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绿帽公-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还不算什么,更加让在场之人感到震惊的是,随着歌声的响起,大俗书铺的大门处,又飞快的涌出了几个身披铠甲,仿佛战场的厮杀勇士一样的人来,而后,就看到这些人,猛的从腰间掏出一柄柄寒光闪闪的宝剑,伴随着神秘女子的歌声,缓缓的舞动了起来。

    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又如老牛拉车,时而又仿佛是万马千军一般,让在场的众人,纷纷忘了各自的目的,耳中,眼前,全部是这让人惊奇,惊讶的歌舞。

    两柱香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如果这种事放在别的地方,可能会是传奇或者天方夜谭一样,可今天,在这大俗书铺外面,确确实实就这么发生了,原本群情激奋的数千人,就这么仿佛被使了定身术一样,神情恍惚的欣赏着眼前的歌舞表演,知道最后一道音符结束之后,才有人缓缓的反应过来。

    “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刚才那个唱歌的是冯大家,是醉红阁的冯大家,我当初侥幸听过冯大家的歌声,与这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今天的歌声比以前显得更加悠扬而已。”很快,在场之人,就有人认出了唱歌之人的身份,而随着冯双双的身份泄露,更多的人也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不得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乃是非常至理的名言,就好像冯双双一样,虽然处于醉红阁这种污秽之地,可她的名声却是传遍整个长安城的,不知道有多少大家闺秀,良家夫人,想要找她学习乐理,却苦求无门,既然无法学习,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观看她的表演了,可惜,冯双双除了必要的演出之外,很少主动外出演出,这就造成了,许多长安城的百姓,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如此神秘的人,今天好不容易见到了,还亲耳听到了这神乎其技的歌声,他们怎么不会感到兴奋,甚至许多人在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冯双双之后,已经忘了自己前来这里的原因,大声的呼喊着,让冯双双再来一首的口号,而这个口号的喊声也越来越响亮。

    看着那仿佛热情粉丝一样的人群,站在门口的王炳忠,终于松了一口气了,说实话,刚才那种场景下,他还真的害怕那些人因为不满意而强硬的冲进来,那样的话,首当其冲的他,可就要遭罪了,被人给践踏而死的话,他可就过于悲催了。

    既然场面已经暂时稳定了,王炳忠也就顺势邀请前一百位客人进入到了大俗书铺里面,同时,王炳忠也向大家许诺,在大家等待的时候,会不停的有节目表演,觉对不会让大家干等着的,原本就因为冯双双的出现而变得热切的人群,听到还继续有节目看,心中的怒气也就彻底消失了,毕竟,许多人来这大俗书铺也就是看一个热闹,现在不用进去,就有节目看,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至于那些真正想要卖书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理智之人,也能够理解大俗书铺的做法,一时间,原本快要发生的民变,就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让武承嗣这些等着看笑话的人,眼睛就快跌倒地上了,而对于薛元超,狄仁杰这些刚才还替段简担心的人,也是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

    “哈哈哈,哈哈哈,好,太好了,段兄,你这一手实在是太高了,看来你这是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说话的叫做裴商,当朝黄门侍郎,也就是宰相之一的裴炎幼子。

    “裴兄见笑了,某这也是逼不得已呀,现在这种情况,某如果不小心的话,恐怕一不小心就会让某些小人抓住把柄,到时候,可就什么都完了。”段简也笑着回道。

    “好了,闲话就不要多说了,我们还是下去看看,段兄这大俗书铺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某可是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了,今天一定要好好见识一番。”段简的话刚刚说完,一个纨绔就忍不住焦急的说道。

    这次为了保证大俗书铺的神秘,除了必要之人,段简没有透露给任何一人,包括这些好奇心很重的纨绔们。

    就在段简等人说话的功夫,第一波进入大俗书铺的一百人,此时已经彻底被惊呆了,他们一进书铺大门就看到,整个大俗书铺的一楼,彻底变成了书籍的海洋,一本本书籍,就那么平铺在各自的书架上,这里是段简按照后世书店的模型建造的,一排排书架,将整个大厅,上千平米的地方,全部占据了,而每一排书架上面都平放着两三本书,这是因为这个时代书籍过于稀少的原因,不可能向后世的书店一样,竖排放着。

