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晷终于等到自己说话,扑上去缠着母亲:“额娘~我想你。”
淑嘉搂着他:“额娘也想你啊,你有没有用功?”弘晷生日小,是今天正月经胤礽请旨,被收到乾清宫里读书的。
“有!对吧?二哥?”说完还向弘晰求证。
弘晰笑着点头:“他是很用功。”弘晷得意地看向母亲。
淑嘉道:“你可不要说嘴,等会儿你阿玛回来了,可是要考较的。”
弘晷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儿:“就是玛法考,我也是不怕的。”
弘晨这回也认得母亲了,有了弘晷的榜样,等弘晷说完了,他也挤了上来:“额娘,儿子也很用功的。”
淑嘉把他抱了起来:“你是怎么用功的啊?”
弘晨扳着指头,数着他每日里都做了什么,书背到了哪里,会写什么字了,等等等等。看着儿子讨好卖乖的样儿,淑嘉心里比什么都舒坦:“听着像那么一回事儿了,你那么乖,额娘有赏给你。”
弘晨咧出一个笑来,弘晷已经上来抓着母亲的袖子了:“额娘,那我呢?我呢?”
“你们一个一个的,都少不了!”
最后才把目光移向了幼子。对于儿子的名字的搞笑程度,淑嘉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红枣就红枣吧,补血又营养啊。
小家伙四月十三过了周岁,会吐几个简单的单字,却……不大认得母亲。这回的乳母吸取了弘晨乳母的教训,把孩子哄得妥妥的,弘早在乳母怀里蹭了蹭,犹豫着看了看亲妈。
据说,越是小动物,直觉越是灵敏,弘早比当初弘晨又小了几个月,没哭也没闹,被抱在怀里,嗅了嗅味道,调了调姿势就安静了下来,拿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母亲。
淑嘉笑了,伸手轻抚他的头顶,问乳母:“天儿热了,阿哥吃得如何?睡得可香?”
乳母忙答道:“回主子的话,奴才们并不敢带阿哥外面走,阿哥屋里有冰盆,吃得香、睡得也香。”
淑嘉又问了几句,才对儿子们道:“你们也去收拾一下罢,等会儿你们阿玛回来了,少不得要见你们的。还有你,”看着弘曈,“刚回来的,去换身儿衣裳。红袖,把我带回来的那一匣子扇子取了来,配上那个靛青底儿的扇套,给二阿哥带上。你们几个,把衣裳配饰再看一看,十一公主算是夭折,到底是你们姑姑,小心些儿的好。”
一一嘱咐妥了,这才起身去换衣服。
红袖等围了上来,又进一步详报大挑的情况:“今年的秀女也有不少好的,不但有咱们四姑娘,还有三额驸的女儿,又有先头孝昭皇后的侄女儿……皇太后极喜欢咱们四姑娘,对曾外孙女儿也很好……”
淑嘉一面听着,还分心指了套衣服。红袖办事就是妥当,十一公主去了,太子妃就不能穿得太鲜亮,她拿出来给淑嘉挑选的都是淡色的衣服。十一公主是未嫁之女,与太子妃之间还有等级差,淑嘉的衣服倒不用过于素郑重。
指了一套月白的旗袍,又挑了串象牙数珠挂在襟前,淑嘉又问:“宫外王爷们那里,可有什么新闻?”顺手点了一副玉镯子。
红袖笑道:“正有一件喜事呢,四福晋又有身子了,咱们七阿哥周岁的时候,奴才见到了她,已经显怀了呢。”知道太子妃对四福晋还不错,红袖就把这事儿给拎出来说。
淑嘉失笑:“还真是件好事儿了。”拣细坠子挂在耳朵上。
红袖乃淑嘉心腹得用之人,说起话来顾忌也少些,叹道:“只盼着四福晋这回能得个阿哥,别跟七福晋似的才好,”看淑嘉的脸色没有不高兴,又继续道,“十三福晋也是,三月里得了个格格。十二福晋也是,又有了身孕了,她比四福晋处境又好些。”不管到了哪儿,终归是支持正室的人多些。
淑嘉问道:“近来还有什么事儿?”
