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仁轨的话一说,瞬间得到了诸多官员的认同,特别是那些领过兵的将领,更是深有体会。
“不错,刘老将军此言有理,军国大事,维祀与戎,前方十多万将士正在拼死与入寇的鞑子血杀,我们帮不上忙就不说了,又怎能在这个时候拖他们后退呢,所以,这种退兵的话就不要说了,诸位爱卿还是说说,如何能够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吧。”关键时刻,武则天一锤定音的说道,其实这也难怪,当初裴行俭领兵出征的事情就是她决定的,现在战争打到一半就灰溜溜的回来,那会让满天下的人怎么看她,天下百姓可不管他们是不是因为缺粮食而撤兵的,他们只会认为,这女人就是不如男人,打个仗还能够打一半就回来,这种事情,武则天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让它发生的。
可惜,在排除了撤兵返回这个最有用的办法之外,即使百官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能够在短时间里面,让长安城得到大量粮食的办法,看到这种情况,无奈之下的李治和武则天,只能宣布散朝,改日再议。
虽然宣布了散朝,可所有官员却没有一个高兴的,纷纷满脸无奈,摇头叹息着向外面走去,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件事情,恐怕以后这天天的朝会都会如此了。
今天的朝会,因为讨论的事情非常紧急,所以所有在长安城的有品级的官员全部都来了,身为长安县县丞,从七品官职的段简当然也跑不了了,只是,在见识了今日朝堂上面发生的一切之后,刚刚下朝,他就非常快速的跑出了皇宫,做着马车向着城南而去,他要去找一个人,一个能够帮助他解决眼下长安城缺粮危机的人。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65章 咨询()
长安城南,延康坊,江宅。
能够让段简一下朝就匆忙赶来,寻找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跟他同时的中进士的江飞鹤,段简之所以来找江飞鹤,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目的的,要知道江家是做什么的,那可是豪商世家呀,从前隋到现在,数代人都是做粮食生意的,要说能够解决目前长安城面临的粮食危机的人选的话,除了江家,段简再也没有第二人可想。
“来来来,难得名满长安的当代‘诗圣’段简段郎君,莅临寒舍,某实在是荣幸之至,今日我们一定要好好痛饮一场,不醉不归。”自从上次曲江池旁段简一口气坐了八首诗之后,这‘诗圣’的名头也不知怎么就传开了,让段简听到之后也有些错愕,同时替真正的‘诗圣’杜甫担心起来,不知道没有了这个称号,他会留下什么名声给后世之人。
对于一段时间没见,仿佛又胖了一圈的江飞鹤的热情,段简却没有回应,而是叹息道“哎,今日恐怕无法与江郎君畅饮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今日某来此寻找江郎君,可是有要事相求的。”
江飞鹤虽然人胖,可这心思却还是非常灵巧的,段简此话一说,他就明白了段简的意思,其实在得到段简前来求见他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段简的来意了,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他并没有说破而已。
“嘿嘿嘿,怎么,难道段郎君家中断粮了不成,如果这样的话,倒无所谓,我江家做的就是粮食生意,多了没有,可只要段郎君只管开口,无论多少,某都能够给你拿出来。”江飞鹤明知故问的说道。
“江郎君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某就不相信凭借你们江家的能力,这朝廷马上就要断粮的事情,你会不知道,今日某既然来找你,就是希望能够听听你的意见,你们江家数代人,百十年间都在这长安城经营粮食生意,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眼下这个难题吗?”江飞鹤绕弯子,段简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将话题给点明了。
听到段简这番话,江飞鹤脸上露出了几丝尴尬的笑容,然后轻咳了几声才说道“段郎君,我们也算是之交好友了,有些话我也就不瞒你了,这关中之地自古以来乃是天府之国,说他是天下最肥沃的地方之一,恐怕人人都会赞同,可是,从秦汉开始,这里就是天下的中心,历朝历代,在这里建都立业的王朝多不胜数。
