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让骗子忽悠了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管,现在他的耳朵流血了,看样子伤得不轻。我们几个人都看见你碰他了,你说你没碰他,你有证明人吗?”

“我……我自己证明。我就是没碰他!”

“你怎么说都没用,赶快打车去医院!”两个年轻人连拖带拽,把张老汉往马路中间拉。

“你们别拽我,有话慢慢说。你们不是说要去医院吗?我陪你们去,我倒要看看你们耍什么花样。走!到医院再说!”张老汉担心在马路上被3个大小伙子挟持,很危险,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跟他们到医院去,再想办法叫人帮忙。”

“好吧!拦住那辆出租车,就那个女的开的那辆。”小伙子冲张老汉示意,叫张老汉伸手截车。

两个人将张老汉夹在后坐中间。

“去康复中心!走外路。”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小伙子对司机说。

“司机师傅,这附近有医院没有?”张老汉问。

“有好几家呢,你想去哪家?”

“就去康复中心,那里的耳鼻喉科出名。万一去了一般的医院,把我朋友的病耽误了,谁负责?”小伙子瞪了张老汉一眼,拿出手机拨通了电话:“老大,你小弟的耳朵被人撞坏了,我们现在正往康复中心赶呢,您带几个人在门口等着,我们大约10分钟就到。”

张老汉一听,好家伙,要是下了车被他们围攻,我这条老命怕是保不住了。他灵机一动,用求饶的语调说:“几位朋友,我还有点儿急事,你们能不能就近先找个医院看看?花多少钱都算我的,行不行?”

“那咱们私了你看怎么样?”

“那更好了,我给你们钱,你们自己去医院。”

“好吧!你只要拿出3000块,就算没事。”

“我就带700元,都给你们怎么样?如果不够,你们可以跟我到山东我家里取去。”

“700不够,搜搜他身上还有没有?”小伙子一声令下,坐在张老汉身边的两个人一齐动手,将张老汉的身体从上到下摸了一遍,最后搜出800元。张老汉敢怒不敢言,几个人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张老汉马上到附近的派出所报了案。

专家支招

这是一起拙劣的街头骗术,确切地说应该是强行讹诈。

一开始张老汉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让一步,以为只是举手之劳,就弯腰拾起挖耳勺。而这一步正是骗子们设下的诱饵,也就是说张老汉默认了碰掉挖耳勺的事。接着,耳朵出血,当然是你碰挖耳勺的后果,那么你就要负责看病。慑于对方人多势众,张老汉想用缓兵之计,没想到,骗子们由敲诈变为明抢。

正是由于张老汉这种委曲求全的想法,使他走进了骗子们设下的圈套。张老汉错在当初骗子提出无理要求,让他捡挖耳勺时,就该有所警觉,坚决否认并马上离开是非之地。如果骗子们阻止他离开,强行逼迫就范,就一定要果断报警,不给骗子行骗的机会。

墨水迷药骗局

杨子小姐在歌坛可谓是知名人士,只要是开业庆典、商家促销都少不了她,就连电视台的一些宣传节目都要请她演出。

这天,杨子刚刚参加完一个开业庆典。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还萦绕在耳畔,她就退出来。因为有朋友打电话要她马上过去。而她必须出了步行街才能叫到出租车。正当她匆匆走在步行街上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响起。一个小伙子追赶上来,拦住她,递上一支笔和一本日记本,气喘吁吁地请求她签名。

“原来是个铁杆歌迷!”杨子心想。虽说她还有急事要办,也不好意思拒绝,更何况她喜欢给歌迷签名,就像那些大明星一样。

杨子冲小伙子友善地笑了笑,接过笔和本,就签上了她的大名。在写字时,杨子突然闻到一股怪味。好在她很快就签完了,也就没在意。谁知小伙子又递上一本日记,满脸歉意地看着她说:

“麻烦您为我朋友也签一个吧,他是您最忠实的歌迷!”

