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月卿见她这般欣喜,也不由弯起嘴角。
萧倾凰不愿去楚国,楼月卿自然回不成了。
听楼月卿说暂不回楚,薛痕很是惊诧:“王妃若是不回去,王爷那里可如何交代?”
楼月卿想了想,道:“我写封信你带回去给他,他会明白的!”
也只能这样了。
若是萧倾凰不愿去楚国,那她自然是不能永远陪在萧倾凰身边了,可是也不能就这样把萧倾凰送走,她无法放心,也舍不得,最起码也得等萧倾凰安顿下来了,她确认萧倾凰安全了才能放心的回楚京。
薛痕沉声道:“可是王妃,您这次从璃国回来,这一路上如此阵仗,全天下都知道您此番南下归楚,必然有很多意图不轨的人盯着,末将若是不能接您回去,怕是不管您去哪里,都不安全,王爷也不会放心,还请王妃三思!”
确实,他带着两千王骑护卫前来迎接护送楼月卿,也不是秘密,若是他空手而归,那楼月卿便会被很多人盯着,届时一旦离开姑苏城,哪怕行踪再隐秘,怕是都不安全!
想对她下手的人可不少,从酆都到姑苏城的一路上都没机会下手的人怕是等不住了,若是他接不回楼月卿,把楼月卿留在姑苏城,楼月卿留在姑苏城还好,在姑苏城的地界,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下手,宁煊定会不惜代价的保护她,可是一旦踏出姑苏城的地界,那些人必然等不及。
楼月卿不以为意,淡淡的道:“既然不安全,那就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已经把我接回去了不就可以了?”
薛痕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楼月卿。
楼月卿也不解释,淡淡的道:“此事我自有打算,明日你照计划启程便可,无需多问,等回到楚京见着了你家主子,告诉他,我不会在外面待太久的,让他不必担心我!”
薛痕立即道:“王妃放心,属下会原话转达王爷!”
楼月卿点了点头,道:“下去休息吧,明日还得赶路呢!”
薛痕领命:“属下告退!”
薛痕退出去后,楼月卿吩咐了一旁的莫离,去请宁煊过来一趟。
莫离福身出去,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就把宁煊带回来了。
宁煊其实都打算睡了,一头长发都是披散着的了,只是换了身衣裳就过来了。
两人谈了一会儿,宁煊就离开了。
自然不是回去睡觉,而是去办楼月卿请他帮忙的事情了。
楼月卿折身回房,站在门口看着屋内的一切摆设,脑海中涌现出三年前来姑苏城时,容郅追来闯进来看她,被她窝藏在这间房里的事儿。
一晃眼,三年过去了呢。
这次她延迟回去,那家伙估计又要生气了,只是……
只能等安顿好萧倾凰了,回去再哄他了。
不过,也不能等薛痕回到楚京才让他知晓此事,不然那家伙天天盼着,好不容易盼到护送的队伍回到楚京,却白欢喜一场,那就哄不好了。
所以,她得提前送几道飞鸽传书回去,给她一道,还有母亲他们……
第二日一早,由宁煊安排的女暗卫易容成楼月卿和莫离的样子,仿照楼月卿如姑苏城的人数和模样,连着围着面纱的萧倾凰都有人假扮,众目睽睽之下出了城主府,坐上了马车,由薛痕一早召进城的一百王骑护卫浩浩荡荡的护送着离开了姑苏城。
就在所有人都把注意集中在从南城门离开的马车身上之时,姑苏城的东城门,一辆看着普普通通的马车悄然离开,驾车的,是两个姑娘。
楼月卿要带萧倾凰去东宥,因为萧倾凰昨夜心血来潮说,想去看看海,而东宥的东境,便是海边。
------题外话------
只是姐妹两去浪一圈旅游一下,咳咳咳,无忧很快就回楚了
129:东宥政局()
离开姑苏城之后没多久,随行的卉娆奉命去办事,所以驾车的人只剩下莫离一个人。
楼月卿带着萧倾凰前往东宥海边,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有好玩的好看的地方都会停下,所以从姑苏城离开到东宥东境原本哪怕是白日赶路也四五天就能到的距离,她硬生生的走了半个月。
而萧倾凰,从小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其实从未有过几回出来看过外面,只出过酆都两次,第一次是出使楚国,还有一次是追着元绍衍前往璃魏边境,可是那两次都没有心思好好看看外面,这一次,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外出,看到各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新奇的事物,她一扫之前的低落情绪,渐渐恢复了一些生气,人也开朗了不少。
半个月后,抵达溧阳,楼月卿就带她去了海边,当看到眼前一片茫茫大海时,萧倾凰眼睛都亮了。
楼月卿见她看着大海的眼神都充满了震撼和新奇,不由好奇问:“你很喜欢海?”