就这样,一代一代的百姓在这里轮番耕作,你想想,再肥沃的土地,数百上千年的耕作下来,也会变得贫瘠起来的,在加上现在长安城的人口太多,关中所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三成,而剩下的七CD要靠别处输送,现在黄河一堵,别说我们江家只是一个做粮食生意的商人,就算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江飞鹤这番话彻底将段简心中的一团烈火给熄灭了,他原本以为,凭借江家百十年粮食的渠道,多多少少能够提供一些帮助的,最起码也能够给一些建议,没想到,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既然黄河堵塞,水路过不来,那么陆路呢,还有,就算洛阳的粮食过不来,那么巴蜀呢,四川可是天府之国,他们的粮食总能够运出来吧!”段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说道。
可惜,让他失望的是,江飞鹤还是摇着头道“段郎君,并不是我要打击你,而是这些办法根本就不可行,先不说从洛阳通过陆路往长安运粮食这耗时耗力,就说这种办法根本就不可行,就说一点,想要进入关中,必须要经过崤函古道,那里道路狭窄,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物通过。
至于巴蜀之地,那地方确实是天府之国,粮食也足够,可想要将粮食从蜀中运送出来,可要比洛阳运送粮食更加困难,还有就是时间问题,从巴蜀到长安,一路之上就算是最快也要一个多月,到时候十成粮食最多也就运来三四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关大局。”
乘兴而来,败兴而去,段简在江家并没有呆多长时间,就因为江飞鹤的这番打击,有些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江家。
站在门口,看着段简的马车快速的离开,江飞鹤脸上带着的笑容彻底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副凝重的神情,就这么呆呆的看了半天,直到马车连声音都听不到了,他才有些颓废的返回了家中。
“阿爷,孩儿已经将段郎君送走了。”江飞鹤返回家中之后,就直接来到一间书房中,而书房的中间,正坐着一个和他身形一样的男子,正是江飞鹤的老爹,江不忌。
江不忌今年刚刚四十岁,虽然不是什么惊采绝艳之人,可也是一个守成之人,当家做主这些年,凡是以稳定为主,很少有什么大举动,当然了,这也跟他的年纪有关,在古代来说,过了三十都已经算是高寿了,而江家人因为身形的关系,能够活过五十岁的又是少之又少,所以,这些年来,江不忌已经慢慢的退居幕后,将生意慢慢的交给了江飞鹤这个独生子来处理。
江不忌听到江飞鹤的话,一边吃着糕点,一边点头道“好,好,送走了就好,我们继续刚才商谈的事情,现在朝廷缺粮,正是我们很赚一笔的时候,从明天开始,我们每天只买一个时辰的粮食,并且每天只卖十石,卖完马上打烊,等到一个月之后,长安城彻底断粮之后,我们囤积下来的米粮,可就是一座座的金山呀!”
在江不忌志得意满诉说的时候,江飞鹤几次想要张嘴说些什么,最终却没有说出来,等到江不忌说完之后,他终于忍不住的说道“阿爷,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虽然囤积居奇,乃是做生意的根本,可这个时候发财,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孩儿感觉有些趁火打劫的样子,再说了,一个月之后,朝廷如果真的没有粮食的话,会不会拿我们开刀,真的那样的话,我们就算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66章 疑惑之处()
江不忌听到江飞鹤的一番话,嘴角有些的不屑的咧了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皮球,裂开了一条缝一样,样子古怪至极。
“嘿嘿嘿,没想到大郎这段时间能力有所提高,这性情也变得软弱了呀,什么叫做不合时宜,什么叫做趁火打劫,做生意原本就是低买高卖,以小博大从而谋取利益,现在长安城马上就要断粮,这原本就是我们挣钱的好机会,真要是按照你的意思,我们江家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江不忌冷笑一番之后,接着说道。
“至于你说的朝廷会不会在最后关头拿我们开刀,这点就更加不用担心了,现在长安城缺粮,可真正缺粮的是谁,是朝廷和那些家无余粮的百姓,那些豪门大户家中根本就不缺粮食,甚至于在这一个月时间内,他们也会想尽办法运来粮食,在一个月之后,高价贩卖,法不责众,到时候有了这些豪门大户跟我们一起高价卖粮,朝廷又怎敢轻举妄动,所以大郎尽管放心,只要按照阿爷的吩咐做事,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江不忌一番话说完,江飞鹤脸上的神情并没有丝毫变化,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
段简在江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有些失落的坐在马车上,向位于长兴坊的家中返回,这是段简上次在和王家那些族老们闹翻之后,新近买入的一间宅子,和永兴坊王家宅院当然不能相比,可也是一座占地一亩大小的宅子,最重要的是,这座宅子中有一座小巧的花园,看起来颇有后世苏杭园林的韵味,这也是让段简感到最满意的地方。
刚刚从马车上下来,段简就看到早就等候在门口的段木快步跑到他的身边,低声说道“郎君,狄侍郎来访,现在正在客厅等候,郎君赶快过去吧!”
