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的。”
不得不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血脉遗传的说法在许多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
虽然李灵月在先前只是一个生活在皇宫高墙内的天真小姑娘,可在政治敏感上,却比起常人要强的太多了,在段简将事情的始末讲解后,她很快就判断出了回纥人做出的反应了。
“公主殿下所言不错,回纥人正在在看到突厥使团被斩杀后,已经无法和突厥进行结盟了,无奈之下,才不得不和我大唐进行结盟的,只是,公主殿下应该知道,这种被逼而来的结盟,拥有很大的隐患,因此,在最后的时候,回纥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段简说道。
“要求,什么要求。”
不知道为什么,在段简说出这番话后,李灵月突然感到心中一阵莫名的悸动,仿佛这件事和自己有很大关系一样。
“他们说。。。。。。。。。”
犹豫了半天,段简依然无法说出口,如果换一个人的话,可能会很轻松的将这件事说与李灵月,毕竟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个公主,能够为了自己的国家担当质子,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在段简心中,却是最不甘心的,甚至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耻辱,用女人换取的利益,就算最后真的取得胜利了,那也是极为不光彩的胜利。
“他们说什么。。。。。。。莫非要求本公主和回纥大汗进行和亲不成。”虽然心中早就有了准备,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的时候,李灵月心中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平静,特别是这个消息还是段简带给她的,虽然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可那通红的眼眶,却代表了她心中真正的想法。
“啊。。。。。。不不不,不是的,如果是用殿下进行和亲的话,微臣就算是死,也不会答应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质子,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相信,大唐会真心实意的和他们联合,而不是利用他们抵挡突厥人的兵锋,所以。。。。。。。”
说道这里,段简再也说不下去了,无论他在先前做了多少准备,也无论他前世在商场上做了多少回没有脸面的事情,可到了这一刻,他还是觉得难以启齿,他无法说服一个原本应该被自己保护的女子,却走上前台,担当别人的人质。
“哈哈哈哈,。。。。。。。。。。。。。。”
突然的,一阵笑声传到段简的耳中,笑声是那么的轻柔,那么的干脆,就仿佛清晨迎着清风微微响动的风铃一般,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可这个时候,段简却得的这阵笑声是那么的刺耳,那么的让人难受,那一声声的,就仿佛是一根根钢针扎在自己心头一般,让人痛苦不堪。
“殿下,如果殿下不愿意的话,微臣保证,绝对没有人敢为难殿下。”段简重重的跪在李灵月前面,激动的说道。
可惜,对于段简的请求,李灵月却半天没有回声,只是,那笑声却突然停住了,屋中突然变得寂静了。
“不,本宫身为太宗的子孙,享受天下人的供奉,别说是做质子,就算是向文成姑姑那样,千里迢迢嫁给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人,也是应该的,这也是我们身为皇家女子应尽的义务,不管你的事情,段长史还请起来吧!”
半晌后,一个清幽却带着沙哑的声音在段简身后响起。
“殿下高义,只是如果殿下真的不愿意的话,此事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现在突厥人大兵压境,马上就要和铁勒诸部碰撞了,回纥作为铁勒诸部中实力最大的,他肯定要出兵的,所以,就算没质子,他们依然还是要和我大唐进行结盟的。”段简说道。
“本宫多谢段长史的好意了,只是本宫也说过了,无论如何,这是作为皇家女子应尽的义务,如果能够用本宫换取我大唐和回纥的真心联合,那就算值得的了。”李灵月极为干脆的答道。
“可是。。。。。。。。。”
段简还想在劝说一番,可刚刚开口,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的嘴上突然多了一支手,一支皮肤白皙,细腻,微微颤抖却带着湿意的小手。
这番突然的变故,不仅让段简停下了话语,甚至连他的灵魂都呆住了。
他不知道为何李灵月会做出这种大胆的近乎于放肆的举动,可他却不敢,或者说是不能反抗。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469章 借兵()
春天的到来,让天气变得适宜起来,可同样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所谓‘春雨贵如油’,对于指望土地收获一切的农人们来说,春雨就是堪比黄金一般的东西,可对于行走远方的旅人来说,雨天却是最为难行之时。
西安城外,席寿成和段简两人并马而立,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久久不语。
两人都没有穿戴任何的雨具,就那么站在小雨中,任凭雨水将他们的身子给逐渐浸湿,却依然无动于衷。
“回去吧,公主殿下做了他应该去做的事情,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希望我们不会辜负公主殿下的信任,打好这一仗,为大唐,为都护府,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太平的北疆。”
直到马车看不见踪迹之后,席寿成才淡淡的说道。
“都护大人先回去吧,属下想在呆一会。”段简脸色茫然的说道。
“哎,痴儿呀!”
