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公-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心想:“难道这个问题很简单,我问了出来被笑话了?可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简单吧?”

李勤见他一脸的茫然,便道:“如果有一个人不能夜战,可却喊了出来,他周围的人就可以上去抽他的耳光,把他给抽醒,不会有什么侄子抽叔叔,弟弟打哥哥的事情发生,以后军队解散了,大家也不住在一起,不会有报复的事情发生。”

袁绍道:“原来如此。”

李勤道:“这样就把发生营啸的可能性给解除了。而挨打的士兵知道打他的人和他没有冤仇,不是想趁机打他,所以也不会恼怒,因为大家平常都挺团结的嘛,以后上了战场,别人知道他夜不能视物,会给予较多的照顾,我的军队就是这么练的!”

袁绍听了这话后,默不作声,他感觉李勤的方法有些不对头,可不对头在哪里,他却听不出来,要是说李勤骗他,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太可能说假话,而且自己只要私下找个扶角兵问问,旁敲侧击地问一下他们是不是混编的,那李勤的话就可以立时得到证实,他说假话也没用啊,说了一大通,自己几句就能破解,李勤不会这么笨的。

张芹却道:“说这些干什么,咱们还是说说去了高奴县后怎么打李文侯吧!”

袁绍看了眼张芹,心想:“他这是阻止李勤再说关于夜战和营啸的事,想来李勤的话是真的。”

他低头沉思,李勤说的方法不可全信,但又不可不信,他要好好地总结一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练出一支强兵来。

张芹也看了眼袁绍,心中却想:“袁蛋儿,你要是真信了,真照着这么练兵,使劲地惩罚士兵,不用等开战你被阵斩,估计你没等出兵呢,就得被自己的手下给剁了李郎真是仗义,和咱们十常侍是一条心的,使劲地骗何进的心腹,这是往死里整他们啊!”

贾诩和其他扶角军将领立即说起以后的战事,都有意不去提练兵的事,可他们心中却想:“这个袁绍啊,估计以后会死得很惨,非常惨!”

这时候,乌蛋子回来了,他笑着道:“李郎,我把那个吕布给射死了,赵正把他逼到了悬崖上的独木桥,由我把他给射死了,射中了他的脑袋!”

斥候们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大声说着吕蛋儿的狼狈相,他们都以为吕布死了,就算不是被射死的,也肯定得淹死。

李勤听吕布死了,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欢喜,当然失望也谈不上,吕布不能算是他以后的劲敌,顶多算是个搅屎棍,这种人活着不会对他造成威胁,死了也无所谓,反正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他是不会收做手下的。

过不多时,赵正回来了,可他带回来的消息却是吕布没有死,乌蛋子那箭只射中了他的发髻,却没射中头颅。

李勤听了,笑了笑,道:“这一仗估计是把吕蛋儿给打丧了胆,以后为了防止再被射脑袋,我猜他不戴头盔时,脑袋上面也一定会戴着冠,没准为了增加气派,他还会戴金冠呢,不信你们就瞧着吧,下次见着他时,他一定得戴冠。”

乌蛋子道:“那等见着面,我可得提醒提醒他了,他戴冠的习惯,还是我给他养成的呢!”

第170章高奴县

扶角军出了两界山,一路直奔高奴县,那里是李文侯在并州第一个攻下来的县城,也是羌军的大本营。

李文侯这段日子可真是风光无限,他把在凉州受的气,全都发泄在了并州,羌军所到之处,真可谓是所向披靡,无论并州刺史派出哪支军队,由哪个将军带领,统统被他打败,而且打败得速度奇快,就如同扶角军打败他那样,一样的快!

并州也是有羌人的,而且还有不少的乌桓人和匈奴人,李文侯带着羌兵从凉州到来,接二连三地打胜仗,让其它族的胡人看到了希望,认为跟着李文侯能有前途,所以纷纷来投,李文侯来者不拒,他要的是声势,人越多越好。

经过一个冬天的聚拢,再加上开春这段时间,高奴县不但城里住满了人,城外方圆数十里之内,绵延出去的全是牧民搭的帐篷和茅草棚子,一眼望不到头,详细人数已无法统计,可如果光挑精壮的汉子,那足足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每天还有人不断地向高奴县赶来投奔,从气象上看,李文侯绝对成了气候,已经有了大部落首领的威风,就算是他到了草原上,匈奴可汗都不敢惹他!

