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仙王途-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杨氏走出来,听到吕杨这句话,险些感动得落泪:“这敢情好,没想到我儿已经长大了,开始为妹妹考虑周全了,那就按照我儿说的办吧。呵呵,咱们家丫头也去书院,日后知书达理,将来嫁个秀才,到时候,咱们吕家就风光了,赶明儿我和你爹要一道送你们去书院,咱们一家还要顺路到咱们秣陵府的杨圣庙烧上一炷香,求杨圣人保佑我儿事事顺意!”
所谓的杨圣庙,就是供奉圣人杨易人的太道圣庙,杨易人是大匡皇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这一方世界第一位得证圣人道业的凡人。
杨圣人著有《先天五太书》,又以此证道,所以被尊奉为“太道圣人”,其真实的身份是殷墟皇朝最后一代武皇的私生子,他的母亲是弘农杨氏族人,从小跟随母姓。
就是这样一位私生子,经历了人世的坎坷和艰难,最终自辟修行之路,开创了圣道先河,建立了大匡皇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匡皇朝杨氏皇族实际上延续的还是殷墟皇朝的血脉正统。
吕杨母亲的本家若是向上数三代,也是弘农杨氏的旁支,所以无论是姓杨姓吕,太道圣人都可以说是这两大姓氏宗族的祖宗之一,更是大匡皇朝的开国之宗。
所以,吕杨氏领着一家人去给太道圣人上香朝拜,其实与拜祖宗一般无二。




第十九章 往书院(下)
天刚蒙蒙亮,吕杨一家人已经早早起来。吃过早饭以后,吕开泰牵出了两匹骏马在院中溜达一圈,吕蒹葭则牵出了小毛驴。
吕杨今天穿的仍然是昨天款式的儒衣,妹妹吕蒹葭因为没有合适的书童装,所以还是穿着原来乡下小娘子的装束。
吕开泰将两张虎皮、一副虎骨以及以前打到的一些皮毛、熊胆取出来,放在马背上绑好,一家人就这样乘着早晨的风,往秣陵府方向去。
吕杨父子骑上骏马,而吕杨氏母女则骑着毛驴,这一头毛驴脚力足,耐性好,勉强可以驮一大一小两个人。
这是老吕家第一次全体出动,赶秣陵府的集市,同时也是送吕杨和蒹葭前往白龙潭书院,毕竟吕杨和吕蒹葭都要到书院,所以做父母的都不太放心,一定要亲自送到书院,置办好吕杨兄妹的衣食住行才会安心。
大匡皇朝荒州地广人稀,秣陵府作为一州都府,单单是府城人口就超过二十万,是荒州人口集中的都府,十分繁荣。
秣陵府六县又以吕丘县人口最多,而且吕杨县和秣陵府并不远,相隔只有区区六十余里,若是走官道,快马加鞭的话几时辰就能到达。
为了能够赶上早市,所以吕杨一家天还没亮就要出门,两匹骏马和一头毛驴,速度虽然不算快,但是也不慢。
天色放亮,太阳升起,天地一片光明,在南方,早秋的清晨,仍然没有秋天特有的萧瑟,反而是一派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吕家一行人已经走了大约四十里,官道倒是平坦,官道两旁山清水秀,越是靠近秣陵府,就看到越来越多的山庄修建在官道附近的山水间。
吕杨眺望远处山峦,隐隐可见河流和山峦之中,多有无名的山庄,有一些占地上百顷,修建有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更有花园湖泊,高塔楼台,好不奢豪。
吕杨看到一座皇家园林,将数十座山头就圈在内,里面亭台楼阁之盛,只怕可比阿房宫、圆明园,让人一望震惊。
“爹爹,那些庄园都是什么人在住?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楼台,他们住得完吗?”吕蒹葭指着远处的一座皇家园林说道。
吕开泰板下脸来,肃道:“不许胡说,那是皇家林苑,我秣陵府四周大多都有皇家的行辕驻跸,我大匡皇朝立朝四百多年,天下承平,人口鼎盛,百业繁荣,这都是大匡历代帝皇之功,所以林苑再怎么奢华都不为过!”