红袖想了一阵儿才说:“圣驾走了之后没多久,跟着钟粹宫住的有一位小主儿有孕了。”
“这样的事情,怎么不早说?”
红袖脸上一红,有孕的是一位庶妃,姓钮祜禄氏,满洲大姓,但是她家这一枝却并不显贵,本人也不很得宠,弄得红袖都要忘了她的存在,又一布景板式的人物。有了身孕,也不值得关注的存在。
判断后宫女人谁是布景板谁又不是,方法也是非常之简单的——红袖越经常见得到的人,就越是个角儿,如果她见不着的,那就完全不重要。太子妃是风雨无阻去宁寿宫请安的,红袖是最常跟着太子妃去的,她能见得到的,都是能在宁寿宫露脸的。
康熙的后宫称得上是“庞大”,而真实的紫禁城,室内面积不大,哪怕是皇太后那里,也容不下太多的人说话。能凑到跟前的,必须是有些脸面的。跟着太子妃往宁寿宫请安之时,几乎不曾见过这个钮祜禄氏。上面所说的十一公主之生母,她也没怎么见着过。
再说了,怀孕又不是生了,这年头流产的事情也不少见,夭折的事情也很多。
淑嘉道:“这个倒也罢了,她住得也偏僻,记不起来也是常有的。收拾好了,外头有信儿,咱们就去宁寿宫。”
红袖轻声答应了,上前扶着淑嘉往外间走。外间里,弘晰等几兄弟都已经换好了衣服,互相检查再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了,又过来站班应卯等胤礽回来。弘晰有些感叹:原来皇祖回京,都会叫孙子们过去看看的,如今皇孙的数量成倍上涨,其结果就是大家谁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得见圣驾,唯有明天皇祖闲了下来,再去集体考查他们的功课。
不一时,外头来了消息,皇帝从宁寿宫里出来了,皇太子带着太孙回来了。淑嘉对红袖道:“得啦,咱们也该动身了。等太子见过了七阿哥,就把他带下去。赵国士,你把我带来的东西,按着单子给各宫妃母、东西五所、兆祥所里都送去。宫外的东西也打发人送,给四贝勒府、十二阿哥处再加一份礼。”
赵国士明白,给这两处的礼对象乃是那里的女主人:“奴才这就去办。”
————————————————————————————————
宁寿宫里,皇太后见过康熙,精神还处在亢奋的状态里,听到外面报说太子妃过来了,皇太后急道:“快叫她进来!茶呢?”弄得佟妃等很无语的同时,又心道,来得好!快来接手这个老太太吧,咱们快吃不消了。
这样的心情是有缘故的。
康熙来见皇太后,问过安,又汇报了自己很好。母子俩又为十一公主掉了一回眼泪,康熙对付这个思想很单纯的老太太极是顺手,马上很快带着皇太后歪楼:“额娘辛苦了。”
“嘎?不辛苦不辛苦,宫里住着有什么辛苦的?倒是一年,几个月来回奔波劳顿的。”
康熙真诚地道:“儿子南巡,您在这宫里操劳,怎么不辛苦呢?”
