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牛古董商-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斯拼命地嚼了几口,使劲把嘴里的肉咽下去,张开大嘴兴奋地喊道:“好辣,好香,好过瘾……”

    说着话,李斯手中的筷子已经向另外的食材夹去。

    小嬴政和赵姬不甘人后,也开始抛开犹豫抢着涮了起来。

    唐豆一笑,将涮好的几块肉放到皓月公主面前的小碗里,冲着她说道:“慢慢学不着急,他们三个也是使用了好几次以后才学会的。”

    皓月公主冲着唐豆莞尔一笑,又开始低头跟手中的筷子较劲了。

    这时,唐豆突然眉头一皱,站起身大步向紧闭的殿门走去。

    皓月公主见到唐豆起身,急忙也放下筷子跟了过去。

    而赵姬三个人刚刚被美食吸引,却没有注意到唐豆和皓月公主两个人已经离开了桌旁,就算留意到恐怕暂时也顾不上了。

    唐豆走到殿门前,从殿门外传来的整齐的口号声更加清晰。

    唐豆微微皱了皱眉,伸手拉开殿门,另一只手已经探进怀里抓住了mp5的枪柄,悄然的打开了保险。

    殿门打开,唐豆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一下子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

    “这……这是……鼎?难道这就是九鼎之一?”望着宫门口上百名健卒喊着口号正在向里抬的那只硕大的鼎,唐豆吃惊的开口问道。

    一旁的皓月公主冲着唐豆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这就是九鼎。”

    唐豆咽了口唾沫,走出大殿,居高临下向下看去。

    正被上百名健卒喊着口号移进来的这只鼎比唐豆曾经见过的中国最大的鼎司母戊鼎大出了数倍,司母戊鼎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已经堪称是巨型鼎了,可是眼前这只鼎,目测之下最少要有一丈八尺之高,合十人之围,上百名健卒使用木杠搬抬仍然吃力无比,可见此鼎的重量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唐豆迅速从怀里掏出手机,打开视频录像功能,一边录着百人搬运九鼎的画面,一边冲着身旁的皓月公主问道:“你说这就是九鼎?这是九鼎中的哪一尊鼎?”

    皓月公主好奇的探头望着唐豆手中的手机,开口答道:“九鼎只有这一尊呀,难道九鼎还有其他的么?”

    “什么?”唐豆吃惊的望向皓月公主,混乱了半天,才似有所悟的望着皓月公主问道:“你的意思是,九鼎只有一个,并非是有九个?”

    皓月公主使劲的点了点头。

    唐豆有些晕菜了,他曾经遍查史料,所看到的九鼎只说几乎全都是说禹收九牧之金铸成九鼎,每一鼎代表一州,从而才有了华夏九州之说,武则天和宋徽宗也曾经仿效大禹铸造九鼎,同样也是铸造了九只,每一只代表一州。史料中倒是也有九鼎只有一只的说法,但是那个说法却被九鼎九只的说法淹没,就连唐豆也认为九鼎只有一只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而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九鼎竟然真的只有一只。

    唐豆已经生出了马上穿越到三皇五帝时期去找大禹当面问个清楚的冲动,他可是禹帝的亚父,询问这点小事自然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时赵姬嬴政李斯三人也已经跟着走出殿站到了唐豆身后,只是嬴政这小子手里还端着满满的一大碗肉,兀自在那儿吃得满嘴流油。

    李斯见唐豆似乎对九鼎有些疑惑,他在一旁开口引经据典的解释了一番,唐豆这才确信原来九鼎果然只有一只。

    唐豆收起手机,望着对九鼎颇为了解的李斯问道:“你知道这只鼎有多重?”

    李斯苦笑着冲着唐豆说道:“公子,世间尚无此大称可以称量出九鼎的重量,在下只知道九鼎腹内可容三千石。”

    “三千石?”唐豆咕咚咽了口唾沫。一石六十公斤,三千石一万八千公斤,九鼎竟然腹内可容一万八千公斤,这是何等的庞大,何等的惊人。

    唐豆突然想起一事,望着李斯开口问道:“据传说,秦武王曾经双手抱起过九鼎?”

    李斯咧了咧嘴,偷偷看了小嬴政等人一眼,弯腰说道:“此事在下不知。”

    小嬴政飞快地吞下嘴里的肉,挺着胸冲着唐豆说道:“这事儿我知道。”

    “你知道?”唐豆好笑的望向了小嬴政。

    小嬴政抬头望着唐豆献媚的说道:“我看过祖志了,那上面记载先祖武王曾经抱起九鼎欲携带回秦……”

    唐豆无语的吐出了三个字:“吹牛逼。”

    这三个字虽然恶心了一些,可是唐豆觉得这三个字用在秦武王身上正合适,这么大的鼎,别说你把它抱起来了,你一个人就算能把它晃动一下,你都已经可以成神了。

    这时,那位守宫官吏满头大汗的跑上台阶,远远冲着站在台阶上的唐豆跪拜,询问道:“公子,大王遣人送来九鼎,不知公子准备将九鼎安置在什么地方?”

