了。”
这时,我就看到一个中年人从车里探出头来。他看到我跟和尚,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下头。
和尚对我道:“叫七爷。”
我学着和尚的样子,喊了一声:“七爷。”
车上那人也不看我,对我们几个人摆了摆手,道:“上车。”
七爷一发话,和尚就推着我,跟他们一块上车。车上没人说话,我也不敢多问,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起上了路。七爷本名韩世昌,据和尚说,是个南路子,经常在南边几个地方跑,所以我们这次的路线,完全由他安排。
车里面共有四个人,我、和尚、韩七爷、还有七爷带来的一个师爷,叫白眉。听和尚介绍,这个白眉师爷虽然看起来弱不禁风,但是听说这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南方各地的方言,更是熟悉。
除了我们四个,车外还有两个赶车的,也是韩七爷带来的人。
和尚相互介绍之后,韩七爷就问了一句:“听和尚说,新来的这位后生是开医馆的?”
和尚道:“七爷说的不错,我这兄弟的师父可是南阳有名的神医。”
“哦?”韩七爷倒是少有的表现出一丝兴趣,继续说道:“南阳有名的医馆我倒是去过几个,你师父说不定我也认识。”
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的话,还是和尚替我解围道:“那敢情好,这趟就劳烦七爷多费心了。”
韩七爷这人话不多,听和尚这么说,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倒是那位白眉师爷一直在暗中观察我跟和尚。我跟他寒暄了几句,这位师爷似乎并不太欢迎我,不过我也懒得再想那么多,慢慢地就开始打起了瞌睡。车在路上晃得很厉害,很快,我就彻底的睡着了。
后来我才知道,和尚跟这个韩七爷根本就不是朋友,他们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面,都只在道上听过对方。而韩七爷这伙人之所以答应带上我跟和尚,是因为我掌握着夜郎王地宫的具体位置。除此之外,我在他们眼里,其实就相当于是个累赘。怪不得那个白眉师爷懒得和我说话。
至于韩七爷说他可能认识我师父,和尚就说,这是他的惯用伎俩,完全不必当真。
这一夜,又是颠簸的一夜。我睡得极其不舒服,和尚则完全没有休息。等我早上醒来时,和尚已经和外面两个赶车的人交过一次班了。
就在一路颠簸之中,一行人从襄阳到宜城,再到当阳,用了整整六天时间,最后赶到江陵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大约十天时间。按照这样的速度,和尚当时说的半个多月,那是完全不够的。
所幸,按照计划路线,到达江陵之后,我们就要改走水路。几人在江陵休息了一天后,再次启程,沿水路直奔武陵。
水道要比官道走的舒服得多,而且官道要走十多天的路程,走水路不到九天时间,我们就已经赶到了武陵北面的临沅县。
武陵在沅水下游,沅水直通云梦。我们再次从武陵出发,沿着沅水向西南方向前行。这段路程可以说是我们走得最艰难的一段路,也是我们耗时最长的一段路程。期间路过沅陵、辰阳、舞阳,等我们一行人从牂牁郡进入益州境内时,已经是将近一个月以后了。
和尚本预算的半个月时间,我们从南阳到牂牁,足足走了一个月。
进入牂牁之后,由于我们的目的地关子岭附近人烟稀少,所以韩七爷他们从进入牂牁之后,就开始沿途着手下斗的装备。
牂牁郡内,坝子地形居多。一行人一路跋山涉水,又走了四天时间,才最终临近关子岭附近的夜郎县。
不得不说,夜郎县虽然也是县,但是这山地里的县,完全不能和富庶地区的规模比。整个夜郎县可以说是北盘江上一个稍有规模的彝民寨子而已。
城里没有客栈,我们就高价在城北租了间较为隐蔽的民房。据房东说,住在夜郎县大多为彝人,苗人和汉人也有,不过数量很少。房东也是当地的彝人,姓金,曾经是鬼王岭附近的老猎户。前几年在山上摔断了腿,上不了山,现在就靠这几间房子维生。
房东说的话,我们当中,除了那个白眉师爷,其他人都听不懂。我们在这里连续休息了三天时间,期间韩七爷曾带人出了一趟鬼王岭,勘察情况。但是由于鬼王岭常年荒无人迹,而且就连当地的猎户也只敢在外围活动。所以在没有当地人指路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无功而返。
事后,韩七爷就吩咐师爷,让房东尽快在附近找个能带我们进山的向导。否则,就算我们知道夜郎王寝陵的具体位置,而要想在莽莽深山中寻找一个没有任何地标的陵墓,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这种情况,是韩七爷他们始料未及的,因为我听和尚说,那个师爷精通堪舆术,寻龙点穴对他来说本是易如反掌。但是到了这里,却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关子岭附近在夜郎统治时期,还尚未汉化。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堪舆术,还未渗透到当地的墓葬思想和制度当中。所以堪舆术到了这里,完全行不通。
第四十二章 进山()
房东效率很高,毕竟我们开的价很难让人拒绝。刚到中午,向导就给找来了,是当地一名资深的猎户。很难得的是,这人说话我们能懂,而且据他说,他之所以答应做我们的向导,是因为前不久也有人找过他,让他带着进山。
我一听这话,心说难道是师父他们?急忙问他:“当初,他们有几个人?”