杨子客气了一句,翻开封面,在扉页上签名。这次她发现怪味来自签名的笔。她好奇地把笔凑近鼻端,用力闻了闻,想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谁知头“嗡”的一下就昏了,眼前一黑,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后,杨子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手机、笔记本电脑、钱包、银行卡、白金项链、耳环和戒指统统没了。

医生告诉她中的是一种药力极强的迷药,多亏及时被送到医院,再迟一些就会有生命危险。

警钟长鸣

为歌迷签名实属正常行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骗子们在钢笔水上做了手脚,把迷药掺进墨水里,书写时墨水散发的气味就会使人中毒。

骗子们的花招虽多,总还是有规律可循,通常用以下几种途径来投放迷药。

一、投放在饮料或食品中。骗子惯用搭讪的方式接近被骗者,在消除对方戒心后,趁机下手。主要对象是独自出行的老人和带孩子的妇女。

二、放在香烟中。此类招数更多针对男士。

三、放在传单上。将“迷魂药”涂在传单上,借着发传单之际,将迷药传到被骗者手上。

四、试香水。假装推销香水,却在香水中混入“迷药”,被骗者的皮肤接触了此类香水,很快就会中招。

五、拍肩。此类招数危险系数非常高,很难防备。骗子们瞅准时机,从身后或是侧面,拍打被骗者的肩膀或是其他部位,就算受害者中招了旁人或许还以为遇到了熟人。

六、喷雾。此类招数经常与“拍肩”搭配使用。歹徒趁被骗者不备,突然以拍肩或是其他的动作引起其注意,在对方没反应过来的一刹那,把“迷魂药”喷出。

假药蛇骗局

一天早晨,晨练后的李女士路过中心广场时,看见不远处摆有一地摊,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吸引了三三两两的过路人围观。

李女士听说药蛇酒能治风湿病,想想自己多年未治愈的风湿,便拿起一条药蛇仔细端详起来。

“阿姨,这药蛇治疗风湿病可灵了,我们老家那里的人都拿它泡酒治病。”摆摊人见李女士对药蛇有兴趣,连忙向李女士介绍。

在询问了价格后,李女士觉得贵,便犹豫起来。

这时,人群中有一中年妇女对李女士说:“这不贵,去年我在云南给我父亲买一条花2000块呢!”

李女士听了,连忙问其疗效如何。

中年妇女说:“我以前就听说这种药蛇治风湿病很灵,但跑了好多地方都没买到,去年我在云南办事,正好碰到,就给我父亲花2000元买了一条回来泡酒,他喝了一个月就彻底治愈了十多年的风湿病。”

李女士一听这种药蛇酒的疗效如此神奇,很想试一试,便和摆摊人讨价还价。最后以1500元的价格,买了两条。回到家后,李女士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就拿着药蛇到药店去咨询。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所谓的神奇药蛇,根本就是在普通药店随时都能买得到的常见药蛇。一条不过二三十元。此时,李女士才知自己被骗了。

给您提个醒

对某种不太了解的事物,人们总会抱有试试看的心理,尤其是能给自己带来某种益处的。而骗子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巧舌如簧,大作文章,尽量满足被骗者的贪心。适时出现的托儿,会在被骗者犹豫之时劝说,替被骗者分析价钱,让被骗者确信自己捡了大便宜,最后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常言说得好:“只有捕鼠器上的肉才是免费的。”要想不上当,就要克服贪婪的心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文¤人··书·¤·屋←当感觉到有便宜可占时,就要想想这是不是骗子布下的陷阱。

搓票子骗局

李利春来到火车站附近的小超市买东西,他买了一瓶饮料和一盒口香糖,随后拿出100元付款。男店主接过钱,迅速返回收银台,从抽屉里面拿出一沓10元、5元、1元的钞票找给李利春,李利春接过来清点后发现,本应是95元的找零却只有93元。

面对质疑,店主将钱收回再次清点,在此过程中,他迅速地将几张10元钞票攥在手中,之后又装做确实找错钱的样子,趁从抽屉里取2元钱时,将攥在手里的钱放了进去。

然后,他一边道歉一边拿钱走过来,当着李利春的面一连数了两遍,“这次没错,是95元”。随即把钱交给李利春,李利春当时并未看出有什么不对,转身走出超市。

出来后,李利春感觉有些不对劲,仔细一数竟然发现少了40元钱,便返回与店主理论起来。店主说他是当着面数清的,和他没有关系。他又说看见钱从李利春手中掉下来,被一女顾客捡走了,而那名妇女已坐公交车走了。

李利春随即掏出电话报警。几分钟后,火车站派出所民警赶到,店主一看形势对自己不利,忙改口说:“幸亏刚才我从女顾客那里把钱要了回来。”说完,从抽屉里拿出40元塞给了李利春。待民警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后,将店主带回了警察局。

防骗方法

利用手快做障眼法的把戏,人们称之为“搓票子”。这种骗术骗的数额通常都在百元以内。都是由于被骗人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亲眼看着的不会有错,才上当受骗的。