皇太后叹道:“我不过是偶尔照看一下,事情多是贵妃她们在办呢。就这样,还是没看好孙女儿……”又哽咽了,拿着帕子擦眼睛。
佟妃等人差点儿膝盖一软再跪下去,老祖宗,您……
康熙也是嘴角抽搐:“您哪里的话?她们毕竟年轻(= =),还是有您看顾一眼,我才能放心呢。大挑可不是件轻省事儿呢……”
“哎呀呀,我说我方才想着有什么事儿要跟皇帝说的,就是这一件,对了,就是这一件,”楼歪了,“皇帝,今年还真有几个好姑娘呢。咱们三公主家里的格格可是极好的呢,性格爽快,模样儿也好。太子妃的妹妹也很端庄,咱们看的不会错。又有……”
佟妃等心里抹了一把汗,暗暗出了一口气,跟着老太太跟前儿,你是一点儿也不能放松啊。又偷窥着康熙的脸色,见他脸上神情颇为认真,心说,这应该是没怪罪咱们头上。
说了好一阵儿话,康熙才带着儿子们辞去,妃子们也跟着放了心,又开始琢磨:今天会翻谁的牌子呢?
心里有事儿的时候,处在亢奋状态的皇太后就让人更加招架乏力了。恰在此时,太子妃来了。
皇太后看着淑嘉一身清爽打扮,有点老花的眼睛也是一阵敞亮。从太子妃进门儿,她就笑得合不拢嘴:“哎呀,你可算是回来了!快过来我瞧瞧,你们看,南边儿走了一遭,她倒更水灵了。”
佟妃道:“可不是,这皮子嫩的,比前儿见的小姑娘们也不差呢。”她刚才还很头疼皇太后提秀女的事情,现在因为太子妃的妹妹也是应选秀女,她平日又颇为照顾此人,倒是主动提了起来。
皇太后摸着淑嘉的手:“是不错,这样软,性情才这样的好。你妹妹也是个好孩子呢,你们都是有造化的。”
惠妃看了一眼太子妃,见她身边没有旁人,不由奇怪。良嫔也得了一座,不见了儿媳妇也是惊讶。两人都是心挂八阿哥夫妇的,八福晋没来,她们最先注意到了。要知道上一回四福晋随驾的时候,回来可是在东宫歇脚的。
宜妃与德妃、荣妃都看出来了,却有志一同地不说:谁知道这中间有什么猫腻呢,这会儿巴巴地把事情叫破了,要是一件好事倒还罢了,要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岂不平添一段仇?
心里好奇着,都不说。
太子妃倒是先说了,与皇太后说完话,又跟佟妃打过招呼,太子妃在例行问候的时候居然是向良嫔等道喜:“恭喜嫔母,要做祖母了。”
宁寿宫里“嗡”地一声炸开了,淑嘉回头对皇太后道:“八弟屋里的人有了身子,八弟妹恐不周全,先把她放到嫔母那里,再过来请安呢,”复又对良嫔道,“等会儿八弟妹就来了,嫔母可先问她,您回了宫里,就能见着那孩子了。”
宁寿宫里一片欢欣鼓舞,人人脸上洋溢着欢笑。
此时,福晋们也依次到了,都是踩着点儿好避开康熙的。八福晋与从阿哥所里出来的福晋并不同路,到了门口才与她们汇合的。等她们都进来了,屋里已经知道了八阿哥家的喜事儿了。
八福晋心里酸了一回,也觉放松,这回,宫里总不至于再指人给她们家了吧?