看着茫然的段简,席寿成叹息了一声,随即驱马而去,留下段简依然屹立在雨中,仿佛石雕一般。
此时的段简心中依然是一片忙乱的,昨天那一幕,直到现在,依然萦绕在他的心中,让他难以忘怀。
“本宫相信你会击败突厥人的,本宫就在回纥等着你,等着你带着千军万马来迎接本宫的那一刻,如果你失约了,本宫就会自我了断,追随你于地下,是生是死,就看我们的缘分了。”
“你将生死交托于我,我如果连这点责任都不敢承担的话,又岂敢自称大丈夫,你放心,很快,很快我就会将你平安的带回来,从今往后,再也不会让你经受一点委屈。”
雨中的段简轻轻的说出了,重如泰山一般的誓言。
。。。。。。。。。。。。。。。。。。。。。。。。
公元685年七月,这个时候对于关内之人来说,正是一年中最为闷热之时,可对于草原来说,草原上正是草长马壮之时,此时也是草原民族的战斗力最为强大的时候,同时,也代表着此时是草原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时候。
从四月份,突厥大汗阿史那骨哚禄发布那个归顺令之后,草原上可谓是一片动乱,愿意臣服于突厥者,诸多部落的族长或者长老,纷纷携带部族中尊贵的宝物或者大批的牛羊马匹等物,赶到突厥大营中,向阿史那骨哚禄进献厚利,以此证明他们愿意归降的意思。
虽然愿意归顺突厥的部落只是其中一部分,可即使这样,也帮助突厥征召了五万多仆从军,这些军队虽然不如突厥大军那般精锐,同时也非常松散,可他们却都是各个部落里面的精锐,对于骑马杀人,那是最为拿手的。
而不愿意归降突厥的部落,也趁着这段时间,纷纷率领部落四处迁徙,要么北上投靠回纥,或者迁徙到更为寒冷和贫瘠的极北之地,要么南下归附道大唐的势力范围中,安北都护府的势力虽然逐渐退出了北疆,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大唐没有在读削弱之前,除了突厥人会偶尔南下进犯之外,别的部落并不敢肆意攻打大唐,而现在的突厥正是和铁勒诸部进行交战的关键时候,他们更加不可能分兵南下了。
到了此刻,大会战之前的所有准备可谓是全部准备妥当了,因此,在七月下旬的时候,随着阿史那骨哚禄的一道命令,一直徘徊在铁勒部落势力范围之外的突厥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铁勒诸部平推过去。
面对二十多万突厥精锐大军,沿途的所有铁勒部落,纷纷转身北退,以此躲避突厥大军的兵锋,其实,这种事情早就开始做了,铁勒诸部早就将部落中的一些老弱妇孺北牵到了回纥部落附近,剩下来的都是一些负责探听情报的探子,面对强大突厥大军,他们可不会白白留下了送死。
烛龙州,余吾州,玄阙州,幽陵府,坚昆府,
短短十余日时间,三州两府全部沦陷,让人在感叹突厥强大至于,对于铁勒诸部能不能打赢这场战斗也多了几分疑惑。
幸好,就在这个时候,在皋兰州突厥人吃了一个大亏,阿史纳吉,也就是阿史那骨哚禄的亲弟弟,率领的左路军,三万多人,在早就有所准备的浑部落精心准备中,吃了一个大亏,虽然侥幸逃了回来,可三万大军却损失了两万多人,实可谓是离全军覆没也差不多了。
如此大败,让阿史那骨哚禄激怒之下,差点就地斩杀阿史纳吉,幸好被众多将士和阿史德元珍给拦住了,可即使如此,原本兵锋正盛的突厥大军,也不得不停下疯狂进军的脚步,开始了缓缓稳步进发,而这,也给铁勒诸部留下了一份缓冲的余地。
。。。。。。。。。。。。。。。。。。。。。。。。。。。
“驾驾驾。。。。。。。”
在齐腰深的青草中,一对快马正在飞快的奔驰着,这支马队上面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段简一行人,从他们身上那风尘仆仆的样子就能够看出来,他们此行肯定已经非常遥远了,就连身下的马匹也非常劳累了,即使如此,他们却依然紧咬牙关,没有丝毫放松的继续前行。
眼看日头当空,天气已经格外闷热的时候,他们才终于在一处小河边停了下来。
“呼。。。。。。。。。”
一屁股从马上下来后,就坐在了地上,此时的段简,感觉自己仿佛已经不像是一个人了一样,浑身上下都已经散架了,特别是两条大腿,早就已经失去了知觉,那是骑马时间过长,马鞍将大腿上的肉给摸烂了之后,结成了血钾,然后又将血钾给磨烂,日复一日时间长久之后,也就渐渐失去知觉了。
“长史大人,喝点水吧,我们恐怕需要休息一会才能够赶路了,人虽然能够坚持,可马实在是不行了,如果在这么飞奔下去,恐怕道不了地方,这马匹就要彻底废了,在草原上,没有马,我们可就离死不远了。”
一个唐军将领,将手中的水囊递给段简说道。