“哦,知道了!”吕蒹葭努努嘴,无端被爹爹训斥,心里颇为委屈,但是她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皇权的威严。
吕杨轻笑道:“除去皇家园林,这秣陵府四周大地山川,还有不少有权有势的人修建的庄园,甚至是圣道大儒、百年世家、隐世豪商,也有自己的庄园,大概只有我们这些身处最下层的人,有一个蜗居,几亩薄田,就算是小安了。”
吕开泰叹息一声:“所以我们才希望老吕家出一位读书人!”
吕杨氏也是心怀期望,说道:“我儿马上就要去书院了,咱们家总算是出了一位读书人,回到县衙,咱家就可以升格为书香门第,往后就可以诗书传家了,所以我儿这次进入书院,一定要争气,咱不指望你能够成为大儒,之希望能修成秀才就行,这就算是祖上烧高香了!”
大匡皇朝的读书人,等级有度,还没有功名的是学子,修出隽永之气的称为学生,修出锦绣之气称为童生,修出浩然正气者称为秀生。
以上学生、童生和秀生对应的是立心道业三重功果。立心之后乃是立言,进入立言道业第一重,就是所谓的秀才了。
立言道业是一个分水岭,皇朝读书人人千千万万,大多数一声都止步于立心道业第三重,勉强出得浩然正气。
想要立言成为秀才,需要过人的天赋和才情。所以这秀才比较少,成为世人尊敬的一个读书人阶级。
吕开泰夫妇的“心”不是很大,只是希望吕杨能够成为秀才,那已经很不错了,不奢望儿子成为大儒,毕竟成为大儒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对啊,凭二哥的聪明才智,若是足够刻苦,应该能够成为一名秀才吧?”吕蒹葭信誓旦旦笑着。
吕杨一听,摇摇头,知道这是父母小觑自己,想他两世为人,胸中自有丘壑,难道还不能混出个锦绣前程来吗?
一念至此,吕杨心中豪情顿生,提气放声大笑,道:“我说爹娘,你们也太小看儿子了,能够拜在大儒门下,怎么说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二老放心吧,将来莫说是大儒,就是证道圣人道业,也未必不可!”
“志向高远是好,但是好高骛远就过了!”吕开泰皱眉道。
“呵呵,大道无名,如同渊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圣道中人,也是逐道之同道而已,我吕杨总有一日,也会衣锦荣身,爹,娘,请听我道来……”
吕杨说罢,提气,缓缓朗声吟唱道:“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勉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吕丘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中所谓的辰,就是辰州,帝京所在之地,东临大海,每日太阳升起,晨曦最先照耀的必是辰州之繁华大海口。
吕杨乘着畅快的豪情,张口成诗,闭口成文,吕杨氏和吕蒹葭已经目瞪口呆,吕开泰则大感欣慰,笑道:“原来我儿有此志向,又有如此才学,甚好,甚好,他日不难出人头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呵呵,想不到在这里还能遇上这等志向高远,性情豪迈的学子,老魏,停车!”
前面官道上,正徐徐而行的一辆华贵马车缓缓停下来,窗帘拉开,一个六十余岁的老者探出头来,看了一眼正在官道上徐行的吕杨一家。
老者眼眸清澈,目光一下子就落到吕杨身上,脸上微微诧异,心道:“好个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的翩翩少年郎!”
“爷爷,你看什么,为什么停下来,离府城还要走一会呢!”马车里面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一个小胖子的胖脸出现在老者的老脸边上,小胖子也想把脸挤出窗帘来看个究竟。
“三哥怎么能这样?走开一些,我也想看看!”一个少女糯糯软软的声音传来,接着小胖子就被拉下去,窗帘边上挤出一个少女娇俏的脸蛋,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朝后边一个劲地瞧。
“原来爷爷是瞧那一家土包子呀,真是没劲!”少女嘟嘴道。
老者看到这个情形,摸摸少女的小脑袋,慈笑道:“不许这么没规矩,我刚才听到那位小哥儿吟了一首诗,觉得极好,这才好奇,想来那小哥和我们一样,不仅是去府城,还会去白龙潭书院!”
