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公-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勤面无表情,道:“四声,再加罚四鞭,共七鞭!”

看四人愤怒的表情,沈乙忽然笑了,道:“好啊,你们也怕了爷爷我了!”

李勤道:“八鞭!”

沈乙道:“知道怕了就好!”

李勤道:“九鞭!”

在四人目瞪口呆中,沈乙得意洋洋地道:“那就凑个整吧!”他还牛起来了。

李勤道:“十鞭!”

整数凑出来了,这回谁都不再吱声了!李勤道:“向后——转。后,哪是后,左右不分,前后还不分么!”他站在五人的后面,啪啪抽打,每人十鞭子,一点儿没留情面。

五个人全都直挺挺地站着,谁都不敢再吱声,被痛抽之下,连沈乙都不再得意了。

李勤在这里操练部下,不少村民围了过来,见李勤抽打五人,全都议论纷纷,许老泥站在人群里,见儿子挨打,心疼得不得了,可又安慰自己,不打不成器,只要儿子能成为象李大侄子那样的人物,挨点打就挨点儿吧!

李勤打完他们之后,道:“向后——转。我把基本动作做一遍,你们记在心里,以免再出错。”说罢,他把几个队列的基本动作示范出来。

五个兵忍不住全都摸向屁股,心中都想:“你要早做一遍给我们看,我们也不至于做错啊!”

其实,李勤也是硬着头皮呢,他上哪儿能想到,这五个兵都不傻,可一操练起来,竟然连前后左右都搞不清楚呢?

他是真没料到这点啊!

第025章列阵齐刺

示范完了动作,李勤不愿意让村民围观,他带着五个兵去了树林那边,找了个无人之处,接着练习队列。

李勤这样练兵的方式,和汉末的正规军操练方式不同,这时的正规军是怎么操练的,他也并不知道。

汉末士兵的操练主要是以单兵训练为主,强调个人的勇武,个人英雄主义浓重,这才名将辈出,将领们擅长单挑。

除极少数名将之外,很少有将领关心整体作战的方式,但这不是说将领们不懂整体作战的重要性,而是形势所逼。

汉朝皇帝自从把韩信的脑袋砍了之后,皇帝往往不让武将长期占有军队,甚至在出征时也要派宦官当监军,监视武将;而武将打完仗后,也会知趣儿地赶紧把兵权交出去,免得皇帝怀疑他有不臣之心。

一遇战情,军队出征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可战果却不佳,往往被敌军以少胜多,十几年后,群雄混战,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而李勤练兵,虽才五个,却是以整体作战为基本出发点的,而且由于他是在摸索中进行练兵,所以和近代军队的训练方法差不多,在士兵们个人素质不高的前提下,他只能强行要求士兵无条件听从他的命令,并且由严厉的惩罚,使士兵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保证他的命令可以彻底地被执行。这种训练方法,练出来的军队往往是纯粹的杀人机器。

然而,李勤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慢慢摸索着来,至于会把他的士兵练成什么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但至少他要把眼前的这几个兵,当成种子培养,成为日后的骨干力量。

在树林边上,李勤接着操练士兵队排,而士兵们仍是无法做到动作整齐一致,少不了每个人的屁股上再挨鞭子。

中午时,李勤带着他们回家吃饭,吃饭时五个兵全都没法坐凳子,只能站着吃。沈乙一边吃一边嘟囔,操演时他不敢,可不操演了,还不再嘟囔嘟囔,那非得憋死他不可。

下午接着去林边操练,可却是练习的枪术,李勤又先做示范。

端着长枪,李勤道:“咱们练枪并非是要和对手单打独斗,而是为了以后阵战做准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们看好,出枪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达枪尖,做到枪扎一线。而目标我要求你们,必须是以敌人的右肋,或以右边身子为落枪点,刺中敌人的身子后,枪尖右旋,然后猛力拔出,在前方仍有敌人站立时,不允许给地上的敌人补枪!”

说罢,他冲着一棵小树,刺出一枪,收枪站好,道:“如有不同见解,现在可以提出来。”

五个人中,除了许小泥外,其余四个都会使枪,全有底子,而许小泥属于李勤让他干什么,他就照着做,没啥不同意见。

听李勤讲解完后,沈乙吴小三和乌蛋子同时点头,李勤讲的是对付刀盾兵的方法,虽然他们没总结过,可在以往的打斗中,全都能隐隐明白些。

吴小三平时话不多,现在却道:“那我们的弓箭手需得厉害才行,这样才能保证只有刀盾精锐能冲到咱们的近前……嗯,倒也不必如此,想来没有那支敌军能象咱们似的练队列,所以就算是长枪兵冲到近前,也不会是按列来的,而咱们是成列的,这样几个刺一个,来多少刺趴下多少。”

李勤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弓箭以后再练习,现在咱们人少,装备又不齐,没法全都练习上。”

景奇想了想,道:“为什么光刺右边,那左边呢?”

