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绿帽公-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敬业此时也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些过于急躁了,要知道,这个年代当兵之人,都是有几分血性的,向那种羽扇纶巾之辈,别说当将军了,恐怕连军营也进不来,如果真的逼急了这些人,他们鼓噪手下公然闹事,或者临阵叛逃,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对于徐敬业和整个徐军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徐敬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大帐的聚会很快就解散了,只留下左司马李宗臣,右司马薛仲璋等几个铁杆心腹。

    “仲璋,刚才多亏你提醒的即时,否则的话,某差点就犯了大错了。”等到剩下自己心腹后,徐敬业吐出一口浊气,向薛仲璋道谢道。

    “大都督过誉了,替大将军查漏补缺,原本就是某的职责,当不得大将军的感谢,只是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想想该怎么办了,这润州如果用常规打发的话,恐怕没有三两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是拿不下来了,而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了,北边的李孝逸三十万大军,一个月时间内,就会压到淮河对岸,凭借扬州现在剩下的数万人马,守城也就勉强凑合,如果想要守住淮河,不让唐军渡河那是不可能的了。”薛仲璋紧皱眉头的说道。

    “是呀,这也是某实在寝食难安的原因所在,眼看强敌就要到来,可眼前这个钉子却没有办法拔掉,实在是让人窝火,你们都说说,我们该怎么办,无论如何这润州是一定要拔掉的,否则的话,等到我们北上迎战李孝逸大军时,这润州就是一个暗疮,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作,可只要他一发作,带给我们的就会是极大的压力,说不定也是导致我们失败的重要原因。”徐敬业也点头赞同道。

    眼看说来说去,这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大帐中的众人,忍不住又是一阵沉默。

    “其实,所谓攻城,当以攻心为上,古往今来的名将,无不是智计百出之辈,没有谁会和敌人硬拼者,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点上做点文章。”

    一个声音有些突兀的响起,不是别人,正是左司马李宗臣。

    说起来李宗臣也算是李唐皇室的宗室子弟了,只是到了李宗臣这一代之后,关系就有些稀疏了,在加上武媚娘掌权后,有意打压一下李家宗室子弟,李宗臣的日子就越过越困难,无奈之下,恰好他和徐敬业是好友,听到徐敬业有意起兵反叛武媚娘之后,顿时大为意动,就这么上了徐敬业这条贼船了,而徐敬业也极为优待他,策反他为徐军的做司马,在徐军中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哦,宗臣有何计策,快快说来。”听到李宗臣此言,徐敬业眼睛大睁,满脸兴奋的询问道。

    不仅徐敬业,薛仲璋,还有其他几个人也纷纷好奇的看着李宗臣。

    看着众人都看着自己,李宗臣心中一阵得意,酝酿了一会,将自己的想法大概整理了一番后,才说道“其实,自从我军攻打润州受阻后,某就一直在想对策,经过这些天的思考,终于有了一个想法。。。。。。。。”

    在李宗臣的解释下,众人很快就明白了李宗臣的想法,其实说来也简单,李宗臣的意思就是,既然现在一时半刻拿不下润州,不如立马撤走,等到自己撤走之后,润州肯定以为自己久攻不下,已经转向其他地方了,到时候,润州城防肯定会松懈下来,然后,他们在派遣小股精锐趁机夺取润州城城门,大军在杀一个回马枪,一举拿下润州城。

    “这。。。。。。。。。。”

    李宗臣这个计策一出,一时大帐中又陷入了沉寂,倒不是李宗臣这个想法过于匪夷所思,恰恰相反,李宗臣这个想法在目前看来,可谓是极为可行的,而大帐中的众人之所以无言,主要是在想这个办法的具体行动的力度,毕竟无论计划再好,也需要人来做,没有合适的行动人选,即使计划再好,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怎么样,诸位觉得此计可行否。”看着沉默不言的众人,徐敬业开口问道。

    “可行倒是可行,只是其中风险太大,李公之策环环相扣,如果真的认真施行的话,拿下润州城不成问题,唯一可虑之处在于,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能够完美的联系起来,万一一处联系不上,可就全盘皆输了。”薛仲璋谨慎的说道。

    “这么说此计确实可行了,既然这样,在没有更好的计策之前,我们就只有这一条路了,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某就不相信这老天爷真的偏心于那妖妇不成。”徐敬业一拳狠狠的砸在案几上,做了最后的决定。

    。。。。。。。。。。。。。。。。。。。。。。。。。。。。。。

    深夜十分,润州城中一片死寂,除了时不时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之外,别无其他声音。

