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简此言一出,众人瞬间都愣住了,如果换一个理由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相信,可段简这个理由,却让所有人都在心中暗暗摇头,甚至段木这种心思单纯却容易多想的人,还在心中暗暗想到‘看来这李孝逸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得罪了郎君,让郎君如此编排他。’
也难怪大家不相信段简的说法,如果说别的将来因为害怕而不敢行军的话,他们有可能相信了,可李孝逸是谁,那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大将淮安王李神通之子,胶东王李道彦之弟,本身就因为从小机敏好学,善于文章,对于领兵也颇有能力,因此而得到武媚娘的喜爱,被招入了京城,担任左卫将军之职。
这些都不说,就说现在,他麾下可是有三十万精锐大军,这支大军可不是段简麾下这种从农民转变而来的乌合之众,而是正儿八经的边军,是整日跟异族进行生死战斗,保护大唐万里江山不受异族侵犯的精锐部队,有了这支大军,如果李孝逸还是害怕的话,只能说不是李孝逸疯了,就是说李孝逸怯战之人疯了。
看着众人满是疑惑的神情,段简心中也猜到了几分。
“怎么,你们不相信。”
“郎君,不是我们不相信,而是您的这个说法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如果被外人知道的话,恐怕您又要得罪一大帮人了。”温玉荣忍不住提醒道。
段简明白温玉荣所言是真,他原本就是世家大族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今天说李孝逸怯战的说法传出去的话,恐怕李唐王室那些子弟也要对他横眉已对了,毕竟在现在李唐皇室软弱,武媚娘大权在握的时候,李孝逸就是李唐皇室的一面旗帜,段简侮辱这面旗帜,那就不亚于刨了这些人的祖坟,他们怎么会给段简好脸色。
看着红人不信的神情,段简也是无语,毕竟通过在后世的了解,这李孝逸在讨伐徐敬业之初,确实因为胆怯而不敢前进,后来还是他麾下的监军,殿中侍御史魏元忠极力劝阻,他才勉强继续前进,说来也算徐敬业活该失败,虽然李孝逸胆气不大,可他麾下的将领却极为善战,几次三番之后,居然打得徐军连连后退,最后被李孝逸逼迫的到处逃亡,最后终被部将所斩杀。
但是,知道归知道,段简也只能笼统的说一个大概,其中细节他肯定不能外漏,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有何众人商讨起了如何通过徐敬猷诱惑徐敬业大军入彀,好为自己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
。。。。。。。。。。。。。。。。。。。。。。。。。。。。。。
徐州城,作为华夏最为古老的城池,也是江淮之地比较出名的地方,徐州名声在外,而交通便利,以及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让徐州也成为了兵家历来的必争之地。
此时,原本应该人流如潮的徐州城,却显得有些肃穆,不是别的,自从三天前数十万大军到了徐州城外面之后,徐州城的管理就严格了许多,往来的商人纷纷逃离这里,而本地的百姓也生怕得罪这些凶神恶煞一般的兵将,除非必要,全部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徐州驿站,这里原本是接待往来官员和重要信使的地方,可现在,却成为了彷如军营一般的地方,从驿站里面道外面三里之地,无数兵将在这里把守,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这次南下平叛,三十万大军的主帅,扬州道大总管李孝逸就住在这里。
天色刚蒙蒙亮,鸡鸣声还没有完全停歇,一道穿着官服的清瘦中年人,就急匆匆的出现在了驿站的门外,看着这个清瘦中年人的出现,原本看门的兵丁,忍不住一阵苦笑。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每天的这个时候,他们都能够看到这个中年人的身影出现在这里,所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求见大总管李孝逸,可惜每次,都被大总管派人拒绝了。
如果换一个较为灵活的官员的话,就应该明白,这是大总管不想见自己的借口,可这个中年人却仿佛不明白一样,还是每天在这里求见,从早到晚,直到深夜才回去,而等到天不亮,就又准时到这里了。
“魏监军,都已经三天了,大总管不会见您的,您还是回去吧,大总管说了,这几日连日行军,身子不舒服,等到他歇息几日,身子好了之后,里面会出兵南下的,您说说,连大总管都如此说了,您就是一个监军,这又是何必呢,您就不想想,万一真的惹怒了大总管,大总管砍了您的脑袋,恐怕连太后娘娘也不会说什么,您这有啥何必呢?”