“去白龙潭书院?爷爷,就那几个乡下人?”少女不屑一顾。
英雄莫问出身,圣贤一样如此,这个道理估计孙女远远不懂。老者摇摇头,打开马车的厢门走了下来,身后一个胖子和少女也走了下来,胖子先是打了个哈欠,用胖手擦了擦眼神,这才伸了个大懒腰道:“真是人太胖了,吃什么都上火,这两天我不记得吃了什么补药,为什么眼屎这么多呢?”
少女白了自己的三哥一眼,鄙夷道:“我说三哥,你是不是考虑减减肥了?就你这样,我在书院里面都被人嘲笑,你知道不知道?”
“安了安了,我本来也想减肥来着,可是减不下呀,即便是喝凉水,你三哥这一身肉仍然一个劲地长,能怎么办?所以你三哥已经决定了,等我道业精进的时候,我就会用浩然正气和无上道业将这一身赘肉给炼了去,到时候就能减下来了!”
“那恭喜你,三哥,你这辈子是没指望能减下来了!”少女吐吐香舌,无情打击自家的哥哥。
老者听着自己两个孙儿的对话,只觉得有趣,自己并不干涉,在他看来,自己的小孙女虽然口舌有些不饶人,但是心地其实还是很善良的,而胖胖的孙子,虽然胖了点,人也懒了点,但是骨子里还是很聪明的,将来完全可以有机会成为一名秀才。
等到吕杨一家人滴滴答答地骑马而来,老者抱拳笑道:“几位有礼了,老朽是秣陵府德林堂的东家,姓钱,名潮。今日相逢于道左,即是有缘,几位可否赏个脸在道旁凉亭稍坐?”
吕开泰和吕杨连忙下马,吕杨氏和吕蒹葭也下了毛驴的背,一脸疑惑地看了吕开泰一眼,心里着实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坐着华贵马车的老者会邀请自家人到道旁稍坐……
“原来是德林堂的东家相邀,那恭敬不如从命了,请……”吕开泰也是见过世面的,他连忙示意老者先请。
吕开泰知道秣陵府的德林堂,那是一家大药堂,有两百多年历史,在秣陵府大名鼎鼎,听说德林堂在荒州各府各县都有药堂,不过这样一家大药堂的东家邀请自家到一旁稍坐,着实有些古怪。
老者微微一笑,带了两个孙儿连同赶车的家仆进入官道旁的一座凉亭,家仆从马车里拿了一套茶具,用手提的小火炉煮茶,然后递给吕开泰和吕杨品尝,吕杨氏和吕蒹葭作为女人,只能站在男人旁边,不便做声。
老者喝了口茶,对吕开泰道:“我来介绍一下,老朽身后是我的孙儿,胖的叫钱来,孙女叫钱多,道业比吕家小哥儿要高一重,如今乃是童生,现在正在白龙潭书院求学……适才老朽无意间听到这位小哥儿吟诗,只觉得甚好,所以想要结交一番,并无它意!”
“客气了,客气了,钱东家肯折节相交,我等感激不尽!”吕开泰连连谦逊。
钱潮摆摆手,呵呵笑问:“不知道老弟贵姓,乡居何处?”
“我是吕丘县猎户,姓吕,名开泰便是,刚才吟诗的是吾儿吕杨,表字纯阳。我身后这两位,一位是贱内,一位是三女儿蒹葭。”
“呵呵,原来如此,是老朽唐突了,吕丘果然不愧是前朝故地,人杰地灵,我看小哥儿文采斐然,眉宇之间文气隐现,想来也是圣道中人,不知道小哥儿可拜师入学?”
吕杨起身揖礼,道:“晚辈师从吕丘清阳别居黄宗羲大儒,如今正要去那白龙潭书院入学修行!”