这个将领叫做李炳,看起来年纪不大,却已经当了十多年兵了,可谓是老资格了,这次出来,石大胆以为你要整顿安北都护府的兵马,所以无法前来,只能派遣手下最为稳重和知道路径的李炳带着段简前来了。
“多谢李将军了,既然无法前行,那就休息一会吧,只是不知道我们还需要走多久才能够到达松漠都督府,此次军情紧急,如果不能及时将契丹人的兵马抽调过来的话,恐怕这次要彻底完蛋了。”
在这个时候,段简没有留在安北都护府操练兵马,策划进军路线,依照先前和回纥人的约定,前后夹击突厥大军,为的就是前来寻找契丹人,好从契丹人这里调遣足够的兵马,对突厥大军造成最大的打击。
无论大唐在后期有多么的无能和窝囊,可不得不佩服的是,在大唐的前期,确实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就连曾经无法征服的北方,一直是汉人心目中的时代仇敌的草原上面,也被大唐给彻底征服了。
突厥人,铁勒人,室韦人,契丹人,这些或大或小的部落,在大唐初期,都在大唐的刀锋之下,瑟瑟发抖,无法反抗。
那个时候,可谓是所有汉人最为黄金的时代。
只是,打铁方位自身硬,汉人最为强大的敌人,永远不是外人,而是自己人,内部无休无止的争权夺利,让先前占据的有利地位,逐渐伦桑,安北都护府的没落,已经后突厥的崛起和强盛,就是最好的证据。
虽然后突厥的崛起超乎了大唐朝廷的预算,可在草原上汉人并不是无法反抗,破船还有三千丁,更不要说曾经占据整个草原的大唐了,就算到现在,面对强大的突厥大军,大唐依然有底气和他进行一次正面交锋,而这次的底气就来源于契丹诸部。
这也是在段简提出相应联合回纥部落共同对付突厥大军后,席寿成向他做出的担保。
对于契丹部落,世人最为熟悉的要算是大唐末年,以及五代十国和北宋年间,那占据了辽阔北方草原,甚至大的强大的北宋都不得不俯首帖耳的契丹。
可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唐初年,契丹人作为草原上一个部落,就已经进入到了争霸草原的舞台上了,只是,当时的契丹因为自身并不强大,以及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领袖,从而一直在草原上沦落为二流部落,直到十多年后,契丹第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李进忠的出现,才终于将契丹给统合了起来。
可惜,李进忠虽然有能力,却缺乏政治眼光,或者说他的眼光过于超前了,他在统合了契丹诸部后,并没有将目光放在发展部落,或者争霸草原上面,而是选择了对抗大唐,或者说是大周。
虽然随着武则天登基,大周内部也是一片混乱,忠心于李唐的那些大臣以及遗老遗少,无不想尽办法的给武则天找麻烦,从而拖延了许多边疆问题的处理,可继承了强盛时期大唐一切的大周,精明强将还是不少的,李进忠在大周面前,几次三番碰的头破血流,最后自己也将性命给搭上了,还连累好不容易崛起的契丹,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混乱的局面,要不是数百年后,耶律阿保机的出现,让契丹登上了历史舞台,恐怕契丹部落也要向曾经那些在草原上消亡的部落一样,消失于无形中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契丹和大唐的关系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这可能也和草原上突厥以及回纥这两个霸主依然存在的原因有关系,弱势群体虽然渺小,可他们确实最懂得生存之道的存在,而依靠强者,永远是弱者生存的不二法门。
“回禀长史大人,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再走三天就要到达契丹人的势力范围了。”李炳恭敬的答道。
“三天,这么说,三天之后,我们就可以见到契丹的大统领调兵了,这样也好,早一天回去,就会多出许多机会。”段简明显轻松的答道。
“嗯。。。。。。。这个,长史大人,恐怕事情并没有您想想的那么简单。”看到段简的样子,李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哦,怎么,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不成,你给我说说,省的到时候碰到紧急情况,某却什么都不懂。”看着李炳的样子,段简刚刚松懈下来的心神,又一次的提了起来。