李文侯在并州风光,可他也没忽视了凉州方面的动静,他已经得到消息,大汉朝廷调遣了扶角军,从凉州过来镇压他,而扶角军是他的宿敌,他必须郑重对待。

这日午后,李文侯在县衙里升堂,就如同自己是县官一样,他把羌兵的文官武将都召集了过来,打算开个军事会议,商量一下如何对付即将到来的扶角军。

李文侯轻袍缓带,打扮得和汉廷巨宦一模一样,先给他所谓的文武官员们送上酒水果品,这才拿起一张羊皮,道:“诸君,凉州方面的扶角军已经过了两界山,向咱们这里赶来了,诸君有何破敌之计,速速说来。”

羌兵将领们听着李文侯不伦不类的说话方式,不但不感到别扭,却人人兴奋,他们都是穷到底的牧民出身,能象汉家官老爷一样说话办事,那可是无上的荣光,人人都坐得笔直,故做沉思,此表示自己在思考对策。

边章坐在李文侯的左手边,他现在是新兵的首领,负责安排刚刚投奔来的新兵整编问题,也就是给新兵安排住的地方,弄些兵器给他们。由于来投的胡人极多,新兵的数目已经超过了十万,虽然战斗力奇低无比,可光十万这个数字,就足能够吓住一大批的人了。边章水涨船高,现在已然稳稳坐定了羌军的第二把交椅,是仅次于李文侯的第二号人物。

羌兵将领们思考了好半天,酒喝了不少,果子也吃了不少,可主意却一个也没想出来,跟李勤打过仗的,知道李勤的厉害,想不出破敌之法,而新来的将领见老将领们都不吱声,他们感觉资历不够,也不敢吱声,堂上无人说话。

李文侯等了半晌,道:“大家都是自己兄弟,该说啥就说啥,都痛快些,别憋着不出声。”

羌兵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没有人吱声,他们都没有什么好主意,又都等着有人当第一个说话的。

李文侯心中叹气,自己的手下也就是人多,可别的方面却照扶角军差得远了,连个能给我出主意的人都没有。他把头转向了边章,问道:“边将军,你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边章皱了皱眉头,心想:“我能有啥好主意,面对李勤,只有两个主意,要么是死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要么就是再逃走,反正天下大得很,终有李勤到不了的地方,咱们总能找到落脚之外的。”

但李大王出口问了,他这二王总得说出点什么来。他想了想,这才道:“李贼为人很是奸滑,而且野心勃勃,不甘人下,我看他对于功名极是热衷,是个名利之徒,这是他的弱点,我们不如对着他的这个弱点,进行筹划,把他击败,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李文侯哦了声,点头道:“这个我意下很好。可是,就算知道了他的弱点,我们又能怎么应对呢?他越是热衷名利,越会想着打败我们,这样他才会得到更多的名利啊,我们还是很难办的。”

羌兵将领们面面相觑,李文侯说出这番话来,就等于是说李勤打仗很厉害了,就算不是害怕,也等于是害怕了。

边章闭上眼睛,想了好半晌,睁开眼睛道:“既然知道了弱点,那么我们可以给他更大的名利,吊住他的胃口,让他不得不和我们硬拼,就如钓鱼一样,把诱饵下足,让他上了勾后舍不得吐出勾来,只能让我们钓上岸来,刮鳞去肠,做成鱼汤下肚。”

李文侯和羌兵将领们听他这么说,尽皆大喜,看来边章这是有了计策了,这是要挖陷阱让李勤跳啊可喜欢之余,又隐隐有些担忧,上次落羽河的那个大陷阱就设得完美之极,可李勤却硬是冲了过去,还把北宫伯玉和韩遂给打死了,万一这次仍是如此,那该怎么办,还接着逃?

边章道:“现在我们虽然在并州干得风声水起,可是在汉家朝廷的眼中,不过仅是一伙毛贼而已,是他们口中的叛羌,他们并不如何重视的,远不如重视匈奴人那样,我们都快把并州给掀得底朝天了,可他们还是没有从洛阳派兵过来,只是从凉州调兵,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不重视!”

李文侯和一众羌兵将领默默地点了点头,话虽听着不怎么顺耳,可事情却就是这样的,边章没有说错。

边章又道:“为什么汉家朝廷不重视我们?就是因为我们名不正言不顺,不象匈奴人那样,有自己的国号,还有自己的可汗,因为匈奴是一个国家,所以汉家朝廷没法叫他们做叛匈,而我们没有自己的国号和可汗,所以就被叫做叛羌了!”

羌兵将领们听了,不由得都叹起气来,都知道这年头门第很重要,可没想到造反也是要门第的,要是家里没有可汗啥的,造起反来人家朝廷都不重视,这可真是难为人了,李文侯虽是羌王,可汉家朝廷并不承认,连带着大家造反都得不到重视,让哪儿说理去啊!

李文侯听了边章的话,却很有感悟,他道:“边兄弟,你的意思是让,让我称可汗?”