看着中年人,也就是魏监军,一个年级稍老一些的看门兵丁忍不住劝说道。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181
第407章 魏元忠()
对于老兵的劝说,魏监军,也就是魏元忠,只是苦笑着摇摇头,向老兵拱手一礼后,依然倔强的站在门口,静静等待着,在朝阳的照耀下,看起来像是一座异常庄严的丰碑。
“什么,你说魏元忠那老匹夫又来了,本总管不是告诉你们,让你们劝劝他,让他回去等消息,等到本总管的病情好一些了,就立马起兵南下,他这是什么意思,如此做作,是给谁看的,给军中三十万将士,还是太后娘娘看呢,莫非他以为自己是监军,就能够决定本总管的一切行动不成,实在是岂有此理。”
驿站中,原本应该卧床不起的左玉钤卫大将军、扬州道行军大总管,三十万精锐大军的统帅,此时仿佛街边的小混混一样,蹲在坐榻上,满脸怒容的喊道。
看着李孝逸如此模样,旁边的中年总管,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摇摇头。作为从小跟随着李孝逸长大的他,可谓是这个世界上最李孝逸了解最深的人了。
李孝逸虽然是大唐名将李神通之子,可他出生之时,大唐已经基本稳定了天下,在加上他出生没多久,李神通就死了,看在李神通的面子上,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还是高宗李治,对李孝逸都是照顾有加,可以说,他纯粹就是一个生在蜜罐里的贵族子弟,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他也最多只是一个混子日的纨绔而已,可却架不住李孝逸本身对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大。
不仅在李唐宗室中人缘极好,就连和当权者也极为融洽,别的不说,就说现在,武媚娘上台后,为了消除李唐皇室的影响力,对于李唐皇室和忠心于李唐皇室的大臣极为苛刻,可李孝逸身为李唐皇室中的翘楚人物,却得到了武媚娘的宠爱,要不然的话,这次决定着,武媚娘和武家命运的一战,怎么会让李孝逸做主帅。
俗语说‘老天给了一个人一些东西的时候,总会让他失去一些东西。’
这番话放在李孝逸身上那是非常适合的,李孝逸为人处世极为精明,眼光也极为精准,可惜的是,却有一个缺点,而这个缺点除了身边的亲人和心腹之外,并无其他人知道,而管家,李观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缺点不是别的,就是心智不坚,俗话说就是碰到一点打击之后,容易心中产生恐惧,从而没有主见。
按理来说,李孝逸这种皇室贵族身上有这种缺点那是非常正常的,毕竟有钱有权的人都怕死这是最准确的,可当他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只管自身的纨绔,到主管三十万精锐将士的前途,更夸大的说,关系到天下无数百姓苍生生死,在这个时候,李孝逸这种缺点就显得极为严重了。
无论是先前的想尽一切办法拖延行军,还是现在躲在这个驿站中装病,李孝逸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办法拖着,虽然李孝逸也知道,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他早晚有一天会和徐敬业对阵的,可人都是这样,抱着侥幸的心里,能拖一会就是一会。
“阿郎,您看大军已经在这徐州城驻扎几日了,即使没有魏元忠一事,我们也确实该南下了,要不然被有心人传到太后娘娘那里的话,恐怕会对您极为不利的。”想了半天,李观还是决定劝说李孝逸几句。
“你以为某不想率军南下不成,可你也知道,那徐敬业是什么人,当年在长安城的时候,他小小年纪就在军阵推演上,打得长安城众多将门之后,溃不成军,某当年也是其中之一,当时的他才不足十岁光景,而某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这么多年来,他又到边关进行过历练,还多次今日军中,绝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拓,和他对阵,你觉得某能行吗?战胜了倒好,可如果战败了,某和整个李家恐怕都要万劫不复吧!”
