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近中午,贞观殿中,武则天还在专注的批阅着奏折,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自从掌控大权后,武则天就施行了许多新政,这些新政大多数都是从抑制豪门大族的势力,改变底层百姓生活出发的,先前的时候,因为有徐敬业叛乱,许多地方或者官员对于这些新政都是阳奉阴违,毫不在意,可自从前段时间平定徐敬业叛军后,许多官员才开始认真施行这些新政,可以说,这段时间以来,武则天的工作比前段时间还要多许多。
陪伴在武则天身边的除了几个宫女太监之外,就是上官婉儿了。
上官婉儿的存在不仅是一个好的贴身女婢,也是一个合格的秘书,所有的奏折都要经过上官婉儿的甄选,重要的交由武则天,次要的放在一边或者自己由她进行批注了。
“蹬蹬蹬。。。。。。”
一阵低微的脚步声传来,就看到一个太监在大殿外送来了一个东西,然后被殿中的宫女接过,交到了上官婉儿面前。
一开始,上官婉儿还不在意,可当她看完之后,脸上顿时大变,马上想要起身,可不知怎的,却又突然做了下来。
半晌后,当她看到一个侍女端着茶水点心走进来之后,双目猛的一跳,急忙起身从那个侍女手中接过茶水,缓缓的走到武媚娘的御案前,低声说道“娘娘,已经近午了,您还是歇息一下,喝点茶水吧!”
听到上官婉儿的劝慰,武则天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笑道“哎,这不知不觉间,时间过的是真快呀,还没有批阅多少奏折,就已经半天了!”
“那是您太过于专注了,奴婢可就不行了,做不下来,看一会奏折就觉得眼前一阵迷瞪。”上官婉儿说道。
“哈哈哈,你这个鬼灵精呀,真是会逗哀家开心,哀家可是越来越离不开你了。”听到上官婉儿说的有趣,武则天笑着道。
看着武则天喝了茶水,吃了点心后,瞅着一个机会,上官婉儿装作无意识的说道“娘娘,奴婢刚刚得到一件好笑的事情,您想不想听听。”
“哦,好笑的事情,哀家怎会不想听,整天闷在宫中,难得听到几件有趣的事情,快,说来听听。”
“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奴婢刚刚听到,说来御史刚才在城外被人给打了一顿,听说那脸被打的像猪头一样,好笑极了。”上官婉儿说道。
“哦,来俊臣被打了,还是被打的像猪头一样,谁,谁干的,居然连朝廷命官都敢动手,莫非是那些王公大臣不成,真是该杀,看来还是要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
听到上官婉儿这番话后,武则天却没有觉得好笑,就连先前满脸的淡定也变得冷酷起来,看那情况,恐怕马上就要火山爆发了。
“娘娘您先别生气,您就不想听听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如果是别人的话,看到武则天即将发怒,恐怕是早就跑的远远的了,唯独上官婉儿,才能够如此开口劝道。
“你说。”
“事情是这样的,听说是来御史想要搜查王家的马车,恰好这支车队是迎接段总管的,所以。。。。。。。。。。”
“如此说来,是段简的打得来俊臣了。”原本还以为要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够将武则天的怒火平息下来,没想到的是,在说出是段简动的手后,武则天脸上的怒气却消散了许多,态度也平和了不少,让自认为了解武则天的上官婉儿,心中一阵疑惑。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441章 处罚()
“这小子,原本以为这些年在外面能够学到一些城府,没想到依然如此不懂事,动不动就发疯,将来如何成大事,担重任。”
“娘。。。。。。娘娘,您不处罚那段简吗?”
