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绿帽公-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77章 换粮() 
世上有些人可能真的淡泊名利,只希望闲云野鹤一般的逍遥于天地间,可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古往今来,大多数的人的梦想还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而对于周兴这种为了自己升官而不惜滥杀无辜的人来说,只要能够让他升官,那就是比他亲生父母还要亲近的人。

    所以,段简这番话说的轻描淡写,仿佛在跟朋友之间随意的拉家常一样,听到周兴的耳中,却仿佛惊天的霹雳一样,原本心中还有的几分抱怨和愤恨,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某…。。啊…。不,奴…奴愿意听从郎君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周兴跪在地上,浑身不住颤抖的说道,当然了,这一次不是累的,而是过于激动导致的。

    看到周兴那激动的神情,段简心中暗暗点了点头,说实话,这次他之所以冒着偌大风险,接下这次长安城断粮危机之事,除了想要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力之外,关键一点就是想要借机对付那些豪门大族之人。

    对付这些豪门大族之人,段简当然不能亲自出手,或者说不能直接站在前台,这个时候,他就需要一个代理人,想来想去,段简将目光放到了周兴这个人身上了。

    先不说周兴在历史上那凶残的名声,仅仅是段简跟他接触这段时间,就发现,这个人还是颇为有些能力的,原本在乔忠的管理下,那些长安县的衙役一个个的刁钻圆滑,有好处的时候,拼命向前,没有好处的时候,又是各种推诿。

    但自从周兴担任捕头之后,短短数月间,整个长安县衙役的风气就彻底转变了,不说跟战场上面的百战雄师一样,‘闻鼓而进,闻金而退’,可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让段简对他的看法一下子有了巨大的转变。

    “呵呵呵,周兴呀,你的能力某是知道的,可有些话,某也要提前给你说,这次天后娘娘交代之事,颇为凶险,一不小心恐怕这脑袋就要搬家了,所以,在作出决定之前,你可一定要想好了。”段简笑着说道。

    可惜,段简的话,不仅没有让周兴打退堂鼓,反倒更加激起了他的几分兴趣,对于周兴这种是官位如性命的人,只要能够获得足够丰盛的报酬,别说凶险了,哪怕是九死一生,他也不会落后半分,再说了,在周兴看来,越是凶险的事情,越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就好像段简一样,如果不是被百十位大臣一起弹劾,又怎能轻松的就连升几级,年纪轻轻的就做到了七品官的位置上,还得到了天后娘娘的器重。

    看着周兴那越来越发亮的眼睛,恐怕段简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周兴的榜样了。

    “奴本就是一届破落军户,虽然勉强在长安县县衙中混碗饭吃,却也是屡遭排挤,要不是郎君出手,别说捕头了,恐怕乔忠那些人早就将奴跟赶出长安县了,可以说,郎君就是奴的再生父母,这一辈子,只要郎君能够用得上奴,奴誓死追随。”周兴激动的说道。

    …………………。。

    “哐哐哐……。”

    一大早起来,许多人还在家中忙着洗漱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就被这连绵不断的铜锣声给覆盖了,听到这从没有发生过的情况,所有长安百姓都知道,这肯定是发生大事了,情急之下纷纷涌出了家门,到了街上,想要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诸位郎君,娘子听着,朝廷有旨,最近黄河粮道断绝,长安城粮食紧缺,为了社稷安康,天下稳定,凡是家中有多余粮食者,朝廷愿意高价收购,一石粮食可以换取一石精盐,更可得到朝廷赐予的‘良善之家’牌匾一座,诸位乡邻踊跃参与。”看着街面上百姓越来越多,各个坊市的坊长跟在敲着铜锣的坊兵身后,大声的喊道。

    一石粮食换一石精盐,如果是平时的时候,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别说发生了,就连做梦,这些百姓也不敢想过,要知道,一石粮食即使在价钱最高的时候,也不过两三百文钱,可一石精盐值多少钱,朝廷的法度是一斤精盐二十文,一石精盐,差不多也要两千多文钱。

    就这还是大唐朝廷的法度,实际上,因为精盐产量不足,在加上运输困难,许多地方的百姓,往往吃到的精盐,价钱加上一倍也是相当平常的事情,甚至于许多地方的盐价,能够涨到七八十文一斤,仅仅是想想,就能够知道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