听到段木的话,段简有些吃惊,对于狄仁杰这个老师,段简还是非常尊敬的,特别是狄仁杰返京之后,段简也会时不时的上门进行探望一番,顺带请教狄仁杰一些做官出事的经验,师徒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只是,向今天这样,狄仁杰专门找上门来的情况,还是第一次,所以段简知道,肯定是发生大事了。
疾步进入家门,来到客厅,段简就看到狄仁杰正坐在客厅中静静的跪坐着。
“学生不知恩师莅临,让恩师在此久等,实在是罪过,罪过。”段简走入客厅,一边向狄仁杰行礼,一边嘴里急切的谢罪道。
“嘿嘿嘿,不凡快快安坐吧,你我师徒就不要讲究这些俗礼了,再说了,来你这里原本就是为师一时兴起,又怎能怪到你的身上呢?”看到快步赶来的段简,狄仁杰笑着说道,说起来,对于段简这个学生,狄仁杰还是非常满意的,不仅才学了得,出事高明,时不时的还会有些惊人的想法,那些想法让狄仁杰这个老于世故的官吏,也分外佩服,随着段简的名声鹊起,众人更是佩服他慧眼识珠,能够提前发现段简这么一块璞玉。
“不知恩师此次前来,可是有何要紧的事情。”段简刚刚坐下,就急切的问道。
“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刚才在朝会结束后,为师看你急匆匆而去,以为你有何要事,所以就顺便过来看看,可有需要为师出手帮忙的地方。”狄仁杰说道。
“啊,没想到学生一时鲁莽,连累恩师费心了,其实并不是学生有何急事,而是学生刚才在朝堂之上,听到一个月之后,长安城就要断粮了,而百官却毫无主意,就想找一个人询问一番,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没想到最后居然是空欢喜一场。”听到狄仁杰居然是因为自己一时急切行为而担心,段简心中感动不已。
“原来如此,不凡这番为国为民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可惜却有些急切了,此事并不像你想象中那般简单,此中情况错综复杂,一不小心恐怕就会惹上大祸。”狄仁杰先是对段简的行为表示赞许,可后来的两句话,却让段简有些惊疑起来。
“恩师,莫非长安城缺粮一事,是有人故意为之不成。”段简问道。
“那倒不是,如此大事,谁敢故意为之,此事确实只是天灾加上巧合所造成的,只是后来的发展,却是人为推动的缘故了。”狄仁杰说道。
“何为人为因素。”段简有些急切的问道。
看到段简急切的样子,狄仁杰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反问道“不凡,你想过没有,这长安城据说有百万人口,可真正需要购买粮食来过活的人,究竟有多少,还有,为何黄河水路刚刚断绝,这缺粮的风声马上就人尽皆知,难道长安城真的缺粮食不成。”
一语点醒梦中人,狄仁杰这番问话,马上让段简清醒了一些,暗暗想到‘对呀,现在可不是后世,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只能靠购买粮食和蔬菜过活,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期,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农民和市民的分别,除了极少数没地的人之外,大多是百姓家中都是有各自的田地的。
在加上这个时候的人们都有存粮的习惯,每年收获的庄稼,除了交税之外,可不会随便变卖,只会在足够家中老小吃喝之外,剩下的粮食才会贩卖,这也是这个时代,粮食商人能够获利的原因所在,因为粮食稀缺。
既然是这样,那么长安城中的百万人口,恐怕将近八成人家都会有足够的粮食能够度过眼前这一关,毕竟黄河水道的拥堵不是永久的,等一段时间之后,自会恢复正常,所以,在一个月之后,长安城真正缺粮的人不会太多,加起来也就是二三十万而已。’
想明白了这点,段简刚刚轻松下来,可当他想到狄仁杰所说的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心中陡然又提了起来。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这是本书的第一章VIP章节,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以后多多支持木头。
第167章 缘由()
段简不傻,恰恰相反,他很聪明,只是一开始有些局限而导致他没有想过这些事情而已,现在经过狄仁杰的一番提醒之后,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恩师的意思是说,这件事是有人故意放出消息,造成混乱,然后从中获取利益。”段简说道。
“不错,正是如此。”对于段简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想明白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狄仁杰是非常欣慰跟赞赏的。