    唐豆呵呵一笑说道:“先不忙安置,正好趁着现在人手足,咱们先称量一下九鼎的重量再说。”(未完待续。)

第727章 唐豆称鼎

    问鼎,指的是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楚庄王、楚襄王、齐王、秦惠王、秦武王都曾向周王询问过九鼎的大小重量,实则是窥觊周室,想要取而代之得到天下。

    不过仅以事实而论,在这个时代恐怕还真的无法准确测量出九鼎的重量。

    此时李斯听闻唐豆要称重九鼎,眼中不由得露出了惊奇的目光,望着唐豆问道:“公子可有办法称量九鼎?”

    唐豆哈哈一笑:“这有何难,准确的不敢说,但是称个大概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此刻唐豆脑子里已经浮出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这恐怕是称一下九鼎重量最简单的办法了。

    唐豆询问了一下那位守宫官吏,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头。

    洛阳别宫中倒是有一片不小的水域,可是水上却没有足以装载下九鼎的大船。

    这时九鼎已经在大殿前的空地上落地,那些奉命将九鼎移送到此的秦兵也不管此处是什么所在,一个个的横七竖八躺在地上,汗流浃背的喘着大气。

    唐豆率先走下台阶,径直向九鼎走去,走得越近,心中那种高山仰止的感慨越深。

    果然不愧是九州神器,这个鼎仅是高度恐怕就有两个唐豆这么高,站在鼎下,鼎的三足差不多就有一人高了,仅一足就需一人合抱才行,更不要说庞大的鼎身了。

    伸手扶摸着九鼎冰凉的鼎身,唐豆不由得感慨大禹时期竟然就已经有了这么高的铸造工艺,要知道像这种超级大器的铸造,其工艺可不是铸造一般的鼎那么简单,这里面包含的技术含量恐怕不比造一辆汽车简单。

    唐豆当然现在无心去研究九鼎的铸造技术,他要想知道的话,完全可以穿越到禹铸九鼎时去现场观摩,那不比要站在这儿瞎猜要强得多。

    唐豆围着九鼎转了一圈,试着伸手推了推九鼎庞大的鼎身,结果毫无悬念,九鼎如同落地生根一般纹丝不动。

    唐豆忍不住哑然失笑,他又想起了秦武王,这位秦武王可是真够能吹的,这么重的九鼎他竟然可以抱离地面?别说是一个人了,就算吨位稍差一点的吊车,恐怕想要吊起九鼎都得侧翻。

    “公子真的有办法称量出九鼎的重量?”皓月公主眼睛亮亮的望着唐豆问道,但是她绝不是在质疑唐豆的能力,而是感到新奇和不可置信。

    唐豆信心满满的哈哈一笑:“这有何难。”

    唐豆转向那个守宫官吏,开口问道:“这别宫之中可有水窖?”

    “有有”,守宫官吏连连点头。

    唐豆笑道:“带我去看看。”

    守宫官吏急忙屁颠屁颠的跑到前面去带路,唐豆一笑,招呼了赵姬等人一声,伸手搂着嬴政的小肩膀跟在了守宫官吏的后面。

    水窖乃是宫中必备的生活设施,而且还不止一个,守宫官吏带着唐豆来的是前宫最近的一个,这个水窖也是供应给宫中侍卫宫女杂人使用的,最为庞大,不过现在咸阳别宫刚刚竣工启用,这个水窖还只是续了一半的水。

    看到这个水窖,唐豆满意的点了点头,冲着宫中官吏吩咐道:“你去招呼那些兵卒将九鼎抬到这里来。”

    宫中官吏飞奔而去。

    不久,远处就传来了那些兵卒们整齐的口号声。

    嘿呦、嘿呦、嘿呦……

    大地似乎都随着兵卒们整齐的口号声和沉重的脚步声在颤动着。

    看到兵卒们将九鼎抬过来,唐豆急忙招呼皓月公主等人闪开道路,冲着屁颠屁颠跑过来的守宫官吏命令道:“让他们将九鼎抬到水窖之中,千万要小心一点,不要磕碰到九鼎。”

    守宫官吏张了张嘴,下意识的望向了赵姬。

    赵姬凤目一瞪:“公子吩咐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在这里,公子就是最高的主人。”

    其实赵姬更想补一句,别说是在这咸阳别宫了,就算公子在整个秦国,那也是至高无上的第一人。

    守宫官吏被赵姬的话吓了一跳,急忙慌乱的冲着赵姬唐豆欠了一下身,飞奔过去命令那些兵卒们将九鼎抬入水窖。

    一旁的李斯若有所思的伸手捻住自己的短髯,他在考虑唐豆将九鼎抬入水窖的用意,似乎想明白了一点,但是似乎又没有想明白。

    反倒是小嬴政百无禁忌,他拉着唐豆的手,仰望着唐豆问道:“师父,你把九鼎投入水窖干什么?”