    往日碰到这种事情,谁还不打破头的想要往里钻,可是,经过一天大肆宣传之后,段简等人不仅没有收到一粒粮食,反倒当天的粮价又上涨了十多文钱,即使是这样,各个粮铺也纷纷在开张不到一个时辰之后,就挂上了售罄的牌子。

    当天夜里,坐在户部专门腾出来的一间庭院中,周兴有些焦急的说道“郎君,这可怎么办,天后娘娘让我们在一个月之内,一定要凑够让整个长安城百十万百姓和边关数十万将士使用的粮草,可今天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不仅没有一个人来换粮食,反倒粮价又提高了许多,照这样下去,不说凑够粮食了,恐怕不用等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长安城就彻底混乱了,到时候,不用天后娘娘砍我们的头,我们也要自杀谢罪了。”

    听到周兴的抱怨,段简却像是没事人一样,稳稳的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手中的一本传奇,时不时的还夸赞几句。

    “怎么,这就有些承受不住了,那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段简笑着说道。

    “郎君,按照奴的想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那些豪门世家中,向他们讨要粮食,谁敢不从,直接抓起来关进大牢,奴就不相信他们不害怕。”周兴颇有些酷吏性子的说道。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78章 时机到了() 
“哼哼哼,你以为就你是聪明人,如果能够直接动手的话,这种差事又岂能轮到我们,恐怕朝廷和天后娘娘早就动手了,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就不要多想了,只管按照某的计划行事,到时候,保证不会让你的脑袋搬家,甚至因此而得到一个有品级的官身也是有可能的。”对于周兴的建议,段简满脸不屑的冷哼道。

    “郎君的吩咐,奴记住了,以后一定老实做事,绝不敢在妄言。”虽然不知道段简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周兴看到段简那一脸镇定自若的神情,还是低头轻罪道。

    对于段简如此出人意料的做法,不仅周兴一个人感到疑惑,整个长安城所有明白事情真相的人,都感到相当疑惑。

    那些囤积了大批粮食的豪门大族对此是乐见其成的,毕竟粮价越高,对他们越有利,他们甚至恨不得段简的宣传力度在加大一些,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彻底陷入恐慌中,这样他们的粮食才能够卖的更金贵。

    可对于那些真正忠心于朝廷的官吏来说,段简此举不亚于助纣为虐,原本只是少数人知道的消息,就因为段简这一番举动,而导致整个长安城变得人心惶惶,别说是原本就缺粮的百姓,就算是不缺粮的人,在这种恐慌之下,也加入了购买粮食的大军中,这也是造成粮价飞涨的原因之一。

    情急之下,这些人连夜写了弹劾的奏折,希望朝廷能够严查此事,将段简这个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只是,让人奇怪的是,所有弹劾的奏疏,呈上朝廷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段简依然每天在敲锣打鼓的,满长安城的收粮食,粮价也每天一个样的往上升着。

    就在这种情况下,热热闹闹的度过了十天,十天中,相比于坐在衙门中,安静看书的段简比起来,长安城可谓是热闹非凡,大街小巷议论纷纷,所有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粮食,粮价等到和粮食有关的话,也难怪会如此,无论是任何时候,粮食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多少王朝,不都是因为百姓吃不饱饭才被推翻的吗,而现在长安城的粮价已经从原本的两百文一石,长到了八百文一石,这还仅仅只是开始,还是因为朝廷开办的粮铺里面,每日都在供应粮食,如果等到一个月之后,连朝廷也没有粮食的话,恐怕这个价格就会迅速的长上两倍,三倍,甚至于是五倍十倍,也是很有可能的。

    “郎君,现在怎么办,市面上已经彻底混乱了,虽然有金吾卫的压制,没有出现大的骚乱,可一些小的摩擦已经越来越多了,以至于这些天长安县的衙役们抓捕了许多闹事的百姓,但随着粮食的价格越来越高,抓人已经无法压制了,在这么下去,真的闹出动乱的话,可就不好收拾了。”刚刚从外面进来的周兴,一身狼狈不堪,满身大汗的说道。

    听到周兴的话,段简轻轻放下手中的书,两眼上下不断打量着周兴,一只手放在案几上不断的敲击着,半天后,就在周兴被他给看的有些发毛的时候,段简才轻轻的说道“看来时候差不多了,该我们出击的时候到了。”