萧倾凰面含浅笑,微微颔首:“嗯,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书上说海特别大,湛蓝湛蓝的,一眼看不到边,我一直好奇,只是从没有看到过,如今来这里一看,果然和书上说的一样,不过看起来,比书上写的更震撼!”
这无边无际与天相合的视觉,是笔者再如何奋笔挥毫都描绘不出来的。
她很喜欢。
楼月卿不觉莞尔,轻声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这么觉得!”
“嗯?”萧倾凰转头看着楼月卿,好奇问:“姐姐第一次来是什么时候?”
楼月卿歪着头想了想,道:“九岁的时候吧!”
那时候,她跟着宁煊到处跑,宁煊来见南宫渊,她跟着来了,当时下个月还是驻守东宥东境的闳王,所以她就跑来看了。
当时,她也很惊奇。
萧倾凰面色恍惚:“九岁……”
她九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
在那个宫廷中如履薄冰的生存,讨好汤卉,防备着身边的所有人……
说实话,她很羡慕她的姐姐,可是,却没有一丝的嫉妒。
楼月卿见她脸色不好,就知道她又想起那些事儿了,不过并未宽慰,而是当做不知道,转了话题:“你应该还没有坐过船吧?明日姐姐带你坐船出海,可好?”
果然,萧倾凰的注意力都被她的话吸引了:“坐船出海?”
楼月卿颔首:“嗯,去不去?”
萧倾凰想都没想,立刻道:“去!”
说干就干,楼月卿回到落脚的别院之后,立刻吩咐了莫离去准备船,她在东宥各地都有人,溧阳是东宥临近海边的一大城池,有最大的出海码头,自然有她的人,就算是没有,这里是南宫渊的地方,弄一条出海的船只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第二日,楼月卿带着萧倾凰前往码头的时候,船已经准备好了,楼月卿让莫离给萧倾凰吃了一颗药,以防晕船。
楼月卿带着萧倾凰在海上兜了一圈,不过并未走远,虽然她无所谓,可萧倾凰却是第一次坐船,虽吃了防止晕船的药,可也还是有些不适,早上去的,下午就回来了。
从海上回来之后,萧倾凰精神不太好,早早的睡了。
而自离开姑苏城之后就和她们分开的卉娆也从金陵回来了。
带回了东宥如今的时局状况。
“你是说,南宫渊把手中的大半兵权都交还给南宫翊了?”
卉娆颔首,面色凝重的道:“不错,而且不止于此,闳王如今手中的权柄也大半交还了南宫翊,似乎是有意退让,可是南宫翊大肆铲除之前闳王提拔的官员,残害忠良,按照闳王以往的脾性,是绝对不会容忍的,只是现在,他却什么也不管,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因为楼月卿和南宫渊熟识,作为楼月卿的心腹,她们自然也对南宫渊有些了解,因为大概知道南宫渊的作风和脾性,才觉得不寻常。
楼月卿听言,若有所思:“确实……”
令人匪夷所思!
南宫渊虽然无心皇位,可以说是不喜皇权,可是却不可能看着东宥的江山出事,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守护东宥的江山,南宫翊这一年来羽翼渐丰,手中权柄也越来越大,这或许是南宫渊有意让权,毕竟他不可能一辈子攥着权柄不放,本来他也只是暂时掌权,等时机成熟就抽身离开,再不理会朝政,可南宫翊铲除异己残害忠良,这种事情南宫渊绝对不可能不管,可他却没有理会……
为什么呢……
卉娆又道:“自从半年前开始,东宥许多地方的驻军将领都被换成了南宫翊的人,而且他还频繁调动整肃军队,还暗中征兵,而且这些军中都陆续被挑走了一批优质的兵丁,不晓得带去了哪里,想要做什么,只是因为太过隐秘极难探出风声,不过红菱正在全力打探,她说有了消息会立马告诉主子!”
楼月卿听言,不由拧眉。
南宫翊如此大的动作,究竟意欲何为……
垂眸沉思许久,楼月卿忽然问:“南宫翊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她这两年并不怎么关注东宥的情况,所以对南宫翊登位之后的情况并不清楚。
卉娆歪着头想了好一会儿,倒是不知道怎么说了。
楼月卿见她一脸迟疑,挑眉:“怎么?不知道?”
卉娆摇了摇头:“倒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晓得如何说!”
“这是什么意思?”