    同时,每一本都仿佛是一个人书写的一样,那么的端正,那么的清晰,丝毫没有模糊的字迹或者有漏洞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有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里最起码有上千套的书籍,要知道,这里的书籍可是论套来算的,而不是论卷,一般来说,古人都是以卷来统计书籍的,可有的时候,一些书籍,可是由好几卷,甚至是十多卷,几十卷来组成的,真的论起来,许多人号称有万卷藏书,其实也就是数百套书籍而已,而那也是在后世居多,在大唐,特别是此时,印刷术没有流行的时期,一下子能够拿出千余套藏书的,除了像是王家这种累世传承数百年,甚至是千余年的世家大族之外,还真的没有别的人家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22章 震惊() 
“这,这是汉版的《吕氏春秋》,怎么可能,不是说着这个版本的《吕氏春秋》早就已经在战火中流散了吗,这里怎么会有的,还是如此的全面,一字不漏。”

    “这算什么,丁兄,你快看,这里的的五经不仅都是古籍版本,甚至还有半本《乐经》,要知道,早就有传说,这《乐经》早在秦末时期,就亡于战火了,这里居然有本卷残卷,实在是难得,实在是太难得了,不行,我要将它给买下,作为传家之物,这大俗书铺确实是太厉害了。”

    。。。。。。。。。。。。。。。。。。。

    一时间,整个书铺中,到处都是这种惊叹,以及不敢相信的言语,甚至有一些爱书如命之人,看到许多认为是早就消亡的书籍的时候,纷纷激动的痛哭了起来,可这种情况,却无人嘲笑于他,一个个都双眼泛红的看着自己中意的书籍。

    对于一楼的情况,二楼的李正,刘冕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平常时候的话,这种场景下,这些以找乐子为生的纨绔子弟们,肯定会心急的跳下去,瞧乐子去了,最起码,也会相互调笑一番,可这个时候,他们却没有了往日的纨绔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少有的正经神情。

    “段兄,这。。。。。。这。。。。这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你莫非是天上的神仙不成,要不然怎么能够做出如此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说话的是刘冕,可能是因为太过于激动的原因,他的话说了一半,却再也说不下去了。

    而别的纨绔们却没有嘲笑他,而是纷纷点头赞同了他的观点,虽然刘冕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些人却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让这些见多识广,可谓是大唐未来接班人的群体,露出这种罕见的吃惊场景,原因就是二楼那与一楼一样的书架,和书架上面那琳琅满目的书籍,虽然陈设与一楼一样,可这里却小了许多,但是,这里书籍的珍稀程度却又有了更大的提高。

    只是,让这些纨绔们吃惊的并不在这些书籍的珍稀程度上,这些书籍的珍贵,也只是针对一些平民百姓或者毫无传承的家族而言,对他们来说,如果想要欣赏的话,可以随时得到,真正让他们感到吃惊的原因,在于那一本本精致的仿佛巧夺天工一样的书籍。

    在大唐,因为造纸技术的限制,以及印刷术的不健全,许多书籍,特别是一些珍稀的古籍,都是写在竹简上面的,如果后人想要将这些书籍抄录下来,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抄录,一般时候,除了朝廷会做这种事情之外,普通人家谁会下那么大的力气去做这些事情。

    可现在,李正等人就看到,这些原本应该是写在沉重的竹简上面的东西,居然被抄录到了纸上,还被人给装订成册,最重要的是,从段简口中可以得知,只要是这里的书籍,他们都可以在短时间里面拿出来成千上万本,如果是一本两本的话,李正等还不好太过于惊讶,可是这却是数百上千本的书籍呀,在他们看来,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除了天上的神仙,根本就不作他人之想。

    “段兄,你的意思是说,凡是这里的书籍,只要有需要,你可以在短时间里面,随时拿出来无数侧。”李正在吃惊之后,猛的一脸严肃的看着段简问道,而旁边的纨绔们听到李正的问话,也纷纷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紧紧地盯着段简,等待他的回答。

    “呵呵呵,殿下所说不错,确实的这样的,同时不仅是这里的书籍,只要是书籍,想要大批量刊印成册的话,我们都可以在短时间里面做到,所以,以后如果有人想要著书立传,名留青史的话,可以来某这大俗书铺,我们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段简笑着说道。