“长史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在李炳的解释下,段简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和段简所想的不一样,这个时候的契丹虽然是最为一个部落出现的,可和松散的铁勒诸部一样,契丹只是一个部落的代名词而已,真正的契丹部落其实是又许多大大小小的小部落组合而成的,当然了,和松散的铁勒诸部不一样,契丹人还是懂的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的,他们其中最为强大的几个部落,联合组建了一个大贺氏联名,统称为八部契丹,由契丹八哥最为强大的部落作为长老,统一商量所有的事情。
虽然他们也选举其中一个为契丹人的共主,可共主并没有多少权利,真正的权利还是在这八位部落长老们的手中,任何一件事,没有八个长老们的一致同意,就是绝对不会通过的。
所以,段简此次前来,如果想要说服契丹部落出兵攻打突厥人的话,不仅要说服契丹那个共主,最重要的是要说服剩余的几个长老,只有这些长老全部同意了,段简的要求才能够达成。
“什么,八个长老,这。。。。。。。。。。”
如果说先前的段简只是失望的话,此次可就是彻底绝望了。
所谓是人都有私心,不要说八个人,就算是两个人,他们的想法也会不同,这次却要让八个人一致同意,就算少一个人都不行,难度之大,不亚于指挥一场大仗,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大仗厮杀的,万一碰到一个死脑筋的货色,段简此次契丹之行,可就彻底白费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470章 战()
旧唐书契丹传载:“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师东北5300里。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南至营州,北至室韦。冷陉山在其国,西与奚西山相畸”。
源于鲜卑族的契丹人,和他的同宗兄弟室韦一样,传承久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并没有被残酷的草原生活所磨灭,反倒日渐发展壮大,渐渐从一片寒冷,偏僻的东北之地,在草原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史书中的记载就可以看到,在大唐时期,草原上虽然是突厥人和铁勒人主宰争霸之时,可占据了东北之地的契丹,也是一个不小的势力。
“这位使者大人,还请稍等片刻,我们这就通报族长,使者大人到了的消息。”
站在一处偌大的类似于城池一样的城镇外面,眼前的一切让段简有些难以置信。
无论是后世的研究还是今生的认识,在段简的心目中,草原上的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骑着马,驱赶着大群的牛羊群到各个水草丰满的地方进行放牧,这才是草原民族应该具备的生活。
可谁能够想到,就在突厥和铁勒这些草原上的霸主还在过着这种每天游走不定的生活的时候,和他们紧邻的契丹部落,居然已经建造城池了,虽然这个城池和中原之地专业的城池比起来,相差甚大,也就和一些村镇的小城郭差不多,可对于游走不定的草原民族来说,这已经是突破性的进展了,同时,对于段简的认识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长史大人没有想到吧。”看着段简惊诧的神情,李炳问道。
“不错,某确实没有想到,这契丹部落居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取消了游走草原放牧的生活习惯,变成定居下来,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段简点点头道。
“哈哈哈,长史大人不必疑惑,其实,在整个契丹部落中,除了八大部落的主要部落会向这样一样,修建固定居所和城池之外,其他的一些部落百姓,还是和一般的草原人一样,居无定所的到处放牧为生。
至于他们会再次建立城池,说起来也是被逼无奈所致,长史大人应该知道,这契丹之地,看起来庞大无比,其实可以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