卉娆想了想,客观评价:“说他是昏君吧,他也把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条,似乎也不会听信谗言,说是明君吧,又算不上,因为他行事可谓残暴狠辣,从不按规矩,更无视官员的劝谏和民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除掉闳王的人也从不手软,可以说是滥杀无辜,可他也不会任用奸佞,做事十分矛盾,红菱说,这位东宥帝王让人难以琢磨!”
不褒不贬,很中肯,因为不可否认,南宫翊作为一个帝王,治理江山很有自己的一套,虽然不至于举国上下海晏河清,可也比先帝时好了不少,虽然这里面有南宫渊的功劳,可是南宫翊也功不可没,然而朝堂上的血腥,自他掌权之后,就从未停止过,如今东宥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对他都有些闻风丧胆,朝中文武百官更是每日战战兢兢的,十分畏惧他。
没有人看得透他。
楼月卿闻言,眸色微凝,意味深长的笑了:“有意思!”
卉娆想起什么,又道:“对了,南宫翊半年前封了一位贵妃,十分宠爱,据说这位贵妃还可以出入御书房,干预朝政,之前御史台的几个官员上奏劝谏都因此被处死了,如今这个贵妃在后宫几乎只手遮天,连那位甄贵妃都被她压得无法抬头,人人都说南宫翊之所以变得残暴,都是因为这个女人的魅惑!”
楼月卿有些惊讶,挑眉:“是什么来历?”
“听闻是沈国公沈翰的孙女,名叫沈静兰!”
------题外话------
卡文啊啊啊啊
130:抵达金陵,沈氏贵妃()
“沈静兰?”
楼月卿皱着眉,感觉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
卉娆又道:“不过说来也奇怪,沈家这一代原本只有一个孙女,名唤沈芝兰,可是去年沈国公沈翰对外公布,说是当年他的儿子儿媳出事的时候,带在身边的女儿侥幸活下来,被下人拼命带走这才逃过一劫,去年凭着信物回来认亲,就是这个沈静兰,半年前南宫翊忽然下诏册她为贵妃,不过据说在册封之前,这位沈贵妃就和南宫翊暗中往来!”
听言,楼月卿茅塞顿开,她就说不对劲,好歹也曾经在东宥游荡过,对东宥虽不是十分了解,可是大致还是知道的,这位沈国公沈翰在东宥也算是一员猛将,只是天不佑他,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是其中两个儿子因为内战而战死,女儿难产而死,本来还剩一个儿子的,却在陪着儿媳回娘家省亲时途中遇上劫杀一去不回,膝下只有一个孙女沈芝兰和一个从族中过继的孙儿,当时她听南宫渊提起这位三朝元老时,还特别同情这位老人家呢。
她就觉得奇怪,沈家的那位独苗儿名字咋不一样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不过……
意味深长的笑着道:“大难不死,这位沈贵妃可真是有福之人!”
卉娆会意,问:“主子可要属下去查探一番?”
楼月卿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淡淡的道:“先不管这事儿,你去查一下南宫翊让人挑的那些优质兵丁被带去了哪里,做什么去了,这才是最要紧的!”
南宫翊这些动作,加上之前屡派探子潜入楚国,又和魏王暗中有联系,秦相和西宁王牵涉其中,不用深想就知道他想做什么,而他想做的事,是她绝对不能容许发生的。
天下动荡,生灵涂炭……
她决不允许!
卉娆知道楼月卿的心思,也晓得孰轻孰重,立刻道:“属下这就去办!”
楼月卿见她这就要退出去离开,忙道:“已经入夜了,你今日刚到这里,先去休息一夜,这些事明日再去办,不急这一夜!”
卉娆顿足,立刻道:“属下知道了!”
“去休息吧!”
“是!”
在溧阳待了几日,把溧阳周边好玩的好看的地方都逛了一下,询问了萧倾凰的意见,楼月卿这才带着她前往金陵城,不过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走了十多日才到金陵。
金陵城很繁华,和楚京邺城和璃京酆都相比较毫不逊色,因为楼月卿事先传信给一直奉她所命在潜伏在金陵的红菱,所以还没到金陵城,就远远的看到了赶来接她的红菱。
红菱如她的名字,喜红色,穿着也是偏于红色,只是和卉娆的冷艳不同,红菱偏于妩媚,加上那姣好精致的容颜和妆容,还有凹凸有致的身段,举手投足都无不彰显着风情万种四个字。
红菱姑娘,金陵城最大青楼花好月圆的花魁,当然,也是花好月圆实际上的主人,因为她不仅长得美艳无方,身段极佳,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也精通舞乐,加上她是个清倌,来历十分神秘,无数人前仆后继的一掷千金想要得见她一面都难,所以芳名远播。
没有人知道她是什么背景,只知道有不少王公贵族子弟和手握大权的权臣想要得到她诸多为难逼迫,最后却都没有一个如愿的,也因此,更让她身上多了一层神秘的轻纱,令人神往而又忌惮。
女子有着一张天生妩媚的容颜,红唇似朱丹点漆,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一瞥一笑尽显风情,确实对得起她如今的芳名。
看到将近七年未见的楼月卿,红菱双眸闪动,眼眶通红,眼中尽是多年不见的喜悦和看到楼月卿安好无恙的欣慰,只见她面上激动万分,掀裙跪下,缠着声音哑声道:“属下红菱,参见主子!”