    可惜,段简的笑声,不仅没有让这些纨绔们开怀,反倒他们脸上的神情更加凝重了。

    早就说了,这些纨绔,平时虽然吊儿郎当的不务正业,可他们并不是草包,恰恰相反,作为各自家族的继承人,又有几个是好想与的,在一些小事上面,他们可能不在意,但在一些大事上面,他们却是相当敏感的。

    大俗书铺的情况,如果放在一般人看来,也就是那样,不就是能够在短时间里面印刷大量的书籍吗,这又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甚至于对于寒门子弟来时,这还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能够得到许多平时想看却得不到的书籍,那可是大功一件。

    但是,在这些出身于豪门世家,或者勋贵之家的纨绔们看来,这却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如果以后人人都能够轻易得到这些珍贵的书籍,会有什么变化,也就预示着,人人都能够读到书,人人都能够成为读书人,那样会有什么后果,当年孔子游学天下,有教无类,最终打断了贵族阶级垄断朝堂的统治,让无数寒门子弟一跃而起,成为各个诸侯国不可或缺的人才,甚至于,战国乱世,群雄纷争,也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有很大的关系。

    而现在,段简以及王家打造的这大俗书铺,所做的事情,即使不如孔子那样强大,可如果操作的好的话,也会名留青史,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偶像。

    当然,真正能够看透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十多个纨绔中,也就寥寥数人而已,但,这天下间最不缺少的就是聪明人,今天之后,这个大俗书铺,段简已经王家,肯定会成为整个大唐风口浪尖上的对象。

    寂静了半天,李正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抬头看着段简说道“段兄,此事的后果你可想好了。”

    虽然李正的话说的有些让人迷惑,可段简还是明白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淡淡的笑了笑说道“时代在改变,万物也都在改变,我们不可能永远抱着过去的规则要求现在的人去做以后的事情,那是不符合天道的,这些事情,就算我不做,总有一天还是会有人来做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23章 火了之后() 
段简的话,让李正等人半天无语,他们虽然也认为段简说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可道理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起作用的,恰恰相反,许多时候,野蛮与暴力却是占据着主动的一方。

    “段郎君的想法确实值得我等佩服,可某还是劝你三思而后行,有时候,并不是好心就能够做出好事,段兄这书铺如果真的开起来的话,对于大多数寒门士子来说,确实是一处好地方,可你想过没有,那些世家大族会如何看你,恐怕从今往后,你将会成为他们真正的心腹大患,对你必定是杀之而后快,这些,你可都想好了。”说话的人有些让段简感到意外,居然是平时看起来非常粗鲁的程若冰,他就是卢国公程咬金的孙子,满脸硬邦邦的胡须,不到二十岁的年纪,长的跟三四十岁的壮汉一样。

    “多谢程兄的好意了,只是,在下既然做了,就有了心理准备,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在历史的道路上,任何阻拦者,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压成碎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连当年与司马家共掌天下的王谢两家,现在也大不如前,更不要说那些只知道保守残缺的腐朽之人了,他们在我的眼中也只是一群土鸡瓦狗而已,我又有何惧之有。”听到程若冰的话之后,段简冷笑着说道。

    嘴里默诵着这首《乌衣巷》,在看着段简那坚定同时也充满自信的神情,一时间,所有纨绔的心中同时有了一丝悸动。

    。。。。。。。。。。。。。。。。。。。。。

    大俗书铺火了,彻底火了,火大发了,自从大俗书铺开门营业之后,连续十多日,每天都是爆满,不仅是店铺里面,就算是店铺外面的街道上也纷纷沾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群,为何,因为这里有免费的表演可看,而此时已经临近年关了,大多数人都比较悠闲,段简这里的表演邀请的都是平康坊最顶级的大家,甚至于公认的神女冯双双也会时不时的出现,露出一首绝技。

    这种情形下,大俗书铺不火的话,可就没有一点天理了。这只是针对百姓之间,对于那些士子们来说,这大俗书铺就是一座金山,这里面上千种各式各样的书籍,在他们看来,那就是知识的海洋,平时那些他们想看却看不到,被那些豪门世家珍藏在书阁中的各种珍稀经典,在这里都能够找到,不仅质量好,价格也非常优惠,只需要花上少少的一些钱财,就能够将那些梦寐以求的经典,收入自己的囊中。

    虽然有些人奇怪,为什么这大俗书铺里面的书就像是毫无限量一样,无论有多少人前来购买,都拥有充足的货源,可在多番思考之后,发现找不到答应,许多人也就不再考虑了,只剩下一些极端之人,还在耐心的追查着,可惜,他们却注定不会有什么成果的。