    唐豆笑着揉着小嬴政的头顶:“师父自然是要称一下九鼎的重量了,臭小子,瞪大了你的眼睛看着,这种称重方法非常简单,你以后可以举一反三,把它用到其他适用的地方去。”

    正路过唐豆身边的那名守宫官吏被唐豆对小嬴政的称呼吓了一跳,急忙缩了缩脖子,看也不敢多看唐豆一眼。

    听政王子对这位唐公子的称呼,似乎这位唐公子应该跟李太傅一样,负责教授政王子学业,可是,就算是太傅,那也是臣子,可是唐公子不仅敢做出手抚政王子头顶这样大不敬的动作来,而且还敢称呼政王子为臭小子。

    颠覆了,凌乱了,我以后还是小心点伺候这位唐公子吧。

    九鼎放稳在水窖中,水窖中的水连九鼎的三足都没有淹没。

    唐豆一笑,冲着守宫官吏说道:“你命令人向水窖中蓄水,水面没过九鼎之后喊我过来。”

    这么大的水窖,想要把水蓄到没过九鼎的高度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唐豆可没时间看他们在这挑水,大殿中还煮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呢。

    守宫官吏按照唐豆的吩咐去做了,唐豆招呼着皓月公主等人返回大殿继续吃火锅。

    席间,李斯忍不住好奇向唐豆询问这样称重九鼎的道理,唐豆呵呵一笑说道:“我用的这个方法比较笨了一点,这样测量只能够得出比较准确的九鼎体积,然后用水的比重跟青铜的比重进行一下换算,就可以得出九鼎大概的重量了,不过这里面的误差也不小,比如九鼎在铸造的时候是否加入了其他的金属,其他金属在九鼎中的含量是多少,每种金属的比重都是不同的,所以这种测量方法的误差还是不小的,相对来说,还是曹冲称象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加准确一些,当然,如果我拍些照片回去找一些专业人员计算,那样得出的结果将会更加准确,只是……呵呵”

    只是九鼎暂时还无法见光罢了,如果要找人,恐怕也只能是让自己的师父周老亲自换算。

    唐豆说得兴致勃勃,李斯等人听得目瞪口呆,好不容易等到唐豆收住了话头,李斯望着唐豆,一脸疑惑的开口问道:“公子,何为体积?还有比重是什么?”

    小嬴政使劲点着头望着唐豆问道:“还有曹冲称象是怎么回事?曹冲是秦国人么?”

    唐豆一头黑线,举起筷子冲着几个好奇宝宝说道:“得,你们就当我是对牛弹琴了,咱们吃饭。”

    赵姬望着唐豆噗嗤笑道:“对牛弹琴,公子是把我们说成牛了,奴家可不依,奴家要罚公子一杯,不然奴家今天晚上也住在这儿,奴家要听你讲讲曹冲称象,还有比、比什么来着?对了,是比重。”

    我去,你罚酒的理由很强大,好吧,我喝。(未完待续。)

第728章 我有事走先

    忙碌了半天,唐豆终于计算出了九鼎的大概重量,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数字应该不太准确,误差恐怕会在5%至10%之间,不过,唐豆的这个测量结果已经令李斯等人振奋不已了。

    自从九鼎铸成以来,还从来没有人能够准确称量出九鼎的重量,唐豆现在施展神奇算法竟然计算出了九鼎的重量,这可是一件惊天的大事情。

    自古问鼎,不知鼎有多重,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

    只有唐豆对自己的计算结果很不满意,他打算拍些照片回去请周老再计算一下,跟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两相对照,也许更接近于现实,但是苦恼的是,他根本舍不得从九鼎上取一些样本拿回去化验,这样也就无法得知九鼎的金属成分,如果想要知道九鼎最准确的重量,那恐怕这只有等自己将九鼎带回现代之后,用那些现代设备来进行测量了。

    忙碌过后,守宫官吏请示唐豆该将九鼎放置在何处,唐豆毫不犹豫的令他带人将九鼎抬到了自己在别宫中划出的禁地中去。

    暂时先将九鼎放在禁地中,等回头抓时间令人挖个大坑埋下去,再把坐标告诉给三位老爷子,请他们正大光明的带人挖出来。

    九鼎是绝对不能留在这个时代的,按照史书记载,九鼎传承到秦就消失了,至于消失的原因众说纷纭,估计不是项羽那个败家子把九鼎毁了,就是嬴政自己把九鼎给融了。

    史书记载中,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防止六国王孙贵胄复辟,他将六国所有的王族全都迁徙到各个苦寒之地严加监管,同时又将各国象征权力的传国之鼎都收了上来化作铜水。