    “哒哒哒哒哒。。。。。。。。。”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城中响起,一路急走,在城中一座大宅外停了下来,随即,马上的骑士不等马停下来,就一下子从马上飞跃而下,向大宅中创去。

    这座大宅原本是润州一个世家的宅院,在徐敬业大军前来之时,为了躲避战争,全家搬去了苏州,而这座宅院也被作为段简在润州时候的居住地。

    “启禀郎君,刚刚收到城外探子发回来的消息,半夜之时,徐军大营中一阵骚乱,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徐军中出了什么事情,可这种骚乱持续了半夜,直到天明之时才停下来,随即,他就看到,徐军居然抛下了大营,全部撤走了。”

    向段简禀告消息的是乐不平,这段时间,为了监视徐敬业大军,段简让乐不平派遣探子留在城外,日夜不停的观察着徐军的动向,而到了今夜,探子终于有了消息传来,还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让乐不平不得不在深夜之时,将段简给惊醒过来。

    听到乐不平的禀告,段简脸上眉头紧皱,只是并无什么担心,而是开口下令道“这肯定是徐敬业等人的缓兵之计,徐敬业不惜放弃北上的机会,从而南下润州,目的就是要拿下润州这个战略要地,使自己变得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无论如何,这润州城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要我看,此时他们撤军,目的肯定是为了要麻痹我们,所以,你一定要加派人手,日夜跟随徐军大军,无论如何,一定要搞清楚徐军大军的动向,将他们所有的一切消息即使传递回来,能够在润州一举立功,可就看这一回的了。”

    “属下领命。”

    对于段简的吩咐,乐不平毫无怨言,直接领命行事。

    看着乐不平又急匆匆的退了出去,段简缓步走到院中,看着天上那皎洁的月亮,心中杂乱分起,一时间也没有了睡意。

    。。。。。。。。。。。。。。。。。。。。。。。。。。。。。。。。。。。

    三日后,原本刀光剑影杀气冲天,尸横遍野的润州城外,已经大为变样了,作为紧邻长江和运河的交通要道,在古代来讲,特别是在陆路运输能力地下的时候,水路便捷也就意味着往来人流量的巨大,虽然润州刚刚停战,可许多急切赚钱的商人却已经冒着风险,到了润州城。

    而润州城也像是忘了三天前那场惨烈的厮杀一样,大开城门,欢迎一切人流的往来,就连看守城门的兵丁也显得极为兴奋,毕竟有了商人的往来,他们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处不是。

    “段总管,您确定徐敬业那狗贼肯定会派遣人混入城中,对我们进行偷袭不成。”

    润州城头上,段简和润州刺史李思文看着城下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不仅没有丝毫的高兴神情,反倒满脸凝重的询问道。

    “哈哈哈,李使君尽管放心,别的不敢保证,可这一点,某可以用人头向您担保,您想想,那徐敬业为何放弃北上攻打洛阳城的机会不要,反倒一门心思的想要拿下润州,还不是有了润州这个战略要地,徐敬业不仅可以得到江南的丰厚钱粮和金陵这座江南重镇,甚至还拥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从而跟朝廷大军打擂台吗?

    这么好的条件,他怎么会舍得放弃,再说了,这也不是他舍不舍得放弃,而是他必须要得到,否则的话,没有润州,他就没有足够的和朝廷对抗的底气,到时候,等到朝廷大军压境,恐怕能够留下了的人十成能有三成就算好的了。

    可想要拿下润州城,依靠强攻是非常不现实的,凭借润州城的天险,别说他们攻打十天半个月,就算半年,十个月也不一定能够拿下来,这个时候他只能另辟蹊径的想办法。

    办法很简单,明着不行,只能来暗的了,他们大军撤走就是第一步,为的是麻痹我们,让我们真的以为他们远去了,其实,他们并没有走远,也就在不远处等着呢,只要先头的精锐部队入城之后,他们就会再次杀过来,这个时候,有了入城的先头部队,他们就能够出其不意的打开城门,一拥而入了。”段简笑着说道。

    听到段简这番分析,李思文脸上一阵狰狞,半晌才叹道“哎,这个孽障,如此才华,却不知道为国尽忠,反倒做了叛贼,也不知道老国公知道的话,九泉之下如何瞑目,算了,既然段总管已经明晰了敌军的动向,那么这城中的叛贼就交给段总管了。”