皇太后对八福晋心里不是没意见的,开始她是挺喜欢这个孙媳妇直爽的性子的,可是再喜欢,也抵不过对孙子的关心。眼下听八福晋之自述,知道是她主动帮八阿哥纳妾,又是把自己身边的丫头给了八阿哥,还怀了孕了,对八福晋的好感又回来了:“好孩子,这样就对了,好好过日子。”
说得八福晋一口气卡在胸口。
淑嘉连忙歪楼:“这喜事真是一串子的来了,四嫂、十四弟妹也有了孕了呢,十二弟妹的日子也快到了。”
话题又转回了安全领域,众人继续八卦。
皇太后终于累了:“我也乏了,你们也是,都回去歇着罢,明儿再来,咱们一块儿参详参详。皇帝又要去塞外了,秀女的事儿,总要到圣驾起行前就定了下来。”
众人齐声应了。
这么说,明天就能见到淑惠了?淑嘉心中打定主意,等会儿再往承乾宫里跑一趟,与佟妃交流一下情况。
————————————————————————————————
承乾宫里,佟妃很热情地接待了太子妃,意思意思地跟淑嘉客气了一下:“你又带东西来。”
“一点伴手礼。”
佟妃笑道:“这也算是一点儿?你出去一回一不容易,自己多留着些儿玩罢——这上好的缎子,留给四格格添箱也是好的。”她们添箱才不送这个呢,佟妃不过是随口一说,也是带出淑惠来。
“说到四丫头,请妃母多关照呢。”
“这是哪里的话?我看你妹子与看我家侄女也差不多。”佟妃笑眯眯地。
她这么热心,一是与淑嘉处得还好,另一点也是有些小算盘的。因着弘晰的婚事,大家忽然发现:太孙也长大了,就是今年不栓婚,最迟下一挑也要有个说法了。
淑嘉顺着她的话说:“瞧您说的,她要如您侄女儿一样叫人放心就好了。”
“少来,”佟妃不客气地道,“我就不信你会不知道,她已是准了的十五福晋了。”
“妃母,旨意一天没下,咱们就得仔细。日后真要应验,叫她来给您请安磕头。”
“这个我可不敢当,不过呀,你们多过来坐坐,我是真的开心。”语气里透着些萧索。
淑嘉装作没看见:“只要您不觉得我聒噪就好,我巴不得与您亲近呢。”
佟妃一笑,扔下一个内部消息:“我看老祖宗的意思,像是想把三额驸的闺女指给你们家弘晰,管你乐不乐意,都有个数儿才好。”
216、皇家阿哥有人抢
一听佟妃说皇太后想把三额驸的女儿指给弘晰,淑嘉就愣住了。淑嘉知道,佟妃虽然时常与她说些八卦,然而作为一个执掌后宫多年的女人,还是在康熙后宫里混的女人,但是佟妃绝不是一个捕风捉影、信口开河的人。佟妃这样说,那就是……至少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了。
淑嘉又徒劳地追问了一句:“妃母,消息确切么?”
佟妃认真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诧异地看着淑嘉变得严肃了的脸色——太子妃的表情绝称不上愉快。佟妃真的是觉得奇怪了,弘晰的妻子算是不错了,太子妃怎么还副表情?
“你怎么了?”
淑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公主与三额驸这一对儿的情况:三公主,按序当是皇五女,其母为贵人兆佳氏,一个近似于布景板的存在。三公主生于康熙十三年,康熙三十一年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尔臧。噶尔臧,乌梁海济尔默氏,康熙四十三年袭喀喇沁杜凌郡王。
在康熙诸女诸婿中,这一对儿只能说是中平。原本淑嘉以为,弘晰或许会被指个京城满八旗世家之女,这样或许必会加重其份量。乍一听说是三公主夫妇之女,不由又重新掂量了一下新媳妇的份量,所以这时她的表情是严肃的。
掂量完了,又想起来,这乌梁海济尔默氏说起来还是胤礽的外甥女儿,弘晰的亲表妹呢。“近亲结婚”四个闪亮大字直击脑海,淑嘉的脸上有一瞬的为难。听到佟妃问话,连忙调整了表情。
真是的,在佟妃这里居然也走神,这样不好。再熟悉,佟妃与她也还是处在客气地互惠互利阶段。
淑嘉认真地对佟妃道:“上一年,圣驾巡幸塞外,我随太子一道儿去的,中间儿汗阿玛还到了端静公主府上,三公主咱们都是见过的,人倒是很好,这三额驸就……有些儿不着调了。”
佟妃道:“你见着三额驸了?”语气里带着诧异。
淑嘉摇头:“妃母,咱们见不着人,难道从事儿上还看不出一二分来?”