他把话一挑明,羌兵将领们这才反应过味儿来,原来边章是让李大王称可汗啊,这可是大事,如果李大王成了可汗,建立了国家,那大家岂不都成了开国元老,都能混上个什么侯当当!

边章却摇头道:“非也,不是不是,兄弟可没有劝大王称可汗。”

李文侯颇有些失望,看来自己还没有资格称可汗。也对,人家匈奴的可汗多威风呢,就算是对汉家朝廷也是称兄道弟的,自己不过是个羌人的部落王而已,还是那种没得到认可的,只能算是自称大王。

羌兵将领也都挺失望,看来当开国元老是没戏了。

可边章的下一句话却是:“既然要建国称帝,那何必称可汗呢,干脆称皇帝便是,与汉家朝廷的皇帝平起平坐,大家谁也不比谁矮,肩膀一边齐,这样岂不正好!”

李文侯咝地抽了口凉气,登基称帝?这个他以前可从没有想过,这个未免有点太大了!

边章道:“大王,现在汉家朝廷腐败透顶,中原各地暗潮汹涌,随时都有天下大乱的可能,如果我们能抢占先机,你先称帝,那么天下一乱,各方豪杰为了反抗汉家朝廷,必会蜂拥来投,就算不投,他们也纷纷称帝,可你却是先称的,名望最高,等汉家朝廷一垮,大家把天下一分,你也能分到大头啊!”

如果别人不提,李文侯就算是有心称帝,也只能是晚上睡觉时在被窝里想想,可现在边章当众一提,他感觉确实是这么回事,象汉家朝廷那样占据天下,这个实难想象,他连南方都没有去过,听说热得很,他也没什么兴趣,可如能占有北方数州,那也挺不错的啊,不但自己风光,没有白活一把,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份基业,何乐而不为呢!

边章又道:“而且,如果大王称帝,那扶角李贼为了得到灭国之功,必会全力来攻,就算他不想来也不成了,汉家朝廷非得逼着他来,听说他这次才来了一万余人,而我们有雄兵二十万还多,二十个打一个,他的扶角军再厉害,也是不行的啊!”

李文侯重重地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边兄弟你说得太对了。咱们人多势众,也不必费心思去打什么埋伏,只要把扶角军给包围住,围着他狠狠地打,那就足够了,不出奇兵,只打正战!”

边章拍手道:“不错,正是如此!”顿了顿,他又道:“臣边章参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他给李文侯跪下,山呼万岁!

羌兵众将领见他们又有希望当上开国元老了,赶紧学着边章的样子,给李文侯跪下,大叫着陛下万岁,小小的高奴县衙门里,宛如洛阳的朝堂,一片山呼万岁之声!

李文侯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感觉现在就叫他万岁还太早,国号和年号啥的都没定呢,可下面万岁万岁的一通叫,没叫几声,他就舒服了,心满意足,纵声长笑,真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当皇帝!

第171章李文侯称帝

既然要称帝,李文侯办事就利索起来了,一系列的动作快得异乎寻常。

首先,一个人要想当皇帝,得下面的人起哄才行,哄得这个人必须得当皇帝,否则天下就要大乱,乱到能捅破天的地步,这个人不当皇帝天就得塌下来,洪水猛兽就得一起出现,山崩地裂,所以这个人必须得当皇帝。

立即就有人从高奴县的某处集市上买到了条大鱼,鱼肚子里找出了卷帛,上面写着李文侯必须称帝,此乃天意,接着李文侯在某次,其实也就是第二天出城打猎时,不小心斩杀了条大蛇,而那大蛇在临死时说他是汉家的末代皇帝,这也乃天意。两个天意合到一起,李文侯就非得称帝不可了,要是他不称帝,那就是有违天意了!

然后,羌兵将领们一起上书,在同一天上书三次,请求李文侯称帝,此乃民意,天意和民心又合到了一起,所以李文侯还是必须得称帝。

再然后,李文侯不听劝告,坚决不肯称帝,还跑到了城外的一个村子里,说是要隐居,隐名埋姓地过完下半辈子,手下将领们一通寻找,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当晚就把他给找到了,众星捧月一般地把他迎回了县城。

再再然后,成千上万的人,主要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一起跪倒在县衙门口,嚎啕大哭地请求李文侯一定要称帝,如果不称,他们就要跪死在大门口。

最后,李文侯无可奈何,为了不违天意,不违民心,还为了救那些跪在大门口寻死寻活的天下黎民,他只好洒泪答应称帝,并且郑重声明,他是迫不得已才称的帝,当皇帝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他只是想当个普通百姓罢了,只是没办法,大家非要他当皇帝不可,他就只能当了!