    “李使君尽管放心,某绝对不会让一个小老鼠逃走。”段简恭敬道。

    。。。。。。。。。。。。。。。。。。。。。。。。。。。。。。。。

    “将军,兄弟们都混进来了,三百人一个不少,您看我们什么时候动手,兄弟们早就已经等不及了,到时候某一定要好好的砍两个狗贼的人头,来血祭某的兄弟。”

    润州城中,一个偌大的旅店后院,数百个各种衣衫的汉子聚集在这里。

    因为润州城乃是交通要道,许多商人都选择在这里休息,歇脚,所以客栈之类的是最多的了,不仅多,地方还不小,容纳百十个人还是非常轻松的事情,而徐敬猷和这次悄悄潜入城中的三百徐军精锐就选择在这里集合。

    徐敬猷不是别人,正是徐敬猷的亲弟弟,和徐敬业一样,从小受到家门教导的徐敬猷也是一个骁将,之所以是骁将,那就是徐敬猷不仅熟读兵书,能够带兵打仗,还一身神力,在战场上也拥有不俗的武力,实可谓是文武双全。

    在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徐敬猷的存在,才让徐敬业挡住了李孝逸的疯狂进攻,要不然的话,别说四十天了,恐怕连十天时间,徐敬业都坚持不住。

    而现在,徐敬猷因为年纪太小,还不众人认可,原本这次潜入城中的计划是不应该由他带队的,可在他的百般恳求下,徐敬业还是同意了由他领头入城。

    听到那人的询问,徐敬猷脸色一沉,冷哼道“哼,混账东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整日里喊打喊杀的,你难道真的以为唐军都是摆设不成,告诉你们,这些天你们都给某老实一点,谁敢肆意妄动,让我们暴漏了身份,从而倒是行动功亏一篑的话,就不要怪某的宝刀锋利了,现在,所有人都给某回去休息,什么时候行动,某会告诉你们的。”

    一番训斥后,众人纷纷返回各自的居所,只留下徐敬猷和几个心腹,在简单的更换了一下衣衫后,徐敬猷带着几个心腹,缓缓像外行去,很快就融入了热闹非凡的人流之中。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181

第406章 李孝逸() 
自古以来,城门处都是一座城镇最为热闹,也是最为杂乱的地方,可以说,一座城市究竟如何,在进城的一瞬间,就可以清楚的了解。

    润州身为链接江南和江淮之地的重要枢纽,这城中来往更加繁杂,这种情况有好有坏,好的是,这种快速的交流,能够让来往之人得到各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各种消息,同时也加快了各地风土人情的融合,不好的是,因为来往人群混杂,导致这里什么阶层的人都有,极为混杂。

    润州北门处,一处汤饼摊位处,徐敬猷带着几个心腹正坐在这里,大口吃着喷香的汤饼,所谓汤饼,其实就是现在的面食,古人喜欢将不带陷的面食称作饼。

    “将军,您不是说要到处看看,探查一番润州城唐军的布防情况吗,为何在这里一座大半天,难道从这城门处能够看出什么不成。”一边吃着汤饼,一个心腹低声询问道。

    也难怪这个心腹感到疑惑,要知道,他们接到徐敬业的命令,就是入城之后探查清楚唐军的具体情况和兵力布置,如果在偷袭失败的情况下,做好强攻的准备,现在徐敬猷却带着他们在这里一座半天,丝毫没有到处探查的意思,他们怎能不感到疑惑。

    可惜,徐敬猷却对他们的疑问毫不理会,依然静静的观察这城门处的一切,而那些心腹虽然心中焦急,却碍于平时徐敬猷的威严,不敢在发问。

    看着城门处来往不断的百姓和旅客,徐敬猷心中在暗暗思量着,他可不是故意违背徐敬业的命令,想要偷懒才坐在这里的,而是一直在观察润州城的反应。

    对于李宗臣提出来的假装撤退,从而派遣精锐将士混到润州城中进行偷袭,从而拿下润州城的建议,徐敬猷打心里是不乐意的,出来李思文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徐敬猷从这些天攻城战中已经看出来了,这润州城能够如此顽强的抵抗他们,其中肯定是来了能人了,要不然仅仅凭借他叔父李思文那些手段,润州城恐怕早就落入他们手中了。

    可惜,在他说出这个想法之后,却被自己的兄长厉声训斥了一顿,认为他年少无知,不懂计谋,只知道强打硬攻。

    对于各个徐敬业,徐敬猷是非常尊敬的,所以,虽然知道哥哥在这件事上有些武断,他还是为了满足哥哥的愿望,主动提出自己带队潜入润州城,毕竟和其他人比起来,他相信自己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务,当然了,如果真的完不成的话,他也会提前想办法通知哥哥,好让他能够避免失败。