在李观这种心腹面前,李孝逸也懒得藏着掖着,开口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阿郎,这些军政大事,老奴也不慎精通,只是听说那魏元忠魏监军,对于军阵颇为精通,曾经注解过《九州设险图》这种兵家巨著,不如将他招进来,询问一番,说不定能够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您看。。。。。。。。”
李观比李孝逸看的明白,他知道,如果李孝逸继续这么磨蹭不前的话,先不说会不会有嫉妒他的人道武媚娘面前诋毁他,万一徐敬业在江南在有什么举动的响动,从而影响到了朝政大局,武媚娘就算在宠爱他,也不会轻易绕过他,因此,为了自家阿郎的性命,李观忍不住劝道。
“这。。。。。。。。。”
对于李观的建议,李孝逸紧皱眉头的犹豫了片刻,李观能够看到的,他这种心思通透之人怎会看不到,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就算看到了危机,人却抱着侥幸的心里,想要自欺欺人罢了。
“这。。。。。。好吧,你将他给某唤,啊。。。。。不,请进来,记着态度要诚恳一点。”李孝逸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道。
九月之时,可谓是一年四季中最为让人感到舒适的几个月之一了,不冷不热的天气,让许多人纷纷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外游玩,或者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饮酒谈诗,赏花观月。
可魏元忠却没有感到丝毫的舒适,浑身不厚不薄的衣衫下,他混上上下却泛着一丝丝的冷意,不是身体冷,而是心冷。
曾经的魏元忠也是极为自傲,年少轻狂之人,可在收到一番挫折后,他终于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之处了,后来,在经历了极大的转变后,他终于能够适应社会了,他也终于有机会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报复了。
此次跟随李孝逸南下平定徐敬业叛乱,一开始的时候魏元忠也是心中极为火热的,认为这是自己出人头地,名扬天下的时刻,可自从大军开拔后,魏元忠那火热的心,越来越冰冷了。
主帅李孝逸的不作为,甚至拖后腿的行径,让他在惊怒至于,却无可奈何,眼看军中将领怨气沸腾,将士也有些浮躁之后,魏元忠不得不自己出头,想要向李孝逸进言,可惜的是,对于他这个监军,皇亲贵族的李孝逸却根本就看不上眼,别说劝说了,连面都见不到,迫于无奈之下,魏元忠不得不使出了极为危险的一步,逼宫。
连着数日在李孝逸下榻的驿馆门外等候,这已经算是和李孝逸公开撕破脸了,只是,此时的情况却已经容不得魏元忠顾忌许多了,他知道,如果不能够劝说李孝逸快速南下的话,随着将士不满和浮躁之情越加严重的话,就算真的到了扬州,恐怕也不是徐敬业的对手,更甚至万一徐敬业在他们行军的途中,在有什么让人惊讶的举动的话,到时候李孝逸可能会被免责,他作为监军却无法躲避责任。
“嘎吱。。。。。”
就在魏元忠站在驿馆门口,心中浮想联翩的时候,就听到原本紧闭的驿馆大门,嘎吱一声被人打开了。
一开始的时候,魏元忠连眼睛都没有睁开,他还以为和前几日一样,这是驿馆中人进出,可很快,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
“魏监军,我家阿郎有请魏监军进去商谈军务,还请魏监军跟着老奴走吧。”
“嗯”
听到这个声音,魏元忠心中一阵,里面睁开眼睛,就看到李观正满脸笑意,态度谦和的站在自己面前,对于李观这个李孝逸的贴身随从,魏元忠还是认识的。
“李管家,您的意思是说,大总管要召见某,商谈军务。”魏元忠诧异的指着自己问道。
“呵呵呵,不错,正是我家阿郎让老奴请魏监军进去的,说说有重要军务商谈,还请您跟着老奴进去吧!”李观笑着答道。
“啊,。。。。。。好,好,某这就走,这就走。”虽然心中极为诧异,可李孝逸要召见自己却是真的,幸福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就算是魏元忠这种心境之人,也感到有些不真实。
徐州作为一个大城,所有的一切都极为华丽,就算是一个小小的驿馆,也比别处的许多官邸要强上许多,在李观的带领下,穿亭越墙,一盏茶的功夫才到达李孝逸的居所。
一路上,魏元忠的心境已经调整的差不多了,虽然不知道,李孝逸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见自己,同时他心中也有了几个想法,最后还是觉得,肯定是李孝逸也感觉到了这其中的不妙,所以想要找自己商讨一个对策,而已只有这个想法,才是最为符合当前的情况的。
只是,想法归想法,当魏元忠真的看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心中也忍不住感到一阵震惊,就看到据说生病的李孝逸就站在门外,看样子,正是在迎接自己。
要知道,在古代时候,人们是非常遵守礼仪的,何为礼,其实也就是规矩,孔圣人为何极为追捧周文王时候场景,因为他觉得那是礼仪,或者说规矩最为规范的时候。;