出门在外选购商品时,对于小额的付费,最好给零钱,避免惹麻烦。实在没有零钱,也不要图省事,一定要亲自清点后才收下。

还有一种形式的“搓票子”,在被骗者购买商品付款时,如果付的是小面额钞票,行骗者会偷偷撕下一个钱角,然后扔还给被骗者,说这钱不能花,要求另换一张。当被骗者再次拿出小票时,对方还会撕下一个角,要求再换。目的是逼被骗者掏出大票,然后以假钞换下。如果被骗者坚持说假钞不是自己的,他们还会恶人先告状,反咬你一口,凶巴巴地拉被骗者去派出所。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人们多半都会委曲求全。这种以撕钱角行骗的骗术,人们称之为“撕角计”。

要想避免上当,在购物时,一定要把钱在店主眼前展开,得到对方的确认后,再交付。在付面额较大的钞票时,事先要记住票面上号码的后几位数,这样在骗子搞换币的把戏时,会给自己留一份证据。

茶水钱骗局

返校上学,碰上春运真是费劲,小谢排了大约半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去烟台的站票。心想,总算搞到张票,再加上他是学生票,省了30多块钱,甭提多乐了!

再看看表,已经一点多了,小谢肚子饿得咕咕叫,就打算吃点东西。来到了车站西边的那条路上,选了一个最靠边的饭店。一进门,年轻漂亮的服务小姐就热情地带着他去选菜,有6元和8元的。想都没想,他就选了6元的,便宜嘛,他还是学生,应该省吃俭用。服务员告诉他除了那些带肉的,其他的菜他都可以选。

刚过完年,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小谢选了青椒炒白菜,另加了一盘凉拌芹菜花生,还算丰盛。

“不知饭店提不提供茶水”。正当小谢感觉渴的时候,女服务员拿起了一个茶壶,挑了一个茶杯就冲他走来,放在他的桌子上。

“正合我意!服务可真是周到啊!城市和农村就是不一样。”小谢在心里感叹着。正当他吃饭的空当儿,服务员再次走过来,把一份报纸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哦!还有报纸看,真是太好啦!”小谢边吃饭边想,“对了,还是不看报纸了,一会儿到学校上网会看到更多的新闻。”

其实,说句心里话,要不是因为吃饭,小谢真会动那份报纸的。吃完了饭,他喝着茶水叫来了服务员。

“算账,多少钱?”

“26元。”

“不是6块钱一盘菜吗?”

“是呀,两盘菜12,再加茶水、米饭,一共26元!”

防骗方法

小谢被欺骗的主要原因:是他事先没问清米饭的价格、茶水是否免费提供等事情,让黑店钻了个空子。在一些小饭店就餐时,一定要事先问清每样食品的价格,先付费后用餐,这样就可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假金猪骗局

金太太小心翼翼地提着蔬菜和鸡蛋往家走,冷不防被树后蹿出的一个小青年撞了一下。

金太太吓了一跳,一看鸡蛋碎了一半,她气愤地责怪小青年走路不小心。小青年像是根本没看到金太太这个人,急忙打开怀里的红包,拿出一对金光闪闪的东西仔细地看过后,才长出一口气,对金太太说:

“吓死我了,幸亏没撞坏,坏了你还赔不起呢!”

金太太好奇地凑过来看,见是一对造型可爱的小金猪。金太太这大半辈子没什么不良嗜好,吸烟、喝酒、打麻将都不爱,就是喜欢收藏这些小东西。她蹲下身,爱抚地摸了摸小金猪,问小青年:“这是真的吗?”

“100%纯金。”小青年得意地说。

这时,一对夫妻模样的男女凑上前来,看了金猪后,男的拉着小青年问:“从哪儿弄的?”

小青年说:“我买的。”

“从哪儿买的?”

“你管得着吗?”

女的则反复地看着小金猪,赞不绝口。抬头问金太太:“这只金猪他卖给你了?”

“没有,我也是看看。还有一个呢,它们是一对,真好玩!我最喜欢这些小东西了。”

小青年一把抢过金猪,说:“有什么好看的。”

男的来到女的身边,从包里找出一张报纸,指给她看。报纸上登载的图案竟然是一对小金猪,而且和眼前这对小金猪一模一样。图案上是一行醒目的红字:

“河北一文物馆遭受火灾,一对金猪下落不明。”

男的又问小青年,这对金猪你打算怎么卖?

“一个30000元,两个60000元。”小青年毫不含糊。

“太贵了,兄弟你这是不诚心卖呀!”

“怎么不诚心,你要是真买的话一对就给50000,便宜了吧!”

“20000元一个,亏不着你。”

“你别糊弄我,这东西是无价宝,我要50000你还嫌多,我还不卖了呢!”说着收拾要走。女的把话拉了回来,说:“你这人性子也太急了,有事好商量吗,走什么?”