李勤道:“我们现在人少,等以后人多了,站成两排或是三排,敌人的面门和左侧,可以由后排的人去刺,只要后排的人把枪举得高些,不影响前排的人出枪就成。”

顿了顿,他又道:“就算是只有一排也没关系。你们看,如果是我们单个出枪,是往敌人的右肋刺,可如果站成一排,那么长枪齐出,就会形成一个锋面,和正面直刺的锋面是一样的,只是刺出的方向不同罢了,而向右刺威力更大。”

五人一起点头,接受了这一观点,之后便是练习。

对于刺枪,五个兵倒是练习得很快,毕竟除了许小泥外,全都有底子,而许小泥是白纸一张,李勤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就是什么样,许小泥进步虽慢,却是所有人当中,出枪最标准的。

难就难在,怎么能让他们同时出枪,这是个问题。当然,在鞭子的挥舞下,这个问题很快也是会得到解决的。

傍晚时分,李勤带着他们回村吃饭,吃完了饭,休息一会,他又把士兵带了出来,领着他们围着村子转圈跑,一口气跑了三圈,足有十里路远,连跑还要边喊。

李勤在前面大喊:“扶角军!”

后面五人必须接上:“勇绝天下!”

虽然这种喊法比较厚脸皮,可效果却是明显,每喊一个字都会对应一只脚,这就和奔跑中喊一二三四似的,使得他们的步伐逐渐的统一起来,而且可以增加气势,潜移默化地让士兵们心里有种想法,我们就是天底下最强的兵,自豪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便是归属感!

六个人围着村子连跑带喊,自吹自擂,不但让村民们惊讶不已,连村子里的狗都被吓着了,躲在各家的院子里狂吠,以示抗议!

跑完后,士兵们早就累得不行,一天的操练又再跑上三圈,不但腿疼,屁股更疼,每个人都挨了几十鞭子呢,除了打人的李勤之外。

景奇没力气回城了,就和吴小三他们住在一起,李勤让他们洗脚洗脸后,这才允许他们睡觉。

天色全黑,明月升起。李勤站在院外,听着屋里的呼噜声,心想:“这回不是装的了。他们累成这样,也不会再起逃跑的念头了,等日子长了,有了归属感,赶他们走,他们也是不会走的。”

转身回了自己屋里,拿出弓箭,牵出黑马。他骑马出村,练习骑术,到了树林练习箭术,一个时辰之后,又骑马奔回。要想比别人强,就得比别人多下功夫,李勤很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天,他又第一个起床,便和昨天一样,叫起士兵,洗漱吃喝完毕,带着他们去树林边操练,可这次他却不再是一人有错,全体受罚了,而是谁出错抽谁,而练得好的,中午时多给碗羊杂汤,以示奖励。如此一来,士兵们怕自己不如别人,再练习起来,便更加卖力,就连沈乙也不起妖娥子了,专心操练。

第三天,李勤多加了项要求,就是操练过程中,士兵们不允许有半点的感情流露,高兴不许笑,生气不许怒,只要手中持枪,站在队列中,就不许有半点的喜怒哀乐。这点开始很难做到,可几顿鞭子抽下去,士兵们便习惯了,沉默再沉默,机器一样地执行着李勤的各种口令,就算心中再有不满,也只能把不满发泄到枪尖上!

仅三天的时间,就算是李勤再卖力气,他的兵再怎么进展神速,可也只能勉强算是初具规模,但有一点李勤绝对有自信,那就是他的兵走得齐,至少不会互踩鞋子,而且喊起口号来,又响亮又整齐,李勤相信别人的士兵谁也做不到这点。

这晚,李勤不再让士兵们围着村子跑,而是大家开了个会,商量怎么能在大操演时出出风头,如果能把风头出了,说不定能多捞点军粮呢,这可是实惠之事。

众人吃过了饭,在李家的院子里围成一圈,或蹲或站,召开了扶角军第一次全体大会。

李勤问道:“明天大家认完人后,肯定要比试点儿啥,往常比的是啥,你们知道不?”

景奇道:“我知道,比的是蹴鞠,认完人头之后就比,四个屯各出一队,每队十二人,比完之后,赢的队先吃饭,输的队后吃,吃完饭就散伙,各干各的去。要说这蹴鞠啊,我可是绝对在行的,我祖父在世时,家境还没败落,还养过鞠客呢,我小时候见过啥叫高脚,那真叫终日球不落地,想把球踢到哪里,便是哪里。我跟着学了两年,平常也和人踢踢,向来是富平无敌手……敌脚啊!”

