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说好的剧本研讨会,却成了对杨希笔记的解析品鉴会。
感受作为深刻的,却正要数邓小刚与席长河两人,正因为他们自身境界够高,学问够广博,站得更高,在两人面前打开同样的窗户,两人看到的远方的风景,就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
两位大导演对视一眼,尽皆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心满意足的神情,让他们想起多年前一同到好莱坞游学时,被当时极其领先的好莱坞电影工业震惊时的状态,然后就是疯狂的汲取知识。
从游学回来之后,已经有多少年了,没有过这种一日千里的感觉?
甚至可以说,听完杨希记下来的这短短十几页纸的笔记,让两人觉得之前十年都仿佛白活了!
邓大胡子这才明白,难怪之前杨希一直兴奋得满脸涨红的跟在陈光屁股后面疯狂的写东西。
可怕啊!
要知道,这才只是那家伙一下午随口点评片场出来的内涵啊!
第九百六十七章 自己都受不了()
两位大导演不禁在心里暗想,他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一个人的理论知识究竟要丰富到多么高山仰止的程度,才能这样信手拈来皆是学问?
不对,他这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
他不仅仅记住了这些东西,甚至更将其完完全全的理解与融会贯通,让这些知识在他脑子里形成了一套极度完善的理论体系!
两位大导演越想越是惶恐,不约而同的将脑袋转向那个依然坐在椅子上,低头摆弄手机的家伙。
这时候,陈光已经换了姿势,他的手机快没电了,所以把江雅歌的粉红色爆米花充电宝垫在脚上。
他似乎很忙,其他人都陆陆续续起身走了,他却依然目不转睛的将眼睛放在手机屏幕上。
江雅歌和靳诗月也一左一右的把脑袋放在他两边,同样满脸严肃的盯着他的屏幕,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剧组中诸多主创人员临走人时,再看陈光此时这左右巨星环绕的样子,眼神里却没半点嫉妒,只剩下无限的崇拜与迷惘。
所有人都根本想不明白。
陈光你到底是到哪个深山老林里去修炼过,在演话剧时的临场发挥叫人惊为天人也就罢了,可为什么你的理论知识也这么丰富与扎实。
你还给不给人活路的?
说好你是天才型选手,可为何一转头你在理论上也是大师级?
不对,你根本就是宗师级!
大宗师!
邓小刚与席长河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做贼一样悄悄挪到陈光身边,想偷看这家伙的手机。
先前他随便与杨希说点字言片语,就让人胜读十年书,这会儿他们三人表情如此严肃,难道他正带着靳诗月和江雅歌一起揣摩演技的至高境界?
两位大导演终于看清楚了!
然后两人险些当场昏厥过去。
江雅歌红着脸要去抢手机,嘴里喊着,“刚肯定不能连这三个啊!”
陈光气呼呼的把手机一收,“我手滑了!算了,没体力值了,歇菜。”
靳诗月掩嘴直偷笑,“这一下午你都充好几百进去了,都还没到一百关啊!”
陈光翻着白眼,“我这不是每一关都要三颗星嘛?”
没错,这家伙在玩开心消消乐!
感情在我们拜神仙的时候,这家伙坐这儿玩了整整三小时的开心消消乐?
邓小刚和席长河有点崩溃,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个假宗师!
“那个,小陈?”
邓小刚废了好大心思才冷静下来,凑过脑袋去和陈光打着招呼。
陈光抬头,“老叔,研讨会结束了吗?那我先走咯!”
邓小刚一愣,“呃,等一下!”
陈光挠头,“还有什么事吗?你放心啦,我对《巾帼》可比话剧认真多了,之前就看过好多次剧本的,现在让我倒背出来都没问题。明天保证不让你失望好吧,我可以立军令状!”
邓小刚连连摆手,“不是怕你演不好戏。”
陈光长出口气,他之前也给大胡子的固执弄得头大,生怕他继续揪住自己不放。
“那是?”
一旁的席长河凑过脑袋来,“陈先生你好,我是席长河,老邓的朋友,席露的堂伯。”
陈光一愣,“哦哦,席导您好,以前不是传言是席露的舅舅吗?”