“快起来!”楼月卿上前,亲自扶起了她,看着红菱一脸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却极力忍着的样子,扬起一抹平易温和的笑容,轻声道:“这么多年不见,红菱越来越明艳动人了!”
听到楼月卿的夸赞,红菱面上绽放出一抹明媚的笑容,显然没十分受用。
和当年一样,就喜欢被人夸长得好看,臭嘚瑟!
一抹笑意过后,红菱看着楼月卿,张了张嘴想问什么,可又有些犹豫迟疑不知道该如何问。
楼月卿知道她想问什么,给她一个安抚的笑容,轻声道:“我很好,不必担心!”
红菱浅笑颔首:“那红菱就放心了!”
说完,看向一旁的莫离,姐妹两也是多年不见,相视一笑,并未曾言语,可她们互相都明白各自的意思。
目光移向楼月卿后面的萧倾凰,看到她和楼月卿长得一模一样,眉梢一挑眼中划过一抹惊诧,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
“这位应该就是主子的妹妹了吧?”
楼月卿颔首。
红菱含笑,朝着萧倾凰福了福身,唤了一声小姐。
卉娆之前来见她,自然是大致和她说过了萧倾凰,所以,她也和莫离和卉娆一样,称呼萧倾凰为小姐,以示尊重。
萧倾凰见红菱朝她行礼,点了点头,回以莞尔一笑。
红菱带着楼月卿等人入了城,入住了位于城西的一个红菱先前准备的别院中。
一个三进三出的别院,没有雕梁画栋,也没有满堂金玉,但是却是楼月卿喜欢的雅致和简单,显然是特意为楼月卿准备的。
安顿下来后,楼月卿才询问金陵的状况,虽然之前卉娆大致和她说了,可是她也只是转述,远没有红菱知道的详细。
红菱也不藏着一丝,楼月卿问什么她说什么,一个多时辰的相谈下来,对于东宥的政局和情势,楼月卿也算是大致了解了。
南宫翊登基快三年了。
起初的那一年,因为南宫渊,他算是半个傀儡皇帝,毕竟朝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南宫渊的,兵权也大多掌握在南宫渊手里,对于南宫渊的权倾朝野,南宫翊好似并没有意见一样。
可是自从去年开始,南宫翊慢慢的开始从南宫渊手里夺权,南宫翊毕竟不是以前的那个草包,他能力和手段如何楼月卿还是知道的,短短半年的时间,他就逼得南宫渊节节败退,而南宫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任由南宫翊胡作非为,对于南宫翊残杀忠良铲除异己滥杀无辜的做法好似毫不在意,也任由南宫翊拿走他手里的兵权,安插自己的人手,如今更是半赋闲在府中,不怎么插手朝中的事情,南宫翊也在今年开始,发文征兵,频繁调动兵马,大肆操练军队,意欲何为可想而知,而这些南宫渊几乎不管。
至于那位沈贵妃,据说是沈国公的嫡孙女,当年跟随父母回外祖家,归来途中遭遇劫杀,护卫趁乱将她带走逃过一劫,可是保护她的护卫受了重伤所以把她带离之后不久死了,只留下她一个还在吃奶的孤女,还有襁褓里一块沈家祖传的玉佩,一位好心人正好路过救了她,把她养大成人,长大后她顺着玉佩上的沈字寻亲,然而寻亲途中被人抢劫,玉佩几经辗转进了金陵,之后不知怎的就落入了沈家,沈国公凭着玉佩的线索去寻,才找到了这位沈小姐,之后就带了回来,滴血验亲,认祖归宗。
据说,这位沈小姐长得极好,气质和谈吐也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且才艺也是极佳,因为当年收养她将她养大的人家还算富庶,对她也视如己出悉心教导,只是后来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