老者眼神一亮,笑道:“原来是黄儒师的高足,幸会啦……早就听说黄儒师是隐居吕丘的大儒,在白龙潭书院有儒师席位,小哥儿能够师从这样一位大儒,何其幸甚!我身后这两位孙儿也是回转白龙潭书院的,往后你们几位还请多多来往,在学业上相互勉励!”
钱来咧嘴一笑,朝吕杨揖礼:“入学有先后,吕杨兄,咱们往后可要多多来往,相互指教才好!”
“如此甚好!”吕杨也是微微一笑,回礼。钱来见状朗声笑起来,隐隐可见其爽直的性格。
吕杨也没有料到,这一趟来秣陵,半道竟然遇上白龙潭书院的两名童生,名字很搞笑,一个叫钱来,是个大胖子。一个叫钱多,看那模样,古灵精怪,不是省心的主。
……




第二十章 诗才峥嵘
钱潮和吕杨一家在官道旁的凉亭上品茗,对于吕杨的诗才,钱潮颇为推崇。钱多白皙的小脸微微一紧,自然生出好胜之心来。
在她看来,吕杨也不过是一个乡下土包子,道业低微,穿着一身白色布衣,布衣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印花,更不用说有刺绣的痕迹,虽然吕杨看起来模样不赖,但还是掩不住身上的寒碜之相。
自己从小锦衣玉食,身上穿的从来就是绫罗绸缎,即便是家中的下人,穿的也都是丝绸,哪里像吕杨一家,穿的是最普通低廉的粗布麻衣。
吃穿方面就不说了,光说才情方面,自己四岁读《大小诗经》,七岁习射艺,十岁晓《匡礼》,十三岁已然参悟《宏乐》,哪一样不是圣人之学?自己的爷爷厚此薄彼,自家的孙女他不去肯定,倒是赞赏区区一个还没进书院的寒门少年,这是什么道理?
钱多浅眉轻蹙,钱来自然是看在眼里,他心里也是暗自发笑,心想自己这个妹妹一向自视甚高,一定不会轻易让吕杨这么得意。
果然,少女钱多上前一步,笑道:“纯阳兄,我爷爷说你诗才不凡,只可惜我和三哥都没有听到你之前的诗,不如这样吧,小妹也是从小习文,素来敬佩有诗才的人,既然相请不如偶遇,咱们就以这凉亭周遭的景致各作一首小诗,相互切磋如何?”
这话一出,吕杨氏就紧张了,吕蒹葭则紧紧拽住自己母亲的衣角,很明显,她们都明显感觉到钱多这位富家小娘子隐隐有挑衅之意。
老者略感诧异,随即就明白自己孙女这是闹的哪一出了,敢情她这是不服气呀。
吕杨落落大方笑道:“也好,钱家妹子就先请吧!”
钱多在凉亭走了几步,看到凉亭十步开外有一个小水塘,不过数丈见方,水塘的一角赫然长着几株芙蓉,伸展出片片荷叶,翠绿如新,亭亭玉立,略一思索,点头道:“有了!”
站在凉亭石桌前的小胖子钱来已经吩咐家仆将文房四宝摊开来,听到自己的妹妹有了诗作,心中欢喜,连忙蘸墨提笔,铺开白纸。
钱多微微一笑,缓缓吟咏道:“一棹南陵路,芰荷开绕塘;歌声起何处,飞出两黄鹂。”
一首诗吟完,钱来也收了笔,一张白纸上已经写上一首诗,钱来的字和他的人一样胖,每一个字都宽宽胖胖的,这是大匡皇朝上代皇帝“福帝”创造的福体字,字如其名,字体宽胖,雄厚有分量,后人赞誉为福体。
钱来从小就对书法有兴趣,尤其下过苦功的,他特别喜欢这种福体字,似乎福体字特别适合他这种身宽体胖的人临摹修习。
钱潮点点头,手抚白须,颔首笑道:“还不错,情景交融,多多,这段日子才情渐长……钱来,向你妹妹学着点,不要总是一副吊儿郎当、不学无术的样子!”