    大俗书铺的红火在百姓看来是颇为羡慕,可对于朝廷或者说大唐一些上层人物看来,却是取死之道。

    “庸俗,实在是庸俗,堂堂圣人经典,无价之宝,居然被那无耻之徒当成货物进行大肆贩卖,用铜臭来玷污我圣人之学,我。。。。。我。。。。我誓不与那狗贼妥协,今日我就要上奏陛下,让陛下对那个狗贼降罪。”大明宫紫宸殿旁边的偏殿传来一阵阵怒斥声。

    按理来说,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这个时候,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就算有什么要紧事,只要不是十万火急的军情或者灾情,一边都会拖延到年后再说,可罕见的,今天还没有开始早朝,在这偏房里面,就有人破口怒斥起来,虽然这个官员怒斥的对象有些模糊,可这里的人都是人精,这典型的指桑骂槐又岂能听不出来。

    “崔侍郎,有话还请直说,你这么指桑骂槐的可不是君子所为。”刚才的官员,那怒斥的声音刚刚落定,另外一个声音就接了起来,从声音听来,说话的这两人还都是挺熟悉的,仔细一看,确实如此,先头说话的正是在王家药铺一案上被段简给当堂打脸到昏迷的主审官之一,刑部右侍郎崔梦忠,而后来反击的声音就更加熟悉了,跟崔梦忠同样作为刑部侍郎的王家老二,王炳孝。

    “哼哼哼,好,王侍郎既然想听,那么某就有话直说了,不知道那大俗书铺可是你王家的姑爷段简与你王家所开。”面对王炳孝的反驳,崔梦忠彻底爆发的喊道。

    听到崔梦忠的话,王炳孝脸上一片平静的说道“不错,那大俗书铺乃是我王家与段简所开,怎么,莫非崔侍郎有什么意见不成,可是眼馋那大俗书铺生意太好,眼红了不成。”别看王炳孝平时在王家的时候,很少开口说话,可这争论起来,这也是骂人不带脏字的主。

    “哼,眼红,岂敢,岂敢,说起来,某这眼睛到真的是红的,可惜却是被气红的,想想也真是替你们王家悲哀,一个堂堂大家族,就算不如从前了,可也还没有沦落到靠做下三滥的事情为生吧,那大俗书铺是做何用的,说起来是宣扬圣人之学,可实际上呢,却是打着圣人的旗号,行那铜臭之事,将圣人先贤的经典,当成街头货物一样,论斤按两的进行贩卖,这种生意,就算是再好,我崔家也是不屑为之的。”崔梦忠冷哼道。

    崔梦忠这番话,王炳孝听了到没有什么感觉,可周围的一些官员却纷纷点头附和道,甚至有些人开口替他叫好起来,当然了,这些人主要都是像崔梦忠一样,是那些世家大阀出身的官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那就是无论你自己心中是如何想的,只要你做到了这个位置,就要做相应的反应,如果你不愿意或者与别人相反的话,你就是另类,下场就是被众人所孤立,从而黯然落幕。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24章 影响() 
紫宸殿偏殿里面,崔梦忠与王炳孝的这番争论,虽然看起来热闹非常,一些官员也纷纷在一边附和着,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一个角落里几个大员的清净。

    如果说官场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站在顶尖的肯定是代表着皇权的皇帝,而皇帝下面,就是几位协助皇帝掌控天下的宰相们了,在君权还不像后世一样独裁的明清时代,这些宰相们的权柄也是相当强大的。

    “看来,王家这次是铁了心要将这书铺给办下去了。”一个一身紫服,腰际悬挂着紫金鱼袋老者,轻轻的说道。

    “不错,只是可惜了,如果是别的事情的话,我们还能够帮他一把,可这关于书铺的事情,却无能为力,只能冷眼旁观了,按理来说,王家与那段简小儿做出这书铺一事,是有利于我大唐与江山社稷的,可我等却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这种行为,却是挖我等家族的墙角,假以时日,寒门士子大肆崛起之日,恐怕这天下就没有我等大族的前路了,一边是家,一边是国,自古忠孝两难,某也不知该如何选择为好。”另一个老者说道。

    “哼,什么忠孝两难,我等家族,披荆斩棘,历经了多少艰难,才传承到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