虽然后世人们对于礼仪已经不如周朝之时那么苛刻,可一些基本的礼仪还是要遵从的,比如说,上级官员对于下级官员是极为有优势的,下官迎接上官,要按照一定的级别走出多远进行迎接,而上官对于下官,就随便许多了。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还没有几个上官在迎接下官的时候,会是出门迎接的,而李孝逸此时对魏元忠就下了这么一个大礼。一下子,魏元忠心中这些天压制的怒火,仿佛消散了许多。
从这点也能够看出来,李孝逸在人情世故上面确实是一个极为高明的高手。
“某监军理事魏元忠见过大总管,听说大总管病了,属下极为牵挂,不知大总管现在身体如何了。”魏元忠向李孝逸行礼道。
“哈哈哈,些许微恙,倒是劳烦魏监军操心了,经过这些天的调养,某已经觉得好多了,这不是,身体一好,某就听说了魏监军这几日都在驿馆门外等候,某极为惊讶,下人不懂事,让魏监军受苦了,某在这里向魏监军道歉了。”李孝逸非常亲热的拉着魏元忠的胳膊,向他道歉道。
“大总管多虑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今日能够看到大总管身体安康,可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多了。”花花轿子众人抬,虽然极为不屑官场上的这种虚伪寒暄,可魏元忠也知道,这就是社会常态,他如果想要在这个圈子里厮混,就要遵守这些规则。
听到魏元忠嘴里并无多大的怨气,李孝逸在心中满意之时,对于魏元忠也有了几分好奇,同时,对于魏元忠能够帮助他解开眼下的困局多了几分信心。
“这些时日某卧病在床,对于军务就有所疏忽了,不知道魏监军可否与某详细说说军中事务,还有不知道那叛贼徐敬业在江南如何了,是否已经拿下润州,夺取金陵城了,我军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做,某还要向魏监军好好请教一番。”一番寒暄后,李孝逸开门见山道。
虽然知道,这只是李孝逸的一番说辞,毕竟身为大总管,所有的军中事务和关于徐敬业的情报,都会第一时间送到他的手中,可魏元忠还是觉得极为兴奋,毕竟这是李孝逸第一次跟自己商谈军务,由此可见,他也有心改变大军目前的这种状态。
一番简单的叙述下,魏元忠将近期的军情和徐敬业的大致动向,都向李孝逸做了详细的汇报,并没有因为李孝逸知道这些而有所敷衍。
听着魏元忠对于军情和徐敬业动向的讲述,以及在讲述中参杂的那些判断,李孝逸对于魏元忠也越发的好奇了起来,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够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人才。
“不知魏监军对我军下一步的动向有何建议。”心中有了几分判断之后,李孝逸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最想问的问题,也是关心到自己前途的问题。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1
第408章 劝说()
“不知魏监军对我军下一步的动向有何建议。”心中有了几分判断之后,李孝逸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最想问的问题,也是关心到自己前途的问题。
“这。。。。。。。。。”
听到李孝逸的询问,魏元忠却有些犹豫不决。
所谓真佛面前不说假话,那是因为对于知情人而言,任何的谎言和狡辩之词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反作用,可对于李孝逸,魏元忠却不确定他是不是那个真佛,如果自己真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话,他会不会听从自己的话。
“怎么,莫非魏监军还有什么顾虑不成。”
李孝逸不愧是人精,魏元忠脸色一变,他马上就认识到了为题的关键所在。
“啊。。。。。。。。不,不,不,大总管误会了,某只是。。。。。。。。只是在思考该如何开口。”
说到这里,魏元忠狠狠的一咬牙,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一样,叹息道“也罢,既然大总管想要知道,属下就说点自己的见解吧,还望大总管多多指教。”
“还请魏监军畅所欲言,某一定会从善如流的。”
“大总管,属下觉得,我军眼下的当务之急应该迅速南下,趁着徐敬业等叛军刚刚兴起,还为成就大气之时,将他们迅速绞杀,如此方不负太后娘娘和朝廷的托付,也能够让江南百姓早日得到太平。”魏元忠说道。
听到魏元忠的话,李孝逸心中一阵不甘,虽然他也知道,魏元忠所言极为有理,可每每想起自己即将要面对的对手徐敬业,心中就一阵胆寒。
“魏监军,这迅速南下,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呀,徐敬业等叛贼刚刚起事,气势正盛,在加上徐敬业也是有名的悍将,如果我军在行军之时,过于劳累,就算到了扬州,恐怕也会极为虚弱,又如何跟气势正盛的叛军交战,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欲速则不达了吗?”李孝逸询问道。
魏元忠是何人,那是将来大唐著名的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