男的表情严肃地对小青年说:“你知道吗?这可是国家保护文物,看见不但要没收,还得罚款哩!这样吧,我给你22000元一个,你卖不卖?不卖我就报警,到时候你一个钱儿也捞不着,你好好想想吧!”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哪有你们这样买东西的?”小青年急了。

“小伙子,卖就卖了吧!卖了省心。”金太太一看这阵势,也在一旁劝说:

小伙子一跺脚,“卖就卖,现在就给钱。”

“好好好,老婆快给钱。”

女的从包里拿出22000元买下了一个小金猪。男的又死死地盯着另一个小金猪,很想把它也买下,又怕老婆不同意。女的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就说:(文*冇*人-冇…书-屋-。电子书)

“你那么喜欢,不如把另一个也买了吧!”

男的大喜,他激动地说:“老婆,你真是太了解我了,快把这一对都买下吧。”

女的一翻包,钱不够。怎么办?女的建议小青年跟他们回家取钱,小青年死活不同意:

“我做买卖是有原则的,我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要是把我拉去抢了我东西咋办?”

这时男的对一旁的金太太说:“大姐,您贵姓?”

“我姓金。”

“金!多好的姓哟,肯定能发财。大姐您看这是我的身份证,我姓刘,是本市的。”

“噢噢。”金太太边看边点头。

“是这样的,大姐,我想把这一对小金猪都买了,可钱不够,现在我把一个小金猪押在您这儿,您借给我22000元,等我把这一对一块买下了,都放您这儿,回头我再回家取钱还您,您就算成全我了!”

金太太有些犹豫。

那男的又说:“大姐,都是老乡,您就帮我一把吧,到时我会给您报酬的。”

“什么报酬不报酬的,谁都有手紧的时候,那就这么着了,跟我回家取钱吧!”

“哎呀,大姐,您可真是帮我大忙了,给我应了急了,您的恩德我会记住的。”那男的边走边说感谢的话。

“小事一桩,不用放在心上。”金太太客气地说。

到了楼下,金太太让他们三人在下面等着,她去取钱。男的记下了金太太的门牌号码,免得一会儿送钱到家,找错地方。金太太直夸他想得周到。不一会儿,金太太就拿钱下来了,22000元正好,金太太一手交钱,一手取金猪。那对夫妇急匆匆叫车回家拿钱,还叮嘱金太太千万别出门,他们一会儿就来取金猪。

直等到日落西山,那对夫妇也没来取金猪,金太太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场骗局。

警钟长鸣

金太太做梦也不会想到,她好心帮助人却落得如此下场。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但生活毕竟不是戏剧,过多的巧合,就不正常了,遇到巧合的事儿,千万不要轻信,要多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巧。

象棋局骗局

“买完菜马上回来!”吴大叔临出门,老伴又叮嘱一遍。

“老太婆,你烦不烦呀!都说一百遍了!”吴大叔白了老伴一眼。

“谁让你有病来着,不叮嘱你怕你又犯病!”

吴大叔满面红光,身强体壮,看不出有啥病呀?吴大妈说的这个病不过是他有个爱下棋的毛病。下象棋是他的业余爱好,按理说这实属正常,谁还没个爱好呢!可当一个人对业余爱好的热情过高时,那就不正常了。

退休后的吴大叔整天泡在棋局里,不叫他三五遍,他是不会回家吃饭的。

这天,吴大妈的外甥女千里迢迢来看望两位老人。吴大妈实在不忍心把姑娘一人扔在家,只好叫吴大叔去市场买菜,这才再三叮嘱,千万别误事,要下棋的话,等买回菜再去下个够。吴大叔也再三保证不会犯老毛病,可吴大妈还是放心不下,说了一遍又一遍。

吴大叔在路过一个冰激凌摊点时,看见有人在旁边设了一个棋局。三名围观者正用心“研究”,并不停地“交流”招数。

吴大叔不停地在心里提醒自己:“先买菜,后观棋。”只是他向那棋局瞥了一眼,就再也放不下了。

这是一盘他从未见过的棋局,一招一式都牵动人心。当吴大叔蹲下身细品棋局时,这三人便鼓动他与设局者试试,其中一人还将100元塞给他下注,并说输了钱与他无关。受此鼓励,吴大叔不由得赌兴大发,掏出买菜的100元,与那100元合起来作注,交给其中的一名老年男子,让他做“中间人”,之后与设局者大战起来。在下棋的过程中,三名“旁观者”不断为他“想招”,且因意见不同而常常大声争吵,有时还动手支招。害得吴大叔无法专心下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