那人很好奇我问这个问题,但还是回答道:“就一个人。”
“只有一个?”
我心说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人?难道那人不是师父?还是说师父在路上遇上麻烦了?
韩七爷一听已经有人进去过了,就说不能再耽搁了,得马上进山。我们收拾好东西,当天中午就跟着向导前往鬼王岭。
向导的脸色非常古怪,他非常好奇为什么我们这些外人,都急着要进鬼王岭?他说如果不是我们开的价高,他说什么也不会再进去一次。
鬼王岭地处牂牁深山腹地,山中有各类蛇虫毒蚁。岭内山峦叠嶂,险象环生,就算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猎户,对鬼王岭的探索也只限于外围。我们沿着山路,跟着想到进山的路线,逐步向里深入。
刚开始,一行人还有说有笑,和尚还学着向导哼了几句山歌。但是走了不到一个时辰,我们刚上山的那股新鲜劲就没了。几个人自觉地排成一队,低着脑袋,谁也不愿再说话。
而据前面带路的向导说,他前几天进山,也是走的这条路。现在还没有到雨季,山中相对来说还比较安全。等再过一段时间,长达数个月的雨季一到,整个关子岭怕都要被封了。运气不好,再遇上山洪,那几乎就是九死一生。
和尚就道,老子正盼着下雨呢,再走下去,非得晒成人干。
我心说在这都呆了几天,一滴雨都没见过,哪天不是毒日当空,这雨季应该还早着呢。这个时候,我还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只有韩七爷在前面不停的催着我们加快速度。但是今天,我们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太子廊附近,一行人连续翻过几个山头之后,天色已经接近黄昏。
太阳西落后,山里的空气凉爽了不少,坝子里吹起了阵阵凉风。向导这时也不准备往前走,我们走到的这个山头,就是他平时打猎的范围。再往前走,山里的情形就不再是他熟悉的。
一行人都走的精疲力尽,那个师爷是我们当中体力最差的一个。一路下来,他几乎都是被人给扶上来的。不过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之前带的水,已经喝光了。在这种鬼地方,体能和水分的消耗,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和尚也累得够呛,队伍一停下来,他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脱掉上衣,坐在树荫里大口的喘气。
七爷的另外两个伙计,也扛不住了。这一路上,大半的装备都是他们两个背上山的。
“七爷,咱这都走了大半天了。是不是该歇会了?这鬼地方太热了,再走下去,兄弟几个就扛不住了。”
和尚在一边附和道:“是啊,七爷。这眼瞅着天就黑了。今个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了。再说我们几个皮糙肉厚的不打紧,你看看师爷,气都快喘不上了。别地方还没到,再闹出人命来。那就让同行笑话了不是?”
那师爷本来就累得脸色发白,再被和尚这么一调侃,更是气得说不上话。
韩七爷扫视了我们一圈,看着我们一个个都坐在地上,恨铁不成钢的骂道:“看你们一个个的,平时一个比一个吹得厉害,今个怎么就怂了?这才走了多远,就开始给我哭爹喊娘的。怎么?你们想造反不成?”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打什么主意,告诉你们,这钱要这么好赚,哪能轮得到你们?都给老子精神点。”
几个人呢一看七爷发飙了,都非常识相的闭上了嘴。
这时,师爷在韩七爷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本来正在气头上的七爷,突然脸色一变,低声问了他一句:“你确定没看错?”
师爷悄声道:“我的话你还不信?时间不多了,七爷你得拿个主意。”
那师爷还想再说什么,韩七爷就摆了摆手,示意他心里有数。
我在一边听得莫名其妙,刚想问一句,突然就听到旁边竟然人竟然打起了呼噜。扭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么一会工夫,和尚这家伙竟然就靠着树睡着了。
我正犹豫要不要喊醒他,谁料和尚正睡着,突然就朝自己脖子上给了一巴掌。这一下子,他就醒了,然后我就看到,在他脖子上冒出了一滩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