席长河不好意思的挠头,“那是我以前为了避嫌,其实现在发现这也没什么意思。”
“哦哦。”
席露一直藏在席长河的后面,但又扭扭捏捏的不好上来打招呼,这会儿才终于抓住机会上来应了声。
“小陈,是这样的,我和老席想知道,你到底跑哪儿去学了戏,你这变化忒也猛烈了点,我感觉都不认识你了!”
邓大胡子终于问出了这句话。
不少将走未走的其他主创,比如周亚这些立马把耳朵尖竖起来想偷听。
陈光当然不可能告诉他们,自己为了这世界派的演技,在杯中界里受过多么非人的折磨。
他只大大咧咧的一挥手,“我能去哪儿学啊?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了,这都是我平时忙里偷闲瞎想的东西,登不得大雅之堂,让各位见笑了。”
众人几乎绝倒,我见笑你一脸!
谦虚得过分就是装逼了!
可好像他说的又是真的。
这大半年里,陈光在哪儿,在做什么,全国上下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没有任何可能参加系统学习。
难道,这世上真有这种强悍得让人发指的天才,平时没事瞎想就能把整个演技的学问一通百通,然后领先别人几十年?
“那个,陈先生,您能告诉我们,你平时都是做什么的时候琢磨的表演艺术吗?这对我们的帮助真的很大。”
席长河厚着老脸问。
光老爷果断开启忽悠模式,掰着指头数起来,“蹲大号啊,坐车啊,去银行取钱时排队啊,打游戏匹配等待时啊,反正有事没事就在那儿瞎想。好了,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公司还有点事需要处理,不好意思,明儿一早见。”
陈光说完,一拱手就此告辞。
再这样装下去,他自己也有点脸红了,他怕忍不住会想打自己。
靳诗月和江雅歌本想送他,但陈光却婉言谢绝了。
他真没乱扯,这会儿吕小梁已经把车停在了影视城的停车场里。
吕小梁是坐着下午的飞机到的燕京,公司的确有事需要他拿主意。
陈光一上车就把吕小梁从驾驶座上赶了下去,车神从来只信得过自己的技术。
所以家大业大了烦恼也多,今天上午时天光传媒与升海的融资才告一段落,下午时楚子衿与国外两家公司的谈判却都走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以楚子衿的能耐,其实这种事情并不需要非得问陈光,但陈光给她的经营方针策略太大而化之,在这种关键的决策上,她就必须问一下陈光的意思。
陈光一到酒店,正准备自己调试电脑和楚子衿接通网络会议,结果视频弹窗直接就出来了。
得,她又把酒店的电脑给黑了。
“说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陈光开门见山的问着。
视频对面的楚子衿已经换上一身职业装,这会儿已经晚上八点钟,她却依然坐在天光传媒的ceo办公室里。
“今天下午,之前一直在谈判的贝斯诺与富利亚公司同时给出了两个节目的最终报价。之前我是想收购他们旗下的《终极大挑战》和《疯狂大富翁》这两档节目的华夏版权。”
陈光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这事的进展楚子衿最近两天一直在向他汇报,稳定的每天一份邮件,虽然他并没有细看,但事情大体是明白的。
这两档综艺节目分别属于贝斯诺和富利亚两家公司,一在欧洲一在北美,收视率和口碑都很不错,并已经播到第三季。
之前谈的授权费分别为六千万和八千万,陈光觉得稍微有点贵,但也不是不能承受。
其实最早这两家公司的报价是一亿两千万和一亿五千万,但楚子衿在电话会议里与对方据理力争,全方位的解析了对方的品牌价值,让对方连续三次降价,最终谈到了现在这数字。
不过陈光原本以为对方要最终报价至少还得有些时间,起码得楚子衿亲自飞一趟才行。
毕竟所谓的最终报价一旦拿出来,就意味着不再有谈判的可能,要么就签约,要么就歇菜。
“多少?”
陈光心中隐隐有点不详的预感。
视频里的楚子衿苦笑一下,“贝斯诺给《终极大挑战》的最终报价是一亿三千万,富利亚给《疯狂大富翁》的最终报价是一亿八千万。”
陈光瞳孔一缩,“有病吧?比第一次报价还高?”