    东市,珍宝阁

    这里是王家在长安城专卖精品首饰的地方,而段简在离开了衙门之后,就带着周兴等人到了这里。

    一路之上,看到原本热闹非常的东市,现在居然有了几分萧条的样子,段简也忍不住叹息了几分,说道“都说黄金古董最尊贵,可真正到了危机的时候,还是那普普通通的粮食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郎君说的不错,现在谁还顾得上来这东市看这些珍惜奢靡之物,全部都挤到西市那些粮铺外面去了,您如果现在去西市的话,恐怕连门都进不去呢?”周兴点头迎合道。

    段简和周兴等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珍宝阁,虽然整个长安城此时都是萧条时分,却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穷困,真正穷困的是那些平时劳作做多,回报最少的底层人士,而对于那些剥削压榨别人而获取财富的豪门大族来说,再大的灾难,也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珍宝阁的生意虽然比起平时要萧条一些,却还是有一些夫人,娘子们在这里挑选首饰呢?

    段简的到来,很快就被下人们通报给了坐镇在这里的王炳忠。

    “哈哈哈,贤侄今日怎么有空到这珍宝阁来了,来来来,快快请坐,十三叔让人给你准备茶水点心。”看到段简出现,王炳忠分外热情,不仅因为他和段简之间的关系最好,还因为他利用段简的一些手段,让王家的许多生意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在王家的地位也提高了许多。

    “十三叔,点心茶水就不用了,这次小侄前来,乃是想要找你帮一个忙的。”段简笑着说道。

    “找我帮忙,什么事……啊,十三叔明白了,你是想要十三叔帮你筹措一些粮食吧!”王炳忠并不傻,一听到段简需要他帮忙,马上就明白过来段简的想法了,段简被天后武则天任命为筹措粮食的大使,这是长安城人尽皆知的事情,在加上这些天长安城那巨大的举动,段简又一次的成为了长安城议论的中心,甚至于这个名头还盖过了他那‘诗圣’的名头。

    “不是的十三叔,这次小侄前来其实是………。”听到王炳忠的话,段简刚刚要否认,可还没等他说完话,王炳忠就打断了他的话,接着说道。

    “好了,自家人面前,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能够被朝廷委以重任,也是我们王家的荣耀,按情按理,我们都应该帮你的,即使你今天不上门,十三叔这两天也会找你去的,好了,别的话就不用说了,我们王家并不是主要做粮食生意的,存粮并不多,可整个长安城还是有二三十万石粮食的,这些粮食你先拿去用,应应急也好,剩下的粮食,我们也会尽量帮你筹措的,你放心,咱们王家绝对不会看着你受苦而不管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79章 洛阳困境() 
王炳忠一番话,说的段简心中无比感动,此时段简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事,都喜欢任人唯亲,不仅是这些人知根知底的好实用,还因为他跟这些亲戚的利害关系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十三叔,这次小侄真的不是来找你讨要粮食的,说实话,小侄既然敢接下这个差事,就有把握找到粮食,如果真的沦落到依靠乞讨来获得粮食的话,小侄也就离人头落地不远了。”感动归感动,段简还是实话实说道。

    看着段简的脸上除了感动之情之外,毫无欣喜的表情,王炳忠也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说道“贤侄,你真的不是为粮食而来的,那你来做什么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什么需要十三叔帮忙的尽管开口。”

    “十三叔,其实是这样的,小侄想要让你帮我着急一下那些在长安城囤积有大量粮食的世家,小侄想和他们谈谈。”段简笑着说道。

    “什么,你想和那些人谈谈,这……”听到段简想和那些囤积粮食的世家谈谈,王炳忠顿时大吃一惊,接着说道。

    “贤侄,不说十三叔没告诉你,你想从那些人手中拿到粮食,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粮食换食盐的利润虽然巨大,可跟他们想要的好处还是差太多,他们不仅想要利润,还想要趁机要挟朝廷跟天后娘娘,下令罢黜天下各个州县修建的书铺,那些人一个个的都是豺狼猛虎,你在他们面前根本就讨不到好处的。”

    “哈哈哈,十三叔尽管放心,这次小侄找那些世家之人谈谈,并不是想要从他们的手中得到粮食,而是想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减少损失的机会,省的事后他们满盘皆输的时候,抱怨说小侄过于心狠,对了,十三叔,如果有可能的话,您还是趁早将家中的那些粮食全部换成精盐吧,要不然,再等一段时间,粮食一落三丈的时候,别说巨大的利润了,赔本恐怕都没有人要。”段简笑着说道。