他说的鞠客,类似于后世的足球明星,仅凭球踢得好,就能得到豪族的供养,属于食客的一种。

李勤皱起眉头,心想:“还以为比队列什么的,竟然比的是蹴鞠。绢书上记载的导引术里,有蹴鞠这一项,可却是记载在马术里面,当初我就没明白,现在也还是不懂,蹴鞠这么重要吗?这不就是古代的足球嘛!”

想了半晌,李勤道:“要是从什里挑人,咱们什派景奇就成。不过,这怕是显不出咱们什的整体力量来,我想了个法,大家听听,要是合适,咱们就这么办!”他把想出来的办法,说了出来。

众人听罢之后,都嘿嘿笑了起来。吴小三笑道:“这个不太好意思啊,这不成当众拍马屁了嘛!”

沈乙却道:“行吗?要是行的话,那就这么办吧,只要能多捞军粮,让我干啥都行。”

景奇和乌蛋子一起笑了起来,许小泥见大家都笑了,他也跟着笑了,心里却想:“这么简单?喊几嗓子,就能显得比别人强?”

第026章上司

把出风头的方法一定下来,他们立即出了院子,开始练习。没有走远,就在村子外面开练,足足练了大半个时辰。

其结果就是,村民们唉声叹气,都说吵得太不象话了,而村里的狗又狂吠起来,等李勤他们练习完了,群狗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接着还叫,吵得全村百姓都没法睡觉,家家出来打狗,可越打狗叫得越欢,竟然一直叫到后半夜,把村民气得没法。

可李勤和他的五个兵却个个睡得实诚,原因无它,累的!

第二天天没亮,何氏便叫李勤起来,说今天是大日子,要早点进城才好,叫许小泥他们来吃饭。

饱饱地吃了一顿,李勤把家里的几张羊皮拿出来,准备操练完后卖掉。李勤和景奇把马牵出来却不骑,六个人步行进城,李勤说了,今天谁在城里出的风头最大,回村时谁就骑马,以示奖励。

十里路,不大会儿功夫就走到了,进了城门,六人直奔县衙。

李勤感觉自己来的就挺早了,可一到县衙门口,却见这里早就等了三百来人,他们这一什,竟然是最后一个到来的。

李勤很是惊讶,这是干嘛,现代时看影视剧,不是来得晚才有派头吗,才能显示出身份地位来,怎么富平正好相反,一说操练都急着忙着跑来。

人群里,孟木看到了他们,大步过来,笑道:“李郎,怎地现在才来,你没吃饭吧?”

李勤连忙见礼,他道:“孟叔早啊,我还以为来得挺早呢,不想却是晚了。我们吃过饭了,今天要操练,当然得吃饱些才行,免得一会没力气。”

孟木嗨了声,道:“你还真是新兵啊,也不问问别人规矩。”他一指县衙门口的人群,道:“新兵第一次集结,县令大人是要赏饭的,今天吃三顿,顿顿是干饭,要不然谁肯巴巴地来这么早啊!”

李勤顿时愣住,还有这规矩呢?他回头问道:“弟兄们,一会要是开饭,还能不能再往肚子里面塞点儿了?”

五个兵一起笑了,拍着肚子,异口同声地道:“能,当然能!”

孟木看了沈乙他们一眼,将李勤拉到一边,道:“李郎,怎地挑了这等货色,以后怕是麻烦多多呀!”

李勤摇头道:“别的什长不要,我要了就是,这也算是替上司们排忧解难了。”

孟木嘿了声,道:“怕是除了我这个上司,别的上司不领你的情啊。”顿了顿,孟木指向人群,小声道:“看着没,那几个围在一块的人,都是汤氏族人,全是军官,连汤表都当上了屯长……”

李勤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就见大门口,站着好几个人,都是军服整齐,脚上还套着皮靴,汤表便在其中,看来这无赖头子的伤有所好转,最起码站着不动,是看不出来曾断过肋骨的。

孟木给他一一介绍说明,最中间那个三十多岁的人,乃是本县的县尉,名叫汤仁,同时也是富平军的军司马。汤仁长得瘦弱,而且为人没啥主意,耳根奇软,很有些糊里糊涂,这种人要是以才能选官,他根本当不上县尉,可他却有靠山,他是汤介的亲侄子,并非族侄,绝对的实在亲戚。

他旁边站着一个和李勤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长得尖嘴猴腮,和汤仁很象,一看便是父子,这人名叫汤崃,是汤仁的儿子,为屯长之一。

再旁边则是汤表,从亲戚关系上,他和县令汤介稍远,可却仍是汤氏族人,所以也当上了屯长。

第三个屯长离汤家人较远,四十多岁,外表给人一种滑不留手的感觉,名叫姚休,是个从老兵逐步升上来的军官,最大的本事就是每次出征,他都能毫发无损的回来,功劳没有,但过失也没有,当战友们都死后,他自然而然就成为军头之一了!