钱来苦着脸,略有不满,一张白白嫩嫩的胖脸上显出一丝滑稽,“爷爷,您扯起我做什么?我是有自知之明,我的诗才大概比不得妹妹了,不过我在其他方面也不差,譬如说力气和饭量,妹妹可是远远不如我,哈哈,就这两点看来,我钱来也不是一无是处……”
钱来说得滑稽,钱多和吕蒹葭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而吕杨父母也是忍俊不禁,吕杨则是朗声一笑,朝钱来露出一个友好的微笑。
这个钱来,人虽然有点胖,但是性情倒是不错,说话风趣,还能自嘲自娱,亲和力很足,比较容易让人亲近,这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性格魅力,若是这小胖子仗义的话,倒是不失为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吕老弟,见笑了,见笑了!”老者摇摇头,一时间可无奈何。
“不妨事,不妨事的,我倒是觉得钱小哥儿心性耿直,很难得呀!”吕开泰连忙摆手。
“纯阳兄,该你了,请指教!”钱多笑道。
“那就献丑了!”吕杨看了一眼小水塘的荷花,也吟咏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好!意境柔和宜人,妙趣横生,着实是一幅小巧美妙的荷塘小画卷!”钱潮大赞一声,一下子站起来,推开孙子钱来,提笔蘸墨,沉吟一会,唰唰唰在宣纸上画了一幅荷塘情趣图。
画中小小荷塘,几株芙蓉,小荷尖尖,一只蜻蜓立在上头,布局和意境妙趣横生,画作之中渗透一股锦绣之气,让人观之赏心悦目。
吕杨凛然,心想原来这位老人家竟然还是一位修炼出锦绣之气的读书人。
这个道业的读书人又被称为童生,虽然道业不高,但是大概他是半路修道,亦商亦道,堪称儒商,怪不得他会将两个孙儿送去书院修行,也怪不得这样的人,半路上听到有学子吟诗,便会停下来邀请闲谈,原来是心慕圣道,所以爱屋及乌的缘故,吕杨顿时对老者肃然起敬。
“吕小哥儿,可否为老朽的拙作题上刚才那首清隽小诗?”
“恭敬不如从命!”吕杨也不推迟,接过狼毫笔,唰唰唰题上小荷尖尖这首诗,用的是瘦金体,果然清隽有节,和画作浑然一体。
特别是题诗蕴藏的隽永之气,相当浓郁,只要微微激发,就能显出出淡淡的灵光来,显然已经超过了吕杨自己的预期。
老者再次大赞一声,吕开泰一家人也都欢喜无比,对吕杨的才情感到自豪。
钱多脸色有些苍白,越发感觉不服气,学着男子般揖礼道:“纯阳兄,时辰尚早,咱们各自再作一首吧,你看远处亭台之处,小河之畔多有芦苇,就以芦苇为题,你看可好?”
不等众人说话,吕杨潇洒地挥一挥衣袖,抬手示意,洒然道:“也好,请……”
钱家小娘子暗哼一声,也不推辞,想了想咏道:“秣陵旧产无淇竹,见说碧波芦苇多。涨绿不妨放来雨,更须别浦听鸣荷。”
钱来也书写完了,钱多笑道:“如何,还请诸位兄赐教!”钱潮点点头,显然对这一首诗还算认可,不过要说上佳,却还略微不足。
“我说妹妹,你这首诗也就一般般,一般般而已!”钱来打哈哈笑着,惹得钱多狠狠瞪了一眼。
“钱家妹子这首诗还不错,算得上情景交融,抒发了心声!”吕杨笑着。
吕开泰等人没有什么学识,自然不可能赐教什么,最明智的还是闭口不言。
“轮到我了,也请诸位品评赐教!”吕杨微笑看着钱多这个小娘子,心中实在是不将她放在心上,只因自己两世为人,还盖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吗?
“有了,诸位请听……”吕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