    段简的话,让王炳忠有些呆滞,半天之后,他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

    东都洛阳,从东周迁都开始,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到了隋唐之时,洛阳更是成了整个天下仅次于长安城的大都城,作为大运河的中心点,洛阳更是成了全国物流运输的命脉之地。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处于洛阳城的诸多百姓,也都是依靠着洛阳城那往来无数的漕船,商船生活的,往日时分,从天不亮开始,洛阳城码头上就人潮涌动,装卸货物的民夫就开始忙碌了,甚至于,有时候忙碌到大半夜也不得消停。

    可这种热闹的场景,自从十多天以前,却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停泊在码头上面,纹丝不动的船舶,以及没有了活计,整天唉声叹气的民夫。

    作为一个物流运输的转运点,靠的就是各地的商人在这里互通有无,从而各取所需,可自从通往长安城的黄河河道断绝之后,大多数商人就无法在顺利运转了,没有生意,也就没有货物,没有货物,这些民夫又从哪里来的活计。

    “周头,今天有活干嘛,不要银钱,只需要给几斤粮食就行,已经三天了,家中最后一点粮食也吃完了,在这么下去,大人倒是好说,可孩子们受不了呀!”站在码头旁边,看着那一艘艘硕大的船舶,却没有一点人烟的样子,一个皮肤被晒得黝黑,浑身精壮的汉子,对旁边一个中年人说道。

    中年人周头看着那个黝黑的壮汉,默默的摇了摇头说道“柱子呀,不是老叔为难你,这情况你也看到了,通往长安城的河道不通,许多商人的货物就卖不出去,他们也就只能将货物放在船上,不卸船,就不需要民夫,别说你了,这几天已经好几个兄弟来找我了,可我又能怎么办呢,等着吧,等到黄河河道通了,就有活计了。”

    听到周头的话,壮汉柱子也只得他说的是实情,可想想家中那饿的整天哇哇叫的儿子,心中也难以忍受,只能叹息道“哎,某也只得这个道理,可这黄河河道什么时候能够通船,也只有老天知道了,难道非要等到我们这些穷杆子们都被饿死了才通船吗,这老天爷爷真是太不长眼了。”

    “谁说不是呢,可这就是世道,我们这些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又能有什么办法,慢慢熬着吧!”周头也无奈的说道。

    通往长安城的黄河水道一堵塞,不仅影响道周头柱子这些底层人们的生活,也牵扯了许多生意人的生死。

    万耿忠乃是江南道杭州人,家中在前隋的时候乃是北方的流民,后来大唐立国之后,也就在当地落下了根基,与别人不同的是,万耿忠的老爹,还是有几分精明的,依仗着运河的便利,运送一些土产到北方,先是小打小闹,后来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就自己买了几艘船只,这家业也就越来越大了。

    到了万耿忠这一辈,万家在杭州城中,也算是小有名声,原本按照这个发展模式,万家在经过数代的发展,就算不能成为天下闻名的豪门大族,也能够算得上一个世家了。

    可现在,住在整个洛阳城中最豪华客栈中的万耿忠却焦急万分,短短十多日的时间,刚刚四十多岁的万耿忠头发就急的白了一多半。

    “怎么样,打听好了没有,那黄河河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通行。”站在屋中,万耿忠焦急的向刚刚赶回来的伙计询问道。

    “回禀…。。回禀郎君,听刺史衙门里面的差役说,这次黄河河水暴涨,最起码也需要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平息下来,想要通船的话,更是要等到五六月份了。”伙计老实答道。

    听到伙计的答复,万耿忠就感到眼前一黑,一屁股狠狠的坐在了地上,即使摔得浑身痛疼,他也没有丝毫的感觉,脑子里面万念俱灰。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180章 沸腾() 
作为一个行商,万家主要是依靠倒腾各种稀缺物品,通过及时的运输手段,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手段能够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赚取最大的利润,可如果碰到了意外情况发生的话,满盘皆输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就好像这次,万耿忠利用家中那些船只运来的货物就是一些薄绢,长安城作为大唐帝都,拥有百十万人口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豪门家族,所以,每逢到了换季之时,这些豪门家族都会大肆采购一些绸缎布料,给家中之人做一些换季的衣服。

    原本万耿忠按照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