“可是,可是……谁会如此做,难道是那些粮商所为不成。”段简问道。
听到段简提到粮商,狄仁杰脸上忍不住露出嘲弄的表情道“那些粮商,凭他们也配,如果真是他们的话,朝廷早就下手了,可惜,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人,并不是这些沾满铜臭的粮商,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豪门大族,除了这些豪门大族之外,不凡觉得还有那些人能够做出这等大手笔的事情,连朝廷和百官都会受到影响。”
“不,不,不…。。不对呀,恩师,如果是那些粮商放出这番消息的话,还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能够从这里面得到巨大的利益,可这些豪门大族又为何这样做,他们手中又没有粮食,为何要费尽心机做出这番事情。”段简更加疑惑的问道。
听到段简的疑问,狄仁杰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不凡,你还是太年轻了,许多官场上的事情并不清楚,你真的以为那些豪门大族手中会没有粮食吗,错了,大错特错,他们不仅有粮食,那些粮食可谓是堆积如山,跟这些豪门大族比起来,你所熟悉的粮商江家,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已。”
狄仁杰这番话,彻底改变了段简的认识和三观。
“为何会如此。”段简半天才反应过来的问道。
在狄仁杰的一番解释下,段简终于明白了过来这其中的缘由了。
中国古代从拥有国家开始,就有了赋税这个制度,因为这是保证王朝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唐朝当然也不例外,只是,跟后世不一样的是,唐朝时候所收的赋税,并不是同一用钱来结算的,而是钱财,布匹,粮食三者并行。每到收税的时候,各个州县都会将这些赋税收齐之后,扣除必要的开支之外,全部运送到长安城。
其中钱财和布匹都好说,毕竟他们能够长久的保存,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无故折损,可粮食却不一样,先不说粮食的保存条件相当苛刻,就说在这运送途中,各种天灾人祸的事情,往往就会导致这些应该运送到长安城的粮食出现霉变或者缺少。
如此一来,每到收税的时节,都是各地州县分外难过的时候,靠近长安城近的州县还好,那些偏远之地的州县,就跟过鬼门关一样,分外难受,为此,唐初的时候,许多地方官员因为赋税之事,而受到牵连,无奈之下,这些地方官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每年在收到赋税之后,将那些粮食变卖成银钱或者布匹,然后在将这些银钱和布匹送到长安城,缴纳赋税,虽然这样一来,会因为粮食多了,而造成粮价大跌,可跟千里迢迢运送粮食到长安城比起来,要好的多,在加上如此做法还能够让地方官吏免于朝廷的责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一来,这种模式就变成了固定模式,但是这样一来,又牵扯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城身为帝都,缺乏粮食了怎么办,要知道,银钱和布匹再好,可不能当饭吃,没有粮食,人们可是会饿肚子的。
幸好,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快,就有官员想到了,既然朝廷有了银钱和布匹,我们为何不能购买粮食,并且,用朝廷的名义出面,到那些粮食丰富的地方采购,还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不是,这就是朝廷为何会每年从江南之地运送大批粮草到长安的原因所在。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言可谓是至理名言,一点不错,世界上的事情,小到邻里纠纷,大到国家战争,无不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不均匀而导致的。
别看粮食这种东西,看起来不起眼,耗时耗力的贩卖也挣不了多少钱,可当这个数量积累到了一定级别的时候,就会数量产生到质量的变化,一斤粮食可能连一文钱都赚不到,可是一万斤呢,十万斤呢,一百万斤呢。
朝廷每年从江南运到长安城的粮食,又何止百万斤,这样一算,那可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呀!面对这块肥肉,那些豪门大族又怎么会放过。
所以,在经过了一番利益交换之后,原本应该是归于朝廷运送的粮食,就渐渐的落入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虽然朝廷每年为此需要多付出一笔钱,可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