看着嘴角带笑的武则天,上官婉儿差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坏掉了。
自从武则天启用来俊臣之后,可谓是对来俊臣器重有加,多少大臣弹劾来俊臣,武则天都不在意,将所有弹劾的奏章全部拿出去一把火烧了,这也是来俊臣日渐嚣张的原因所在,而那些弹劾来俊臣的大臣许多却在事后都得到了来俊臣的报复,要说这其中没有武则天的默许,恐怕谁都不信。
这次段简打了来俊臣一耳光,按照上官婉儿的想法,武则天即使不立马杀了段简,也会将他关到大理寺中,遭受一番责难,没想到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了,甚至从武则天的神情看来,她居然还有几分笑意,这怎能不让上官婉儿感到诧异。
“怎么,你很想哀家处罚他吗,要不然将他关在大理寺中,好好的给他一个教训。”
武媚娘转头看着满是诧异神情的上官婉儿,笑着说道。
“啊,是。。。。。。。不是,不是,不用,不用,不处罚挺好的,挺好的。”
因为心思大乱,上官婉儿说起话来也有些颠三倒四,心中也暗暗替段简松了口气。
可惜,她的这口气刚刚松了没多久,就被武则天有一番话给提了起来。
“哀家虽然决定不处罚他了,可他居然敢刚进神都就殴打朝廷御史,不给他一个教训,恐怕日后他会变本加厉的更加放肆,这样,传哀家旨意,段简身为朝廷命官,不知礼仪,殴打言官,着在家禁足一月,以观后效。”
“啊,奴婢马上去办。”听到只是被禁足一月,还是在家中后,上官婉儿才将悬着的心落到了地上,同时心中也暗暗的骂道。
“你个混蛋,就是不知道消停,刚来神都就捅出这么大的篓子,害奴家替你提心吊胆的,就该给你一个教训,让你好好的张张记性。”
。。。。。。。。。。。。。。。。。。。。。。。。。。。。。。。。。。
洛阳永安坊
王家在洛阳的宅院就在这里,和长安城一样,这里距离洛阳宫也不远,紧邻朱雀大道,可谓是整个洛阳城最好的几个坊市了。
伴随着段简的到来,整个王家可谓是极为欢腾,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在王皇后被废之后,王家就一直走下坡路,虽然名声在外,可实力早就衰弱许多了,如此下去,早晚也像王谢两家一样,从乌衣巷沦为寻常人家。
而段简的出现,可谓是挽回了王家的颓势,虽然在官场上,王家依然没有多少支援,可凭借在江南开辟的商路,王家在财力上日渐丰盈起来,有了钱财,先前许多为难的事情也好办了许多,王家诸人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这也是王家人如此欢迎段简的原因所在。
拜见长辈,见过同辈之后,段简就被带到了一处隐秘的书房中,和长安城的王家一样,这种隐秘之处是每个大家族都少不了的地方。
“哎,你呀,你呀,出去这么多年了,也算是主政一方了,为何这脾气还是如此急躁,一点小事就忍不住,将来则能成大器,做大事,你今日打了那来俊臣一巴掌,看起来是痛快了,可你却替你自己招惹了多少祸患,你呀,让某说你什么的好。”
刚刚今日书房,王炳坤一阵劈头盖脸的怒斥道。
“岳父大人教训的是,小婿一时怒气,没想那么多,现在回想起来也有所后悔,可惜木已成舟,现在懊悔也无济于事了。”面对王炳坤的训斥,段简不仅无法反驳,还只能低着头,陪着笑脸的恭维道。
“你,哎。。。。。十三,不凡不懂事,你也不拦着,某让你去接不凡,就是想要你告诉他一些洛阳城的事情,你倒好,不仅没有起到劝阻的作用,反倒刚一下车就让他给自己惹到了这种祸患,你让某说你什么好。”
看到段简认罪态度挺好,在加上段简现在也是朝廷命官,王炳坤虽然生气,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调转矛头,指向了王炳忠。
看着矛头指向自己,王炳忠心中一阵冤屈,在这件事上,他确实是尽责了,在段简动手之前他也劝阻了,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段简的手居然那么快,就那么眨眼间,啪的一下,一巴掌就上去了,虽然当时的他也觉得挺痛快的,可事后这心中就后悔了起来,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在想挽回,也来不及了。
“好了,五郎,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多说无益,再说了,那来俊臣虽然嚣张跋扈,可不凡也是功勋之臣,刚刚平定了徐敬业叛军,太后娘娘就算想要责罚,也要有所顾虑吧!”说话的是王炳孝。
靠着段简在外面的支撑,虽然朝中这段时间颇为混乱,可王炳孝这个刑部左侍郎过的还是挺好的。
“嗯,这件事就先这样吧,以后如何,在就事论事,你记住,既然回来了,就好好的在家中歇息一段时间,也省的在外面惹是生非的,让某这心整天悬着。”对于王炳孝的建议,王炳坤还是挺信服的,只是为了彰显自己长辈的尊严,对着段简又是一阵训斥,让段简一阵冷汗和无奈。
。。。。。。。。。。。。。。。。。。。。。。。。。。。
“上官娘子,来御史在宫外求见太后,说是有要事禀告。”
批阅了一早上奏折,在吃过午饭后,武则天返回寝宫休息去了,整个贞观殿唯独上官婉儿在整理奏折,此时,一个宫女走进来低声禀告道。
“嗯,来俊臣,他来了,什么禀告要事,恐怕是来告状的吧,你去告诉他,娘娘正在休息,任何人不得打扰,让他回去吧!”