    基于这种原因,徐敬猷入城后,并没有向自己哥哥吩咐的那样,到处探查唐军的布置,因为在他看来,那是根本没有必要,并且是浪费时间和经历的做法,如果偷袭都失败的话,想要正面攻打润州城,简直难如登天。

    所以,在入城后,他第一时间就带着心腹到了城门,他要通过观察城门处的情况,来判断润州城究竟是真的放松了警惕,还是外松内紧,随着防备着徐敬猷他们重新返回。

    效果也确实不错,在半天的观察中,他发现,那些从城外而来的人,确实是普通百姓,而那些城门处把手的府兵,也都是一些兵油子,这点从他们熟练的吃拿卡要的手段上面就能够看出来,有了这些判断,徐敬猷心中松了一口气,最起码润州城放松了警惕,他们偷袭就更多了几分把握。

    “小儿,结账了。”抬手丢下一串贞观通宝,徐敬猷等人悠悠然的向远处而去。

    丝毫没有发现,在他们离开的时候,周围许多摊位上,有十多个面貌普通,衣着各异的人也纷纷起身离开。

    。。。。。。。。。。。。。。。。。。。。。。。。。。。。

    “郎君,小老鼠已经回窝了,从他们的神情看来,他们对于我们的布置还是相当满意的,特别是为首之人,通过探子的描述后,属下可以断定,正是叛军大都督徐敬业的亲弟弟,徐敬猷,您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要不要出动大军,将他们给一网打尽了。”

    润州城,段简临时居住的宅院中,乐不平正在向他禀告徐敬猷等人的情报。

    “呵呵呵,好,满意就好,如果这都不满意,某可就大失所望了,某导演的这一出好戏,可是费了不少功夫的,原本只是想要吸引一头大老虎,没想到,却直接引来了一头小老虎,徐敬猷,不错,此人可谓是一个大才,只是可惜到了,如此大才,却和骆郎君一样,成了叛贼,实在是可惜,可惜了呀!”

    听到乐不平的禀告后,段简淡笑着道。

    “这有什么可惜的,如果郎君真的欣赏他们的话,等到将来他们走投无路之时,将他们收拢道麾下,也算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郎君莫非怕太后怪罪不成。”周兴冷声道。

    “如果真的如此简单的话,某还用如此大费周章吗,太后怪罪到不会,甚至如果某真的将这些人才收到麾下的话,太后说不定还会高兴,可惜的是,无论是骆郎君还是徐敬猷都是世间少见的聪明人,而这世上历来的聪明人都喜欢做傻事,想要让他们回头,无异于难如登天,算了,强扭的瓜不甜,一切顺其自然为好。”段简摇头道。

    “那,不知道何时对他们动手,如果时间过长的话,说不定会被他们给发现我们的人。”乐不平问道。

    “不急着动手,你让人告诉监视他们的人,平时不要监控的那么严格,既然他们到了城中,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趁机攻破城门,帮助徐敬业大军拿下润州城,只要掌控了这点,就不怕他们乱来,另外,对于他们派人和城外徐敬业联系的事情,不要多加干涉,任其行事,我们只要稳坐钓鱼台,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段简说道。

    分析完了润州城之事,不知怎么的,闫明却提到了正在南下的李孝逸和三十万唐军。

    “哎,老乐,你是负责探听消息的,你倒是说说,那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半个月前就从洛阳城出发了,这已经半个月过去了,按理来说早就应该到扬州地界了,可听说他们现在还在徐州附近晃悠,你说这是为什么。”

    “这。。。。。。。。。。。”

    闫明这个问题却让乐不平瞬间语塞了,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这件事他还真的不知道答案,虽然他麾下的夜鹰成员已经不少了,可夜鹰成员大多数都是先前天道教玄武堂的弟子,而天道教以前的主要活动范围就在江南,抡起江南的事情,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可离开了江南之地,他们的势力直线下降。

    除了这些人之外,剩下的夜鹰成员,段简将他们主要安排在了长安城和洛阳城,负责探听朝廷的消息,这样一来,对于李孝逸大军的情况就有些疏漏了。

    看着乐不平语塞,段简及时答道“好了,这件事你不要询问不平了,某可以告诉你,那李孝逸之所以半个月才走了数百里之地,原因只有一个,他害怕了。”

    段简此言一出,众人瞬间都愣住了,如果换一个理由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相信,可段简这个理由,却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