这一套当皇帝的必走流程,说起来麻烦可办起来却快得惊人,连三天功夫都没到,流程就走完了。在李文侯刚刚答应当皇帝的一刹那,就有人把龙袍给他披上了,红色的锦袍上面画着龙的图案,来不及绣了,先画条龙对付着穿吧。接着国号也定下了,年号也定下了,国都也定下了,从李文侯答应的那一刻算起,这一系列的事情,在一刻钟就全都做好了。

在边章的带领下,二十万羌兵以及比他们人数还多的各族老弱妇孺,一起向李文侯山呼万岁,一个国号为赵,年号为升平,皇帝叫李文侯,国都在高奴县的国家诞生了,当然高奴县在大赵立国的当日,便被命名为所归城,取众望所归之意。

李文侯这一称帝,并州立时就大乱了,并州刺史宋枭象发了疯似地,连着向洛阳写奏章,报告此事,而且还把他所有能集结起来的军队,全都集结起来,由他亲自统兵,去讨伐李文侯!

对于宋枭来讲,不管李文侯怎么折腾,他也只是一股反叛势力罢了,就算李文侯再欢实,他再镇压不下去,也就是失职,顶多丢了官位,轮不到掉脑袋的,要掉脑袋也得是凉州的魏元丕先掉;可一旦李文侯称帝,那就不得了了,地方官的辖地之内出了这种事,别管守官是谁,守官的爹是谁,门第有多高,都必须要被处死的,除非洛阳的皇帝自身难保,没法管他了,那宋枭还有可能躲过一劫,可现在皇帝坐得好好的呢,还没换小孩当,并州又出现一个皇帝,那他这个刺史不被砍脑袋,还能留着他吗?留着他干嘛呀?

宋枭紧急集结军队,东拼西凑了五万兵马,其中绝大部份是现从田地里拉来的壮丁,少部份是李文侯的手下败将,大军什么都没准备,连粮草都没备齐呢,就被宋枭拉出来,往高奴县也就是所归城进发,去征讨李文侯。

宋枭得到了消息,李勤自然也得到了。李勤办事向来仔细,从来不马虎对待任何一场战斗,当他得知高奴县的羌兵已经高达二十万之多,他便不再急着过去了。就算是羌兵再弱,可蚁多咬死象,他也不能等闲对待,所以他放慢行军速度,一边派出斥候去探查敌情,一边做好各种大战前的准备。

可李勤等来的却是李文侯称帝的消息,这可是让他吃惊到不敢相信的地步,李文侯竟然敢称帝?他是怎么想的,难道不知缓称王的道理?不管造反的人有多少,可谁要是敢称帝,敢建国定年号,那大汉朝廷就绝不会放过他,肯定会集中兵力,调集一切可用的士兵去镇压,非得打垮敢称帝的人不可,这是封建社会的帝王和大臣们,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可李文侯就敢干,他是疯了还是傻了?是谁给他出的主意,是想整死他吧?

李勤赶紧把他手下的将领都招集起来,也象李文侯似的,召开会议。李勤坐在大帐的书案之后,道:“李文侯称帝了,这个消息已经得到核实,他的确是这么干了,国号叫赵,还有年号叫什么来着,反正他这算是建国了,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说出来听听!”

扶角军将领提前就知道这个消息了,他们也知道李勤叫他们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他们可和李文侯的手下不一样,轰地一下子就议论开了。

出乎李勤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几乎所有的将领,甚至抱括贾诩和张芹在内的人,甚至是袁绍,都对这件事情大为兴奋,有的无法无天的将领,比如说典韦这样的,竟然还满脸艳羡地说李文侯这辈子没白活,竟然还能当了把皇帝,这说明他命里有这个福分啊!

李勤对这种情况很是纳闷,不过一想,又释然了,现在是汉朝,改朝换代的事只发生过一次,而且还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还没有发生过皇帝轮流做这种事情,而且对抢先称帝的严重后果,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有当时局发生变化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点,缓称王这种事是要有历史背景的,汉朝人哪能象明朝人那样想事情,他们又不是穿越来的。

李勤皱眉道:“有人称帝,你们怎么如此的兴奋,应该感到气愤才对,竟然这样兴致勃勃地,难不成大汉出了个陈胜王,是件好事吗?”

他一说这话,袁绍立即严肃起来,而张芹也不说笑了,贾诩则一副道貌岸然的表情,说了声:“李文侯,匹夫也,就凭他也配称帝,做他的白日梦去吧!”

可将领们却没有几个在乎的,典韦笑道:“少爷,李文侯当了把皇帝,也算是过把瘾就死了,反正他也是要死的,过了瘾总比过不了瘾要强吧!”

别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