楚子衿点头,“应该是他们有关注我们公司的新闻,升海注资十亿的事情让他们临时改了主意,这两家公司高层应该相互间也接触过,看穿了我们急于购买成熟ip综艺的心理预期。”
陈光往椅子后面一仰,微微闭上双眼,自己这是要被人当成冤大头,坐地起价了啊!
妈蛋,老夫的钱也不是……
好吧其实就是大风吹来的,但你们这转头就狮子大开口,有点过分了吧?
我钱多,但我又不傻!
再说了,你们这不让楚子衿前面几天的功夫都白费了么,你们特么的在玩我?
“让他们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不买了。”
大约只考虑了五秒钟,陈光就给了楚子衿确切的答复。
楚子衿稍稍有些犹豫,其实她觉得还能再争取一下,并不是没有机会重新谈到六千万和八千万的程度。
“可我这段时间已经把国外流行的综艺节目都过了一遍,的确是这两个节目最适合引进,国内比较空缺,也符合目前国内观众的口味,他们的模式也比较成熟,便于复制。这样直接放弃了……”
陈光无所谓的一摆手,“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但老外们做人也太不地道了,和这种生意人打交道,就算勉强谈成了,往后还有得恶心事。咱们不一定非得从综艺入手嘛,之前不是已经买了不少版权吗?试着开发开发呗,只要别碰那个倒霉催的亿万富少就好。”
楚子衿摇摇头,“影视剧拍摄见效太慢了些,从立项到拍摄,再到版权出售,然后拿到播放牌照,然后排队档期,最后开播起码大半年过去了。但如果是综艺的话,就可以把这个时间压缩到两个月内,一周一集的播出模式档期也比较好安排,只要统筹规划得好,最迟三个月后就能播出第一集,我知道你是有些关系的,牌照是比较好拿。”
陈光捏着下巴,楚子衿在这方面是比他想得更多些。
“那么,我们做原创节目!买别人的动不动几亿授权费,那太败家了,不如干脆做原创!”
楚子衿一愣,“啊?原创?可我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啊,厉害的编导团队现在国内都是香饽饽。”
“我觉得你可能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不一定第一个节目做出来就必须要大爆,只要能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就行。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我自己来参加。编导团队不一定要挖最顶级的,咱们可以先勉强找个平庸一点的谋求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拿出一档及格的构思来。如果一定要大爆,可以等我自己有空时也来参加嘛。”
楚子衿有些不甘心,她急于做出点成绩来,可不想将就。
陈光却话锋一转,“我有个很棒的建议,某个你我都认识的人,他那儿有成熟的编导团队,找他借!”
“谁?”
“竹子的常晓聪!”
【写在丙申年的最后一天】()
窗外鞭炮轰隆隆的声响连绵不绝,隔壁房间家人围坐炉前看电视的欢声笑语隔墙而来,不知为何心有所感。
数公里外列车呼啸而过,仿佛时间的轱辘又碾过一年。
恍若未觉里,又是一年冬,又是一年春。
这依然是个平凡无奇的年头,我依然在这里茫然呓语不知东南西北。
总想说很多话,但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有时候也会觉得不甘,今年的我,依然和去年、前年,和过去的每一年一样平凡。
不知道人生的顶点是什么样,也从不曾见识过峰顶的胜景。
在别人阖家欢乐欢聚一堂看春晚时,我依然枯坐在电脑前,为这一段时间的卡文而抓耳挠腮。
人总是有很强的危机感的,我总想去做得更好,或许我并不是一个擅长天马行空构思情节的作者,但其实,我也从未奢望过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作者。
我时而心高气傲,时而自怨自艾。
承认自己在某一方面缺乏才能,是很难,又很悲哀的事情。
不知不觉,写网络十一年了。
听过太多人的劝告,太多的告诫,都是真心实意想帮助我的朋友。
他们毫不吝惜的将他们成功的经验分享给我,如果我真的那么有天分,学到他们的一鳞片爪,或许也不至于直到如今还默默无闻。
我其实并非没有尝试过改变自己,可每当提笔,每当把手放在键盘上,一路敲敲打打,写出来的却又总成了莫名其妙的自己的东西。
我就这样挣扎着活着。
我想红,想要变得富有。
可我又一次次的让人失望。
每当看到别人的稿费清单时,心里又羡慕,又嫉妒,又很酸。
这个时候,别人也会对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们问我,你为什么不妥协?