    据杨一眼所说,秦始皇准备用各国传国之鼎化的铜水铸造一尊至尊之鼎,至于这至尊之鼎是否铸成却没有记载,不过估计至尊之鼎是没有铸成,因为从九鼎以及传国之鼎之后,代表国家传承的信物已经从鼎变更为了传国玉玺。

    据三位老爷子分析,秦始皇此举是为了淡化鼎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从而造了这方传国玉玺出来,至于秦始皇为何弃鼎而兴玺,这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在这里不妨透露一下,秦始皇弃鼎不用,改做传国玉玺,其实也是因为唐豆在他统一六国之后疯狂收集各国传国之鼎的缘故,那些各国自行铸造的传国之鼎并没有如记载中的被秦始皇融为了铜水,而是全都被抬进了后来扩建的阿房宫交给了唐豆。

    唐豆童鞋自然是深挖洞广积粮,把九鼎以及各国的传国之鼎一股脑的埋进了大坑里,等待着三位老爷子的再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不过结果却有些出人预料。

    后来三位老爷子带队将九鼎和各国的传国之鼎一股脑的挖掘出来之后,各方考古学家们确认了这就是真正的九鼎,但是考古学家们却认为各国之鼎乃是九鼎的组成之一,而真正的九鼎则被所有史学家公认为是九鼎中最重要的那个中心之鼎,史学家们还为九鼎的缺失而抱憾不已。

    这个结论完全超乎了唐豆和三位老爷子的预料,令唐豆和三位老爷子头疼不已。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里暂且不提。

    话说唐豆令人将九鼎抬进了禁地中最大的大殿中安置好,自己则掏出手机忙着拍照录像,将九鼎从上到下就里到外拍了一个通透,他甚至还令人找来梯子爬进鼎中将鼎腹内也拍了一遍,若不是赵姬等人还在场的话,唐豆甚至想为九鼎做一个完整的拓片带回去了。

    一番忙碌下来,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唐豆童鞋也累得跟灰孙子一样,舌头伸出来老长。

    一旁跟着打下手的小嬴政见到唐豆对鼎如此感兴趣,已经暗暗把此事记在了心里,这正是他统一六国之后疯狂收集各国之鼎的引子,他是见唐豆喜爱鼎器,所以才搜集来孝敬唐豆的。

    唐豆坐着喘息了一会儿,心满意足的站起身冲着赵姬等人笑着说道:“好了,忙了一天大家也都累了,如果你们准备歇息在这里就各自去吧,出来了一天,我也该回去看看了。”

    “公子可是要回天上去?”赵姬眼睛亮亮的望着唐豆问道。

    唐豆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算是吧,政儿,咱们还是老规矩,如果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到我的房间里用黄绫留书,我看到黄绫马上就会出现。”

    唐豆现在急于返回现代去找三位老爷子献宝,这可是九鼎呀,三位老爷子如果知道九鼎已经出现了,恐怕三位老爷子会高兴得整晚都睡不着觉。

    小嬴政知道只要自己黄绫留书唐豆马上就会出现,他没心没肺的冲着唐豆笑着说道:“那师父就赶紧回天上去吧,师父,你下回过来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给我带你说的那个北京烤鸭……”

    “我说过么?”唐豆摸了摸鼻子,无奈地说道:“好吧,是我说的。”

    这年代连北京这个地名都还没有,更别说北京烤鸭了,这话肯定是自己说出来的,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臭小子倒把这话给记下了。

    不过唐豆还是没好气的赏了小嬴政一个暴栗,瞪着眼睛骂道:“臭小子,别的记不住,吃的你倒是记得清楚,照这样发展下去,你小子早晚得成了吃货。”

    小嬴政嘿嘿笑着躲避着唐豆,一旁的赵姬幽怨的望着唐豆问道:“公子,要不你今晚就不要回去了,你回去了,公主该一个人独守空房了。”

    我去,这话说的,好像我已经跟皓月公主咋样了一样。

    唐豆瞪了赵姬一眼,望着皓月公主说道:“那啥,皓儿妹纸,你也跟政儿一样,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在我的房间里给我黄绫留书,我只要看到留书马上就会出现。”

    皓月公主垂着头低声哦了一声,显得很是失落。

    赵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挽着皓月公主的胳膊娇笑着说道:“公主,我要是你呀,我就时时刻刻给公子留书,那样公子不就时时刻刻在你身边了么?”

    唐豆一头黑线,你那不是留书,你那是招魂呢,幸亏我没给你留书的权力,我要是给了你这个权力,恐怕以后就不得安生了。

    唐豆刚刚转过这个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