“诺”
听到上官婉儿的吩咐,宫女领命而去。
“慢”
只是,宫女刚刚走了几步,就被上官婉儿给叫住了。
“上官娘子还有何吩咐。”
“嗯,这样吧,你让他进来吧!”
“诺。”
宫女出去后,很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就看到在宫女的带领下,捂着腮帮子的来俊臣走了进来。
“下官见过上官娘子,还请上官娘子通禀一声,就说下官有要事求见太后娘娘。”虽然在外面,来俊臣嚣张霸道,仿佛谁都不放在眼中似的,可对于上官婉儿,他却不敢有丝毫的得罪。
不知道是来俊臣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头上的獬豸帽子歪带着,仿佛随着都要掉下来一样,在他捂着脸颊是手放下来后,可以明显看出来,他的脸颊一边高,一边低,可见当时段简抽这一耳光的时候,是如何用力。
如此怪异的样子,让上官婉儿差点笑出声来,幸好,多年的宫廷生活,让她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才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
“来御史此来莫非是控诉被段简暴打一事。”上官婉儿开口问道。
“这。。。。。。。”
听到上官婉儿这句话,来俊臣心中一阵怒火翻腾,他怎能不知道,上官婉儿这句话中带着几分调笑之意,可此时此刻,他即使在恼怒,也只能强忍着。
“上官娘子不仅冰雪聪明,您猜的不错,下关此次前来求见太后娘娘,就是举报那段简和王家,那王家因为废后一事,对太后娘娘一直心怀不满,甚至多有叛逆之举,这次徐敬业叛乱,王家也有参与,而那段简就是王家和徐敬业勾连的主要人物,如此逆贼,应当立即捉拿归案,要不然,将来将会疑惑无穷。”来俊臣说道。
“真是好手段,这栽赃嫁祸之事做起来真是炉火纯青,难怪太后会如此重要于你。。。。。。。。。”
听着来俊臣那明显是栽赃嫁祸的说辞,上官婉儿心中暗暗想道。
“此事奴婢知道了,等到太后娘娘起来后,奴婢会替你转达的,现在你就先回去吧!”
“这。。。。。。。既然太后娘娘在休息,下官不敢打扰,可此时事关重大,当第一时间禀告太后娘娘,不如这样,某就在这里等候太后娘娘,您看可好。”
来俊臣此来所为何事,还不是想要借机给段简和王家安上一个叛逆的罪名,好趁机彻底解决掉段简这个眼中钉,怎会轻易放弃。
“哼”
对于来俊臣如此不识时务,上官婉儿心中一阵恼怒,这说话间,就没有了刚才那种客气了。
“来御史对于太后娘娘真是忠心,娘娘知道了,肯定会夸奖您的,只是,奴家也提前给您说一下,对于段简,娘娘已经做出了责罚。”
“嗯,娘娘已经做出责罚了,实在是天恩浩荡,不知道娘娘准备如何处置那逆贼,不如交由我们御史台处理,肯定会给娘娘一个满意的答案。”
知道武则天已经就此事对段简做出了处罚,来俊臣感到一阵兴奋,想着段简这个眼中钉就要彻底消失了,他甚至有了一丝莫名的颤抖。
看着此时还想着借机公报私仇的来俊臣,上官婉儿更是觉得厌烦,冷哼道“哼,这件事就不牢来御史费心了,娘娘已经下旨,让那段简禁足家中一个月,以观后效,所以,来御史还是快点回去吧!”
“什么,禁足一个月,还是在家中,这。。。。。。。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听到这个消息,来俊臣仿佛一盆冷水浇在了脑袋上,瞬间蒙圈了。
按照以前的例子,别说是打了他一巴掌了,就算是碰他一下,只要他道武则天这里告诉一声,那人绝对没有好下场,可这次,他被段简硬生生的打了一巴掌,脸都肿的跟发面馒头一样,可武则天居然只是将段简禁足了一个月,这种巨大的差别,他怎能不感到震惊。
在震惊之后,他更是感到了一阵恐惧,心中暗暗想着,这是不是武则天心中已经对他觉得不满意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对他来说可就是天大的灾难了,他即使没有多少学问,最起码也知道,他自己的权利来源自那里,没有武则天的宠信和支持,他别说横行无忌了,恐怕是个人都能像踩死蚂蚁一样的将他踩死。
心中有了想法,来俊臣也没有心思在呆在宫中了,失魂落魄的向宫外走去,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人,反倒像是一个没有了灵魂的僵尸一般。
。。。。。。。。。。。。。。。。。。。。。。。。。。。。
“哈哈哈,狄公,恭喜,恭喜,名师出高徒,听说那段不凡是您的学生,这次平定徐敬业叛乱,他可是居功甚伟呀,到时候师徒同殿称臣,也是一段佳话呀!”