我其实想说,我一直在妥协,一直想妥协。
但我又觉得,文字是有独特的魔力的。
有时候,或许不需要特别精巧的构思,只要让文字散发出蕴藏在它笔画中的魔力,一样可以写出感人的文章。
只要能直击人心,自然能获得成功。
只有直击人心的东西,才是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被人记住的东西。
别人觉得我疯了,觉得我是荒谬的堂吉诃德。
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个孔乙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坚持着无谓的坚持,信奉着莫名其妙的理念,最终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庸,进而一无所获。
隐约间记得qq书城那边,有一个这样的书评。
原话是这样的。
(主角要不要装逼装的怎么假,越来越假,看的我都想弃书了,而且主角有些地方太任性了,假的可怕,作者看来是将自己带进去了,心态要端正,如果你想成为大神,这样写不行啊!你这样写只能成为小白,故事有趣,但描写功底不足。刻画人物心格上,我看的出来完全按当时你的心情而定,有时愤青,有时充满火气,你的情绪完全暴露在书里)
他或许是在骂我,这我知道。
但不知为何,在看到这样的书评时,我却暗自窃喜。
因为他说对了,这也正是我自己一直想坚持的东西。
我不想写自己看着毫无感情味同嚼醋的文字。
或许,一直以来,我是在写主角,但其实又是在写自己。
我跳不出我的戏。
我知道他说得对,想成为大神,这样不行,我一直都在走一条邪路。
这一点从很多年前我就明白,可我一直改不过来。
我总会忍不住的把自己的情绪暴露在书里。
我根本控制不了。
我也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这是错的。
这是一条满布荆棘的路,我应该走另一条终南捷径。
但是,反正已经错了,不如就这样一错到底吧。
起码女神皇这本书已经走到这一步,木已成舟,箭已离弦,回不了头了。
或许,多年以后再回头望,能写一本自己曾经坚持过的错了的书,也是一种幸福。
我没有向上架后只有263的24小时订阅屈服。
我也没有向步步艰辛才能慢慢迈过的500均订的门槛屈服。
我更不会向一千均订难关屈服。
现在,我已经带着我的骄傲和我的倔强,站在了2460均订这个门槛上。
一步一个脚印,做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人。
这一路走来,几多艰辛,感谢火锅粉们的不离不弃。
很高兴我能成为你们心目中的一个不一样的人。
人生在世,既有梦想,也有现实。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靠梦想撑起现实。
到目前为止,我对女神皇很满意,对现实其实也很满意。
这个订阅算不上高,但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度。
我不一定要和那些功成名就的朋友比较,每个人的头上,总会有另一个比你更强的人。
我选择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和梦想的距离比较。
2016年,我没有虚度,我走着自己的邪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也依然爬到了2460均订这个高度。
谁也不知道往后会怎样,明年的今天或许会更糟,或许会更好,但那已经是明年的事了。
明年到底要走怎样的路,我也不知道。
但我终究明白一点,不管是怎样的路,总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隔壁的笑声。
谢谢大家一路相伴。
这是火中物写在丙申年最后一天的呓语。
所以我又要去码字了。
我火中物除非病倒,否则,没有假期。
第九百六十八章 助威型导演()
楚子衿回过神来。
陈光说这事,她身为竹子的当红女主播之一当然知道。
前一段时间,小聪哥在他的竹子直播平台里很是搞了些原创网棕,倒是有些不大不小的影响力。
虽然小聪没能成功打造出个爆款来,但正如陈光所说,他的编导团队应该是有好好的练过手,现在搬出来也能上得了台面了。
只是这有点不符合楚子衿内心深处的定位,她想要爆款,那就得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借鉴在国外已经有过成熟经验的大ip。
但现在陈光却一口给否了。
她知道自己可以说服陈光,这并不难。
因为陈光对自己近乎于百分之百的信任,但她不愿意这样去做。
有贝斯诺和富利亚两家公司临时抬价的例子在前,难保国外其他公司不会也这样坐地起价。
生意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