佟妃不作声了,她原是以为太子妃因庶子娶妻尚算显贵而有些不快,这会儿一听,又觉得……是因为弘晰的岳父不靠谱而不高兴?三额驸确实是有一点儿,咳咳,不怎么靠谱。佟妃在与康熙的相处中,于康熙难得漏出来的一点言辞里可以看出,皇帝对这个女婿还是有些不满的。
“这闺女啊,还要看额娘的调…教,你也说咱们三公主人很好,她教出来的闺女,差不了。再说了,那孩子今年才……十三,还小,你把她带到身边儿用心教一教,保管差不了。”
淑嘉想翻白眼:“我原想着,有了儿媳妇儿,把弘晰交到媳妇儿手里,我也算了了一桩心事,现在是又多了一份儿差使。”
佟妃嗔了她一眼:“有人伺候你,你就乐吧。”
淑嘉也笑了:“罢了罢了,先看汗阿玛旨意吧,真给弘晰栓婚了,我哪能真的什么都不管呢?好歹得教教规矩。”
“你这样想就好了,女孩儿过了门儿,就是婆家的人了,一切随你,你说是不是?”佟妃放心了,她只是好心透个消息,别弄得像是搬弄是非才好。好在太子妃是个比较能让人放心的主儿,她要是个炮仗的脾气,打死佟妃也不敢这样透消息。
淑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佟妃道:“不怕妃母笑话,我对弘晰心中总是担心,生怕有哪里做得不够好。他现在是长子,他的事儿,那就是后头的例。”
佟妃在心里默默地加了一句:这货还不是亲生的,旁的都是亲生的,亲生的能打能骂,没人觉得不好,你对不是亲生的打打骂骂试试?太子妃又不同常人,多少又眼睛在看着呢。
感慨一下,佟妃继续八卦了:“今年果毅公家也有闺女参选,这个你知道罢?”
淑嘉回想了一下,这个果毅公说的乃是遏必隆之子阿灵阿,十阿哥的亲舅舅。此君出身显贵,人品却不咋地,与亲哥哥法喀闹得狗血满地,还一度与八阿哥亲近,近来倒是收敛了不少。
阿灵阿的女儿?论起来是十阿哥的亲表妹了,这血缘有点儿近,就算反对了三额驸的女儿,阿灵阿的闺女也落不到弘晰的兜里。淑嘉有些感叹,可惜了啊!
“这个女孩子去年我倒是见过两面的,模样儿倒好,人也不错。”全不像她那个父亲。
佟妃笑道:“你看,阿灵阿那样的人也养得出好女儿来,你就放心弘晰的媳妇儿罢。”
淑嘉笑道:“成,听您的。这果毅公的女儿……”
“你难道忘了,不但十五阿哥到年纪了,十六阿哥也不小了呢。”
十六阿哥胤禄,与十五阿哥胤禑一母所出,比胤禑小两岁,是康熙三十四年六月的生日,到了今年正是十三(虚)岁,也算不得小了。
“日子过得可真快,我记得十六阿哥出生那会儿,我才刚嫁过来呢。”
两人又感叹一番,淑嘉就告辞了,今天康熙回来,问完正事又见过皇太后,下面必是回乾清宫去问问留下的心腹有什么新闻。她在承乾宫说了这么一会儿话,康熙那里大概也问完了,要到翻牌子的时间了,不管佟妃有没有被选中,她最好都不要留到那个时候。
——————————————————————————————————————————
淑嘉一路往东宫走,一路琢磨着,再过不到半个月,圣驾又要南巡,指婚等事必是要在此之前完成的。趁这几天的功夫,她一定要见一见秀女们才行。还有,她得见一见妹妹,两个妹妹都要见!
对了,还要跟胤礽说一下,弘晰的媳妇儿大概就是康熙的意思了。佟妃不是个会胡说八道的主儿,皇太后则是不可能跟皇帝对着干的人,太子爷,您儿子要娶您外甥女儿了。
这个近亲结婚,实在不是件好事,不知道能不能