天刚蒙蒙亮,洛阳宫外,一群穿着紫色,红色官府的官员就聚集在这里,等候着上朝。
往日的时候,这些官员也就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论一些琐事,一般声音都不会太高,可今天却不一样,所有的官员纷纷聚拢在一起,无不是高声议论,而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昨天城门口发生的,段简打了来俊臣一巴掌的事情。
自古以来,酷吏和佞臣都是正统官吏最为痛恨着,而来俊臣可是这两者的融合,因此,对于这些朝廷大员们来说,无论是忠心于李唐者还是忠心于武则天着,都是异类。
可惜,无论是酷吏还是佞臣,在没有倒台的时候,往往都是霸气侧漏,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角色,谁也不敢得罪的主,这些大臣们也一样。
来俊臣这段时间依靠着诬陷和栽赃在洛阳城中无恶不作,早就引起了他们的痛恨,可出于自保的心里,谁也不敢多说什么,生怕引火上身,可这种对于来俊臣的厌烦和痛恨却与日俱增。
这一切在昨天那件事发生后,达到了顶峰。
段简一个原先也是人见人怕者,居然做到了他们这些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们怎能不觉得痛快。
“狄公,段贤侄此事做的虽然解恨,可却是给自己惹来了大祸,那来俊臣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那可是一个十足的小人,泼皮无赖,恐怕以后段贤侄要谨慎行事了,万一被他给抓住把柄的话,恐怕不妙呀!”
狄仁杰快要走到前面时,一个武将走到他前面焦急的说道。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442章 公主府()
官场,自古就是一个大大的名利场,所有为官着,都是机灵通透之人,攀高踩低,乃是官场中人最常见的手段,至于什么同生共死,除非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否则的话,哪怕是昨天还坐在一起喝酒的好友,只要今天出事,马上就会成为生是仇敌。
能够在危机之时,开口劝谏者,不是亲友,就是真正的生死之交。
薛家和段简就是如此,虽然薛家和段简并没有过多的交集,甚至段简和薛家之人,除了薛嶶之外,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可他们关系就是极为亲近,这点从薛仁贵在段简南下之时将随身的私印送给他就可见到。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薛讷才会如此关系段简,一大早就抓着狄仁杰探听情况。
对于段简和薛家的关系,狄仁杰也是心中有数,所以也没有向对待别人一样敷衍,而是笑着说道“薛将军万勿焦急,某这个徒弟虽然看起来颇为跳脱,可在正事上什么时候吃过亏,此次事情,看起来不小,可说不定会有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也不一定,您就安安心心的等着看好戏吧!”
薛讷别看名字起得敦厚,可能够在薛仁贵之后,依然维持着薛家偌大的家族,长盛不衰,又岂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一开始是因为心中确实担心段简,听到狄仁杰这番颇有暗示的话后,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阿爷在世之时,曾经说过,要小弟将段贤侄当成自家人看待,如果眼睁睁的看着他出事的话,小弟可就真的无颜面见阿爷了。”薛讷心中稍安的说道。
。。。。。。。。。。。。。。。。。。。。。。。。。。。
洛阳仁义坊,位于洛阳东南处,地方宽城,环境优雅,最重要的是距离皇城不远,可谓是正儿八经的天子脚下,当然了,如此好地方,就像是后世的老北京城的地皮一样,光有钱还不行,最重要的是有权,整个大唐权贵,三品以上着,其中有半数都居住在此处。
如此地方,平时都是极为安静的,就连路上的行人在行走间,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某个贵人,可今天,这份情景被打破了,从坊中一个豪宅中,传出一阵阵的哭喊声。
“武尚书救命,救命呀!”
从哭喊声中就可以听出,这里是一个尚书的府邸,这个尚书还是姓武的,而满朝文武,六部里面,姓武者,只有一人,那就是当今太后武则天的亲侄子,武三思了。
随着武则天的地位逐渐稳固,武家子弟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武承嗣就不说了,身为武家子弟中最得武则天欣赏的子侄,不仅承袭了周国公这个爵位,还早早的就成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所谓的宰相,可谓是地位高觉。
武三思虽然不如武承嗣那般得到武则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