最后一个屯长当然就是孟木了,孟木小声道:“这个姚休你得好好巴结才行,他的儿子姚秋也在军中,正好是你的顶头上司,是你这个什的队率。”

李勤看向汤休的身后,见站着个二十多岁的人,双手抱肩,正在不停地打哈欠,长相就是汤休的年轻版,看样子也是个滑头。

汉朝军队的编制,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队长职位叫队率,两队一屯,军官为屯长,两屯为一曲,有军侯带领,两曲为一部,长官军司马,五部为一营,由校尉带领,富平军规格不够,没有校尉这种大官,最高的军官就是汤仁这个军司马了。

两个军侯,由汤仁兼一个,如有战事他亲自领两百人,另一个军侯则由他儿子汤崃兼职。汤介是县令,亲侄子亲侄孙掌握军队,富平的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汤家手中。

李勤正和孟木说话,忽见县衙的大门打开,里面出来好几个衙役,由景明领着,衙役们抬着三口大锅,锅里热气升腾,煮的是小米饭。

景明叫道:“人都来齐没?来齐了开饭,每人一大碗,什长有咸菜,队率以上可以多加一碗,按职位高低排队领饭!”

当兵的哄地就围了过去,乱吵乱叫,没一个人排队,干饭在前,更加没有人把职位高低当回事,当兵不就是为了混口饭么,给吃饱饭那就认当官的,不给吃饱饭,当官的滚一边去吧!

李勤回头对他的手下问道:“要是我们有礼让之举,会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他的士兵都被他打怕了,他不下令谁也不敢冲过去。

沈乙急得双手直搓,道:“什么尊重,只能当咱们是傻蛋!”

李勤一挥手,叫道:“那还客气什么,去把锅端过来!”

沈乙和吴小三嗷嗷大叫,横冲直撞地就冲进了人群,乌蛋子和景奇紧随其后,许小泥先愣了下,见大家都过去了,他叫道:“等等我!”也冲了进去。

李勤转头道:“孟叔,等他们把锅端过来……呀,人呢?”往人群里看去,见孟木也去挤了。

他立时摇头,你一屯长起什么哄啊,让手下给你拿饭不就得了,难不成手下还不听你的?摇头过后又点了点头,看样子还真没人听孟木的话,这屯长当的,可真够窝囊的!

忽然间,就听大锅那边有人大吼:“都给爷爷滚一边去,谁再敢抢,爷爷认得你,爷爷的拳头可不认得你!”喊话之人正是沈乙。

沈乙等人冲到锅外,一顿拳头就把士兵们给打到边上去了,沈乙趴在锅上,用身子挡住饭,瞪着一双牛羚大眼,嗷嗷吼叫。吴小三等人也连踢带打,驱赶士兵。

士兵们纷纷后退,他们认出沈乙和吴小三了,这两家伙都是不讲理的主儿,他们都感惹不起,只好退后。

沈乙双手抬起大锅就要往李勤这里走。可李勤却摆手道:“不必过来,就在那里分饭。刚才景县丞不是说了么,要按职位高低领饭!”他一指众兵,喝道:“可看看你们的样子,哪有把景县丞的话放在心上,不成样子,成何体统!”

士兵们面面相觑,他们当中不少人认得李勤,李郎之名这几天在富平响亮得紧,可士兵们却都心想:“我们不听景县丞的话,他都没吱声,你强出什么头啊?”

李勤道:“先让什长以上的弟兄盛饭,而后再轮到其他弟兄。景奇,给汤县尉盛饭。”说着话,他远远地冲汤仁一抱拳。

士兵们看看李勤,又看看沈乙和吴小三,轰地一下,全都往另外两只锅挤了过去,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汤仁立时一乐,见一个年轻人真的把饭给自己端来,他接过饭碗,冲李勤点了点头,又转头向汤表道:“那就是李勤吧?不象你说的那样啊,这人很不错,知道礼敬上司,比别人强多了,李郎最仗义,果然不假。”

汤仁虽不似刘胜那般富有,可也家境殷实,并不差这一碗干饭,对他来讲吃不吃都无所谓,可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尊重,由于他性格软弱,又没啥主意,所以就算当上了县尉,却也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都不把他当回事,这点很让他头疼。今天忽然有人当众大给他面子,他当然高兴了,当即说李勤为人不错。

汤表哼了声,心想:“给你盛碗饭,你就当他是好人了,真是糊涂东西。不过你糊涂些也好,我取代你也能容易些。”他小声道:“大哥,这李勤最是狡猾,你可不要被他骗了。”

汤崃这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